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股高开高走,一扫前一交易日阴霾。道指涨近110点,标普500指数涨0.53%,两大股指均收复前一交易日跌势;纳指继续小幅上涨。
昨夜,热门中概股财报密集发布。阿里巴巴、唯品会、网易有道先后发布公司2022年Q4财报,表现均优于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美股股价开盘涨逾5%,唯品会股价震荡走高,网易有道则收涨3.23%。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网易有道作为科技赋能公司,二者均在AI智能上下足了功夫。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财报会上表示,云计算是阿里巴巴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公司将全力构建好自己的AI预训练大模型。网易有道则表示,对于公司亮眼的财报数据,AI赋能转型功不可没。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108.82点,涨幅为0.33%,报33153.91点;标普500指数涨21.27点,涨幅为0.53%,报4012.32点;纳指涨83.33点,涨幅为0.72%,报11590.40点。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微软涨超1%,苹果、亚马逊、特斯拉、脸书小幅上涨;奈飞跌超3%,谷歌小幅下跌。
能源股集体上涨,康菲石油、斯伦贝谢、西方石油涨超1%,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涨近1%。
焦点个股方面,英伟达收盘大涨逾14%,股价创10个月新高,推动纳指攀升。该公司2023财年Q4业绩及Q1收入指引优于预期。公司全年含AI的数据中心收入突破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法国CAC40指数涨0.25%,报7317.43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36%,报4258.1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29%,报7907.72点;德国DAX30指数涨0.49%,报15475.69点。
阿里巴巴:云计算是公司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
热门中概股昨夜高开低走,最终多数收跌。截至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7%。蔚来跌近4%,富途控股、网易、爱奇艺跌超3%,腾讯音乐、小鹏汽车、满帮跌超1%,阿里巴巴、微博小幅下跌。拼多多涨超3%,理想汽车涨超2%,哔哩哔哩、百度、唯品会、京东小幅上涨。
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2022年10月-12月)。财报显示,公司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至人民币2477.56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和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16%,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12%,均好于市场预期。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财报会上表示,云计算是阿里巴巴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目前,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处于技术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成式AI正在发生颠覆性突破,阿里巴巴将全力构建好自己的AI预训练大模型,并为市场上风起云涌的模型和应用提供好算力的支撑。
阿里巴巴此前向外界宣布,公司正在研发类ChatGPT产品,并已进入内测阶段。在这一领域,阿里巴巴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曾发布了国内首个超百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及被称为“中文版GPT-3”的语言大模型PLUG。
当日,阿里巴巴美股开盘涨超5%,随后股价一路走低,最终小幅收跌0.65%,报94.16美元/股。
同日,特卖电商唯品会发布2022年Q4及全年业绩。2022年,唯品会实现净营收1032亿元,上年同期为1171亿元;整体毛利率从上年的19.7%增至21.0%;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8亿元,同比增长14%;超级VIP(SVIP)活跃用户数量增至670万,对线上消费的贡献占比提升至41%,优质客户群体进一步扩大。
财报发布后,唯品会美股股价震荡走高,最终收涨0.37%,报13.62美元/股。
网易有道涨超3%。2月23日晚间,网易有道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财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网易有道2022年四季度净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38.6%,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利润为正。2022全年,有道实现净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24.8%,AI赋能转型效果显著。
欧元区2023年1月通胀率为8.6%
