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硅谷银行之后,又一家美国的银行“关门”了。

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最新发表联合声明称,总部位于纽约的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存在和硅谷银行类似的系统性风险,该行已于12日被纽约州监管机构关闭。

这份声明也给出了美国政府应对此次危机的办法: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能以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解决硅谷银行和标志银行的问题,确保硅谷银行等存款机构储户的资金安全。

对于此次美国的银行所暴露的风险,有三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

一、存款人的钱能拿回来吗?

存款一般而言有两方面的保障。一方面,根据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收取存款的同时会按一定比例,缴纳一部分资金到中央银行,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集中大量取款需求。

另一方面,根据存款保险制度,收取存款的机构会作为投保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为其储户的存款上保险,一旦出现各类危机,可以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中国为例,目前全国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加入了存款保险,存款保险能够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看美国的情况,2020年疫情暴发,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在启动史无前例降息措施后,还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零。这意味着,美国的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狂飙”,拿着几乎不用付利息的存款,还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

这一次,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了作用。上述声明称,在收到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建议并与美国总统进行协商后,财政部长耶伦批准采取行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能够以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解决硅谷银行问题。从3月13日起,硅谷银行储户将可以使用所有资金。与硅谷银行解决问题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由纳税人承担。

声明还称,总部位于纽约的标志银行(Signature Bank)存在和硅谷银行类似的系统性风险,该行已于12日被纽约州监管机构关闭。美国政府将采取同样的行动,确保标志银行的储户也可以使用所有资金。

据美联社报道,这是美国政府采取的“非常规措施”,旨在预防潜在的银行业危机,相关措施将确保倒闭的银行储户能迅速提取所有存款。若没有这一措施,银行每个账户的受保资金最高额度仅为25万美元。

此外,美联储还表示,其已经“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流动性压力”,将创建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而财政部将从外汇稳定基金中提供高达250亿美元的资金作为BTFP的支持。

美国媒体认为,BTFP的规模将足以保护更广泛的美国银行系统中未投保的存款,但预计美联储预计不会动用上述250亿美元的资金。

二、美联储因此改变加息节奏?

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与此次硅谷银行的危机密切相关。

方正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指出,2022年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展史诗级加息,目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升至4.5%-4.75%。美联储收紧货币,实体经济融资条件趋紧,科创企业融资环境变差。硅谷银行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增加,但此时由于利率上行硅谷银行前期投资的债券收益率却面临较大的浮亏。如果卖出债券应对取现需求,这些浮亏就变成实际的亏损。硅谷银行处境愈发艰难。

此次危机会对美联储的货币紧缩进程产生压力吗?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未来若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存款增速持续下滑,或将有其他银行迫于无奈抛售。债券,进而侵蚀利润和资本,出现类似硅谷银行的情况。“在这其中,存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或更容易出现风险。”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则认为,短期而言,硅谷银行爆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波动,很可能让美联储在本月选择加息25个基点,而非市场担心的50个基点。由于监管介入及时,以及事件本身会让金融机构更加关注风险管理,硅谷银行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金融风险。

但他也提到,上述情况造成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困境:隐藏金融风险勉力维持机构运行,硅谷银行的未实现损失会越来越大;而爆雷后带来的市场避险情绪反而会减轻类似的风险和亏损;金融风险越大,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降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某个角度而言,硅谷银行遇到的危机,恰恰可能要靠“爆雷”才能解决。

高盛研究报告称,鉴于最近银行体系承受的压力,不再预期美联储将在3月22日的会议上加息,但维持美联储将在5月、6月和7月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不变,现在预计终端利率为5.25-5.5%。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则认为,当下,美国银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或有风险存在的中小银行规模占比低、高存款保险覆盖下传染性有限;硅谷银行破产风波倒逼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高。

他给出上述判断的主要原因在于,硅谷银行事件溢出效应有限、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及时介入已隔离部分风险、大型商业银行相对稳定。赵伟称,银行体系的风险暴露或更多存在于小银行中,然而小银行资产规模占比仅14.2%,同时,其较高的存款保险覆盖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风险传染。结合1980年代的“储贷危机”期间美联储大幅加息的经验来看,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就此转向的概率不大。

三、会否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

硅谷银行的危机让市场联想到雷曼银行的倒闭,后者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媒体表示,当年雷曼危机爆发后,很多风险一下就扩展到了其他金融机构,所以在次贷危机后,监管开始限制银行的同业业务,对影子银行进行清理等,这是沿着降低风险扩散性的思路而来。在过去十年中,同业风险扩散关联度已极大降低。

