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周三(7月19日),日产汽车宣布与特斯拉达成协议,将开始采用北美充电标准(NACS),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更多选择。

新闻稿强调,日产是首家宣布未来产品支持NACS的日本汽车制造商。

具体来看,2024年起,日产将为其纯电旗舰Ariya车型提供NACS的充电适配器,届时车主能够使用特斯拉的充电桩进行充电。目前Ariya只有“联合充电系统”(CCS) 标准的适配器。

除此以外,从2025年开始,日产将开始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提供配备NACS端口的电动汽车,对车主来说,这将让他们对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网络的使用变得更加无缝和便捷,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可为日产电动汽车充电的公共充电点数量。

日产北美管理委员会主席Jérémie Papin写道,采用NACS标准彰显了日产汽车的承诺——让更多人可以使用电动汽车,“我们很高兴能为日产电动车车主提供数千个快速充电器,为他们的长途旅行计划增添信心和便利。”

作为“日产汽车2030愿景”的一部分,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美国市场40%的销量来自纯电动汽车。

“他们都应该加入NACS联盟!”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日产采用NACS无疑是一个新的成功案例。上月,美国两家老牌车企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相继宣布与特斯拉达成充电协议的合作,之后Rivian、沃尔沃等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先前,美国拜登政府曾要求汽车公司采用CCS标准,但CCS标准的所有充电桩加起来,还没有特斯拉专用的NACS标准来的多。媒体评论称,特斯拉几乎以一己之力颠覆了全行业的标准。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丰田bZ4X的车主抱怨充电太慢了,从纽约到华盛顿要三个多小时,而Model Y却只用了30多分钟。当时,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复称,“他们都应该加入NACS联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18日,Meta宣布,将发布其开源大模型LLaMA商用版本,新版本名为Llama 2。

高通将与Meta合作,从2024年起,Llama 2将能在旗舰智能手机和PC上运行。客户、合作伙伴和开发人员能构建智能虚拟助手、生产力应用、内容创建工具、娱乐等用例,AI功能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地方,甚至在飞行模式下运行。

根据高通19日的最新表态,能够在智能手机、PC、VR/AR头显和汽车等终端上运行Llama 2一类的生成式AI模型,将支持开发者节省云成本,并为用户提供更加私密、可靠和个性化的体验。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技术、规划和边缘解决方案业务总经理Durga Malladi表示,为了有效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广到主流市场,人工智能将需要同时在云端和边缘终端(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和物联网终端)上运行。

▌“AI竞赛追赶者联盟”?

Meta一直被评价为“在AI竞争中落后于同行”,而本次的Llama 2也能看出Meta追赶同行的野心。

首先是合作伙伴。Meta的新版模型将由微软通过其Azure云服务分发,且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Mata更表示,微软是“我们的首选合作伙伴”。

其次是开源。Meta强调,Llama 2是一个开源大模型,“可以免费用于研究和商业用途”。而竞争对手中,不论是OpenAI的GPT-4,还是谷歌的PaLM 2,走的都是“技术保密路线”。

至于高通,迄今为止,出于AI计算对算力与数据的庞大需求,AI大模型主要是在大型服务器群与英伟达GPU上运行。而高通之前没有赶上本轮AI热潮,年内股价涨幅与英伟达差距甚大。

在这种情况下,高通已将AI边缘计算定为发展方向。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Alex Katouzian5月曾明确表示,高通正在从一家通信公司过渡到一家智能边缘计算公司。“随着连接设备和数据流量加速增长,叠加数据中心成本攀升,(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发送到云端。”Katouzian表示,当涉及到个人信息时,人们也不会愿意这样做。

另外,之前高通已发布了全球首个在安卓手机上运行的Stable Diffusion终端侧演示。Stable Diffusion是一个可用文本直接生成图像的AI模型,其参数超过10亿,此前仅能在云端计算集群内运行。

▌“云-边”一体或成为AI应用闭环的必由之路

如今,AI大模型已站上从“玩具”向“工具”快速演化的关键迭代期。如何让大模型渗透进入各类垂直场景,如何更低成本的使用大模型,如何让更多场景与用户接触AI,成为了发展的下一个重点。

