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EO否认计划收购TikTok 完全不对路数
日前,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该公司没有收购TikTok的计划。
皮查伊表示:“我们不会收购,TikTok在疫情期间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不像谷歌一样面临反垄断审查。”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威胁封禁TikTok,要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出售美国业务。微软和其他美国科技公司随后开始与TikTok展开接触。此前有报道称,谷歌母公司Alphabet曾考虑加入一个财团,作为小投资者参与竞购。然而这个计划最终未能成功。
据悉,谷歌是一家偏向于研发的公司,TikTok则更倾向于娱乐,完全不对路数。
另外近日还传出TikTok已与流媒体巨头Netflix接洽,以“评估其对收购 TikTok 美国业务的兴趣”。据悉,Netflix 已经接受了与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谈判的邀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蔚来股价单日暴涨19.17%的背后
核心观点:
1、现金流得到改善,并维持高增长率的企业通常会得到市场更高的估值回报。
2、在中概股普遍收涨、国际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看好的背景下,蔚来昨日涨幅合乎预期。
8月26日,截至周二美股收盘,蔚来股价上涨19.17%,报收17.84美元,公司市值达到211.3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亿欧汽车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总结为两个原因:
蔚来近期表现亮眼
蔚来第二季度实现其历史上首次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首次毛利率转正、首次单季度销量超万辆。
8月11日,蔚来发布二季报。报告显示,蔚来第二季度共交付10331辆电动车,同比增长191%。第二季度收入达37.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6.5%。亏损1.7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4.2%。最重要的是,蔚来的利润情况远超市场预期,综合业务毛利率达8.4%,其中汽车销售毛利率达9.7%。
从长线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现金流得到改善并且维持高增长率的企业一般会得到市场更高的估值回报。诸多利好消息大大缓解了市场对蔚来财务和经营状况的担忧,由此,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上调蔚来评级。
8月20日,蔚来正式发布BaaS电池租用、车电分离销售服务,以降低售价门槛并试图解决电动车的保值难题。BaaS服务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望使其产品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由蔚来、北汽新能源、中汽中心等牵头起草的《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通过审查。在国家规范标准和优势企业的驱动下,换电模式或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此次股价上涨侧面反应蔚来的BaaS模式创新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认可。
国际环境持续向好
伴随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敲响的钟声,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加强关注且市场信心持续上扬。
昨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im Hsiao也给予了理想汽车“增持”评级,认为高档SUV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而理想汽车独特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可以支撑增长。据理想汽车8月8日招股书中补充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理想第二季度共交付6604台,总收入19亿人民币,净亏损7520万人民币。
从市值上看,截至美股8月25日收盘,理想汽车的市值为154.1亿美元,而蔚来的市值为211.3亿美元。以相对估值法来看,在理想汽车未被高估的情况下,蔚来的市值应该接近300亿美元。
整体欧美资本市场呈现乐观情绪,经济展现复苏趋势,经济复苏阶段中市场情绪的起伏反复属正常现象。伴随昨日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持续上涨,热门中概股普遍收涨,作为其中备受关注的一员,蔚来股价创新高合乎预期。
包含8月26日单日19.17%的股价增长在内,蔚来近5日涨幅为24%,理想汽车近5日涨幅也达15%。在国际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看好的背景下,蔚来昨日涨幅合情合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特尔宋继强详解六大技术支柱:打造最具领导力产品的“根基”
近期,英特尔举办了“架构日”活动,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技术。在这次“架构日”的活动中,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推出全面、实质性的新进展,为英特尔构造产业最具领导力的产品再添“利器”。
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指的是制程&封装、架构、内存&存储、互连、安全和软件,依靠这六大技术支柱,英特尔的技术更具灵活性,并且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具备领导力的产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在近期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表示:“在目前的环境下,产品种类众多,有云、边缘计算、各类智能设备,并且要求快速给出方案,因此英特尔要依靠多个领域的技术,即我们的六大技术支柱,组合起来形成产品的领导力,并能够快速达到客户需要的性能要求,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信心。”