据新闻消息,2月23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表明,2023年1月,欧元区通胀率为8.6%,较去年12月的9.2%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1%。欧盟1月份通胀率为10%,较去年12月的10.4%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6%。食品超越能源成为推高通胀的首要因素。
新加坡1月核心通胀率升至5.5% 创14年新高
新加坡金管局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该国不包括私人交通和住宿在内的CPI同比上涨5.5%,为2008年11月以来的最快增速。
通胀步伐的加快增加了新加坡金管局在4月中旬会议上进一步收紧汇率政策的可能性。
新加坡金管局和贸易工业部的联合声明显示,1月份整体通胀率小幅升至6.6%,高于12月份的6.5%。
声明称,随着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缓解和全球通胀放缓,新加坡的核心通胀“将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高位,然后在下半年更加明显地放缓。”
新加坡重申了其对2023年整体和核心通胀的预测,分别为5.5%-6.5%和3.5%-4.5%。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保加利亚或可在2025年1月加入欧元区
据新闻消息,2月23日,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向媒体表示,如果所有条件得到满足,保加利亚可在2025年1月加入欧元区。2月17日,由于未能达到通胀准入标准且未能进行必要法律改革,保加利亚宣布放弃在2024年1月采用欧元的目标。
英国将延长对乌克兰的临时关税减免政策至2024年初
据新闻报道,23日,英国表示,将把对乌克兰的临时关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4年初。英国商务和贸易部国务大臣奈杰尔·哈德尔斯顿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乌克兰进口的所有关税减免措施将继续适用于整个英国及其皇家属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电商江湖,卷王又见卷王。这次是京东执剑,对战拼多多。价格战背后,各大电商平台收扩并举,不断试探着彼此的边界。
明修栈道:京东“偷袭”拼多多
“卷起来!”一位电商平台人士在朋友圈感慨,“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2月21日,京东正式推出“买贵双倍赔”服务,相关规则于2月28日生效。有消息称,京东将于3月初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直接对标拼多多。与此前只在大促时“客串”不同,这次“百亿补贴”将在京东App内拥有一级入口。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率先反馈,京东集团(09618.HK)周三早盘低开后回升,随后再度下探,当日报收184.0港元,跌3.00%。拼多多美股21日大跌9.54%,收于84.51美元/股。截至分析师发稿前,京东仍未有官方回应。
根据京东平台此前公告,消费者在平台购买相关标识的产品,其实付价格若高于特定平台上同款商品的价格,可申请订单实付金额差价的双倍补偿。公告中直接指出,“特定平台”指拼多多百亿补贴、天猫(含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商城及小程序等)。如此看来,对手并非只有拼多多,京东这是要“全面出击”。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公告意在为“百亿补贴”频道铺路,但是否覆盖全品类目前尚无确切消息。一位家电电商负责人告诉分析师,“百亿补贴”在选品上做差异化并不难,此前,京东已通过定制产品和协同开发涉及多个品类。但“全品类”是个伪命题,拼多多和聚划算的百亿补贴均无法实现全品类覆盖。
在数字经济分析师郝智伟看来,“百亿补贴”更像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任何时候,低价都是抢占零售市场的最强法宝。任何时候,任何业态、周期、战略下,都可能出现价格战;只有教育市场,形成消费者的服务记忆,才是王道。”
郝智伟强调,零售的本质,依然立足于产品的比较优势与营销策略的市场冲击。所以,在这个时点,京东把过去和苏宁对战的手段再拿出来,也不稀奇。毕竟那一战之后,京东一骑绝尘,把苏宁甩到身后,京东对此是有深刻“肌肉记忆”的。
暗度陈仓:“碰瓷”背后供应链先行
在业内看来,此次鸣枪开打,与刘强东重回经营一线有着直接关系。2022年底,刘强东在京东内部讲话中重申低价是“唯一基础性武器”。他认为:“如果把零售业务客户体验分成三要素——价格、品质和服务,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此后,京东零售内部便将2023年的主基调确定为“低价”。
但也有评论认为,低价策略可能打乱京东原有的定价体系,自营和POP生态商家(指京东上的第三方零售平台)无法兼顾,会动摇京东辛苦建成的电商生态根基。2022年“双11”,因为涉及定价等相关问题,泸州老窖电商公司、五粮液新零售公司就曾要求暂停与京东的合作。
在郝智伟看来:低价并非是牺牲利润,而是调节营收、调整现金流的重要途径,补贴也并非一味烧钱,也可能是获取未来资产的必要成本支出,就看算不算得过来账。按拼多多这样的趋势,活跃用户数、净利润、经营现金流等关键财务指标,明后年就可能全面超越京东。所以“百亿补贴”是京东必须启动的大招。
一个重要动向是,在裁撤B2B出海平台JOYBUY、下沉市场业务“京喜”后,京东围绕着“供应链价值”大举开拓,其中核心自有品牌“京东京造”和“京东产业带计划”无不在向供应链上游发力。去年10月启动的“百大产业带扶持计划”,更是深入江苏丹阳的眼镜产业带、广东汕头澄海玩具产业带等产业集聚区,这也为“低价”基调上定价权和选品的确立留了“后手”。
再看白酒品类,京东京造深入白酒产业带,已经携手茅台镇黔国酒业等,推出了包括“正道”在内的白酒品牌矩阵。
