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消息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7月31日最新数据,二季度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预计2023年,意大利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8%,低于今年4月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在《经济规划文件》中设定的1%的增长目标。
综合意大利安莎社、美国彭博社报道,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贾恩卡洛·焦尔杰蒂(Giancarlo Giorgetti)31日表示,二季度意大利经济的意外收缩不会影响《经济规划文件》对今年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预测,称文件中设定的增长目标“仍然完全可以实现”。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表示,尽管二季度服务业有所增长,但农业、林业、渔业及工业增加值的减少仍然导致了此次环比变动。
路透社援引欧洲经济学家弗兰齐斯卡·帕尔马斯(Franziska Palmas)的预测称,与欧元区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今年下半年,意大利的产出降幅更大,“意大利的表现已不再优于欧元区其他国家”。
据欧盟统计局31日报告,二季度欧元区总体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上升0.3%。据美联社报道,这是欧洲经济在经历数月停滞后再次出现温和增长。
报道表示,此次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有关。但由于爱尔兰拥有谷歌、苹果等主要跨国公司总部,其经济增长变动较大。
帕尔马斯表示,若不将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计入,欧元区总体增长率仅为0.1%。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门一名高级分析师向美联社介绍,欧元区的总体增长“是由一些国家的特殊性推动的,掩盖了欧元区总体经济可能更接近停滞的潜在势头”。
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零增长。
欧盟统计局31日同时报告,欧元区通胀率从5.5%下降至5.3%,但这一数字仍远高于欧洲央行此前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7月27日,欧洲央行完成自2022年7月以来的第9次加息,在1年时间内将主要存款利率从-0.5%提升至3.7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②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③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推理和人类识别。
一个单臂机器人“站”在桌前,桌上放着三个塑料动物玩具狮子、鲸鱼与恐龙。收到“捡起灭绝的动物”指令后,这个机器人“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甚至机械臂,打开爪子,抓起了恐龙。
这是谷歌最新一款机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机器人变形金刚2,RT-2)。
上文这个“抓起恐龙”的动作对于人类而言轻而易举,对于机器人而言却堪称一个重要飞跃——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ision-language-action,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相较于其他机器人研究,RT-2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不仅能直接接收“人话”指令,听懂“人话”、理解“人话”,还能做出相应推理,并转为机器人能理解的分阶段指令,从而做出动作完成任务。
RT-2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求其理解视觉语义概念、并通过控制机器人实现操作这些概念。
例如接到“捡起桌子上快掉下去的袋子”、“将香蕉移动到2加1的总和处”这种指令时,机器人需要对相应物体/场景执行任务,而这些物体与场景它从未在机器人数据中见过,需要从网络数据中转化得到相应知识。
总体而言,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Symbol understanding)、推理(Reasoning)和人类识别(Human recognition)。
(1)符号理解是指RT-2可以从视觉语言预训练中转移了语义知识,而这些语义知识在机器人数据中并不存在。这类指令示例包括“将苹果移到3号位置”或“将可乐罐推到心形上”。
图|符号理解指令示例
(2)推理则是将VLM的各种推理能力用于任务控制,包括视觉推理(“将苹果移到相同颜色的杯子里”)、数学推理(“将X移到2加1之和的附近”)、多语言理解(“mueve la manzana al vaso verde”,西班牙语)。
图|推理指令示例
(3)人类识别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解和识别能力,RT-2可以完成“将可乐罐移到戴眼镜的人身边”这类任务。
图|人类识别指令示例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机器人控制与思维链推理相结合。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机器人即将采取的动作的目的,然后是“动作”和动作标记。
