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股市持续萧条之际,华尔街主流投行的最新报告再次让股票投资者们的心情雪上加霜。
美东时间周一,高盛集团策略师格里斯曼(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团队将未来三个月的全球投资配置中股票评级下调为减持,同时仍建议增持现金。该公司说,实际收益率上升和经济衰退的前景表明,股市还将进一步下跌。
全球经济衰退和股市下跌风险升高
在最近的债券抛售之后,高盛预计未来全球衰退的可能性上升到40%以上,“从历史上看,这意味着股票未来下跌的风险升高。”
他们认为:“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可能无法完全反映相关风险,可能必须进一步下跌,才能达到市场底部。”他们补充称,实际收益率仍是阻碍股市上涨的主要阻力。
高盛的观点更像是华尔街当前主流观点的缩影。华尔街正越来越担心,美联储抑制通胀的决心将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并扰乱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行都在近期发表了悲观看跌的观点。
截至目前,MSCI全球股市指数成份股市值已经自9月中旬的高点蒸发逾8.4万亿美元,而且一些投资者表示,这一跌势可能尚未结束。
股市正从“无可替代”到“有更好的选择”
策略师们表示,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股市“无可替代(”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的时代已经结束。
他们写道,尽管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增强了股票的吸引力,但“投资者现在面临着更合理的替代选择(”TARA“,There Are Reasonable Alternatives )——债券似乎更有吸引力。”
高盛策略师在资产配置报告中表示,他们已将三个月的信贷评级建议上调至中性。他们写道,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于股票的相对价值,投资级信贷收益率看起来都很有吸引力。
在上周,高盛美股策略师已经将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从4300点下调至3600点。同样,高盛欧洲策略师也下调了欧洲股市指标的目标,将斯托克欧洲600指数 2023年的每股收益增速预期从零下调至-10%,并且预言欧股熊市尚未见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二(9月27日),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由于美国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能否实现其控制通胀的目标正受到质疑。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虽然较之前的峰值略有回落,但该数据仍处于接近40年高点的水平。
作为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中的鹰派代表人物,布拉德周二表示:“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确保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上周的9月利率会议上,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3.00%-3.25%,使其达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高的水平。中值预测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到今年年底利率将达到4.4%,而2023年将达到4.6%。
布拉德在谈到美联储的加息路径时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可以称作限制性区间的地步。我认为我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利率,以确保通胀问题得到控制。”
美联储官员表示,根据他们的预测中值,他们预计在今年最后两次利率会议(11月和12月)上,美联储将合计加息125个基点。目前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利率会议上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
布拉德称,美联储激进加息增加了经济衰退的风险,但这很可能是外部冲击造成的,而美国经济仍具有弹性。
一直以来,美联储都试图在不引发严重衰退的情况下控制美国通胀,布拉德对此形容道:“任何时候你试图在空中钢丝上穿过建筑物时,你都会担心刮来一阵大风。”
布拉德认为,鉴于美国就业增长强劲,且家庭负债情况良好,有关经济衰退的讨论应更多地集中在全球层面,而非美国层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一到周二,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监测发生三处泄露,瑞典和丹麦都记录到强烈的水下爆炸,据丹麦国防军公布的爆炸视频显示“北溪”天然气管道上的三处气体泄漏点在海面上造成巨大动荡,最大的泄漏点在直径1公里的海面上产生湍流,最小的绕一圈大约200米。9月27日,负责建造与运营“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北溪AG公司(Nord Stream AG)发表声明称,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到破坏尚属首次,何时恢复供气无法预测。