在他看来,目前破产事件的影响范围主要还是集中于硅谷银行的客户,与金融市场的直接关联度不高,短期还不会蔓延成美国整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赵伟认为,硅谷银行规模小、同业少,直接溢出效应远低于雷曼兄弟银行;同时其抛售的底层资产无根本性问题,抛售底层资产导致底层资产暴跌,进而触发其他银行风险暴露的链条不会成立。

再从CDS(信用违约互换)利差、金融条件、货币市场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等角度来看,当下美国金融市场环境仍较为稳定,暂无“流动性冲击”向“流动性风险”演化之忧。

赵伟称,次贷危机后美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明显提升,加之美联储更为丰富的应对工具箱,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同时,有了应对前期危机的经验,美联储创设了大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将流动性直接滴灌到系统性风险积累较高的市场。丰富的工具应对下,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概率有所下降。

张伟亦提到,硅谷银行体量和风险传染性相比于2008年金融危机要小很多,美元流动性指标也并未明显收紧,这显示硅谷银行关闭事件对美元流动性冲击可控。另外,美元指数也可用来衡量全球美元流动性松紧,美元指数近期没有明显上行。因而当下硅谷银行关闭对美元流动性并未造成明显收紧。

“但是也要看到,在美联储2022年史诗级加息影响下,债券利率明显上升。对于债券头寸比较高,并且负债端依赖批发融资的其他银行来说,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也不容忽视。”张伟称,因而需要继续观察硅谷银行关闭后的影响和是否会有其他美国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进而对美元流动性造成冲击。

相关报道

蝴蝶扇动翅膀 硅谷银行破产会否引发美国银行界连锁暴雷

FDIC前主席敲警钟:继硅谷银行之后 还可能有更多银行倒下!

硅谷银行危机七问七答:救助的钱何处来?是个案还是冰山一角?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强调“看数据”的美联储激情加息已近一年,每当通胀数据发布之时市场总要上蹿下跳一番。然而近几年来,从负责收集数据的政府官员到华尔街基金经理,都开始对这些关键经济数据的靠谱程度产生了怀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对的。

阿波罗全球管理的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k表示,虽然眼下的数据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多,但由于美联储的双重使命是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所以金融市场花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这两个数据。但这两个数据却都是来源于企业、家庭的抽样调查,而被抽查样本的回复率正在下降。

相较于样本数量的不足,更可怕的是那些“不发声的人”往往有更多的共同点,这也会导致调查结果出现根本性偏差。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何近年来美国重要选举的事前民调,会与结果呈现比较明显的出入。

投资者可能在交易偏差值巨大的数据

去年12月,美国劳工部研究调查方法学家道格拉斯·威廉姆斯曾公开表示,数据显示美国政府的16项主要调查数据都出现回应率下降的问题。道格拉斯表示,如果数据只是单纯地从80%下降到79%,其实不算什么大事,真正的问题是过去十年里每一年都在稳步下降。

曾在2013-2017年执掌劳工统计局的Erica Groshen也表示,十年前的非农数据是基于近80%的调查回复率,这个数字在疫情前已经跌到70%,而现在的个别月份甚至只有60%出头。疫情的冲击和居家办公,都使得政府的调查员更难找到人填表格。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劳工统计局在统计非农数据时会给3个月的时间,每次公布数据时也会据此调整前两个月的数字。好消息是,通过此举将回复率拉到95%,使得劳工部最终的数据与美国税务系统里的失业记录高度吻合。但问题在于,资本市场一般只会关心眼前的初值数据,同时后续调整的幅度扩大也会令市场感到困惑。

在疫情前,非农数据初值与两个月后的终值大致会差(正负)4万人左右,2020和2021年的平均差额达到14万和9万,2022年仍保持了6万的水平。眼下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劳工薪酬增速也是如此,11月非农初值中的近3月同比增速达到5.8%,然而一个月后便被调整至4.6%。

其他的数据也大抵如此。CPI数据中的消费支出数据调查的回复率已经从70%降到38%,住房调查的回复率也从72%跌至58%。而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岗位空缺和周转数据,调查回复率也从十年前的69%跌至去年底的31%。

对于这种现象,一些数据学家也表示,人们对于隐私的担忧、不愿意接听陌生电话或回复邮件可能是潜在的原因。Groshen表示,白宫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有这么一项规则,当回复率小于20%的时候涉事机构需要对问题展开研究,但这些研究至今鲜有公开的记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指跌1.07%,纳指跌1.76%,标普500指数跌1.45%。纳斯达克金龙指数跌0.3%。

本周三大股指均下跌4.4%以上,道指录得6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硅谷银行倒闭并被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接管引起投资者恐慌,造成金融板块下挫。

哔哩哔哩涨近6%。消息层面上,上交所发布通知,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发生调整,调入哔哩哔哩,并自下一港股通交易日起生效。

