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财报季拉开帷幕,最新消息称,美国三大区域性银行第一季度存款均出现下降,引发投资者关注。而在17日,苹果公司推出最新的高收益储蓄账户,科技巨头进军金融服务领域,给美国传统银行带来挑战。
本周美国银行业财报将会密集发布,上个月硅谷银行的倒闭引发的银行业风波加剧了存款外逃的现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现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银行账户中流失。因此有投资者指出,本周牵动市场的一大焦点就是银行的存款水平,以及一系列反映短期流动性、现金流安全性的指标。
美国投行KBW美国板块银行研究负责人克里斯托弗·麦克格拉蒂现在随着硅谷银行的倒闭,大家关注的焦点转向了资产负债表、存款水平、流动性水平和资本水平,这是市场未来一周会关注的焦点。
最新的消息,美国三大区域性银行第一季度的存款均出现了下降。具体来看,美国嘉信理财公司第一季度末的存款总额约为3260亿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11%,较去年同期下降30%。美国道富银行第一季度末的存款总额约为2240亿美元,环比下降5%,同比下降11%。美国制商银行存款总额从去年年底的1635亿美元下降3%,至1591亿美元。
英国某金融机构分析师克里斯蒂安·博鲁这确实亮起了红灯信号,存款流失是一个大范围的现象。
安全性指标体现了银行能不能活下来,而放眼未来,投资者们还在关注净利息收入等盈利性指标。
美国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银行分析师亚历山大·约库姆市场仍然有担忧,但比起偿付能力,现在大家更关注盈利能力。
此外,传统银行还面临来自科技巨头的挑战。周一,科技巨头苹果和美国投行高盛集团推出了一个新的高收益储蓄账户。
这一储蓄账户提供4.15%的年化收益率,要知道根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美国储蓄账户的平均年利率仅为0.35%,所以苹果最新推出的储蓄账户利率是美国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并且重要的一点是,苹果的储蓄账户是通过高盛提供的,作为一家持牌银行,高盛可以获得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担保。有专家强调,鉴于近期银行倒闭事件,有保险也是储户们关心的重要方面。
有分析指出,这会给众多老牌银行,尤其是区域性银行带来压力。
目前还只是银行业财报的开局,本周还会有数十家美国区域性和中型银行公布业绩,这些结果也会进一步揭示上个月银行倒闭造成的后续影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银行业风波危机逐步缓解,市场焦点重新转向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资金流向显示,此前投资者减持的力度有所缓和,随着市场进一步对加息进行定价,对结束紧缩周期的预期有望成为潜在利多。新财报季已经拉开帷幕,经济压力下的业绩表现将决定短期投资者情绪和市场走向。
美联储内部分歧显现
硅谷银行破产一度引发了外界对美国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担忧,衰退风险卷土重来也让市场密切关注最新经济数据的变化,以评估美联储下一步的走向。
作为过去一周最重要的数据,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好于市场预期,随后公布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样大幅放缓,显示供应链瓶颈好转等利好因素正在让上游成本压力减轻,并有望进一步传导到未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来。
与此同时,经济放缓的压力迹象继续显现。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小企业主中认为融资更困难的比例创下了2012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预计未来3个月信贷环境将更为严峻的比例也创下10年新高。“小企业主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持怀疑态度,”NFIB首席经济学家邓科博格(BillDunkelberg)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未来依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消费者支出波动也值得关注。作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3月零售销售月率环比下滑1%,这是过去五个月来的第四次下降,且呈现受影响部门进一步扩散的特点,为一季度末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Schwartz)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从数据上看,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反通胀趋势正在形成。不过信贷条件收紧导致零售销售受挫,并开始影响其他行业,尤其是商业投资支出。
结合最新经济表现,美联储内部对下一步行动出现了分歧。鹰派委员、美联储理事沃勒在最新讲话中表示,未来必须继续加息,因为通胀仍然太高。相比之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认为接下来还有一次25个基点的加息空间。而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和费城联储主席哈克相对谨慎,古尔斯比提出了衰退的风险,这也在最新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中有所提及。
