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注意到:阿里巴巴 baba 的收盘价创下2014年9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的新高,达到180.07美元/股,从而带动阿里巴巴市值来到4555亿美元。同日,亚马逊市值为4659亿美元。双方市值差距缩小至104亿美元。美股投资网测算得知,阿里巴巴的股价从2016年底的每股88美元上涨至180美元,已经翻了一番。而同期亚马逊的股价从每股750美元上涨至973美元,涨幅为30%。显然,阿里巴巴上升势头更猛。按照目前的趋势,阿里巴巴超越亚马逊只是时间问题。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同为电商起家,又都以云计算作为新的增长点,因此全球媒体都在关注亚马逊如何应对阿里巴巴的强势进攻。两家公司的竞争甚至被外媒视为中美互联网行业整体实力的较量。一直对中国持保守态度的《纽约时报》也不得不在最新报道中承认,“阿里巴巴的发展,符合中国政府努力改革经济、以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意图。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已不再是美国人独享了。”
决战时刻临近
阿里巴巴市值在2017年陆续攻克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进入全球前十、冲击全球前五,引起整个华尔街的关注。
外媒披露,目前在华尔街出现了更多专注研究阿里巴巴的分析机构,目前,覆盖阿里巴巴的分析机构已达47家,而且没有一家机构给予阿里巴巴“卖出”评级。统计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发出2018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之后,19家投行调高阿里巴巴目标价至200美元以上,所有47家机构给予阿里巴巴的平均目标价为197.51美元/股。而目前覆盖亚马逊的分析机构为44家,其中一家机构给予亚马逊“卖出”评级。
美国知名投资机构MKM Partner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继续将阿里巴巴列为互联网巨头公司中的首选,并认为阿里巴巴是互联网大公司当中基本面最好的。”为什么阿里巴巴基本面最好,而不是亚马逊或Facebook?MKM执行董事给出了若干条理由,其中包括流量增长,广告业务扩张潜力,以及在东南亚加速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等。
对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之间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美国分析机构The Street在研究报告中认为,“阿里巴巴通常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但是在新零售领域,亚马逊更应该被称为美国的阿里巴巴,因为亚马逊实际上在扮演追逐者的角色。亚马逊计划用技术、物流、食品配送网络升级全食超市,但阿里巴巴已经完成这些工作。”
资本市场买的是未来、买的是盈利能力,尽管亚马逊营收规模更大,但阿里巴巴正加速从消费能力更加强劲的中国“大本营”出发,向全世界扩张,而且从盈利能力上来说,阿里巴巴也更加健康。
TradesMax根据亚马逊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财季财报以及阿里巴巴截至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梳理得知,在最近一个季度,亚马逊营业收入304亿美元,相当于阿里巴巴74亿美元的4倍;不过,亚马逊净利润为1.97亿美元,仅仅相当于阿里巴巴净利润29.53亿美元的大约1/15;另外,阿里巴巴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56%、67%,远远高于亚马逊的25%、-77%。阿里巴巴显然成长性更好。
事实上,成立于1995年7月的亚马逊,连续亏损20年,到2015年底才开始实现盈利的。而成立于1999年9月的阿里巴巴,2001年就实现了盈利。按照2018财年第二财季的盈利水准,目前阿里巴巴每天可以净赚人民币2亿元以上。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日在接受彭博电视台专访时也被问及与亚马逊竞争的问题,马云表示,“我花很少的时间去研究我们怎么和亚马逊竞争,而是研究我们能从亚马逊身上学到什么”;马云认为,亚马逊 AMZN 是“一家成功的、值得尊敬的电商公司”,阿里巴巴是为中小企业赋能、并提供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者,阿里巴巴的工作“是鼓励更多公司成为亚马逊”。
云端之战提速
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根据亚马逊2017财年第二财季财报和阿里巴巴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电商业务在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总体营收中的比重分别为89%、85.7%,但双方大本营分别在美国和中国,直接竞争主要发生在海外市场,特别是阿里巴巴加速布局的东南亚市场。
