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美国商人、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日前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确实将比人们预期的大得多,但市场将是微软和谷歌“这两匹马”的竞争。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是未来20年对地球最关键的技术。”
他还指出,ChatGPT和谷歌的Bard等所谓聊天机器人背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把搜索引擎重塑为“答案引擎”。
据了解,科斯拉是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第一位风投投资者。他的风投公司Khosla Ventures于2019年投资了OpenAI,此后OpenAI从微软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微软正在将其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必应中。
他进一步解释称,微软和谷歌有足够的空间来利用不断增长的市场,他们都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研究和技术带来了不同的优势领域。
“OpenAI需要微软拥有的大量资源,所以这是一次很棒的合作。他们是一个快速、灵活的组织,这是他们的优势。谷歌有很多研究人才,他们也有很多优秀的技术,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做得很好。”他补充说。
不过,从微软和谷歌对垒的初步战况来看,似乎是微软更胜一筹。作为ChatGPT的受益方,微软市值本周一度重回2万亿美元,为去年8月来首次。而谷歌却因新推的“Bard”犯了事实性错误,周三股价暴跌近8%。截至周四美股收盘,谷歌股价再跌4.39%,报95.01美元。
然而,这并不代表谷歌就输了。资产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策略师Gene Munster表示,Alphabet周三的股价下跌被夸大了,该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应该被轻易忽视。
类似地,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也表示,尽管微软本周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赢家,但谷歌拥有几个关键的长期优势。
科斯拉则称,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年内突飞猛进地增长,并补充说,“市场非常非常大,远远超过今天大多数人的预期。”
“两家公司都拥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竞争的资源,我认为这个市场将变成这两家的竞争。一个将拥有灵活的OpenAI.另一个则会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他补充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综合多家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科雷切夫表示,本年度财政部将清空国家财富基金(NWF)中的欧元份额,只保留黄金、卢布和人民币。
根据俄财政部的报告,截至2023年2月初,NWF在俄罗斯银行的独立账户中有104.6亿欧元、3074.4亿人民币、551.27吨黄金和5.301亿卢布。
科雷切夫称,NWF中的欧元一定会在2023年年内清零,并逐步转向最新批准的资产标准结构。
据了解,俄罗斯新批准的国家福利基金资产标准结构完全排除了投资美元的可能性,同时新结构中的资产份额将保持灵活,人民币在国家福利基金资产中的最大份额将为60%,黄金为40%。
1月13日,俄罗斯央行恢复了买卖人民币的外汇交易业务。根据俄罗斯最新的预算规则,若每一月的油气业务收入额超过一个既定的门槛,多出的部分将被转换成非卢布资产纳入NWF。
自去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金融机构实施制裁后,莫斯科交易所开始扩大可用的人民币交易。2022年11月人民币在莫斯科交易所外汇市场交易中的占比增至48%,而年初时仅占0.2%。
两周前,俄罗斯《消息报》发表文章称,人民币在俄交易量不断上升,已经能够显著影响到卢布汇率的形成过程。
文章强调,“人民币目前就已在显著影响卢布汇率的形成过程。人民币交易量和结算比重的增加,有助于卢布汇率稳定、改善俄罗斯经济投资环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月10日,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宣布将整合过往产业实践和技术积累,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并公布了ChatJD的落地应用路线图“125”计划。
据了解,“125”计划包含一个平台、两个领域、五个应用。1个平台是指ChatJD智能人机对话平台,即自然语言处理中理解和生成任务的对话平台,预计参数量达千亿级;2个领域分别为零售、金融;5个应用包含内容生成、人机对话、用户意图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类,涵盖零售和金融行业复用程度最高的应用场景。
在通用型Chat AI方向,据京东云介绍,其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服务了超5.8亿终端用户及17.8万京东第三方商家。
相关报道
国产ChatGPT争分夺秒 四大类型22家企业全梳理!
