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表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4亿台,较2022年下跌4%。其中,尽管在核心市场面临挑战,但苹果(AAPL)在2023年以20%的市场份额和2.292亿台的出货量首次位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榜首。三星(SSNLF)则以2.254亿台的出货量紧随其后。
在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至3.195亿台,进一步显现出企稳复苏的信号。其中,苹果凭借7810万台出货量和2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三星(17%)。
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新兴市场的复苏推动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的反弹,令全年出货量跌幅有所收窄。”
Sanyam Chaurasia补充称,受益于智能手机厂商额外的资源和关注度的倾斜、以及大众市场机型的不断推出,拉美、非洲和中东从第三季度开始就显现出较强的恢复动能;同时,亚太地区在整体宏观经济情况有所改善的前提下,消费者需求在年末也出现较明显的攀升。
Canalys高级分析师Toby Zhu表示“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出现下滑,但智能手机厂商的盈利能力仍有显著改善。”
展望2024年,Toby Zhu表示,在高端产品进行端侧AI的投入以及在中低端产品扩大出货规模将是智能手机厂商并行实施的两大策略。他表示,三星将生成式AI作为长期的产品策略,而中国厂商诸如vivo、OPPO和荣耀等也已率先在本土市场发布具备生成式AI能力的旗舰机型。
此外,Toby Zhu补充称,在脆弱的市场环境下,厂商仍将专注于提升出货规模,并保持其在零售渠道和上游供应链内的优先级,“大众市场将成为厂商的核心区间,性价比优先和产品的经济性将是短期内的核心产品策略”。Sanyam Chaurasia则表示“在2024年,新兴市场仍将是大部分厂商谋求增长的战略要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周二美股收盘后,三大科技股微软(MSFT)、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GOOGL)和AMD(AMD)在公布最新财报后股价一同下跌,AMD跌幅超过了7%。在近期由人工智能推动的股市大涨将这些公司的股价推向创纪录的高点之后,这次大跌凸显了投资者期望过高。
AMD暴跌的原因主要是,其CEO在财报会议上提出提高AI芯片营收指引,由20亿美元提升至35亿美元,但却没有达到投资者的期望。公司预计第一季度营收54亿美元,数据中心营收预计零增长,服务器芯片下跌与GPU上升将相抵消。其他三个业务预计下跌,但毛利率有望提高到52%。
四季度,AMD营收达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符合预期的61亿美元。每股盈利0.77美元,也达到预期。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8%,达到22.8亿美元,符合预期。2023全年,AMD营收为226.8亿美元,同比下滑4%,每股盈利2.65美元,下跌24%。
虽然AMD是AI芯片领域的佼佼者,但其业绩与英伟达相比仍有差距,部分原因是其AI芯片MI300系列尚未开始交付。这引发对AMD股价大涨的真实性和其成为英伟达替代品的可能性的疑问。该股在周三盘初交易时跌幅缩窄至3%左右。
接下来是Alphabet,因核心搜索广告业务营收低于分析师预期,其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同样出现了暴跌。
四季度Alphabet核心搜索业务营收为48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481.5亿美元。YouTube营收为92亿美元,而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为91.6亿美元。
该公司报告称,其云业务持续增长,由于其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云业务在投资者心目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谷歌云业务营收超出预期,超过 90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该公司一直在努力争取云计算市场的更多份额,目前它在云计算市场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竞争对手亚马逊(AMZN)和微软。
分析师关注谷歌的成本控制,公司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CEO Pichai表示,AI仍是公司最大的竞争力。
相比较而言,微软财报总体表现不错,超出分析师预期。在周二盘后仅小幅下跌,周三开盘后一度小幅上涨,随后转跌。
微软在公布财报后股价仅小幅下跌,周三开盘后上涨,这份财报总体表现不错,超出分析师预期。公司二财季营收为620亿美元,同比增长18%,高于预期的611亿美元。每股盈利为2.93美元,超过预期的2.78美元。关键的Azure云业务同比增长30%,高于预期的27.5%和上季度的29%。云业务总体同比增长20%,为259亿美元。办公软件业务同比增长13%,为192亿美元。个人电脑业务同比上涨19%。
CEO纳德拉表示,Azure在AI领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目前有5.3万客户,其中三分之一是过去一年新增。他们计划将AI嵌入所有产品中,推动增长。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领域寄予厚望,但除了持续的炒作之外,其好处可能不会那么快普及。Synovus Trust Co.高级投资组合经理Dan Morgan表示:“我们并没有看到Alphabet甚至微软的利润受到太多直接影响——影响非常、非常小。他们谈论AI,但它并没有真正表现出来。”
