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本文将深度分析LMND,一家很受投资者追捧的明星企业,它的盈利模式十分有意思,颠覆性传统保险公司的科技公司Lemonade (股票代号: LMND),我自己也在用他们家的保险。

Lemonade20154月创立于美国纽约,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与行为经济学理论的智能保险平台,于20169月正式发布。Lemonade通过AI聊天机器人向年轻客户提供纯数字化的房主保险和租户保险,并在线上处理客户的索赔,使保险和理赔流程变得简单流畅。以房主保险和租户保险为切入点,Lemonade逐渐扩张保险领域,从数字媒体和业务模型创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保险,以独特的“保险+科技+慈善”模式,成为保险届的新星和流量担当。

       我个人对Lemonade还是挺熟悉的,因为我也是他们的客户,手机上有他们的app。相信在美国有过租房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多公寓的leasing 是要求一定要自己购买保险的。我呢就买了lemonade他们家的保险。我手机上还有这个app,大家可以看到我选择的plan是最basicplan5.92美金每个月,但是涵盖的服务也相对的没这么多,并没有包括像地震,洪水这一类的意外。相信很多跟我一样选择了lemonade的人都是因为lemonade用起来十分的方便简单,不用费力气,而且性价比高

 

行业与市场

Lemonade所在的保险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之一。全球财产、人员伤亡和人寿保险保费总计约5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保险业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且会随着客户的成长产生自然增长的参与式收入流,使保险公司具有持久的业务。

美国财险行业体量庞大,市场成熟。2019年美国财险行业市场规模为6902亿美元,占整个保险市场的47%,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现代保险生态体系,给新兴保险公司提供创新的舞台。其中,美国房屋保险规模约占整体财险市场的15%-17%,是美国财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081亿美元,潜力巨大。

房屋保险市场是Lemonade的主打市场。Lemonade先通过低单价的房客保险获取大量新增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并逐步切入高单价的房主保险。公司客均年保费已由2018131美元增至2020183美元。目前,Lemonade在纽约已占领7%左右的房客保险市场,而在全美房屋保险市场份额仅占 0.1%,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带来的兽医服务需求的增长,导致宠物保险市场迅速扩大。2019年宠物行业支出达到754亿美元,宠物保险需求强烈。2019年,超过68%的美国家庭至少饲养了一只宠物,然而仅有1%-2%的宠物猫狗拥有宠物保险,潜在市场巨大。Lemonade今年推出宠物保险,已经切入这一细分市场。

 

商业模式

Lemonade的商业模式以全数字化流程、创新的保费模式和独特的运营流程为特色,优势明显。

1)以全数字化业务流程为基础的直销模式

在美国,超过93%的房主保险单是通过保险代理人卖出的。代理人这个环节使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增加了难度。Lemonade的数字媒体将营销、承保和理赔整合起来,收集和部署数据,以不断推动有效的客户获取,增强体验并降低风险。这种方法可在保留客户体验的基础上快速扩大规模。取消代理人使Lemonade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运用科技手段重塑保险业务流程,为用户提供“90秒内完成投保,3分钟内完成理赔”的保险体验。

2)固定费率+再保险的业务模式

上市之前,Lemonade的保费收入分为三部分:1)保费收入的20%留作佣金,除支付公司运营日常开支外,多余部分即为公司利润;2)保费收入的40%用于理赔资金,若理赔之后还有剩余,公司将于每年6月底将剩余资金捐赠给用户指定的慈善机构,并将选定相同机构的投保人汇集在一个群组内,增加用户参与感和用户粘性。3)保费收入的40%用于再保险,当索赔资金池不足时由再保险赔付。其中20%用于购买外部再保险,20%用作内部储备资金。

202071日之后,Lemonade保留所有保费的25%用作固定费用,其余的75%用来支付索赔(包括再保险),结余资金捐赠给非盈利组织(Giveback机制)。

再保险是Lemonade业务模式的核心部分。保险业是集中承担风险又有效分担风险的经营机构,但因为保险公司从社会上承揽的各种危险责任有多种不确定性,其本身内含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再保险机制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控制承保责任,稳定经营成果。Lemonade的再保险模式旨在创建高重复性收入来源,并减少传统保险公司因天气等多种因素产生的波动性,可确保其损失的部分与再保险成本的总和不会超过75%。随着Lemonade客户群的增长,其固定费用模型具有较大的获利潜力,且科技和AI可以较少线下购买保险、索赔等相关流程的时间和成本。通过保持对整个保险生命周期的控制,Lemonade能够从每次客户互动中学习,创建创新产品并丰富平台。这使得Lemonade具备了现有保险公司无法比拟的速度和灵活性进行运营。