周鸿祎谈ChatGPT:肯定有泡沫 但不是坏事!搭不上这班车容易被淘汰
杀疯了!ChatGPT引燃新一轮AI革命 创业新风口来了?业内:正视差距夯实基础
百度、阿里、字节、腾讯等巨头齐聚 中国版ChatGPT争夺战打响 谁能最终胜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份年初的非农、1份1月中旬的CPI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美国股债市场新年伊始大涨行情的基础。而如今,2月初爆表的非农数据,却已率先在本月给了股债多头一个“下马威”,这无疑正令所有华尔街参与者眼下不得不怀揣着忐忑的心态,迎接下周二(2月14日)美国1月CPI数据的出炉。
在四天后的这个情人节之夜,美国通胀数据究竟是会给市场带来惊喜还是惊吓,目前尚不得而至。不过,本周率先出炉的一组物价指标,却或许能令人暂时松一口气……
根据美国零售商网站销售数据跟踪和分析公司Adobe编制的数字价格指数(DPI)显示,美国1月份在线零售商品的价格同比下降了1%,这是该指标连续第五个月录得同比负增长,为美联储官员所看到的整体商品价格的回落势头提供了新的佐证。
Adobe公司的DPI指数是围绕美国劳工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的相同类别的商品构建的。在Adobe追踪的18个在线商品类别中,有一半类别的价格出现了同比下降,其中电子产品(同比-11.9%)和计算机(同比-15.8%)的降幅尤为明显。
虽然由于年底假日季的因素,1月DPI指数环比上涨了1.7%,但同比数据的降幅依然值得令人欣慰。一组历史数据的对比显示,在线商品价格的同比下降近几个月来一直在帮助拉低美国整体的通胀率。
Adobe公司负责增长营销和市场洞察的副总裁Patrick Brown表示,他认为在线销售的激烈竞争以及通胀对消费者的影响将继续存在。
他指出,“目前的需求水平正促使零售商压低价格,并继续出清过剩库存。”
目前,经济学家普遍预计,下周二出炉的美国1月CPI数据料将同比上升6.20%,较上月的6.5%进一步回落。不过,在本轮紧缩周期中首度出现的1月CPI环比负增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2月CPI环比料将攀升0.5%,主要将受到年底假日季因素的影响——厂商在1月纷纷结束了圣诞促销。
“超级核心通胀”也有利好传来?
事实上,美联储官员自身也已经意识到:商品价格下跌在近期通胀放缓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官员已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这种情况是否会蔓延到规模大得多的服务业。
如果想要让通胀回到美联储2%的目标,这一演变将至关重要。而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是,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本周三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势头可能正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近几个月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在专注于一个事实,即市场所谓的“超级核心通胀”部分——剔除了住房后的核心服务业通胀似乎仍在上涨。例如,在经济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食品服务和医疗保健领域。鲍威尔认为,这些行业的通胀对薪资变化特别敏感,薪资增长的任何放缓都被视为物价上涨步伐也将放缓的证据。
对此,CEA的研究试图只在鲍威尔提到的上述部门中挖掘出具体的薪资增速信息,并最终得出结论:这一领域的增速正在快速放缓。
CEA指出,由于剔除了住房后的核心服务领域,相比其他领域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一些人推测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可能在这一领域的高通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CEA发现,这一领域的普遍员工和主管人员的工资增长都已大幅放缓。
CEA的研究显示,对于“超级核心通胀”行业领域的大部分雇员而言,在今年年初平均小时薪资的同比增长率为8%,而现在这个速度已经低于了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中概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开盘上涨25%,报23.75美元,IPO发行价为每股19美元。
早前报道
禾赛科技赴美IPO!与科创板失之交臂两年后发生了啥变化?
日前,车载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在SEC官网上披露了其招股文件,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场传闻,禾赛科技计划募资1.5亿美元,估值30亿美元。
对此,禾赛科技相关人士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确认了上市消息,但表示并无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曾于去年9月向禾赛科技询问公司是否有IPO计划,在当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作为全球最早谋划IPO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早在2021年1月就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材料,比国外名噪一时的Innoviz还要早。不过在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后,公司宣布终止IPO进程。
与科创板失之交臂的禾赛科技终究还是搭上了内资激光雷达企业上市的“首班车”。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激光雷达公司股价对此反应有些耐人寻味,在禾赛披露招股书后,Innoviz,Luminar,Velodyne由涨转跌,1月19日,收盘分别下跌2.29%,4.60%,9.53%。
那么,如今的禾赛与两年前有了哪些不同?