对此,9月27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根据丹麦相关机构的综合评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瑞典政府称“北溪”管道泄漏“可能是蓄意破坏”;德国联邦内政部发言人表示,该部门对管道的损坏“非常重视”,联邦政府与德国安全部门以及丹麦和瑞典等国政府正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北溪”管道遭破坏也被视为迄今最清晰的信号,显示欧洲将不得不在没有大量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下度过今年冬天。
周二美股早盘时段,欧洲大陆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盘中一度涨至212.415欧元,日内涨幅达22.19%,最终收涨7.06%,报186.099欧元/兆瓦时,终结四日连跌,远离周一所创的7月22日以来收盘低位。
丹麦、德国等多国政府发声
据央视新闻28日消息,9月27日,瑞典电视台报道,据政府评估,“北溪-1”和“北溪-2”的泄漏可能是故意行为造成的。首相安德松表示,“这可能是一起破坏事件,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事件。”同时,她强调在国际水域发生了两次爆炸,这不是针对瑞典的袭击。
据丹麦广播电视台报道,9月27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国防大臣、气候大臣和外交大臣就“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举行新闻发布会。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根据丹麦相关机构的综合评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
弗雷泽里克森补充说,政府正在非常认真地对待此事。她认为,这不是对丹麦的攻击。气候大臣表示,泄漏一定是由爆破造成的,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丹麦能源署27日证实,26日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发现一个泄漏点不久,“北溪-1”管道又发现两个泄漏点,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附近水域。丹麦能源署署长在新闻公报中说,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是极其罕见的。
据央视新闻28日报道,在“北溪-2”和“北溪-1”天然气管道相继发生泄漏事件后,德国内政部27日表示,对管道的破坏问题“非常重视”,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德国地震研究中心表示,丹麦博恩霍尔姆岛的地震仪26日记录了两次震动,一次在2时04分,第二次则发生在19时04分,但是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并未发生地震。瑞典国家地震局也表示,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记录了两次“大规模能量释放”事件。专家认为这“毫无疑问”是爆炸。
瑞典和丹麦已就该事件成立了危机小组,两国外长和危机小组成员计划于27日晚间举行视频会议。
德国联邦内政部发言人表示,该部门对管道的损坏“非常重视”,联邦政府与德国安全部门以及丹麦和瑞典等国政府正保持密切联系。波兰、丹麦和乌克兰等国认为,有迹象表明该管道可能受到人为破坏。俄罗斯方面则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北溪-2”管道运营商表示,管道的设计和铺设方式不太可能发生多处同时受损的情况。
德国媒体报道称,“北溪-1”管道和“北溪-2”管道受到的损坏可能比预想的更严重,这也可能引发欧洲天然气市场的动荡,虽然目前没有任何天然气通过管道运送,但不确定性已经增加,天然气价格也可能随之上涨。
9月2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的消息令人担忧。目前只知道,发生事故的地方位于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管道气压大幅下降。事故的性质还不清楚,但是发生这一情况尚属首次,需要立即展开调查。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方面对此深感担忧。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据海外网9月28日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两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日前出现损坏,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此表示,“北溪”管道泄漏“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布林肯在27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有初步报告表明“北溪”管道受损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攻击或是破坏,美方尚无法证实,但布林肯表示,管道泄漏“显然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冯德莱恩表态!欧盟或推迟对俄石油限价