3)行为经济+慈善捐赠,与客户利益保持一致

Lemonade建立了Giveback机制以使公司利益与客户利益保持一致,促使客户与公司建立长期信任关系。Lemonade把固定费用中支付理赔和日常开销后剩余的部分“返回”给客户选择的非盈利组织,同时Lemonade会告知每位客户每年向其选定的非营利组织捐赠的金额。Lemonade认为这种慈善捐赠机制可以促进客户进行自我管理,降低风险,降低骗保概率,赢得客户的情感认同。

Lemonade这种将剩余保费捐献给慈善机构的行为,并不仅是一种宣传策略,更多的是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沿理论的考量。Lemonade和杜克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 Dan Ariely合作,在其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中大量运用了行为经济学的前沿知识。Lemonade的慈善捐款通过群组心理效应,给用户建立了一种心理暗示,即:在该平台投保的用户都是好人,好人不会做欺诈之类的坏事。

 

公司业务

Lemonade平台由Lemonade保险公司运营,其母公司Lemonade Inc. 旗下还有“Lemonade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和位于以色列的Lemonade公司,前者主要向客户销售保单并获取佣金,后者主要为Lemonade保险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借助该股权架构,Lemonade可以将利润锁定在“Lemonade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和“Lemonade公司(以色列)”,而将风险隔离在“Lemonade保险公司”中。其股权架构如下图所示:

Lemonade目前对外销售三款保险:房主保险、房客保险和宠物保险。

1)房屋保险

房屋保险可以分为两大类:房客保险、房主保险。其中,房客保险是给租客提供的保险,保障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造成的房屋财产损失;而房主保险不仅涵盖了租客保险的保障内容,还附加了房屋建筑损毁等保障内容,因此价格高于房客保险。房客保险低至5美元/月,房主保险低至25美元/月。在房屋保险领域,Lemonade的保单性价比远高于传统保险公司。从房屋保险的保障范围来看,Lemonade与传统保险公司并无明显区别,但保单定价可低至传统保险公司的50%及以下的水平。

2)宠物保险

宠物保险有助于避免昂贵的宠物医疗成本。一般情况下,宠物保险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宠物医疗费用。宠物保险专注特定宠物的医疗健康。Lemonade基于当地兽医比例、投保宠物的种类和年龄等数据,为猫类和犬类定制个性化宠物保险。二者的保障范围几乎没有差异,涵盖了宠物在意外或疾病发生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投保人可以自行设定免赔额,并可自由选择附加医疗保障项目。当前,公司宠物保险保障范围尚未包括已经发生的疾病和非事故/疾病(如美容)的医疗费用,且暂时无法给6个月以下的宠物及非犬类猫类提供保险。宠物保险低至12美元/月,低于绝大多数的市场同类保单价格。

 

Lemonade的投保与理赔流程如下:

1)投保流程

Lemonade的数字化流程和AI机器人可以使用户在线完成Lemonade的投保流程。只需要与智能机器人Maya沟通,回答一系列简单的选择题,即可完成投保,整个过程最短只需要不到一分钟。用户也可以随时在线取消保单,并获得按剩余保险期限折算的保费退款。如果用户已购买了其他保险公司相似的保险,又想要转到Lemonade平台,那么用户只需要提供原保单的投保人、承保人等信息,把剩下的转换保单的工作交给Lemonade处理即可。用户可以在移动端自由选择保单所覆盖的保障范围,也可以自由调整免赔额,并可以在支付保费前随时调整这些条款。

Lemonade对不同的用户可能会收取不同的保费费率。Lemonade根据每个投保人的住所区域位置、信用报告数据、索赔历史数据、手机APP数据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以及所保财产的年龄、尺寸和工程质量等信息,为不同的投保人制定不同的费率。如果投保人采取了某些Lemonade认可的财产保障措施,Lemonade将为投保人提供一些保费优惠。

为了控制风险,降低损失比率(Loss ratio),Lemonade从承保端着手,借助AI技术有效地对投保申请进行筛选,并拒绝部分高风险的申请。据 Lemonade披露,仅2017年,该平台就拒绝了价值1700万美元保费收入的保险申请,并大大降低了平台的损失比率。

 

2)索赔流程

Lemonade的数字化流程不仅仅降低了其运营成本,提升了投保效率,也提升了索赔效率。Lemonade在理赔端也设有一个专门与客户沟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Jim,据该平台披露的数据,AI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处理的理赔数量达到了总理赔数量的四分之一。Lemonade表示,对多数简单小额的索赔案,可以在3秒内完成理赔和支付,对部分需要全面审查的索赔案,Lemonade将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解决。除了提升索赔效率外,Lemonade还利用AI技术在系统评估环节进行欺诈风险评估,自主开发了多项反欺诈规则来识别骗保。其处理流程如下:

如果该索赔案不是用户的首次索赔,或者提供的索赔报告中缺少Lemonade所需的资料,那么就通过人工的方式评估索赔案,甚至与索赔人联系以开展进一步审核的工作。对于某些紧急的索赔情况,比如火灾、漏水等问题使得房屋无法入住,Lemonade的应急小组将会为被保险人提供水火灾损害清理、临时住所等服务。

Lemonade支付给用户的赔偿金额主要是按照财产的重置成本计算。Lemonade会根据当前最低的市场价值来计算被保险人财产的价值,如果该物品不再销售,Lemonade会寻找一个类似的资产,并使用该资产的价格作为参考。正常情况下,用户每次索赔后,续签的保费费率会有所提升。Lemonade专门推出了一个Zero Everything的保单条款,条款允许用户每年有两次免调费率的索赔机会,在此条款下,用户第三次索赔(以及之后的索赔)将会有250美元的免赔额,且第三次索赔将可能会使得用户续签的保费费率提升。

 

5 财务经营状况

Lemonade第二季度亏损缩小

具体看来,2019年公司净亏损1.085亿美元,较2018年的净亏损5290万美元同比扩大105%;2020年一季度,公司净亏损3650万美元,较2019年一季度的净亏损2160万美元同比扩大69%2020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2100万美元(每股1.77美元),与2019年第二季度的2310万美元(每股2.09美元)相比下降了9%,原因是改善的经营业绩被增加的200万美元非现金股权补偿费用部分抵消。

2020年第二季度调整后的EBITDA(非公认会计准则的度量)亏损1,820万美元,与2019年第二季度2300万美元相比,同比亏损减少了为21%,约为480万美元。市场营销持续强劲的效率使得在较低的客户获取成本下实现更大的增长。

对于一家毛利率非常低的公司来说,Lemonade当前的价值将达到EV/FY20收入的18.5倍。当然,作为一个保险业务,“毛利”的概念是比大多数其他科技公司略有不同,但当我们美股投资网将净亏损的调整费用(或净预期损失保险合同)和其他保险费用从Lemonade的收入扣除,我们发现Lemonade生成其保险第一季度收入利润率只有18%

我们注意到,基于收入的估值对Lemonade来说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估值指标,因为它既是一家保险公司,也是一家发展迅速的科技公司。但在缺乏其他可作为价值基准的指标的情况下,Lemonade的股价拥有高达十几倍的收入可以说明其IPO过热了。虽然Lemonade扭亏为盈还需时日,但业绩亮点频现,业界看好其中长期发展,有望冲击下一个超级独角兽。

 

 

美股财报 | 富国银行(WFC)Q3营收188.62亿美元,净利润20.35亿美元

富国银行(WFC)Q3营收188.62亿美元,去年同期220.10亿美元;净利润20.35亿美元,去年同期46.1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嘉年华邮轮部分游客信息遭泄露,集团称信息被滥用的可能性较低

当地时间10月13日,嘉年华集团披露信息泄露事件最新进展。目前,嘉年华邮轮正在尽快查明可能受到影响的游客、员工、船员和其他个人。

8月15日,嘉年华集团检测到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了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嘉年华集团安全部门随即阻断了入侵,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未授权访问。随着调查的进行,嘉年华集团发现,旗下嘉年华邮轮公司、荷美邮轮和世邦邮轮的部分游客、员工和机组人员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目前,嘉年华集团正与网络安全顾问合作,采取措施恢复相关文件。嘉年华集团方面称,这些数据被滥用的可能性很低。据介绍,嘉年华集团将在30天-60天内查明并通知被泄露信息的相关人员。同时,嘉年华集团还在官网设置了呼叫中心解答相关问题。

另一方面,嘉年华邮轮公司此前曾宣布保留11月-12月迈阿密和卡纳维拉尔港的母港航次。据最新消息,嘉年华邮轮公司已取消上述港口11月的相关航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摘要

【光刻机巨头ASML三季报:净销售额40亿欧元 共交付10台EUV光刻设备】10月14日,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阿斯麦)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销售额为40亿欧元,净利润11亿欧元,毛利率达47.5%,第三季度的新增订单金额为29亿欧元。同时,ASML 将在本周恢复执行股票回购。(美股投资网)