毛利率傲视全球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禾赛科技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3亿元人民币,约合1.115亿美元;虽然净亏损达到1.65亿元人民币(2327万美元),但亏损原因主要分别为研发投入较大股权激励。相比之下,Innoviz,Luminar,Velodyne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44.9万美元、2957万美元和2732万美元;净亏损为0.926亿美元、3.01亿美元、1.35亿美元。
相形之下,最惊人的则要数禾赛科技的毛利率。禾赛科技前三季度的毛利达到3.4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达到了在汽零行业中惊人的44%,Innoviz、Luminar、Velodyne毛利率则分别为-139%,-147%和-99%,几乎处于“卖一个,亏一个半”的状态。
分析师曾了解到,此前业界传言国内激光雷达单价偏高的原因是出货偏慢导致研发费用难以平摊。但禾赛的毛利空间如此之高,着实超出了一些分析人士的预期。作为为数不多有自建产业化工厂的激光雷达厂商,更作为拥有芯片化技术研发能力和自建产线,毛利自然而然成为了禾赛的优势。
分析师了解到,禾赛科技在上海政府的扶持下,于嘉定配套两个工厂,其中AT系列车载雷达的月产量达到2万台,也意味着当前其产能仅达到五成左右。与此同时,今年于CES展上展出的120万台雷达产能工厂也将在明年投产。
与两年前申报科创板相比,禾赛科技除销量外最大的改变在于其已经在真正意义上打入了前装汽车市场。
招股书引用的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禾赛科技是全球首家自动驾驶雷达单月出货过万的企业,其从2017年以来共计出货10.2万台激光雷达,其中8.04万台为2022年实现出货。在结构上,应用于自动驾驶的前装雷达数量达到6.2万台,其为除去16束低端激光雷达外,业界录得的最高出货数量。
另外,招股书也披露了目前公司三家重要客户,其分别为理想汽车、百度旗下集度汽车和路特斯(LOTES),搭载车型分别为理想L9,集度ROBO-01和路特斯Eletre。
从其他数据来看,理想L9在2022年上险量为40151台,预计为禾赛带来近似出货数据;而集度虽为限量款车型,但却搭载两个半固态主雷达AT128,按照集度2023年“月售万单”的鸿图,其有望极大刺激禾赛的出货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禾赛发布了面向辅助驾驶的补盲激光雷达FT120.而由于补盲雷达走向低端车型的概率更高,在配合主雷达的应用中用量更大,未来禾赛的出货数据可能将进一步大幅增加。
海外布局走出去
不论是商业化进度还是效益上,禾赛科技与海外激光雷达厂商甚至不在一个次元上。而造就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国产车型定点的扶持。
“我们当时是主动撤回材料的,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很庆幸当时没有上市”,禾赛相关人士在今年9月被问及撤回科创板申请文件事宜时如是告诉分析师。
从股东结构来看,小米系、光速、百度等为禾赛最早的投资者,其中光速中国在公司研发与产业化路程中多次加码。科创板IPO终止之后,禾赛分别进行了D轮融资和D+轮融资,引入高瓴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美团和小米等。
而这些投资人中,美团的无人配送车是禾赛最早的落地场景,百度旗下集度新车是禾赛主雷达配置最多的车型;就连尚未落地的小米造车,禾赛也与其公开了前装激光雷达合作。
去年,美股激光雷达企业正与自动驾驶企业一起忍受着行业在资本市场的速冻,Velodyne、Luminar、Innoviz等头部激光雷达企业均距离高位缩水一半以上,部分甚至仅剩二十分之一市值。
激光雷达是一个典型的“西方不亮,东方亮”的行业。
在海外,特斯拉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与深度学习+纯视觉路线打造自动驾驶系统几乎成为行业范本,其全车往往仅需搭载数个普通摄像头。虽然去年年底有消息称特斯拉申报将搭载一款国产厂商的毫米波雷达,但马斯克对车载雷达,特别是激光雷达态度,整体仍以“鸡肋”待之。
与之相比,车载激光雷达在国内却被新能源汽车新势力与头部势力奉为上宾,动辄500美元以上成本的半固态主激光雷达频频配置于高端车型。
分析师甚至了解到,由于算力和算法的问题,部分前装激光雷达仍处在“超配”状态,无法完全发挥其功能。
在冰火两重天的国内外商业化环境下,禾赛科技的IPO市值前景并不完全参照Velodyne、Luminar、Innoviz等海外企业。况且禾赛已经在美国、德国等地设有分布,在极端成本控制力的背景下,未来可能还在海外“抢生意”。(来源:美股投资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预估,美国联邦预算赤字正在迅速扩大。在美国两党仍陷于债务上限僵局的背景下,美国财政部比预期更早耗尽现金的风险正上升。
CBO周三公布的预估显示,在10月1日开始的本财年前四个月里,支出超过收入的赤字部分共计达到了4590亿美元。这比上年同期增加了约2000亿美元。
在美国联邦政府上个月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已经部署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来继续支付政府的债务,以延长财政部耗尽现金的时间。
在1月中旬,耶伦曾表示,如果两党迟迟未能采取行动,美国政府最早可能在6月就失去支付所有账单的能力。在过往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历史上,政府现金和特别措施用完的截止日通常被称为“X日”。
预算赤字窟窿缘何越来越大?