其他中概股方面,雾芯科技涨超15%,小i机器人涨超11%,优克联涨超8%,哔哩哔哩、金融壹账通涨超4%,水滴公司、中通、复朗集团、携程涨超3%,新东方涨超2%,逸仙电商、挚文集团、亿咖通科技、涂鸦智能、网易、汽车之家、爱奇艺、腾讯音乐、贝壳、华住酒店集团涨超1%,高途、唯品会涨近1%。

晶科能源跌超12%,乐信跌超10%,老虎证券跌超9%,世纪互联跌超8%,小赢科技、拓臻生物跌超7%,趣店、美股投资网、跌超6%,中汽系统、亘喜生物、尚德机构、途牛、阿特斯、小牛电动跌超5%,叮咚买菜、奇景光电、新氧跌超4%,达达集团、迅雷、洪恩、优信、兰亭集势、蔚来、知乎、360数科跌超3%,京东、百家云、陆金所控股、亿航、量子之歌、怪兽充电、亚朵集团、满帮跌超2%,台积电、WSP控股、网易有道、斗鱼、大全新能源、搜狐、万国数据、日月光半导体、小鹏汽车、金山云、名创优品、BOSS直聘、能链智电跌超1%,秦淮数据跌近1%。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要闻

1、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 纳指、标普500指数期货均涨超1%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纳指、标普500指数期货均涨超1%。

硅谷银行倒闭后,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周日采取行动,以确保储户资金安全,并设立了一个由财政部提供资金的新贷款计划。根据该计划,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新的计划将提供长达一年的紧急贷款。

2、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最新进展汇总

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美联储将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银行能够满足储户的需求。

3、美国流行“租母鸡”!租赁套餐“月租”超千元!都包含啥?

如今在加州,12个一打的鸡蛋价格平均4.5美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只需要2.35美元,涨幅超过90%。目前很多超市依然维持限购的政策,这显然推动了美国民众对“后院养鸡”的热情。在谷歌搜索上,美国民众对“养鸡”这个关键词的搜索兴趣在过去几个月内显著增加。

4、比亚迪官宣 这两大主力车型限时优惠

据比亚迪汽车10日消息,3月10日至3月31日,比亚迪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期间用户下订即享“88元抵6888元”;海豹下订即可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相当于减8800元。

5、大幅加仓!欧洲资管巨头出手 增持中国核心资产!

近期,A股市场在3200点至3300点之间持续震荡,北向资金1月创纪录净流入1400亿元后,节奏有所放缓。不过,部分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仍在加仓。安本旗下中国股票基金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基金大幅增持了宁德时代、中国中免等股票。安联旗下最大中国股票基金也加仓了中国中免。

热点公司追踪

1、美联储出手相助 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

美联储宣布新的紧急银行定期融资计划,硅谷银行的储户周一将可以支取所有资金;新的计划将提供长达一年的紧急贷款;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

2、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重大宣布加大“撒钱”力度!

3月12日,“中字头”的两位大哥再次为行情添了一把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宣布加大派息。数据显示,中国卫通、中国电信、中国卫星、中国移动、中国长城、中国交建等“中字头”企业股价年内表现均超30%,中字头央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10.76%。

市场展望

1、“股神”巴菲特最新买入 段永平“抄作业”!但斌也在关注这个“超级赛道” 这只股被基金狂买

受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国企改革等因素带动,中字头央企股近期持续发力,“三桶油”股价迭创新高。而在大洋彼岸,美股一只石油龙头股,也在被“股神”巴菲特追加买入。与此同时,段永平、但斌等国内知名投资人同样在对石油股投来关注的目光。这背后,石油股蕴藏了怎样的机会?

2、海外财经媒体焦点:美银策略师料美元将进一步走强 美国房贷利率逼近7%峰值

,海外市场聚焦全球经济动态以及公司动态。全球经济方面,美银策略师宣告低通胀时代结束,未来美元将进一步走强;IIF:2月新兴市场资金流入骤降,因欧美央行保持鹰派;美国今年1-2月裁员人数创2009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公司动态方面,通用汽车加速削减成本,对美国正式员工启动自愿离职计划。

3、某新势力汽车港股做空数据近期增9成 !车市“大卷”下投资者何去何从

各车企先后加入“价格战”引发车市和相关个股的关注。今日港股汽车板块呈现分化,其中蔚来-SW(09866.HK)、比亚迪股份(01121.HK)分别上涨3.66%、2.39%;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理想汽车-W(02015.HK)分别下跌3.86%、1.17%。

部分汽车股上涨与昨日乘联会的消息有关。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月广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1.8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8.8%。今年前两个月广义乘用车零售累计达271.9万辆,同比下降19.7%。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32.8%。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77万辆,同比增长22.8%。