对于英特尔来说,能够为客户快速提供具备领导力的产品是终极目标,而六大技术支柱是实现这样目标的重要“根基”。在六大技术支柱中,每一个支柱都很关键,所发挥的作用都无可取代。
制程是基础,封装在“异军突起”
制程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在今年“架构日”上,英特尔推出了创新的晶体管技术SuperFin。这项技术拥有行业颠覆意义,英特尔在底层晶体管设计上做了优化,降低了电阻,提高了电流,同时在电容层级采用了Super MIM的大幅优化技术,电容量提高了5倍,同时降低了压降。
与上一代10纳米相比,SuperFin所带来的性能提升超越了15%。 宋继强表示:“我们14纳米节点,每一次性能提升是5%左右,SuperFin所带来的性能提升在以前是可以作为一次跨越节点提升的。”
封装技术也在“异军突起”,英特尔在封装领域有多种维度的先进封装技术,并且处于业界领先地位。英特尔有标准封装、2.5D的EMIB、3D的Foveros以及在今年“架构日”上推出的Hybrid Bonding(混合结合)技术,可以把凸点间距降到10微米以下,带来更高的互连密度、带宽和更低的功率。这些封装技术还可以相互叠加,叠加后能够带来更大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例如,Co-EMIB技术就是把2.5D的EMIB技术和3D的Foveros封装技术进行整合。
“封装技术的发展就像我们盖房子,一开始盖的是茅庐单间,然后盖成四合院,最后到高楼大厦。以Foveros 3D来说,它所实现的就是在建高楼的时候能够让线路以低功率同时高速率地进行传输,” 宋继强表示。“英特尔在封装技术持续投资,因为它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更早地知道,未来这个房子会怎么搭,也就是说可以更好地对未来芯片进行设计。”
面向未来异构计算的大趋势,英特尔在今年的“架构日”上推出了“分解设计”策略,这是一种结合新的设计方法,如晶片分解,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将关键的架构组件拆分为仍在统一封装中单独晶片的解决方案。宋继强表示,分解设计就是把原先的整个SoC芯片由大变小,“化整为零”,先把它做成几个大的部分,比如CPU、GPU、I/O,再将SoC的细粒度进一步提升,将以前按照功能性来组合的思路,转变为按照晶片IP来进行组合。这些分解开的小部件整合起来之后,速度快、带宽足,同时还能实现低功耗,有很大的灵活性,将成为英特尔的一大差异性优势。
相对于以前的芯片整体设计思路,分解设计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提升芯片设计的效率、降低产品化的时间,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此前复杂设计所带来的Bug数量。“原来一定要放到一个晶片上做的方案,现在可以转换成多晶片来做。另外,不仅可以利用英特尔的多节点制程工艺,也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工艺,”宋继强解释。“这样可以给客户更多选项,在每个选项下面可以选择最好的不同部件的组合,不管是to C还是to B的需求,都可以快速开发多种不同产品方案给客户,而不是说芯片都必须要在单一节点内实现。”
XPU架构 & oneAPI软件,真正释放硬件潜能
在“万物智能化”的时代下,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和处理需求,有的要实时,有的要稀疏,有的要并行,有的需要矩阵,所以说一个架构“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应对不同的数据需要采用不同种类的芯片架构,因此英特尔提出了XPU架构,这个“X”指的是至少会包含CPU、GPU、专用加速器以及FPGA的混合架构,从而处理部署的标量、矢量、矩阵和空间架构数据。
英特尔的GPU架构也迎来重大更新,全新的Xe架构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可扩展。它同时拥有性能向上增长(Scale Up)以及向外拓展(Scale Out)的能力。性能向上增长指的是单个GPU构造组件区块(Tile)性能能够提升,内部也有多个EU执行单元。向外拓展指的是可以构建多个区块(Tile),并根据不同的任务规模去组合,在架构上充分体现了灵活性,以及可以在未来增加一些新的加速部件。
宋继强认为,要真正获得硬件异构之后的超级性能提升,没有好的软件是不行的。如果软件能够根据不同领域的工作负载进行优化,性能提升可以高达十倍甚至是百倍,而英特尔oneAPI就担负了这样艰巨的重任。作为跨XPU架构统一编程模型,oneAPI是一个开放的产业联盟,它包含工具链、性能库、编译器、调试、编程、程序移植等,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有效减少跨架构程序开发时间和成本。
“架构和软件,这两个是要搭配的,架构要体现出不同的架构都能玩的转,同时做出来的硬件还要能让别人用软件快速使用。如果新的架构出来,没有一个很好的软件能够把它生态化,那就还是起不来,” 宋继强表示。“所以除了要有很好的架构掌控能力,还需要软件能够把这些好处暴露出来,XPU & oneAPI未来会成为英特尔突出的特点。”
再“乘以”内存和存储、互连和安全,英特尔综合实力爆棚
同时,作为计算不可或缺的部分,内存和存储,互连以及安全技术也是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宋继强的介绍,在原来三级存储模式中,每一级之间的速度差是百倍,容量差别也是百倍到千倍,因此在高性能计算中,会造成很大的性能损失,因此要填补这个差距,通过内存和存储技术提升计算性能。英特尔最新发布的3D NAND已经可以达到144层,当内存使用的XPoint也从之前的2-Deck增长到了4-Deck,属于国际领先的技术。
“互连”技术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因为要把不同的设备连在一起,把不同的芯片连在一起,连接距离小到微米级,大到公里级,甚至是数百公里级,在客户端产品以及数据中心产品都会涉及。英特尔最新的互连技术在提升带宽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体积和降低功耗。在安全方面,英特尔的控制流强制技术(CET)为计算带了更好地安全保护,避免通过控制流返回跳转攻击软件漏洞。
“当我们把这些技术全部乘在一起的时候,英特尔就构建出一个以XPU为上层架构,中间以各种级别的内存作为支撑,底部是从云到端的完整产品布局,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快速创新的能力,并且能够和产业界分享,” 宋继强表示。