CBO的数据显示,美国政府支出目前正在回升,而收入却比去年更为疲软。
2022年,美国财政部获得了创纪录的税收收入,这部分要归功于就业人数和薪资的蓬勃上涨,以及2021年金融市场的强劲反弹——通过资本利得税为政府带来了丰厚收税收入。但去年市场的大跌预示着,来自这一领域的税收收入注定将大幅减少。
美国财政部通常在每月中旬发布官方的月度预算数字,因此其迄今还没有公布1月份的确切数字。在截至12月的三个月中,财政部已公布了4210亿美元的赤字,比前一年增加了约12%。
美国财政部已经暗示,从预算的角度来看,支出和收入的表现可能比预期要差。上周,财政部提高了本季度的借款需求预估,总计达到了930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基于对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的预测。
CBO表示,如果不是因为某些付款日期的变动,10月至1月期间的联邦赤字甚至将达到52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缺口大上一倍。
在收入下降的原因中,CBO指出,由于美联储在加息后面临的亏损——支付的利息超过其收入,美国财政部将无法再像以往十余年那样从美联储那里获得丰厚的盈余收入。CBO还表示,企业税收收入也有所下降,而个人所得税退税则有所增加。同时,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在内领域的支出在截至1月的财年前四个月里也出现了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在进行加拿大站点内测,已将美国站过半产品同步至加拿大站上线。由此,拼多多的出海版图将覆盖北美最核心两大市场,美国和加拿大。
此前已有消息称Temu登陆美国后,将会在非洲多个国家上线。另外据《晚点LatePost》报道,继加拿大之后,西班牙将会是拼多多登陆欧洲的第一站。
不过截至发稿时,分析师尝试打开疑似Temu加拿大站的网址temu.ca,但依旧跳转至原有美国网站。
拼多多的国际化版图将再添加拿大
多年以来,北美地区一直是全球电商霸主亚马逊和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大本营,中国科技公司很少深入涉足该区域的电商、零售业务。
但拼多多出海平台Temu自去年9月初正式登陆美国后,仅半个月时间登上美国Google应用商店购物类应用的榜首。2022年11月,Temu还霸占了美国iOS应用商店下载榜的第一名,上线四个月获得了2000万人总下载量。
在美国市场小试牛刀后,业界曾一度认为Temu会布局非洲市场。但从已有信息显示,加拿大市场或许将是拼多多的下一站。
有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选择试水加拿大,或许与该国持续向好的线上消费趋势有关。
一方面,疫情催生了加拿大持续上升的线上购物需求。
据eMarketer数据显示,2020年加拿大的电商消费额度相较于2019年增速达到75%,全球增速排名第二。尽管因2021年疫情情况好转,线下零售业逐步恢复;但2021年加拿大电商市场依旧保持26%的增长,比美国同期增长率高出4%。
而数据公司Statista分析指出,从2021年到2025年,加拿大电商行业将持续保持每年15%左右的增速,而全球同期的行业平均增速是10%。另外据预计,2025年加拿大有超过3000万的电商消费者,将占加拿大总人口的80%以上。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和经济下行也让加拿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上购物。
据加拿大当地媒体报道,2022年黑五期间,很多线下门店没有再现往年大排长龙的景象。因为通货膨胀的缘故,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线上多平台比价后再购买。如此看,如果延续拼多多主打性价比的打法,Temu将有不小的市场。
中国电商出海加拿大前景如何?