ASML预计全年销售额超133亿欧元,最新款DUV光刻机NXT:2050i第四季度初发货。

10月14日,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阿斯麦)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销售额为40亿欧元,净利润11亿欧元,毛利率达47.5%,第三季度的新增订单金额为29亿欧元。同时,ASML 将在本周恢复执行股票回购。

ASM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Wennink 表示:“第三季度的销售额达到40亿欧元超出预期,我们一共交付了10台EUV系统,并在本季度实现了14台系统的销售收入。第三季度中,我们的业务没有因为疫情受到大规模的负面影响。”

根据财报,ASML第三季度的新增订单达到29亿欧元,其中5.95亿欧元来自4台EUV 设备,ASML预期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将在 36 亿欧元到 38 亿欧元之间,毛利率约在 50%。研发成本约 5.5 亿欧元,销售及管理费用约 1.4 亿欧元。

2020年前三季度,ASML总共实现净销售额97.24亿欧元,较去年同期77.83亿欧元提高近25%;净利润22.03亿欧元同样大幅提升51%。以此预计,ASML全年销售额将超133亿欧元。

展望明年业绩,“2021年,由于宏观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包括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化,我们预期低双位数的业绩增长。尽管如此,终端市场驱动因素的发展(比如 5G,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将推动先进制程的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的市场需求,这都需要使用到先进的光刻机。” Peter Wennink谈道。

再看具体业务,财报显示,在DUV(深紫外线)光刻业务领域,ASML在第三季度对第一台双工件台深紫外光刻机TWINSCAN NXT:2050i 进行了质量认证,并于第四季度初发货。

NXT:2050i 基于 NXT 平台的新版本,其中包括掩模版工作台,晶圆工作台,投影物镜和曝光激光器的技术改进。 由于这些创新,该系统提供了比其前身更好的套刻精度控制,并具有更高的生产率,NXT:2050i 将立即进入批量生产。

在 EUV(极紫外线)光刻业务领域,ASML表示,绝大部分TWINSCAN NXE:3400B系统在客户处同时进行了生产率模组的升级。同时ASML公布了 TWINSCAN NXE:3600D 的最终规格,这是 EUV 路线图上的新机型,30 mJ / cm2 的曝光速度达到每小时曝光 160 片晶圆,提高了18%的生产率,并改进机器匹配套准精度至 1.1 纳米,计划于 2021年中期开始发货。

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巨头的排行榜中,主要由美国、荷兰和日本的公司占领。其中,荷兰承包了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半导体设备,其中ASML就是芯片光刻技术的领导者。在近年中美科技博弈中,上游的ASML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大众视野,而ASML也在继续扩大在华业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快讯|iPhone12国行版不支持5G毫米波 国内5G主攻Sub-6GHz频段

今日凌晨iPhone 12系列正式发布,大部分参数和细节乃至外观基本跟此前爆料的毫无差距。几乎毫无悬念的,iPhone12系列手机均支持5G,这是本代iPhone 12最大的改变之一。

iPhone12系列手机均支持5G之外,还一个功能就是5G毫米波。其最高下载速率高达3.5Gbps,峰值可以达到4Gbps,上行速度也达到了200Mbps,这个速率没有5G毫米波是不可能的,Sub-6GHz频段下载通常在2.3Gbps以内。但是国行版不支持5G毫米波,国内的两个网络型号中没有5G mmWave频段(n260/n261),这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美国发展毫米波,我们则主攻Sub-6GHz频段。

毫米波是目前5G网络在建设过程中的两种主要技术方向之一,另一种则是目前已经商用的Sub-6GHz。毫米波由于频段高,具备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是5G长期持续增强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未来我国5G网络建设下一阶段的部署重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第六次降价 “抢夺”用户群体

特斯拉又降价了。

此前在10 月 1 日傍晚,特斯拉中国负责人陶琳在微博首次回应 “国庆官宣降价”,称特斯拉的愿景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特斯拉致力于让更多人能享受高性能全智能零排放电动车。

这是因为10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从27.155万元降至24.99万元。而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从34.405万元降至30.99万元,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维持不变。

这已是该车型在国内市场的第6次调整价格,降价幅度超10万元。

国产助其下探低价市场

特斯拉上一次对国产版Model 3进行调价是今年的5月1日。

当时国产版的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前售价由原来的32.38万元降价至29.18万元,享受2.025万的新能源车补贴后,国产版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最终购买价格降至27.155万。

目前,国产版Model 3的售价,是该车型国内上市以来的最低价。

从5月份调价之后来看,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为3635辆。5月份,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为11095辆,环比增长205%;6月份,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为14954辆,环比增长35%。

