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5月2日,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召开,市场押注周三宣布继续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投资者密切关注美联储会否释放6月起暂停加息、甚至是年底前启动降息的信号。

此外,纽约证交所将启动第一共和银行退市程序。纽约证交所将立即暂停第一共和银行的股票交易,并将第一共和银行的8只证券摘牌。

加息预期当前外加经济数据降温,美股低开低走。开盘一小时,美股全线跌超1%,道指跌超460点。

地区银行股大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跌超30%,触发熔断,创3月13日以来最大日内跌幅,并跌至历史最低。阿莱恩斯西部银行跌超24%,也创近两个月最大跌幅并触发熔断。

美股热门中概股集体走低,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4%。

WTI原油日内大跌4%,失守73美元至3月30日以来新低,现报72.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日内跌幅扩大至3.85%,失守77美元,报76.25美元/桶。

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21个基点至3.93%。现货黄金涨超1%并重上2000美元整数位,美元指数报102.06点。

消息面上,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959万人,弱于2月前值的993.1万人,显示就业市场进一步降温。

美国财长耶伦警告称,美国财政部或在6月1日之后无法履行偿债义务,早于政府机构和华尔街此前的预期。对冲美债违约的保险价格走高,美国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0从此前的169个基点扩大至171个基点;美国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升破70个基点。

耶伦警告美政府或“最早在6月1日”发生债务违约,这将是美国历史上首次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美国财政部长珍耶伦5月1日致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和其他高级议员,她在信中表示,美国政府可能“最早在6月1日”发生债务违约,这将是美国历史上的首次债务违约。

报道称,耶伦敦促麦卡锡等人,“国会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提高债务上限或暂时使债务上限失效”。她表示,美国政府1月时达到了债务上限,从那时开始一直在采用“非常规措施”维持以避免债务违约。另一方面,她还说,“不可能完全预测财政部无法支付政府账单的确切日期,我将在未来几周继续通知国会最新情况”。

关于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问题,报道称,在众议院拥有多数席位的共和党表示,如果民主党人不在支出和政府预算方面做出妥协,他们就不会进一步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总统拜登拒绝妥协,他表示提高上限应该不附加任何条件,就像以前提高上限时那样。报道还称,多个熟悉情况的消息来源向ABC证实,随着面临6月1日这一可能的最后期限,拜登于5月1日下午致电所有4名国会高层,邀请他们参加5月9日的债务上限会议。

据媒体此前报道,美国国会近几十年来不断提高公共债务上限,使其当前达到31.4万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这是大规模减税和无节制支出双重作用下的后果。4月1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公布2023年“限制、储蓄、增长”法案,法案计划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1.5万亿美元,并将限制政府开支,将联邦预算削减至2022年的水平,同时将未来的支出增幅限制在每年1%,为美国纳税人节省超过4.5万亿美元。麦卡锡呼吁拜登政府就此计划进行谈判,以避免债务违约。美国白宫4月19日则再次重申立场,呼吁国会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历史性违约。

美联储如继续加息将产生三重负面影响美国银行业危机正扩大并复杂化

据新闻报道,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指标正加速上升。第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涨4.2%,高于预期值3.7%,创一年来最大涨幅。

市场人士预测,在将于5月2日至3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期间,美联储或宣布继续加息以应对通胀。

3月以来,美国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舆论认为,继续激进加息或为陷入危机的美国银行业火上浇油,让美国离衰退更近一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分析师采访时进一步分析认为,当前形势下,美联储若选择继续加息,将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第一,美联储继续加息一定会抑制经济,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都会被抑制增长。美国经济可能会继续下行,压力会更大。

第二,我认为美国银行业的危机会继续,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系统性风险。

第三,对于外汇储备不高、外债较高、产业结构单一的国家来说,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出现破产现象。

舆论认为,眼下摆在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面前的是个悖论,即继续加息可能加剧银行流动性危机,暂缓加息则无法有效抑制通胀。

有专家预计,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在今年年中陷入衰退。

《纽约时报》美联储用“软着陆”或“硬着陆”之类的委婉说法来回避经济衰退问题。实际上,美国经济在一年内出现放缓的可能性相当高,美联储期待的“软着陆”难以实现。

刘英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在银行监管政策理念上的“南辕北辙”,是导致危机发生和扩大的主要原因。她认为,当前美国银行业危机并未结束,正在扩大并复杂化。

特朗普上任之后放松了对美国银行业的监管,导致很多银行在零利率的情况下,运用大量存款做一些不合适的投资。目前,面对美联储快速、持续地抬升利率,这些银行的资产大量损失,导致这一波中小银行倒闭。

中小银行出了问题后,美国回头找监管缺位的问题,但已经晚了,损失已经造成了。

拜登现在说银行是安全的,实际上是骗人的。那些受到银行倒闭惊吓的储户一定会去取款,把钱从小银行挪到大银行,这样美国银行的脆弱性更强,会导致新一波倒闭潮。

美国下一步会收紧监管举措,但这又让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挤压,“爆雷”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华尔街日报》近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股价暴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准备在5月1日金融市场开盘前接管并出售第一共和银行,摩根大通等公司参与竞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月3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后宣布加息25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然而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尚未就是否停止加息作出明确决定。美股三大股指由涨转跌,国际油价和美元指数明显下跌,金银期价则双双收涨。