4、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约110亿:借道3只ETF扫货46亿 大举抛售建行加码中移动

据Wind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成交1783.09亿港元,连续第四周小幅增长;本周净买入达109.93亿港元,较上周减少30.38%。

南向资金近7日大幅净买入:中国移动(00941.HK)20.93亿港元;腾讯控股(00700.HK)14.81亿港元,同时大幅净卖出建设银行(00939.HK)13.52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日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三只ETF基金,其中净买入盈富基金(02800.HK)18.92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02828.HK)17.22亿港元;南方恒生科技(03033.HK)10.11亿港元。

财经日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3月10日(周五),美股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跌,三大股指本周均下跌4.4%以上,硅谷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后光速倒闭被接管,引起美股避险情绪大幅升温,衡量美股投资者恐慌程度的VIX指数攀升至去年10月25日以来最高水平。

非农就业报告带来部分通胀放缓利好,失业率意外回升,但市场仍聚焦在美国银业风险上,投资者更加担心联储激进加息的伤害,尤其可能重创中小银行。报告公布后,美国国债价格大涨、收益率盘中跳水。

美国WTI原油期货周五收高,但本周下跌3.8%,有市场人士表示,原油市场陷入无情的通货膨胀和复苏的就业市场之间的拉锯战。

三大股指本周均跌4.4%以上

硅谷银行光速倒闭并被接管

周五收盘,道指跌345.22点,跌幅为1.07%,报31909.64点;纳指跌199.47点,跌幅为1.76%,报11138.89点;标普500指数跌56.73点,跌幅为1.45%,报3861.59点。

本周美股三大股指均录得跌幅,道指累计下跌4.44%,标普500指数跌4.55%,纳指跌4.71%。

次贷危机后美国银行业最大的惊雷炸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关闭了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并接管了该银行的存款,硅谷银行的总部和所有分支机构将于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重新开放。

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DFPI)于周五发布公告,根据加州金融法典第592条,它已经接管了硅谷银行,理由是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

DFPI指定FDIC作为硅谷银行的接管方。FDIC已通过新成立的圣克拉拉国家存款保险银行接管SVB.监管机构表示,该银行的所有存款都已转移到新银行。

硅谷银行拥有约2090亿美元资产,是今年第一家破产的受保险机构,也成为美国十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倒闭银行。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将被从标普500指数中剔除,Insulet将取代其成为标普500指数成份股。

硅谷银行倒闭并被接管的消息传出后,衡量美股投资者恐慌程度的CBOE波动率指数(VIX)攀升至27.60,为去年10月25日以来最高水平。

财政部长耶伦周五表示,财政部了解了最近的事态发展,并正在密切关注局势。耶伦还称,当银行面临损失时,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针对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事件,据利得研究院分析,核心触发因素是由于加息下利率涨太高,这导致了两个问题:1. 利率涨,债券跌。2.流动性锁定无法兑现(存款大量流出)。硅谷银行只能被动清仓,带来亏损,股价闪崩。

周五金融板块持续领跌,费城银行指数收跌4%,本周累跌将近16%。SIGNATURE BANK跌22.87%,第一共和银行跌14.84%,嘉信理财跌11.66%,联信银行跌5.02%。

就业报告失业率意外回升,重创美债收益率

周五经济数据面,2月非农就业报告的失业率意外回升,薪资增速低于预期,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有所降低,

美国劳工部报告称,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1.1万,高于市场预期的22.5万。2月平均时薪增长0.2%,低于市场预计的0.4%的增幅。另外2月平均时薪同比上升4.6%,不及市场预期。2月份的失业率从3.4%升至3.6%,预期3.40%。

美国投资管理公司Sit Investment Associates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Bryce Doty表示,非农就业数据让担心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投资者松了一口气。

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美国国债价格大涨、收益率盘中跳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降幅扩大到20个基点以上,2年期美债的收益率降幅更是直接达到近30个基点。

本周日美国将进入夏令时间。自3月13日起,美股市场开盘和收盘均将提前一小时,即美股交易时间更改为21:30至次日04:00,盘前交易时间为16:00至21:30,盘后交易时间为04:00至08:00。

WTI周五收高,本周下跌3.8%

周五,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96美分,涨幅为1.3%,收于每桶76.68美元。按照最活跃合约计算,WTI原油期货本周下跌3.8%。

据报道,Velandera董事总经理Manish Raj表示:“原油市场陷入无情的通货膨胀和复苏的就业市场之间的拉锯战。”他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了美联储别无选择,只能进一步加息的信念。