随后,7月、8月、9月的销量分别为1.10万辆、1.18万辆、1.13万辆,保持着月均1万辆以上的销量数据。

Model 3降价是特斯拉5月份开始销售数据增加的原因之一,特斯拉利用了降价让自己的产品获得新能源补贴。

挤占同价燃油车市场,搅动新能源市场

在5月份调价之后,6月特斯拉就收获了1.49万辆的销量。

但乘联会表示6月份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6.7万辆,同比下降40%,但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却增长了23%,这主要得益于国产Model3销量增长。

同月,比亚迪秦EV售出0.4万辆、埃安售出0.3万辆、蔚来ES6售出0.24万辆。

特斯拉的国产,无疑搅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国产特斯拉价格持续下调,拓展了市场空间和竞争范围,不仅会对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造成冲击,也会对同区间燃油车市场造成挤压。

国产Model 3在此次调价之前的价格,在国内的B级豪华车市场就已经具备优势。国内B级豪华车市场中,奥迪A4L、奔驰C级以及宝马3系,而如今价格已经降至24.99万元(补贴后售价)的国产版Model3,价格竞争优势更明显,同时还可以抢占B级平民车市场。

再看国内新能源市场方面,特斯拉国产后不断降低售价,抢占了部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加速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洗牌。

另一方面,特斯拉的国产化推进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提升和品牌发展,也完善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与造车新势力产品价格区间重叠度较高,高于小鹏P7(23.0万元)、广汽蔚来HYCAN 007(26.2万元)等车型,低于蔚来ES8(46.7万元),和蔚来ES6(35.8万元)价格相差不大。

特斯拉还会降

此次特斯拉下调国产版Model 3售价,与该车型技术升级和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有着密切关系。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产版Model 3仍有降价空间。此前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零部件本土化率将由最初的30%,到年中达到70%,年底将实现100%。

由于国产Model 3车型的生产成本比美版车型低出20%至28%,所以国产Model 3的毛利率显著高于美国生产的Model3车型。

今年年初国内知名券商发布研究报告显示,若特斯拉采用国产供应链,100%国产化,那么特斯拉的最低售价可能是19.7万元。

不可否认,成本降低是国产特斯拉Model 3频繁降价的后盾,而价格下探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特斯拉提升销量。

成本降低是一方面,而销量持续稳定增长与终端价格下探有密切关系。虽然不少已购车车主不满特斯拉的价格下调,但国内消费者依旧很难抵挡特斯拉低价格的诱惑。

总结:从市场角度出发,特斯拉是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也同样是这个行业的标杆,被造车新势力视为产品输出锚点。那么,依靠成本控制降低售价,在低价格区拥有自己高性价比的产品,将与造车新势力产生区别。

从特斯拉角度出发,在中国市场长久发展,需要庞大的固有用户群体,而靠降价抢夺用户群体的方式,是见效最快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快报 | 摩根大通(JPM)Q3营收299.41亿美元,净利润94.43亿美元

摩根大通(JPM)Q3营收299.41亿美元,去年同期300.14亿美元;净利润94.43亿美元,去年同期90.8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强生(JNJ)Q3净利润同比增长102.7%,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1.5%

10月13日(周二)美股盘前,强生(JNJ)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

数据显示,强生Q3销售额为2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其中,按地区划分,美国区销售额为1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国际销售额为99.96亿美元,同比增长0.6%。

按业务划分,消费者健康业务销售额35.14亿美元,同比增长1.3%;制药业务销售额114.18亿美元,同比增长5%;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额61.5亿美元,同比下滑3.6%。

净利润为3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7%;每股收益1.33美元,同比增长101.5%;调整后每股收益2.2美元,同比增长3.8%。

强生公司上调了2020年业绩指引。该公司预期2020年运营销售额在820-828亿美元之间,相当于同比持平至增加1%,此前预期全年运营销售额在810-825亿美元之间;预期全年经调整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在7.95-8.05美元之间,相当于同比下降8.4%至下降7.3%,此前预期为7.75-7.95美元之间。

财报公布后,截至北京时间19:23,强生跌1.71%,报149.2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13日消息,继隔夜大涨4.75%后,亚马逊盘前继续上扬,截至发稿涨1.3%,报3488美元/股,市值达1.7万亿美元。

自2015年以来,亚马逊促销活动Prime Day往往都在7月举行,主要是为了从传统的夏季淡季中榨取销量。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亚马逊将活动推迟到了10月13号和14号。消息一经公布,北美主要零售商也纷纷开始提前举办促销。相比于往年从「黑色星期五」(11月底)开始,假日促销季提前了近一个月。