市场人士表示,美联储当前仍面临两难,一方面是加息令美国经济面临压力,银行业危机仍在持续;另一方面国内通胀仍然高企。因此预计未来美联储在政策选择上仍会较为谨慎。

综合新华社、新闻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宣布,即日起至5月15日期间,禁止无人机在城市上空飞行,此外城市周边150公里半径范围内也禁飞无人机。

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

5月3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到5%至5.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这已经是美联储去年启动本轮加息进程以来的连续第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

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删除了关于“适宜进一步加息”的措辞,暗示将暂停加息。声明多次重申,将把本轮加息周期以来数次紧缩以及传导机制的滞后性纳入考量,以确定“未来额外的政策紧缩程度”。

市场人士表示,历次加息对美国经济前景带来负面影响。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显著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6%,也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美国银行业危机也在持续发酵,本周第一共和银行成为两个月以来倒闭的第三家银行。

富拓集团在研究报告中表示,通胀仍是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景顺分析师则认为,若非近日的欧美银行业风波,美联储本该再进行两到三次25基点的加息。

鲍威尔尚未就是否停止加息作出明确决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当天的加息决定发表讲话,表示美联储尚未就是否停止加息作出明确决定。

鲍威尔称,原则上,无需加息至太高的水平。预计美国经济将适度增长,不会爆发经济衰退。

美国目前通胀率仍然远高于2%的目标,美联储将“依赖数据”继续制定货币政策,未来仍有可能继续加息。他认为需要更多数据来决定联邦基金利率是否具有足够的紧缩作用。

鲍威尔当天提到摩根大通收购第一共和银行时表示,大型银行进行大规模收购并不是好政策,但是此次倒闭的银行被收购对于银行系统是个好结果,在系统内拥有不同规模的银行以实现不同的目标是有价值的。

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市场预期美联储最早可能在9月份开始降息

目前市场最关注美联储何时会转向货币宽松。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多数市场参与者预计此次加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将暂停加息,然后最早在9月份开始降息。

目前投资者已经纷纷开始做空美元。彭博分析师援引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称,截至4月25日,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机构投资者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净空头头寸增至超7万份,为2021年6月以来新高。

美股由涨转跌国际油价重挫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美股一度涨幅扩大,道指涨超百点。鲍威尔分析师会之初道指和标普短暂转跌,但尾盘时美股无法维持涨势,最终收盘齐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80%报33414.24点,标普500指数跌0.70%报4090.75点,纳指跌0.46%报12025.33点。

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苹果跌0.65%,亚马逊涨0.02%,奈飞涨0.55%,谷歌涨0.09%,脸书跌0.92%,微软跌0.33%。

主要金融股集体下跌,摩根大通跌2.07%,高盛跌1.39%,花旗跌0.70%,摩根士丹利跌1.75%,美国银行跌1.03%,富国银行跌0.46%。

知名能源股普跌,埃克森美孚跌1.97%,雪佛龙跌2.00%,康菲石油跌2.67%,斯伦贝谢跌1.99%,西方石油跌1.77%。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中概新能源汽车股中,蔚来涨2.68%,小鹏汽车跌0.77%,理想汽车跌0.74%。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06美元,收于每桶68.60美元,跌幅为4.27%;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99美元,收于每桶72.33美元,跌幅为3.97%。

美元指数也显著下跌。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58%,在汇市尾市收于101.3551。

纽约金银期价双双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黄金期价上涨13.7美元,收于每盎司2037美元,涨幅为0.68%。7月交割的白银期价上涨6.2美分,收于每盎司25.681美元,涨幅为0.24%。

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正考虑各种战略选择

5月3日周三美股盘后,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大跌超53%,盘后交易中股价跌破3美元关口。自3月初美国爆发区域性银行危机以来,这家银行就备受关注,从那时起至周三收盘,该银行市值缩水约85%,市值约为7.72亿美元。

媒体报道称,这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比佛利山庄的区域性银行正在研究若干战略选项。知情人士称,该行一直在与一家财务顾问合作,已经在考虑分拆或融资。知情人士说,虽然对出售持开放态度,但该行尚未启动正式的招标程序。消息人士称,出售事宜并不顺利,因为没有多少潜在买家对买下整个银行感兴趣,该行旗下包括一家名为Pacific Western Bank的社区银行以及一些商业和消费贷款业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国会似乎又在酝酿“小动作”。

据路透社消息,周三,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再次努力阻止来自中国的竞争,计划立法提高美国在技术、安全等问题上对抗亚洲强国的能力。民主党参议院领袖舒默表示,这项名为“中国竞争 2.0”的法案将扩大去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追踪中国A股指数的710亿美元先锋富时新兴市场ETF的卖空在过去六周飙升至11.2亿美元,占该基金的1.6%。

也就在刚才,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今天(4日)联合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揭秘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利用网络攻击他国的相关情况,披露部分发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典型案事件的具体过程,全面深入分析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攻击窃密和相关现实危害活动,以及其对美国成为“黑客帝国”所做的贡献。此次报告发布将为遍布全球的网络攻击受害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美国国会又下黑手