中长期美债收益率有所上行,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创2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根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5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继续稳定在70%以上,同时今年晚些时候的降息幅度有所回落。道富高级全球策略师洛(MarvinLoh)表示,沃勒的言论与美联储3月政策会议以来其他高级官员表现出的更温和的语气不同。“这是过去一周较为鹰派的言论之一。美联储在加息方面的很多言论都倾向于‘一步到位’。”
施瓦茨向分析师表示,对于美联储而言,通胀依然是棘手的问题,从5%降至2%是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不过,在他眼里,美联储的下一次加息将是本轮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他预计,信贷紧缩和利率上升将使第二季度GDP增长更加缓慢,并在下半年引发衰退。虽然经济疲软将缓解价格压力,但不足以让美联储在短期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因此美联储的处境依然复杂。
市场情绪平衡点来临
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三家大行上周正式开启了新财报季,整体好于预期的业绩也给经历了恐慌之后的市场带来了些许乐观情绪。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Dimon)表示,美国经济看起来“总体健康”。但他警告称,目前情况还不完全明朗。“我们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监测的风暴云仍在地平线上,银行业的动荡加剧了这些风险。”戴蒙说。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硅谷银行破产以来,华尔街一直在下调银行业盈利预期。Baird投资策略分析师梅菲尔德(RossMayfield)表示“大型银行可能没有受到地区银行业动荡的太大伤害,甚至可能是其受益者。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强劲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很明显(地区银行业)危机不是系统性的。”道富银行则认为,必须等待更多的小型贷款机构开始报告,才能更好地了解金融机构在上个月的动荡之后的表现如何。
资金流向显示,投资者此前的担忧情绪有所改善。根据RefinitivLipper的数据,截至4月12日的一周内,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连续五周录得净买入,资金流入规模为205.1亿美元,创3月8日当周银行危机出现以来新低。与此同时,过去一周美股基金净流出额降至10.9亿美元,创下三周低点,显示市场可能处于新的临界点。
不过美国银行认为,投资者过于关注利率见顶和央行潜在降息的时机,而低估了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风险及其对股市的影响。美银首席美股策略师哈特内特(MichaelHartnett)建议客户趁最后一次加息卖出或是减持股票配置,因为这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通胀时期属于“正确策略”。“投资者对降息过于乐观,而对经济衰退不够悲观。”
作为美国经济的风向标,银行业业绩将继续成为下周市场的焦点之一。根据Refinitiv统计,机构过去一周将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下调2.2个百分点至7.5%。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多资产解决方案投资组合管理联席总裁埃利松多(AlexandraWilsonElizondo)表示,需要密切关注管理团队的评论和预测,这将最能说明未来经济和市场的方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媒体报道,“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内华达州成立了一家名为X.AI的人工智能(AI)公司,旨在与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开发公司Open AI展开竞争。
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正在组建一个由AI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他还与特斯拉和SpaceX的一些投资者讨论了投资这家新公司的问题,这些投资者对此感到非常兴奋。今年早些时候,为了应对Open AI的快速发展,马斯克开始探索成立一家公司与其展开竞争的想法。
据悉,为了这个新项目,马斯克已从英伟达获得了数千个高性能GPU处理器。
据了解马斯克计划的人士透露,马斯克正在从包括DeepMind在内的顶级AI实验室招募工程师。到目前为止,马斯克已成功邀请到了前DeepMind员工Igor Babuschkin,以及大约6名其他工程师。
知情人士表示,马斯克的AI新公司将可以使用推特内容作为数据来训练其语言模型,并从特斯拉获得计算资源,但该公司与马斯克麾下的其他公司是分开的,目前尚不清楚AI团队在马斯克商业帝国中的确切定位。
马斯克据称因理念不合离开Open AI
马斯克是Open 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这家公司是他与Open 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等人于2015年创立的。
Open AI成立之初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其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的人工智能环境,并确保这种普及的人工智能尽可能广泛而平均地分布,使得多数人一同受益。
不过,马斯克在2018年离开了Open AI,他公开层面的解释是想专注于特斯拉的运营。
然而,有媒体报道称,马斯克与Open AI其他管理层发生了冲突,包括在对待AI安全的立场上,最终促使他离开了该公司。
长期以来,马斯克一直在针对AI的危害性敲警钟,他上月联合了1000多名行业高管和专家签署公开信,呼吁在6个月内暂停高级AI的开发,理由是高级AI可能会对社会和人类构成深远的风险。
