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egy Analytics手机元件技术服务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Q2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索尼抢占41%的份额》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总收益为70亿美元。Strategy Analytics的这份研究报告发现,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超过10%的收入增长。Sony Semiconductor以42%的收益份额占据了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的首位,Samsung System LSI和OmniVision技术紧随其后。
据该报告预测,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上,排名前三的厂商占据了近80%的份额。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Jeffrey Mathews表示:“图像传感器厂商见证了智能手机OEM加速发展的势头,他们积极采用高分辨率和低像素CIS产品用于多摄像头应用,以确保库存和满足被抑制的需求。索尼(SONY)、三星和OmniVision在2021年上半年向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提供了关键的高分辨率CIS产品。”
Strategy Analytics战略技术实践副总裁Stephen Entwistle评论道:“主要厂商的全新的高分辨率和大画幅CIS产品的引入有望提高市场盈利机会。然而,我们注意到,各种高像素和低像素CIS产品的供应波动继续挑战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的增长前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可再生能源巨头Neoen与特斯拉(TSLA)计划本周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将重新测试维多利亚大电池(Victoria Big Battery)。
Neoen在周一的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维多利亚州电力、天然气和管道安全监管机构已批准Neoen和特斯拉“对维多利亚大电池进行重新通电测试”。
维多利亚大电池由Neoen公司拥有和运营,是世界上最大的储能系统之一。该计划旨在帮助该地区避免停电,并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家庭供电。
据悉,特斯拉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Neoen预计,由能源安全反应小组和Fisher Engineering进行的一项全面、独立的调查结果将于11月向公众公布。Neoen还表示,在两家公司进行了根本原因分析后,特斯拉已经采取了“缓解措施”,并补充称,特斯拉正在对其Megapack固件和监控进行更改。
从9月29日开始,该系统将重新启动测试,为12月澳大利亚夏季开始时的商用电池做准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和去年iPhone 12一样,今年的iPhone 13包装内同样不再附赠充电器和耳机,只有一根数据线。甚至,苹果以环保之名还调整了包装盒,将外部的塑料膜取消,改为撕拉方式的纸质封条,引发讨论。
日前与媒体交流时,位于圣保罗的巴西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Procon-SP执行负责人Fernando Capez指出,iPhone 13、三星Galaxy Z Fold 3等手机将必要的充电头分开售卖是不合法的,消费者需要同时购买两样产品。这意味着打破了消费者开箱即用的自然预期和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Capez表示,尽管苹果官网提到包装内不送充电头,但展示方式不够明朗,消费者仍旧会忽视。
Capez称,他们将在周三前向苹果和三星发出处罚通知,并正研究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迫使苹果向消费者重新免费提供充电头。
事实上,去年iPhone 12首次尝试不配充电头后,Procon-SP就质疑苹果这样做并不能带来环境增益,今年早些时候,Procon-SP对苹果处以约200万美元(约合1291万元)的顶格罚款,理由是误导广告、售卖不含充电头的设备以及不平等条款。
除了巴西,去年iPhone 12不送耳机在法国也被迫整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DC发文称,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4.5亿台增长到2025年的近8亿台,苹果(AAPL)将继续主导智能手表领域。对于耳戴式设备或“智能耳机”,IDC 预计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2.65亿台强劲增长到2025年的5.04亿台(复合年增长率为 13.7%)。这是由低端细分市场的强劲增长推动的,因为更便宜的产品尤其在亚洲获得了更多的青睐。对于智能手表,IDC预计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1.06亿块增长到2025年的近2亿块,并认为苹果将继续主导这一领域,不仅因为新品Watch 7,更重要的是苹果对于其他旧型号产品的定价策略。