实际上,在拼多多之前,已经有中国电商品牌SHEIN在加拿大落地。
ecommerceDB的报告显示,SHEIN依靠售卖相对低价的服饰类产品,成功排进2021年加拿大销售额前六的电商平台。这也反映了中国品牌出海加拿大电商市场的前景。
同时,报告还透露,加拿大电商消费份额最高的五个类目分别是时尚消费、玩具和兴趣爱好类产品、消费电子、家具家用耗材和食品个护。而浙商证券报告统计,Temu当前在美国订单量最大的产品分别是家居百货、服装鞋履、3C数码和母婴玩具,匹配度较高。
一位国际证券从业者告诉新消费日报分析师:“拼多多出海成功填补了北美电商性价比赛道的空缺。从抽样结果看,Temu部分单品价格比SHEIN低30%,某些标品是亚马逊价格的一半。”她补充道,“扩张市场进入加拿大,将有利于拼多多提振股市信心。”
当然,加拿大的线上零售市场也并非没有隐患。
一位长期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告诉新消费日报分析师,“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确实让很多人选择更理性更低廉的消费方式。不过加拿大整体市场规模小,且对线下渠道的消费依赖性依旧不低。”
必须指出的是,截至2022年7月,国土面积广茂的加拿大总人口数仅为3892万,人口密度低,地形地貌复杂。未来,如何完善加拿大本地物流、供应链等服务,才是Temu新的挑战。
此外,据新消费日报了解,国内部分供应商对Temu在美国的类自营模式并不完全认同。综合来看,持续融资的平台企业可以烧钱换取市场,但跨境电商从业者们很难持续的以极低的利润与Temu长期合作。Temu的商业模式还将有待进一步验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市场近期最热闹的概念无疑就是ChatGPT,这也不禁让我们好奇,到底ChatGPT概念股到底上涨了多少。
而纵观美股市场的各类指数和ETF,可以发现市场仅能找到符合ChatGPT概念的相关股票,却几乎没有可以用来观测ChatGPT股票整体表现的指数或指标。
基于此,我们“DIY”(亲手做)了一个美股市场的ChatGPT概念股指数,选取近期因ChatGPT概念而股价明显波动的23只股票,采用市值加权的传统模型,粗略观察这些股票与大盘走势的差异。
这些股票中既有掀起人工智能大战的微软和谷歌等传统科技巨头,也有异军突起,股票在一个多月内涨翻一倍的新秀企业
注:23只成份股
大幅跑赢
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我们将ChatGPT概念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及标普500这两只大盘标杆进行了标准化,即以去年11月30日为基期进行计算,并将指数基数都设置为100。
去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
从市值加权后的指数表现来看,不难看出ChatGPT概念在这几个月中的表现相当火爆。截至周三美股收盘,ChatGPT概念指数(绿线)自去年11月末以来累计上涨了16.6%,大幅跑赢同期纳斯达克(黄线)的4.1%和标普500指数(黑线)的0.93%的涨幅。
与此同时,ChatGPT指数的波动性也大幅高于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
更有趣的是,ChatGPT概念股价大幅走高,主要是发生在1月下旬,也就是中国的春节假期期间;而国内A股这一概念的炒作热潮正是在春节假期之后,显示出中美两国股市的呼应。
春节假期结束后,ChatGPT在A股一路高歌,概念股纷纷上涨,同时国内消息面亦是不断更新利好,1月末百度据称将于3月推出类似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将该话题进一步引爆。
之后,美股对于芯片股以及算力应用股的追捧,亦在A股市场上得到了映射。
子板块间的差异
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子板块的比较,粗略地将23家美股公司划分为先进技术研发、芯片制造和算力应用三大板块,并同样进行了市值加权计算。
这些子板块的比较也提供了新的视角。比如相较掀起人工智能大战的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们(归在技术研发板块中),芯片制造企业的涨幅更加出众,正应了老话:闷声发大财。
ChatGPT完美运行的三个条件:训练数据+模型算法+算力。要获得ChatGPT功能,需要在基础模型上进行大规模预训练,这需要大量算力。所以,算力是ChatGPT运行的关键所在,进而提供算力的基础——高端芯片理所当然地成为近期风口。
数据显示,截至周三,芯片股票大涨超过25%;而美股ChatGPT相关的技术研发板块上涨了5.70%,算力应用公司的股价整体上涨了3.02%。
在芯片股票中,英伟达因为市值较大主导了这一次的上涨。
ChatGPT和其他语言、图像及视频生成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AI处理能力,这正是英伟达的主要优势所在,其目前拥有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GPU。
而在算力应用方面,咨询公司埃森哲、人力服务Salesforce和软件公司Adobe这三家公司因市值相对较大平缓了子板块指数的曲线,大大降低了类似于BigBear.ai和Alteryx等中小公司暴涨带来的贡献。
从年内表现来看,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公司Bigbear.ai遥遥领先其它股票,涨幅达到惊人的707.12%。紧随其后的是 “美股今日头条”——Buzzfeed,其涨幅也达到171.01%。