“源头好货”——从熟悉的宣传话术来看,京东对标拼多多早在计划之中;而阿里的猫享自营、淘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百亿补贴”背后,拼的是定价权,靠的是现金流。2019年6月上线至今,拼多多百亿补贴即将“补”入第四年,农产品与工业品一直是重点品类,特别是对优质农货的覆盖规模和补贴力度还在进一步增加。截至2022 年9月30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97.89亿元,拼多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4.10亿元。郝智伟认为,二者尚可一战。
卷起来:“融合”背后的彼此试探
在“百亿补贴”之外,各大电商平台收扩并举,不断试探着彼此的边界,电商群雄混战已有再起之势。
2022年“双11”,美团闪购牵手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2023年入驻超1000家门店;不久后,抖音、微信就被传将下场做“外卖”。
跨境电商也是如此,拼多多上线跨境电商平台TEMU还不满半年,中国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已经传出年内IPO信号,有消息称新一轮融资完成在即,投资方除了红杉中国、老虎基金等老股东,还有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泛大西洋投资集团等PE巨头。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当前,跨境电商领域竞争激烈,SHEIN虽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也面临着来自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竞争压力。例如,去年11月,TEMU在美国iOS和Android移动应用商店的排行榜上都位居榜首,现在这款应用仍然占据着榜首的位置。
如此一“卷”,让电商人又都兴奋起来。回顾2022年,在京东、拼多多、阿里等巨头的“降本增效”策略下,资本唯恐避之不及,更有不少垂直电商“中道崩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数字零售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零售共发生97起融资,同比下降45.82%;融资金额更同比骤降93.65%至44.9亿元,直播电商、酒水电商、电商服务商无一避免双双下滑局面。如今,巨头“融合”背后的彼此试探,或将重新吸引资本关注,搅活电商生态的这池“春水”。
正如微博CEO王高飞所说,互联网上半场是各做各的,下半场就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后等到发现适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爱奇艺22日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公司2022全年实现总营收290亿元,去年第四季度营收76亿元。2022年,爱奇艺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财务指标(以下简称non-GAAP)的运营利润为22亿元,首次实现全年运营盈利,运营利润率为7%。截至2022年12月31日,爱奇艺会员数涨至1.2亿。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称,将与百度一起探索AIGC在长视频行业的应用场景。
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爱奇艺运营利润(non-GAAP)为9.79亿元,较上季度的5.24亿元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爱奇艺已实现连续四个季度(non-GAAP)运营盈利,运营利润率连续五个季度持续增长。2022全年运营利润(non-GAAP)22亿元,运营利润率(non-GAAP)为7%,2021年运营亏损(non-GAAP)为30亿元,运营亏损率(non-GAAP)为10%。
“去年第四季度,爱奇艺在多个维度都创下了历史纪录。运营利润率连续五个季度增长,运营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正,”爱奇艺首席财务官汪骏表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们完成了三轮融资以消除债务压力。凭借更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正向的现金流入能力,未来几年管理层将能更专注于推动公司高质量增长。”
“我们已成功转型为一家能产出正向现金流入的企业。在第四季度,公司的运营现金流连续三个季度为正。”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致股东信中表示,跨入2023年,爱奇艺的目标是“高质量增长”。在此策略下,公司的目标是实现收入和运营利润双增长,将继续聚焦发展爱奇艺的核心主业,同时理性投入新业务;专注于加大头部内容投入,保持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内容组合;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市场投入。
“我们也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机遇,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和其他创新技术,”龚宇在信中强调,“我们将与战略合作伙伴百度一起探索AIGC在长视频行业的应用场景,例如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内容分发和推广。我们相信AIGC战略将帮助爱奇艺释放更多的潜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整体业务效率,创造更大的价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三(2月22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美国经济比预期更有弹性,美联储今年应继续加息,以免重蹈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