对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来说,云计算是关乎未来的赛场。在云计算的竞争中,阿里巴巴对亚马逊来说也是强有力的挑战者。根据最新财报数据,亚马逊AWS在2017财年第二财季营收为4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比重达到13.48%,阿里云在2018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为3.59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比重接近5%;不过,阿里云的营收同比增长达到96%,远远高于亚马逊AWS的42%。
TradesMax梳理财报数据发现,阿里云自2016财年第一财季至今,已经连续9个财季实现翻番增长;而同期,亚马逊AWS的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82%、78%、69%、63%、58%、55%、47%、43%、42%,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2017年6月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明确表示,云计算的竞争既是中国和美国的竞争,也是杭州(阿里云总部所在地)和西雅图(亚马逊AWS总部所在地)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谁拥抱技术,谁就能拥抱未来”。
阿里云副总裁徐敏表示,尽管目前“我们的共同对手是传统IT厂商”,因为云计算在所有IT采购中的比重还很小,但未来“(阿里云和亚马逊AWS)早晚会有一战”。
“AWS是我们尊敬的对手,我们特别佩服他们率先进入云计算市场的战略眼光,他们在产品和技术上也走得挺远的,尤其是他们的产品体系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徐敏认为,但阿里云也已经具备相对于亚马逊AWS的比较优势,“首先,我们可以做到全球一个账号、统一服务;其次,因为‘双11’的关系,阿里云有大量互联网中间件的经验,这是AWS所没有的;第三,在云安全、数据库等领域,阿里云也具备领先优势;第四,相对于海外市场来说,中国互联网场景的复杂度高得多,阿里云服务客户的稳定性因此也要高一些。”
阿里云技术部门员工曹林表示,总体而言,阿里云在技术和产品上与亚马逊AWS相比处于“部分领先、整体接近”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AWS的盈利水平远远超过电商业务,是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从亏损转向盈利的关键业务。数据显示,在2016财年第一财季,AWS就贡献了亚马逊净利润的90%;2017财年第二财季AWS运营利润高达9.16亿美元,若没有AWS撑着,亚马逊整体上又亏损了。
而阿里云尽管亏损额度在逐步收窄,但总体上还处于亏损状态。“技术红利让阿里云的亏损正在变小。亏损跟我们的售价有关,降价是大势所趋,我们就是要将技术红利通过降价向全社会开放。”曹林也认为,只要阿里云坚持目前的发展策略,终有一天会赶上竞争对手。
尽管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是公认的全球三强,阿里云是紧追三强的市场挑战者,但高盛早已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亚马逊AWS真正的对手不是微软Azure,也不是谷歌,而是大洋彼岸的阿里云。
硅谷一家巨头正开始一项“普遍基本收入”实验,但不是一直鼓吹这一制度的扎克伯格旗下的Facebook(FB),而是著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Y Combinator创办于2005年,Reddit与Airbnib等著名企业在初创阶段都获得过它的投资。该公司创始人兼总裁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是支持普遍基本收入的硅谷重量级人物之一。
该公司已开始一项试验,以研究普遍基本收入对人们的影响。这项试验将从美国两个州的随机挑选出3000人,向其中1000人发放每月1000美元的基本收入,而另一组人每月仅能获得50美元,作为参与试验的酬劳。
这一试验将持续至多5年,研究人员将比较两组人的不同表现,以评估普遍基本收入对人们的影响。
该项目的研究主管伊丽莎白-罗兹(Elizabeth Rhodes)表示:“一项随机试验被认为是评估一项拟议中的社会政策的影响的最佳方式。通过将获得基本收入的一组人与另一组没有获得的人进行对比,我们将能够孤立和量化基本收入的影响。
近年来,整个美国玩具行业已经走向衰落,玩具反斗城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多家玩具公司股价应声下跌,Mattel和Jakks的股价下跌约6%,巨头Hasbro下跌逾1%。这一事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互联网经济对传统零售业的巨大冲击。
零售业分析公司One Click Retail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亚马逊的玩具销售额高达40亿美元,比反斗城同期销售额高出3倍多;从增幅来看,亚马逊的玩具销售额去年增幅高达24%,同期整个玩具行业的增幅仅为5%,而反斗城的销售额已连续5年下滑。
更重要的是苹果产品的冲击:
iPhone 和平板电脑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玩具,乐高(Lego)玩具公司今年秋季将裁员8%,销售芭比娃娃的玩具公司美泰(Mattel)代号 MAT也受到重创,过去五年股价下跌近60%。
另外一个玩具公司 Jakks, 投资银行D.A. DAVIDSON将JAKK评级下调至跑输大盘,JAKK 一年累计跌幅60%
玩具反斗城的两大主要业务:婴儿用品和玩具,受到网络购物 Amazon蓬勃发展的冲击,业绩下滑。
跨行业竞争压力:
Target这种传统零售企业也在想办法提高销售,他们的经营效率比玩具反斗城更高。而且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一站式购物体验,放弃过去垂直实体店的购物方式。基本上玩具反斗城能够买到的,走几条街的Target也有,再过两条马路的沃尔玛也有。价格却更便宜。
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额外因素:
美国生育率不断下滑,事实上美国本土出生率越来越低,更多依靠外来移民来维持人口结构。低生育率带来的是玩具市场整体低迷。美国玩具市场整体规模大约220亿,过去几年一直出现下滑
而HAS目前股价还处于高位,有着巨大的下跌空间,但是,如果单纯卖空HAS风险不少,要建立一个投资组合对冲风险才理想。要知道如何有效建立对冲,添加微信分析师 meigu88
Raymond James芯片分析师Christopher Caso从供应链处了解到,iPhone X量产仍未开始,预计将推迟至10月中旬。
Caso在报告中指出,与6月底的预期相比,这一量产日期推迟了两个月;与8月的预期相比,这一量产预期推迟了一个月。尽管量产一直在推迟,但最近情况更为严重,近来订单有所增长,全面投产可能会推迟到四季度。
苹果发布的iPhone X被称为史上最先进iPhone,因为运用OLED屏幕和新科技增加了生产成本,iPhoneX也成为最高价iPhone,起售价999美元,高配版售价接近1150美元。
iPhone X的预售将在10月27日开始,并在11月3日正式发售。
第一批现货无疑将被一抢而空,其他下了订单的用户们只能陷入等待。这不仅将影响苹果今年的销售业绩,还可能令焦虑不安的用户们转投三星等其他对手。
此前已有多位分析师指出,发货比往年iPhone新品都迟显示苹果的生产供应受限。AAPL
此前腾讯称,鉴于许多海外用户对移动游戏《王者荣耀》的喜爱和期待,腾讯已经在港澳台地区、部分亚洲国家和部分欧洲国家上线《王者荣耀》的海外版本。未来腾讯也会寻找合适的机会,陆续在更多欧美国家上线。代号 NTDOY
今年8月,《王者荣耀》在欧洲正式上线,命名为Arena of Valor。不久之后,它将在美国上线,且继续沿用该英文名。据悉,Arena of Valor得到漫威的授权,增加了一系列美漫英雄。
不过,任天堂当下在中国展开的业务有限,Switch尚未在中国发售,故而中国的玩家暂时还无法体验。
与腾讯合作的消息一出,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任天堂股价一路飙升,突破46美元,创9年新高。
高盛撰文称OLED核心材料供应商Universal Display大概率发布的首个专利商业化蓝色磷光发射体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其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格161美元,19%的上涨潜能。以下是其核心观点。
Universal Display(OLED)对于商业化的蓝色磷光发射体的开发已经进行了数年之久。在最近的各种场合中,公司的高层开始修改之前谨慎的措辞,称公司正在接近发布首个商业化的蓝色磷光发射体。
高盛认为如果真如公司高层所说,这将是改革游戏规则的消息。
为什么Universal Display开发的专利性蓝色磷光发射体这么重要?这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讨论。
从材料本身,现在OLED屏幕所运用的蓝色发光体与红绿发光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是非专利性的,是相当传统的商业化材料。但是其最大的弱点在于能源利用的效率。Universal Display预计新的专利性的蓝光发射体在能源利用率上能够提高25%。这对于三星这种传统OEM生产厂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通过采用新的发光体,公司手机的电池寿命将得到延长,这将是非常好的商业卖点。
从公司角度财务角度,发布首个专业化的蓝色磷光发射体将对公司营收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历史角度,发布专利化新型发光体对于公司的财务都具有相当大的提振:在2010年,三星Galaxy S引入了公司发布的红色磷光发射体;而在2013年Galaxy S IV则引入了公司的绿色发光体。两次引入都使公司营收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高盛预测如果公司确实能够发布蓝色磷光发射体,其将有望带动的公司营收增长50%,而EPS更是最高可能增长66%。
FICO成立于1956年,由工程师Bill Fair和数学家Earl Isaac创立,初衷是通过数据分析以优化企业业务决策。
1958年FICO为American Investments打造了第一个信用评分系统,1972年为富国银行建立了第一个自动申请处理系统,奠定了其现代业务的雏形。1996年,FICO在纽交所上市,最新市值41亿美元。
经过60多年发展,FICO目前拥有上万家企业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以银行为代表的信贷机构是最重要的客群,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FICO覆盖率超过50%。其他客户还包括保险公司、政府机关、教育组织、零售及制造企业等。
FICO提供的产品及服务众多,征信产品FICO评分最为出名,应用于风控决策领域。此外,FICO还提供账户管理、反欺诈、催收等众多业务场景决策引擎。每个决策引擎都包含数量庞杂的算法,以适用于不同使用情景,充分体现了FICO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
对于决策引擎无法解决的问题,FICO会派驻咨询专家实地解决客户需求。同时,为了提高决策人员效率,FICO还开发了通用决策工具,用于决策引擎开发调试.
