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全球第二大富豪、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日前警告称,美国经济可能正走向衰退,并建议美国人准备好迎接暴风雨。他是最新一位敲响美国经济警钟的企业领袖。

周二,高盛首席执行官所罗门对美国经济作了一番悲观评论。当天晚间,贝索斯发推呼应了所罗门的言论。

贝佐斯转发了所罗门接受媒体访谈的视频,并表示:“没错,经济中的各种可能性,提醒大家要准备好迎接暴风雨。”

所罗门在评论中提到,现在,是时候让美国商界领袖和普通投资者了解到,美国经济的风险正在上升,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所罗门作出上述评论之前,他领导的高盛集团刚刚公布了超预期的季度业绩。但他表示,随着高通胀持续以及美联储试图通过一系列激进的加息来压低物价,经济衰退可能正在逼近。

考虑到贝佐斯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富豪,其创办的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雇主之一(截至6月30日拥有150万全职和兼职员工),公司市值也达到1.2万亿美元,去年净销售额达到4700亿美元,是股市和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贝佐斯对美国经济看法的分量不言而喻。

去年夏天从贝佐斯手中接过公司管理大权的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似乎和他的前任有着同样的担忧。近几个月来,亚马逊一直在削减成本,放缓支出,并冻结某些职位的招聘,这表明该公司预计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

警告声不断

近日,主要投资者、高管、学者和分析师都对潜在的全球衰退发出了警告。他们列举了一系列风险,包括巨额的私人和公共债务,以及俄乌冲突继续扰乱食品、燃料和大宗商品市场。

美联储官员希望经济能够避免衰退,但他们也承认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衰退。美联储9月份会议估计,2022年美国GDP将仅增长0.2%,2023年将出现反弹,但仅增长1.2%。

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国GDP均出现萎缩,符合“技术性衰退”的定义。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最近表示,形势“非常、非常严峻”,美国经济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陷入衰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感谢上天,我们终于摆脱了季度下滑。”

三季度财报会上,Netflix联席CEO里德·哈斯庭斯(Reed Hastings)喜形于色:“我们回到了正向发展的轨道上。”

10月18日,Netflix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公司三季度营收达79.2亿美元,比二季度略有下降,但高于市场预期的78.5亿美元;盈利14亿美元,同比下跌3%,美股盈利3.1美元,但高于市场预期的2.13美元。

与此同时,Netflix也终于再次迎来订阅用户数增加的好消息:三季度Netflix订阅用户总数新增241万,全球订阅用户总数达2.23亿。

业绩全面超出预期,对2022年的Netflix而言难能可贵。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Netflix分别损失了20万和97万订阅用户,这是2011年以来公司首次订阅用户数下滑。裁员、削减内容成本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Netflix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因此一落千丈:年初至周二美国股市收盘,Netflix股价已经下跌60%。

财报发布后,10月19日,Netflix美股盘前涨近13%。

订阅用户数增长的背后是Netflix三季度作品阵容。过去的三个月内,Netflix上线热门美剧《怪奇物语》第四季,观看总时长达到13.5亿小时,成为有史以来Netflix观看量最多的英语剧集。热播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在28个国家的非英语剧集榜单登顶,28天内观看总时长达4.02亿小时。

不过,受到关注的不只有订阅用户数量和三季度片单。Netflix即将落地的“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才是全场焦点。三季度财报会总时长42分钟,高管回答广告收入相关提问就花了将近15分钟。

新冠疫情流行期间,Netflix迎来用户的快速增长期。不过流媒体在北美市场和国际市场立足后,流媒体用户数量也触碰到天花板。公司必须寻找新的增收方式,广告是举措之一。

早在2022年一季度,Netflix就释放出推出带广告订阅计划的信号。这一计划迅速落地。7月,Netflix确定微软作为广告服务商。9月,Netflix向广告商表示,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将在2023年收获4000万用户。

Netflix将广告作为提振业绩的新手段,引发投资者侧目。据《好莱坞报道》,摩根大通在10月10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广告对于Netflix重新加速提升营收十分关键,新的订阅计划能增加Netflix可服务市场规模。

