谷歌开发者大会未达市场预期,其在AI与搜索集成方面的表现引发担忧,导致科技巨头股价领跌美股,标普500指数终结六连涨。
截至收盘,道指跌幅为0.27%,;纳指跌幅为0.38%;标普500跌幅为0.39%。
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终于来了!
马斯克周二确认,公司将在今年6月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首批计划将在美国得州奥斯汀上线,并预计“数月内”部署规模将达到1000辆。
他还表示,到2026年底,特斯拉预计将有数十万辆,甚至可能达到一百万辆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在路上行驶。
这并非马斯克首次描绘自动驾驶的未来愿景,但此次更具实质进展,明确了时间表和初步落地路径。
与此同时,马斯克重申,他将在未来五年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并强调希望拥有“足够的投票控制权”,以防止公司在关键发展阶段被激进资本影响方向。他表示,这不是金钱问题,而是对战略连续性的保障。
对美股市场而言,这一系列表态传递出两个核心信号:一是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正加速推进,从测试走向实际落地;二是管理层意图保持战略稳定性,力保公司在AI与自动驾驶浪潮中的主导地位不被削弱。
马斯克还透露,特斯拉将为自动驾驶汽车设置地理围栏(Geofencing),确保车辆仅在安全区域内运行。这一策略不仅保障了初期运营的安全性,也体现出特斯拉对风险控制和合规性的重视。
马斯克证实,特斯拉正在与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就授权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洽谈,如果合作落地,将为公司打开额外的技术授权收入通道。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特斯拉计划推出一个类似Uber与Airbnb的共享出行平台,允许车主将其自动驾驶车辆对外出租。这将进一步拓展特斯拉的商业边界,从一家电动车制造商,走向更广义的出行平台参与者。
当前,特斯拉正在全球范围内测试数千辆自动驾驶汽车,而马斯克预测:“五年内,无人驾驶出租车将随处可见。”在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和AI技术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TSLA作为该领域少数具备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其中长期投资逻辑正重新被市场审视。
美股投资网认为,随着自动驾驶商业化时间表明确,FSD技术向外授权,以及车主端共享经济模式的逐步推进,TSLA的核心估值逻辑有望从“电动车销量驱动”,逐步转向“技术平台与服务收入”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性转变或将在未来重新塑造市场对特斯拉的定价体系。
美股投资网的选股逻辑
今天美国量子计算公司QBTS狂飙超33%。
消息面上该公司宣布其最先进、性能最强的“Advantage2”量子计算系统正式上市。
Advantage2是D-Wave推出的一款强大且高效的退火型量子计算机,专为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应对的复杂计算问题而设计。该系统搭载了D-Wave迄今为止最先进的量子处理器,具有商业级品质,旨在应用于优化、材料模拟、人工智能等多种现实应用场景。
根据D-Wave的官方说明,Advantage2量子处理器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该处理器采用全新的Zephy拓扑结构,具备高达20路量子比特之间的连接能力,使得更复杂的问题模型得以嵌入和处理。系统的能量尺度提升了40%,并且噪声减少了75%,为复杂计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此外,Advantage2还具备了快速退火机制,有效支持大规模相干退火计算,显著降低热波动等外部干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D-Wave还提供了实时量子云服务Leap,客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访问Advantage2量子计算系统。Leap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能够为企业提供性能与安全的保障,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
QBTS首席执行官艾伦·巴拉茨(Alan Baratz)表示:“今天不仅是D-Wave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整个量子计算行业的关键节点,我们将第六代量子计算机推向市场,标志着量子计算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QBTS,我们美股投资网的VIP会员早在3个月前,5.8美元就已提前布局,截至目前涨幅已达200%!
截图曝光:
而在一个月前的4月28日,我们再次精准出手,在股价低位6.8美元时提示VIP社群入手QBTS,如今该笔操作也已实现超158%的可观收益!
连续两次精准把握,背后依靠的正是我们的AI量化模型与深度数据洞察力!
我们上周公开表示炒底UNH。周二价格涨到320.14美元
文章回顾:这家AI新贵狂飙,英伟达悄然赚翻 CRWV UNH!
目前我们VIP社群浮盈 23%!