据央视新闻28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9月2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她与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讨论了当天发生的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行为,欧盟将全力支持有关国家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冯德莱恩表示,任何对欧盟国家在用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有意破坏都是不能容忍的,并将招致“最强烈的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俄乌冲突继续的同时,欧盟近期也正在酝酿第八轮对俄制裁。新一揽子制裁措施可能包括对俄石油出口施加价格上限。然而,欧盟内部对此仍有分歧。据彭博社26日报道,由于遭到塞浦路斯和匈牙利等国的反对,欧盟计划推迟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
彭博社2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欧盟委员会就对俄石油设置价格上限一事同各成员国展开磋商,试图找到妥协方案。但由于许多成员国在限价一事上难以达成一致,限价计划可能会被推迟。据报道,进口俄管道石油的欧盟国家希望能够继续得到豁免,而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欧洲航运国家则担忧,一旦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俄罗斯很可能以“禁售”的方式进行反制,而这会对本国航运业造成重大影响。本月初,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曾表示,俄罗斯不会向支持对俄石油限价的国家供应石油。
除石油外,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限价的想法同样进展不顺。英国《卫报》14日称,一份泄露的欧盟草案显示,因成员国未能达成一致,欧盟也可能放弃对俄天然气实施限价。
相关报道
“震级”2.3级!北溪管道泄漏区水下强烈爆炸 天然气喷涌而出 现场曝光
欧洲能源“大动脉”告急 美国能源巨头赚疯了!“华尔街空神”突发警告 美国房价可能再次暴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由于预想中的“需求激增”未能实现,苹果将取消今年的iPhone 14系列增产计划。
该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原计划今年下半年将iPhone 14系列的组装量增加600万部;但如今计划生变,公司已告知供应商撤回增产计划,取而代之的,在此期间将生产9000万部iPhone,这一数字与去年水平大致持平,且符合苹果今年夏天给出的初始预测值。
iPhone 14系列在中国的销售数据也不尽人意——就在本周一,Jefferies已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者在iPhone 14系列上市初期购买量低于去年新款机型,前三天销量为98.7万部,较去年iPhone 13系列可比销量下滑11%。
近日“需求旺盛”的消息似乎纷纷遭到“打脸”,而这距离iPhone 14系列三款机型具体发售(9月16日),仅十余日。
不过,细看iPhone 14系列具体机型,虽说iPhone 14 Pro售价更高,但需求明显强于入门级机型。
9月26日,“iPhone 14或成苹果史上销售最差机型”已冲上微博热搜。
实际上,这在发售当日已现端倪。据《科创板日报》此前报道,iPhone 14系列正式发售首日,标准版iPhone 14产品在门店无需预订即可购买,而Pro版则全面缺货。在渠道商侧,标准版iPhone 14甚至出现价格首发即破发;但iPhone 14 Pro系列溢价空间很高,最多达2000元。
苹果分析师、投行韦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本周受访时也表示,消费者对苹果高端机型需求尤为强劲。艾夫斯估计,85%-90%的新款iPhone预购订单都是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将比iPhone 13系列高出8%-10%。
但得益于iPhone 14中高端系列机型畅销等因素,苹果iPhone平均售价Q3或将创下新高,达到892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文初报道指出,至少有一家苹果供应商正将产能从低价机型转向高端款。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曾表示,苹果已要求鸿海富士康将iPhone 14 产线切换到iPhone 14 Pro机型。产线转换后,今年下半年,Pro系列出货占整体iPhone 14系列出货量比例将达60%–65%,此前预估为55%-60%;iPhone 14 Pro Max下半年占整体系列出货量比例约30%–35%。