Open AI在2019年转为一家营利性初创企业,并从微软获得了10亿美元的投资。
微软在今年1月又向Open AI提供了第二笔多年投资,据报道,这笔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用于独家访问GPT-4,为微软自己的Bing Prometheus 模型提供支持。
相关报道
呼吁暂停AI研发的马斯克,也要入局大模型?被曝为推特买了1万块GPU
呼吁暂停研发人工智能新技术的马斯克,被曝启动人工智能项目。
4月11日,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内部启动了一项人工智能项目,不仅为此购买了约1万个GPU(图形处理器),还从谷歌的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招募了人才。
GPU的价格十分高昂。在AI(人工智能)训练芯片市场,英伟达拥有95%的份额并占据主导地位,该公司用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GPU,价格约为1万美元。知情人士称,尽管马斯克一再表示推特的财务基础不稳定,但他很可能花费了数千万美元添置GPU。
根据知情人士的信息,马斯克的人工智能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且该人工智能项目涉及大型语言模型(LLM)。
LLM能够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创建较为复杂的内容和文本。目前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及谷歌的Bard,都以LLM为基础进行运行。
推特作为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可以用于训练LLM的海量数据。此前,ChatGPT的研发公司OpenAI曾提出以培训为目的访问推特数据,但去年12月马斯克撤销了 OpenAI 对推特数据源的访问权限。在当时马斯克发推特表示,“我暂停了这个项目,因为我需要更加了解其治理结构和收入计划。OpenAI的初衷是开源和非营利的组织,但现在这两种特点都消失了。”
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项目,马斯克还在招聘人才。自2月以来马斯克就已经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进行接触,截至3月,他已经从谷歌的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聘请了两位工程师Igor Babuschkin和Manuel Kroiss。
知情人士称,目前还不清楚推特将会利用生成式AI做什么。其中一个用途可能是改善搜索功能。此前马斯克曾抱怨过推特的搜索功能,甚至聘请了安全开发人员George Hotz对其进行“修复”,不过Hotz在入职一个月之后便选择离开。
此外,生成式AI的另一个潜在用途是广告,因为生成式AI通过训练后,有能力针对特定的受众创造广告图像和文本。广告业务是推特的营收支柱,但自马斯克上任以来,推特流失了多位广告商。广告研究公司Standard Media Index此前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推特去年12月的广告收入下降约71%。
上述知情人士补充说,预计新项目将在推特剩余的两个数据中心之一运营,最有可能的是其位于亚特兰大的数据中心,而另一个数据中心位于俄勒冈州。此前12月,推特突然关闭位于萨克拉门托的数据中心,其工程负责人Behnam Rezaei也因此辞职。
马斯克是OpenAI创始人之一,于2018年退出这家公司。他曾是OpenAI的支持者,也是其“促进和发展友好人工智能”使命的倡导者。但是在退出之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2020年马斯克发布推文称,“我无法控制OpenAI,对其了解也非常有限”,他补充说自己对OpenAI安全领域的信心“不高”。目前这条推文已经被删除。
马斯克曾多次表达人工智能会带来的威胁。今年2月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未来人类文明最大的风险之一,“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前景广阔,能力强大,但随之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而就在上个月,马斯克还与人工智能领域人士共同签署联名信,呼吁全球暂停继续开发GPT技术至少6个月。
延伸阅读
OpenAI首席执行官暂停AI训练并非解决之道 目前还没有开发GPT-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G6车型,该车基于近期发布的SEPA2.0扶摇架构打造,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过去5年,小鹏汽车在该架构研发中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该架构具备3年的技术领先优势。未来5年,小鹏汽车将继续投入超过300亿元,进一步推动架构平台的拓展。
该架构下车型将标配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车桩结合最高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此外,扶摇还集成了800V XPower电驱、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EEA 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
此外,扶摇架构还从生产、制造方面进行调整。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扶摇架构采用了前后一体式铝压铸技术。