总结来看,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包含的内容涉及到计算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综合实力在业界内独树一帜,具有其他厂商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制程工艺逼近极限之际,未来半导体行业的比拼一定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制胜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否为客户又快又好地提供产品,解决在数据大爆发的现状下,能否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挑战。英特尔的六大技术支柱已经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必将助力英特尔继续行稳致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摘要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新项目开启新一轮招聘:涉九部门近千人】8月27日,特斯拉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新项目、新车型需要招聘技师、班长、操作工等一线职位。(美股投资网)
特斯拉开始为上海工厂新项目开启招聘。
8月27日,特斯拉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新项目、新车型需要招聘技师、班长、操作工等一线职位。
招聘公告显示,招聘职位涉及压铸车间、冲压车间、电机车间、总装车间、物流部门、超级充电桩等9大部门,其中电机车间招聘生产操作工180人,总装车间招聘共招聘生产操作工370人,车身车间生产招聘生产操作工140人,物流部门招聘物流叉车工200人,合计招聘近千人。此外,另有压铸车间等11个部门招聘班长、技师职位若干。
这已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招聘。
此前的7月25日,临港招聘微信公众号显示,特斯拉还计划在上海的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车招聘600名生产操作工。此外,特斯拉还计划招聘150名负责产品交付工作的质量检验员,200名负责物流相关的物流叉车工及20名维护安保的安保人员。
路透社7月28日报道称,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招聘计划部分是为了上海工厂生产Model Y SUV做准备。
特斯拉在二季度财报里表示,上海工厂Model Y的生产线正在按计划建设,预计首批将于2021年交付。特斯拉副总裁今年在接受专访时曾表示,超级工厂二期进展非常顺利,预计今年底将完成建设,明年一季度有望实现Model Y车型量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欧盟航空安全局宣布将于9月初对波音(BA)737max进行飞行测试
欧盟航空安全局(EASA)宣布,已与波音(BA)就737 MAX飞行测试达成协议,并计划于9月7日当周在加拿大温哥华进行。
该机构表示,由于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限制,测试航班的调度过程受到了阻碍。但其一直保持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以及波音的合作,在保证737 MAX 安全的情况下,致力于推进该飞机恢复运营。
据悉,两个月前,美国监管机构(FAA)已经开始对该飞机进行测试。然而,EASA坚称,获得FAA的许可并不意味着在欧洲就自动获得飞行许可。
“尽管波音仍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但EASA认为,该飞机重新设计过程的整体成熟度已经足以进行飞行测试,这是欧洲机构批准飞机新设计的先决条件。”
此外,该机构称,波音模拟机测试将于9月1日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进行。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波音提出了一份修改清单,其中包括更新飞行控制软件,修改机组程序和重新调整内部线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小米Q2欧洲出货量首次进前三;亚马逊在印度遭反垄断指控
大事件
1、国家税务总局依托阿里云建设税务大数据平台已完成
据悉,国家税务总局依托阿里云打造的智慧税务大数据平台已建设完成。由于采用了分布式海量计算技术,计算速度提高了2000倍。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系统借助新平台可实现30多个省级机关核心税务数据的当日汇总、计算。
2、深交所召开发行上市审核工作座谈会,推进创业板注册制高质量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发行上市审核质效,深交所坚持“开门搞改革、透明搞改革、合力搞改革”,8月25日,在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18家企业上市之际,专门邀请部分保荐机构相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围绕创业板首发、再融资与并购重组的发行上市审核以及注册制下司法保障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
3、白宫将宣布投资10亿美元设立人工智能和量子研究所
媒体称,白宫将宣布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将投资逾10亿美元,以创建专注于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的研究机构。未来五年投资将建立12个新研究机构。美国能源部将向5家专注于量子信息的研究所投资6.25亿美元。私营部门将匹配该投资贡献3亿美元,部分来自IBM和微软等公司的捐款。
明星公司
1、小米二季度收入增3%至535亿元,首次位列欧洲市场前三名
8月26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在今年二季度,小米收入达到535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3.1%,环比(较上季度)增长7.7%;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34亿元,同比下滑7.2%,但环比增长46.6%。
