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身价已经超过杰夫·贝佐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达152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第三大富豪。

尽管甲骨文公司市值目前仅有3400多亿美元,远远落后于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但埃里森却持有甲骨文42.9%的股份,此外,埃里森还拥有房地产、奢侈品等其他大量资产,这使得其财富超过了此前排行第三的贝佐斯(1490亿美元)。

埃里森于2014年辞去甲骨文首席执行官一职,但并未离开甲骨文,此后他一直担任这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

在最近的人工智能(AI)浪潮中,甲骨文成为了美股中仅次于英伟达的亮眼存在,公司股价本月屡次刷新历史新高,年内股价累计上涨逾56%,跑赢除了英伟达之外的其他大型科技股。

Bullseye American Ingenuity Fund投资组合经理Adam Johnson表示,在人工智能、云和互联网核心等概念的驱动下,甲骨文的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表示,标准普尔500指数能够进入牛市,主要是受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推动,投资者疯狂追逐人工智能方面的股票。

AI热潮

甲骨文公司周二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财年的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表示,公司的基础设施业务和云服务引领了增长。

此外,该公司还重点投资了OpenAI的竞争对手Cohere,这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公司,目前Cohere的估值超过20亿美元,甲骨文也因此大赚一笔。

埃里森还表示,甲骨文将把Cohere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自己的一系列产品中,而Cohere将使用甲骨文的云来训练、构建和部署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

甲骨文也有一些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用于“自主”数据库等功能,其中云软件可以检测并自动解决问题。埃里森周一宣布,甲骨文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头号”供应商,公司的Gen2云服务已迅速成为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首选,就连连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也在使用甲骨文的集群。

埃里森还表示,许多人工智能公司都在使用甲骨文的云服务,比如Adept AI、Mosaic ML,而且甲骨文正在与英伟达合作打造一台大型计算机,以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用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美联储本月暂时停下了加息的脚步,一切似乎也都在不经意间回到了“原点”……

美国主要股指上周五从前一天创出的2023年高点回落,但当周依然收高,受益于美联储暂停加息的决定,以及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和支出双双上升。与此同时,从历史行情的对比看,标普500指数在上周已经高于了2022年3月16日的水平——也就是那一天,美联储正式启动了本轮40年来最为激进的加息周期。

事实上,美国股市甚至并不孤单从美元指数到债券波动率再到股市仓位分布,一系列关键指标如今都已悄然回到了美联储昔日结束零利率前的水平附近。

这种种迹象不禁会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从迈出加息第一步开始,到如今的跳过加息斟酌下一步方向,美联储在连续十次会议累计加息500个基点后,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用天量刺激拯救市场的鸽派形象,然而,在整整15个月的几经沉浮之后,美国金融市场却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有所不同……

金融市场的“自我疗伤”

在过去几个月,美股市场上无疑充斥着乐观的氛围,这与去年人们因美联储的激进加息而始终惴惴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一度与美联储阻遏经济增长和高通胀的努力捆绑在一起的市场,现在正受益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同时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也开始专注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企业战略调整下资本支出激增的可能性。

施罗德公司平台分销主管Jonathan Mackay表示,“未来6至12个月,美联储的重要性可能会略低于以往。随着美联储可能开始进入暂停期,其他全球驱动因素和基本驱动因素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花旗集团的一个模型显示,宏观经济因素目前对股市的贡献已从3月份以来的83%降至71%,为2009年以来最大的三个月跌幅。

在今年上半年,美国股市表现良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在年内的涨幅甚至超过了30%,这吸引了众多原本早早离场的投资者纷纷回归,华尔街一些最大声的唱空者也不得不逆转了策略。本月,德意志银行的一项衡量总股票头寸的指标自逾16月以来首次转为增持——回到了本轮紧缩周期开始前的水平。

虽然美联储在上周暂停加息的同时依然“鹰味十足”,官员们发布的最新利率点阵图认为年内余下时间还会再加息两次,但所有市场参与者在过去两个交易日却几乎不为所动。

利率市场的定价仍认为美联储接下来最多再加息一次,同时对7月加息的概率预期也未能超过七成。这在以往看来几乎难以想象,去年市场对美联储官员的每一句话都很关注,任何关于加息前景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扮演市场的重大利空。

