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8月2日,星巴克(NASDAQSBUK)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2023财年第三季度(即2023年4月3日至7月2日),星巴克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2.5%至91.68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1%至11.42亿美元。受益于同店交易量5%的增长以及平均客单价4%的增长的共同推动,2023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全球的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

星巴克的经营板块可分为北美市场、国际市场以及渠道开发市场,其中北美市场和国际市场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23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北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至67.38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10%至14.6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21.7%。收入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其北美市场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以及在北美市场的门店数量增加了4%。

相比起北美市场,星巴克在国际市场的收入增长更为迅速,其国际市场包含中国、日本、亚太地区、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等。在国际市场方面,2023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4%至19.73亿美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77%至3.75亿美元,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10.50个百分点至19.0%。

针对国际市场收入的增长,星巴克认为,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其同店销售额增长24%,同时过去12个月其新开门店净增加11%,不过部分收入的增长被汇率不利影响所抵消。

作为星巴克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从2023财年第二季度就开始回暖,第三季度则有了显著提高。2023财年第一季度,星巴克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跌了31%至6.22亿美元,到了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国收入同比增长了3%至7.64亿美元,到了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国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了51%至8.219亿美元,增速明显加快,如果撇除外汇换算的影响,同比增速达到60%。

具体到门店运营,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了46%,而上一年同期则是-44%,同店交易量增长48%,上一年同期则是-43%,平均客单价下跌1%。此外,在全渠道运营方面,南都湾财社分析师从星巴克方面了解到,2023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国的专星送(外送业务)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3%,占销售总额的25%。

在星巴克中国业绩回暖的同时,其竞争对手却以更快的增速实现了反超。8月1日,瑞幸咖啡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瑞幸收录的是4月1日至6月30日的数据,与星巴克2023财年三季度财报收录区间总体极为接近。继2021年年底门店数量超越星巴克中国后,瑞幸的季度收入也首次超越了星巴克。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62.01亿元(8.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8.0%;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净利润为9.99亿元,而上一年同期则亏损1.15亿元。

在门店数方面,瑞幸咖啡已经是国内门店数量排名第一的咖啡品牌。截至6月30日,瑞幸咖啡的门店总数为10836家,其中自营门店7188家,联营门店3648家。而截至7月2日,星巴克在全球拥有门店37222家,其中,美国拥有门店16144家,中国拥有门店6480家。

事实上,星巴克中国也在加速开店,2023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净增门店237家,超过前两个季度的总和,创下了第三季度的历史新高。但是在加盟模式的助力下,瑞幸的开店速度明显更快,其在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净增门店1485家,环比增长了30.61%。星巴克中国预计将以平均每9小时一家新门店的速度开店,按照其去年9月发布的2025中国战略愿景,星巴克中国到2025年新增门店3000家,门店总数达到9000家,覆盖中国300个城市,而瑞幸的门店数量则在今年7月已经突破万家。

面对咖啡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CEO王静瑛在最新财报发布时指出,竞争对其最新季度的业绩没有影响,“我们欢迎竞争,因为竞争实际上扩大了咖啡市场并加速了咖啡消费的普及。不同的品牌为顾客带来不同的价值主张和消费场景。”“我们在中国市场战略性构建的商业模式,覆盖了线上和线下空间、快速和慢享体验,能够服务顾客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我们的商业模式和能力使我们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仍将加大投资,进行产品创新,提升门店体验、数字化以及人才培养,以创造更多独特优势,抓住未来中国市场的无限机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路透社8月2日报道,美国半导体公司AMD表示,正在认真考虑效仿英伟达公司做法,调整其相关AI芯片产品规格,以在符合美国政府限制要求的情况下出口中国。

据报道,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AMD将在第四季度提高其旗舰产品MI300人工智能芯片的产量,以应对与英伟达公司H100芯片的竞争。报道称,MI300的性能超过美国去年10月发布的对华出口管制要求,与英伟达和英特尔等不同,AMD目前尚未为中国市场制造定制芯片。