随着促销活动即将揭开大幕,分析师普遍认为,Prime Day将是亚马逊的一个利好消息。

eMarketer预测:亚马逊Prime Day的销售额将达到近100亿美元

eMarketer预测,亚马逊公司 2020年的黄金日可能带来近100亿美元的销售额,该购物活动标志着假日购物季的开始。在其首个黄金日预测中,eMarketer预计其销售额为99.1亿美元,其中美国的销售额为61.7亿美元。

eMarketer写道:「尽管经济形势不确定,但消费者仍将继续在电子商务上投入重金,并在假期前积极寻求交易机会。」

亚马逊通常不会透露Prime Day活动的销售数据。

摩根大通:亚马逊Prime Day收入将飙升42%至75亿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预计今年的营收约为75亿美元,高于去年的53亿美元预期。

摩根大通表示:「重要的是,我们相信亚马逊将受益于假日购物提前开始,黄金日代表着‘良好’的拉动,有助于将需求平稳地维持到第四季度。」

「我们预计,网购将在这个假日季进一步加速,亚马逊进入其最繁忙的季度。我们相信,亚马逊已经做好了应对假日购物狂潮的准备,该公司将仓库面积扩大了50%——包括9月份新建100座运营大楼。而亚马逊物流(AMZL)将从亚马逊的物流中心递送超过50%的包裹,从而减少对第三方发货商的依赖。」

摩根大通将亚马逊股票评级定为增持,目标股价为405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吉利德科学(GILD)出手210亿美元押注癌症ADC疗法,靶向化疗时代到来?

吉利德科学(GILD)成为今年制药行业的大明星。

他们先是凭借新冠 “疑似特效药” 瑞德西韦收获了全世界的关注,接着在今年 9 月中旬,吉利德宣布了本年度制药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210 亿美元收购 Immunomedics(IMMU)。这是一家专注于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简称 ADC)研发的美国企业。

这笔巨资收购的背景值得玩味。

豪掷 210 亿美元的背后

吉利德曾经专注于艾滋病和丙肝治疗,但随着专利到期、仿制药竞争,这两大业务无法支撑公司持续增长。从 2017 年开始,公司转型,大举进入癌症治疗领域,一系列的并购投资彰显了吉利德押注癌症治疗业务的决心。

三年,五次出手。这次收购吉利德豪掷 210 亿美元,基本花光了公司持有的全部现金。资料显示,截止 2019 年底,吉利德公司账户现金达 243.5 亿美元。为了顺利完成交易,公司动用了现金账户中的 150 亿,外加债券融资 60 亿。

很明显,在吉利德看来,这次“抓了一条大鱼”。吉利德凭什么看中 Immunomedics?后者手里抓了一手什么样的王牌,值得吉利德做出近乎孤注一掷的如此举动?

Immunomedics 成立于 1982 年,致力于抗体药物和 ADC 的研发。但是在 2020 年之前,它没有一款新药上市。直到 2020 年 4 月,公司的沙伊图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药名为 Trodelvy)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成为全球首个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不止于此,Trodelvy 也成为首个针对 Trop-2 靶点的靶向药物。

Immunomedics 是 38 年磨一剑,吉利德更是 210 亿美元掷一注。

对此,药明生物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周伟昌博士告诉 DeepTech:“已有临床数据显示,Trop-2 是一个很重要的靶点,除了在三阴性乳腺癌,该靶点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表达。”

这意味着吉利德看似买了一款药,其实未来可能治疗多种癌症。公开资料显示,Trop-2 在各种人类上皮性肿瘤中表达更高,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胰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或者这才是吉利德愿意出高价的真正原因。

Trodelvy 作为 Immunomedics 的拳头产品,三期临床疗效显著,以无进展生存期(PFS)指标来看,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 PFS 中位数为 5.6 个月;与之对比,接受化疗的患者为 1.7 个月。

PFS 指的是“患者在治疗某种疾病或治疗后的时间内,患者与疾病共存,但是疾病不会恶化的持续时间”,该指标用以判断药物治疗肿瘤方面的疗效。PFS 从 1.7 个月增加到 5.6 个月,差距已经足够显著。

当前,全球已经有 9 款 ADC 药物上市,其中 6 款是近两年上市的。根据美国市场调研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 ADC 市场规模将达到 99.3 亿美元,未来 5 年将保持 25.9% 的年复合增速。