周三美股盘初,受最新财报拖累,科技股全线下跌,纳指跌超1.3%,标普500指数跌0.75%。微软、英伟达、Meta(META), 亚马逊(AMZN),苹果(AAPL)均跌超1%。与1月份早些时候的市场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科技股,尤其是人工智能公司,推动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财经名嘴吉姆·克莱默建议投资者暂缓针对近期市场动荡做出任何重大决定。
与此同时,投资者焦急等待将于几个小时后公布的美联储利率决议,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兼公司全球配置投资团队负责人Rick Rieder表示,美联储“并不会急于降息”,即使美联储为降低利率打开了大门,也会在货币政策上采取“更中立”的立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微软(MSFT)公布好于预期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及指引后,赢得华尔街分析师的高度赞扬,许多分析师相信该公司从人工智能(AI)中获得的好处才刚刚开始。
Wedbush Securities予微软“跑赢大盘”评级。分析师Dan Ives表示“根据我们的估计,未来几年,超过60%的微软用户将寻求在整个企业和商业领域采用人工智能功能。这是一个重大的货币化机会的早期阶段,因为微软加倍实施其人工智能战略,人工智能助手Copilot 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这是CEO纳德拉的又一个杰出季度业绩和指引,这将在整个科技界产生重大的连锁反应……因为人工智能革命已经到来,”Wedbush 补充道。
其他分析师也同意Ives的观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Mark Murphy维持微软“跑赢大盘”评级,并将目标价从385美元上调至440美元。Murphy表示,微软“稳健”的第二季度业绩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收益反映了“持续的执行力和稳定的环境”。
Murphy表示,微软将2024财年营业利润率预期从持平上调至同比提高1至2个百分点,因为最糟糕的云优化模式似乎已经过去。微软还受益于有利的外汇趋势。
Murphy表示“总而言之,我们的观点是,微软第二季度整体表现良好,宏观背景稳定,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微软的长期推动力,而且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美国银行分析师Brad Sills予微软“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450美元上调至480美元。Sills表示,微软的业绩和指引显示,Azure和Office的关键增长动力“完好无损”。
Sills表示“随着宏观政策放松以及前景光明的人工智能产品周期的贡献不断增加,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营收(有机)增长将从目前的低十位数百分比加速至中/高十位数百分比。”
截至发稿,微软盘前跌0.63%,报406.01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微软(MSFT)和Alphabet(GOOGL)的高管将在下周访问印度,以赢得该国数百万程序员的青睐,并在这个关键市场推广人工智能(AI)服务。
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将于下周访问印度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向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发表“发现人工智能的新机会”的演讲。他还将在孟买与行业领袖讨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另外,Alphabet旗下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 Dean将在班加罗尔与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初创公司讨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领域,然后参加一场炉边谈话,讨论印度在使人工智能产生巨大社会影响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双方的交锋凸显出印度对企业和更广泛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性。印度拥有500多万程序员,正在成为初创企业和全球企业最大的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之一,而目前人工智能人才往往供不应求。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去年访问印度时称,印度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出口国。
亚洲第二大技术服务公司印孚瑟斯的董事长Nandan Nilekani表示:“未来五到十年,全球将向人工智能过渡,印度开发商将成为其中的核心。印度开发商将决定哪一种人工智能堆栈将占据主导地位。”
Nadella和谷歌首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都出生于印度。对两人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定义职业生涯。Pichai将向人工智能的转变称为“比互联网更重要”,Nadella将其描述为“微软的时刻”。