或受减产消息影响,今日早间苹果概念股尽数下跌。截至午间,苹果概念指数(861136)下跌2.20%,近半个多月来区间跌幅已超1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日,福布斯公布2022年度美国400富豪榜,榜单显示马斯克以2510亿美元身价排名第一,力压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1510亿美元。而马斯克从第二升至榜首,只用了一年,而去年贝索斯以 2010 亿美元位居榜首,马斯克以1905亿美元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上另一位“大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以577亿美元排名第11位,跌出前10。
据福布斯网站,埃隆·马斯克首次登上了《福布斯》美国富豪榜的榜首。由于特斯拉股价的上涨,以及SpaceX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他的财富估计增加了605亿美元。在去年的美国富豪榜出炉仅几周后,马斯克就超过贝索斯成为了世界首富,而如今前者的财富比后者多了1,000亿美元,后者的财富则较去年减少了500亿美元,是今年美国富豪榜上的第二大降幅。
另外,对Meta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在与TikTok的竞争中,Facebook的每日用户数在不断减少,而扎克伯格进军元宇宙的努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这促使他在遭到网络的群嘲后承诺对元宇宙的图像进行“重大更新”。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公司股价下跌了57%,这使扎克伯格的财富减少了近740亿美元。自2014年以来,他首次跌出榜单前十。
截至美股9月27日收盘,Meta股价下跌1.44%,报134.4美元/股,总市值3612.1亿美元。
在经历了繁荣的2021年之后,美国最富有的400个人——以及许多美国人——都遭到了通胀加剧和市场下跌的打击。作为一个整体,今年《福布斯》美国富豪榜的上榜者总财富为4万亿美元,比一年前少了5,000亿美元。上榜的最低财富门槛也下降了2亿美元,至2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富豪首次没有变得比前一年更富有。
图源:福布斯网站
据中国新闻网,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总身家升至32亿美元,重新进入美国400富豪榜。
据中新网援引美国中文网报道,2021年,特朗普排名下滑,25年来首次跌出福布斯400富豪榜。而今年,他排名第343位。
特朗普2022年最大的财富增长来自他在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的股份,这也被称为他“最有价值的一项资产”。据《福布斯》的分析,特朗普拥有该公司约80%的股份。
但《福布斯》也表示,特朗普的投资并非都很成功,他在纽约的房地产资产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据估计,特朗普大厦的净值已降到2.07亿美元,比一年前减少7800万美元。
报道还称,特朗普目前正面临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的诉讼。根据这项民事诉讼,特朗普在其成年子女以及特朗普集团高管帮助下虚假夸大净资产,以诱使银行向该集团提供条件更有利的贷款,诱使保险公司提供更高保额却收取更低保费,以及获取税收优惠等。
《福布斯》对此指出,即使特朗普的财产确实被高估,他的资产“仍然非常有价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TSLA.US)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在周一发生火灾,并引发了环保组织要求该工厂停产的呼吁。
据报道,火灾发生在欧洲中部时间凌晨3:30左右,起因是工厂回收设施的一堆纸板和木头起火。火情在几个小时内得到控制,并在欧洲中部时间早上7:45被扑灭,50多名消防员参与灭火。
火灾发生后,当地的水保护和环境保护组织呼吁特斯拉停止该工厂的生产,具体投诉主要涉及对当地饮用水的威胁,因为该工厂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有毒物质渗入地下水的担忧因火灾被凸显出来。
当地环保组织Bürgerinitiative Grünheide的代表表示:“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变成了显示。”“我们要求停止生产,直到原因和情况得到澄清,以及水保护区的所有安全相关措施都得到实施。”
截至发稿,特斯拉周一美股盘前跌1.33%。
亚马逊(AMZN.US)于近日宣布,将于10月11日至12日举行类似于在7月12日和13日期间举行的Prime购物日。据悉,亚马逊称之为“Prime会员早享日”(Prime Early Access Sale)。亚马逊将在这个购物日进行比以往更多的促销活动,以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同时弥补返校季和假日购物季之间的空白。
