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OpenAI宣布ChatGPT迎来重磅更新这个聊天机器人如今“会看、会说、会听”——换言之,ChatGPT加入了语音与图像功能。未来两周内,Plus用户与企业用户便能体验新功能,开发人员等其他用户群体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体验。
其中,最受外界关注的是ChatGPT的图像理解能力。据介绍,用户可以向ChatGPT展示一张或多张图片,排查为何烧烤炉无法启动,检查冰箱里的菜能做什么美食,或分析复杂图表得出数据。若想让ChatGPT关注图片中的特定部分,还可以使用APP中的绘图工具高亮标注。
在OpenAI给出的示例视频中可以看到,当用户向ChatGPT发送一张自行车照片、询问如何调低车垫时,ChatGPT不仅会自发观察自行车型号、辨认零部件、给出详细步骤,还会看说明书,并分辨用户现有工具能否完成这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发布的一篇论文中,OpenAI将这一能看图的模型称作GPT-4V(ision)。该模型在2022年已完成训练,之后在2023年早些时候开始早期测试访问。
借助GPT-4V,今年3月OpenAI与Be My Eyes组织合作开发Be My AI,可为盲人与视力障碍人士描述外界世界。测试表明,Be My AI可为50万盲人和视力障碍用户提供工具,满足他们在信息、文化和就业方面的需求。
另外,OpenAI还测试了GPT-4V的验证码破解及地理定位能力,前者表明模型具备解决谜题与执行复杂视觉推理任务的能力,后者则展现出了模型在搜索物品/地点的用处。但这两项功能将涉及网络安全及隐私问题。
至于本次更新的另一语音识别与生成功能,OpenAI表示,用户可以用这一功能为孩子讲述睡前故事,还可以在吵架时作为帮手。
OpenAI与专业配音演员合作,提供了5种不同的声音。另外,公司还与Spotify展开合作,通过这一功能将播客翻译为其他语言,同时保留播客主持人的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近期ChatGPT流量回升。SimilarWeb数据显示,9月11日那一周,ChatGPT流量较前一周增长约12%。另一家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报告称,8月最后两周全球ChatGPT应用程序用户每周增长超过10%。据悉,流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学生开始返校,且印度及巴西市场迎来增长。
▌多模态大模型成兵家必争之地 算力需求显著攀升
如今,多模态功能已成为各家AI大模型的必争之地。Meta最近推出AudioCraft,通过AI生成音乐;谷歌Bard及必应机器人均已部署多模式功能;苹果也在试验AI生成语音Personal Voice。
随着AI感知、交互与生成能力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与生态也有望进一步丰富。而语音与图像数据大小显著高于文本,券商指出,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算力需求将大幅攀升。
例如被谷歌寄予厚望的多模态大模型Gemini,据SemiAnalysi分析师Dylan Patel和Daniel Nishball透露,其已开始在TPUv5 Pod上进行训练,算力高达~1e26 FLOPS,是训练GPT-4所需算力的5倍。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日前也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是核心驱动力。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大小决定着AI迭代与创新的速度,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算力的稀缺和昂贵,已经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因素。”
国信证券指出,AI三元素(大模型、算力、应用)呈螺旋式促进关系。AI三元素以“模型更新-算力芯片迭代、单位tokens成本降低-应用增加”循环往复,当三者中有一个要素喷发,就是强刺激期;三者同时没有更新,就会进入停滞期,等待下次爆发。
多模态大模型是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将不同数据类型相互关联结合,可以大幅提高模型准确性和鲁棒性,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同时,3月谷歌发布多模态具身视觉语言模型(VLM)PaLM-E,其可用于机器人领域;7月谷歌发布新一代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obotics Transformer 2(RT-2),专用于机器人领域,看好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趋势,分析师看好大模型赋能机器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行业研究公司LightStream Research分析师近日表示,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今年交付4万至5万辆汽车的计划已经“看起来难以实现”了。
先前VinFast表示,尽管全球经济疲软,但公司仍预计2023年的汽车交付量将达到4万至5万辆。据了解,这一数字是该公司去年在越南国内7400辆交付量的7倍。
不过,VinFast在9月21日二季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仅交付了11315辆汽车,甚至其中的7100辆还是卖给了母公司Vingroup控股的出租车子公司Green and Smart Mobility。
另据S&P Global Mobility的数据,截至6月份VinFast只有137辆VF8在美国注册。LightStream指出,VinFast超过一半的销量来自一家相关公司,美国交付量不足200辆,“这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汽车需求的严重担忧。”
截至美股周二收盘,VinFast当天下跌12.89%,报每股11.22美元,较SPAC上市首日的开盘价22美元接近腰斩。在越南上市的Vingroup,日内股价也跌至2017年11月以来的低位附近。
LightStream报告写道,VinFast具有野心的电动汽车计划不切实际,他们似乎不太可能在2023年实现5万辆的交付目标,“我们修正后的预测表明,尽管已经下跌50%,但仍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供应限制