据路透社消息,周三,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再次努力阻止来自中国的竞争,计划立法提高美国在技术、安全等问题上对抗亚洲强国的能力。

在去年通过一项全面法案以加强与北京在半导体和其他技术领域的竞争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和民主党委员会领导人表示,他们将起草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引入的立法,以限制技术流向中国,并收紧规则以阻止美国资本流向中国公司。

然而,参议院第二号共和党人约翰图恩表示,鉴于他的政党对支出和债务以及去年法案的规模的担忧,新的中国倡议将很难在国会获得通过。“这将具有挑战性,部分原因在于支出和债务——担心支出过多及其对通胀的影响,以及赤字激增和通货膨胀的方式。”

与此同时,美国最大的新兴市场指数基金也押注做空。据彭博周三报道,IHS Markit 数据显示,过去6 周规模710亿美元的先锋富时新兴市场ETF(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 VWO-US )的卖空量激增至11.2亿美元,占该基金的1.6%。

美国最大的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先锋基金的空头兴趣激增,与其他新兴市场ETF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ETF对中国股票的关注度较低,看跌赌注有所减少。

根据Markit数据,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的卖空单位已降至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iShares Core MSCI EM ETF的空头兴趣徘徊在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附近,该ETF在同行中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最低。

重磅发布

据新闻网,刚刚,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联合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揭秘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利用网络攻击他国的相关情况,披露部分发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典型案事件的具体过程,全面深入分析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攻击窃密和相关现实危害活动,以及其对美国成为“黑客帝国”所做的贡献。此次报告发布将为遍布全球的网络攻击受害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是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情报机构之一,长期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世界各地秘密实施“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持续进行间谍窃密活动。

2020年,360公司独立发现一个从未被外界曝光的网络攻击组织,该组织使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相关联的网络武器工具,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受害目标实施网络攻击,攻击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相关攻击一直延续至今。被攻击目标涉及各国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石化、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等诸多方面。

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联合成立的调查组发现在规模庞大的全球性网络攻击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大量使用“零日”漏洞,其中包括一大批至今未被公开披露的后门和漏洞(部分功能已得到验证),在世界各地建立“僵尸”网络和攻击跳板网络,针对网络服务器、网络终端、交换机和路由器,以及数量众多的工业控制设备分阶段实施攻击入侵行动。

在针对中国境内多起典型网络攻击事件的调查过程中,联合调查组从受害单位信息网络中捕获并成功提取了一大批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紧密关联的木马程序、功能插件和攻击平台样本。这些相关网络武器都进行了极其严格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专业化的软件工程管理,而目前只有美国中央情报局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开发网络攻击武器。

通过实证分析,联合调查组发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武器使用了极其严格的间谍技术规范,各种攻击手法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现已覆盖全球几乎所有互联网和物联网资产,可以随时随地控制别国网络,盗取别国重要、敏感数据,而这无疑需要大量的财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美国式的网络霸权可见一斑,“黑客帝国”实至名归。

相关报道

美国中央情报局网络攻击他国调查报告发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月3日,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至5.25%区间,当前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为2007年10月来的最高水平。

鲍威尔发布会

美联储主席尚未就是否停止加息作出明确决定

决议声明

连续第10次加息!美联储如期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但这次有所不同

要点速览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如果通胀居高不下 美联储不会降息

美联储FOMC声明删除了此前暗示未来还会加息的措辞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现在利率距离足够限制性水平不太远 可能已经到了

美联储主席原则上不需要把利率提高到那么高

美联储表示将继续按计划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通过逐次会议决定利率的结果

美联储政策声明通胀率居高不下 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焦点仍然在双目标上 坚决致力于将通胀拉回到2%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时提高债务上限至关重要

美联储声明显示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增长温和 最近几个月的就业增长强劲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希望最大的银行进行大规模收购 没有进一步整合银行的议程

分析解读

美联储加息如期而至 如何影响A股?

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符合市场预期

市场影响

外盘加息靴子落地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国际油价大跌

美股收盘美联储利率路径仍有悬念 又有一家地区性银行摇摇欲坠

现货黄金突破历史新高 最高探至2079.38美元/盎司

美国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定价美联储6月和7月会议暂停加息 9月降息

沙特阿拉伯央行宣布将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月1日,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正式宣布,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F1表格,内容涉及代表其普通股的美国存托股票的首次公开发行。但此次递交的表格尚未确定此次股票发行的规模和价格范围。ARM强调,何时完成IPO将取决于市场及其他条件,以及SEC审查程序的完成。

ARM公司大股东软银集团公司(“SBG”)随后也发表声明,预计ARM在IPO完成后,将继续成为SBG的合并子公司。软银集团预计ARM的上市不会对其综合业绩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该声明表明ARM此次上市的规模不会太大,软银仍将持有ARM大部分股权。

ARM上市历程一波三折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设计厂商,ARM的上市一直被全球投资者所关注,但公司的重新上市可谓一波三折。