浙江新码生物医药公司(下称新码生物)董事长梁学军对 DeepTech 表示,ADC 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批量、工业化生产,从而降低了治疗费用,“未来使用 ADC 治疗癌症,每年费用可以控制在 20 万人民币左右。”这和当前火热的另一种癌症治疗方法 CAR-T 疗法相比有明显优势:CAR-T 疗法由于需要定制,价格昂贵,查询公开资料得知,全球第一款上市的 CAR-T 药物、来自诺华公司的 Kymriah,一次性治疗费用需 47.5 万美元。

ADC 由三部分组成,单克隆抗体、毒素分子和用于连接它们的连接子(Linker)。

当 ADC 注入人体后,其杀死癌细胞的过程可分为 3 步。

第一步,利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性,找到癌细胞,ADC 与靶癌细胞结合。

第二步,癌细胞通过内吞作用,把 ADC“吃到肚子里”。

第三部,ADC 分子被癌细胞溶酶体溶解,毒素分子释放,癌细胞被杀死。

ADC 药物有点像是拼凑起来的变形金刚。毒素分子来源于癌症化学疗法,而单克隆抗体要追溯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ADC 的诞生是医学多种子领域共同进步的结果。

用 100 年寻找“神奇子弹”

哈佛大学丹纳 - 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是全球知名的癌症研究中心之一,该机构的名字是为了纪念现代化疗之父——西德尼 · 法伯(Sidney Farber)。

1947 年底,受叶酸促进癌细胞增殖的启发,法伯反其道行之,通过给白血病患者注射叶酸拮抗剂(抑制叶酸活性),16 名患者中有 10 名病症得到了暂时缓解。此后,经过一系列实验,法伯开创了癌症的现代化学疗法。

所谓癌症化疗,就是用能杀死癌细胞的化学毒素来治疗癌症。在化疗诞生之初,医学还没有揭示癌症的深层次成因,肿瘤医生和化学家只能通过大量实验,去寻找那些能够杀死癌细胞的化学物质。从 1954 到 1964 年,美国癌症化学疗法国民服务中心(CCCNSC)测试了 8.27 万种化学合成试剂、11.5 万种发酵产品和 1.72 万种植物衍生物,每年对 100 万只小鼠开展各种化学实验,就是为了找到一种理想的杀死癌细胞的药物。

但每一种化疗药物,都逃脱不了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魔咒。细胞毒素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健康细胞和人体免疫系统,化疗到最后往往成为了 “人和癌症谁先死亡” 的竞赛。

上世纪 80 年代,正是癌症化学疗法大发展时期。化疗师们尝试各种化学毒素的排列组合,越来越多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越来越强的副作用随之而来。时任国家癌症咨询委员会成员的罗丝 · 库什纳写道:“当医生说副作用是可忍受或可接受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谈论可危及生命的东西。就算你呕吐到眼睛血管爆裂…… 他们也认为不值一提。”

肿瘤医生面对病人更是两难抉择:一边是没有把握的新药物组合(副作用),一边是无可逃避的死亡。寻找只会杀死癌细胞,而不会损伤健康细胞的化学药物,仿佛是一个幻想。

但科学家的这种努力从未停止过。

早在 1900 年,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 · 埃利希 (Paul Ehrlich) 提出了 “神奇子弹” 的概念:让有毒的分子注入人体,攻击癌症细胞而不损伤周围的健康细胞。“神奇子弹”的提出要早于现代化学疗法的诞生。

化疗药物是一种子弹,为这颗子弹嵌入“神奇”,则要追溯到 1975 年。

这一年,乔治 · 科勒(Georges Kohler)等人设计了杂交瘤技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抗体。这种抗体由单一 B 细胞克隆产生,高度均一,且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称为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于具有靶向性,很快被应用于癌症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某些特定癌症的机理是,通过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减缓、阻断其增殖,或者介导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

另一种技术路线则是,对单克隆抗体进行修饰,让它携带细胞毒素,精准找到癌细胞,释放毒素杀死后者。这就是抗体偶联药物(ADC),也是保罗 · 埃利希设想的“神奇子弹”。

2000 年,由辉瑞(PFE) / 惠氏研发的 ADC 药物 Mylotarg 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虽然迟到了 100 年,后又因安全问题退市,但是首个 ADC 药物的诞生给癌症治疗带来了新曙光。

简单地理解,癌症 ADC 疗法,就是靶向化疗。

创新性靶点:新希望、高风险、高收益

周伟昌说,和传统单克隆抗体药物相比,ADC 的研发和生产要复杂许多倍。ADC 药物由单克隆抗体、毒素分子和连接子组成,将这三部分组合起来并不容易。单克隆抗体属于生物药,毒素属于小分子药物。想要做 ADC,企业必须能同时生产抗体、毒素和连接子,也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早在 1997 年,全球第一个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就上市了。而第一个 ADC 药物(Mylotarg)在 2000 年才上市,并且因为安全性问题在 2010 年退市,2017 年再次上市。