但市场上也不乏对广告计划的质疑声。投资机构MoffettNathanson在研报中指出,微软提供的广告方案能否帮助Netflix度过业务表现不佳的情况,才是广告模式等关键。此外,该研报还指出用户可能“消费降级”:放弃高价订阅计划,转投低价订阅计划。

10月14日,Netflix正式宣布将推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Basic with Ads)。选择此订阅计划的用户需要每小时观看5分钟广告。其他订阅计划依然保持无广告模式。

Netflix在股东信中表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将比现有最低订阅计划价格降低20%至40%。例如,在已公布定价的美国市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定价6.99美元/月,现有订阅计划的定价分别为9.99美元/月(Basic)、15.49美元/月(Standard)和19.99美元/月(Premium)。

11月2日至11月10日,“基础计划”将陆续在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等12个国家推出。而竞争对手Disney+的同款“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预计12月推出,Netflix抢先了一个月。

Netflix高管十分看好广告收入的前景。消费者方面,公司COO兼首席产品官格雷戈·彼得斯(Greg Peters)认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定价不高,预计将吸引大量新用户订阅Netflix.他也强调,大部分Netflix原用户将维持原来的高价订阅计划,因为Netflix用户很少下调自己的订阅计划。

同时,在Netflix看来,广告商也对投放广告表现出了热情。此前13日发布“带广告的基础计划”时,Netflix便表示公司几乎卖光了广告位、上百名广告商已经签约。

不过,观察到需求不代表广告模式的成熟。据Netflix股东信,公司预计“带广告的基础计划”不会对四季度财务表现造成显著影响。Netflix高管在财报会上表示,目前对广告收入的探索还在早期阶段。

Netflix高管推测,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将帮助Netflix减少用户流失,不过减少用户流失的核心方法,仍然是通过作品“取悦用户”。

Netflix预计,受强美元影响,第四季度收入将跌至78亿美元,新增订阅用户将达到450万。下季度开始,Netflix将不再预测用户增长数量,重点将迁移到收入数字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19日周三美股盘后,IBM公布其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

三季度,IBM营收为141.1亿美元,增速达到6.5%,高于市场预期的135.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81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77美元。

财报发布后,IBM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了6%。

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称:

凭借我们年初至今的表现,我们现在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高于去年模型预测的中个位数水平。

IBM在7月表示,预计今年的收入增长有望达到高个位数。此外,管理层再次重申7月以来的自由现金流约100亿美元的指引。

三季度,IBM的经营亏损为32.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则为10.4亿美元。出现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IBM支付了一笔一次性非现金养老金结算费用,该费用与将一些养老金义务和资产转让给第三方保险公司有关。当季IBM调整后的税前利润率为13.9%,略低于市场预测的15.1%。

分业务来看,三季度,IBM三大主要业务表现均超出预期。

其中,软件业务贡献了58.1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近7.5%,超出市场预估的55.4亿美元。其中,处理软件的收入增速高达23%。

咨询d业务的收入达到4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5.5%,高于市场预期的45.1亿美元。该部门的税前利润率则从10.5%收窄至9.8%。

基础设施部门三季度的收入为3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也超出市场预期的30.6亿美元。其中,IBM Z Systems系列大型机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了88%。值得一提的是,Z16大型计算机是从二季度才开始销售的。

三季度,IBM收购了咨询公司Dialexa和可观察性软件初创公司Databand.ai等公司。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Krishna称,强势美元令公司全年收入损失约7%。Krishna称: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美元走强结束。

以周三的收盘价计算,IBM今年以来股价下跌近10%,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约23%的跌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走势震荡,收盘时集体上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涨。

美股市场三季报披露拉开序幕,全球顶级投行高盛当日发布财报显示,三季度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但超出市场预期,其投行业务营收骤降57%,大幅低于预期;奈飞三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其股价盘后大涨逾14%。

华尔街机构警告称,投资者对美股依旧缺乏信心。美国银行预测,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落到3000点附近,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或有19%左右的下跌空间。