除了股市外,债券和外汇市场年内以来的表现似乎也已大为不同。

随着美联储发出即将结束加息的信号,美国国债投资者预计,在经历了多年来最激烈的债市动荡行情后,市场波动性可能将消退。衡量美国国债预期波动率的指标——美银MOVE指数,目前正接近美联储紧缩周期前的最低点。

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濒临尾声的推动下,去年曾不可一世的强势美元也难再重振雄风。彭博美元现货指数目前正位于2022年4月下旬的水平附近,自创纪录的高点以来已经下跌了近10%。

City Index的高级市场分析师Fiona Cincotta表示,“以前,我们知道美联储只会继续加息——因为通胀太高了。而现在,它的政策走向将更加依赖于实时数据。”

后市还有无上行余力?

一组数据显示,无论牛市是否真实,当前的美国股市都在吸引大量投资者。美国银行援引EPFR global的数据称,在过去三周里,美国股票吸引到的全球资金流入量达到了380亿美元,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流入该资产类别的最强劲势头。

目前,美国经济似乎已经承受住了加息的冲击,劳动力市场富有弹性,企业资产负债表大多健康。 一些过往华尔街最大的空头,在近来也不得不改弦易辙。长期看空市场的美银策略师近来就调高了他们对美国股票的目标位,并对经济前景越来越乐观,预测往后美国经济可能仅会出现相对“更温和的衰退”。

巴克莱银行欧洲股票策略主管Emmanuel Cau表示,“投资者似乎终于放下了矜持,开始追逐涨势,只要美国经济衰退不断被推后,我们就认为股票可以继续走高。”

当然,即便如此,眼下仍有不少市场人士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敢掉以轻心。

根据经济学家的估算,美国在一年内出现经济衰退的几率为65%。年内以来四家美国地区性银行的倒闭,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反常持续倒挂,都印证着美国经济低迷面临的巨大风险。

瑞穗国际的全球宏观战略交易主管Peter Chatwell就警告称,他不相信美国经济或市场能够长期抵御收紧政策的影响。Chatwell表示,“这次的市场反弹是典型的熊市反弹,而不是完全的牛市反弹。价格上涨的基础薄弱,仍容易受到中期利率上升的重新定价的影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作为今年美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英伟达无疑是AI芯片领域的霸主,而其老对手AMD(超威半导体)也不甘示弱,欲与英伟达一争高下。

周二, AMD在“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技术首映会”上发布了业界期待已久的新款商用GPU——MI300系列AI芯片,可以加快ChatGPT和其它聊天机器人使用的生成式AI的处理速度,以挑战英伟达在这一领域“一家独大”的地位。

目前,英伟达在AI处理器市场上占据大约80%的份额。

在两大巨头的火拼中,摩根士丹利更青睐英伟达。

大摩表示,英伟达股价还有更多上涨空间, 理由是自上月底公布亮眼的第一季度业绩以来,该公司接到了大量新订单,且AI需求改善。

该行分析师将英伟达目标股价从450美元上调至500美元,较最新收盘价(426.92美元)高出约17%,同时维持对该股的“增持”评级。

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风靡全球,英伟达股价一路“狂飙”,年初迄今涨幅高达约200%,加入了美股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

大摩还将英伟达列为其新的“首选股”,取代了AMD。分析师表示,英伟达近期有更多上行空间,预计它将是今年唯一一家因AI业绩打破预期,并且上调业绩指引的公司。

“自英伟达发布业绩报告以来,AI训练的需求环境持续升温。根据业内报告,一些之前未被看作重要客户的公司现在每天都在下新订单。” 大摩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

上个月,英伟达将其第二季度收入预测上调至110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50%以上,原因是生成式AI市场不断增长。该公司的AI芯片组有助于驱动OpenAI的ChatGPT和Alphabet的Bard聊天机器人背后的技术。