微软亚洲区总裁Ahmed Mazhari指出,微软旗下的开发者平台GitHub上的开发者活动表明印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天,GitHub上四分之一的人工智能项目来自印度,”Mazhari表示。“到2026年,印度将超过美国。印度处于非常独特的地位,可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大规模采用人工智能。”
微软最近宣布,将在印度培训10万名开发人员,学习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去年,印度科技行业贸易机构Nasscom统计了近50万名专门从事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的开发人员。
Nasscom高级副总裁Sangeeta Gupta表示:“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顶级人工智能公司前往印度。”她表示,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印孚瑟斯等大型技术服务公司正在全速推进人工智能,并培训了数十万名工程师。她还表示:“企业希望采用人工智能,而开发人员可以加快过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全球私募巨头KKR(KKR)周三表示,已为其专注于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和能源相关投资的基金KKR Asia Pacific Infrastructure Investors II SCSp筹资64亿美元。
KKR表示,该基金是迄今为止为亚太地区筹集的规模最大的泛区域基础设施基金。
KKR位于孟买的基础设施团队合伙人Hardik Shah在声明中表示“由于亚洲占全球增长的60%以上,受国内消费和生产力上升、快速城市化以及庞大的新兴中产阶级的推动,对新基础设施和可持续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加速。”
KKR表示,该基金得到了新的和现有的全球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包括公共和企业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捐赠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
KKR表示,该基金的投资范围涵盖可再生能源、电力和公用事业、水和废水、数字基础设施和交通等行业。
该公司补充道,该基金已在约10项投资中投入或承诺了一半以上的资金。
KKR最近的交易活动包括收购新加坡电信20%的股份,以11亿新元(8.2157亿美元)开设新的区域数据中心业务,以及向马来西亚海底电信电缆服务提供商OMS Group投资4亿美元。
另外,据知情人士透露,KKR和韩国泰荣集团计划出售其合资企业Ecorbit,该交易对这家环保公司的估值可能超过20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的并购活动日益活跃,需求飙升使得这一资产类别越来越受欢迎,KKR的交易活动也为这一领域的并购活动增添了活力。
1月12日,贝莱德(BLK)宣布将斥资125亿美元收购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以进一步拓展基础设施领域。几天后,美国私人股本公司General Atlantic表示同意收购英国基础设施投资者Actis。
KKR于2008年首次成立其全球基础设施团队和战略,目前在全球80多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管理着约560亿美元的资产。
根据声明称,自2019年成立以来,KKR在亚太地区的管理资产已有机增长至约130亿美元。
2021年,KKR在其首只亚太专用基础设施基金KKR Asia Pacific Infrastructure Investors SCSp中筹集了39亿美元,这是当时最大的亚洲专用泛区域基金。
KKR亚太区联席主管兼亚太基础设施主管David Luboff表示“基础设施是KKR全球和区域战略的关键支柱。”
声明显示,美国律师事务所Debevoise & Plimpton代表KKR担任此次融资的主要基金顾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正转向看好美国主要银行,因为他们预计,即将出台的提高资本水平的监管改革将不像目前的提议那么繁重,从而为增加回购打开了大门。周二的报告显示,以Betsy Graseck为首的大摩分析师将高盛集团(GS)、花旗集团(C)和美国银行(BAC)的评级上调至增持,并将这家大型银行集团的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
美联储监管副主席迈克尔·巴尔推行的标志性银行资本改革于7月公布,并被称为《巴塞尔协议3》的最终版本,要求最大的银行将其预留的资本增加近20%。本月早些时候报道称,面对美联储和银行内部的强烈反对,巴尔愿意做出让步。
分析人士写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巴塞尔协议终稿》(Basel Endgame)似乎将被放宽。这为大幅增加回购打开了大门,因为大型银行的过剩资本水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已经建立了一座堡垒,在目前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1540亿美元的超额资本,以抵消潜在的不利因素。彭博分析师Nick Beckwith上周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最终规定可能没有提案那么繁重,而且距离全面实施还有四年多的时间,银行有时间采取缓解措施。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还将纽约梅隆银行(BK)的评级从减持上调为持股观望,将北方信托公司(NTRS)的评级从持股观望下调为减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MT)周二宣布将进行股票分拆,拟实行“1拆3”的拆股比例,目前该零售巨头的股价仅略低于历史最高点。沃尔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额外的股票数量将在2月23日美股收盘后支付给截至前一天登记在册的股东。沃尔玛的股票将于2月26日在拆股后的基础上开始交易。在拆股消息刺激之下,沃尔玛股价在美股盘后交易中上涨超1%。