国盛证券指出,在AI向实际场景落地时,边缘算力的重要性加速凸显,边缘算力在成本、时延、隐私上具有天然优势,也可以作为桥梁,预处理海量复杂需求,并将其导向大模型。边缘算力堪称AI触及万千场景的“毛细血管”。“云-边”一体(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有机结合)正是AI应用闭环的必由之路,边缘侧需求的释放将开启“真AIoT”时代。

中航证券认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模型架构在企业或者行业应用落地中,牵涉到场景细分、 云算力瓶颈、传输时效、海量数据、信息安全等因素,其集中式技术架构并不能满足人工智能普遍部署实践。

因此,AI应用将逐步从中心节点向更贴近数据源和业务现场的边缘侧拓展,边缘计算合理利用边缘侧算力和实时数据,使机器学习模型提供的智能服务更加便捷和贴近应用,有望打通行业细分、多元化场景落地瓶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18日,Meta公司发布了首个开源人工智能模型Llama的商业版本 Llama 2,这也是大型科技公司首个开源的商用大模型,将为初创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OpenAI和谷歌的替代方案。该模型也因此被称为GPT4的“最强平替”。此前Meta仅向指定学者提供用于研究目的的模型。

说来也巧,这个发布的时间点正逢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首次人工智能会议,在讨论对大模型的监管。值得关注的是,Llama 2将通过微软云Azure分发,并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微软是OpenAI的最大支持者,并一直致力于在Azure中提供OpenAI技术。此外,Llama 2还将通过亚马逊AWS和 Hugging Face来提供。

一边是一马当先的OpenAI的支持者,另一边是积极探索商用的合作方。一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在这波的人工智能浪潮中,微软应该算是绝对的赢家了。”

“双赢”的微软

“开源推动创新,因为它使更多的开发人员能够使用新技术进行构建。”Meta创始人CEO扎克伯格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我相信如果生态系统更加开放,它将带来更多进步。”

Meta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并非不专注于Llama 2的变现,企业需要向微软支付企业托管功能的费用。而对于微软来说,这项合作表明它愿意对OpenAI以外的公司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给予一定的支持。

微软在2023年持续围绕ChatGPT以及人工智能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微软在周二的Inspire大会上宣布了其新的Microsoft 365人工智能订阅服务的定价后,股价大涨超过4%创下历史新高。今年至今,微软股价累计上涨了约50%。此前,微软对 Bing 搜索引擎和 Edge 浏览器进行了人工智能更新,为用户提供将搜索、浏览和聊天整合为统一的体验,并发布了Microsoft 365 Copilot将AI应用于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Teams等软件,得到了来自于Microsoft Graph、GPT-4等大模型的支持。

微软、谷歌、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的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正在升温。业内认为,现在像Llama这样复杂的模型广泛使用并免费供企业构建,可能会颠覆OpenAI等公司在新兴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市场中建立的早期主导地位。

对于Meta来说,使用其模型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开源生态系统可能会阻碍竞争对手从其专有技术中赚取收入的计划,因为如果开发人员可以免费使用同样强大的开源系统,闭源系统的价值就会消失。

今年5月,谷歌一份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就预测了开源系统将蚕食闭源系统的情形“我们没有护城河,OpenAI也没有。”这份文件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很多软件开发平台都使用Open AI来进行构建,例如Replit平台就有超过80%的项目基于GPT大模型。Replit首席执行官Amjad Masad表示“开源模型的任何渐进式改进都会蚕食闭源模型的市场份额,因为你可以廉价地运行它们并减少依赖性。”

“最终我认为大厂都还是需要吸引开发者社区,做开发者影响力,因此会走上开源的道路,就像谷歌,一直不开源会流失人才。”一位从事大模型开发的人工智能专家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OpenAI未必一定会选择开源,只要它的模型始终保持足够强大。”

当被问及为什么微软会支持可能降低颠覆OpenAI价值的产品时,微软发言人表示,让开发人员选择他们使用的模型类型将有助于扩大其作为人工智能工作首选云平台的地位。微软云上一季度的收入达到285亿美元,增幅高达22%,预计第四财季微软云占微软整体收入比例将上升至57%。这些增长反映了微软将生成式AI集成到每个微软云解决方案中的努力。

微软表示,Llama 2 是微软不断增长的 Azure AI 模型目录中的最新成员。该模型目录目前处于公开预览阶段,作为基础模型的中心,使开发人员和机器学习 (ML) 专业人员能够轻松地大规模发现、评估、定制和部署预构建的AI大模型。