大摩表示,投资正迅速从传统服务器基础设施转向AI基础设施,并称英伟达是“AI硬件领域最纯粹的故事”。

“尽管自今年早些时候上调该股评级以来,我们一直持乐观态度,但我们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乐观程度。” 分析师表示。

报告还称,不仅现有客户在加速支出,应用程序开发商、企业IT部门甚至政府部门的支出也很强劲。

大摩分析师还上调了AMD的目标价,但指出,“与英伟达不同,该公司短期内不太可能跑赢大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五(6月16日)美股盘中,软件巨头Adobe逆市升超2.7%,盘初一度涨超5%,势将录得周线五连阳,现报每股504.57美元,为去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这五周期间,Adobe的股价已经累涨近50%,公司市值攀升到美股第28名。

Adobe昨日公布的第二财季业绩显示,公司在截至6月2日的三个月内实现了48.2亿美元的营收,不仅创下了历史新高,还强于分析师先前预期的47.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3.91美元,也显著高于华尔街预期的3.79美元。

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数字媒体业务,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图像编辑和设计软件Photoshop(简称“PS”)、用于视频编辑和制作的Premiere Pro、以及Illustrator、Acrobat等。

今年3月,Adobe推出了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应用“萤火虫”(Firefly),正式杀入AIGC商业化赛道。4月,公司宣布Premiere Pro也喜提一系列新的AI功能,可让用户像编辑文字一样处理视频,极大地拉低了视频剪辑行业的门槛。

Adob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尚塔努·纳拉扬(Shantanu Narayen)在最新的专访中说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增强人类的智慧,而不是取而代之,“(Firefly)软件将提高生产力,并为小型企业提供更轻松开发创意的机会。”

“这有望让更多的营销人员或中小型企业加入进来,只要有了创意,就能使用这些工具创造出来,”纳拉扬补充道,Firefly能加快项目的推进速度,让公司的成本更低,还提高了可访问性——在让更多人接触AIGC方面,Adobe总是遥遥领先。

他将AI生成图像的能力称作为一种“魔法”,“你可以专注于你想输出的作品,计算机则帮你完成这一魔幻的过程。”纳拉扬透露,在他自己操作的时候也时常想问“它是怎么做到的?”

纳拉扬补充道,“你懂的,它真的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副手,甚至可以说是用户的代理人。在你有意愿去做某件作品的时候,它就已经理解你的思路,为你完成了工作。”

科技巨头逐鹿AIGC

AIGC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们逐鹿的新战场,推动整个AI行业迈入“iPhone时刻”。

方舟投资掌门人,有着“女股神”之称的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凯茜·伍德(Cathie Wood)日前表示,继英伟达之后,下一个搭上人工智能热潮的将是软件供应商。

日内早些时候有消息称,全球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正在与领先的媒体机构进行谈判,以就使用新闻内容来训练人工智能技术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股价也连日刷新历史新高,使得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

埃里森周一表示,甲骨文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头号”供应商,公司的Gen2云服务已迅速成为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首选,就连连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也在使用甲骨文的集群。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一个技术和新闻媒体交叉的时代,一系列开创性的谈判即将到来。

据媒体周五(6月16日)报道,大型人工智能(AI)公司正与媒体机构的高管会面,讨论使用新闻报道训练AI的相关版权问题。

新闻材料对文本聊天机器人和图像生成器等AI技术来说是个很好的训练素材,但是新闻内容往往受到版权保护。

据悉,谷歌、微软、OpenAI和Adobe等公司的高管都就这一话题举行了会谈。与会公司还包括媒体巨头新闻集团(News Corp)、阿克塞尔·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和卫报(The Guardian)等众多新闻出版商。

媒体行业的担忧

在ChatGPT带动的AI热风靡全球之际,媒体行业正对AI是否会对新闻业构成的潜在威胁表示担忧。

这种担忧不仅源于AI公司在没有法律协议的情况下肆意使用它们的内容,还源于AI聊天工具的兴起可能会颠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