例如在下图中,RT-2接收到的要求是“我想钉个钉子,场景里什么东西可能能用上?”,RT-2转化得出了“石头。动作1 129 138 122 132 132 106 127”的指令,并拿起了石头。
RT-2还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机器此前没见过的场景。比起在大型数据集上预训练的RT-1、Visual Cortex(VC-1)等模型,RT-2泛化能力大幅提高,较前者提高了3倍有余。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器人学教授Ken Goldberg表示,机器人的灵巧性仍达不到人类水平,在一些基本任务上也会失败,但谷歌利用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赋予机器人推理和随机应变的新技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突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公司前些日子发布的Vision Pro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距离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又只有几周时间了。考虑到iPhone过去“三年搞一次大更新”的规律,所以今年的新机也被给予更大的期待。
知名科技分析师马克·古尔曼也在周日晚间发文,一口气总结了他手里掌握的供应链消息。
古尔曼表示,15系列最“显眼”的变化,就是两款Pro系列的显示屏边框进一步变窄了。从2017年推出iPhoneX开始,苹果便开始向着“全面屏”的梦想迈进。但由于屏幕顶部仍需要保留摄像头、话筒、FaceID和一系列传感器,所以屏幕最上方不得不切出一块标志性的“刘海”区域。
2021年推出的iPhone 13 Pro减少了这块切割的区域,同时去年发布的14 Pro系列则将其换成了“灵动岛”,使得遮挡显示的区域进一步减少。根据爆料,15 Pro和Pro Max的屏幕将用上与Apple Watch Series 7同款的LIPO(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技术,使得屏幕边缘的边框从目前的2.2毫米减少至1.5毫米。古尔曼也表示,未来在iPad上也会用上该技术。
iPhone 15系列看点总结
古尔曼透露,如预期般那样,对于iPhone 15和15 Plus来说,将会获得iPhone 14 Pro产品线的同款A16处理器和重大相机升级,此外Lightning接口也将换成USB-C,传输速度将有所上升。
Pro产品线今年将获得全新的设计,其中容易沾染指纹的不锈钢边框将被换成更坚固、轻盈和高级的金属——钛。苹果早就想将钛用在iPhone上,此前在手表产品线使用这种金属,就是为了给iPhone用上这种技术进行试验。Pro系列的背面保留了磨砂玻璃的设计,但手机边框将不会那么尖锐(剌手)。
在看不到的地方,iPhone 15 Pro的内部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手机更易于修理。随着iPhone 15型号获得去年的A16处理器,Pro系列的处理器将会进一步迈入3纳米工艺的时代,Pro系列的后置摄像头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光学变焦范围。
稍有遗憾的是,苹果原先准备在Pro系列上把用于音量控制、静音/响铃开关和电源按钮,改成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摸敏感按钮(类似于Mac的触摸板)。这种按钮无法在物理意义上真的“按下”,有助于减少可破坏组件的数量。不过这项增强功能因为遭遇一系列工程问题和成本忧虑后被取消,音量和电源的标准按钮将维持不变,但将静音/响铃开关变成所谓的动作按钮,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自定义。
MacRumors此前就曾通过解析iOS 17中的代码发现了这个“自定义按钮”的功能,展现出可能的玩法继续当作静音/响铃按钮、或者可以用来控制专注模式、启动相机、打开手电筒或翻译文本等辅助功能。
但有一件事情古尔曼也表示存在不确定性——新iPhone的售价。他表示,新的四款手机在海外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的涨价,但考虑采用钛金属和更先进的相机,Pro系列在美国本土也不排除会涨价,毕竟采用钛金属的Apple Watch要比不锈钢版本贵了近100美元。
古尔曼顺便也谈了谈手表系列的升级。他透露,苹果接下来将发布41毫米和45毫米的Series9型号,以及第二代AppleWatchUltra,但今年不会有新的AppleWatchSE。由于新的S9处理器,今年的所有型号都将获得相当大的性能提升,可以理解为2020年S6芯片与Series6手表发布后最显著的性能提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电动飞行汽车Alef Aeronautics表示,公司收到了2500份预定订单,预计交付后的收入达7.5亿美元;
②其飞行汽车Model A的售价达到了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万元;
③Model A已获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认证,预计将于2025年在美国空中飞行。
据科技媒体insideEVs报道,马斯克参投的电动飞行汽车初创公司Alef Aeronautics表示,公司收到了2500份预定订单,预计交付后的收入达7.5亿美元。而截至去年年底时,预定订单仅有400份。
该公司声称,有2100份订单来自个人客户,另外的400份为企业客户。企业客户中,Alef Aeronautics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汽车经销商达成协议,报道称后续这家经销商将在2025年出售Alef的飞行汽车。