ARM曾于199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在2016年,ARM被软银集团斥资320亿美元收购后退市。

ARM被软银收购后,业绩仍然持续增长。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财年第三财季(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28%至7.46亿美元,前三季度税前利润同比增长77%。ARM是软银集团旗下少见的增长板块。在软银集团同期公布的财报,软银第三财季净亏损达到59亿美元,其中光是愿景基金投资亏损就达到50亿美元,为连续第四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

正是软银的愿景基金投资组合陷入亏损,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一度计划出售ARM。2020年,软银就曾提出以440亿美元将ARM出售给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却因遭到监管部门的反对而流产。

随后,软银集团开始推动ARM进行IPO。考虑到估值因素,美国纳斯达克自然成为孙正义心中的上市首选。由于ARM是英国仅存的居于全球领导地位的技术公司,英国政府也一直介入,希望游说软银让ARM在伦敦交易所上市。

今年3月,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Rene Haas)在声明中说“在与英国政府和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进行了几个月的接触后,软银和ARM决定,2023年让ARM仅在美国上市,是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出路。”

不过,ARM并未完全排除最终在伦敦上市的可能性。但该份声明中,公司方面表示,考虑在适当时候在伦敦进行后续IPO,但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ARM的声明还强调,公司将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市开设一个新址,进一步扩大在英国的业务,并计划保留其总部、业务和重要知识产权。软银2016年收购ARM时,曾向英国监管机构承诺,ARM将在英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且不会搬迁总部。

虽然ARM在全球的发展迅速,但其在中国的发展则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ARM中国于2018年成立,是一家由中资持有控股股权、ARM持有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ARM中国2022年未经审计的收益报表显示,该公司2022年的净利润从2021年的7920万美元骤降至320万美元,而2022年的收入从2021年的6.65亿美元猛增至近8.9亿美元。但该财务信息尚未得到ARM公司的确认。

孙正义眼里的ARM

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一再在公开场合强调,ARM的上市可能是近几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最值得关注的IPO项目。

孙正义表示,在没收购ARM之前,他就已经爱上了这家公司。但软银集团,特别是愿景基金的表现持续低迷,让他不能全身心地投入ARM的发展。

2022年11月,在软银财季报告会上,孙正义宣布将软银的日常管理工作移交给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等几位高管。孙正义直言“我是一位好斗者,而不是擅长防御的人,因此我想暂时把精力集中在ARM身上。” 孙正义表示,当前他能对改善软银业绩做出的“最好贡献”便是思考ARM的未来该如何发展。他说道“我会考虑ARM的商业机会——这是我精力的源泉、快乐的源泉、兴奋的源泉。”

孙正义一直认为,ARM将在手机革命、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成为创新中心。在看到了ARM“爆发式增长”的前景,孙正义强调将要全力推进其上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谷歌、微软、OpenAI和Anthropic四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将于周四(5月4日)在白宫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会面,讨论人工智能(AI)的一些关键问题。

据了解,OpenAI公司就是近期火爆全网的AI对话机器人ChatGPT的开发商;Anthropic则是一家AI研究初创公司,大多数创始成员来自OpenAI。

一名白宫官员透露,哈里斯和政府官员将在会议上告诉这些涉足AI领域的企业高管,他们有责任减轻人工智能工具的潜在危害。美国总统拜登也在邀请函中希望科技公司在向公众提供产品之前必须确保其产品安全。

另据媒体获得的会议邀请函显示,美政府正在寻求“坦诚地讨论我们各方在AI发展中发现的风险,以及各公司减轻这些风险地行动。”白宫还“将讨论潜在的共同合作途径,确保美国人能从AI的进步中受益,同时能免受其伤害。”

除副总统哈里斯外,预计出席会议的有白宫办公厅主任杰弗里·齐恩茨、商务部长雷蒙多、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和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阿拉蒂·普拉布哈卡。

刚从美联储离职的副主席、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莱尔·布雷纳德也将参加会议。

欧美正加快推出针对AI的立法

去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短短几星期就达到1亿个月活跃用户,成为了科技界的焦点,微软方面也宣布已经将该技术嵌入其旗下的众多产品。而谷歌方面也不甘示弱,于3月发布了竞品——名为Bard的聊天机器人。

不过,这场AI大战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批评者们认为,这项技术可能存在偏见、侵犯隐私,甚至导致错误信息泛滥的风险。上月月底,七国集团(G7)的数字和技术部长同意“基于风险”推出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的监管法案。

上周,欧盟已先于G7提出新的立法草案,要求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商披露他们在构建AI系统时使用的版权材料。美国方面,商务部于三周前正式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各界对人工智能的问责措施发表评论。

3月29日,上千名科技人士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系统,直至解决相关的风险和问题。这一呼吁得到了不少关注与回应,短短两天,已有超过2300人签名。

先前,OpenAI创始人之一的埃隆·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持谨慎态度。”他还透露,将推出一个名为TruthGPT的人工智能平台。

相关报道

AI已学会“读心术”还伪装成分析师?业内疾呼再不管就太晚了

当心AI圈“李鬼”!Meta假冒ChatGPT的恶意软件正激增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事件