对此,Vinfast告诉媒体,公司正在“提高产量,以确保国际市场的交付目标”,之后业务还将很快扩展到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本月早些时候,VinFast计划在亚洲七个市场进行扩张,并于2026年在印尼建立工厂。
但随着而来的是,Vinfast不仅需要与当地的燃油车和混动汽车争夺市场份额,还需要与特斯拉这样的“行业巨无霸”展开竞争。今年7月,VinFast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破土动工,该厂第一阶段的年产量可达15万辆。
不过,Vinfast在美国的扩张遇到了一些障碍,公司推迟了首批VF8车型的交付,而北卡工厂的投产日期推迟到了2025年。Third Bridge分析师预计,公司在美销售短期内不会好转。
“价格没有竞争力”
分析师们还指出,VinFast的车辆在价格上并不具备竞争能力。例如,VinFast的VF9车型的其售价为83,000美元,与之相比,特斯拉Model X售价在扣除联邦税收抵免等补贴后,仅为68,590美元。
由于VinFast目前没有汽车是在美国国内生产的,因此无法像特斯拉汽车那样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LightStream报道写道,VinFast想要增加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外市场的销量,“可能并不像所说的那么容易。”
财报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VinFast的净亏损为5.26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2%。创始人范日旺在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告诉投资者,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将实现盈亏平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周三(9月27日),OpenAI在X(前身为推特)上宣布,其聊天机器人产品ChatGPT可以通过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搜索,将不再局限于2021年9月之前的数据。
OpenAI周三表示,ChatGPT现在可以浏览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权威信息,并提供直接来源链接,不再局限于2021年9月之前的数据。
OpenAI称“现在ChatGPT Plus和Enterprise(企业版) 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功能,将很快扩展到所有用户。要启用,请在GPT-4下的选择器中选择‘使用必应浏览’( Browse with Bing)。”
需要说明的是,OpenAI早些时候测试了相关功能,允许Plus用户通过必应搜索访问最新信息,但后来因担心用户绕过付费墙,禁用了这项功能。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周三在X上表示“我们回来了。”
OpenAI本周早些时候还宣布了另一项重大更新,将使ChatGPT可以通过图片和语音命令交互。
据OpenAI官网9月25日消息,OpenAI宣布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将在ChatGPT中向Plus和Enterprise用户推出语音和图像。语音将在iOS和Android上推出(在您的设置中选择加入),图像将在所有平台上提供。
OpenAI官网
语音输入功能类似于手机上的语音助手,用户只需按下一个按钮,说出自己的问题,ChatGPT 就会将其转换为文本,然后生成答案,再将答案转换为语音,播放给用户。
OpenAI称,这项新的语音技术能够从几秒钟的真实语音中制作出逼真的合成语音,为许多有创意和无障碍的应用打开了大门。然而,这些功能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例如恶意行为者可能冒充公众人物或实施欺诈。OpenAI 表示,这种模型不会被广泛开放,而是会受到严格的控制和限制。
图像输入功能则类似于 Google Lens,用户可以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上传到 ChatGPT 中。ChatGPT会尝试识别用户想要询问的内容,并给出相应的回答。用户还可以用应用中的绘图工具来帮助表达自己的问题,或者配合语音或文本输入来进行交流。
用户可以向ChatGPT展示一张或多张图片,提问相关的问题。例如,发送一张坏掉的烧烤炉图片,然后询问无法启动原因;拍摄一张冰箱中的食材,询问多种菜品制作方案。
OpenAI还放出了一段视频,是和ChatGPT商量着修自行车,不断问 ChatGPT这里是扳手吗?是调整这里吗?甚至还把说明书拍照发给ChatGPT求解释。
OpenAI官网
OpenAI表示还采取了技术措施,大幅限制了ChatGPT分析和直接陈述他人的能力,因为ChatGPT并不总是准确的,这些系统应该尊重个人隐私。
相关报道
OpenAI官宣开放多模态ChatGPT 能看、能听、还会说
AI多模态浪潮来了!ChatGPT迎重磅升级 算力需求喷发可期
ChatGPT再迎重磅升级 分析师称当前应积极看待AI板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东时间9月27日周三,Meta在年度开发者大会Connect期间发布了重磅头显和智能眼镜新品,同时宣布,旗下所有App得到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加持。这意味着,Meta的30亿用户都将拥有类似OpenAI机器人ChatGPT提供的体验。具体而言,Meta的AI助手将登陆WhatsApp、Messenger和Instagram,还有数十个基于诸如网红MrBeast和Charli DAmelio等名人的AI角色。
Meta的AI助手可以编辑图像,为用户设计和聊天群里朋友的共同旅行,也可以回答用户通常查询搜索引擎寻求解决的问题。Meta还推出了一个开发工作室,让品牌商基于Meta的消息服务打造自己的AI工具。
Meta发布新一代VR头显设备之际,它与苹果在该领域的较量也迫在眉睫。科技行业的许多人认为,苹果进军VR赛道可能会扩大整个市场,正如iPhone推动了手机的革新一样。
苹果今年6月发布了首款头显设备Vision Pro,其价格远远高于Meta的设备,起售价高达3499美元,预计明年初上市。