但能源研究机构资深研究主管Matt Parry表示,今年下半年基本面应该会紧张,因为预计未来会有更高的能源需求。

热门中概股盘中曾反弹,收盘涨跌不一

此前总体连跌四日的热门中概股盘中曾反弹,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早盘转涨后曾涨超1%,午盘转跌,收跌0.3%。哔哩哔哩涨近6%,爱奇艺、网易、腾讯音乐涨超1%,唯品会、百度、微博小幅上涨。蔚来、京东跌超3%,小鹏汽车跌超1%,阿里巴巴、理想汽车小幅下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五(3月10日),苹果知名爆料人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撰文称,苹果公司的投资者在线上股东大会重新选举了董事会成员,并批准了包含蒂姆·库克在内一众高管的薪酬计划。

苹果提出的四项措施都在周五获得了批准,而公司反对的、来自外部投资者的五项措施均因票数不够未获通过。古尔曼写道,这个结果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彻底的大胜”。

苹果公司的整个董事会,包括CEO库克、主席亚瑟·莱文森、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和贝莱德公司联合创始人苏珊·瓦格纳,都获得了连任。

此前美国国家法律和政策中心(NLPC)曾呼吁将戈尔和库克踢出苹果董事会,但这一提议几乎没有获得支持度。

在股东大会召开前,苹果经常被批评给库克开出的工资过高。今年1月份,公司表示,库克2023年的薪酬方案将下降40%以上,从2022年的超9900万美元降至4900万美元。

具体来看,库克未来一财年薪酬将包括30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600万美元的现金奖金和价值约400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这意味着,库克的收入将与公司的整体业绩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除了库克以外,苹果公司的其他高管,包括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总法律顾问和零售主管,今年每人将获得约2700万美元的薪酬。

在周五的会议上,库克表示,苹果已经适应了新冠大流行的长期影响,以及欧洲区域的战争和经济动荡。他还谈到了公司最新的Apple Watch、电视机顶盒、iPad、iPhone、HomePod、AirPods等硬件,并吹捧了流媒体等新软件服务。

库克还表示,他在印度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机会”,并重申了很快在该国开设第一家商店的计划。除了印度,他还谈到了公司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市场的增长。

库克还提到,苹果公司计划继续在未来每年增加股息。当被问及经济问题时,他表示,经济和以往一样 “复杂”,苹果在招聘和支出方面非常慎重,公司还将继续努力精简其供应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全球市场行情回顾

美股全线下挫,道指周跌4.44%,纳指周跌4.71%,标普500指数周跌4.55%。

恒生指数本周跌6.07%,恒生科技指数周10.19%。上证指数周跌2.95%,深证成指周跌3.45%,创业板指周跌2.15%。

市场展望观点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发布2024财年财政预算案,近6.88万亿美元预算总额较当前财年的6.37万亿美元进一步上升。拜登称,将在未来十年内将联邦预算赤字削减近3万亿美元,并计划提高富人和大公司的税收。美国媒体称,预算案势将遭遇共和党人的反对,随着共和党重新占据众议院,预计大部分议程不太可能在本届国会通过。

硅谷银行破产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份声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出席众议院听证会时表示,美国的银行系统“依旧坚韧”,监管机构拥有有效的工具来应对围绕硅谷银行的事态发展。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听证会时表示,未来的终端利率可能高于预期,但委员会内部尚未就3月会议作出决定,这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表现。美国2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好于预期,但薪资增速减弱有利于减轻美联储的政策压力。

本周市场焦点无疑是2月CPI报告,随着能源价格回落,市场预期2月CPI同比增速将从此前的6.4%降至6.0%,环比增速从1月的0.5%降至0.4%,不包括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月率或维持在0.4%左右。如果数据意外超预期,或再次点燃外界对本月加息50个基点的担忧。

2月零售销售月率同样关键。1月消费者支出大幅反弹3%,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回落的趋势。市场关注反弹是否是暂时现象,利率压力下消费者维持开支动能对经济实现平稳着陆至关重要。此外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月率、初请失业金人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指标也值得留意。

一周全球要闻回顾

雷曼痛苦记忆被唤起!科技金融圈喊话:快让大银行救救硅谷银行吧!

考虑到近段时间“全球经济衰退”的呼声此起彼伏,外界有理由担心,作为科技初创公司的主要“金主”以及美国第十六大银行,硅谷银行倒下可能拉开金融风暴的序幕。眼下,硅谷和金融界的大佬们纷纷公开呼吁美国联邦政府出手救助硅谷银行:推动另一家银行接管硅谷银行的资产和债务。

拜登6.9万亿财年预算案出炉:万亿增税点燃纷争向医药、石油巨头开火

白宫为今年10月开始的2024财年提出了近6.88万亿美元预算总数,较当前财年的6.37万亿美元进一步上升;其中防卫开支从8000亿美元提高至8850亿美元(其中国防部预算8420亿美元,包含60亿美元援乌支出),联邦社保和医保支出进一步提升,而联邦医疗补助则有所下降。