报道称,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周二(1日)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此前英伟达公司调整了其H100芯片,以符合美国商务部有关对华先进AI半导体销售的限制。AMD正在认真考虑采用类似策略以将MI300和旧版MI250芯片产品出口中国。“当然,我们的计划是完全遵守美国的出口管制。但我们确实相信有机会为我们正在寻找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中国客户开发产品,我们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苏姿丰说道。

美国三大芯片巨头CEO曾于上月17日前往华盛顿与美政府官员和议员举行会谈,游说拜登放弃出台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英特尔公司CEO帕特·基辛格、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和高通公司CEO克里斯蒂亚诺·安蒙警告说,采取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损害美国在该行业的领导地位。

针对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已于去年12月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近年来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芯片等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破坏国际经贸秩序,违反国际经贸规则,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31日,联想集团盘中大涨超7%,最高达每股9.450元,为今年高点。就在几天前,7月28日,联想集团同样上涨超7%。投资机构认为,联想因计划推出AI笔记本电脑,以及发力AI服务器等将取得新增长点。

AI电脑为低迷一年多的PC行业带来了新曙光,联想、宏基、惠普等PC行业巨头均认为AI将深刻影响个人电脑,或引发新一轮换机潮。此外,上周,科技巨头英特尔、三星也接连发声,宣布将把人工智能广泛引入电子产品。

AI将带来笔记本电脑换机潮?

2022年至今,笔记本电脑需求持续低迷。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今年第二季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达4045万台,季增15.7%,为连续六个季度以来首次恢复成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仍衰退11.6%。展望第三季,预期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会持续成长至4308万台,季成长幅度收敛至6.5%。

该机构认为,全球笔电出货量大致已于第一季触底,第二季可期待较明显的季度成长,然而消费级距扩大可能压抑市场动能,预估第三季起成长幅度会开始趋缓。2023全年笔电市场应仍处于盘整期,整体出货量预估约1.63亿台,年减12.2%。

今年生成式AI的新浪潮让头部PC品牌“嗅”到了机遇。

联想集团消费和中小型企业笔记本研发中心总监莫志坚表示,AI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成式AI的爆发,将对笔记本电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或将带来一轮新的换机潮。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基于语音识别、ChatGPT的AI助理、多模态算法、AIGC模型等,让用户操作更便捷,帮助用户生成会议纪要、邮件、PPT等,以及赋能创作,为用户生成丰富多彩图像等。

近日,里昂证券发表研报表示,联想集团计划推出AI笔记本电脑,其硬件和软件专为实现AI功能而设计。AI笔记本电脑可能会刺激个人电脑的更新换代需求,并带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周期。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0.6港元上调至11.3港元。

据悉,联想5年前开始布局AI笔记本电脑,从第一代超智能电脑Yoga S940开始,目前AI已经扩展到各类中高端产品系列,如消费Yoga、游戏本Legion、中小企业用户ThinkBook和商用ThinkPad等产品系列,这些产品都具备强大的AI加速能力,使用过程流畅高效,人机交互自然,能极大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

此外,宏基电脑董事长陈俊圣、惠普CEO恩里克·洛雷斯均公开表示,AI将是PC行业下一世代的机遇,将对行业产生根本性变革。

科技巨头接连发声 AI将广泛渗透产品

上周,英特尔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表示非常看好人工智能,英特尔计划“将人工智能融入我们制造的每一款产品”。

在上周举行的Unpacked发布会的访谈环节,三星的全球产品规划副总裁、总监朴俊浩(Junho Park)表示“我们正在深入开发应用生成式AI的产品。例如,通过无线耳机说话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不需要任何屏幕,这就是生成式AI的一个应用场景。”

朴俊浩进一步补充“我们的S Pen(手写笔配件)是一个很好的创造工具,就像一根魔法棒。有很多东西可以启用生成式AI,我们正在深入合作如何通过手表、耳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实现一致的生成式AI。我们正在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案。敬请期待。”