大模型商用亦有限制

大模型的开源也引起了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争议,对大模型安全性的控制也是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对此,Meta高管表示,他们相信技术的公开发布实际上可以通过利用群众的智慧来识别问题,并通过增强系统的弹性来降低安全风险。

该公司还表示,它已经为商业版本的Llama制定了“可接受的使用”政策,禁止“某些使用案例”,包括暴力、恐怖主义、剥削儿童和其他犯罪活动。

就在周二,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首次人工智能会议,中国表示这项技术不应成为“脱缰之马”,美国则警告不要利用人工智能来审查公民。

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潜在影响已经引起美国监管部门的重视。上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开始调查OpenAI可能对消费者造成的影响,尽管FTC没有直接提及AI数字代理,但OpenAI已经表示,对于将自己的开放式AI代理推向市场持谨慎态度。OpenAI称,在发布新系统之前,它会进行严格的测试并制定广泛的安全协议。

立法者也正在考虑针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潜在监管。美国参议院正在安排AI初创企业Anthropic进行听证。该公司CEO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将于7月25日在美国参议院关于人工智能的听证会上作证。

美国总统拜登今年5月会见了包括阿莫迪在内的顶级人工智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明确表示他们必须确保其产品在部署之前是安全的。

计算机科学教授本吉奥(Yoshua Bengio)和Stuart Russell也将出席听证会。“如果没有人检查监督人工智能的每一个行为,确保不会产生危险,那么我们最终可能会做出犯罪或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本吉奥表示,“从现在开始,这些系统可能会变得更加智能,并且可能超过人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相同的道德准则。”

“我们有义务在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和风险成为现实之前解决它们。”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隐私、技术和法律小组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Richard Blumenthal)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边缘,这将对工人、消费者隐私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的持有量均有所下降。

美国财政部5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在5月减持304亿美元美国国债,为3个月内首次减持,持仓规模下降至10968亿美元,仍为美国第一大债主。

中国5月减持222亿美元美国国债至8467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减仓,持仓规模仅次于2009年5月创下的8015亿美元的低点。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中国从去年8月至今年2月连续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从去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今年3月,中国增持203亿美元美债,随后4月减持4亿美元。

英国减持141亿美元美国国债至6666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

同时,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5月份所有海外对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banking flows )的净流出总额为1676亿美元,逆转了4月484亿美元的净流入。其中,海外私人净流出为1682亿美元,海外官方资金净流入为6亿美元。

同时,5月份海外净流入美国长期证券的资金规模为597亿美元,低于4月的976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证券180亿美元,海外官方机构净买入417亿美元。包括海外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购入的美股在内,进行一些调整后,海外5月总体净购买美国长期证券175亿美元,低于4月的1278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一(7月17日),制药巨头礼来在官网宣布,3期临床试验TRAILBLAZER-ALZ 2的最新完整结果显示,公司研发的donanemab可显著减缓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和功能的下降。

礼来称,结果数据已经在2023年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进行了分享,同时还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据了解,TRAILBLAZER-ALZ 2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招募了患有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参与者按照他们的Tau蛋白水平进行区分,Tau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两个月前的初步报告显示,在具有中等Tau水平和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症状的主要分析人群(n=1182)中,主要终点指标iADRS(综合评估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自理能力)显示了临床衰退速度减缓了35%;衡量患者认知能力的重要次要终点CDR-SB的评分显示,患者认知能力衰退速度减缓36%。

最新的完整报告称,在有轻度认知障碍 (MCI) 的人群中,iADRS显示了临床衰退速度减缓了60%,CDR-SB的评分显示,患者认知能力衰退速度减缓46%。这意味着对于这一群体来说,donanemab的疗效要明显得多。

研究还发现donanemab的表现和参与者的年龄有关,在75岁以下的人群中,iADRS显示临床衰退速度减缓了48%,CDR-SB减缓了45%;而对于75岁或以上的参与者,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5%和29%。

礼来公司执行副总裁兼礼来神经科学总裁Anne White表示,这些发现强调了“早期检测和诊断”确实是可以改变这种疾病的发展轨迹。

研究数据还显示,在donanemab组中,31.4%受治疗者出现了大脑微出血(ARIA-H),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13.6%,另外有3名实验患者的死亡与治疗有关。