桥水再荐中国资产:鲍威尔“鹰调不止” 多元化投资很重要

尽管鲍威尔周三稍稍弱化了其此前的“极鹰论调”,但市场对美联储“刹车”并转向的希望已几近破灭,此时多元化投资就变得更为重要了。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借机重申了中国市场的投资潜力。

超30个汽车品牌竞相推出购车补贴 “新能源一哥”比亚迪罕见跟进

除湖北推出地方购车补贴外,包括四川、安徽、吉林、广东、云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购车补贴优惠政策;而在车企方面,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别克、上汽荣威、上汽名爵等超30个汽车品牌均推出大力度优惠。

下周市场大事提醒

本周看点颇多,美国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零售销售月率表现将影响两周后的议息会议结果。欧央行本周料加息50个基点,但未来的政策路径仍然迷雾重重。英国政府将公布春季预算案,市场猜测可能会有小范围财政支持新政出台。投资者继续关注硅谷银行事件后续溢出效应的影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受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国企改革等因素带动,中字头央企股近期持续发力,“三桶油”股价迭创新高。而在大洋彼岸,美股一只石油龙头股,也在被“股神”巴菲特追加买入。与此同时,段永平、但斌等国内知名投资人同样在对石油股投来关注的目光。这背后,石油股蕴藏了怎样的机会?

巴菲特出手

再度加码西方石油

沉寂一段时间之后,“股神”巴菲特对其“心爱”的石油股又加码了。

据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文件显示,3月3日~3月7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合计增持了580.18万股西方石油(OXY)股份,斥资约3.5亿美元。至此,巴菲特持有西方石油的数量达到了2亿股,持仓总市值约为120亿美元,持股比例也增至21%。据悉,去年8月,伯克希尔获得了美国相关监管机构许可,可以购买西方石油至多50%的普通股。

此外,除了西方石油公司的普通股,伯克希尔还持有近8400万份西方石油的认股权证和价值100亿美元的优先股。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巴菲特自去年三季度之后首度再次加码西方石油。据伯克希尔此前不久披露的2022年四季度持仓显示,西方石油为第七大重仓股,持有数量为19435万股,与三季度相比,未发生变化(见表1)。

回顾来看,巴菲特对于西方石油的“喜爱”在几年之前就已经体现。不过,在建仓之后,巴菲特又对其进行了多轮调仓。

从巴菲特历史持仓西方石油情况来看,其曾在2019年3季度建仓西方石油,当时买入746.75万股,2019年4季度继续大笔增仓1146.55万股,至此,巴菲特持有西方石油的股数增至1893万股。但在2020年第2季度,巴菲特又将1893万股的西方石油股份悉数卖出。

然而,2022年,巴菲特又开启了对西方石油的新一轮增仓周期。2022年1季度再度建仓,当时买入西方石油1.36亿股。随后在2022年2季度、2022年3季度连续增仓,分别买入2217.67万股与3580.19万股(见图1)。

进一步来看,巴菲特对于西方石油的操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9年3季度~2020年2季度。该阶段西方石油股价处于下跌,期间累计下跌超过60%。第二个阶段:2022年1季度~2023年3月7日。该阶段西方石油股价触底反弹,期间累计上涨110%(见图2)。

从两轮操盘来看,巴菲特既有“失手”又有“精准押注”。2020年5月,巴菲特曾被问及对西方石油的投资时表示,在相应长的时间后,能源行业极大可能会获得回报,这些业务需要较长的支持性。“但是目前,油价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未来几年,石油开采可能都不值得投资。存储、市场需求、沙特的动作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在价格不理想的状态下投资石油公司,这是错的。”

巴菲特另外表示,“石油股本不会被完全摧毁,仍然有大量金钱也在继续投资,未来是没有办法预测的。但是今天购买石油就相当于下注,石油价格是有风险的。”

事实上,在巴菲特的持股中,金融、消费的权重长期以来均为最高值,但当下,石油股的权重显然在不断增大。除了西方石油,巴菲特持有另外一只石油股雪佛龙的仓位同样较高,去年四季报显示,伯克希尔持有雪佛龙市值为292.53亿美元,仓位占比为9.78%,为仅次于苹果、美国银行的第三大重仓股。

巴菲特此前曾表示,之所以加码石油,与市场的供求失衡状态有关。“我们现在的联邦政府储存了近10亿桶石油。对我们的经济来讲,我想大概10亿桶也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存油量当然是好事,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是不够多的,所以你也不知道这3、5年中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也许存量会变得非常低。”2023年2月,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伯克希尔拥有着一系列巨大而多元化的企业。让伯克希尔比任何其他美国公司更广泛地与国家的经济未来保持一致。当然,这“巨大而多元”的企业中也包括巴菲特近年重点加码的石油股。

