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银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进
德银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进,称“电池日”活动展示了特斯拉在技术上的优势,并建议长期投资者应利用回调的机会,作为投资汽车电动化的最佳方式。特斯拉股价现跌6.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强生单针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8个国家招6万名志愿者
强生新冠疫苗研发有了新进展。
9月23日,美国强生公司在官网宣布,其子公司杨森制药公司开发的候选疫苗JNJ-78436735(也被称为Ad26.COV2.S))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该试验名为ENSEMBLE,将在三大洲招募多达6万名志愿者。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强生的新冠疫苗是美国第四个进入美国大型3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是第一种单针接种有保护效力的新冠疫苗。强生方面表示,其疫苗如果成功的话,预计可以在-20°C保持稳定两年,在2-8°C保持至少三个月稳定,这使得该疫苗与标准疫苗分销渠道兼容,不需要新的基础架构,即可将其提供给需要的人。
据强生官方资料,ENSEMBLE 3期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在研新冠疫苗在60000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包括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单剂疫苗与安慰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次三期临床试验将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南非和美国等国家展开招募。值得一提的是,强生三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将包括患有增加新冠风险合并症的人,也将包括那些没有合并症的人。考虑到受疫情影响人群的代表性,在美国,志愿者将包括黑人、西班牙裔/拉丁裔、美洲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居民。
强生公司表示,将继续扩大生产能力,并有望实现其每年提供10亿剂疫苗的目标。公司致力于以非营利的方式向公众提供负担得起的应急大流行疫苗,并有望在2021年初提供首批COVID-19疫苗进行应急使用授权(如果事实证明是可行的)安全有效。
3月31日,强生公司曾宣布,该公司成功筛选出一种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候选疫苗,杨森制药将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合作,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超10亿剂疫苗。当时的说法是,计划在2020年9月之前将其投入1/2a阶段的人类临床试验。
6月10日,强生公司宣布将加快时间表,在7月下半月开始对人的候选新冠疫苗进行早期测试。
7月30日,强生公司宣布,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该公司的在研新冠疫苗已显示出积极的早期数据,可引发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此外,强生还表示,该公司新冠疫苗已经在7月启动了1/2a期试验,并打算在9月转入3期试验。
强生公司曾透露,该公司正在其临床计划中评估一剂和两剂方案,并在监管机构批准或授权后,努力确保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该疫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富国银行:上调耐克(NKE)目标价至135美元 维持“增持”评级
富国银行分析师Tom Nikic将耐克(NKE)目标价从110美元上调至135美元,维持对该股的“增持”评级。
该分析师指出,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耐克发布了亮丽的财报。总体来看,该公司在全球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至95美分。
据悉,耐克Q1财报显示,营收106亿美元,同比下滑0.6%。净利润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每股收益95美分,上年同期为0.87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多方博弈苹果股票:基金抛售,散户接盘
摘要
【多方博弈苹果股票:基金抛售 散户接盘】一度助力巴菲特实现业绩救赎的苹果,如今成为美国科技股估值泡沫破裂的真实写照。“事实上,不少对冲基金认为苹果之所以急于拆股,主要目的是借着二季度以来科技股受热捧的风口,让更多散户能买得起苹果股票,从而带动股价持续攀升,为自身低息发债融资创造更良好的环境。”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分析说。(美股投资网)
一度助力巴菲特实现业绩救赎的苹果,如今成为美国科技股估值泡沫破裂的真实写照。
截至9月23日晚美股交易时间开盘时,苹果股价徘徊在111.81美元/股附近,离9月初创下的历史高点137.98美元/股跌去约20%,市值缩水约5300亿美元。
“表面而言,苹果股价下跌是因为市场对苹果未能发布5G版手机感到失望,但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苹果股价实在太高了。”Cornell Capital合伙人Ann Berry向分析师指出。
受此前苹果拆股计划(1股拆成4股)实施引发散户买涨潮涌,加之过去3个月科技股被热捧,苹果股价仅8月份就大涨约21%。