研究调查员、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教授Liana Apostolova表示,不应轻视这些副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或停药是可以控制的。White补充称,距离试验结束患者平均已停药7个月,他们却仍能继续获益。

礼来新闻稿称,公司已经在第二季度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递交了donanemab的申请,预计该机构将在年底前采取监管行动。据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称,超过600万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近1300万。

十天前,FDA完全批准了日本卫材药业(Eisai)和美国渤健公司(Biogen)联合开发的新药Leqembi(通用名Lecanemab)上市,这也是20年来首款获得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不过与礼来donanemab相比,Leqembi在疗效方面稍逊一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作为网易旗舰级开放世界武侠游戏,《逆水寒》大概率是其今年最重磅的产品之一。

上线前,官方发文称这是“一定会服务玩家至少十年的游戏”,作为MMO(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手游,这也是网易内部的SSSS级项目,投入资金达到8亿元。

在采访网易高级总监、逆水寒手游制作人邹珈璇(听雨)时,他提到,游戏上线前的开发期就已消耗超过8亿人民币,算上购买专门的高性能服务器、AI相关的额外大量成本,上线前成本已超过10亿人民币。《逆水寒》游戏内还有大量的AI玩法,包括数百个AI引擎加持的高智能NPC。

在AIGC大热的当下,AI在游戏研发能够参与到的环节已经有很多,为何仍需要如此大的投入?邹珈璇表示,AI 一方面促进UGC(玩家产出内容),玩家可以发挥想象力创作有传播力的内容,另一方面可赋能游戏开发提效、游戏角色行为控制、游戏内容生成等,但对《逆水寒》这类精品游戏的制作来说,AI还做不到从0到1的全流程包揽,并不能替代人类画师,美术的人力需求仍然是巨大的。

在国内游戏界,网易虽是龙头,但前有腾讯压力、后有米哈游追赶,还需要更多长红的游戏进一步坐稳位置,无疑《逆水寒》手游是网易在今年打出的王牌。

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如果《逆水寒》能爆火,通过不断扩展故事线和更新游戏广度深度,服务玩家十年并不是难题。但这个成就达成的可能,还得看其游戏内容本身以及后续运营。

投入10亿、要做十年

玩家浩宇告诉美股投资网,在游戏上线前一周,他周围的朋友已经开始活跃起来,建好了交流群,只等待公测那一天。这些朋友都是《逆水寒》端游的资深玩家,游戏时长少则2年,多则5年,对于手游的推出期待已久。

自2018年《逆水寒》端游推出已有5年,在游戏圈有一定的IP影响力。2019年,在端游推出一周年后,手游开始立项,雷火的团队希望,在端游基础上,将手游打造成一款截然不同的游戏将业界流行的“开放世界”融入MMO基础框架,让游戏同时具备开放世界游戏的探索乐趣、MMO的角色养成和社交乐趣。

到21年底,《逆水寒》手游开发组成员突破了400人;到23年上线前,开发组成员已经突破了700人。据邹珈璇的介绍,这是“网易史上最大规模团队研发”,上线前成本就超过了10亿人民币。

不少网友将《逆水寒》手游称为“网易的亲儿子”,从网易对这个IP的重视可见一斑。“逆水寒是网易要在MMO手游这个品类上长期经营的一块精品招牌……《逆水寒》手游是网易从上线伊始就确定了未来十年规划、一定会持续服务玩家至少十年的游戏。”在上线前,官方在公众号推文中如此说道。

由于获得网易对SSSS级项目的长期研发专项基金支持,以及目前已经谈妥的国民品牌植入收益,项目组表示,在游戏上线前《逆水寒》手游就已经有了足够维持游戏开发10年的保障经费,核心研发人员也已经签了顶格的十年期劳动合同,“誓要死磕逆水寒手游十年”。

对于网易的决心,浩宇的感受很明显,“《逆水寒》是网易国风游戏的代表,他们一直很愿意在这个IP上投入资金,许多合作都是大咖位的。”谈到此次发布的手游,他认为,与其说是手游,不如说是将端游放到了手机上,技能多、画质好、动作和衣服的设计优良,支线文本量非常多,且有一定的文学功夫,带来有氛围感的剧情。