除了消费电子产品,AI产业链均获巨头加码。

今年晚些时候,英特尔将发布代号为Meteor Lake的下一代芯片,Meteor Lake是“首款内置神经处理器的消费级芯片”,英特尔表示,该芯片能够胜任一系列机器学习任务,助力未来AI发展。

6月,联想集团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宣布其全球AI基础设施业务年度收入突破20亿美元,并公布其下一阶段增长战略,即未来三年将追加投资10亿美元,以加速全球企业的AI部署。

7月31日,大华继显发布研究报告称,OpenAI的ChatGPT今年引起市场关注,随着AI技术投资不断涌入,服务器行业可成为AI发展早期受惠者之一。看好联想集团,首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1.1港元。该行认为,联想作为去年度全球第三大服务器供应商,市占率达6.5%,相信是最能捕捉住AI投资热潮的股份之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罗马消息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7月31日最新数据,二季度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预计2023年,意大利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8%,低于今年4月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在《经济规划文件》中设定的1%的增长目标。

综合意大利安莎社、美国彭博社报道,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贾恩卡洛·焦尔杰蒂(Giancarlo Giorgetti)31日表示,二季度意大利经济的意外收缩不会影响《经济规划文件》对今年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预测,称文件中设定的增长目标“仍然完全可以实现”。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表示,尽管二季度服务业有所增长,但农业、林业、渔业及工业增加值的减少仍然导致了此次环比变动。

路透社援引欧洲经济学家弗兰齐斯卡·帕尔马斯(Franziska Palmas)的预测称,与欧元区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今年下半年,意大利的产出降幅更大,“意大利的表现已不再优于欧元区其他国家”。

据欧盟统计局31日报告,二季度欧元区总体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上升0.3%。据美联社报道,这是欧洲经济在经历数月停滞后再次出现温和增长。

报道表示,此次欧元区经济增长与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有关。但由于爱尔兰拥有谷歌、苹果等主要跨国公司总部,其经济增长变动较大。

帕尔马斯表示,若不将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计入,欧元区总体增长率仅为0.1%。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门一名高级分析师向美联社介绍,欧元区的总体增长“是由一些国家的特殊性推动的,掩盖了欧元区总体经济可能更接近停滞的潜在势头”。

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零增长。

欧盟统计局31日同时报告,欧元区通胀率从5.5%下降至5.3%,但这一数字仍远高于欧洲央行此前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

7月27日,欧洲央行完成自2022年7月以来的第9次加息,在1年时间内将主要存款利率从-0.5%提升至3.7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②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③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推理和人类识别。

一个单臂机器人“站”在桌前,桌上放着三个塑料动物玩具狮子、鲸鱼与恐龙。收到“捡起灭绝的动物”指令后,这个机器人“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甚至机械臂,打开爪子,抓起了恐龙。

这是谷歌最新一款机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机器人变形金刚2,RT-2)。

上文这个“抓起恐龙”的动作对于人类而言轻而易举,对于机器人而言却堪称一个重要飞跃——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ision-language-action,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相较于其他机器人研究,RT-2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不仅能直接接收“人话”指令,听懂“人话”、理解“人话”,还能做出相应推理,并转为机器人能理解的分阶段指令,从而做出动作完成任务。

RT-2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求其理解视觉语义概念、并通过控制机器人实现操作这些概念。

例如接到“捡起桌子上快掉下去的袋子”、“将香蕉移动到2加1的总和处”这种指令时,机器人需要对相应物体/场景执行任务,而这些物体与场景它从未在机器人数据中见过,需要从网络数据中转化得到相应知识。

总体而言,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Symbol understanding)、推理(Reasoning)和人类识别(Human recognition)。

(1)符号理解是指RT-2可以从视觉语言预训练中转移了语义知识,而这些语义知识在机器人数据中并不存在。这类指令示例包括“将苹果移到3号位置”或“将可乐罐推到心形上”。