截至美股周三收盘,META报收297.74美元,微跌0.41%,总市值7661亿美元。
Meta正式发布Quest 3
抢在苹果的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明年初上市前,Meta发布了升级版头显,较前代涨价将近七成。即便涨价,售价也远低于Vision Pro的3499美元,有望在今年的假期购物旺季“收割”一波市场。
周三(9月27日),Meta在其Connect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备受期待的新一代VR头显Quest 3。Meta在今年6月初就预告了这款设备。
Quest 3的起售价为499美元,比上一代产品贵了200美元,将于周三开始预订,10月10日发货。
Meta官网
据介绍,Quest 3配备了高通骁龙XR2 Gen 2芯片,该芯片基于Arm架构,在功耗和能耗方面更接近移动处理器,而不是PC处理器。Quest 3的处理能力是Quest 2的两倍,改进了图形渲染,操作更流畅,加载应用程序时速度更快。
显示方面,分辨率达到了单眼2064 x 2208,较上一代单眼1832×1920分辨率提升了近30%。
因为采用Pancake镜头,Quest 3的厚度Quest 2薄了40%,它的重量为515克,比Quest 2的503克略重。Meta称,为了让用户佩戴更舒适,改动了设计。同时,Meta还增加了改进的扬声器和新的控制器。Quest 3正面有三个传感器,左右模块是摄像头,而中心传感器是一个新组件,用于确定用户房间内物体和墙壁的位置。这使得设备可以自动设置虚拟护栏,从而避免用户撞到桌子上。
配置方面,Quest 3搭载高通速度更快的骁龙XR2二代处理器,有8GB RAM。Meta表示,Quest 3的图形性能是Quest 2的两倍,甚至比运行一代XR2芯片的Quest Pro要好得多。
Quest 3的产品经理Palwasha Khatri介绍,这款设备“不需要电线、不需要电池组”。有媒体称,这种说辞显示,Meta试图将产品定位为更主流的MR头戴设备。
此外,在周三的大会上,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还介绍了面向消费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产品,包括一款既能生成文本回复,又生成逼真图像的聊天机器人,名为Meta AI。扎克伯格表示“这项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保每个人都能使用这些技术。”他强调,创造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创新产品很重要。
Meta AI基于强大的Llama 2大型语言模型定制,Llama 2于今年7月发布,用于公共商业用途。扎克伯格称,这款聊天机器人将通过与微软必应搜索引擎的合作,获得实时信息。
被曝联手LG追赶苹果Vision Pro
据中国经营报9月9日援引韩国媒体Maekyung Media下属的英文网站Pulse News报道,Meta与LG电子签署了一项保密协议(NDA),以开发先进的头显,目标是在2025年推出。一位知情人士还表示“这将是Meta头显系列Quest中最高端的产品。”
“如果LG电子成功完成开发,该公司可以负责大规模生产。”“由于该产品在AR和VR产品线中属于高端类别,因此它很有可能被命名为Meta Quest 4 Pro。”
与此同时,外媒Pulse目前已经向LG内部员工证实了这一事实,但基于保密协议,LG内部员工只能暗示“我们正在开发相关MR(混合现实)设备,正如我们在连接各种空间的未来愿景中所宣布的那样。”“我们目前无法透露我们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Meta与LG的合作或许早有苗头,Meta高管此前曾拜访过LG位于首尔的科学园,并会见了LG Display研究团队的高管,Meta高管还参观了三星显示Giheung研发中心,当时就在寻求AR/VR高分辨率显示方案上的合作。Meta有较大可能是看上了LG Display在屏幕产业的先进技术优势。
有报道还称,三星决定重新审视其XR头显的规格和设计,进而导致这款头显的推出时间被推迟。三星新款XR头显原本预计于2024年2月推出,但现在被推迟了3~6个月,原本计划2024年年初开始大规模生产其XR头显,生产也被推迟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上周国际市场迎来央行超级周,美联储、英国央行、瑞士央行按兵不动,市场消化主要央行高利率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的预期。
市场方面,美股全线下挫,道指周跌1.89%,纳指跌3.62%,标普500指数周跌2.93%。欧洲三大股指表现不佳,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36%,德国DAX 30指数周跌2.12%,法国CAC 40指数周跌2.63%。
本周看点颇多,美国政府面临停摆的威胁;衡量美国民间消费通胀情况的8月个人消费支出(PCE)数据也将公布,或影响美联储政策决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多位美联储官员将发表例行讲话,市场关注有关政策路径的最新线索。欧元区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有望继续降温,或强化欧央行结束加息的预期。
美国政府停摆风险上升
上周共和党人连续否决了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开支法案。事实上,即使法案在众议院过关,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也不太可能通过包含强硬共和党人提出的削减开支的立法。接下来众议院将休会到26日,这意味着留给两党进行谈判的时间所剩无几,10月1日美国联邦拨款中断的风险显著增加。目前麦卡锡依然试图在共和党内获得支持,通过一项暂时为政府提供31天资金的临时措施以阻止政府关门,同时寻求对更长期支出法案的突破。市场预期,政府停摆将冲击美国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并破坏外界对美国政府运转能力的信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上周表示,她没有看到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迹象,但警告称,如果最终无法及时通过支出法案,可能会减缓经济势头。“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经济有下滑的风险。美国劳动力市场也保持强劲,通货膨胀正在下降,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关闭。”她说,“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需要制造一种可能导致动力丧失的局面。”