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75%—5%上调到5%—5.25%区间,加息25个基点,继续按照此前的计划缩表,幅度符合市场预期。议息会议的会后声明变化暗示此后暂停加息,不过鲍威尔在发布会上也否定了降息,并表示银行业危机有所缓解以及仍然强调了压低通胀的重要性,市场对于发言做出了偏鹰理解,美股尾盘转跌且大型银行和地区银行股转跌。美债收益率普遍回落,黄金反弹,美油继续承压。

点评

一、会前关注点 银行业压力和通胀韧性仍然并存,是否释放暂停加息信号

3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5%—4.75%上调到4.75%—5%区间,加息25个基点,幅度符合市场预期。议息会议的会后声明在措施方面做出较大变化,将“持续加息适宜”(ongoing increases will be appropriate)改为“预计一些额外的政策紧缩可能是适当的”(some additional policy firming may be appropriate),这种表述增强了暂停加息的灵活性,而点阵图较12月份维持不动按时再加息一次。决议公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以及年底前降息至4%-4.25%之间。

3月份议息会议后,在美联储快速救助银行业危机后,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修复。由于反应迅速,银行业的冲击对于实体的冲击虽有体现,但是冲击力度有限。从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Markit制造业PMI意外重回荣枯分水岭50上方、延续了3月份以来的反弹,服务业PMI也超出预期高达53.6。而4月份ISM PMI跟随Markit制造业PMI低位反弹。在反弹的同时,通胀的韧性仍然显著,PMI的价格分项反弹显著超预期。从CPI的数据来看,通胀放缓的趋势仍在,但核心通胀的上涨也证明了通胀的粘性,劳动力需求虽然持续降温,但失业率仍呈现出一定韧性,劳动力市场仍然偏紧。经济数据的反弹和通胀的韧性之下,4月中下旬后,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美联储则再度对于市场定价的加息概率进行了“纠偏”,向管理通胀的方向进行了再平衡。但第一共和银行爆出的问题表明在加息和M2同比增速持续负增长的背景下,银行业的压力难以系统性扭转,而近在咫尺的美国债务上限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出了持续地抬高国债利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仍然面临着如何在平衡金融和财政问题的同时,来兼顾通胀管理的问题。

从3月份议息会议后到本次5月会议前,由于经济数据传递的信号复杂,从各位委员的表态来看分歧仍然存在。本次会议前市场的关注点在于首先, 2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是否如期落地。从期货市场的交易结果来看,随着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的变化,美联储5月继续加息的预期会前已升至将近90%,可以说5月加息预期接近充分计入。其次,3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逐步暗示加息终点可能临近,但也并没有给出更多的宽松指引,当前的银行业问题对金融稳定短期不构成严重挑战,但银行业长期问题、美国经济因信贷收紧更快下滑的可能,都令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在6月暂停加息以及在年底前开启降息。因此,本次会议市场更关注在会后声明以及分析师会上美联储是否会给出关于后续货币政策路径的线索,如果仍然强调“利率将在限制经济增长的高位维持更长时间”,或被解读为鹰派倾向,而如果相对明确地给出接下来会暂停加息的信号,或被解读为鸽派倾向。

二、会议内容- 加息25bp如期落地,暗示暂停加息表态暂不降息

美联储发布5月议息会议声明,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BP至5.00%-5.25%区间,并表示维持减持600亿美元/月美债和350亿美元/月MBS的缩表节奏不变。

从会后声明和鲍威尔的讲话来看,主要有以下重点首先,利率指引删除“预计可能适合增加紧缩”,这也是市场认为这是本轮加息周期最后一次操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声明公布后,市场定价的7月降息概率有所上升;第二,首先讨论了银行监管的问题,强调银行业情况总体改善和银行系统稳健性。表示金融系统对于家庭和企业的信贷环境、经济活动、招聘和通胀造成压力,而这些影响的程度是不确定的。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将吸取正确的教训,并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决心;第三,对于通胀的描述,仍然相对谨慎,重申通胀保持高企,表示将通胀率回落至 2% 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表示好的迹象是“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已经相对可控”;另外,排除了近期降息的可能性,“FOMC的通胀前景展望并不支持美联储降息”。

整体来看,虽然暗示此次可能是最后一次加息市场一度做鸽派解读,不过鲍威尔在发布会上也否定了降息,并表示银行业危机有所缓解以及仍然强调了压低通胀的重要性,市场对于这一部分的发言做出了偏鹰理解。预计未来市场仍然是数据驱动,更高的政策利率水平或难以看到,同时硅谷银行冲击后确立的美债收益率的下行趋势或继续延续。市场下一阶段或继续博弈降息时间的启动。