他对美联储今年战胜通胀很有信心,并且认为加息不会造成经济衰退。
自美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以来,布拉德一直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中立场最鹰派的委员之一,他主张美联储采取强有力的行动遏制通胀飙升。不过,布拉德今年没有FOMC的投票权。
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8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期间上调至4.50%至4.75%之间。
布拉德周三在接受采访时重申:“我认为我们必须达到5%以上,现在我的(终端利率)仍然是5.375%。”
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目前押注美联储将在今年夏天达到5.36%的终端利率,这要高于FOMC在去年12月预测的5.1%。
布拉德指出,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美国宏观经济数据都强于预期,促使华尔街对美联储利率路径进行重新定价,这些数据抵消了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毫无根据的悲观情绪。他表示,美国经济可能比市场认为的更有弹性,市场高估了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布拉德称,现在进行更激进的加息将使决策者有更好的机会降低通胀。他上周透露,自己在2月利率会议上支持加息50个基点,并且不排除在3月会议上继续呼吁加息50个基点。
布拉德警告:“我们现在面临的风险是,通胀没有下降,而是重新加速,然后我们该怎么办?如果通胀没有下降,就有可能重蹈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
不过,布拉德也表示,他认为美联储很有可能在2023年击败通胀,并且不会造成衰退。
布拉德指出,消费者正在减少消费,零售商和其他企业担心失去市场份额,将不会提高价格,这将导致通胀下降。
布拉德称:“这是我从沃尔玛那里听到的,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反通胀的过程。通货紧缩就是这样发生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受聊天机器人ChatGPT需求推动,大量订单涌向台积电,拉高台积电5纳米产能。
2月23日,据台媒科技媒体《电子时报》报道,半导体供应链透露,急单来自英伟达、AMD与苹果的AI、数据中心平台,当中爆红的ChatGPT推力最大。
《电子时报》认为,这种情况将带动台积电业绩提前在首季落底、第二季开始爬升,第三季将回到旺季水平。
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从去年第二季度逐渐供过于求,出现销量下滑,2023年更是进入寒冬期。这种变化也对台积电业绩形成了拖累,由于PC、手机需求大跌,台积电7/6与5/4纳米皆受创。
台积电之前也坦言,由于智能手机和PC等终端市场疲软以及客户的产品进度延迟,6纳米和7纳米产能利用率在2023年上半年不再处于过去3年的高点,并低于预期,估计至2023年下半年,需求才会缓步回升。
《电子时报》报道称,台积电在2022年第四季起也面临多家客户削减4纳米和5纳米订单,原本产能利用率满载的盛况,至2023年上半年将跌至七成左右,但意外的是,近月来台积电的大客户英伟达、AMD与苹果陆续重启拉货,皆与AI、服务器平台需求飙升有关。
据悉,英伟达近期下的急单不少,近期数据中心GPU(图形处理芯片)需求爆发,分别采用台积电7纳米、4纳米的A100及H100芯片,由于客户客户大单涌入,尤其是高端H100更是供不应求。
据了解,英伟达A100及H100同时拿下甲骨文长期大单,也与微软展开多年的合作计划,双方携手打造全球最强大的AI超级电脑,Microsoft Azure平台将陆续加入上万个A100/H100 GPU。
而英伟达A100/H100/A800芯片采用台积电独家代工,预计为首季产能利用率大跌的5纳米和7纳米家族带来显着止跌贡献。
除了英伟达,AMD的服务器近年市场占有率也逐渐提升,虽然先前预估2023年首季数据中心平台营收将下滑,但仍乐观预期数据中心市场将于下半年转强。
《电子时报》报道称,AMD近日接获不少客户急单需求,CPU、GPU接单提前回温,并已向台积电扩大拉货力道,也成为台积电5纳米和7纳米家族产能提用率提前回升关键之一。
另也盛传苹果大砍iPhonei订单,使得台积电4纳米产能利用率明显下滑,但传出其AI芯片另向台积电扩大下单,用于自家服务器平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全球市场行情回顾
美股:2月20日因“华盛顿诞辰纪念日”美股休市一天。
欧股: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03%,报15477.55点。法国CAC 40指数收跌0.16%,报7335.61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12%,报8014.31点。
亚太股市:2月20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81%,报20886.9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1.27%,报4311.61点。日经225指数收涨0.03%,报27520.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涨0.14%,报2454.71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03:00收报6.8563元,较上周五夜盘收盘涨98点。
原油: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1.07美元,涨幅1.29%,报84.07美元/桶。
要闻
1、美股休市矿业股力挺英股创历史新高泛欧股指靠近一年高位