此外,人工智能软件套件供应商C3.ai和音乐识别软件Soundhound AI也分别实现了股价翻一番的成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月8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跌逾1%。大型科技股回调,谷歌大跌7.68%,市值蒸发10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92亿元),特斯拉涨逾2%,股价相较1月低点接近翻倍上涨。
综合新华社、新闻报道,2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永久禁止77名美国人入境。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已调动该国所有资源,并呼吁大家团结一致抗震救灾。
美股全线下跌
特斯拉股价接近翻倍
2月8日,欧洲主要股指表现不一,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26%,法国CAC40指数下跌0.18%,德国DAX指数上涨0.60%,俄罗斯MOEX指数下跌0.69%。
美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全线下跌,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0.61%、1.68%、1.11%。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苹果下跌1.77%,微软下跌0.31%,亚马逊、谷歌、脸书分别下跌2.02%、7.68%、4.27%。
特斯拉涨逾2%,股价站上200美元,近一个月,特斯拉股价相对1月6日创下的101.81美元/股的低点接近翻倍,涨幅达97.71%,市值增长3148亿美元(合人民币21375亿元)。2月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宣布,将于3月1日揭晓特斯拉“秘密宏图的第三篇章”——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
能源股普遍下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康菲石油、西方石油分别下跌0.89%、2.38%、1.13%、1.10%,斯伦贝谢上涨1.54%。
热门中概股普遍下跌,百度、小鹏汽车跌近5%,阿里巴巴小幅下跌0.33%,哔哩哔哩、京东跌逾3%,知乎、网易小幅上涨。
谷歌市值蒸发超7100亿元
美股ChatGPT概念股全线回调。微软在盘初涨逾2%,市值站上2万亿美元,之后持续回落,收盘下跌0.31%。
谷歌通过Twitter发布了一个在线短视频广告,推广其旗下Bard.Bard是近日爆火刷屏、给谷歌搜索带来巨大威胁的ChatGPT的竞品。然而,万众瞩目、备受期待的Bard出师不利。
谷歌在广告中表示,Bard是一项实验性对话式AI服务,由LaMDA提供支持。Bard使用谷歌的大型语言模型构建,并利用网络信息。谷歌将其聊天机器人描述为“好奇心的发射台”,称它有助于简化复杂的话题。
有提问问道,“关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我可以告诉我9岁的孩子它有哪些新发现?”对此,Bard给出了很多答案,其中一个包括,太阳系外行星的第一张照片,是用JWST拍摄的。然而,这个答案是不准确的。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4年,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拍摄了第一张系外行星照片。
Bard犯下事实性错误,谷歌股价大跌7.68%,市值蒸发10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92亿元)。
除谷歌外,ChatGPT概念股的百度跌近5%,知乎由盘初的涨逾11%直线跳水,一度转跌超9%,报收平盘,脱离逾七个月高位。
迪士尼计划裁员7000人
2月8日周三美股盘后,迪士尼发布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一季度业绩,公司同时宣布包括调整公司结构、控制成本和裁员在内的重大重组计划。
财报显示,2023第一财季迪士尼营收同比增长8%至235.1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33.9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7美元,高于上一财年同期的0.63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99美元,高于市场预估的0.74美元,但低于上一财年同期的1.06美元。
在财报发布当天,迪士尼公布最新的重组计划。该计划包括裁员7000人和削减55亿美元的成本。成本削减包括减少节目支出和25亿美元的非内容相关削减,当前,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大约10亿美元规模的成本削减。
美联储多位官员放鹰
2月8日,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美联储理事、鹰派高官沃勒,都发表了鹰派的讲话。
威廉姆斯指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们预测利率峰值水平在5-5.25%区间,他认为这是合理的观点。利率几乎没有进入限制性区域,而限制性政策很重要,美国需要将这种情况维持几年。
威廉姆斯表示,商品价格出现回落,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围绕通胀前景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而且肯定存在通胀因各种原因最终变得更加持久的情况。美联储仍需付出努力,来降低通胀水平。