从2016财年收入看,FICO评分贡献2.41亿美元收入,占其总收入27%。决策引擎、专家咨询部分收入达5.33亿美元,占总收入60%,营收占比最高。决策工具在其业务体系中作用较低,收入占比仅为12%。
FICO评分,美国征信体系支柱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由三大征信局、FICO共同组成,三大征信局下有上千家地方征信局,为其收集数据。FICO则在征信局数据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评分。1981年FICO首次推出征信局评分,1991年其评分在三大征信局得到广泛使用。
FICO评分是一项标准产品,由五个通用维度组成,分别为信用记录、欠债额度、信用历史长度、信用账户组合、新账户情况,用以评价用户的信用风险。FICO本身并不收集数据,其评分建立在三大征信局的基础上,所以同一用户在不同征信局的评分会略有差异。
FICO评分广泛应用于风控领域,作为放贷参考,发展至今已经被美国大部分银行、信用卡组织、汽车金融公司、抵押贷款机构所采用。美国前100家金融机构中有90家使用FICO评分进行消费信贷决策,每年FICO评分查询量超一百亿次。
FICO评分业务包含两部分客户,一部分是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这类客户向征信局付费查询用户征信报告、FICO评分,并通过征信局向FICO付费。另一部分是个人用户,这些用户向征信局或向FICO提出查询申请,并支付一定的费用。
FICO评分是公司营收重要组成部分,2014-2016财年该业务收入从1.86亿美元上涨至2.41亿美元,占比从24%提升至27%。另外,评分业务由于标准化程度高,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营业利润率很高,2016财年评分业务营业利润占比超50%。
美国三大征信局与国内央行征信中心作用相似,不同的是三大征信局均基本覆盖了美国成年人口,国内央行仅有3.8亿人征信记录。征信领域巨大空白需要第三方补足,因此出现了同盾、百融等从事数据服务的公司,可为消费金融等信贷业务提供数据支持。
但三大征信局能够获得金融机构的反馈数据,包括用户账户信息、还款记录。国内根据监管规定,第三方机构无法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这类数据,这就决定了其在征信体系中更多地是起辅助作用。
FICO评分发展至今已经迭代到第9代。FICO评分的强大在于适用场景极广,不光适用于不同的贷款环节,也适用于不同的信贷产品线,同时还在不断扩大适用的人群。因此,为了保证通用性,FICO评分背后的模型算法十分复杂,竞争壁垒很高。
通用性也是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公司重要竞争壁垒之一。决策引擎通用性越强,金融科技公司产品能覆盖场景越广,也就更容易被金融机构所接受。此外,通用性强的产品不需要做太多定制化,能够提高业务毛利率水平。
账户管理业务国内尚未有公司涉足
除了风控决策,FICO决策引擎还应用于用户账户管理、反欺诈、市场营销、催收等场景。
账户管理主要是帮助信用卡机构提振业绩表现,包括贷款规模增长、利息收入提升、坏账率降低等一系列绩效优化。
金融机构传统业务以产品为导向,发展思路是管控某一产品的通过率、坏账率等。账户管理则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决定对哪些用户进行交叉销售以及销售的产品种类;监控用户的风险水平,动态调整其信用额度等。
当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懂得点击iPad的时候,当你看到小学生们在数字游戏平台“虐杀”成年人的时候,或许你会感叹:玩积木、玩洋娃娃的时代正在远去。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行业巨头陷入困境。
全球最大玩具连锁零售商反斗城(Toys ‘R’ Us)今天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此外公司获得超过30亿美元的债务人持有资产(DIP)融资承诺,以支持业务运营。
此前,美国媒体援引知情人称,这家位于新泽西(New Jersey)的公司总负债接近50亿美元,希望能够为债务进行融资。
申请破产保护可以帮助反斗城在即将到来的假期销售旺季增加销售收入。
反斗城近年来一直高度依赖节假日销售来支撑业绩,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去年的圣诞季销量数据并不好看。
由于受到网络购物和电子产品的双重冲击,公司连年亏损,今年第一季度亏损扩大至1.64亿美元,同店销售同比下滑了6.2%。主要受到婴幼儿业务表现疲软的影响。
大型对手沃尔玛多年来一直都保持玩具低价策略,周三更是发布了2017节假日玩具销售名单,还放话称玩具会是其与对手竞争的一线商品。科技巨头亚马逊的网络纸尿裤销售生意也是做得红红火火。这些都令反斗城的市场份额遭遇严重挤压。
虽然反斗城去年曾成功进行债务融资,但销售持续下滑和零售商破产令其举步维艰,他们很难获得更多的融资。