美股和美债因美国总统日休市一天。本周一美股期货下跌,三大美股指期货至少跌逾0.2%,投资者对美联储将更高利率保持更久的担忧压倒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
2、欧洲央行高官:预计“很快”将加息至限制性水平在夏季将达到本轮加息的顶点
2月20日周一,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芬兰央行行长Olli Rehn表示,欧洲央行的政策利率水平即将达成限制经济的政策立场,并可能在今年夏天停止加息。
3、电费账单和大额补贴共振欧洲热泵销量与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欧洲热泵协会(EHPA)周一发布公告称,2022年欧洲热泵的销量和增速均创下历史新高。
4、俄罗斯2022年GDP降幅小于预期经济崩溃的悲观论断不攻自破
周一(2月20日),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Rossta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较2021年下降了2.1%。
虽然俄罗斯经济在去年录得收缩,但收缩的幅度要明显低于此前多家机构的预期。去年9月,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该国经济将下降2.9%;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俄罗斯央行都曾表示,降幅可能约为2.5%。
5、第十轮制裁措施即将推出!欧盟高级官员:对俄制裁手段已经用尽了
周一,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表示,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所有可能的重要制裁措施,可以说“手段已经用尽了”,以后出台相关措施将会非常具有挑战性。
米歇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实际上,现在每一项新的制裁措施都是为了堵住漏洞,防止出现可能的规避行为,所有主要制裁措施都已经到位了。
热点港美股追踪
1、股权激励架构“帮倒忙” 美国科技巨头员工收入暴跌15%-50%
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的员工最近遇到的烦心事有点多:刚刚经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又要为新的一年里收入锐减而担忧。
2、监管重压下,币安考虑撤出美国
媒体称,在合作方Paxos因美国证监会警告起诉而停止发行币安稳定币BUSD后,币安考虑是否切断和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关系,重新评估在美风险投资,考虑下架一切美国加密货币项目的代币。
3、微软开放新Bing试用一周后,海外炸锅
一周下来,网友发现,新版必应比ChatGPT表现得更像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喜怒无常甚至有些精神错乱。根据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的聊天记录,必应不仅常常犯错,而且如果聊得太久或被质疑时,它会突然对聊天对象发脾气、撒谎,对其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是PUA(精神操控)。
4、正式招募骑手美团香港外卖服务或第三季度推出
有消息称,美团正式进军香港市场,已在多个渠道投放招聘广告,正式开启送递员招募。《科创板日报》分析师就此事求证美团方面,截止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应。
市场展望
1、小摩给出悲观预测:美股Q1最高点可能是全年最高点
摩根大通策略师表示,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的美股投资者将会失望。该行由Mislav Matejka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现在说美联储激进的加息行动不会导致经济衰退还为时过早,尤其是考虑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有一到两年的滞后。他们称,美联储可能只会在宏观经济背景比市场目前预期更为负面的情况下,才会调整政策重心。
2、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新的财报周能否让市场重燃信心?
许多投资者试图预测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在利率方面的下一步举措。市场动荡,股市似乎缺乏方向和信心,这表明投资者仍对通胀以及美联储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持观望态度。
3、华尔街当下最担心的事:美国经济“不着陆”
据媒体报道,美银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Hartnett预测,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将出现“不着陆”的情况,经济继续增长,通胀高于预期,美联储需要进一步加息,或将对会对美股产生负面影响。
4、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57.5亿港元净买入中国移动8.53亿港元
2月20日,截至港股收盘,南向资金当日成交净卖额为57.5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当日成交净卖额为34.86亿港元;港股通(深)当日成交净卖额为22.64亿港元。
交易所公布的港股通十大成交股显示,今日南向资金大幅净卖出盈富基金47.98亿港元,同时,净卖出恒生中国企业20.22亿港元,净卖出建设银行2.9亿港元。净买入中国移动8.53亿港元。
财经日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又有外资机构出手了!