据了解,Alef Aeronautics的飞行汽车Model A的售价达到了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万元,从2022年10月开始接受预定,有两种排队预定的方式“常规”预定需支付150美元定金,“优先”预定则需要支付1500美元定金,后者能够优先提车。
Alef Aeronautics的首席执行官Jim Dukhovny开玩笑地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看到Alef飞行汽车的初期需求如此强劲。在开始交付之前,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我们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路。”
值得关注的是,Alef Aeronautics获得了马斯克创立的SpaceX的投资。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除了SpaceX以外,还得到了Draper Associates、Impact VC、Draper B1和Bronco Ventures等知名投资者的支持,最近宣布启动新一轮融资。
七月初,Alef Aeronautics宣布其飞行汽车Model A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认证。预计将于2025年在美国空中飞行。
据了解,Model A可以垂直或水平起飞,最多可搭载两人。预计它的公路续航里程为200英里,飞行里程为110英里。但截至目前,Alef尚未提供关于Model A电动系统的技术细节,包括电池类型、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等。
InsideEVs的相关报道指出,如果Model A成为现实(量产落地),Model A将会成为万众期待的真正可以飞行的汽车,但它也将面临与小鹏、广汽等厂商正在开发的飞行汽车的竞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近期美股三大指数均创了2022年4月以来的新高。这与美股顺经济周期的经验是相悖的,毕竟美国的经济基本面还是向下的,这和不断加速的股指之间存在方向上的分裂。
2、可能性的解释是,美国的加息反转交易已经开始
1)从现象上看,美股见底的时点和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见顶的时点出奇吻合,都在去年10月份,这在一定概率下不是偶然现象;
2)我们曾经讲过,股债双涨的背后应不是经济基本面,而是流动性,也就是说,自去年10月始,全球的加息反转交易已经在陆续展开。
3、为什么在美国加息的中途,资金在坚决交易加息反转,可能有以下两个理由
1)美国的各种通胀指标都是在去年三季度见顶的,此后美国的通胀一路向下,这给了加息反转交易最大的底气,大家交易的不是政策,而是通胀本身,这和在2021年美国未加息但通胀启动时,美债就进入熊市且美股涨速收敛的道理是一样的;
2)美联储今年的操作是一边加息,一边加速投放流动性,这给了市场另一层底气。
4、照此推断,只要通胀能顺畅地下行,无论后面美国还有多少次加息,加息反转交易一直会进行下去。
5、股市虽然是个顺经济指标,但在经济下行期加速,其赌注其实在流动性反转和接下来的经济反转上
1)众人所知的是,货币政策接下来放松的空间足够大,因此,美股已经在一个很早的时间点提前埋伏下一轮的经济复苏;
2)因此,我们看到股指加速的初期,风格都集中在CHATGPT、AI这种非周期但业绩良好的科技股上,而今年7月后,风格又切换到价值及周期上;
3)照此判断,只要美国经济后面不失速,且导致目前尚算亮眼的业绩变脸,也许股指的上行是可持续的。
6、美国经济后续失速的概率是下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权益市场的安全性
1)美联储在今年所投放的货币量是加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信用的收缩已经到了很尾声的位置;
2)此外,加息反转交易其实也会影响经济基本面,在预期驱动下,5Y以上的利率水平是低于去年的,美元指数也是低于去年的,因此,现在美国虽然还在加息,但已经造成了局部降息的后果。
7、当然,我们稍作考虑的问题是,会不会这种加息反转交易本身重燃了通胀,导致加息反转交易的再反转,这个至少不是今年应该担心的问题
1)过去这一轮美国的通胀不仅仅是货币推动的,还有疫情、产业链重构和地缘政治的问题的影响,因此,加息反转交易对通胀重启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货币对通胀的传导本身最慢,在货币翻转后,我们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才是通胀问题。
8、美国后续的加息节奏不重要,只要经济有韧性,股债的趋势可能依然乐观
1)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已经降到了接近2019年的水平,这是一个美国经济周期正常化的信号;
2)在各类资产中,美债的空间最大,毕竟以美股目前的涨速来说,已经隐含着美国接近2.2%的GDP增速,虽然当前美国新一期的GDP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此值,但持续性尚需考量。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通胀反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②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③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推理和人类识别。
一个单臂机器人“站”在桌前,桌上放着三个塑料动物玩具狮子、鲸鱼与恐龙。收到“捡起灭绝的动物”指令后,这个机器人“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甚至机械臂,打开爪子,抓起了恐龙。