在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接触到的玩家里,美术和画风是他们不约而同提到的优点。“美术比端游还好,画质更好,端游参数设置到顶都没有手游好,”一位玩家表示,“这说明网易用的引擎或许也是目前来说手游里面最好、也是最贵的。”

在缺点方面,部分玩家认为,由于支线等剧情较多又是开放世界,导致游戏开始时会很“肝”,尤其男性玩家提到,自己对游戏内过多的剧情并不感兴趣,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跳过。

从预热到公测,《逆水寒》手游的内容几乎没有缺席任何社交平台,开服首日,甚至还引发“逆水寒手游”官方微博账号被禁言的风波。微博方面称,是因账号违规营销,恶意冲榜。逆水寒则透露,被禁言系因手游公测在新浪投放的广告金额未达要求,故未能“买热搜冲榜”。

目前双方各有说辞、未有定论,但《逆水寒》手游的确也因和微博的“互怼”有了更多的热度。

在上线前,《逆水寒》手游就有超过4000万玩家预约,预下载阶段,登上AppStore下载榜第一,总榜超越抖音和微信。公测首日《逆水寒》手游排在iOS免费榜第一,截至7月17日,《逆水寒》手游一直稳定在iOS免费榜和畅销榜前三。用官方的话来说是“能登的顶都登了,网易内部能破的纪录全破了”。

根据点点数据,收入方面,《逆水寒》iOS端首日预估收入2585万元人民币,截至7月5日在iOS端预估的收入为1.67亿元。另外,游戏iOS端单日流水在2800万元左右。

邹珈璇认为,《逆水寒》手游做到了让玩家从“为数值被迫付费”变成了“为喜爱付费”,游戏的付费率低于以往MMO游戏的通常付费率,同时,由于大用户数量、好的长期留存、好的游戏口碑及玩家传播,《逆水寒》手游的DAU(日活跃用户数)还在稳定增长。

《逆水寒》手游喊出的口号是运营至少十年,以游戏目前的开局来看,这个口号成真的可能性有多大?

“十年目前或许不好说,但五年是有的,公测的热度能够维持五成,营收就不成问题。”浩宇对美股投资网表示,从端游的内容来看,逆水寒IP也能支撑长期的更新。

在张书乐看来,如果是爆款,MMO游戏确实可能玩上十年,甚至更久,如传奇类游戏和此前因外因而停服的魔兽世界,其生命周期都达到或接近二十年,生命力极其持久。

因此,如果《逆水寒》能爆火,通过不断扩展故事线和更新游戏广度深度,服务十年并不是难题。不过,张书乐表示,竞争激烈的手游市场中多数都逃不过“火得快凉得也快”的命运,《逆水寒》能否维持当下的热度,还需看其游戏内容本身以及后续运营。

用AI,不盲从

在外界看来,AI已然能够带来游戏开发成本的下降,为何《逆水寒》手游仍需要如此大的投入——10亿的研发费用、700人的开发团队?

此前4月,美股投资网曾有过报道,因为AI失业的第一批人,已经开始在游戏行业出现——由于Midjourney等AI绘画工具的发展,几乎已经可以媲美科班出身、3年以上经验的人类画师水平,部分公司已经开始裁掉原画师。

从邹珈璇作为大型游戏项目制作人的经历看来,虽然AIGC可以生成非常精美的图,但游戏需要的是完全符合创作者创作设计和风格表达的结果,AI并不能做到从0到1的全流程包揽。在《逆水寒》手游中,AIGC更多被用于进行早期的原画概念设计,从而快速概念验证,降低策划和美术的沟通成本、启发创意。同时也可以实现一些高重复性、低创意价值、量大的长尾美术需求,例如道具、技能图标生产。

一个游戏开发组,一般是由“程序、美术、策划、质检(QA)、音频”等部门组成,邹珈璇对美股投资网介绍,其团队美术部门人数最多,达到274人,其次是策划部门120人,程序部门有89人。

从《逆水寒》手游美术人员的占比来看,游戏开发对于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邹珈璇表示,在《逆水寒》手游中,很多领域对品质有较为严苛的要求,如高级服装和武器、还原传统文化的建筑及文物等高品质美术素材。

“即便看起来最精美、完成度最高的AI美术作品,我们内部双盲评分也不会超过60分——真正投入游戏内至少需要80分以上或90分以上。”邹珈璇说。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对美股投资网表示,对于AI目前中小型游戏公司使用较多,大厂有明确的绘画风格,对质量把控得非常严,现在还不能完全被AI替代。这或许对身在美术行业的人是一个好消息。