IC短缺和不断上升的物流成本可能会迫使价格上涨,PC 需求仍然非常高,渠道库存较低。
驱动IC的供应问题一直是笔记本电脑和PC的最大瓶颈,叠加不断上升的物流成本(空运、海运、陆运),可能会迫使价格上涨,并将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其他需要关注的领域包括电源管理 (PMIC),音频以及 WLAN的IC短缺。在需求端,PC的订单仍然非常高,发达地区的库存约为 1-3 周,而正常情况下为6-8周。鉴于渠道库存水平较低,IDC 认为教育、商业和消费领域对PC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此外,IDC预计2021年的PC出货量约为3.4亿台,这接近于2010年和2011年出货量超过3.5亿台的峰值。
因多年下滑以及更新周期延长而被抑制的需求,2021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7.4%;平均售价下降和供应端推动将推动 5G 手机的增长。
IDC预计202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7.4%,到2025年将保持在低个位数增长并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智能手机销量的反弹速度比经济复苏所暗示的要快得多,因为无论消费者身在何处,手机仍然是他们的首选设备。关于5G手机渗透率,由于平均单价下降和供应端的推动(例如已经布局的投资、分销商不愿承担 4G 库存等)将使消费者转向5G机型,IDC预计到2022年5G手机将占总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日,诺基亚移动官宣了HMD Global接手以来的首款诺基亚平板电脑,该平板将于10月6日发布。
从官方的宣传图来看,该平板电脑的配色偏蓝灰色,一旁放着诺基亚 3310 复刻版。
根据此前曝光的信息,该平板电脑命名有望是诺基亚 T20,拥有 10.36 英寸的屏幕、4GB 内存和 64GB 的内部存储空间。将提供两种型号:一种仅支持 Wi-Fi,另一种通过 SIM 卡插槽支持 4G 连接。
曝光信息显示,该平板的 4G 版本在英国的定价为 202 英镑(约 1787.7 元人民币,含税),不含税为 168 英镑(约 1486.8 元人民币)。Wi-Fi 版本定价为 185 英镑(约 1637.25 元人民币,含税),不含税为 154 英镑(约 1362.9 元人民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一,Facebook(FB)表示将投资5000万美元成立XR项目和研究基金,与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行业伙伴合作合作建立“元宇宙”。
该公司将“元宇宙”描述为“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创造和探索的虚拟空间,这些人与你没有实际接触,分布在各种产品和服务中。”Facebook表示,XR项目和研究基金的目标是确保它在建立自己的元宇宙部分时,着眼于与其他服务的兼容性,以及包容性、隐私、安全和“经济机会”。
该公司指出,基金将在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投入资金,计划与四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领域,以使用户在“元宇宙”中看到的东西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时能得到帮助。公司强调,将只向研究人员提供资金,而不是数据。Facebook方面还将研究如何设计对所有用户都具有包容性和可访问性的技术,并在这个新生行业中鼓励竞争。
Facebook副总裁Nick Clegg称这是对“元宇宙”研究的一个开始,并表示,他希望当监管机构开始对新技术提出问题时,这将有助于提供答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周一,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表示,全球芯片短缺在2022年下半年将逐步缓解,不过明年上半年仍“可能会吃紧”。
在疫情造成供应链严重瓶颈后,全球芯片生产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但苏姿丰称,去年计划中的芯片厂可能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开始投产,从而帮助缓解芯片短缺问题。
她认为,随着未来芯片产能提高,供需将逐步改善。“一家新工厂投产可能需要18到24个月,有些情况下甚至更长…这些投资大概是一年前开始的。”
AMD主要销售用于PC、游戏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器和显卡。自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些设备的销量大幅上升。即使在经济重新开放后,全球对芯片和PC零件的需求仍保持在高位,而供应短缺蔓延到包括汽车在内的其他行业。这使得AMD的股价自去年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120%以上。
苏姿丰说,AMD支持美国今年早些时候立法的《芯片法案》,其中措施包括发放补贴,鼓励在美制造芯片。