这是谷歌最新一款机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机器人变形金刚2,RT-2)。
上文这个“抓起恐龙”的动作对于人类而言轻而易举,对于机器人而言却堪称一个重要飞跃——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ision-language-action,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相较于其他机器人研究,RT-2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不仅能直接接收“人话”指令,听懂“人话”、理解“人话”,还能做出相应推理,并转为机器人能理解的分阶段指令,从而做出动作完成任务。
RT-2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求其理解视觉语义概念、并通过控制机器人实现操作这些概念。
例如接到“捡起桌子上快掉下去的袋子”、“将香蕉移动到2加1的总和处”这种指令时,机器人需要对相应物体/场景执行任务,而这些物体与场景它从未在机器人数据中见过,需要从网络数据中转化得到相应知识。
总体而言,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Symbol understanding)、推理(Reasoning)和人类识别(Human recognition)。
(1)符号理解是指RT-2可以从视觉语言预训练中转移了语义知识,而这些语义知识在机器人数据中并不存在。这类指令示例包括“将苹果移到3号位置”或“将可乐罐推到心形上”。
图|符号理解指令示例
(2)推理则是将VLM的各种推理能力用于任务控制,包括视觉推理(“将苹果移到相同颜色的杯子里”)、数学推理(“将X移到2加1之和的附近”)、多语言理解(“mueve la manzana al vaso verde”,西班牙语)。
图|推理指令示例
(3)人类识别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解和识别能力,RT-2可以完成“将可乐罐移到戴眼镜的人身边”这类任务。
图|人类识别指令示例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机器人控制与思维链推理相结合。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机器人即将采取的动作的目的,然后是“动作”和动作标记。
例如在下图中,RT-2接收到的要求是“我想钉个钉子,场景里什么东西可能能用上?”,RT-2转化得出了“石头。动作1 129 138 122 132 132 106 127”的指令,并拿起了石头。
RT-2还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机器此前没见过的场景。比起在大型数据集上预训练的RT-1、Visual Cortex(VC-1)等模型,RT-2泛化能力大幅提高,较前者提高了3倍有余。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器人学教授Ken Goldberg表示,机器人的灵巧性仍达不到人类水平,在一些基本任务上也会失败,但谷歌利用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赋予机器人推理和随机应变的新技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突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公司前些日子发布的Vision Pro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距离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又只有几周时间了。考虑到iPhone过去“三年搞一次大更新”的规律,所以今年的新机也被给予更大的期待。
知名科技分析师马克·古尔曼也在周日晚间发文,一口气总结了他手里掌握的供应链消息。
古尔曼表示,15系列最“显眼”的变化,就是两款Pro系列的显示屏边框进一步变窄了。从2017年推出iPhoneX开始,苹果便开始向着“全面屏”的梦想迈进。但由于屏幕顶部仍需要保留摄像头、话筒、FaceID和一系列传感器,所以屏幕最上方不得不切出一块标志性的“刘海”区域。
2021年推出的iPhone 13 Pro减少了这块切割的区域,同时去年发布的14 Pro系列则将其换成了“灵动岛”,使得遮挡显示的区域进一步减少。根据爆料,15 Pro和Pro Max的屏幕将用上与Apple Watch Series 7同款的LIPO(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技术,使得屏幕边缘的边框从目前的2.2毫米减少至1.5毫米。古尔曼也表示,未来在iPad上也会用上该技术。
iPhone 15系列看点总结
古尔曼透露,如预期般那样,对于iPhone 15和15 Plus来说,将会获得iPhone 14 Pro产品线的同款A16处理器和重大相机升级,此外Lightning接口也将换成USB-C,传输速度将有所上升。
Pro产品线今年将获得全新的设计,其中容易沾染指纹的不锈钢边框将被换成更坚固、轻盈和高级的金属——钛。苹果早就想将钛用在iPhone上,此前在手表产品线使用这种金属,就是为了给iPhone用上这种技术进行试验。Pro系列的背面保留了磨砂玻璃的设计,但手机边框将不会那么尖锐(剌手)。
在看不到的地方,iPhone 15 Pro的内部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手机更易于修理。随着iPhone 15型号获得去年的A16处理器,Pro系列的处理器将会进一步迈入3纳米工艺的时代,Pro系列的后置摄像头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光学变焦范围。