相较于传统搜索引擎在很多情况下会将用户引导到外部网站寻求答案,AI聊天工具能够直接传递用户所问的信息,而这一点这对新闻出版商来说是负面的。

此前3月就有媒体报道,美国新闻集团准备通过法律程序向AI技术制造商如OpenAI、微软和谷歌要求赔偿。

此次会议上,据媒体行业的一位人士称,“我们拥有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人工辛勤劳作的结晶,但这些内容不断被用于为其他人创造收入,因此必须得到补偿。”

当然,不止新闻版权商,AI公司已经面临着来自图片公司、摄影机构和编码员的诉讼,指控他们侵犯了版权。

创先例

此次会议上媒体和AI公司之间的潜在协议可能会为全球新闻机构如何与AI公司打交道树立先例。

此次会上提出的建议是,AI公司向媒体机构支付类似订阅费的费用,以换取AI训练所需的内容。不过目前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

阿克塞尔·斯普林格的首席执行官Mathias Dpfner倡导一种“定量”模式,类似于音乐行业,即广播电台、俱乐部和流媒体服务每次播放一首歌曲就向唱片公司付费。

谷歌正带头与英国媒体公司进行谈判,比如卫报和NewsUK。它与众多媒体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内容数据优化其搜索引擎,并训练其大型语言模型。

OpenAI也加入了与媒体行业的对话,首席执行官奥特曼(Sam Altman)正在与新闻集团和《纽约时报》探讨潜在的合作可能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四(6月15日),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分析师Nick Timiraos最新撰文表示,在鲍威尔新闻发布会后,众多分析师已经开始接受“下个月加息”这一潜在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Timiraos昨日参加了现场的新闻发布会,并在问答环节中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进行了交流。据他观察,一些分析师认定,鲍威尔当天的措辞已经暗示了他的立场,即在7月25-26日的议息会议上进一步加息。

周三,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至5.25%之间不变,是该行自2022年3月份开启激进加息周期以来首次按下“暂停键”。在近15个月内,美联储连续加息了10次,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

但同一时间公布的“点阵图”却在市场上“炸开了锅”央行官员们对年末的利率预期中值为5.6%,较当前5.00%-5.25%的水平高出了近50个基点,这意味着该行今年可能还要加息两次。

Timiraos提到,在鲍威尔上任美联储主席的第一年,该行曾断断续续地加息过一段时间,这与行长昨日的一句话相呼应,“市场不应该把6月的暂停加息称为‘跳过’(skip),而应该解读为‘较慢的加息速度能使经济得以适应’。”

几位分析师表示,他们认为这无意中透露了鲍威尔实际上是倾向于下个月加息的。鲍威尔还称7月会议是一次“实时”(live)的会议,Timiraos指出这是央行官员们惯用的行话,暗示加息的可能性更大。

咨询公司EY首席经济学家Gregory Daco表示,鲍威尔的表述几乎保证了7月加息,这也解释了他是如何说服央行内部意见不一的官员,最终能一致投票赞成维持利率不变的。

还有声音认为,在7月会议前经济数据不太可能显示出足以逆转加息的疲软水平。

SGH Macro Advisors首席经济学家Tim Duy表示,即使美国6月通胀可能因二手车价格进一步放缓,到时候官员又会说一个月的改善并不能成为暂停加息的理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身价已经超过杰夫·贝佐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达152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第三大富豪。

尽管甲骨文公司市值目前仅有3400多亿美元,远远落后于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但埃里森却持有甲骨文42.9%的股份,此外,埃里森还拥有房地产、奢侈品等其他大量资产,这使得其财富超过了此前排行第三的贝佐斯(1490亿美元)。

埃里森于2014年辞去甲骨文首席执行官一职,但并未离开甲骨文,此后他一直担任这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

在最近的人工智能(AI)浪潮中,甲骨文成为了美股中仅次于英伟达的亮眼存在,公司股价本月屡次刷新历史新高,年内股价累计上涨逾56%,跑赢除了英伟达之外的其他大型科技股。