美股连续两日上涨

10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走势震荡,收盘时集体上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涨。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12%,报30523.80点;标普500指数涨1.14%,报3719.98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90%,报10772.40点。

从行业板块看,美股银行股和航空股表现亮眼。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均涨逾3%,摩根大通、高盛均涨逾2%;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联航均涨逾3%。

美股三季报披露季已拉开帷幕。10月18日,全球顶级投行高盛和流媒体巨头奈飞的三季报表现备受关注。

奈飞发布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9.3亿美元,超出预期的78.37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3.98亿美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9.66亿美元;奈飞第三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净增241万,市场预估净增100万。奈飞四季度业绩指引同样超出预期,其预计第四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净增450万,市场预估净增390万。受超预期业绩提振,奈飞盘后大涨逾14%。

高盛最新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高盛实现营收119.8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2%但仍超出114亿美元的市场预期。其中,投行业务营收骤降57%至15.8亿美元,比预期还要低两成。此外,高盛CEO大卫·所罗门确认,高盛将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其四大业务板块将重整为三块,作为高盛招牌的投资银行将与交易业务合并,而资管和财富管理业务也将重组为一个新部门,同时新成立“平台解决方案”部门,将会容纳高盛的新兴数字企业现金管理工具。

华尔街警告风险

在华尔街分析师看来,尽管美股延续涨势,但盘中大幅波动的走势也反映了投资者的疑虑,表明对美股依旧缺乏信心。

年初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下跌了约22%,但高盛认为,该指数当前价格仍然过高。高盛表示,今年年初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为21倍,是1980年以来的第91个百分位。虽然此后市盈率降至15.8倍,但仍停留在第66个百分位。高盛策略分析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提出,投资者应当卖出标普500指数的看涨期权。

Baird董事总经理兼市场策略师Michael Antonelli表示,“当你处于熊市的阵痛中,除了要看到股市显著上涨,还需要看到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反弹。”但现在这并没有发生,相反,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一直在攀升。

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已发布财报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只有42%的公司报告营收和利润两项重要指标均高于预期,该比例创下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也低于财报季第一周47%的历史平均水平。“利空美股的金丝雀正在对商品生产商鸣叫,这对美股不利。”美国银行在报告中写道。

此外,美国银行预测,由于美国通胀持续和美联储暴力加息,美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空间愈发收窄,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落到3000点附近。和最新收盘价相比,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或有19%左右的下跌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英国《卫报》周日(16日)的一篇报道,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的创始人夫妻Uur ahin和zlem Türeci表示,一种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在2030年之前可用,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突破,这推动了业界对癌症疫苗的乐观情绪。

BioNTech与美国的辉瑞公司共同研发生产了具有革命性的基于mRNA的新冠疫苗,该疫苗被誉为新冠疫情中最成功的疫苗之一。

Uur ahin和zlem Türeci近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Türeci教授描述了如何将新冠疫苗中核心的mRNA技术重新利用于癌症疫苗,可以启动身体中的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当被问及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何时可用于患者时,ahin教授表示,它们可以在“2030年之前”问世。

基于mRNA技术

mRNA新冠疫苗的原理是将新冠病毒上无害的刺突蛋白的遗传指令运送到体内,这些指令被产生刺突蛋白的细胞所接受,然后这些蛋白质或抗原能够告诉免疫系统的抗体和其他防御系统要寻找和攻击什么细胞。

Türeci称,以上用于新冠疫苗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寻找和破坏癌细胞,正处于研发阶段的癌症疫苗将包含癌症抗原的遗传指令,而不是携带识别病毒的代码。

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BioNTech一直在研究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后来全球疫情紧急情况让该公司转向生产新冠疫苗。mRNA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激起了BioNTech对癌症疫苗的积极情绪。