AMD本身不生产芯片,而是将芯片生产外包给代工厂。而AMD的竞争对手英特尔今年表示,将继续投资芯片制造,并将成为其他芯片公司的代工厂。
去年,AMD宣布计划以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但目前尚未获得完成收购所需的全部批准。苏姿丰表示,AMD仍认为这笔交易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她还预测,全球半导体行业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交易:“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初创企业可以做非常酷的事情。我非常尊重这些创业的人。但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做一些非常大的事情,你知道,规模是很重要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瑞银(UBS)必须等到今年年底,才有可能推翻创纪录的45亿欧元(约53亿美元)来自法国的罚款。此前,负责评估该税务案件的一名法官病重,因此宣布判决延期公布。
巴黎上诉法院表示,原本定于周一的判决将于12月13日宣布。据了解,瑞银正在对2019年的一项定罪提出质疑,定罪的罪名是帮助客户通过银行账户和信托基金洗钱,这些账户和信托基金本应向法国税务官员申报。
在检方承认法国最高法院最近的指导意见迫使瑞银寻求更低的罚款后,瑞银至少有希望争取数额更低的罚款,使其罚款和损害赔偿总额减少至30亿欧元。据媒体透露,这家总部位于苏黎世的银行目前仅拨备了4.5亿欧元准备金。
在3月的上诉听证会上,法国检察官称这是“异常严重的”违法行为。瑞银的一名律师表示,该行的行为与其他瑞士银行“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更稳健”。
六名前瑞银银行家也在等待上诉裁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瑞银财富管理部门前负责人Raoul Weil,他是唯一一个在2019年的一审中被判无罪的人。另外五人被判缓期执行,罚款金额高达30万欧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福特汽车(F)和韩国SK Innovation Co。计划投资114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建设三个电池工厂和一个F 系列电动皮卡组装厂,这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历史上最大的投资。
两家公司周一表示,该项目将创建两个大型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汽车及其电池,并将雇佣近1.1万名工人。福特将投入70亿美元,而电池合作伙伴SK Innovation将投入44亿美元;工厂将于2025年上线。
据悉,这些项目是福特计划到2025年在电动汽车领域投资300亿美元的一部分。福特想要成为特斯拉(TSLA)主导的电动汽车市场的参与者,并挑战通用汽车(GM)领导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这一形象。
在这笔巨额投资之前,福特本月宣布,它计划额外投资2.5亿美元,并在密歇根州的三个工厂(包括正在制造卡车的Rouge电动汽车中心)增加450个工作岗位,使F-150 Lightning的年产能翻番,达到8万辆。福特目前已投资约9.5亿美元用于生产混合动力版卡车和F-150 Lightning.F-150 Lightning计划于明年春天上市销售,起价约4万美元。
据该公司称,自5月份首次亮相以来,F-150 Lightning的预订量已超过15万辆。此外,该公司的Mustang Mach-E电动车的销量也开始超过燃油版的Mustang。
福特美洲和国际市场总裁库马尔·加尔霍特拉 (Kumar Galhotra)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初步结果表明,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巨大。” “这项投资的水平表明了我们的信心。”
福特表示,位于田纳西州斯坦顿的F 系列电动皮卡组装厂将是自1969年以来该公司建造的首个全新装配厂。为了使这两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发展项目落地,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都向福特和SK Innovation提供了奖励:田纳西州提供5亿美元,并等待州立法机构的特别会议批准这笔交易;肯塔基州提供了2.5亿美元的可免除贷款、3600万美元用于培训资金、基础设施改善和位于路易斯维尔南部格伦代尔1551英亩的土地。
“这是一个变革时刻,福特将引领美国向电动汽车的转型。”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曾孙在一份声明中说。
自从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今年5月份宣布计划将福特的电动汽车业务支出提高三分之一以来,该公司对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变得更加乐观。
福特北美首席运营官丽莎·德雷克 (Lisa Drake) 周一在与分析师的简报中表示:“根据我们在Mustang Mach-E 和 F-150 Lightning 方面的经验,我们正在创造更多优势。”