ADC 研发难点在于,要将靶向(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细胞毒素)用连接子稳定连接起来。周伟昌介绍,一个好的连接子,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它既要稳定,又要不稳定,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需要开展大量研究。稳定是说连接子在血液中无法被分解,否则连接子提前断裂,毒素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被释放,就会杀死健康细胞;而当 ADC 进入癌细胞之后,连接子要能正常分解,从而释放毒素杀死癌细胞。

第二个条件,是尽量保证每个单克隆抗体连接的毒素分子一样多。这一点恰恰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涉及到分子层面的操控。一般来说,毒素分子是通过双硫键连接到抗体身上,如果每个抗体连接的毒素分子数量不一致,则很可能同一批药物,病人有时候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毒素溢出癌细胞),有时候没有效果(毒素太少)。

在这一点上,新码生物采用了不同于双硫键的偶联技术。梁学军介绍,他们使用非天然氨基酸连接抗体,再将毒素分子连接到非天然氨基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毒素分子连接稳定,数量可以精确控制。

去年底,新码生物公布了其 ADC 在研产品 ARX788 的一期临床数据。数据显示,ARX788 在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很高的响应率,而且同时几乎没有产生类似其他 ADC 类产品的血液毒性。梁学军认为,这得益于新型偶联方式的稳定性。

当前,国内进展较快的 ADC 药物是百奥泰的 BAT8001,已进入临床三期。资料显示,BAT8001 使用了自主研发的连接子,毒素分子则采用美登素(maytansine)。作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三期的 ADC 药物,BAT8001 预计 2021 年完成临床工作并申报中国 NDA(新药申请)。

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 2020 年 9 月,如果计算国外药企的 ADC 产品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的情况,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 ADC 药物,美国有 66 个,中国有 14 个。其中,已经上市的 ADC 药物,美国有 9 个,中国仅有 2 个(罗氏集团的 Kadcyla 于 2020 年 1 月获批和武田制药的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于 2020 年 5 月获批)。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 ADC 产品均以 HER2 为靶点研发。HER2 是抗体药物研发中最经典的靶点之一。作为老靶点,针对它的单克隆抗体研发技术已经成熟,技术也经过多次迭代,开发难度较低。国内企业选择以 HER2 为靶点发开 ADC 药物,主要考量是风险 - 收益权衡。

而这次被吉利德看中的 Trodelvy,是第一款针对 Trop-2 为靶点的靶向药物——它被称为创新性靶点(Innovative Target)。

为什么 Immunomedics 可以卖到 210 亿美元?这与靶点的价值直接相关。

国外专门研究药物研发的机构 Tufts Center 曾经给出了一组数据,展示了开发一款新药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数据显示,药物开发周期从临床前靶点筛选到最终上市,平均至少 13.5 年(不包括靶点确认阶段),其中临床前要 5.5 年,临床开发要 8 年。反映到资本成本上,开发一个新药,平均耗资 13.95 亿美元,如果将资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折算进去,这个数字为 25.58 亿美元。

但国内药企开发新药成本却要低得多,平均仅在 3 亿人民币左右。举例说明,恒瑞的吡咯替尼研发成本是 5.2 亿元,PD-1(报产)是 1.55 亿元,阿利沙坦酯也不到 3 亿元。

为何国内外新药研发成本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就在于两个字:风险。国内企业大都做的是 me-too 类药物,失败风险较低。从 ADC 药物均以 HER2 靶点开发可以看出这一点。

跟进式开发并不等于只有好处(低投入),同质化竞争会带来新的问题:后开发者的收益难以保证。

这从侧面说明了为何一个 Trop-2 靶点就能撑起 Immunomedics 公司的 210 亿美元估值。作为第一个上市的 Trop-2 靶点靶向药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公司承担的风险必然要折算到研发成本里;一旦成功,其收益也远非跟进式研发成果可比。

高风险,高收益,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更重要的是,Trodelvy 三期临床给出的初步数据乐观,已经足以折服吉利德。

仅仅是最近两年,FDA 已经批准上市了 5 个 ADC 药物。有观察者认为,这预示着生物制药公司从过去十年的临床试验经验中摸索出了解决 ADC 复杂设计难题的策略;吉利德的重磅交易更是把 ADC 的研发热度推向了高潮,这一重磅交易势必激励国内外更多生物公司进军 ADC 战场,靶向化疗大门已经开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