三、市场展望— 渐进式紧缩与缓慢去杠杆,跟踪外围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通过美国政策制定者迅速的救助反映,可以看到其极力避免金融体系的过度收缩给实体经济带来剧烈的冲击——即经济的硬着陆,与此同时由于通胀尤其是服务业通胀仍然处于一个较有韧性的状态,美国又不得不仍然施加限制性的经济政策以管理通胀。因此美国更多的是希望继续“渐进式紧缩”和“缓慢去杠杆”来逐步压制通胀使其回落到较为合意的水平。未来或从三个方向把握宏观矛盾的主线第一,关注商品通胀和服务通胀的结构变化,此前在美国通胀同比增速趋势回落的过程中,显然核心与非核心商品通胀的回落贡献了更多的打压通胀的力量,即核心通胀的韧性增加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力,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到2023年年底美国的CPI可能回落至3%左右。如果未来银行业收缩的力量给服务业的降温能够有序推进,美联储找到通胀降温的线索,那么商品价格的压力会有所缓解,从下行向低位震荡转换,否则将面临着来自需求抑制的更大的压力和波动率;第二,关注美国财政债务上限压力的演化,大概率只是两党博弈的产物,虽然打开债务上限的结果是既定的,但是在当前控制高通胀和维稳金融体系兼顾的复杂宏观背景下,如果解决的路径较为波折也可能给风险偏好带来一些压力;第三,关注国际局势和地缘风险的演变,面对美国通胀、银行业和财政三重政策目标压力,关注全球局势朝着冲突放缓和修复供应链以及经贸关系的发展,还是朝着相反的反向发展。

金融品而言,3月份议息会议后,整体上对于国内金融品而言带来了布局机会,体现了美债收益率天花板显现以及美国政策监管维稳银行体系,所带来的对于人民币资产紧缩外溢的弱化(详细请见《兼顾通胀与金融维稳,紧缩的天花板进一步显现—3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在四月中旬之前,维持了股债双强的结构,四月中旬之后随着增长因子的回落,股债跷跷板回归,即国债进一步走强而股指向震荡转换。5月议息会议落地后,当前的美债和美元走势仍然不对国内的资金面构成约束,不过当前政策在总量上的观望状态和制造业经济动能向下的折返压制增长因子,且海外市场的弱势亦压制大中华区股市的风险偏好。继续关注外围风险偏好的演化,预计股市以震荡市和结构再平衡来展开,债市仍然维持震荡偏强但谨慎乐观关注陡峭化策略。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四月中下旬以来,一方面在美国四月通胀预期反扑的背景下,继续加息的预期和美国银行业压力的挥之不去打压宏观情绪,同时国内基本面尤其是房地产景气度经过一季度的反弹后在4月份有明显回落,前者打压对于美元流动性敏感的原油和有色等国际品种,后者则打压了黑色系商品,因此商品4月份出现了普遍的调整,而贵金属震荡偏强的格局仍在延续。中期来看,在“渐进式紧缩”和“缓慢去杠杆”的背景下,商品相对震荡承压和震荡分化的格局或有一定的延续性,等待国内外经济政策再度转向积极的信号。短期来看,关注4月份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对于美国通胀数据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如果回落明显则会带来阶段性的情绪修复。

风险提示俄乌战事升级和能源供给有所反复,地缘政治博弈下中美经贸进一步复杂化;美国银行业危机继续深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国内地产基本面压力难以缓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美联储“后沃尔克时代”最激进加息周期接近尾声,决策者们在决定利率何时见顶时,希望吸取历史上的政策错误所带来的惨痛教训。

美东时间周二,随着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不及预期下降,显示出劳动力市场大幅降温,同时,市场对银行业危机的担忧卷土重来,银行股拖累美股全线走低,美布两油均大幅大跌。

5月4日2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结束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并公布利率决议,由于通胀依然顽固,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本周将继续加息25个基点。

不过,在当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各大投行对美联储到底何时转向的信心已经有所动摇。投行Jefferies美国经济学家Thomas Simons在发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置评邮件中称,最近的一些数据动摇了他们的信心例如,密歇根大学4月份短期通胀预期从3月份的3.6%大幅升至4.6%,为去年11月以来新高。

“滞胀”担忧重燃

本周二,美国劳工部公布的JOLTs职位空缺和商务部公布的工厂订单均逊于预期。作为美联储高度关注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之一,JOLTs职位空缺数3月连降三个月,超预期下降,创近两年新低位,体现劳动力市场继续降温。

然而,在激进的加息周期下,美国的通胀依然顽固——美国商务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2%,而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6%,略低于前值但仍处于高位。作为美联储衡量通胀的首选指标,核心PCE价格指数显示物价压力持续,加大了美联储在本议息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

自去年3月以来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9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零大幅上调至4.75%~5%的范围,并缩减其债券购买计划,创下了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时代以来最激进的货币紧缩周期。

去年3月份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9次(tradingeconomics)

令美联储头疼的不仅只有通胀,美国GDP增幅放缓,衰退近在咫尺。美国商务部27日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显著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6%,也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

事实上,上周和本周公布的数据毫无疑问重新点燃了市场对“滞胀”——经济缓慢增长和持续高通胀相结合的担忧,“滞胀”的场景曾在20世纪70年代末严重影响了几乎所有金融资产。

最后,上月以来的欧美系统性风险仍在持续发酵,美国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美东时间本周一表示,监管机构已接管了第一共和银行,这是本轮美国银行业危机中第四家倒下的银行,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的破产银行。美东时间本周二,包括阿莱恩斯西部银行在内的数家地区性银行也相继出现大跌,市场恐慌情绪开始发酵。