一体化压铸、车身电池一体化等措施,已成为新能源车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3月的投资大会上,特斯拉亦公布了一体化压铸,CTC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成本的下降。吉利、蔚来、长城、长安等国内车企,沃尔沃、大众、奔驰等国外车企也在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比亚迪、零跑、宁德时代等企业,亦在加速推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相关技术的加速落地,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车企实现降本增效,以应对后市更加激烈的淘汰赛。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渐入白热化,多家车企及供应链高管向分析师表示,新能源汽车赛道正从“春秋时期”转向“战国时期”,激烈的淘汰赛一触即发。
“300万的年销售规模或将只是车企生存的入场券。”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到,到2030年,仍能存活下来的车企会在8家以内;未来,只有同时实现高效研发、成本平衡、高端体验,才能有可能在此中胜出。
小鹏汽车在最近一年内的表现饱受争议。产品款型定义复杂,每一款产品之间的家族化特征薄弱,基于多平台开发导致规模化效益低等问题,多次被外界诟病。
目前,除了全面架构造车实现降本增效外,小鹏汽车还完成阶段性内部人事架构流程调整。小鹏汽车所有研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直接向何小鹏汇报,总裁王凤英已全面负责产品规划与销售服务体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本月发表的两篇论文显示,ChatGPT可以分析美联储发表的声明是鹰派还是鸽派,并可以通过财经新闻判断其对一只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这意味着将ChatGPT等人工智能(AI)应用于金融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AI炒股可能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
ChatGPT在上述两项测试中都表现出色,这表明在利用AI技术将大量文本(头条新闻、推文和演讲等)转化为交易信号方面,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这一过程在华尔街并不新鲜,长期以来,量化分析师一直在使用语言模型支持的聊天机器人来制定一些策略。但最新研究表明,OpenAI开发的技术在分析细微差别和上下文方面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量化投资基金Man AHL的机器学习主管Slavi Marinov指出“这是炒作成真的罕见案例之一。”多年来,Man AHL在量化投资方面处于业界领导地位,一直在使用一种被称为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来阅读企业财报和Reddit帖子等文本。
在第一篇名为“ChatGPT能否理解美联储声明”的论文中,两名来自美联储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判断美联储的声明是鸽派还是鹰派方面,ChatGPT非常接近于人类。里士满联储的研究发现,在准确性方面,ChatGPT击败了谷歌常用的BERT模型。
ChatGPT甚至能够以美联储自己的分析师的方式来解释其政策声明,以2013年5月声明中的这句话为例:“总的来说,劳动力市场状况在最近几个月有所改善,但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ChatGPT解释说,这句话是偏鸽派的,因为它表明经济尚未完全复苏,而这与人类分析师的结论非常相似。
在第二篇“ChatGPT能否预测股价走势”的论文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金融学教授Alejandro Lopez-Lira认为,大型语言模型能够预测股价涨跌。
研究人员使用了2021年底之后的新闻,这段时间没有包含在ChatGPT的训练数据中,这意味着其在训练中没有看到或使用过这些新闻,但ChatGPT给出的答案与该股随后的走势在统计上明显存在关联,这表明该技术能够正确分析新闻对一只股票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
在一个标题为“里米尼与甲骨文就诉讼达成和解并被罚款”的新闻中,ChatGPT正确地推断出这实际上是个好消息,因为罚款可能会增强投资者对甲骨文保护其知识产权能力的信心,并增加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对于许多量化分析师而言,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衡量一只股票在社交媒体上受欢迎的程度,或者整合一家公司的最新头条新闻,几乎是家常便饭,但ChatGPT所展示的技术进步几乎是颠覆性的,它甚至不需要专门训练就可以完成类似的任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知情人士最新透露,截至3月份,苹果过去一年在印度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近60亿美元,较前一年的41亿美元飙升近50%。与此同时,苹果对印度市场愈发重视,不断增加在该国的投资,苹果能否在印度重演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
苹果公司上周公布了其在印度首次开设线下零售店的计划,据悉,位于印度孟买的零售店将于周二(4月18日)开业,位于德里的零售店将于4月20日开业。
开业当天,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将亲自前往印度,参加当地苹果线下商店的开业活动。苹果此举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库克曾在2月份表示印度是苹果公司的重点关注市场,还称苹果公司对印度市场非常重视。
此外,库克在周日(4月16日)进一步声明,“很高兴苹果公司能在印度的悠久历史基础上继续发展,苹果对印度市场日益关注。”库克提及印度两家即将开业的苹果零售店,并发表上述言论。
苹果在其收益报表中没有列出印度市场收入,但被要求向当地政府报告在该国的年度销售额。截至2022年3月的一年中,苹果公布的在印销售额为3338亿卢比(约合41亿美元)。苹果公司定于5月4日公布本财年二季度财报。
下一个中国市场?