该公司目前有几种癌症疫苗正在临床试验中。Türeci表示,辉瑞/BioNTech疫苗研发的成功 “给我们的癌症(疫苗研发)工作带来回报”。

重重阻碍

BioNTech希望开发针对肠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类型的治疗方法,但未来仍存在重重阻碍。由于构成肿瘤的癌细胞可能掺杂着各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使得制造一种针对所有癌细胞、同时不对健康组织有害的疫苗变得非常困难。

在新冠疫苗的密集开发和快速推出的过程中,医药监管机构也对批准疫苗有了更娴熟的机制。Türeci补充道,“这肯定会加速我们的癌症疫苗(上市)。”

然而,目前BioNTech和辉瑞正处于一起诉讼案件中,由于其基于mRNA的疫苗原理类似于Moderna的注射疫苗,Moderna公司指控他们侵犯了新冠肺炎疫苗的专利权。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ahin表示,“我们的想法是原创的。我们花了20年的研究来开发这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当然,我们将为知识产权而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截至2022年7月,全球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接近12万亿美元,但榜单上的TOP 10 已经不是20年前的老面孔,已经多次经过新趋势的洗礼。不过,整体来看,能源和科技交替占主导。

市值只是衡量公司和产业价值的诸多标准之一,但市值的变化仍然是窥探行业趋势和市场情绪的最佳窗口。虽然市值可以洞察股票在特定时间的价值,但计算市场价值要复杂得多,也要微妙得多。毕竟,投资者对特定公司股票支付的价格,可能无法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为了衡量价值,可以考虑其他指标,如公司的市盈率、市盈率或股本回报率。

在过去20年里,随着不同趋势的出现,投资者情绪发生了变化,受市场支持的公司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例如,21世纪初,科技和电信公司规模很大,投资者对新推出的万维网看似无限的潜力感到兴奋。

2000年,微软是全球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最高的公司。当年,投资者纷纷向与互联网相关的科技初创公司注资。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投资者希望在这些公司开始真正盈利之前“尽早进入”。这种过分热情的情绪反映在当时上市公司的市场资本化上,尤其是那些被视为受益于互联网繁荣的科技或电信公司。

2G-3G过渡期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德国电信、日本多科莫公司和诺基亚上榜。

互联网泡沫并没有持续很久。到2004年1月,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排名看起来更加多样化。此时,微软失去了榜首位置,而通用电气的市值为3090亿美元。

然后在2010年前几年,埃克森美孚、中石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等能源公司霸榜,因为油价飙升超过每桶100美元。到2022年,随着大科技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至此,科技到能源再回到科技,全球最高市值榜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中,有四家是科技公司,腾讯也跻身前十。特斯拉被归类为汽车公司,但许多投资者认为它是一家“汽车互联网”公司。

22年间,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不断更替,微软、通用电气、中石油、苹果和沙特阿美轮番登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油价飙升至100美元,稳坐全球市值第一宝座的是苹果公司。

时间来到2022年,在利率上升、严重通货膨胀以及俄乌战争等多事之秋,有迹象表明可能出现全球衰退。科技公司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表现良好,但可能无法免受普遍经济放缓的影响。也许在这种时期,还能保持领先的公司,才是资本市场真正的“不死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周二盘后,奈飞(Netflix)公布了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奈飞不但扭转了付费订阅用户流失的局面,而且还提供了高于华尔街预期的乐观前景。奈飞股价盘后大幅飙升,涨幅一度超过15%。

财报显示,奈飞三季度营收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6%,超过了市场预期;每股收益3.10美元,预期为2.12美元。奈飞预计四季度营收为78亿美元,公司将收入连续下降归咎于强势美元。

在奈飞快速增长的几年里,其股票一直是投资者的至爱,但在三季度财报发布之前,今年迄今其股价已经下跌逾60%。

虽然现在奈飞已经不可能像几年前那样快速增长,但它扭转了用户流失的局面,已经回到了积极的发展轨道上,这对奈飞以及同行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奈飞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表示:“在经历了具有挑战性的上半年之后,我们相信奈飞正走在重新加速增长的道路上。”

在第三季度,奈飞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240多万的新订阅用户,比预期的107万高出一倍多。此外,奈飞还预计,四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将净增加450万,比分析师预期的390万高出15.4%。