沃尔玛表示,之所以选择在当前的时间点附近分拆股票,部分原因是为了让更多员工参与其股票购买和长期持股计划。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Doug MacMill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认为现在是拆股的最好时机之一,并鼓励我们的员工在未来几年参与持股计划。”
以史为鉴,拆股后的股票价格前景乐观
进行拆股计划之后,标的股票的价格明显降低,这意味着基本面优异的股票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交易,此前这些投资者往往因为过高股价而犹豫不决。
根据美国银行的统计数据,自1980年以来宣布进行股票拆分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平均回报率约为 25.4%,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回报率仅仅约为9%。
事实上,该行还表示,在宣布股票分拆计划之后,这些股票在三个月和六个月期间的表现也优于美股基准股指。“公司强劲的基本面是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美国银行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一旦拆分计划得到执行,想要获得或增加该股配置比例的投资者可能会开始抢购该股。”
在2022年2月2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GOOGL)公布了1股拆20的股票分拆计划,该科技巨头股价截至公布消息的当天收盘就已暴涨超7%。
沃尔玛期望借助拆股提高员工福利和忠诚度
去年,当许多零售竞争对手停滞不前时,这家大型零售商却蓬勃发展。作为美国最大规模的食品杂货商,沃尔玛凭借着高效率供应链以及全面覆盖必需消费品与非必需消费品带来的巨大优势,有能力承受美国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支出缩减,以及高利率压低需求带来的压力,而竞争对手却因此受挫。
沃尔玛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攀升至1,6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该公司计划在下个月公布涵盖假日购物季期间的第三季度业绩。
该股周二收于165.59美元,仅仅略低于去年11月创下的169.94美元这一历史最高点。常年股价跑赢零售商基准股指和几乎所有零售同行的沃尔玛股价今年以来股价上涨约5%。
据了解,该公司历史上已经进行了11次“一股拆两股”的股票分拆措施。最近一次是在1999年。
此次股票分拆计划正值沃尔玛高管们试图提高员工福利和员工忠诚度之际。本月早些时候,沃尔玛表示,即将执行美国沃尔玛门店经理的平均年薪提高到12.8万美元,并改变其奖金配置计划,使门店经理们有资格获得最高相当于基本工资200%的奖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1月31日清晨,星巴克(SBUX)公布了2024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其收益和收入均未达到市场预期,且包含美国国内和国际销售都未能达到预期值。财报显示,该公司Q1销售额创下了创纪录的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但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的96亿美元;净收入为10.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每股收益为0.90美元,上年同期为0.74美元,市场预计每股收益为0.93美元。
在同店销售方面,星巴克在北美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在饮料和食品上的支出增加。除本土市场之外,这家咖啡连锁店的国际同店销售额增长了7%,低于13.2%的市场预期。总的来说,该公司全球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低于市场预计的7.2%。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当季平均单笔消费金额增长2%,环比及同比均放缓。
展望未来,星巴克将全年收入预期增长从之前的10%-12%下调至7%-9%。此外,该公司还下调了全球同店销售预期,从之前的5%至7%降至4%至6%的范围,并重申了其全年每股收益增长15%至20%的预测。
财报公布后,星巴克最初在盘后交易中股价下跌,但随后恢复,截至发稿,该股盘后涨超4%,报98.03美元。
对此,星巴克首席执行官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在公司电话会议上表示,该连锁店面临着“逆风”,包括美国的抵制和中国竞争对手的增加折扣。因此,公司下调了其全年收入预期。
此外,纳拉西姆汉表示,美国的客流量从11月中旬开始下滑。他提到了关于公司对以色列-哈马斯战争立场的“误解”,并表示销售下降主要来自偶尔光顾的顾客。
据悉,当星巴克工人联合会(代表数百家该连锁店的工会咖啡馆)发布支持巴勒斯坦的推文后,引发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星巴克试图与工会删除的这条推文保持距离,并起诉工人联合会侵犯商标。