Bullseye American Ingenuity Fund投资组合经理Adam Johnson表示,在人工智能、云和互联网核心等概念的驱动下,甲骨文的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表示,标准普尔500指数能够进入牛市,主要是受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推动,投资者疯狂追逐人工智能方面的股票。

AI热潮

甲骨文公司周二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财年的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表示,公司的基础设施业务和云服务引领了增长。

此外,该公司还重点投资了OpenAI的竞争对手Cohere,这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公司,目前Cohere的估值超过20亿美元,甲骨文也因此大赚一笔。

埃里森还表示,甲骨文将把Cohere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自己的一系列产品中,而Cohere将使用甲骨文的云来训练、构建和部署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

甲骨文也有一些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用于“自主”数据库等功能,其中云软件可以检测并自动解决问题。埃里森周一宣布,甲骨文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的“头号”供应商,公司的Gen2云服务已迅速成为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首选,就连连英伟达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也在使用甲骨文的集群。

埃里森还表示,许多人工智能公司都在使用甲骨文的云服务,比如Adept AI、Mosaic ML,而且甲骨文正在与英伟达合作打造一台大型计算机,以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用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周五高开,截至发稿,三大指数集体上扬,标普500指数涨0.25%,纳指涨0.13%,道指涨0.26%

周五是所谓的四重魔力日(quadruple witching),也就是指每个季度(3月、6月、9月和12月)第三个星期里的周五,美国股市里所有的金融衍生品都会在这个时候到期并做一个结算与交割。通常这一天交易员可能大幅调整其投资组合,导致美股交易量放大、市场行情也会因此变得更具波动性。

本周截止周四收盘,美股市场取得了几项里程碑式的成绩:

标普500指数上涨近3%,将录得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标普500指数将录得连续第五周上涨,创202111月以来的最长连涨时间纪录。

目前标普500指数已从近期熊市低点反弹超过26%

纳指上涨近4%,创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纳指将录得连续第八周上涨,创2019年以来的最长连涨时间纪录。

截止周四收盘,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已录得连续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

道指本周上涨1.6%,为连续第三周上涨。

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攀升至2022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标普500指数在上周进入了技术性牛市,但美银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称,这并不是股市新一轮大幅上涨的开始。

这位策略师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他不相信这是“全新闪亮牛市”的开始。目前的市场看起来更像2000年或2008年,Hartnett在该行有关各种资产类别投资流动的周报中写道,“在大跌之前有一波大涨”。

自从美联储开始本轮加息周期时,科技股便受到重大打击。

“投资者们寻根问底,他们在问,‘这波涨势靠谱吗?它是否可持续?’”CFRA Research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表示,“他们的结论是肯定的,从长远来看,这是可持续的。”

本周是央行决策密集出炉的一周,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先后公布利率决议。这三家央行的行动都完全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加息25个基点。

尽管美联储暗示今年将再加息两次,但华尔街的许多交易员和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即将结束。经济数据也支持了这种市场观点:本周早些时候,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创两年来最低涨幅。

重点聚焦

明星科技股涨跌不一,Adobe涨超4%,特斯拉、英伟达涨超1%,微软、苹果、亚马逊等小幅下跌。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蔚来涨超2%,小鹏汽车、百胜中国涨超1%,阿里巴巴、理想汽车涨近1%,拼多多等小幅跟涨。

iRobot(IRBT)涨超19%,亚马逊收购iRobot获英国监管机构批准。

Adobe(ADBE)涨超4%,宣布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生成式人工智能需求强劲,上调全年利润指引。

维珍银河(SPCE)飙升近38%,公司计划月底执行首次商务飞行。

蔚来(NIO)涨超2%,摩根士丹利认为蔚来新发布的ET5旅行版定价比预期有竞争力,预计ET5系列将为蔚来贡献30%的销量,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12美元。

 

 

近期美国股市的持续反弹势头,将在未来几周面临新的威胁。受季末再平衡推动,全球大型基金在6月底前将抛售多达1500亿美元的股票。

摩根大通预计,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将向债券倾斜,以实现资产配置目标,这将是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流向该资产类别的最大再平衡资金。