这是亚马逊首次在一年时间里举行两场Prime购物日活动。这再次给沃尔玛(WMT.US)、塔吉特(TGT.US)、百思买(BBY.US)和迪克体育用品(DKS.US)等零售巨头带来压力,并迫使它们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眼球。此外,Wayfair、Etsy和Overstock.com等电子商务零售商也将在10月份举行类似的打折活动。
有行业人士认为,亚马逊的Prime购物日活动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假日购物活动从传统的“黑色星期五”拖到“网购星期一(Cyber Monday)”,同时还将使零售行业的库存高于预期水平。
Palantir(PLTR.US)周一表示,美国国土安全部与其续签了合同,以用案件调查管理软件支持国土安全调查。该合同价值9590万美元,为期5年。
美国政府选择了Palantir的软件,以提高交付速度,以及该平台领先的访问控制和数据保护,以执行关键的安全和隐私标准。
8月初,这家数据软件公司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并提供了低于华尔街预期的全年销售指引,导致股价暴跌。
尼日利亚石油部长Timipre Sylva表示,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OPEC可能会被迫减产。
Sylva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我们看到的价格正在影响某些OPEC成员国的预算。所以它不会离我们很远。我们不完全知道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唯一可用的工具是在价格过低时减产。”
同日,普京与沙特王储通电话,赞赏OPEC+维持油市稳定的努力,誓言将遵守石油生产协议。
周四,原油脱离两周低位,美油盘中一度涨超3%。
当前,OPEC+认为供需基本面支撑原油价格的上涨,但油价实际上是继续下跌的。OPEC在9月公布的月报中指出,当前的石油抛售由“错误信号”引发,今明两年石油需求依然强劲,石油市场基本面“没有变化”。OPEC维持了其对2022年和2023年石油需求的预测不变,认为油价下跌的原因是“期货市场的大规模抛售加剧了市场波动”。
在此前9月的会议上,OPEC+表示,该组织将从10月起减产10万桶/天,使供应量回到8月份的水平,这将推翻OPEC+前个月宣布的9月增产计划,而此次减产也是该组织2021年初以来的首次减产。OPEC+此举旨在市场对经济疲软和需求放缓的担忧升级之际,来稳定油价。OPEC+的这一举动出乎意料,不过由于幅度小,市场将其定性为“象征性”减产。
减产10万桶原油后,沙特方面表态,称后续将保持产油政策的主动性。沙特能源大臣称,OPEC+上述减产的决定表达了OPEC+将使用工具包中所有工具的意愿。这一简单的调整表明,OPEC+将在支持市场稳定和有效运作方面保持专注、先发制人和积极主动。沙特在8月时就曾表示,“极端”波动和缺乏流动性意味着原油期货市场与基本面越来越脱节,可能会迫使OPEC+采取行动。
虽然油价周四小幅上涨,但近期整体走势总的来说相当低迷,由于担心经济衰退,油价已回吐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所有涨幅。不过油价低谷之际,高盛继续“力挺”大宗商品,称全球衰退风险被夸大,回调让入手原油有了吸引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德意志银行的外汇专家、该行外汇研究全球主管George Saravelos认为,在本周五英镑和英国国债都遭遇“历史性下跌”后,英国央行现在需要采取超乎寻常的大幅加息行动,才能让市场恢复信心。
当地时间23日周五公布的报告中,Saravelos写道,
市场已经给出非常强烈的信号,表明不再愿意以当前的英国实际收益率和汇率,为英国的外部赤字头寸提供资金。当前的形势对政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国央行最快下周就要在(计划)会议期之间(另外开会)大幅加息,以次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
Saravelos还呼吁英国央行,释放“强烈的信号”,显示其“原意‘不惜一切代价’迅速降低通胀,并且让实际收益率进入正值区间。”
本周五英国政府公布半个世纪来最大规模减税方案,经济学家认为,这些举措将增加政府债务、助长高通胀。方案出炉后,英国股债汇齐跌。英镑兑美元连续第三日创1985年来新低,日内跌超3%,创两年半来最大跌幅;5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日内升幅一度接近60个基点,创史上最大升幅,基准10年期英债收益率日内升幅超过30个基点,也创最大单日升幅。
Saravelos评论前一天,本周四英国央行刚刚宣布连续第二次加息50个基点,会上还有部分决策者主张加息75个基点,这令市场对英央行下次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迅速升温。
媒体周五指出,目前市场定价显示,投资者已充分预期英国央行将在下次11月会后加息100个基点。而且,交易者甚至预计,英央行11月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也达到了50%。
本周四英国央行还宣布,要从10月3日起开始积极出售英国国债,主动量化紧缩(QT)。Saravelos称,让他意外的是,最近一些市场评论认为,英国央行应该撤销售债,作为这种急剧市场波动的适当对策。
Saravelos则认为,如果英国央行取消出售债券的计划,那将适得其反,反而让形势恶化,导致央行危险地接近财政政策主导的道路,也就是说,大量财政支出这种财政决策及其产生的后果——收益率更高将主导央行的主要通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