奈飞目前处于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流媒体服务关注的不仅是新增订阅用户,而且还要从客户那里赚取更多的钱。

在第三季度,大量新剧集吸引了数百万新观众。奈飞发布了《怪奇物语4》的最后几集,以及传记犯罪剧集《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这部剧成为奈飞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剧集之一。

奈飞正在执行两项重大战略转型计划,希望借此提高收入和用户基础。首先将在下个月初推出带有广告的订阅版本(每月7美元),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用户,高管们长期以来一直抵制这一举措。

其次是打击共享账号,以期增加付费观众。该公司已经测试了不同的方法,以让家庭支付更多的共享费用,并表示计划在2023年推出相关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投资者一直根据奈飞每季度增加的付费用户来判断其经营状况,但从第四季度开始,奈飞将不再提供付费用户数据指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美联储今年以来“鹰声不断”,华尔街最坚定的大多头、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师Marko Kolanovic也开始倒戈、越来越不看好股市了,因为他认为美联储的强硬加息举措可能导致政策失误的风险上升。

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他将模型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敞口减少了3%,并将其配置重新分配到政府债和公司债券上。

“鉴于央行犯下鹰派政策错误和地缘政治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我们本月削减了模型投资组合中的风险。最近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即央行日益强硬的言论,以及俄乌冲突的升级,可能会拖延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在这份报告发布之前,美联储在上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以遏制通胀。在9月份通胀数据高于预期之后,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和12月的FOMC会议上再加息75个基点。

Kolanovic说,“金融环境的迅速收紧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压力。”

他补充说,与此同时,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增加了尾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紧张关系难以在短期内缓和。

不过,尽管Kolanovic削减了股票配置,他仍持有这一资产类别报,并预计股市和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弹性。

他原本对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终目标价为4,800点,这意味着该指数有可能较当前水平上涨30%。不过他现在承认,这一目标价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实现。

他解释称,“随着投资者今年逃离几乎所有资产类别,根据我们的估计,在场外观望的现金量已达到10年高点,这表明未来不仅股票受到支持,债券也受到支持。因此,我们在减持股票和债券的比例上都有所缩减。”

小摩还补充称,股市的波动性仍将很高,债券收益率可能在短期内继续成为推动股市波动率上升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大幅高开,纳指一度涨近3%,随后三大指数涨幅收窄,截止收盘,道指收涨1.12%,纳指收涨0.90%,标普500指数收涨1.14%。

拼多多涨超5%。消息方面,除了欧美、东南亚,非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平台出海的战略新兴地。据消息,拼多多日前在非洲上线Temu.而在今年5月,SHEIN也进军非洲摩洛哥。拼多多自9月上线出海电商平台Temu以来,一直被外界视为对标SHEIN(希音)。同样都是主打低价、供应链模式,两个出海巨头不约而同把目光瞄向了非洲。

其他中概股方面,洋葱集团涨超16%,金太阳教育涨超14%,水滴公司涨超10%,雾芯科技、讯鸟软件、容联云通讯涨超7%,新氧、宁圣国际、九紫新能、大全新能源涨超6%,团车、泛生子基因、斗鱼、宝盛科技、敦信金融、怪兽充电涨超5%,燃石医学、波奇宠物、中北能涨超4%,房多多、声网、玉柴国际、万春医药、中国绿色农业、欧陆科仪、名创优品、中国天然资源、e家快服、奥瑞金种业、平潭海洋、联代科技、云米科技等涨超3%。

悦商集团跌超7%,优克联、中指控股、库客音乐、大健云仓、物农网等跌超5%,泛华金融、华富教育、安博教育、日月光半导体、诺华家具、苏轩堂、小白买买、挚文集团、盈喜集团、知乎等跌超4%,开心汽车、中国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尚高、品钛、贝壳、昱辉阳光、高途、尚德机构、百世集团、亿航、格林酒店等跌超3%。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将于19日盘后公布三季度财报。据金融数据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华尔街预测,特斯拉上季营收将达创纪录的2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猛增62%,调整后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8亿美元,同比增长50%。