福特在 5 月份首次宣布与SK Innovation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原计划在美国建立两个电池厂,但现在已增加到三个。加尔霍特拉表示,这些工厂以及佐治亚州的一家电池厂将为 F-150 Lightning 提供 141 千兆瓦时的电池供应,这将满足福特目前在北美的需求目标,即到2030年40%的销售额来自电动汽车。
加尔霍特拉称:“我们还处于早期阶段。我们将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投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9月24日,可口可乐与蒙牛合资企业——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可牛了”)推出“鲜菲乐”(fairlife)品牌,宣布进军国内低温奶市场。可口可乐方面称,这是可口可乐中国加快向“全品类饮料”公司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7年,可口可乐宣布推行“全品类饮料”战略,试图走出“舒适区”。今年以来,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相继推出酒精饮料和高端乳品。在业内看来,这些举动符合饮料行业创新常态,但面对中国本土饮料企业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可口可乐难逃焦虑。
对于“鲜菲乐”,分析认为,可口可乐与蒙牛合作,规避了在中国投资建厂、铺设销售网络、寻找奶源的高投入风险,但相关产品定价偏贵,且与蒙牛低温产品线重合,“蒙牛体系的人愿不愿意积极推广鲜菲乐是个问题”。
“可牛了”产品落地
在9月24日的新品发布会上,“可牛了”宣布推出“鲜菲乐”(fairlife)全脂白奶、低脂白奶、巧克力奶3款产品,开辟“原生高倍营养奶”新赛道。
按照其解释,所谓“原生高倍营养奶”是指采用UF纯化超滤技术保留牛奶中更多原生营养,去除乳糖等成分,具有高倍蛋白、钙,零乳糖,保质期相对较长等优点。与“高倍营养”相对应,“鲜菲乐”售价不菲,195ml售价11.9元,710ml售价34.9元,比普通高端白奶贵30%左右,“预计国庆节后可以在线下市场购买到”。
从2020年5月通过反垄断调查,到2020年10月在安徽成立公司,再到今年9月新品亮相,“可牛了”可谓有序推进。蒙牛总裁卢敏放曾在去年进博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双方最初谈“可牛了”项目时抱着一种创新心态,可口可乐在美国的超滤奶品牌fairlife会在“可牛了”公司生产。
股权结构显示,“可牛了”成立于2020年10月,由可口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销售和营销低温奶产品。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蒙牛集团副总裁罗彦担任董事兼总经理。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Edward Frederick Burger、TIMOTHY PETER DOELMAN也在董事名单中。
蒙牛方面此前回应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合资公司(可牛了)将在国内生产并销售低温奶产品,且是一个全新的品牌。
而在新品发布会上,可口可乐大中华及蒙古区总裁闻笛(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重申,“鲜菲乐”在中国的推出是可口可乐中国加快向“全品类饮料”公司转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又一重要举措。
可口可乐“全品类转型”
早在2016年,可口可乐就提出要做一家“全品类饮料公司”。2017年5月,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宣布推行“全品类战略”,并表示要带领可口可乐走出舒适区。从近几年可口可乐在全球市场的推新及收购举动来看,酒精类、咖啡、乳制品已成为其实现全品类布局的三大业务板块。
2017年,可口可乐宣布加入日本Chu-Hi 气泡酒市场。2018年8月,可口可乐以51亿美元收购咖世家有限公司,将COSTA咖啡收入囊中,获得遍布欧洲、亚太、中东和非洲的咖啡业务平台。2020年1月,可口可乐宣布从合资伙伴Select Milk Producers手中收购美国乳制品品牌fairlife剩余57.5%股份。可口可乐高管当时表示, 收购fairlife是可口可乐成为一家全品类饮料公司的重要一步。
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早在2018年就对网红酸奶品牌“乐纯”进行领投,总投资金额达数亿元。2019年,可口可乐率先在广东市场销售“阳光处处”原味豆奶。2021年6月,可口可乐在中国首次推出含酒精饮料托帕客“Topo-Chico”硬苏打气泡酒,9月又推出柠檬道“Lemon-Dou”日式柠檬气泡酒。伴随“可牛了”推出“鲜菲乐”新品,外界认为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全品类战略”布局基本就位。
值得注意的是,fairlife是美国成熟乳品品牌,可口可乐为何不直接将该品牌引进中国,而是选择与蒙牛合资运营?9月26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向可口可乐中国相关负责人发去采访提纲,该负责人发来的一份文件显示,这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乳制品研发、乳业加工技术、品牌影响力、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低温奶产品,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可口可乐自己在中国投资建厂、铺设销售网络、找奶源具有高投入风险,与蒙牛捆绑在一起可以规避重资产投入,从而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品牌和渠道建设。