其中,在欧洲市场,小米的表现比较出色。2020年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9%,市场占有率达到16.8%,首次成为欧洲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在西欧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5.9%,在全部主要厂商中增速第一,其中在西班牙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一,增速150.6%,市场占有率达到36.8%。
2、亚马逊在印度遭反垄断指控:偏袒大商家
一个由2000多家在线卖家组成的联盟“全印度在线供应商协会”近日在印度对亚马逊提起发垄断诉讼,指控亚马逊偏袒一些零售商,这些零售商以较大的折扣出售商品,导致独立的第三方零售商难以生存。对此,亚马逊尚未发表评论。但亚马逊此前曾表示,该公司遵守了所有印度法律,并平等对待其平台上的所有卖家。
3、北汽新能源回应爆燃事故:或与车内放置含有酒精的易燃液体有关
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爆燃事故回应称,目前判断爆燃事故与车内放置含有酒精的易燃液体有关,调查结果需要公司专项组与消防部门等部门详细调查分析后才能确定。此前,一辆挂有“闽G”车牌的红色北汽新能源EX360纯电动汽车发生冒烟并爆炸。
4、Uber在印度推出24x7汽车租赁服务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Uber周三在印度班加罗尔、德里、孟买等城市推出了一项24小时待命的汽车租赁服务。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服务允许乘客在数小时内预订汽车和司机,并可在旅途中多次停靠。具体来看,1小时/10公里的套餐价格为169卢比(约合人民币16元),可从多个小时套餐中选择,最多可预订8小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传苹果计划为Apple TV+用户推出AR内容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苹果正计划明年为Apple TV+流媒体服务推出AR(增强现实)内容。
显示的内容可能是节目本身的人物或物体,用户可以通过iPhone或iPad应用将其显示在现实世界环境的画面中。
消息称,这些体验是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以及推广苹果的AR技术。作为节目的额外内容提供用户体验,比如导演的解说。
苹果原本打算在今年推出这一功能,但在冠状病毒大流行之前,苹果的计划被推迟了。
知情人士称,这项AR功能预计明年推出,时间点在2022年苹果发布内置AR和VR功能的头戴设备之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B站发布二季度财报: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70%
今日,哔哩哔哩B站发布了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B站第二季度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70%。
第二季度,B站社区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5%达1.72亿,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2%达5100万。与此同时,B站月均付费用户数同比翻番达1290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攀升至23%,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增长。
B站在二季度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品牌传播,实现了用户强劲增长。本季度,B站月活用户同比增长55%,达1.72亿;其中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59%,达1.53亿。日活用户达5100万,实现了52%的同比增长。同时,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也高达79分钟。
第二季度,B站用户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创记录的12亿次,同比提升97%;社区月均互动数达52亿次,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与此同时,截至二季度末,通过100道社区考试答题的正式会员数量同比增长65%达到8900万,并保持了超80%的第十二个月留存率。
第二季度,月均活跃UP主数量同比高速增长123%达190万,月均投稿量更创历史新高达600万,同比增长 148%。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即UP主创作的高质量视频)已占B站整体播放量的92%。
此外,B站营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0%达26.2亿元。同时,月均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105%达1290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6%提升至23%,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持续增长。
财报发布后,B站盘后股价大幅下跌,截止发稿,下跌7.0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阿里内部隐藏“P”序列职 或与鼓励内部平等沟通有关
美股投资网获悉,阿里巴巴在昨日取消了内部系统的“P”序列职级显示,员工在邮件、钉钉、内网等系统中已无法再看到彼此的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多位阿里员工表示,此次取消“P”序列的内部显示,或与鼓励内部平等沟通有关。阿里内部分为两个职业序列,分别为“P”和“M”,其中,“P”代表专业序列,诸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大多员工都在该序列;“M”则为管理序列,需要具备管理团队的经验和能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道达尔:新冠疫情造成大量LNG项目被推迟,2021-2022年或出现供给不足
8月25日,道达尔中国区的液化天然气副总裁博宏(Denis Bonhomme)在“石油观察空中会”上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未来两年,液化天然气市场行情仍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到2021、2022年左右,可能会出现转机,尤其是现货价格可能会出现反弹。