图|符号理解指令示例

(2)推理则是将VLM的各种推理能力用于任务控制,包括视觉推理(“将苹果移到相同颜色的杯子里”)、数学推理(“将X移到2加1之和的附近”)、多语言理解(“mueve la manzana al vaso verde”,西班牙语)。

图|推理指令示例

(3)人类识别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解和识别能力,RT-2可以完成“将可乐罐移到戴眼镜的人身边”这类任务。

图|人类识别指令示例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机器人控制与思维链推理相结合。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机器人即将采取的动作的目的,然后是“动作”和动作标记。

例如在下图中,RT-2接收到的要求是“我想钉个钉子,场景里什么东西可能能用上?”,RT-2转化得出了“石头。动作1 129 138 122 132 132 106 127”的指令,并拿起了石头。

RT-2还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机器此前没见过的场景。比起在大型数据集上预训练的RT-1、Visual Cortex(VC-1)等模型,RT-2泛化能力大幅提高,较前者提高了3倍有余。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器人学教授Ken Goldberg表示,机器人的灵巧性仍达不到人类水平,在一些基本任务上也会失败,但谷歌利用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赋予机器人推理和随机应变的新技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突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公司前些日子发布的Vision Pro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距离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又只有几周时间了。考虑到iPhone过去“三年搞一次大更新”的规律,所以今年的新机也被给予更大的期待。

知名科技分析师马克·古尔曼也在周日晚间发文,一口气总结了他手里掌握的供应链消息。

古尔曼表示,15系列最“显眼”的变化,就是两款Pro系列的显示屏边框进一步变窄了。从2017年推出iPhoneX开始,苹果便开始向着“全面屏”的梦想迈进。但由于屏幕顶部仍需要保留摄像头、话筒、FaceID和一系列传感器,所以屏幕最上方不得不切出一块标志性的“刘海”区域。

2021年推出的iPhone 13 Pro减少了这块切割的区域,同时去年发布的14 Pro系列则将其换成了“灵动岛”,使得遮挡显示的区域进一步减少。根据爆料,15 Pro和Pro Max的屏幕将用上与Apple Watch Series 7同款的LIPO(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技术,使得屏幕边缘的边框从目前的2.2毫米减少至1.5毫米。古尔曼也表示,未来在iPad上也会用上该技术。

iPhone 15系列看点总结

古尔曼透露,如预期般那样,对于iPhone 15和15 Plus来说,将会获得iPhone 14 Pro产品线的同款A16处理器和重大相机升级,此外Lightning接口也将换成USB-C,传输速度将有所上升。

Pro产品线今年将获得全新的设计,其中容易沾染指纹的不锈钢边框将被换成更坚固、轻盈和高级的金属——钛。苹果早就想将钛用在iPhone上,此前在手表产品线使用这种金属,就是为了给iPhone用上这种技术进行试验。Pro系列的背面保留了磨砂玻璃的设计,但手机边框将不会那么尖锐(剌手)。

在看不到的地方,iPhone 15 Pro的内部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手机更易于修理。随着iPhone 15型号获得去年的A16处理器,Pro系列的处理器将会进一步迈入3纳米工艺的时代,Pro系列的后置摄像头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光学变焦范围。

稍有遗憾的是,苹果原先准备在Pro系列上把用于音量控制、静音/响铃开关和电源按钮,改成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摸敏感按钮(类似于Mac的触摸板)。这种按钮无法在物理意义上真的“按下”,有助于减少可破坏组件的数量。不过这项增强功能因为遭遇一系列工程问题和成本忧虑后被取消,音量和电源的标准按钮将维持不变,但将静音/响铃开关变成所谓的动作按钮,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自定义。

MacRumors此前就曾通过解析iOS 17中的代码发现了这个“自定义按钮”的功能,展现出可能的玩法继续当作静音/响铃按钮、或者可以用来控制专注模式、启动相机、打开手电筒或翻译文本等辅助功能。