苹果对印度的重视,和对印度加大投入的倾向,早已不是秘密。因为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苹果寻求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希望印度成为一个类似中国的可带来丰厚利润的市场。
过去一些年来,由于价格高昂,苹果的智能手机和电脑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一直很小。苹果公司难以在印度市场取得明显进展,iPhone没有办法与价格更低廉的各种韩国和中国手机展开竞争。
不过在新冠疫情期间,随着消费者购买iPhone和iPad在家工作和学习,苹果在印度的销量出现激增。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19年苹果公司iPhone在印度仅占有1%的市场份额,预计2023年在印度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份额可能会升至5%以上。
Piper Sandler的分析师Harsh Kumar认为,印度和中国在人口方面有极大相似之处,甚至在人群潜在购买力方面也很类似,至少在大城市是如此,鉴于此,只要苹果公司在印度付出一些努力,印度市场就能为苹果公司带来庞大的销售战绩。
而本周在印度开设极具人气的线下零售店,将给苹果的分销网络又增添一个重要销售渠道,也使其产品退货和维修更加方便。
当然,苹果大力进军印度市场同时也冒着风险,比如印度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进口关税都非常高,这会影响零售价格和需求。
印度还以时常突然改变规章制度而闻名,这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意想不到的成本。近年来不少国际企业在印度频频铩羽而归,钢铁巨头浦项制铁、福特汽车和特斯拉等企业均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它们在印度投资的不愉快经历,使很多人想起国际投资界的那句话印度是跨国公司的“坟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押注科技股延续颓势,北美空头连续两个季度录得亏损。
据沽空研究机构S3 Partners提供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美国和加拿大股市平均空头净额(Short interest)为9395.3亿美元,较2022年四季度减少625.8亿美元,当季,做空者录得6.7%的亏损。
尽管衰退担忧渐浓,加之美欧地区银行连环“爆雷”,但在过去的季度,美股显示出惊人的韧性。一方面,市场预期利率即将见顶,美联储已于3月将加息幅度收窄至25个基点,华尔街分析师认为,银行业动荡或迫使美联储更快结束加息周期,甚至年内启动降息;另一方面,占据大盘相当权重的科技股上季成为新晋避险交易,以大型科技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自去年低点反弹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提振大盘走高。
S3 Partners董事总经理杜萨尼夫斯基(Ihor Dusaniwsky)对美股投资网表示,整体而言,今年一季度,空头表现差强人意与市场反弹相吻合,期内标普500指数上扬7.0%,纳斯达克指数大涨16.8%,创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佳季度表现,按不同板块来看,做空成绩则因行业而异。
在该机构覆盖的十二个行业当中,有八个出现负回报,其中做空信息技术的投资者成为最大输家,期内亏损18.7%;押注非必需消费品和通讯服务的空方也损失巨大,均亏损逾14%;而能源和金融板块做空者则是最大赢家,期内回报率分别为4.1%和2.3%;押注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下跌的投资者也略有获利,回报率分别为1.5%和1.2%。
做空地区银行最赚
杜萨尼夫斯基表示,美国地区银行流动性危机蔓延创造了大量沽空机会,做空该细分板块的资金当中有95%最终实现了盈利。
其中,处于风暴中心的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以及签名银行三只个股成为当季最赚钱沽空对象,空头从中大赚10.6亿美元、7.0亿美元和6.4亿美元,回报率分别为121.0%、150.9%、153.9%。
大型科技股则是最赔钱沽空对象。期内,做空特斯拉的投资者累计亏损77.0亿美元,收益率为-52.1%,做空英伟达、苹果和脸书母公司Meta的投资者损失金额为50.1亿美元、40.2亿美元、24.6亿美元,分别亏损62.3%、24.3%以及51.2%。一季度,英伟达累计暴涨90.1%,为纳斯达克100指数当中表现最佳的成份股,同期,Meta劲升76.1%,特斯拉涨幅为68.4%。
美股涨势恐难为继
展望美股后市,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大涨行情正与现实脱节,恐怕难以为继。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在发送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报告中写道,随着经济逆风频现,股市未来几个月的上行空间或会受限,甚至呈现下行风险,今年晚些时候,利空因素可能会对企业盈利和股市表现造成持续压力。