美联储利率决议维持利率不变,但强化了其鹰派立场,预计年内将再次加息,明年降息预期从6月的四次降至两次。美联储关键通胀指标年底将降至3.3%,明年降至2.5%。不过展望显示2026年通胀率才能回到2%的目标,这比此前鲍威尔的预估要晚。
投资者也关注美联储官员的最新表态,寻找更多政策线索。鲍威尔将于28日与教育工作者一起出席每年一度的市政厅会议,并回答问题。此外,美联储理事鲍曼、库克,地方联储官员卡什卡利、古尔斯比、巴尔金将发表讲话。
数据方面,8月PCE将成为焦点,最近的油价飙升让物价压力再次回升,开始推高整体通胀,或影响未来的政策决定。机构预测,8月PCE将升至3.5%(前值3.3%),核心PCE将降至3.9%(前值4.2%)。市场还将关注8月成屋销售、新屋开工及房价指数,9月咨商会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将公布,预计数据将继续回落。
本周值得关注的企业财报包括美光科技、开市客、耐克、杰弗瑞和黑莓等。
原油与黄金
国际油价在年内高位震荡,关于俄罗斯基本全面禁止柴油和汽油出口的消息,再次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的担忧。WTI原油近月合约周涨0.01%,报90.0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周跌0.70%,报93.27美元/桶。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运柴油出口国之一,本月早些时候发货量开始下降,这推高了欧洲的柴油价格。许多分析师预计,对库存的担忧将使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进一步上升。City Index市场分析师拉查扎达(Fawad Razaqzada)表示“布伦特原油已经触及95美元的水平,如果OPEC+继续限制供应,可能会攀升至100美元。”
到目前为止,WTI在第三季度上涨了近30%,有望实现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涨幅。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上周为OPEC+削减石油产量进行了辩护。他称国际能源市场需要宽松的监管,OPEC+正设法让市场保持稳定,“能源需求、欧洲经济增长和央行应对通胀的行动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对油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
国际金价经历动荡一周,美联储利率决议一度打击市场乐观情绪并引发短暂恐慌。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割的COMEX黄金期货合约周涨0.09%,报1925.40美元/桶。
随着美联储政策立场偏强硬,投资者关注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的波动。Kinesis Money市场分析师英格拉姆(Mike Ingram)表示“作为一种无收益资产,更高的利率通常会对金价造成不利影响,因为这会增加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欧元区CPI或继续降温
欧元区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终值同比上涨5.2%,略低于初值5.3%。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因素的核心CPI同比增长5.3%。
在本月欧央行决议公布后,外界已经调降了未来的政策空间预期。虽然通胀依然高于目标,欧央行现在需要考虑到经济疲软风险。欧央行管委诺尔特(Klaas Knot)表示,对目前的利率水平很满意。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认为,现在利率处于高位,保持耐心很重要。
本周欧元区将公布9月CPI初值,近期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可能带来不确定性,但经济降温有望打压核心通胀,机构预计CPI增速将回落至4.6%,核心CPI为4.8%,双双回到5%以下。同时市场将关注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的最新讲话。
英国国家统计局上周表示,8月英国CPI同比增长6.7%,低于市场预期的7%。核心CPI增速从6.9%降至6.2%,远好于6.8%的预期。在通胀回落的同时,英国7月经济陷入收缩。英国央行随后以分歧决定的方式维持利率不变,自2021年11月以来首次按兵不动。英国央行称,尽管工资增长依然强劲,但劳动力市场也有放松的迹象。受此影响,英镑/美元一度跌至半年低位。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Andrew Bailey)在发布会上否认了有关降息的说法,称政策委员会尚未讨论过这样做,同时他也拒绝预测央行的下一步行动。“我们还没有会上就降息进行任何讨论,因为这还为时过早。”
本周看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周一(9月25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重申,即使经济陷入困境,只要有必要,决策者就会将利率维持在高位,以将通胀恢复至2%的目标水平。
欧洲央行本月加息25个基点,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存款机制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分别上调至4.5%、4%和4.75%,利率创下了历史新高。
多数经济学家和投资者认为,欧洲央行本轮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一些乐观的人开始期待该央行明年中期转为降息,不过这一观点遭到了数位决策者的驳斥,有鹰派官员甚至表示,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拉加德周一在欧洲议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会听证会发表了讲话,她对议员表示“我们未来的决定将确保一点,即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将在必要时保持在足够严格的水平。”