仓位截图曝光:
此外英伟达“亲儿子”,被称为“算力军火商”的云计算服务商CRWV继续狂飙超10%。
我们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AI量化选股 5月16日就选出了 CRWV,70美元进场
早在3月底CoreWeave上市之前,我们就以一篇5000字的长文做出前瞻性深度解析,全面覆盖其业务模式、产业链关系、财务结构及华尔街资金的密集布局。如今再看,逻辑正在一一兑现。
CoreWeave上市首日定价仅36美元,而如今股价已飙升至95.48美元,涨幅高达165%,我们美股投资网的精准分析!
每天或每周都有几只热门股,为什么我们美股投资网能精准捕捉到它们?他们背后有什么隐形的规律?答案是有的,这些规律隐藏在市场的微观结构数据中。
这些规律并非表面上能直接看到,而是通过海量的高频交易数据、订单簿深度、买卖挂单变化、机构资金流向等复杂信息交织而成。它们构成了市场的“底层逻辑”,但由于这些信息庞杂且变化迅速,传统分析方法难以跟上。
我们只能通过AI量化去数学建模,将这些多维度的数据转化为可预测的信号,从中挖掘出潜在的“隐形信号”,这些信号可能预示着股价波动。
这不仅仅是对股价走势的判断,更是对市场深层次行为模式的深入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精准洞察。
科技巨头信任瓦解?
在最近的美股交易中,美股投资网发现逢低买入的情绪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期权市场却释放出一个关键信号:未来几个月,投资者对于科技巨头的走势依旧存在显著分歧。
过去两年引领美股上涨的超级科技股,眼下正面临着看涨与看跌期权的持仓量几乎旗鼓相当的局面,这种局面与期权交易员对大盘的普遍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关税紧张局势缓解之后,尽管大盘普遍看涨,但对于科技股的预期却分歧明显,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的忧虑和希望并存。
在期权市场,投资者对科技股未来表现的看法出现了明显分化。例如,追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ETF的期权数据显示,三个月期权中的看涨需求已升至过去一年67%的分位,创下今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与此同时,看跌期权成本也飙升至87%的分位,显示出投资者对科技股的潜在下行风险保持警惕。几周前,这一差距明显偏向看空,但目前已回归到过去一年的中值水平,这表明市场情绪正处于更加复杂的状态。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交易员正布局这些头寸,因为他们预期市场将面临大幅波动。这一信号揭示出,虽然市场普遍期待反弹,但同时也担心市场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
科技股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虽然这些公司通常拥有强大的财务基础,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特别是供应链风险,但其高估值仍然令投资者担忧。尤其是在AI等前沿技术投资的回报问题上,部分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部分机构投资者对科技股的短期前景仍持乐观态度,然而对于长远的增长潜力,投资者的信心则显得更加谨慎。
例如,苹果、谷歌、亚马逊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的股价在年内仍未摆脱下行趋势,尽管它们在本财报季展示了强劲的盈利韧性。尤其是在特朗普Z府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这些公司展现出较强的应对能力。作为“七巨头”中最后公布财报的公司,英伟达的业绩将于5月28日揭晓,这一时刻无疑是市场的关注焦点。
短期来看,部分机构投资者对特定科技股保持乐观情绪。野村控股全球股.票衍生品董事总经理Alex Kosgolyadov指出,交易员们已经大举买入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看涨期权,这些期权的到期时间集中在6至8月。这些看涨期权的购买反映了市场对科技股短期反弹的预期。
然而,从长远来看,期权市场依旧显得相对谨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衍生品市场情报主管Mandy Xu在报告中指出,针对标普500指数六个月期期权的看涨押注仍显得“相当冷淡”。这意味着,尽管市场在短期内对反弹持乐观态度,但对未来几个月的持续上涨持更加保守的观点。
总体来看,期权市场的分歧反映出投资者对科技股未来走势的复杂判断。虽然短期内市场情绪偏向乐观,尤其是一些机构对特定科技股的反弹寄予厚望,但从长远角度看,市场对科技股的估值和盈利增长放缓的担忧依旧存在。
我们投资者需关注即将公布财报的公司表现,特别是英伟达的财报,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来判断科技股是否能够突破当前的困境,恢复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