摩根大通将于14日盘前放榜,揭开美股一季度财报季大幕,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将于同日公布成绩单。据金融数据公司FactSet的最新测算,1~3月,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盈利将同比下滑6.8%,如果成真,将成2020年二季度疫情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
“我们认为,市场对企业盈利增长和利润水平再次加速的预期不太可能实现,预计标普500指数每股盈利今年将收缩4.5%,明年则将增长9.5%。然而,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已升至18倍,接近约一年来的高点,甚至高于疫情前水平。”瑞银表示,美股估值在18倍以上不同寻常,从历史上看,这种情况只发生在盈利增长预期强劲,或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低于2%的情况之下。
该行认为,标普500指数将在4000点附近上下波动,能否突破该水平取决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如果实现软着陆,美股可上探4400点,但如果最终硬着陆,该股指可能下探3300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继去年淘宝和天猫全面融合后,阿里电商业务再次迎来调整,戴珊任CEO的淘宝天猫集团在6大集团中率先完成组织设计。
4月14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获悉,随着客服、技术、人力、财务等原阿里巴巴集团中台团队整体或部分划入,淘宝天猫集团具备人财事完整独立建制,实现淘宝天猫商业集团的全面独立经营管理。
就在两周前,阿里巴巴开启“最重要组织变革”,形成1+6+N全新架构,宣布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淘宝与天猫从两套不同的平台机制到全面融合,再到如今在行业运营端设置三大行业发展部,这样的调整有何意义?
哪些部门调整了?逻辑是什么?
从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官宣调整信息来看,在用户端,首页、搜索、直播三大用户产品不变;在行业运营端,继续按照行业消费特点、用户需求场景分类管理、分类运营,成立三大行业发展部,分别由七公(汪海)、奥文(刘鹏)和一漫(刘一曼)负责,向CEO戴珊汇报。原产业运营中心负责人吹雪因个人原因即将离职。有内部人士称,在2022年,吹雪已经向集团领导层表达了此意。
“设立三大行业部门可以更好地实现业务聚焦和资源优化,将相近的业务归为同一个部门,可以更加集中资源和力量,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另外,也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谈及淘宝天猫商业集团的此次组织调整,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通过关注不同行业的发展和需求,三大行业部门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行业发展一部由七公负责,聚合覆盖全国产业带的多元供给能力,包括淘宝服饰、潮玩、宠物、企服等行业,凸显非标及特色商品,以丰富供给为特点。
行业发展二部由奥文负责,融合平台作为海内外品牌主阵地优势,包括消电、天猫服饰、家装家居、美妆、运动户外等行业,天猫国际、天猫奢品等业务,以品牌喜爱度为消费者决策主因。
行业发展三部由一漫负责,包括淘鲜达、天猫超市、淘菜菜等业务及食品生鲜行业,提供明日达、半日达、小时达等多种履约服务,以日常购物需求和时效为消费决策主因。
此次组织调整没有像以往一样发布全员信,内部人士透露,戴珊更强调“先踏实把事情做好”。三大行业部门也还未取名,戴珊希望以此鼓励部门一号位发挥创造性、带领团队开拓业务空间。
在该消息官宣前,已有媒体报道,淘宝天猫商业集团将产业运营中心拆分为三个行业发展部。但从上述官宣信息来看,这次调整并非简单将吹雪此前负责的部门分拆,而是整个淘宝天猫内部调整。也有媒体指出,淘宝天猫的三个行业发展部,不再冠以淘宝、天猫的名字,相比之前两大品牌各自独立、行业合并运营的做法,这次调整相当于让两大品牌更独立运营。
据悉,在阿里形成1+6+N架构之前,阿里电商最核心的淘宝和天猫两大业务在2022年宣布后台实现全面融合,当时阿里在坚持淘宝、天猫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设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平台策略中心、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而在去年这次调整之前,淘宝和天猫两个业务虽共用淘宝这一个App,但是有两套不同的平台机制。淘宝以中小商家和多元化长尾供给为主,天猫则以服务品牌商家为主。
对于阿里形成1+6+N架构,是否意味着淘宝天猫商业集团要独立面对外部的商业环境,洪勇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拆并不意味着淘宝天猫将完全独立面对外部竞争环境。在未来,淘宝天猫仍将与其他业务单元一起,共同面对来自全球市场的挑战。”
主体公司是否变更?