然而,没有一只股票能永远延续上涨态势。面对苹果股价持续刷新历史新高,9月以来对冲基金纷纷逢高抛售苹果等热门科技股,加之散户们在苹果完成拆股计划后争相获利退出,导致苹果股价一路下跌,甚至触发华尔街金融机构对美国科技股高估值泡沫破裂的担心。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金融市场永远不乏激进的抄底者。”对冲基金Miller Tabak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感慨说。
据美国银行发布的EPFR数据显示,9月16日当周,约263亿美元新资金再度涌入美股,创下3月18日以来的最大单周流入额。与此同时,新资金抄底科技股的规模,创下历史第九高。
在Matt Maley看来,如今的苹果,早已成为对冲基金、富豪与散户之间多空博弈的标杆——一面是富豪与对冲基金继续逢高减持套现,一面是新散户资金涌入引发新的博傻模式。
基金抛售,散户接盘
“如果没有特斯拉,苹果将是美股市场最大的沽空标的。”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分析师直言。目前,特斯拉的空头头寸规模达到约240亿美元,苹果则以约104亿美元空头头寸规模紧随其后。
在他看来,苹果之所以会成为热门的沽空目标,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其股价实在太高了。尤其在8月苹果宣布拆股计划触发股价持续飙涨,成为首家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后,越来越多华尔街对冲基金都开始质疑苹果未必“配得上”如此高的市值。
毕竟,一是随着其他智能手机的持续崛起,苹果的市场份额开始趋降,技术创新优势也不像以往那么明显;二是苹果的软件服务逐步与硬件捆绑,导致苹果软件服务收入未必如市场预期般迅猛增长。
“事实上,不少对冲基金认为苹果之所以急于拆股,主要目的是借着二季度以来科技股受热捧的风口,让更多散户能买得起苹果股票,从而带动股价持续攀升,为自身低息发债融资创造更良好的环境。”这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分析说。受股价持续上涨影响,8月苹果发行了5年期、10年期、30年期与40年期,共计55亿美元的债券,其中40年期债券收益率仅比同期美国国债高出118个基点,较5月所发行的85亿美元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
面对苹果股价持续飙涨,8月下旬以来对冲基金开始选择逢高减持离场。
“原因很简单,当做多科技股成为最拥挤交易时,意味着科技股本身已积累足够大的估值泡沫。”Matt Maley指出。因此多数对冲基金与顶尖富豪旗下家族办公室纷纷开启年内最大手笔的调仓潮——大举逢高抛售苹果等热门科技股,转而加仓估值被低估的周期性蓝筹股。
彭博数据显示,9月初以来,iShares MSCI Value Factor ETF、iShares Russell 1000 Value ETF等蓝筹股ETF都获得大量资金净流入。
Cetera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Gene Goldman表示,自己已在削减苹果等热门科技股持仓,转而增持金融股、工业股等周期性蓝筹股票。
在一位美股经纪商看来,触发9月苹果股价大跌的另一个幕后推手,是散户们的多杀多——7月起,大量散户冲着苹果拆股计划,纷纷买入7天期以内的看涨苹果期权获利,但随着8月苹果拆股计划落地并未引发股价持续飙涨,大量散户争相提前获利离场,导致苹果股价因上述看涨期权轮番爆仓而大幅下跌。
“由于看涨期权的高杠杆性,若苹果股价下跌3%-5%,就会触发期权价格大跌40%-50%,直接触发看涨期权被强平止损离场,放大了苹果股价跌幅。”他告诉分析师。9月苹果股价大跌20%期间,这种恶性循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而且看涨期权规模大减,令期权经纪商纷纷减持苹果股票降低对手盘交易的风险敞口,进一步触发苹果股价跌势。
眼看着苹果股价在过去三周跌去20%,这位美股经纪商一度认为这场科技股炒作潮理应彻底收场。但令他惊讶的是,本周起新的散户资金再度入场抄底苹果股价。
对冲基金PGIM策略分析师Nathan Sheets认为,新散户之所以敢于抄底苹果,一个重要原因是近日欧美国家疫情反弹,让散户再度认为越来越多民众又将居家办公生活,触发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电商需求回升,令科技股迎来新的成长空间。
“毕竟,4月以来科技股飙涨的一大重要逻辑,就是疫情导致民众居家生活工作,令科技股拥有高成长空间。如今这些新散户觉得自己与4月投资科技股赚钱擦肩而过,这次绝不能放过。”他指出。除非科技股再度遭遇大幅回调,否则新散户的逢低抄底潮仍会持续,因为新散户们没有经历过此前的股灾,他们更看重短期赚钱效应。
顶尖富豪加入抛股套现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苹果,顶尖富豪与对冲基金还在逢高抛售其他热门科技股,构成散户与富豪、对冲基金之间多空激烈博弈的新格局。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初步统计发现,在9月美国科技股大幅回调前,多位美国顶尖富豪早已大举逢高减持科技股“落袋为安”。比如克诺尔集团董事长Heinz Hermann Thiele抛售约12亿美元公司股票;Adyen联合创始人们与高管总共抛售8.21亿美元公司股票;Fortive两位董事则出售约10亿美元公司股票。
就连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马斯克,也赶在9月特斯拉股价大跌前成功抛售36375股特斯拉股票,平均抛售价格为482.59美元/股。若按9月以来特斯拉最低股价330.21美元/股计算,其获利最高达554.28万美元。
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透露,顶尖富豪逢高抛售科技股,没有令对冲基金界感到意外。9月中旬他参加了一个家族办公室沙龙,发现不少美国科技公司创始人所设立的家族办公室都在抛售科技股。毕竟,多位家族办公室管理人表示这些科技公司创始人也在感慨“股价实在太高了”。
这与当前美国新散户逢低抄底景象构成鲜明的反差。
“事实上,两者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投资获利逻辑。”他分析说。对冲基金与富豪们更相信历史经验。过去100年以来美国经历10多次经济衰退复苏,但每次经济复苏期间,周期性蓝筹股涨幅都会跑赢成长股(科技股),因为此前经济衰退令这些周期性蓝筹股估值被大幅低估。相比而言,新散户们依然青睐科技股所带来的短期赚钱效应,深怕又错过一次赚钱机会。
前述美股经纪商坦言,目前新散户对苹果、特斯拉等热门科技股的追捧再度变得激进。7天以内的看涨期权又成为他们眼里的香饽饽,因为后者通过高杠杆可以获得超额的买涨高回报。