纳拉西姆汉还在12月给员工写了一封信,谴责错误信息,并试图使星巴克摆脱争议。
纳拉西姆汉表示,星巴克最忠实的客户仍然支持星巴克。星巴克正试图通过其忠诚度计划和新的情人节饮品促销活动吸引回其他客户。
据了解,星巴克的第一财季还包括至关重要的假日季。该连锁店通常在礼品卡销售中赚取数十亿美元,加上季节性饮品提供推动的更高客流量。纳拉西姆汉表示,本季度消费者在礼品卡上充值了36亿美元,打破了该连锁店的记录。
另一方面,星巴克的同店销售总体不及预期,对此,纳拉西姆汉表示,由于战争,中东地区的销售下降了。同时,中国作为公司第二大市场,报告了10%的同店销售增长。然而,其中国门店的平均销售额下降了9%。根据纳拉西姆汉的说法,中国消费者“更加谨慎”。
星巴克高管表示,该公司本季度面临的挑战是“短暂的”,但足以让公司修正其全年销售预期。同时,该公司首席财务官瑞秋·鲁杰里也表示,1月份的销售比预期的更疲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科技巨头微软(MSFT)公布了自2022年以来最强劲的总营收增长速度,这一强劲趋势得益于人们对微软新的人工智能产品的浓厚兴趣,以及全球企业布局AI的热潮推动了云计算服务方面的支出规模。最新业绩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的微软2024财年第二季度总营收增长18%,至620亿美元这一历史新高,每股收益为2.93美元同比增长33%。两项核心业绩数据均超过了机构汇编的分析师平均预期——分别营收预期611亿美元以及每股收益预期2.78美元。
在全球企业布局AI的热潮大力推动之下,微软总营收连续5个季度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微软Azure云服务营收增速则达到30%,这一数据超过上一季度的29%增幅,同时也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8%。该公司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表示,Azure 营收增速将在本季度“继续保持稳定”。微软Azure云服务营收顺势推动微软智能云业务部门(Intelligent Cloud)的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此外,微软面向企业端用户的Office云服务在第二财季付费用户数量超过4亿大关。
公布最新财报数据之后,微软股价在盘后一度跌近3%,随后收复了部分失地。有分析师认为,主要因为与AI有关的乐观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在股价中。
最新财报数据已有迹象表明,微软将人工智能融入 Azure、Office 和 Windows 等各种旗舰产品的努力已开始获得回报。但是Hargreaves Lansdown 分析师Sophie Lund-Yates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微软在本季度有很多事情要做。”她补充表示,该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健康的业绩,但似乎不足以安抚市场”。
微软股价在2023年最后三个月上涨19%,而美股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S&P 500 Index)同期仅上涨略超10%。2023年全年微软股价涨近60%远超标普500指数。全球投资者们对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乐观预期使其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新晋股王”——微软市值已超过苹果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全球AI热潮助力Azure云服务营收增速达30%! 智能云业务部门营收创新高
全球投资者们最关注的微软Azure云服务营收增速则达到30%,这一数据超过上一季度的29%增幅,同时也超过了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8%,以及微软此前官方指引显示的Azure营收同比增长26%至27%。包括Azure云服务、服务器和GitHub在内的微软智能云业务部门(Intelligent Cloud)的季度营收则达到258.8亿美元这一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的215亿美元增长20.4%,同时也超过分析师们预期的253亿美元。
微软Q2强劲的智能云业务营收反映出全球企业布局AI技术的热潮之下,企业们对于微软Azure云服务的强劲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需要强大的云计算能力支撑,因此全球企业对微软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变得愈发强劲。近期微软云服务营收规模重拾增长曲线,很大程度上表明这家老牌科技巨头的云计算相关服务正受益于全球企业布局人工智能(AI)的热潮带来的云计算相关软硬件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
在ChatGPT引领的全球AI热潮中,依靠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最大股东兼合作伙伴的微软获得先发技术优势,微软将OpenAI引以为傲的GPT大模型嵌入旗下Office系列等多个旗舰应用软件,以及上述Azure云服务,一举成为全球范围内AI应用端的绝对领军者。