本月初,特斯拉已披露交付数据,三季度汽车交付量回升并创历史新高,期内交付汽车34.3万辆,不过低于华尔街预期值36.5万辆,连续三季不及预期。该数据也意味着,公司需要在今年最后三个月加码生产、提高交付,才能实现全年交付量增长50%的目标。

摩根士丹利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供应瓶颈、汇兑因素、通胀压力、新厂投产成本以及需求回落等因素导致特斯拉上季产销数据低于预期,而上述不利影响可能继续拖累四季度乃至2023年业绩表现。

需求前景回落

有分析认为,投资者忧虑汽车行业供需矛盾加深。供应端方面,生产和物流瓶颈持续限制车企产能,车企难以满足客户需求;需求端方面,经济前景不明朗,快速上涨的利率和物价恐将打消消费者未来数月的购车念头。

三季度特斯拉产量为36.5万,超出交付量2.2万辆,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需求回落。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乔纳斯(Adam Jonas)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确定问题只存在于供应,与需求毫不相干吗?在需求不受损的同时,价格还能继续提高,这种假设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该行下调特斯拉今年全年交付预期,由137万辆下调至131万辆,2023年交付预期也由200万辆降至180万辆。

今年3月,特斯拉欧洲首家工厂德国柏林超级工厂正式投入运营,4月,美国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也落成投产。马斯克称上述两座新厂是“巨大的钱坑”,高成本、低产量和供应链问题给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华纳(Joshua Warner)对美股投资网表示,新厂接连投产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在今年烧钱数十亿美元后,投资者希望看到新厂的生产进展。

行业竞争加剧

经济前景恶化打击汽车行业总需求,而同业竞争加剧对特斯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华纳称,特斯拉与初创企业和传统车企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约占美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但在2018年,其在美国的市占率达到峰值约86%,可见领先优势近年来已然缩小。”华纳还表示,来自中国车企的竞争不容小觑,尤其比亚迪和蔚来等汽车已经进军欧洲。

标普全球评级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疲软和市场竞争加剧之下,车企的技术能力和可负担性将变得至关重要。该机构指出,在全球轻型车市场,特斯拉在规模、产品多样性等方面仍然不足,为了维持强劲增长,保持先发优势,提高市场份额,特斯拉需要让产品更加实惠并推出更多车型,以在2025年底前应对来自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和初创企业的大量车型。

该机构估计,到2026年,北美电动车车型将超过100种,是现有车型数量的四倍多,“在接下来的3~5年内,其中一些车型可能会成为特斯拉的强大竞争对手”。

推特收购案如何收场?

4月至今,特斯拉CEO马斯克收购推特一案几度反转,进展扑朔迷离。马斯克月初表示,拟重启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为筹集收购资金,马斯克今年累计抛售15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令特斯拉股价承压。

券商Wedbush分析师艾夫斯(Dan Ives)警告,重启交易对特斯拉来说将是灾难性的。他表示,马斯克的2500亿美元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特斯拉和Space X的股份,如果坚持收购,他将不得不抛售更多特斯拉股票获取资金,导致特斯拉股价进一步下跌。

基金公司Future Fund董事合伙人、特斯拉股东布莱克(Gary Black)表示,该收购案令特斯拉投资者头大。“最大的两个问题在于,一方面马斯克需要逐步出售个人持股以为该交易筹资,另一方面该收购也让马斯克分心,特别是其个人核心竞争力是工程技术,而推特只是一项媒体业务。”他说。

特斯拉今年大幅跑输大盘,截至周一收盘,股价累计下滑37.7%,同期标普500指数累跌22.8%。不过仍有43家券商给予该股平均目标均价为292.32美元,较其现价高出约33.3%。

今年全球的主要车企都面临股价下滑困境,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分别累计下跌42.7%和43.5%,而纯电动车公司的股价更是遭遇暴跌行情,其中,美国电动车新秀Rivian和Lucid分别下挫70.4%和67.4%。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