稍有遗憾的是,苹果原先准备在Pro系列上把用于音量控制、静音/响铃开关和电源按钮,改成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摸敏感按钮(类似于Mac的触摸板)。这种按钮无法在物理意义上真的“按下”,有助于减少可破坏组件的数量。不过这项增强功能因为遭遇一系列工程问题和成本忧虑后被取消,音量和电源的标准按钮将维持不变,但将静音/响铃开关变成所谓的动作按钮,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自定义。
MacRumors此前就曾通过解析iOS 17中的代码发现了这个“自定义按钮”的功能,展现出可能的玩法继续当作静音/响铃按钮、或者可以用来控制专注模式、启动相机、打开手电筒或翻译文本等辅助功能。
但有一件事情古尔曼也表示存在不确定性——新iPhone的售价。他表示,新的四款手机在海外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的涨价,但考虑采用钛金属和更先进的相机,Pro系列在美国本土也不排除会涨价,毕竟采用钛金属的Apple Watch要比不锈钢版本贵了近100美元。
古尔曼顺便也谈了谈手表系列的升级。他透露,苹果接下来将发布41毫米和45毫米的Series9型号,以及第二代AppleWatchUltra,但今年不会有新的AppleWatchSE。由于新的S9处理器,今年的所有型号都将获得相当大的性能提升,可以理解为2020年S6芯片与Series6手表发布后最显著的性能提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投资者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增加科技股敞口或会保持稳定;
②但他们对人工智能时代能否延续最近炒作势头持怀疑态度;
③有分析师认为,近期AI的炒作已经到头了。
华尔街及其他投资者仍押注2023年的科技股大反弹具有持久力,尽管他们似乎对人工智能时代能否延续最近炒作势头持怀疑态度。
根据最新的Markets Live Pulse(MLIV Pulse)调查,514名受访者中约有77%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增加科技股敞口或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科技行业的泡沫会很快破裂。
这种看涨情绪推动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 100)上半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推高了市场估值,令华尔街的专业人士措手不及。
然而,对于上半年市场热炒的“人工智能”主题,受访者表示他们还没有完全投入到这个主题。一半的人不愿意自掏腰包购买人工智能辅助工具来给他们的个人或商业生活提供帮助,而大多数公司并不打算使用AI工具进行交易或投资。
所有这些都凸显出,尽管ChatGPT炒热了AI技术,但企业要想从大笔投资中很快获得利润,还面临大量挑战。
全球性金融机构贝雅(Robert W. Baird & Co.)的科技策略师Ted Mortonson说,“目前,近期的炒作已经到头了。”
今年以来,由于对未来科技的需求激增,纳斯达克100指数在苹果和微软等公司的带动下飙升逾40%。该指数目前的预期市盈率约为25倍,高于近21倍的过去10年平均水平。在这个财报季,企业高管则在更多地谈论人工智能,而较少谈论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
与本世纪头十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人工智能并不完全基于猜测或空想,因为大量实际应用已经在进行中,尽管还处于早期阶段。行业巨头纷纷推出新的AI产品,希望用提高生产率的工具吸引企业客户。
例如,微软的Copilot服务集成到了无处不在的微软365软件套件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有效地撰写电子邮件、总结文档或处理数字。微软计划对这项服务收取每月30美元的费用。
谷歌也正在将人工智能功能整合到自己的工作空间应用程序中,如Gmail和谷歌文档(Google Docs)。谷歌母公司也在为广告商推出新产品,并正在为新闻机构测试一种使用人工智能撰写文章的工具。
英伟达的处理器则被用于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动力的计算机,因此该公司已成为这股热潮的典型代表,仅今年股价就上涨了226%以上。它是第一家拥有1万亿美元市场估值的芯片制造商,29%的MLIV Pulse受访者认为,在未来两年内,它将从目前的全球第六大公司变成全球第二到第四大公司。
然而,即使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工作场所,64%的人也不认为这项新技术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他们工作的核心部分。与此同时,高盛经济学家今年早些时候估计,七成美国工人的工作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的工作将被新技术取代。高盛表示,办公室岗位、行政支持人员和法律职能是风险最大的行业。
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总裁Ed Yardeni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量子计算领域的进步即将到来,美国经济有可能因生产率提高而繁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超级央行周落下帷幕,虽然前有美联储加息,后有日本央行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但仅对美股市场造成了轻微的扰动。在通胀下降、经济保持稳定和企业业绩超预期的背景下,市场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随着通胀稳步降温,美联储历史性的紧缩行动似乎即将结束,目前华尔街关注的焦点将不仅仅是通胀,还包括经济活动。