但有一件事情古尔曼也表示存在不确定性——新iPhone的售价。他表示,新的四款手机在海外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的涨价,但考虑采用钛金属和更先进的相机,Pro系列在美国本土也不排除会涨价,毕竟采用钛金属的Apple Watch要比不锈钢版本贵了近100美元。

古尔曼顺便也谈了谈手表系列的升级。他透露,苹果接下来将发布41毫米和45毫米的Series9型号,以及第二代AppleWatchUltra,但今年不会有新的AppleWatchSE。由于新的S9处理器,今年的所有型号都将获得相当大的性能提升,可以理解为2020年S6芯片与Series6手表发布后最显著的性能提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电动飞行汽车Alef Aeronautics表示,公司收到了2500份预定订单,预计交付后的收入达7.5亿美元;

②其飞行汽车Model A的售价达到了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万元;

③Model A已获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认证,预计将于2025年在美国空中飞行。

据科技媒体insideEVs报道,马斯克参投的电动飞行汽车初创公司Alef Aeronautics表示,公司收到了2500份预定订单,预计交付后的收入达7.5亿美元。而截至去年年底时,预定订单仅有400份。

该公司声称,有2100份订单来自个人客户,另外的400份为企业客户。企业客户中,Alef Aeronautics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汽车经销商达成协议,报道称后续这家经销商将在2025年出售Alef的飞行汽车。

据了解,Alef Aeronautics的飞行汽车Model A的售价达到了3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5万元,从2022年10月开始接受预定,有两种排队预定的方式“常规”预定需支付150美元定金,“优先”预定则需要支付1500美元定金,后者能够优先提车。

Alef Aeronautics的首席执行官Jim Dukhovny开玩笑地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看到Alef飞行汽车的初期需求如此强劲。在开始交付之前,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我们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路。”

值得关注的是,Alef Aeronautics获得了马斯克创立的SpaceX的投资。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除了SpaceX以外,还得到了Draper Associates、Impact VC、Draper B1和Bronco Ventures等知名投资者的支持,最近宣布启动新一轮融资。

七月初,Alef Aeronautics宣布其飞行汽车Model A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认证。预计将于2025年在美国空中飞行。

据了解,Model A可以垂直或水平起飞,最多可搭载两人。预计它的公路续航里程为200英里,飞行里程为110英里。但截至目前,Alef尚未提供关于Model A电动系统的技术细节,包括电池类型、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等。

InsideEVs的相关报道指出,如果Model A成为现实(量产落地),Model A将会成为万众期待的真正可以飞行的汽车,但它也将面临与小鹏、广汽等厂商正在开发的飞行汽车的竞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近期美股三大指数均创了2022年4月以来的新高。这与美股顺经济周期的经验是相悖的,毕竟美国的经济基本面还是向下的,这和不断加速的股指之间存在方向上的分裂。

2、可能性的解释是,美国的加息反转交易已经开始

1)从现象上看,美股见底的时点和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指数见顶的时点出奇吻合,都在去年10月份,这在一定概率下不是偶然现象;

2)我们曾经讲过,股债双涨的背后应不是经济基本面,而是流动性,也就是说,自去年10月始,全球的加息反转交易已经在陆续展开。

3、为什么在美国加息的中途,资金在坚决交易加息反转,可能有以下两个理由

1)美国的各种通胀指标都是在去年三季度见顶的,此后美国的通胀一路向下,这给了加息反转交易最大的底气,大家交易的不是政策,而是通胀本身,这和在2021年美国未加息但通胀启动时,美债就进入熊市且美股涨速收敛的道理是一样的;

2)美联储今年的操作是一边加息,一边加速投放流动性,这给了市场另一层底气。

4、照此推断,只要通胀能顺畅地下行,无论后面美国还有多少次加息,加息反转交易一直会进行下去。

5、股市虽然是个顺经济指标,但在经济下行期加速,其赌注其实在流动性反转和接下来的经济反转上

1)众人所知的是,货币政策接下来放松的空间足够大,因此,美股已经在一个很早的时间点提前埋伏下一轮的经济复苏;