拉加德称“我们认为,我们的政策利率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如果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将对通胀及时回归目标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她没有具体说明这段时间可能有多长,只是说,该央行正在进行一场漫长的比赛。
欧元区经济前景恶化
拉加德承认欧洲央行的激进加息正在造成痛苦,她表示“我们的职责是让通胀及时回到目标水平。实现这一目标的速度越快,价格就越稳定,对于投资者和借款人来说,未来的痛苦就越少。”
欧元区的经济前景正在恶化。经合组织(OECD)上周下调了对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2023年欧元区GDP增速从6月份的0.9%下调至0.6%,2024年GDP增速从6月份的1.5%下调至1.1%。
然而,欧洲央行短期内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拉加德周一重申,目前甚至没有考虑这种前景。
她说“我们不是在谈论降息,(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没有讨论过降息问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周二(9月26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来自17个州的总检察长对电商巨头亚马逊提起了反垄断诉讼,指控该公司利用其垄断权力抬高价格、降低购物质量,并非法排斥竞争对手,从而破坏竞争。
受此消息影响,亚马逊股价周二收盘大跌4%。
这场诉讼是在西雅图的联邦法院提起的,西雅图是亚马逊总部所在地。FTC对亚马逊的诉讼策划已久,至少从今年年初开始,该机构就一直在为诉讼做准备。
FTC表示,亚马逊使用所谓的反折扣措施来惩罚卖家,并阻止其他在线零售商提供比亚马逊更低、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从而使得互联网上的商品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此外,FTC指控亚马逊非法强迫其平台上的卖家使用其物流和配送服务,以换取更好的展示位置,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在该平台的运营成本。
FTC还指控亚马逊试图干扰其调查,并隐瞒有关公司内部运作的信息。
FTC主席Lina Khan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亚马逊是一个垄断者,它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让购物者和卖家为更差的服务支付更多的钱。其中的风险很高,平台造成的损害持续发生。卖家每支付2美元,就需要向亚马逊支付1美元。”
FTC并未列出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的具体细节,不过该机构若赢得了诉讼,可能会要求法官重组亚马逊,可能会命令该公司剥离物流业务和其他业务部门。
Khan称“如果我们取得成功,竞争将恢复,人们将受益于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
亚马逊周二回应称,它将在法庭上挑战FTC的诉讼,并指责该机构彻底背离了保护消费者的使命,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是错误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就在不久前,上一代人还认为5%对于长期固收债券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收益率,但如今的世界结构与那代人所经历的世界已经大不相同。”上周五(9月22日),美国对冲基金大佬、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兼CEO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X(原推特)上发文写道。
在上周美联储的暂停加息,并向市场传递了超预期的鹰派信息后,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全线飙升。美东时间周一(9月25日),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正式突破4.5%,创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日逼近4.64%,创2011年1月以来新高。
但在其数百字的推文中,阿克曼称他对长期利率如此之低感到惊讶。他认为美国3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升至5.5%,而不是现在的4%。除了阿克曼,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也表示,长期美债收益率将进一步走高。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资深外汇分析师Lee Hardman在发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置评邮件中指出,近期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主要是由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鹰派重新定价,和长期通胀预期的温和上升所驱动的;另外,本月油价大幅反弹至96美元/桶的高点,这给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胀预期指标带来了上行压力。
贝莱德和阿特曼齐呼长期美债收益率或继续走高
众多业内人士都将美国实际收益率视为衡量实际借贷成本的指标,亦被视作经济前景的晴雨表之一。但当下还需要关注的一点在于,实际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可能对资产估值构成明显压力,这些资产的未来收益必须以更高的利率进行贴现。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美国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经通胀调整后的借贷成本保持在如此高水平的时间越长,对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对市场来说更坏的消息是,展望未来,随着市场鹰派预期重燃,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也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走高。