来自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布伦特·蒂尔(Brent Thill)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虽然OpenAI此前的管理层的动荡引起了人们关注,但它可能不会对微软的人工智能营收预期造成太大影响。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在等待微软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相关预测,说明人工智能将如何以及何时对微软利润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承诺,通过与在AI领域领先全球的初创公司OpenAI合作,将微软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之一。纳德拉在业绩声明中表示“我们已经从仅仅谈论人工智能转向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 “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我们技术堆栈的每一层,我们正在不断赢得新客户,并帮助在每个行业推动新的效益和生产力提升。”
由于面向企业端的嵌入ChatGPT技术的人工智能Office系列软件正式发布,微软布局AI的这些努力在本季度得到了提振。同时微软所提供的Azure云服务使企业端客户能够在OpenAI的技术上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这一新产品被称为Azure OpenAI 云服务,这也推动了一些企业对Azure的实际需求。
在企业端,微软去年推出了基于ChatGPT技术的Azure OpenAI 云服务,相当于Azure云服务的全新AI强化版本。Azure OpenAI 云服务是微软提供的一种服务,它允许用户通过 REST API 访问 OpenAI 的强大语言模型,包括 GPT-4、GPT-4 Turbo with Vision、GPT-3.5-Turbo 和 Embeddings 模型系列。这些模型可用于多种任务,包括回答内容生成、摘要、图像理解、语义搜索和自然语言到代码的翻译。用户可以通过 REST APIs、Python SDK 或 Azure OpenAI Studio 的基于网络的界面访问此服务。
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在业绩声明中表示,Azure 增长的 6 个百分点来自人工智能推动,微软客户们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兴趣将促使客户在存储和计算能力等基本服务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她还表示,微软面向企业端用户的Office云服务在第二财季付费用户数量超过4亿大关。
Amy Hood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希望微软云服务成为人们可以最自信地来运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地方。”
不过,考虑到人们对微软全新AI工具的期待与热情,以及微软将重点放在向客户推广这些工具上,一些机构投资者可能一直在寻找云计算业务部门更大规模的增长速度,他们对于Azure的增幅预期可能超出Q2显示的增长30%。
来自投资机构Synovus Trust Co.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丹•摩根(Dan Morgan)表示:“在软件业务方面,全球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努力追赶微软。云数据中心是布局人工智能技术中最热门的领域,也是我们能看到人工智能相关营收真正上升的为数不多领域,但这还不足以提振更加乐观的市场预期。”
企业版Microsoft 365 Copilot有望成为微软新的创收引擎
微软其他重要业务部门方面,在企业版Microsoft 365 Copilot以及面向企业端用户的Office云服务在第二财季付费用户数量超过4亿大关推动之下,微软Q2旗下商业端云产品(Commercial cloud product)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337亿美元。在2023年11月1日,微软向企业端客户广泛发布了企业版的Microsoft 365 Copilot,这是一款用于Outlook、Word、PowerPoint和Teams等Office系列核心应用软件的人工智能助手,售价为每用户每月在现有Microsoft订阅的基础上额外每月支付30美元。有分析人士表示,微软企业版Microsoft 365 Copilot有朝一日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常性营收来源。
从2023年11月1日开始,Microsoft 365 Copilot 企业版将向企业客户全面推出,Copilot 这一AI工具将进入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和Teams等协同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Copilot可在Word文档中总结并更好地组织用户想法,自动且精准地根据用户给出的文本生成标题或封面图像,并直接植入用户的创作中。Microsoft 365 Copilot企业版还能够提取用户的企业数据来帮助撰写Word文档、电子邮件、规划活动等。
据了解,微软近日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微软不再限制企业端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的规模(原要求为企业至少需要订阅300个席位数),这也意味着全球任何大、中、小企业都能够使用该AI产品并且可以按需要订阅席位数,但是需要联系微软的销售服务团队,才能获得购买Microsoft 365 Copilot企业版本的途径。