“现在我们比较担心的是,若此次科技股反弹乏力,股票市场又会重复以往的盈亏规则,顶尖富豪与机构投资者逢高离场,多数散户再度成为高价接盘侠。”他坦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Zoom视频通讯(ZM)涨超7%,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
9月23日(周三)美股盘初,Zoom视频通讯(ZM)股价拉涨,截至北京时间22:52,该股涨7.13%,报527.7美元,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
此前消息指出,欧洲卫生事件再次爆发可能带来更多限制,使Zoom的股票大涨,这可能导致Zoom视频服务的更多使用。
另外,数字运营管理的全球领导者PagerDuty(PD)今天宣布与Zoom进行新整合,使DigitalOps团队能够一键式快速从PagerDuty平台内启动Zoom会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特尔、阿里巴巴展开云原生软件、视觉云解决方案等系列合作
在2020阿里云栖大会期间,英特尔公布了与阿里巴巴的系列合作,包括:共同开发云原生软件、发布阿里云领航员计划2.0、推出多个基于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的云实例,并通过英特尔软硬一体AI解决方案,释放CPU性能。
同时,双方还围绕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英特尔首个基于Xe架构的服务器GPU打造视觉云解决方案,实践云边端一体化的可行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花旗:将苹果目标价从112.5美元上调至125美元
花旗将苹果目标价从112.5美元上调至125美元,暗示苹果较上周五收盘价106.84美元还有17%的上涨空间。截至发稿,苹果盘前跌3.07%报103.56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算力加速战,理想汽车下一款SUV将首发英伟达Orin芯片
9月22日,理想与英伟达以及德赛西威在北京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理想汽车将携手英伟达和德赛西威共同打造智能汽车。英伟达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司将和德赛西威共同为理想汽车提供强大的计算平台。
核心信息:
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率先使用NVIDIA Orin系统级芯片中运算能力最强的产品;
理想汽车所使用的NVIDIA Orin芯片的单片运算能力可达到每秒200TOPS(每秒200万亿次运算),是上一代Xavier系统级芯片的7倍;
基于强大的硬件系统,理想汽车将实现最高可达到Level 4级的自动驾驶功能,并为终端用户提供软件、硬件的可升级方案,整车运算能力最高可扩展至2000TOPS。
理想汽车建朋友圈:英伟达+德赛西威
实际上,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合作也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我们也看到车企之间、车企与科技公司之间等等,都进行了大量的合作,并且这种合作是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在自动驾驶领域,理想汽车也在疯狂拓展朋友圈:英伟达提供芯片,德赛西威负责理想汽车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关于NVIDIA Orin芯片,英伟达干了4年。
Orin系统级芯片发布于2019年,计划于2022年正式投产。
Orin系统级芯片中,集成了NVIDIA新一代GPU架构和Arm Hercules CPU内核以及全新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加速器,每秒可运行200万亿次计算,几乎是NVIDIA上一代Xavier系统级芯片性能的7倍。
Orin还可处理在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中同时运行的大量应用和深度神经网络,并且达到了ISO 26262 ASIL-D等系统安全标准。
此外,Orin和Xavier均可通过开放的CUDA、TensorRT API及各类库进行编程,开发者可以一次性投资使用跨多代的产品。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理想汽车将是第一个使用英伟达 Orin系列芯片的汽车制造商。
打造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也许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最大计算挑战。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投入呈指数级增长,面对复杂的开发任务,像Orin这样的可扩展、可编程、软件定义的AI平台不可或缺。
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率先使用英伟达 Orin系统级芯片中运算能力最强的产品。
除了英伟达的芯片外,德赛西威也是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德赛西威将基于Orin系统级芯片的强大运算能力,为理想汽车提供了性能优异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理想汽车将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所有自动驾驶的程序设计和算法逻辑的设定,成为可以完整独立开发Level 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新能源车企。
德赛西威总经理高大鹏在签约仪式上说到:“德赛西威作为理想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是在2016年就签约了。再次联手英伟达,与理想汽车共同开发基于Orin的超强算力的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将为理想汽车下一代车型带来创新驾驶体验,助力理想汽车实现智能化。”