本周一(9月25日),贝莱德在报告中表示,金融市场正逐渐认同利率可能会维持在高位的观点,而动荡的宏观体制正给“央行政策和未来风险带来不确定性”。
贝莱德投资研究所所长Jean Boivin团队称“市场正在接受我们的观点,即利率将保持在高位,现在甚至超过了我们对欧洲利率的预期。长期债券收益率不断上升表明,市场正在适应宏观和市场波动性加大的新体制下的风险。”
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比尔·阿克曼近日也表示,他认为3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进一步上升,且由于认为通胀仍居高不下,他的对冲基金仍在做空30年期美债。
阿克曼9月22日在X(原推特)上发表文章称,“世界在结构上与过去不同了。将生产外包给其他国家的长期通缩效应已不复存在。工人和工会的议价能力持续上升。罢工比比皆是,如果成功的罢工获得了可观的工资增长,就更有可能发生罢工。”
阿克曼认为,无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少次重申2%的通胀目标,长期通胀都不会回到2%。他直言,“2%的通胀目标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被随意设定的,当时的世界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已经完全不同。”阿克曼写道。
阿克曼认为,“长期通胀,加上实际利率和期限溢价表明,3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在5.5%是合适的。”
阿克曼还补充称,他对长期利率如此之低感到惊讶。他解释道,债券投资者一向认为4%已经是很高的收益率,因为过去15年美债收益率从未突破过4%。因此,当投资者能看到在30年内锁定4%收益率的“机会”时,他们将其视为“职业生涯中只有一次的机会。”不过,当下的世界已经与他们迄今所经历的世界大不相同。
无论是贝莱德还是阿克曼对长期美债收益率将持续走高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
上周,美联储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点阵图”显示,大多数央行官员们认为今年还有一次25个基点的加息,并且对明年降息幅度的预测仅约50个基点。这些数据都暗示,相较前几次决议的点阵图,借款成本将在高位保持更长的时间。
美东时间周一,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正式突破4.5%,创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日逼近4.64%,创2011年1月以来新高。美国之外,在欧洲市场,该地区的基准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本周早些时候也升至2.81%,同样创2011年以来新高……
对于美联储“点阵图”及经济预测摘要(SEP)发布后美债收益率的全线“狂飙”,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资深外汇分析师Lee Hardman在发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置评邮件中指出,“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已从本月初的盘中低点上升了约50个基点。在同一时期,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了约40个基点,10年期盈亏平衡利率则上升了约12个基点,这表明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上升主要是由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鹰派重新定价,和长期通胀预期的温和上升所驱动的。另外,本月油价大幅反弹,每桶上涨约10美元,达到96美元/桶的高点,这给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胀预期指标带来了上行压力。”
而巴克莱美国高级经济学家Jonathan Millar对每经分析师指出,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较高的政策路径可能反映了对中性利率(r*)的重新评估,FOMC对2026年利率的预测意味着届时的实际利率为0.9%,因为通胀、GDP增长和失业率都恢复到了长期的趋势水平。这可能预示着长期的‘点阵图’最终会上调。
此外,Millar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将与纽约联储上周发布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DSGE,现代主流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模型对r*的预估值上调相一致,后者与美联储SEP一样,也对今年的经济活动进行了上调。
“但与SEP不同的是,DSGE模型表明,美国的经济活动需要下降到远低于长期趋势的水平,才能使通胀(逐步)回到2%的水平。这一轨迹也更符合FOMC近期的公开表态,其中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讲话,其中强调需要有一段时间的GDP增长低于长期趋势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有所缓解,才能使通胀逐步恢复到2%。”Millar补充道。
长期美债被市场“抛弃”,美国最大长债ETF遭史上最大回撤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其实相较于近期被抛售的长期美债,中短期美债遭受的抛售压力虽然相对较小,但各期限收益率也同样走高。其中,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2个基点报5.136%,继续位于5.1%关口上方,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3.7个基点报4.84%、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9个基点报4.62%。
其实,长短期美债收益率与其今年以来吸引的资金规模变化有着紧密关系。