除了在美术等方面的投入和卖点,《逆水寒》手游此次重点推出的是数百个AI引擎加持的游戏智能NPC。

以往的游戏中,NPC大多数都是写好的台词和交互脚本,与玩家进行较为固定的交流;而在《逆水寒》手游中,NPC不再预设脚本,在与玩家交谈时更加自主、更像真人,并发展自己的性格。

“NPC会记得与玩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并基于深度学习不断成长、给予玩家真实的智能反馈。最终,NPC甚至也能成为玩家的知心伴侣。”邹珈璇介绍,对于社恐玩家来说,可以在游戏里无压力地与智能NPC社交。

不过,在张书乐看来,本质上NPC是提供任务领取和获取奖励的游戏设定。一方面多元化的聊天内容依然不是真实的游戏玩家社交,另一方面和NPC的交互最终依然要回归到任务层面。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确实可以达成千人千面的交流效果,但生成内容不成熟、不可控和深度学习不充分,也会带来大量的内容隐患,此前ChatGPT被用户“玩坏”的现象,也会出现在游戏中,仍然值得警惕。

对此邹珈璇则表示,《逆水寒》手游中的AI使用的是网易伏羲自研的生成式大模型,团队已在模型中实现了大量保证让NPC合乎法律法规、且符合道德和公德的安全规则。

除智能NPC之外,《逆水寒》内还有大量AI玩法,如AI作诗、AI丹青师绘画、AI电影镜头、AI表情、AI语音等。在《逆水寒》手游团队看来,拥抱最新的技术,并和游戏相结合非常重要。

邹珈璇在采访中说到, “项目组将与科技巨头合作或自研相关技术,拓宽人类前沿科技在游戏中运用的边界,为玩家带来更新奇的、更沉浸的、更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他透露,团队未来还会有“非常重磅”的发布,业界或许会越来越多地在科技领域的发布会上见到《逆水寒》的身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综合多家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中概股拼多多控股旗下的跨境电商Temu,一纸诉状将出海市场的对手Shein告上波士顿法庭,指控其限制经销商供货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

据悉,Temu聘请的知名美国律所BSF已经在上周五向波士顿联邦法庭递上了诉状。

这也是两家公司在美国火热法律战的最新一幕。去年12月,Shein将Temu告上南伊利诺伊州地方法院,指控对手诱导网红发表贬低公司的言论,并采用“冒名顶替”的方式误导用户认为两个平台存在联系,最终诱导用户下载Temu的软件。对此,Temu的公司发言人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强烈且明确地拒绝所有指控,并正在积极捍卫其权利。”

在本月的最新案件中,Temu指控Shein“滥用其市场力量”,试图强迫供应商不向Temu供货。在起诉状中,Temu指控Shein “强迫制造商签署忠诚誓言,证明他们不会与Temu开展业务” 。Temu强调,Shein的商业行为将会导致价格上涨和消费者选择减少,还阻碍了美国“超快时尚市场”的扩张。

Shein的公司发言人也在周一对媒体回应称,Temu的诉讼“没有法律依据,公司将积极为自己辩护”。

争抢跨境下沉市场

所谓的“超快时尚市场”,也可以换一个方式来解释以低价作为核心卖点的跨境B2C业务。两家平台最具有记忆点的特色,正是平台上有大量单价低于20美元的鞋类,以及单价低于10美元的裙子。

Shein在2008年成立于中国,并在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背后的供应链自然也高度依赖中国本土的制造商,通过国际物流销往美国、欧洲和亚洲。过去几年里,反反复复有媒体放出“Shein即将登陆美股”的消息,最近一次是今年的6月底,但官方再次给予了否定的立场。

Temu则是去年9月上线的跨境电商平台,以“更低价格”作为标签迅猛抢滩美国市场。根据美国数据机构Bloomberg Second Measure分析信用卡、贷记卡数据得出,消费者今年5月在Temu上花的钱要比Shein多20%。与拼多多当年抢下中国下沉市场类似,Temu现在也处于烧钱抢份额的状态。根据去年国内券商的分析,Temu的年度亏损大致会在5-10亿美元左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出售了所持动视暴雪70%的股份,遗憾错过了后者近期的上涨;