2)因此,我们看到股指加速的初期,风格都集中在CHATGPT、AI这种非周期但业绩良好的科技股上,而今年7月后,风格又切换到价值及周期上;

3)照此判断,只要美国经济后面不失速,且导致目前尚算亮眼的业绩变脸,也许股指的上行是可持续的。

6、美国经济后续失速的概率是下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权益市场的安全性

1)美联储在今年所投放的货币量是加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信用的收缩已经到了很尾声的位置;

2)此外,加息反转交易其实也会影响经济基本面,在预期驱动下,5Y以上的利率水平是低于去年的,美元指数也是低于去年的,因此,现在美国虽然还在加息,但已经造成了局部降息的后果。

7、当然,我们稍作考虑的问题是,会不会这种加息反转交易本身重燃了通胀,导致加息反转交易的再反转,这个至少不是今年应该担心的问题

1)过去这一轮美国的通胀不仅仅是货币推动的,还有疫情、产业链重构和地缘政治的问题的影响,因此,加息反转交易对通胀重启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货币对通胀的传导本身最慢,在货币翻转后,我们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才是通胀问题。

8、美国后续的加息节奏不重要,只要经济有韧性,股债的趋势可能依然乐观

1)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已经降到了接近2019年的水平,这是一个美国经济周期正常化的信号;

2)在各类资产中,美债的空间最大,毕竟以美股目前的涨速来说,已经隐含着美国接近2.2%的GDP增速,虽然当前美国新一期的GDP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此值,但持续性尚需考量。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通胀反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①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②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③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推理和人类识别。

一个单臂机器人“站”在桌前,桌上放着三个塑料动物玩具狮子、鲸鱼与恐龙。收到“捡起灭绝的动物”指令后,这个机器人“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甚至机械臂,打开爪子,抓起了恐龙。

这是谷歌最新一款机器人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机器人变形金刚2,RT-2)。

上文这个“抓起恐龙”的动作对于人类而言轻而易举,对于机器人而言却堪称一个重要飞跃——之前机器人经常无法操纵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也难以实现从“灭绝的动物”到“塑料恐龙”的逻辑飞跃。

作为一款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ision-language-action,VLA)模型,RT-2可以从网络、机器人数据中学习,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机器人控制的通用指令。

相较于其他机器人研究,RT-2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不仅能直接接收“人话”指令,听懂“人话”、理解“人话”,还能做出相应推理,并转为机器人能理解的分阶段指令,从而做出动作完成任务。

RT-2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求其理解视觉语义概念、并通过控制机器人实现操作这些概念。

例如接到“捡起桌子上快掉下去的袋子”、“将香蕉移动到2加1的总和处”这种指令时,机器人需要对相应物体/场景执行任务,而这些物体与场景它从未在机器人数据中见过,需要从网络数据中转化得到相应知识。

总体而言,RT-2具备三大能力符号理解(Symbol understanding)、推理(Reasoning)和人类识别(Human recognition)。

(1)符号理解是指RT-2可以从视觉语言预训练中转移了语义知识,而这些语义知识在机器人数据中并不存在。这类指令示例包括“将苹果移到3号位置”或“将可乐罐推到心形上”。

图|符号理解指令示例

(2)推理则是将VLM的各种推理能力用于任务控制,包括视觉推理(“将苹果移到相同颜色的杯子里”)、数学推理(“将X移到2加1之和的附近”)、多语言理解(“mueve la manzana al vaso verde”,西班牙语)。

图|推理指令示例

(3)人类识别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解和识别能力,RT-2可以完成“将可乐罐移到戴眼镜的人身边”这类任务。

图|人类识别指令示例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机器人控制与思维链推理相结合。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机器人即将采取的动作的目的,然后是“动作”和动作标记。

例如在下图中,RT-2接收到的要求是“我想钉个钉子,场景里什么东西可能能用上?”,RT-2转化得出了“石头。动作1 129 138 122 132 132 106 127”的指令,并拿起了石头。