博宏指出,实际上,疫情对需求端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受影响的部分只有1500万吨,而总的需求量是3.6亿吨。疫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给端上,随着石油价格走低,很多项目被推迟,很多企业没有像原计划那样迅速做出最终投资决定(FID)。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整个液化天然气市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几年之后,可能会出现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快速增长的局面。”
需求:中国液化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博宏指出,从2010年初开始,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目前的年增长率是大约5%,预期到2035年之前将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速,但不同的地理位置会有所不同。
博宏说,液化天然气的传统市场是在亚洲,亚洲占到液化天然气全球总需求的大约70%。其中,老牌的市场有日本、韩国等。这些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预计未来的增速将非常缓慢,甚至可能不会增长。比如,日本可能会出现天然气需求下滑,这主要是受到新能源以及能效方面的影响。
与此同时,博宏指出,在亚洲,中国将实现最强劲的增长,“我们预计接下来中国的增速将有可能每年达到9%。”在中国之外,还有一些市场增长也比较强劲,主要集中在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另外,还有一些新的进口国,像新加坡和泰国,也将会有不俗的表现。
在液化天然气需求方面,博宏指出,全球有三大主要的驱动力量:第一方面是来自于新的亚洲市场的需求增长,比如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第二方面是北海地区以及欧洲北部地区国内天然气产量出现下降,需要把液化天然气作为替代能源。第三大驱动因素是中国的增长,尤其是中国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支持措施,以进一步实现煤改气。
“整体上来说,亚洲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增速每年大概是5%以上,但是在不同的地区的增长呈现不同的态势。比如,传统市场的增速可能为零,但中国的增速可能每年超过6%,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同样的情况。亚洲其他的增速可能达到16%以上。”博宏说。
供给:卡塔尔、美国和俄罗斯将成最主要LNG出口国
“如果看一下世界各国的天然气排名的话,可以发现,亚太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产量非常小,不到全球总产量的35%,但这里却是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地区,占到全球液化天然气消费总量的70%左右。中国、韩国、日本等国未来将需要从其他地方来进口液化天然气,甚至可能从比较遥远的地方进口,像美国大西洋盆地以及中东地区。”博宏说。
博宏介绍道,在全球方位来看,现有的主要天然气项目位于卡塔尔、澳大利亚和美国,前两个国家是传统的天然气生产国,第三个国家是新兴的生产国。值得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气市场的变化是非常快的,比如,2018年,前五大出口国分别是卡塔尔、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和美国,但五六年之后,美国成为了最大的生产国,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紧随其后。
“展望未来10到20年,市场同样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预计卡塔尔将会再度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博宏指出,卡塔尔接下来将会进一步提升其产能,从目前的7700万吨提升到1亿吨。美国和俄罗斯也将开展很多新的大型项目,紧追卡塔尔之后。
投资决策:受疫情影响,35%以上的投资都被推迟
博宏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油气公司会对于投资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更加谨慎,这将引发一个新的周期——供给走低而需求走高。
博宏指出,对于液化天然气项目,全球能源巨头的最终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油价。“2017年创下了一个创纪录的低点,但是2019年的FID又创下一个高点,达到了7000万吨,占到市场的20%。”
“在2019年的时候,大家都预测2020年会有很多的新投资,投资水平有可能达到2019年的水平,也就是仍然会占到市场20%。但现在,有可能35%以上的投资都会被推迟,因为很多油企都面临了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由油价走低以及石油需求低迷所导致的。”
供给关系:未来两年将出现供过于求,现货价格走低
对于新冠疫情对天然气市场的影响,博宏表示,在需求方面,实际上受影响的只有1600万吨,占总需求的比重不到5%,明年受影响的可能是800万吨,占总需求的比重不到2.5%,所以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目前,市场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油价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液化天然气的现货价格比较低。我们认为,这样的一种态势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中延续下去。”
博宏说,“在未来两年中,需求有可能会追赶上来,从而令供应过剩的状况得到缓解,大概在2021年后有可能会实现平衡,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短缺。大约在2021年到2022年的时候,液化天然气的供应将会不足,届时有可能会出现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走高。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将会需要投资新的产能,以满足2025年到2030年期间的需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