沃勒表示,美国经济正在适应更高的利率,但需要进一步加息,才能使通胀回到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甚至可能需要将高利率政策维持得比预期更久。沃勒指出,一些人认为今年通胀将很快下降,他欢迎这一结果。但他事实上没有从经济数据中看到通胀将迅速下滑的迹象,他准备好进行更长时间的斗争,以使通胀降至目标。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美国经济在服务业与就业市场仍然过热,需要更多紧缩政策调控。预计今年晚些时候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5%以上。卡什卡利指出,需要让就业市场重归平衡。没有证据显示美联储加息已对就业市场造成影响。当前薪资增速过热,需要降到3%左右水平,来保证通胀率维持在2%。
俄罗斯外交部宣布
永久禁止77名美国人入境
俄罗斯外交部2月8日表示,永久禁止77名美国人入境。
俄外交部强调,基于对等原则,进入禁止入境名单的包括美国有关州的州长、联邦机构负责人以及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公司的领导层。此外,还涉及参与制定和实施反俄政策的美国政界人士的家庭成员。俄外交部强调,任何针对俄罗斯的敌对行动,包括对俄制裁行径的“螺旋式上升”,都将遭到俄方回击。
土耳其副总统:地震灾区已发生790次余震
逾10万人参与救援
2月8日晚,土耳其副总统奥克塔伊表示,截至目前,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790次余震。
奥克塔伊表示,在救灾现场,有来自66个国家的搜救队,超过900台起重机,临时住宿区内人数已超过50万人。政府已经向受灾省份分发了大约10万顶帐篷,包括来自救灾部门、安全部队、红新月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卫生队等在内的救援人员总数为103800人,已搭建完成能容纳106万人的庇护所,目前物流运输方面运转正常,政府没有封闭道路。
马来西亚旅游地大巴车失控事故
死亡人数升至7人
8日,在马来西亚云顶旅游胜地车祸中受伤送医的人员有1人不治身亡,导致在本次事故中的总死亡人数上升至7人。
2月8日下午,马来西亚彭亨州云顶旅游胜地的下山路段约4.8公里转弯处发生一起车祸。
据当地媒体报道,一辆载有14人的旅游客车在行驶时失控撞上分界堤,客车车头被撞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印度裔美国商人、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日前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机会确实将比人们预期的大得多,但市场将是微软和谷歌“这两匹马”的竞争。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是未来20年对地球最关键的技术。”
他还指出,ChatGPT和谷歌的Bard等所谓聊天机器人背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把搜索引擎重塑为“答案引擎”。
据了解,科斯拉是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第一位风投投资者。他的风投公司Khosla Ventures于2019年投资了OpenAI,此后OpenAI从微软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微软正在将其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必应中。
他进一步解释称,微软和谷歌有足够的空间来利用不断增长的市场,他们都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研究和技术带来了不同的优势领域。
“OpenAI需要微软拥有的大量资源,所以这是一次很棒的合作。他们是一个快速、灵活的组织,这是他们的优势。谷歌有很多研究人才,他们也有很多优秀的技术,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做得很好。”他补充说。
不过,从微软和谷歌对垒的初步战况来看,似乎是微软更胜一筹。作为ChatGPT的受益方,微软市值本周一度重回2万亿美元,为去年8月来首次。而谷歌却因新推的“Bard”犯了事实性错误,周三股价暴跌近8%。截至周四美股收盘,谷歌股价再跌4.39%,报95.01美元。
然而,这并不代表谷歌就输了。资产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策略师Gene Munster表示,Alphabet周三的股价下跌被夸大了,该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应该被轻易忽视。
类似地,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也表示,尽管微软本周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赢家,但谷歌拥有几个关键的长期优势。
科斯拉则称,人工智能市场将在20年内突飞猛进地增长,并补充说,“市场非常非常大,远远超过今天大多数人的预期。”
“两家公司都拥有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竞争的资源,我认为这个市场将变成这两家的竞争。一个将拥有灵活的OpenAI.另一个则会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才。”他补充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