RT-2还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机器此前没见过的场景。比起在大型数据集上预训练的RT-1、Visual Cortex(VC-1)等模型,RT-2泛化能力大幅提高,较前者提高了3倍有余。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器人学教授Ken Goldberg表示,机器人的灵巧性仍达不到人类水平,在一些基本任务上也会失败,但谷歌利用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赋予机器人推理和随机应变的新技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突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公司前些日子发布的Vision Pro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中,距离一年一度的苹果秋季发布会又只有几周时间了。考虑到iPhone过去“三年搞一次大更新”的规律,所以今年的新机也被给予更大的期待。

知名科技分析师马克·古尔曼也在周日晚间发文,一口气总结了他手里掌握的供应链消息。

古尔曼表示,15系列最“显眼”的变化,就是两款Pro系列的显示屏边框进一步变窄了。从2017年推出iPhoneX开始,苹果便开始向着“全面屏”的梦想迈进。但由于屏幕顶部仍需要保留摄像头、话筒、FaceID和一系列传感器,所以屏幕最上方不得不切出一块标志性的“刘海”区域。

2021年推出的iPhone 13 Pro减少了这块切割的区域,同时去年发布的14 Pro系列则将其换成了“灵动岛”,使得遮挡显示的区域进一步减少。根据爆料,15 Pro和Pro Max的屏幕将用上与Apple Watch Series 7同款的LIPO(低注射压力包覆成型)技术,使得屏幕边缘的边框从目前的2.2毫米减少至1.5毫米。古尔曼也表示,未来在iPad上也会用上该技术。

iPhone 15系列看点总结

古尔曼透露,如预期般那样,对于iPhone 15和15 Plus来说,将会获得iPhone 14 Pro产品线的同款A16处理器和重大相机升级,此外Lightning接口也将换成USB-C,传输速度将有所上升。

Pro产品线今年将获得全新的设计,其中容易沾染指纹的不锈钢边框将被换成更坚固、轻盈和高级的金属——钛。苹果早就想将钛用在iPhone上,此前在手表产品线使用这种金属,就是为了给iPhone用上这种技术进行试验。Pro系列的背面保留了磨砂玻璃的设计,但手机边框将不会那么尖锐(剌手)。

在看不到的地方,iPhone 15 Pro的内部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手机更易于修理。随着iPhone 15型号获得去年的A16处理器,Pro系列的处理器将会进一步迈入3纳米工艺的时代,Pro系列的后置摄像头也将获得更广泛的光学变焦范围。

稍有遗憾的是,苹果原先准备在Pro系列上把用于音量控制、静音/响铃开关和电源按钮,改成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摸敏感按钮(类似于Mac的触摸板)。这种按钮无法在物理意义上真的“按下”,有助于减少可破坏组件的数量。不过这项增强功能因为遭遇一系列工程问题和成本忧虑后被取消,音量和电源的标准按钮将维持不变,但将静音/响铃开关变成所谓的动作按钮,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自定义。

MacRumors此前就曾通过解析iOS 17中的代码发现了这个“自定义按钮”的功能,展现出可能的玩法继续当作静音/响铃按钮、或者可以用来控制专注模式、启动相机、打开手电筒或翻译文本等辅助功能。

但有一件事情古尔曼也表示存在不确定性——新iPhone的售价。他表示,新的四款手机在海外市场可能会出现小幅的涨价,但考虑采用钛金属和更先进的相机,Pro系列在美国本土也不排除会涨价,毕竟采用钛金属的Apple Watch要比不锈钢版本贵了近100美元。

古尔曼顺便也谈了谈手表系列的升级。他透露,苹果接下来将发布41毫米和45毫米的Series9型号,以及第二代AppleWatchUltra,但今年不会有新的AppleWatchSE。由于新的S9处理器,今年的所有型号都将获得相当大的性能提升,可以理解为2020年S6芯片与Series6手表发布后最显著的性能提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