②截至6月30日,该公司持有约1470万股动视暴雪的股份,持股比例为1.9%,低于3月31日时的4940万股。

经历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上周微软对动视暴雪总值69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终于取得重大进展,美国法官对该交易开了绿灯。这也推动动视暴雪股价大幅上涨。

而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出售了所持动视暴雪股份的七成,遗憾错过了后者近期这波涨势。

伯克希尔在周一提交给监管机构的一份文件中表示,截至6月30日,该公司持有约1466万股动视暴雪的股份,持股比例为1.9%,价值12.4亿美元,3月31日时其持股4940万股,持股比例为6.3%。

该文件没有说明任何出售的价格,也没有说明伯克希尔是否在7月份买入或卖出动视暴雪股票。

根据WhaleWisdom测算,伯克希尔持有动视暴雪的平均成本大致为73美元左右,所以在80美元左右抛售依然取得盈利。

伯克希尔的一位投资组合经理在2021年底开始投资动视暴雪,巴菲特2022年将持股比例提升到近10%。

巴菲特对动视暴雪的投资是一种套利操作,他一直认为投资者对监管机构是否会批准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案过于悲观。

巴菲特在去年4月底的伯克希尔年会上告诉股东,他不知道监管机构是否会批准这次合并(这笔交易中动视暴雪的估值为每股95美元),但“我们确实知道的一件事是微软有钱。”

在二季度的减持后,伯克希尔所持的动视暴雪股票共14658121股,与巴菲特2022年出手买入之前的规模完全相同,这表明他已经退出了套利押注。

上周二,美国地区法官杰奎琳斯科特科利在旧金山驳回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关于该合并将损害云游戏、游戏机和订阅服务竞争的观点,并批准了这笔687亿美元的收购。当日,动视暴雪股价上涨了10%, 至 90.99 美元。

周一随着英国法院暂缓英国监管机构否决并购的决定,动视暴雪继续上涨3.49%,收报93.21美元,已非常接近微软每股95美元的收购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已将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调降至了20%;

②高盛经济学家并不认同市场对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普遍担忧;

③高盛认为美联储将在本月完成这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

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债收益率曲线的深度倒挂,引发了大量投资者对经济衰退前景的焦虑。然而时至今日,衰退的风险似乎依然未见踪影,而华尔街投行高盛也在此时此刻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人们这一回可能无需再担忧历史上次次灵验的这一衰退“魔咒”!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并不认同市场对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普遍担忧。”

在上周美国CPI同比涨幅超预期回落至3%后,Hatzius已经下调了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将预期衰退的可能性从之前预测的25%降至了20%。

大多数市场投资者此前曾多次指出,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在预测经济衰退方面有着几乎无可挑剔的纪录,在过去7次美国经济衰退出现之前,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都超过了10年期国债收益率。

截止周一纽约时段尾盘,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交投于5.38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交投于3.812%——两者之间的倒挂幅度依然达到逾150个基点,接近40年来的最大水平。

然而,对于这一次收益率曲线倒挂对衰退的指示意义,Hatzius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通常情况下,收益率曲线从短期到长期是向上倾斜的,因为投资者对持有长期债券的回报要求要高于持有短期债券,即所谓的期限溢价。Hatzius解释称,为何之前收益率曲线倒挂能发出衰退预警,是因为当曲线倒挂时,意味着投资者正在消化足以压倒期限溢价的降息,而这种现象只有在衰退风险变得“清晰可见”时才会发生。

不过,这次情况有所不同。Hatzius表示, 这是因为目前期限溢价“远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因此引发曲线倒挂所需的预期降息其实较少。Hatzius还认为,随着美国通胀降温,这为美联储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放松利率开辟了“一条可信的道路”。

Hatzius补充称,当经济预测变得过于悲观时,它们给长期利率带来的下行压力超过了合理的水平。

华尔街兴起软着陆定价

事实上,随着6月数据显示美国CPI和PPI明显放缓,物价的大幅回落可能会导致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更为温和,这也令近来华尔街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持续升温。

Hatzius表示,最近的数据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即将通胀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并不需要经历经济衰退。Hatzius指出,金融环境放松、房产市场反弹,以及工厂兴建持续火热均表明,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尽管增速将低于趋势水平。