反斗城公司成立于1948年,在全球拥有近1500家分店。
1978年,由于母公司州际百货宣布破产,反斗城分拆出来独立经营。债权人在清算中获得反斗城的股票作为补偿。当年,公司股价跌至仅1美元。知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当年大量买进反斗城股票。到1985年,该股一度涨至25美元。
2005年,私募股权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以及地产公司Vornado Realty Trust信托以大约60亿美元买下了这家公司。
尽管苹果调整了审核细则,并不意味着你所熟悉的公众号赞赏形式又回来了。此次所谓苹果放开赞赏抽成,并不是一次完全的放开,而是将其严格限制在两个前提之下。
在秋季新品发布会后,近日苹果再度修改了App store的审核条件。简单来说,苹果认为“打赏”可以避过IAP(应用内支付),即无需交予苹果30%的收入分成。
与此同时,苹果为此次让步设定了两个条件,即打赏需直接由用户给予用户,而不能经由平台中转,其次是平台不能从中抽成。
9月18日,方面告诉,方面正在考虑为赞赏行为上架微信支付功能,而微信方面则在当天向回应称,就微信公众号平台打赏一事,目前腾讯、苹果两家公司仍在沟通。
不完全妥协 AAPL
近日,苹果再度修改App store上架审核细则。
在已经更新新的英文版本苹果开发者规则中,条款3.2.1框架下最后一条细则显示,“即便用户不使用应用程序内购买,也可以为另一位用户提供现金礼物(即赞赏)。”但随后苹果解释了该条件生效的两项前提:一是仅能赠予赠予人(而非经由平台中转),二是平台不能从中抽成。
简单来说,尽管苹果调整了审核细则,并不意味着你所熟悉的公众号赞赏形式又回来了。此次所谓苹果放开赞赏抽成,并不是一次完全的放开,而是将其严格限制在前述两个要求之下。
一位知识付费产品相关人士告诉,“不同方究竟如何定义中转这一概念?这可能仍待苹果进行具体阐述。”但简单来说,苹果将合理的赠予定义为了不经由第三方转手的用户间的直接行为。进一步说,诸如此前的微信公众号打赏形态,从流程上来看并不符合苹果的最新审核规则。
这也意味着,原先各类打赏按钮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由于苹果的规则刚刚修改,目前还未在市场上看到对应的产品形态更迭。
让Expedia拥有16.4%的股份的Despegar,美股代号 DESP,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价格23-26美金,在拉丁美洲运营着一家同名的网络公司,通过decolar.com在该地区占领了最大的市场——巴西。
纳斯达克网站上Despegar描述页面显示了该公司最近的财务数据,这些财务数据在完整的注册声明中被扩展到超过160页。
据悉,截至去年年底12月16日,该公司拥有400万客户,总预订量达到33亿美元。这产生了4.11亿美元的收入,净收益为1780万美元。
在2017年的前六个月,它服务了250万客户;总预订量为21亿美元;收入2.485亿美元;净收益为1850万美元。
这两份文件都引用了Euromonitor咨询公司的数据。研究组估计,2016年该地区的在线旅游预订达到297亿美元,这表明Despegar的市场份额超过了10%。
Euromonitor还认为,该地区的在线预订量将会在未来几年实现12.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476亿美元,届时在线预订将占到整个市场的36%,高于2016年的31%。
Despegar表示,它在1999年推出的“早期移动优势(early mover advantage)”使其获得了巨大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在160页的文件中的一些数据引人注目——在一个在线旅游市场中,“客户获取成本”通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Despegar表示,在今年前六个月,其平台上52%的流量是直接的,65%来自回头客。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当我们谈到OTA时,移动端通常也是另一个关注点。在2017年上半年,移动端的访问量占到55%,达成的交易占总体的27%。其App已经被下载超过3300万次。
总体来说,Despegar有很多的成长有许多驱动因素,但在整体经济中也有潜在困难,特别是在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主要的市场。
此外,在这俩个地区的OTA企业纷纷在业务上遇到了挫折,其中包括一些OTA市场龙头企业——欧洲最大的旅游运营商TUI艰难地获得了Malapronto的成功,而Priceline集团被迫取消了对Urbano酒店6000万美元的投资。
话虽如此,双方都没有完全放弃这一地区。TUI将巴西作为其“TUI 2022”战略的新区域之一,而Priceline在本月早些时候收购了巴西Mundi元搜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