正如巴老所言,“石油价格是有风险的。”去年下半年以来,油价即出现高位回落。而相关石油公司的业绩也因此受到影响。据西方石油披露的去年三季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财季盈利1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49.3%。而据其2月末刚刚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显示,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2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3.5%。

巴老对西方石油的坚守,最终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我们会长期关注。

但斌关注石油公司回购

段永平跟随巴菲特“抄作业”

对于石油股的行业动态、投资机会,国内投资人也在密切关注,比如但斌、段永平。

但斌微博最近转载发布的多条内容均与石油有关。如3月9日,但斌微博转载发布了有关巴菲特出手加仓西方石油的相关内容(见图3)。

3月7日,但斌微博还关注了有关美国原油公司股票回购的相关内容——《就不增产!美国原油公司1280亿美元给股东,十年罕见》。其中有相关内容指出,在旧能源向新能源交替之际,许多投资者都担心,眼下从原油公司还能赚钱,可能是化石能源最后的回光返照,因此急于“落袋为安”。美国原油公司去年在股票回购和股息上的支出超过了资本项目支出,为2012年来首次。26家原油公司总计回购和分红1280亿美元。

近年以来,美股上市公司的回购规模不断创新高。而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股价的上涨,甚至对于美股的牛市行情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巴菲特也非常喜欢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其曾在2022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表示,其对苹果“感兴趣”,因为苹果回购在持续增长。“只要我们的股息有0.01%的增长,就会带来很大的收益。”

美股几大石油公司也在积极推进股份回购。巴菲特目前重仓的石油股雪佛龙在1月将其回购预算增加了两倍至750亿美元。西方石油在第4季度完成了其早期的30亿美元回购计划。此外,其还最新公布了一项新的3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但斌关注有关美国石油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或许也在看多石油行业、相关公司的未来机会。

不仅但斌关注,在价值派投资中对于石油股积极关注的还包括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知名投资人段永平。段永平是“步步高”等知名品牌的创始人,曾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之一。

2月25日,段永平在社交平台发文透露,买了一些西方石油的股票,其表示,对油不懂也没兴趣搞懂,只是跟下巴菲特而已。

3月10日,段永平社交平台再度发布谈及投资西方石油相关内容称,什么都没看,只是看到老巴买了西方石油二十几个百分点。“我知道他是认真的,就跟着买了差不多100万股。我不会加码也不会花时间的,反正花时间也看不懂。那么多人看了那么久苹果还是一头雾水,凭什么我能很快看懂这个?不过,我看懂老巴了,所以跟点好玩。我很难在这个公司上赚到大钱的,一年内赚个十几个点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有点像老巴买的动视暴雪。千万别以为老巴懂暴雪,也千万别问我西方石油是怎么回事。这个行为简单讲就叫套利,当然也有被套的概率,但非常小。”

西方石油的最新股价为60美元左右,以100万股的买入数量来看,价值大概为6000万美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此轮建仓西方石油开始于2022年第1季度,当时西方石油股价处于相对低位。段永平此刻“抄作业”加仓,最终能否获利出局还需时间的考验。

A股石油股躁动

低估值优势凸显投资机会

美股石油公司被投资人纷纷聚焦关注的同时,A股相关石油公司也在被密切关注。

近日,“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股价纷纷大涨。3月7日,“三桶油”股价均创阶段新高,中国石油股价盘中触及5.84元高位,创去年6月以来新高。同日,中国石化股价盘中上涨至5.45元,股价创2018年10月以来新高。中国海油盘中复权价则创出上市以来新高。

2023年以来(截至3月10日),石油板块个股轮番上涨。中国石油累计上涨9.46%;中国石化累计上涨19.50%;中国海油累计上涨15.46%。此外,除了“三桶油”,在石油化工、化学纤维、石油开采、采掘服务等产业链中,宇新股份、恒逸石化、新潮能源、恒泰艾普、华锦股份、东华能源等同样录得不俗涨幅,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10%,跑赢沪深300同期2.47%的表现。

同样受益于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不少石油股交出了一份不俗的2022年业绩成绩单。如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广汇能源,预计实现母公司净利润上限分别为1550亿元、1436亿元与115亿元,分别同比预增68%、104%与129.86%。而与此同时,其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低位,如中国石油为7倍(TTM)左右,中国海油、广汇能源均为6倍(见表2)。