据路透社,短期美债今年吸引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长期美债,这是收益率曲线“倒挂”以及美联储打算“长期高息(higher-for-longer)”政策所造成的不寻常现象。
具体来看,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和鹰派态度使得短期美债收益率在今年大部分时间里居高不下,1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比10年期美债收益率高出约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将为了额外的收益和溢价追求短期美债,并避开流动性相对较低的长期美债。
据晨星公司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流入短期和中期美债基金(1年期~6年期)的规模为29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70.3%。另一方面,投资于6年期以上的债券的美债基金的资金流入则降至369亿美元,同比下滑11.5%。
另据外媒报道,规模390亿美元的iShares安硕20年期以上美国国债ETF(美国最大的长债ETF)目前已从2020年的历史高点下跌了48%,最新交易价格处于2011年以来最低。而从单年度的表现来看,iShares 20年期以上美债ETF年内已下跌约10%,去年则大跌33%。与此同时,IHS Markit Ltd数据显示,针对该ETF的做空力度正进一步增加,空头头寸占流通基金份额的比例达到了约一个月来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其他长期基金也遭受重创,Vanguard延长期限国债ETF(EDV)今年以来下跌了14%,PIMCO 25年以上零息美债指数(ZROZ)也下跌超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因为涉嫌垄断,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被美国联邦政府部门起诉。此举表明,美国政府正通过法律途径强硬打击科技企业垄断。而面对政府的指控,亚马逊则坚决反对。
FTC网站截图
FTC正式起诉亚马逊
美东时间9月26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合纽约、密歇根、马萨诸塞、新泽西等17个州的检察长,向西雅图的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亚马逊阻止竞争,利用垄断力人为抬高商品价格,扼杀消费者和企业相关的创新。
FTC在起诉的声明表示,亚马逊利用一系列反竞争的不公平策略非法维持其垄断地位。FTC及各州认为,亚马逊的行径阻止竞争对手和卖家降低价格、降低购物体验的质量、向卖家收取过高的费用、让竞争对手无法和亚马逊公平竞争。
FTC声明还揭露了亚马逊在卖家市场的反竞争行为。对卖家而言,亚马逊使用的手段包括对提供更低价格的线上实施惩罚,从而让网上的产品售价保持较高水平。若亚马逊发现卖家在亚马逊以外平台的售价更低,亚马逊就会降低卖家在平台相关搜索结果中的权重。.
此外,亚马逊还限制卖家商品成为亚马逊会员服务Prime覆盖产品的资格,若卖家想让商品上架Prime服务,就必须使用亚马逊昂贵的配送服务,这让卖家在其他平台出售商品的成本大幅提高。这种非法胁迫反过来又限制了对手平台和亚马逊竞争的能力。
FTC在声明中还提到,亚马逊强迫数十万卖家使用亚马逊的广告等服务,卖家向亚马逊支付的各类服务费用合计将近占总收入的50%。这些费用既伤害卖家也伤害购物者,消费者因此以更高的价格购商品。
FTC称,目前和起诉亚马逊的17个州寻求联邦法院发出永久禁令,禁止亚马逊的非法行为,粉碎亚马逊的垄断掌控,恢复正常竞争。
受起诉消息影响,亚马逊股价周二大跌4%,报125.98美元至三个月新低。
亚马逊强硬反击
亚马逊在FTC声明发布后,对相关起诉进行了强硬反击。
亚马逊声明截图
亚马逊在声明中表示“今天的诉讼清楚地表明,FTC的重点已经从根本上偏离了保护消费者和竞争的使命。FTC所谓的指控,恰恰有助于刺激整个零售行业的竞争和创新,并为亚马逊买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更低的价格和更快的交付速度,并为在亚马逊商店销售的许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果FTC的指控得逞,结果将是可供选择的产品减少,价格更高,消费者交付速度变慢,小企业选择减少。FTC今天提起的诉讼在事实和法律上都是错误的。如果法院满足FTC的诉求,将违背反垄断法初衷。”
亚马逊的法律顾问David Zapolsky则表示,亚马逊的创新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通过低价和刺激竞争使美国消费者受益。
Zapolsky表示,亚马逊尊重FTC历来在保护消费者和促进竞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但目前的FTC似乎从根本上背离它的初衷,对亚马逊提起的诉讼非常有误导性。如果起诉成功,将迫使亚马逊损害消费者以及亚马逊商家的利益。届时,亚马逊的卖家将不得不销售更高的价格的商品,提供更慢或不太可靠的快递服务。
FTC对亚马逊的定价方式、亚马逊物流服务和亚马逊Prime模式有根本误解。
美国科技巨头的死对头
此次主导对亚马逊反垄断起诉的是FTC主席丽娜·汉(Lina Khan)。她2021年6月担任FTC主席时,年仅32岁,也是FTC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她上台后,曾多次公开对科技巨头进行批评。其在2017年《耶鲁法学杂志》发表文章《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主张重新思考数字市场的反垄断执法。此前,亚马逊曾要求丽娜·汉回避对该公司的调查。
在FTC向亚马逊发起反垄断诉讼后的首次公开发言中,汉没有明确表示要拆分亚马逊。她只是表示,如果反垄断诉讼胜诉,FTC会要求法官停止该公司的“非法行为”。她认为,那些希望在网上销售产品的企业实际上被迫按亚马逊的价格付费,其中包括广告和物流服务费。
汉表示“卖家现在每赚2美元,就被亚马逊拿走1美元。有效的救济还需要恢复这个市场的竞争,我们也会要求法官这样做。任何救济都得让这些公司停止这些策略。”
FTC和17个州周二发起的诉讼没有要求具体的补救措施,但提到了“结构性救济”,即剥离资产或拆分业务。
“此案事关因亚马逊的垄断和非法策略而失去的竞争。”汉表示。
但汉也承认,反垄断案件往往需时很长。但她强调,FTC将寻求“迅速”推动此案,而且由于该案的利害关系,FTC认为颇具紧迫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iPhone 15品控翻车了?