关于阿里形成1+6+N架构后,淘宝天猫商业集团的运营主体具体为哪家公司,是否有变化?截至澎湃分析师发稿,阿里方面未予置评。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查询了淘宝APP软件许可使用协议,用户签约协议方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而天猫APP的隐私权政策显示,天猫服务的提供者为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69121万美元,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1474万美元,法定代表人均为戴珊,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杨光。另据天眼查APP显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均由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
阿里曾表示,组织调整后,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但在3月30日的阿里巴巴电话会上,阿里首席财务官徐宏在回应哪个业务板块会先独立上市时又指出,在所有的业务板块和业务公司里,除了现在淘宝天猫商业集团之外,其他所有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都会形成可独立融资和分拆,包括寻找独立上市主体,阿里认为整个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未来所有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当他们都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主体后,我们会准备好一个上一个。在它们上市后,会进一步评估他们对整个阿里集团的重要性,来决定是不是保持控制,还是可以放弃控制。”徐宏说。
2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至2477.56亿元,市场预期2451.83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6%至520.48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499.32亿元,同比增长12%,均好于市场预期。非公认会计准则下,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收益为19.26元,摊薄每股收益为2.41元,均同比增长14%。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季度,淘特、淘菜菜、饿了么、盒马等业务实现了亏损同比显著收窄,优酷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但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单位数下降。
阿里在财报中解释,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单位数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减少、竞争持续,以及因新冠疫情导致12月供应链和物流受到影响。GMV下降主要由于服饰品类需求疲软所致,部分被保健品、宠物护理和生鲜产品的加速增长,以及消费电子品类的降幅收窄所抵消。
截至去年12月31日,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人民币10000元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的最新说法,美联储正面临着“稳价格、稳增长、稳金融”的三重挑战,他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最早预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家之一,鲁比尼被冠以了“末日博士”的称号。
在周四(4月13日)发布的一项节目采访中,鲁比尼指出,“(美联储)只用一个政策工具——联邦基金利率——来实现上述三个目标,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鲁比尼提到了上月引发的银行业危机,称“许多地区性银行的商业模式已经崩溃…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
首先,地区性银行的存款基础薄弱,且有大量未纳入保险的存款。
而且在银行业危机发生后,货币市场基金诱人的回报使储户将资金撤出银行。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相较于几乎为零的银行存款收益,他们可以从有政府保险的货币市场国库券上得到4%或5%的收益。
此外,地区性银行还存有商业地产的风险敞口,日前又有许多分析师连发警告,称商业地产很有可能成为下一颗“暗雷”。
对此鲁比尼指出,“如果你根据利率的变化去正确地衡量,其中许多银行现在已经资不偿债了。”
这位经济学家在采访中还提到,金融体系中的信贷紧缩将大大拖累经济增长,“信贷紧缩将使美国经济在今年晚些时候陷入衰退。”
几个月来,鲁比尼一直在发出类似的警告。他认为,美国即将面临一场融合了70年代滞胀和08年金融危机的滞涨性债务危机。他预计,这种情况将给美国带来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恶果和30%的股市暴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五,美国3月零售数据超预期下滑,随后美联储理事沃勒再放“鹰派”发言,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42%,标普500指数跌0.21%,纳指跌0.35%。
美股盘前,美国银行业率先拉开美股第一季度财报帷幕。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今年一季度业绩迎来强劲开局,表现均超预期。受到亮眼财报数据带动,摩根大通昨日股价大涨7.55%,创2020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花旗集团涨4.78%,富国银行小幅下跌0.05%。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周五美股盘前,素有“恐怖数据”之称的美国3月零售数据出炉。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下降1%,预期为-0.4%,前值为-0.2%,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新低。
“恐怖数据”公布后,美联储理事沃勒发表讲话称,最近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在通胀目标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利率需要进一步上升。进一步加息的程度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数据和信贷收紧情况;仍不确定硅谷银行的倒闭和银行压力将如何影响更广泛的信贷条件。