正因为低估值、业绩增长等原因,石油股也获得了不少机构加码追捧。

近日,通源石油一项增发4664.72万股、募资1.6亿元的定增落地,在通源石油该次定增的8名认购对象中,诺德基金、财通基金等众多机构抢筹认购。

另外,从去年四季度的基金持仓来看,不少石油标的受到知名基金经理的加码。由傅鹏博、朱璘掌舵的睿远成长价值基金,四季度末持有广汇能源13426万股,相较于三季度末增仓3219万股。截至四季度末,睿远成长价值持仓广汇能源市值达12亿元,为该基金第七大重仓股。此外,由丘栋荣、吴承根操盘的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基金,四季度同样加码了广汇能源。截至四季度末,该基金持仓1767万股股份,持仓市值为1.6亿元。至此,广汇能源新进成为该基金第三大重仓股。

值得一提的是,“三桶油”股价近日领跑,与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国企改革等因素催化有关。在分析人士来看,中字头机会将有望持续,而中字头的石油股未来表现也值得期待。

“中字头行情接下来依旧存在机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的背景下,国企本身估值偏低,与利润并不匹配,新一轮国企估值提升行动有望继续实行,所以中字头国企仍然存在机会。”

“石油股今年也会存在一定的机会,巴菲特持续加仓西方石油能够看出其对于石油行业未来的乐观预判。叠加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对于石油的需求也将会提升。中字头石油股也将有望迎来估值、业绩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侯贤平向《红周刊》如是分析指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破产后,美联储采取了紧急行动防止银行业危机,不过,美联储可以做的还有更多。

下周,美联储将召开今年第二次利率决议。就在一周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表示,美联储或加快加息,利率高点可能超出此前预期。而现在,对硅谷银行危机可能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的担忧正在令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降温。

高盛成为第一个喊出美联储3月将不加息的华尔街主流银行,理由是金融领域“最近面临沉重压力”。

周一,美联储抢在亚洲盘前,推出了一项紧急贷款计划,将向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银行有能力满足所有储户的需求,从而阻止其它银行发生挤兑。

“鉴于银行体系所面临的压力,我们不再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在3月22日的下次会议上宣布加息,”高盛分析师Jan Hatzius在周日的一份报告中称。

此前,高盛预计美联储本月将加息25个基点。

高盛预计,监管机构采取的措施将为面临存款外流的银行提供大量流动性,并改善储户的信心。

高盛分析师还补充称,他们仍然预计美联储5月、6月和7月将分别加息25个基点,并重申了他们的利率终值预期为5.25%至5.5%。

上个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至4.5%至4.75%的目标区间,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小摩看法略有不同

不过,摩根大通的看法似乎和高盛略有不同。该行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寻求在下周的FOMC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

小摩认为,如果美联储确实使用了正确的工具来应对金融传染风险(时间会证明),那么他们也可以使用正确的工具来继续应对通胀风险——提高利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硅谷银行上周五倒闭后,市场上就出现了两种声音:部分人士认为,银行业将面临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多银行将面临倒闭;也有人士认为,此次暴雷事件不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

在前者观点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前主席威廉·艾萨克(William Isaac)的说法。目前FDIC被指定为硅谷银行事件的接管方。

周日(12日),当Isaac谈到硅谷银行的倒闭时称,“在我心中毫无疑问,还会有更多的倒闭…在我看来,这很像上世纪80年代。”

Isaac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执掌FDIC,当时银行普遍倒闭,而利率居高不下。

策略咨询机构The Bear Traps Report的创始人Larry McDonald也警告称,在SVB破产后,地区性银行可能面临传染风险。

银行股遭冲击

硅谷银行事件爆出后,美国四大行上周四(9日)遭遇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超500亿美元;而较为小型的银行所面临的冲击更大,例如第一共和国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Signature Bank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等,周四周五两天股价连续暴跌。

上周末,社交媒体上有图片传出,第一共和国银行门口挤满了取钱的民众,该行似乎也遭到了挤兑。

周日,纽约Signature Bank由于类似的系统性风险,遭到了美国监管机构的关闭,成为近期被关闭的第二家银行。

周一,硅谷银行的暴雷事件的影响蔓延到了亚洲,周一早盘中,亚洲多家银行的股票出现下探,例如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韩国的BNK金融集团等。

相反观点

尽管如此,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周日在接受采访时做出保证,“美国银行体系确实安全,资本充足,美国人可以对银行体系充满信心,储户不必担心无法使用他们的资金。” 耶伦还试图安抚美国民众,硅谷银行倒闭后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也认为,危机不会蔓延到整个银行业。

萨默斯在上周五(10日)接受采访时称,“只要储户毫发无损,我不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广泛的系统性问题。”不过他也警告,如果科技初创公司因为硅谷银行的资金被冻结而无法发薪,后果将非常严重。

知名投行杰富瑞金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Rich Handler表示,从上周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来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应该不会重演。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