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的通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劳动力市场依然非常紧张,美联储工作人员不再预测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
近期的一系列数据证实鲍威尔所言非虚,下周的失业率、非农及职位空缺等数据将进一步验证这种观点,也将决定美联储后续的利率路径。
Miramar Capital高级投资组合经理Bob Kalman表示“市场已经完全接受了它想要的叙事,即‘金发姑娘’。在我们看到一些令投资者害怕的数据之前,美股将继续高歌猛进。”
财报方面,苹果、亚马逊和高通等家喻户晓的大企业将在本周公布季度财报,让人们可以从中一窥通胀降温之际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情况。
苹果的股价是少数几只既不受经济衰退影响,也不受利率上升影响的科技股之一。本月早些时候,苹果股价飙升至历史新高,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3万亿美元的公司。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是少数几家没有宣布大规模裁员的科技公司之一。
此前,谷歌、Meta和微软公布了6月份当季的财报,业绩表现都还算强劲,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都因成本削减举措而有所改善。不过,由于对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所采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炒作愈演愈烈,使得对科技巨头核心业务的关注度几乎退居其次。
此外,下周澳洲联储和英国央行将发布最新的利率决议,市场预期这两家央行都将加息25个基点。时至今日,英国的6月CPI仍高达7.9%,差不多是通胀目标的4倍。
下周重要事件概览
周一(7月31日)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欧元区7月CPI月率、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年率初值、美国7月芝加哥PMI
周二(8月1日)日本6月失业率、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澳大利亚至8月1日澳洲联储利率决定、欧元区6月失业率、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美国6月JOLTs职位空缺
周三(8月2日)美国7月ADP就业人数、日本央行公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周四(8月3日)中国7月财新服务业PMI、欧元区6月PPI月率、英国至8月3日央行利率决定、美国至7月2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6月工厂订单月率、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就经济发表讲话
周五(8月4日)欧元区6月零售销售月率、美国7月失业率、美国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欧洲央行周五(7月28日)公布的调查显示,欧元区核心通胀下降速度将慢于此前预期,因为薪资增长料在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加速;此外经济活动也将在当前季度停滞不前。
欧洲央行专业预测机构调查(SPF)最新调查显示,欧洲央行密切关注的指标——欧元区的核心价格(不包括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预计今年和明年将分别增长5.1%和3.1%,快于5月份的上一轮调查;此外,今年和明年的失业率预测分别下调至6.6%和6.7%。
名义工资增长率在2023年达到了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因为工人们正寻求用实际收入来弥补部分损失。工资的快速上涨可能加速通胀并迫使欧洲央行进一步加息。
对此,欧洲央行表示,“上修反映出近期数据结果显示出比预期更持久,以及薪资增长预期更高。”
欧洲央行决策者在周四(27日)的政策会议上决定连续第九次加息 ,同时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暗示下一步仍未决定,暂停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企业活动陷入停滞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还指出,欧元区大型企业的活动水平停滞不前,且当前季度没有改善迹象,风险倾向于出现更负面的结果。
从PMI、GDP到贷款数据等一系列经济指标都指明,欧元区的经济表现处于预期区间的较弱值,衰退风险在上升。此次一项面向73家企业的调查令本已黯淡的前景雪上加霜。
欧洲央行称,“受访企业描述的情况与整体经济活动普遍停滞一致…目前的活动趋势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持续下去,未来几个季度的风险将温和地倾向更负面的情况。”
不过调查显示,明年薪资增长将“略有放缓”,这对欧洲央行来说可能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政策制定者最担心的问题。
受访企业预计工资增长将从今年的5.5%左右放缓至2024年的4.7%。调查指出,“大约一半的受访者预计2024年的工资增长将与2023年相似,而40%的受访者认为明年的工资增长将会更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