按资管行业内通常做法,每过一段时间,大型基金会重新审视其资产配置,并重新调整各类资产的比例,与设定目标值一致。例如在股市持续反弹后,股票在持仓组合中的比例就会超越目标值,需要减仓部分股票。

1500亿美元的抛售

构成投资界支柱的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通常每个季度都会重新平衡其市场敞口,以实现投资组合目标,例如60%的股票和40%的债券。

本季度到目前为止,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全球股票指数上涨了5%,而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下跌了1.3%。

根据摩根大通的计算,大型基金的再平衡调整规模可能达1500亿美元。其中,全球最大养老基金、规模达1.5万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将不得不出售370亿美元的股票,才能回到其目标资产配置比例。规模达1.3万亿美元的挪威石油基金可能将180亿美元股票撤出,转投债券,而瑞士央行可能出售价值110亿美元的股票。

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资产管理规模达8.5万亿美元的美国各大固收类养老金计划,理论上需要从股票中转移1850亿美元,并购买类似金额的债券,以实现其长期目标。不过,这个数字可能会较理论值小一些,因为与共同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美国养老基金在再平衡方面没那么严格。

股市恐下跌5%

据摩根大通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估计,这一阶段性调整可能会使全球股市下跌多达5%。

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每个季度末都会检查自己的市场敞口,以确保符合严格的股票和债券配置限制。本季度迄今为止,股票的表现优于债券,这使得投资组合经理需要削减股票敞口,以实现其长期目标。

“上一次股票和债券出现这样的反方向表现差异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Panigirtzoglou表示。“这种再平衡流动可能会给股市带来3%至5%的回调。”

周四,美股标普500指数大涨,创14个月以来最高收盘水平,标普的6连涨是该指数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长连涨纪录。上周四,该基准指数正式迈入技术性牛市的区域,即自2022年10月份的低点累计反弹超2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市场对人工智能(AI)前景的乐观情绪,正推动科技公司的市值一路飙升。美东时间周四(6月15日),微软、苹果、英伟达和甲骨文四家美国科技巨头的股价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微软股价周四收涨3.2%,已连续第六日上涨,收盘价达到创纪录的每股348.10美元,市值达到2.59万亿美元。该股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超过45%。

由于微软对AI初创公司OpenAI进行的巨额投资,微软被视为软件行业采用AI技术的领先者。而OpenAI拥有当下最热门的聊天机器人产品ChatGPT。

此外,苹果公司的股价也在周四创下了每股186.01美元的收盘新高。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股价在创下了每股432.89美元的盘中高点。该股今年以来已累计飙升了192%,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佳的股票。

数据库软件开发商甲骨文公司也于周四创下了历史高位,收于每股126.55美元。该公司股价在2023年迄今上涨了50%以上,这将是自1999年互联网繁荣以来股东收益最好的一年。

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今年迄今上涨了15.3%,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31.7%。

AI的推动

周四,一些机构上调了对微软的目标价。瑞穗将其目标价从340美元上调至360美元;摩根大通将其目标价从315美元上调至350美元,小摩分析师给出的理由是AI推动了人们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在研究微软的53位分析师中,有44位建议买入该股,目标价中值为340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师Mark Murphy周四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重申对生成式AI持乐观观点,并继续认为它将推动人们对关键软件业务的信心复苏。”

他还写道,微软仅在AI业务方面就将快速增长,例如运行Azure OpenAI的API接口、使用Azure基础设施,并有望达到100亿美元的收入。根据Murphy的说法,微软公司还希望将AI内置到“每一个微软云解决方案”中。

目前,微软正试图将生成式AI引入Office产品套件中。

BMO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Keith Bachman表示,微软正处于“人工智能之旅的早期阶段”,并预计这项技术将推动微软Office收入增长4%至6%。

人们对AI的狂热似乎淡化了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案的关注度。目前这一收购案正处于停滞状态中,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向法院提交了诉讼文件,美国地方法院目前批准了一项临时限制令。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