近期,A股在突破3300点之后进入盘整阶段。北向资金在1月净流入超过1400亿元之后,节奏放缓。不过,数据显示,海外中长线的公募基金(共同基金)已经行动起来。
例如,摩根大通旗下两只中国股票基金均显著加仓中国核心股票,一只显著加仓股王茅台,另一只则大举加仓腾讯控股,后者加仓幅度更高达100%。此外,富达国际旗下旗舰中国基金大举加仓百度,加仓幅度超过40%。
我们一起来看看。
摩根大通出手加仓中国
摩根资产管理旗下的“JPMorgan Funds - China A-Share Opportunities Fund ”,最新规模422亿元人民币,为境外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之一。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的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中国平安、隆基绿能、美的集团、平安银行、迈瑞医疗、汇川技术、万华化学。
JPMorgan Funds - China A-Share Opportunities Fund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2023年1月,基金对贵州茅台加仓29.74%,对中国平安加仓7.88%,对隆基绿能加仓9.34%,对平安银行加仓15.36%,对万华化学加仓10.22%。
摩根资产管理旗下的另一只中国股票基金 “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 – USD(摩根基金——中国基金)” 最新规模60.81亿美元也是境外规模较大的中国股票基金。
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 – USD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京东、拼多多、中国平安(港股)、网易(港股)、药明生物技术、招商银行(港股)。1月,基金加仓腾讯控股100%,加仓阿里巴巴(港股)2.15%,减持美团0.02%,减持拼多多2.83%,加仓中国平安(港股)3.34%,减持招商银行19.19%。
巨头对贵州茅台态度分歧
股王“贵州茅台”出现在境外很多中国股票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不过巨头们对贵州茅台的态度存在分歧。1月,有机构小幅加仓,也有机构减持。
欧洲巨头施罗德投资旗下的“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China A A Accumulation USD” (施罗德国际精选基金中国基金-A A累积美元份额),最新规模46.79亿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仓股包括中国平安、招商银行、隆基绿能、宏发股份、贵州茅台、顺丰控股、恒立液压、宁德时代、万华化学、九号智能等。
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China A A Accumulation USD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2023年1月,基金减持中国平安4.94%,减持贵州茅台6.66%,增持恒立液压3.05%。
施罗德投资旗下另一只基金-施罗德国际精选基金大中华最新规模29亿美元。
施罗德国际精选基金大中华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的重仓股包括台积电、腾讯控股、阿里巴巴、AIA、紫金矿业、隆基绿能、山东黄金、宁德时代、港交所、石药集团。2023年1月,基金加仓台积电5.48%,加仓石药集团4.89%。
另一欧洲巨头安本标准旗下的中国A股可持续股票基金“Aberdeen Standard SICAV I - China A Share Sustainable Equity Fund I Acc USD”最新规模37.13亿美元。
Aberdeen Standard SICAV I - China A Share Sustainable Equity Fund I Acc USD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广联达、华测检测、招商银行、迈瑞医疗、中国中免、泰格医药、美的集团、爱尔眼科等。2023年1月,基金加仓贵州茅台2.67%, 加仓4.73%, 加仓广联达0.09%,加仓华测检测3.22%,加仓招商银行0.09%,加仓迈瑞医疗0.09%,加仓中国中免0.09%,加仓泰格医药0.09%,加仓美的集团0.09%,加仓爱尔眼科0.09%。
首域盈信旗下的“FSSA China Growth Fund Class I (Accumulation) USD”,首域盈信中国成长基金最新规模33亿美元。
FSSA China Growth Fund Class I (Accumulation) USD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2023年1月底,基金的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招商银行(港股)、中国平安(港股)、美的集团、蒙牛乳业、安踏、华润置地、创科实业、京东(ADR)、汇川技术等。2023年1月,基金减持创科实业0.46%,加仓汇川技术18.04%。
富达旗舰基金加仓百度41.49%
富达旗下的富达基金-中国消费新动力 Fidelity Funds - China Consumer Fund,最新规模51.09亿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港股)、贵州茅台、美团-B、AIA、中国平安、蒙牛乳业、银河娱乐、携程。2023年1月,基金对腾讯控股减持2.96%,对阿里巴巴(港股)减持1.21%,对银河娱乐减持3.44%。
Fidelity Funds - China Consumer Fund 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富达基金-中国焦点基金最新规模35.4亿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富达基金-中国焦点基金重仓股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花旗环球金融市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升集团、华润置地、中银航空租赁。1月,基金加仓百度41.49%,加仓中银航空租赁10.51%。
Fidelity Funds - China Focus Fund最新持仓
来源:晨星
大摩旗下亚洲基金加仓美团
境外中国基金之外,境外部分亚洲基金也对中国股票进行了加仓。
例如大摩旗下的“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Funds - Asia Opportunity Fund ”(摩根士丹利投资基金-亚洲机遇基金) 最新规模51亿美元。截至2023年1月底,HDFC 银行有限公司、美团-B、携程、ICICI银行、Coupang、海底捞、贝壳控股、贵州茅台、Indusind银行、腾讯控股。2023年1月,基金加仓美团-B 10.25%,美团之外。
再如,施罗德国际精选基金亚洲机遇 “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Asian Opportunities”最新规模66亿美元,2023年1月基金减持了HDFC银行,印度公司Infosys,新加坡公司OCBC银行。
截至2023年1月底,公司前十大重仓股中,腾讯控股位列第四位、创科实业位列第十位。
富达-亚洲基金截至2023年1月底,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台积电、AIA、三星电子、腾讯控股、HDFC银行、阿里巴巴(港股)、美团-B、PT银行、Infosys、Axis银行等。1月,公司对阿里巴巴(港股)加仓了9.32%。
华尔街2022年4季度开始加仓中国互联网
前述数据显示,大基金1月仍热衷中国互联网。
这不是新鲜事。机构对中国互联网的追捧从2022年四季度就开始了。近期,随着美国机构投资者持仓报告披露完毕。机构对阿里巴巴等中概股的持仓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持仓报告的机构中1106家机构(基金)美股组合中含阿里巴巴、2022年三季度这一数值是1101.