掉漆、刮痕、镜头进灰……根据媒体报道,“第一批iPhone不要买”已经成各个社交平台的热点话题,不少用户称,所谓的“暗病”在此前的iPhone 12、iPhone 13系列上也曾出现。
iPhone 15系列被指存在品控问题
据蓝鲸财经报道,分析师从多位拿到iPhone 15系列新机的消费者那里,整理出首批新机存在的一些品控问题。
首先是手机外观方面,这一代iPhone 15 Pro系列最大亮点是钛金属材质外壳,苹果官方宣称这种材质取代了此前的不锈钢中框,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医疗等领域。
然而,不少用户反馈新机外壳存在瑕疵。有用户称,自己购买的iPhone 15 Pro 顶部存在明显凹痕,目前正准备退货,担心退换回来的机子还是存在瑕疵。
外壳存在划痕的机主不止一位,据他们反馈的图片来看,划痕存在于底部、顶部、镜头旁边等多个部位。
蓝鲸财经
但这些仅仅是轻微的划痕,另有消费者反馈,侧面边框出现大块明显色差,对方称已及时联系客服进行退货处理。
蓝鲸财经
不止钛金属的机身,手机屏幕也未能幸免,一个在apple store 上购机的消费者对分析师表示,新到的机子屏幕出现明显的划痕,直呼质检太差,该机主表示其退货订单都排到了下周,可能是退货的人太多了。
蓝鲸财经
除了外观的瑕疵外,iPhone 15 Pro的镜头还出现进灰的问题,据机主描述,有的一个镜头里出现明显小白点,有的三个镜头中都有灰。
蓝鲸财经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用户曝光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从底部磕碰、机身掉漆、屏幕刮痕到镜头进灰等现象层出不穷,更严重的有博主曝光,手机在打开相机时出现严重的花屏情况。
蓝鲸财经
另外,据美股投资网报道,在三里屯苹果门店,有用户对分析师反馈称,自己好不容易抢到了iPhone 15 Pro的首发,到手后发现边框划痕明显,自己找门店要求换货,而门店方面表示不能换货只能退货并重新下单。
作为“果粉”的唐小姐称,身边有已经拿到iPhone 15 Pro Max的朋友,发现手机后玻璃并不平整,一边高一边低,估计可能是防水胶上的不均匀所致,但也不值得为这些小问题再退换一次,姑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针对消费者反馈的品控差现象,苹果官方客服表示,在官网购买的,有质量问题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14天进行换货,还有1年的有限保修。
郭明錤苹果新机Pro Max销量上修
但iPhone 15和15 Pro或需降价促销
今年iPhone 15系列手机发售备受市场关注,主要是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低迷,需求乏力。但苹果新机型上市后在新兴市场的表现仍然令市场惊讶。由于iPhone 15系列从外观到功能与前几代机型相比都无显著亮点,市场担忧这款机型可能会需求不振。
但苹果采取了巧妙的价格策略,上调了最受欢迎的iPhone Pro Max机型的售价,而其他机型的售价几乎维持不变。依靠Pro Max机型的强劲销量,可以维持起利润率,而其他机型在芯片等硬件性能方面有所提升的同时没有涨价,能让消费者产生“物超所值”的感觉。
据财联社报道,作为知名的苹果产品分析师,郭明錤日前在X平台上发文称,一切进展顺利,苹果第四季的iPhone收入和利润都将好于预期。
细分来看,郭明錤指出早期销售数据显示,iPhone15 Pro Max今年出货量已经上修到3500万部,高于去年14 Pro Max的2800万部。
他说,iPhone 15 Plus则因为先前预期较低,而在真实销售情况中没有那么差,可能迎来订单增加。但iPhone 15和15 Pro销售均低于预期,如果苹果不降价销售,这两款机型可能会被砍单。
他还坚持,今年iPhone 15系列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8000万部,比去年的14系列同比增长5.3%。而iPhone 15 Pro Max的大卖将是苹果iPhone业务2023年第四季度的主要增长动力。
9月22日,iPhone15系列正式发售。根据媒体引述华强北多名第三方渠道报价,iPhone 15和15 Plus价格首发均跌破苹果官网价格,15 Pro和15 Pro Max均有溢价。
不过,受制于产能问题,目前苹果新机仍需预订。苹果中国官网显示,现在国内消费者购买iPhone 15和15 Plus至少要等到10月14日才能进入配送,而Pro Max则需等待至11月15-11月22日才能送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