目前,蒙牛已在中国建立41座生产基地,手中握有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奶源基地。其中,现代牧业总部与“可牛了”公司同处安徽。2020年12月,现代牧业前总裁高丽娜在公司成立15周年庆典上透露,“可牛了”将在现代牧业蚌埠牧场投资全新的专业生产设备,进行高端低温奶生产销售,“这将会是一种创新型的牛奶,对奶源品质要求极高”。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鲜菲乐”发布会上的一段讲话,或许道出了双方成立“可牛了”背后各自的需求——未来五年,蒙牛做消费者至爱的蒙牛、国际化的蒙牛,路径是本土创新+海外引进。而就可口可乐而言,“目前还没有国际性的大型乳业集团在中国市场取得全面成功,主要是因为对本土需求把握不到位,对本土供应链、产品品质掌控不足”。
宋亮担心的是,fairlife身为调制乳在中国市场定价偏贵,且与蒙牛低温产品线重合,“蒙牛体系的人愿不愿意积极推广fairlife是个问题”。
“饮奶喝酒”难掩焦虑
“鲜菲乐”前景如何尚不得知,但在业内看来,可口可乐频繁跨界推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传统饮料市场的焦虑。
几年前,碳酸饮料市场一片低迷。2017年,可口可乐净利同比下滑超过八成,成为其转型“全品类饮料公司”的重要因素。2018年,可口可乐营收319亿美元,同比下滑10%,两年内共计划裁员1200人。2020年8月,可口可乐再次宣布向美国、加拿大、波多黎各等地的4000名员工提供自愿离职方案。
在近两年财报中,可口可乐高层曾多次点赞中国业务表现。2020年,可口可乐中国市场价值份额在堂食和外卖渠道均实现增长。2021年上半年,太古集团旗下饮料板块太古可口可乐营收达275.5亿港元,同比增长28%;归属股东净利润14.7亿港元,同比增长55%。同期,中粮可口可乐营收同比增长19.3%至112.2亿元。
尽管中国区业务从疫情影响中恢复,但可口可乐的本土竞争对手也在崛起。位居国产饮料首位的农夫山泉2020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老牌饮料企业冰峰已经提交招股书,筹谋“国产汽水第一股”,北冰洋也准备借大豪科技登陆资本市场。近两年,“黑马”元气森林更是带动气泡饮热潮,2020年营收据传达27亿元,同比增长309%。元气森林创始人唐斌森曾公开表示,2021年将成为元气森林的“产品大年”,业绩目标定在75亿元……新兴品牌与经典国货,颇有对可口可乐形成包围之势。
今年4月,可口可乐推出AH-HA气泡水,卷入由元气森林开启的气泡水市场争夺战。一位百事可乐前高管向媒体透露,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今年的重要会议上,元气森林都会被点名,话题往往围绕“元气森林何以成功”。
资深消费品投资人吴晓鹏认为,国产饮料品牌有很大发展空间,喝的主要是情怀、习惯、心情和社交需求,“只要国产饮料坚持走正确的路,任何迷信都能被打破”。
两年淘汰1300个SKU
面对竞争压力,可口可乐开始频繁跨界,试图找到击败元气森林们的方法。今年4月,COSTA宣布在中国推出全新风味冷萃系列即饮咖啡;第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含酒精饮料;9月,“可牛了”乳品也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跨界推新的同时,可口可乐却在不断缩减SKU.2018年,可口可乐砍掉700个SKU.2020年2月,可口可乐CEO詹鲲杰在分析峰会上透露,2019年可口可乐再度砍掉600多个产品。这意味着自詹鲲杰上任,可口可乐总计2000个SKU中已经有1300个被砍掉。
2020年10月,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表示,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将削减旗下品牌,保留那些能做大规模的品牌。据了解,这次调整范围包括可口可乐旗下的椰子水品牌Zico,在部分地区不受欢迎的健怡可乐也在“考虑取消”范围。
对于新品能够带来的潜在收益,詹鲲杰曾在收购COSTA几个月后公开表示,收购可以帮助可口可乐做好产品组合,但品牌不可能一夜爆红,饮料行业也不会一夜改变,这需要时间。可口可乐需要判断哪些是只有个位数市场份额的小品牌,哪些是触达核心消费群而推出的产品,并逐渐培养其成为数一数二的领导品牌。“据统计,这个过程可能需要7到10年的时间”。
吴晓鹏表示,饮料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常态,大多数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新的消费人群和习惯不断迭代,因此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持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国饮料市场出现了更严峻的竞争格局,新的创业者、传播方式及资本的催生力量使得企业感受到更大压力。“轻松的企业不多,焦虑的企业不少。缓解焦虑的唯一方法是通过组织的深刻变革持续提升团队应对市场的能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