2022年四季度,181家机构新建仓了阿里巴巴,上一季度这一数值是88;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机构持有的总股份数较三季度末增长2.75%。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阿里巴巴进入了107家机构的前十大重仓股,2022年截至三季度末阿里巴巴进入了76家机构的前十大重仓股,四季度增长了40.96%。看跌/看涨期权比例从0.8降至0.61,降幅23.75%。
高盛:对中国较之前持更具“建设性”态度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日前发表机构观点表示,中国股票进入健康盘整的阶段。去年11月起中国陆续取消防疫限制,中国股票在3个月内曾经上涨46.5%,过去三周下跌属于健康的盘整,部分原因是投资者在春节假期后进行获利了结,并等待更多重新开放的新催化剂。
此外,中国重新开放的利好应尚未完全反映在MSCI中国指数目前的估值中。瑞银预计本周开展的财报季将提供新的催化剂,企业管理层或确定盈利的复苏势头。事实上,盈利预测下修的情况已有所缓解,消费行业的净盈利预测修正也开始由负转正。
消费及基础设施投资支撑经济。在重新开放及定向消费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国内消费及投资有望反弹,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增长从去年的3%反弹至今年的5%左右。全国零售销售在去年收缩0.2%之后,今年或将增长7%。另外,基础设施投资将是中国今年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柱。
高盛亚洲宏观研究联席主管暨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慕天辉(Timothy Moe) 近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和公司盈利持较之前更具“建设性”的观点。高盛已经两度调高2023年中国的GDP增速预期,从4.5提高到5.2之后又再次提高到5.5.GDP之外,高盛对于中国公司的盈利调整则更加明显,最初预测的8%,修正为13%,之后又修正到17%。在亚太区域,慕天辉认为中国市场的盈利前景是最好的。尽管前期上涨之后,估值已经有所扩张,但是目前依然处于合理区间。不过,他也表示,经过11月之后的强势反弹,市场回调了,热钱做了获利了结,但是并不是所有“该来”的机构都来了,所以有理由对中国持“更具建设性”的态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尽管华尔街多家机构对于美股今年走势并不乐观,但一位华尔街知名“大空头”却在最近意外发表了看多的观点。
美东时间周二,长期以来一直看空美股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迈克·威尔逊(Mike Wilson)表示,尽管美股今年可能走低,但预计其将在2024年完全收复失地,并创下历史新高。
“大空头”意外看好美股长期前景
自2021年底以来,摩根士丹利的威尔逊一直站在美股的唱空一方。尽管今年初美股曾一度走高,但威尔逊仍然一直警告称,不要为眼前的反弹所迷惑,美股熊市还未结束。
威尔逊一直警告称,鉴于通胀下滑速度不及预期,美联储将不得不大幅加息以抑制通胀上升,最终导致企业盈利下降。
“盈利能力是个问题。通货膨胀增加了你的经营杠杆,而这个周期已经出现下滑。我们会熬过去的……这只是一场传统的收入衰退周期,因为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收入过高。”威尔逊表示。
不过,在美东时间周二,威尔逊在接受采访时却意外发表了偏向于乐观的观点:
“这不是世界末日。现在不是2008年。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威尔逊认为,尽管美股短期内仍面临诸多问题,但市场应该能够消化所有这些问题,并最终摆脱它们。
明年或创历史新高
虽然威尔逊仍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在今年重新测试去年10月中旬的低点,甚至可能跌至3000点——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的潜在下跌空间为25%,但他也预计,美股最终会出现反弹。
“我们没有那么悲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周期性熊市……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对资本支出周期持建设性观点。我们认为,科技仍将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将是消费的一大推动力。”
威尔逊预计,标普500指数可能在未来18个月内突破此前4800点的历史高位,具体时间点很可能就在2024年的某个时候。
“我们实际上对2024年和2025年相当乐观,但仍需穿过眼前的这个低谷,”威尔逊表示,目前股市的风险/回报状况不如几周前那么有利,“我们已经做得很出色了。真正投机性的东西的估值已经下降,我认为,如果一切都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发展,我们可能会在明年的某个时候看到新的高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根据美国知名个人理财网站WalletHub发布的一项新分析,由于抵押贷款在高通胀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激增,去年美国家庭债务飙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报告显示,美国家庭债务在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了3200亿美元,去年底达到17万亿美元的15年高点。平均而言,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去年底的债务总额为142680美元。