中金公司认为,年初以来美国经济表现虽有韧性,但并不能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随着银行储蓄下降,未来要么银行自发“紧信用”,信用利差扩大;要么紧信用不明显,美联储继续“紧货币”,无风险利率上升,无论哪种情况,最终结果都是经济回落。

美东时间5月2日周二,包括曾竞选美国总统的两名资深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和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内,几名美国国会的议员呼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银行业危机发生后,暂停加息。

市场预期最快9月降息,投资者蜂拥做空美元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投资者已经开始纷纷做空美元。彭博社援引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称,截至4月25日,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机构投资者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净空头头寸增至逾7万份,为2021年6月以来新高。

另据彭博社对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衡量,(一旦紧缩周期结束)美元将抹去自美联储去年3月开始加息以来的所有涨幅。

由于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采取更为激进的紧缩措施,投机者正在关注欧元和英镑延续涨势的可能性。欧元和英镑已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主要发达市场货币。

彭博社

截至发稿,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期货市场认为美联储本周几乎肯定会加息25个基点(89.3%),另有10.7%的概率“按兵不动”,然后最早在9月份转向降息,比此前预计的11月有所提前。

芝商所

另外,目前期货市场预计今晚加息25个基点后,美联储便将暂停加息,届时终端利率将达到5.00%~5.25%。

芝商所

投行Jefferies美国经济学家Thomas Simons在发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置评邮件中称, 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发出了一些喜忧参半的信号。他认为,数据中明确而一致的一点是通胀仍然过高,而且没有显示出通胀趋势下降的迹象,更不用说是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发展了。Simons称,在最近的公开发言中,美联储官员在通胀问题上表现出了统一的立场,因此在本周的会议上,FOMC再次加息25个基点似乎已成定局,不过,本次FOMC利率决议真正的看点在于前瞻性指引。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本周将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中的最后一次加息,但最近的一些数据动摇了我们的信心。密歇根大学4月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消费者的短期通胀预期开始飙升,经过月末的修正后,1年期通胀预期从3月份的3.6%上升到了4.6%,为去年11月以来新高。FOMC在评估通胀预期是否‘锚定’时更关注长期通胀预期,但短期通胀也很重要。”Thomas Simons补充道。

对于美国地区性银行系统性风险背景下的美联储决议前景,花旗集团前外汇策略主管、深数宏观(DeepMacro)联合创始人兼CEOJeffreyYoung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则指出,“根据我们的解读,美联储在通胀问题上仍持鹰派立场。当然,更高的政策利率本身有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就像我们在一些地区银行身上看到的那样。但我们也要看到,破产的地区性银行的问题在于,它们的利差为负,这将导致他们缓慢‘失血’(并冒着储户资金外逃的风险),即使美联储提供了新的、慷慨的流动性工具也无济于事。银行的利差为负,是因为美联储还没能发出降息的信号,也没能让收益率曲线变陡,因为通胀仍然太高。因此,我们认为,即使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如果高利率足以一劳永逸地降低通胀,那情况将会更好。利率必须先上升,然后才能下降,那样才能帮助银行修复它们的资产负债表。”

相关报道

美联储议息不眠夜鲍威尔今晚将落下最后一枚加息“棋子”?

美联储喉舌最新研判本周将加息25个基点 同时讨论暂停加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月2日,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公告称,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1.03万辆,去年同期10.6万辆;本年累计销量76.24万辆,同比增长94.30%。

另外,公告还提到,比亚迪4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14827辆。

4月27日,港股比亚迪股份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营收1201.74亿元,同比上涨79.83%;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410.89%。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5471.03亿元,总负债4210.18亿元,据此计算资产负债率为76.95%。

据比亚迪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868543辆,同比增长达到152.5%,再次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亦连续十年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中汽协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

今年3月,比亚迪的销量突破20万辆达207080辆,同比增长97.4%。显然,比亚迪高速增长的势头丝毫未减。

“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3月29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自信地表示,“比亚迪今年销量目标300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辆。”

汽车新势力表现如何?

近日,有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了4月产销快报,显示出汽车销量良好的增长势头。

5月1日,理想汽车公告,4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25681辆,再次创下单月交付的新纪录,并已连续两个月交付超2万辆,同比增长516.3%,环比增长23%。截止到4月30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为335599辆。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说“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理想L7在首个完整的交付月份实现了交付过万,成为更多家庭首选的豪华五座SUV之一,而理想L7也是中国品牌首个起售价30万以上实现单月交付过万的五座SUV。同时,理想汽车也在2023年第一季度30万以上NEV市场以及30万以上SUV市场(含燃油车型)实现了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5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4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4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7079辆,略高于上月的7002辆。与去年同期的9002辆相比,同比下降21.4%。据悉,目前小鹏P7i的产能已显著提升,接下来小鹏汽车将加速交付进程。

5月1日,广汽埃安公布4月销量,在以单月交付41012辆的成绩实现同比强势增长的同时,连续两个月达成月销4万辆的水平,同比增长301.61%,环比增长2.49%;2023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121320辆,同比增长120.24%。