正如王凯所说,此次率先使用NVIDIA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使理想汽车拥有了很好的硬件基础,而通过与NVIDIA和德赛西威的深度合作,将会助力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快的发展。
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
今年年初,李想在直播中表示,理想卖车的目的是为了在 2025 年拿到自动驾驶企业的入场门票。
目前来看,针对自动驾驶的入场券,理想汽车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和蓄力了。
此次,理想汽车携手英伟达和德赛西威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目的是为了成为国内具备完整独立开发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的新能源车企。
不止如此,理想汽车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动驾驶的战略规划。
首先,原伟世通全球首席架构师王凯加入理想汽车,他将全面负责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量产工作,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平台化开发等。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王凯称,2020是智能汽车元年,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他还提到,产业将迎来全面升级,生态链将发生重构,合作形式将发生改变。为应对当下变化,理想汽车将和业界领先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强强联手,使产品能够快速落地。
在发布会后,王凯透露,预期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
此外,关于理想汽车使用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由此前的Mobileye EyeQ4更换成NVIDIA Orin,王凯也作了进一步说明。
他重点提到,自研自动驾驶的重要性。
按照他的说法,在造车初期,便于产品成功落地并交付,理想汽车当时选择是成熟的软硬件方案,包括目前与Mobileye、易航智能的合作。
再有了成熟的产品落地后,理想汽车考虑更多的是长远发展智能驾驶方案。
王凯认为,理想汽车此前采用Mobileye方案时参与度并不够,日后将会自研自动驾驶,降低对供应商的依赖度。
如此以来,加码智能驾驶,理想汽车换装了新的辅助驾驶芯片,其整个辅助驾驶系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正如4年前特斯拉的辅助驾驶芯片也从Mobileye EyeQ3换成英伟达的Drive PX2,同时特斯拉的Autopilot 1.0迭代成Autopilot 2.0,并伴随着其辅助驾驶硬件架构的重大变化。
或许不久的将来,理想汽车将发布新一代更高级辅助驾驶硬件。
新造车抢先开启自动驾驶算力战
据美股投资网(公众号:美股投资网)了解,目前宣称在2020年以后上市L3以及L3+自动驾驶车型,它们的芯片方案大都来自三家特斯拉、Mobileye和英伟达。
例如,小鹏P7搭载英伟达Xavier芯片,蔚来ES8是全球首台装载Mobileye EyeQ4芯片的量产车,威马的L3、L4自动驾驶方案都是与百度合作,而百度Apollo也使用英伟达的芯片。再加上马斯克早前表示搭载FSD芯片的特斯拉汽车将在2020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在时间线上,车企尤其是新造车企业都在积极尝试最新自动驾驶芯片方案上车,都想成为“首发”车企。
当然,这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甚至是激光雷达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汽车上。可以预见的是,搭载传感器的数量还会逐年增长。而传感器每秒钟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而海量的数据需要在毫秒间完成计算,这对芯片的算力提出了巨大的要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百时美施贵宝(BMY)和bluebird bio(BLUE)首个BCMA细胞疗法上市申请获FDA优先评审
9月22日,百时美施贵宝(BMY)和bluebird bio(BLUE)联合宣布,美国FDA已接受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又名bb2121)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Ide-cel是一种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已接受至少三种先前的疗法,包括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抗CD38抗体。FDA的PDUFA日期为2021年3月27日。此前,ide-cel已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的PRIME资格认定。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计划向美国和欧盟以外的其他市场提交监管申请。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细胞治疗发展部高级副总裁Stanley Frankel博士表示:“获得优先审评资格的里程碑进展,表明FDA对首个抗BCMA的CAR-T细胞疗法解决多发性骨髓瘤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潜力的认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开盘跌4%,马斯克称电池日产品2022年才能实现规模量产
9月22日,特斯拉开盘跌4%,截止发稿报432.99美元。
特斯拉将于美国时间9月22日举行“电池技术日”,CEO马斯克此前表示,特斯拉电池日发布的产品2022年才能实现规模量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