“我们还没有达到临界点,但美国家庭负担不起过多的债务,尤其是在经济恶化的情况下。”WalletHub分析师吉尔·冈萨雷斯(Jill Gonzalez)表示。“人们应该考虑如何摆脱债务,为经济衰退做好准备。”
根据这份报告,去年全年,美国家庭的抵押贷款债务增加了2900亿美元,这是自大衰退结束以来第二高的年度增幅。截至去年12月底,美国家庭平均持有约100667美元的抵押贷款债务,仅比预期的抵押贷款临界点低12134美元。
纽约联储报告也敲响警钟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上周发布的《家庭债务和信贷季度报告》同样为家庭债务的激增敲响了警钟。
报告称,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人信用卡债务余额增加了610亿美元,达到9860亿美元。这打破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前所创下的9270亿美元的前高。
总体而言,美国家庭的负债(包括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和信用卡债务在内)在2022年底增加至16.9万亿美元。
财务恶性循环
考虑到目前高得离谱的利率,信用卡使用和债务激增着实令人担忧。人们通过借钱来应对物价上涨,然而高借贷成本意味着,他们最终可能需要为自己所购买的物品支付多得多的钱,这无疑会加剧借款人的困境,令他们在财务上陷入恶性循环。
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分析,截至2022年底,约有1830万借款人拖欠信用卡债务。而在两年前的同一时期,大约有1580万人拖欠卡债。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被计入严重拖欠(逾期90天以上)的债务数额似乎仍然相对较小,但开始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ChatGPT去年11月问世以来,其强大的功能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或许是10年来对大型科技公司、众多行业和未来职场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盛赞道,ChatGPT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重要,人工智能的进步是目前“最重要的”创新。像ChatGPT这样的新程序将通过帮助写发票或邮件来提高许多办公室工作的效率,这将改变我们的世界。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效率或许是第一位的,但对于华尔街或者许多涉密企业来说,数据或信息安全显然更加重要。据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已限制公司所有员工使用ChatGPT聊天机器人。
知情人士称,此举并非由任何具体事件引发,而是反映了摩根大通对第三方软件的正常限制。虽然ChatGPT确实可以提高工作场所的效率,但第三方软件也存在许多法律风险。
随后有媒体联系了摩根大通,证实确实作出了上述决策,但该公司没有发表进一步的评论。摩根大通成为了第一家限制在工作场所使用ChatGPT的华尔街投行,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企业跟进。
过去两年,美国监管机构向十几家银行开出总额超过20亿美元的罚单,因这些银行的员工未经授权使用私人信息服务。
此前,拥有70多万名员工的咨询巨头埃森哲已警告员工不要将客户信息暴露在ChatGPT中。亚马逊也警告员工不要与聊天机器人分享机密信息。
数据安全和法律专家表示担心,与聊天机器人共享的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微调它们的算法,甚至可能被付费检查其答案的外包工人访问,导致信息泄露。
华盛顿大学研究机器学习技术的语言学教授艾米丽·本德指出,开发出ChatGPT的OpenAI公司在如何积累或使用数据方面并不透明。“我预计企业会想:在ChatGPT广泛使用几个月后,是否有可能通过巧妙的设计,从而提取企业的私人信息?”
与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监控内部安全风险的技术公司Behavox的发言人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里,客户对ChatGPT的使用提出的担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涉及使用私人或专有数据时。”
除了对敏感数据泄露的担忧外,错误信息也是一大风险。ChatGPT并不完美,距离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经常会给出不准确的答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