美联储再度“放鹰”叠加“恐怖数据”超预期下滑,市场再次押注美联储将继续加息,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143.22点,跌幅为0.42%,报33886.47点;标普500指数跌8.58点,跌幅为0.21%,报4137.64点;纳指跌42.81点,跌幅为0.35%,报12123.47点。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奈飞跌超2%,微软跌超1%,苹果、特斯拉小幅下跌;谷歌涨超1%,亚马逊、脸书小幅上涨。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2%,本周累跌3.95%。百度跌超3%,哔哩哔哩、微博跌超2%,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跌超1%,腾讯音乐、唯品会、富途控股、小鹏汽车、爱奇艺、满帮小幅下跌。蔚来、理想汽车涨超1%,网易小幅上涨。
美股银行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美国银行业危机仍未完全解除,美股银行股第一季度财报季拉开帷幕。周五美股盘前,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率先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
整体来看,美股银行股一季度业绩迎来强劲开局,业绩表现均超预期。其中,美国银行业“一哥”摩根大通一季度净营收达到创纪录的38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52%。
花旗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表现亮眼。花旗一季度营收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一季度的净利润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7%。富国银行一季度营收207.2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49.91亿美元,同比增长32%。
得益于美联储加息,上述三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均出现大幅提升。摩根大通一季度净利息收入为208亿美元,续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富国银行净利息收入为133.36亿美元,同比上涨45%;花旗一季度净利息收入为1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
美国银行业危机爆发后,美国商业银行存款流向问题备受关注。一方面,市场推测区域性银行的储户可能“出逃”,资金将涌入大型银行;另一方面,储户为寻求更高收益,将资金转移至货币市场基金。因此,此次银行股一季报中的存款数据是一大焦点。
数据显示,摩根大通截至一季度末的存款余额为2.38万亿美元,环比增长1.6%。但按平均存款来算,摩根大通今年前三个月的平均存款同比下降8%至2.32万亿美元。
由于投资者将资金转移到货币市场基金以追求更高的收益,花旗截至一季度末存款为1.33万亿美元,环比下降3%。截至一季度末,富国银行存款为1.36万亿美元,环比下降1.4%。
不过,在银行业危机和经济衰退等不确定性因素叠加下,银行增加了信贷损失准备金以弥补潜在的贷款损失。其中,截至一季度末,花旗信贷损失准备金总额为19.8亿美元,环比增长7%;摩根大通信贷损失准备金为22.75亿美元,环比降低1%,同比增长56%;富国银行信贷损失准备金为12.1亿美元,环比增长26%。
受到亮眼财报数据带动,摩根大通昨日股价大涨7.55%,创2020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花旗集团涨4.78%,富国银行小幅下跌0.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强劲反弹
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接受了分析师的专访。他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强劲反弹。中国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测十分接近,这一目标切实可行。同时,他还对中国在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一系列地区经济合作倡议实施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事实上,我们预计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迎来强劲反弹,5%的增长目标与我们的预测非常接近。一方面,我认为这个增长目标很现实,我想强调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人们更加关注高质量发展,也就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
对于中国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助推地区经济前行方面所做的努力,托马斯·赫尔布林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赫尔布林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在亚洲,人们一直非常重视贸易一体化,并希望进一步提高其水平,所以该协定是非常可取的。
日本央行行长对全球经济持乐观态度,将保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据新华财经报道,日本央行新任行长植田和男在华盛顿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后表示,预计全球经济将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放缓后反弹,这将有助于保持国内工资水平的上涨,维持日本央行乐观的经济前景。但他指出,日本央行计划保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目前在3%左右的通胀预计将在本财年下半年回落至2%的目标以下。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份艰难的工作。在美联储等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对抗通胀的背景下,日本银行几乎是全球唯一一个仍在执行货币宽松政策的主要央行。
摆在植田和男面前的至少有三个难题——平稳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和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实现通胀目标以及保持金融稳定。其中,最受关注也最为重要的是,超宽松货币政策、YCC是否会调整,以及在调整过程中如何避免更大的溢出作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