Hatzius还认为,美联储最有可能在本月议息会议上再次提高利率25个基点,他预计这将是当前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

除了高盛外,安联首席经济顾问El-Erian近期也表示,现在关于美国经济能避免衰退的想法大行其道,没必要去逆势对抗。人们所看到的一切,包括CPI、PPI和银行业消息,都是关于软着陆的。

根据美媒上周末发布的一项调查,接受其调查的商界和学术界经济学家已将未来12个月内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前两次调查中的61%下调至54%。尽管与历史数据相比,这一可能性仍然较高,但这是自2020年8月以来的最大月度环比百分比降幅,当时经济正从新冠疫情引发的短暂但急剧衰退中复苏。

中佛罗里达大学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Sean Snaith表示,一条实现软着陆的途径目前重新摆上桌面。就在今年年初时,软着陆还很像是痴人说梦,而现在,经济衰退的到来似乎正不断向后推迟。Snaith已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4月份的90%下调至4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18日,Meta宣布,将发布其开源大模型LLaMA商用版本,新版本名为Llama 2。

高通将与Meta合作,从2024年起,Llama 2将能在旗舰智能手机和PC上运行。客户、合作伙伴和开发人员能构建智能虚拟助手、生产力应用、内容创建工具、娱乐等用例,AI功能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地方,甚至在飞行模式下运行。

根据高通19日的最新表态,能够在智能手机、PC、VR/AR头显和汽车等终端上运行Llama 2一类的生成式AI模型,将支持开发者节省云成本,并为用户提供更加私密、可靠和个性化的体验。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技术、规划和边缘解决方案业务总经理Durga Malladi表示,为了有效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广到主流市场,人工智能将需要同时在云端和边缘终端(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和物联网终端)上运行。

▌“AI竞赛追赶者联盟”?

Meta一直被评价为“在AI竞争中落后于同行”,而本次的Llama 2也能看出Meta追赶同行的野心。

首先是合作伙伴。Meta的新版模型将由微软通过其Azure云服务分发,且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Mata更表示,微软是“我们的首选合作伙伴”。

其次是开源。Meta强调,Llama 2是一个开源大模型,“可以免费用于研究和商业用途”。而竞争对手中,不论是OpenAI的GPT-4,还是谷歌的PaLM 2,走的都是“技术保密路线”。

至于高通,迄今为止,出于AI计算对算力与数据的庞大需求,AI大模型主要是在大型服务器群与英伟达GPU上运行。而高通之前没有赶上本轮AI热潮,年内股价涨幅与英伟达差距甚大。

在这种情况下,高通已将AI边缘计算定为发展方向。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Alex Katouzian5月曾明确表示,高通正在从一家通信公司过渡到一家智能边缘计算公司。“随着连接设备和数据流量加速增长,叠加数据中心成本攀升,(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内容都发送到云端。”Katouzian表示,当涉及到个人信息时,人们也不会愿意这样做。

另外,之前高通已发布了全球首个在安卓手机上运行的Stable Diffusion终端侧演示。Stable Diffusion是一个可用文本直接生成图像的AI模型,其参数超过10亿,此前仅能在云端计算集群内运行。

▌“云-边”一体或成为AI应用闭环的必由之路

如今,AI大模型已站上从“玩具”向“工具”快速演化的关键迭代期。如何让大模型渗透进入各类垂直场景,如何更低成本的使用大模型,如何让更多场景与用户接触AI,成为了发展的下一个重点。

国盛证券指出,在AI向实际场景落地时,边缘算力的重要性加速凸显,边缘算力在成本、时延、隐私上具有天然优势,也可以作为桥梁,预处理海量复杂需求,并将其导向大模型。边缘算力堪称AI触及万千场景的“毛细血管”。“云-边”一体(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有机结合)正是AI应用闭环的必由之路,边缘侧需求的释放将开启“真AIoT”时代。

中航证券认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模型架构在企业或者行业应用落地中,牵涉到场景细分、 云算力瓶颈、传输时效、海量数据、信息安全等因素,其集中式技术架构并不能满足人工智能普遍部署实践。

因此,AI应用将逐步从中心节点向更贴近数据源和业务现场的边缘侧拓展,边缘计算合理利用边缘侧算力和实时数据,使机器学习模型提供的智能服务更加便捷和贴近应用,有望打通行业细分、多元化场景落地瓶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