在2024年,微软更是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端嵌入ChatGPT技术的“办公神器”——Copilot Pro,意味着继B端客户之后,微软C端用户也可在Word、PowerPoint等应用中使用Copilot Pro提升效率,该新产品定价20美元每月。这也标志着全球上班族常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还有邮箱软件Outlook等一系列嵌入ChatGPT技术微软旗舰产品全面进入AI时代,有望推动其办公软件业务步入新的增长台阶。
随着微软面向企业端用户的Office云服务在第二财季付费用户数量超过4亿大关,微软Q2包括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在内的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季度营收同比增13%至192.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们预期的190亿美元。在C端,微软表示Microsoft 365 消费者用户数已经增长至 7840万,相比之下上一季度则为7670万。
微软Q2更多个人计算业务部门(More Personal Computing)营收则上升至169亿美元,同比增约19%,略高于分析师预期。该部门目前包含Windows操作系统、Surface硬件、Xbox游戏机,以及收购后的电子游戏制作公司动视暴雪。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Inc.的统计数据,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实现同比增长0.3%,为两年来首次同比增长,表明全球PC需求正在企稳。
其中,微软该季度Xbox内容和服务收入增长了61%,这是该公司首次将去年10月收购的动视暴雪公司(Activision Blizzard Inc.)包括在内的季度业绩。上周,微软在旗下的整个游戏部门裁员约1900人,其中许多人来自动视暴雪。周一,Xbox任命约翰娜·法里斯(Johanna Faries)为暴雪部门的新总裁,微软正试图整合收购后的业务,推动游戏业务营收全面增长。
最高看涨至600美元!华尔街看好微软AI工具货币化前景
2023年,微软是美股市场炙手可热的科技股中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截至上周五美股交易结束,微软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中涨幅高达 63%,2023年全年涨幅则接近60%。
华尔街汇编的华尔街分析师共识评级以及目标价显示,华尔街分析师们对微软的共识评级为“强力买入”,平均目标价预期则高达426.03美元这一历史新高,最高达600美元。
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Truist Securities 近期首次对微软股票给予“买入”评级,并将三年期的目标股价定为 600 美元。Truist 分析师 Joel Fishbein 在一份客户报告中表示,微软旗下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计划正在推动营收步入新一轮强劲增长趋势。
Fishbein表示“我们预计,在未来十年,微软将继续享受人工智能和云服务业务不断加强带来的顺风顺水。”他表示,微软的业务驱动增长因素包括Azure云基础设施服务和Copilot生成人工智能服务。
华尔街大行花旗的分析师们近日重申对“微软”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432美元上调至470美元。该行认为,微软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并且拥有多个AI货币化工具,这将推动微软营收和利润超预期增长步伐,预计微软将继续上调业绩指引。花旗表示,假如7700万使用Microsoft 365的客户使用付费版Copilot的比例为5%,到2025财年将增加9.25亿美元营收,15%的采用率则可以增加27亿美元营收增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全球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联合包裹(UPS)公布了裁员1.2万人的新计划,并为其波动较大的货运经纪业务Coyote探索战略选择。此前,该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将低于华尔街的目标。
由于零售、制造业和高科技客户的需求疲软,联合包裹Q4营收不及预期,提供的2024年全年营收及盈利指引也均不及预期。
联合包裹CEO Carol Tome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计划削减10亿美元的成本,因为该公司度过了“艰难而令人失望”的一年,所有业务部门的交易量、收入和营业利润都有所下降。
Tome还表示,联合包裹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提供Coyote提供的“极低利润”的服务,而不需要额外的开销。她说,在新冠疫情的航运热潮高峰期,Coyote的收入达到了40亿美元,但“从那以后就开始下降”。
被视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联合包裹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之前,商业环境不会改善。根据美股投资网的报道,联合包裹周二预计全年营收为920 - 945亿美元,低于分析师955.7亿美元的平均目标。
联合包裹、联邦快递和其他快递公司在疫情初期蓬勃发展,当时消费者在家购物,从家具、运动器材到运动裤和电视,无所不包。
当旅游、音乐会和室内餐饮恢复时,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通胀压力抑制了一些电子商务采购,从而加剧了这一下降。
在仍然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都被迫下调了预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