作为2022年“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的哪吒汽车也公布了4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4月哪吒汽车共交付11080辆新车,与去年同期的8813辆相比,同比增长26%。与上月的10087辆相比,销量增加了将近1千辆。

不过,蔚来4月汽车销量环比下滑,5月1日,蔚来公布了2023年4月交付量,共交付新车6,658辆,同比增长31.2%,但环比下滑35.8%。2023年1-4月,蔚来共交付新车37699辆,同比增长22.2%。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327255辆。

据证券时报,华西证券认为,车市企稳修复,新势力销量向上。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3年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数据预计为157.0万辆,同比+49.8%,环比-1.3%;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为50.0万辆,环比-8.4%;渗透率约为31.8%。主要新势力车企除蔚来受产品周期影响外,均实现销量环比上升。进入4月后,价格战热度逐步消退,整体车市呈现企稳修复趋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出炉前夕,多位重量级议员联名致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呼吁美联储暂停加息。

议员施压暂停加息

1日,包括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华盛顿州众议员贾亚帕尔(Pramila Jayapal)以及宾夕法尼亚州众议员博伊尔(Brendan Boyle)在内的10名议员在一封联名信中表达了对货币政策的担忧,称继续加息或令数百万美国人失业,要求鲍威尔避免制造一场破坏就业和压垮企业的经济衰退。

“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毋庸置疑,但我们认为,继续加息将有违美联储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双重使命,亦罔顾小企业及工薪家庭陷入困境。”议员们写道。

议员们发声之际正值又一家美国主要区域银行倒下。同样是在5月1日,在遭连日抛售之后,第一共和银行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式接管,并将其出售给摩根大通。

两个月内三家主要区域银行接连倒闭,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担忧更多银行将步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以及第一共和银行的后尘,该板块股价加速下挫。2日,涵盖标普500指数中区域银行板块的SPDR S&P Regional Banking ETF下跌6.3%,至2020年10月以来的新低;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收跌27.8%,盘初一度暴跌近42%,并多次触发停牌;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下挫15.1%,日内最多跌两成七。

“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3月破产引发动荡,叠加此前连续加息带来的滞后效应,美联储的过度行动令美国经济更加不堪一击。”议员们援引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失业率等多项经济指标,称美联储没有必要进一步加息,连续上调利率将“不必要地”威胁已取得的进展。

加息效果逐步显现

4月以来公布的多份经济报告指向货币政策逐渐发挥效用。

通胀方面,3月CPI同比上涨5.0%,较前值6.0%大幅回落一个百分点,年率降至2021年5月以来新低;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于3月同比上涨4.6%,不过仍是2%政策目标的两倍多。

就业方面,3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3.6万,为2020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失业率为3.5%,薪资增长继续降温,平均时薪增速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4.2%,为2021年6月以来的低位。

对利率更为敏感的楼市呈现价量齐跌态势,3月成屋销售总数经季调后年化环比下降2.4%至444万套,过去14个月中,有13个月销售总数出现环比下滑。当月,全美房价中位数较去年同期下降0.9%,至37.6万美元,创2012年1月以来最大同比跌幅,较去年6月时的纪录高位41.4万美元已大幅下跌9.2%。

总结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增速远不及市场预期值2.0%以及2022年四季度的2.6%。美国商务部表示,增长放缓主要反映了私营部门库存投资下降和非住宅类固定投资放缓。今年首三个月,私人库存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为负2.26个百分点,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7%,显著低于前一季度的4%。

渣打北美宏观策略主管英格兰德(Steve Englander)对美股投资网表示,通胀压力的减轻程度已经超出美联储所暗示的程度。“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持续疲弱,撇除住房分项的六个月年化核心通胀率已经低于2%,联储官员和市场人士都认为,未来几个月住房通胀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此外,信贷紧缩对经济影响尚未反映在4月公布的经济报告中,但很可能在随后数月得到体现。早在3月,美联储官员就预测信贷紧缩将导致衰退的出现。”

议员们也在联名信中写道“虽说在评估通胀进展和经济前景时,货币政策应该因应未来经济数据保持灵活性,但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在不给经济猛踩刹车,不以数百万人失业为代价,经济可以继续取得进展。”

加息周期来到终点?

美联储将于数小时后公布5月利率决议,此前,美联储已连续加息九次,历时短短一年就将联邦基金利率由接近零水平上调至4.75%~5.00%,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截至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发稿,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押注美联储此次按兵不动的概率仅为11%,加息25个基点至5.0%~5.25%的概率为89%,6月暂停加息的概率高达87.4%,降息的可能性为12.6%。

蒙特利尔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林根(Ian Lyngen)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在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发生危机之后,美联储仍选择于3月加息25个基点,且会议前后,人们仍在一定程度相信,事件传染性将仅限于少数几家银行,然而,第一共和银行的溃败和随之而来的市场恐慌令几乎推翻上述假设。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美联储本周将很难鹰派加息。”

英格兰德也表示,如果联储官员于5月加息,并暗示6月停止行动,这种鸽派加息的方式将有助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投资者也更能消化加息举措,并视暂停加息为宽松政策的前奏。反之,鹰派加息则可能会破坏市场稳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