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今年以来,强美元冲击了多国汇率和许多企业盈利,但并非所有企业收益都受到冲击,美股小盘股就反而成了少数的受益者。

由于大多数收益来自于美国本土,美股小盘股罕见跑赢大盘股。分析师认为,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小盘股目前的估值仍具吸引力。

小盘股跑赢大盘股

在今年早些时候遭受惨重损失后,许多专注于美国国内市场的小型企业股价表现超越了历来强势的大盘股,不断上涨的美元提振了他们的表现。10月至今,标普小盘股600指数(S&P 600 small-cap index)已上涨5.3%,为标普500大盘股2.6%涨幅的两倍。今年,标普600指数也有望自2016年以来首次超越标普500指数的表现。

Globalt Investments高级投资经理马丁(Thomas Martin)表示,美元今年大幅飙升打击了跨国企业的利润,而小盘股企业由于在美国本土业务量更大,相对不容易受到外汇因素影响。

FactSet的数据显示,标普600指数成分股的企业仅有20%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而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海外销售额占比超过40%。

马丁补充称:“虽然此前小盘股在今年美股整体低迷下也无法幸免,但在标普600指数今年稍早累计下跌20%后,许多小盘股看起来很便宜。”

10月涨幅靠前的小盘股包括连锁电玩餐厅酒吧Dave & Buster、第一银行控股(First Bancorp)和童装企业Childrens Place,10月至今的涨幅分别为9.7%、13%和30%。这些回报率轻松击败了苹果(Apple Inc.)、微软(Microsoft Corp.)和亚马逊(Amazon)等美股巨头本月迄今的表现。

多家美国大型企业已对货币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发出警告。耐克(Nike Inc.)、法斯诺(Fastenal Co.)和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Inc.等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中都强调了外汇负面影响,微软更是早在今年6月就警示过外汇影响。随着财报季持续,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正在等待一系列新的企业季报,以进一步了解强势美元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持续高企的通胀、美联储激进加息和经济放缓。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在周三发表的最新观点中下调了标普500指数今年和明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从原来的227美元、235美元下调至225美元、215美元。报告指出,主要由利率飙升所推动,标普500指数的盈利收益率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同步上升,但前者的升幅略小于后者。

换句话说,美股年初迄今大幅调整主要体现利率因素,还未反映可能出现的盈利疲软问题。因此,如果企业盈利出现下降,不能排除标普500指数短期内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

估值仍有吸引力

在分析师看来,与大盘股相比,目前小盘股的估值仍然具吸引力。

华尔街经常用一家企业的股价与收益之比作为衡量一只股票估值是便宜还是过高的标准。根据FactSet的数据,标普6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为10.8倍,低于其20年的平均值15.5,而标普500指数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为15.3。

“相对于大盘股而言,小盘股目前的估值实在是太具吸引力了。”Horizon Kinetics LLC的投资组合经理达沃洛斯(James Davolos)称。

他管理的Kinetics小盘股机会基金(Kinetics Small Cap Opportunities Fund)今年的回报率为17%。该基金最大的持股企业包括德克萨斯太平洋土地公司(Texas Pacific Land Corp.)和房地产企业Dream Unlimited Corp.,前者占到其投资组合的一半以上。达沃洛斯透露,他专注于投资土地和房地产企业是因为这些业务能从美国本土的高通胀中受益。

还有些分析师也在关注小盘股,以此来衡量投资者的整体情绪。投资公司Edward Jones的高级投资策略师马哈詹(Mona Mahajan)指出:“美股小盘股反弹可能是更广泛的风险情绪转变的前奏”。

瑞银也认为,随着通胀开始下行至2%的目标位,美联储可能在12月或明年一季度完成加息。如果企业盈利增长前景符合预期,而市场又开始预期美联储在明年下半年降息,投资者或预期2024年标普500企业盈利再次加速成长,从而创造更有利的美股整体市场环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联储颇具影响力的工作人员们判断,美国经济在表面之下的运行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火热,这有助于解释通胀为何仍处于40年高位,并为预期更多加息提供了理由。在上周公布的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中,藏着一份关于一项看似无害却至关重要的估计的声明。美联储工作人员将这项估计作为内部经济预测的基石。

会议纪要显示,由于生产率增长令人失望,劳动力参与率增长缓慢,他们对美国潜在GDP的衡量“大幅下调(revised down significantly)”。彭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前美联储经济学家Anna Wong表示:“这一政策意义重大。潜在经济增长率较低,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经济过热程度高于预期,需要更多加息或经济增长较长时间低于趋势水准,才能弥合产出缺口。”

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则经济衰退,有失业的压力。

美联储工作人员不制定政策,制定政策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9位官员的工作。但他们确实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的观点形成。目前,政策制定者正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的速度加息,以遏制失控的通胀。

Wong预计,美联储将在下个月连续第4次加息75个基点,并将继续加息,直到明年利率达到5%的区间。美联储官员们上月预计,利率将在2023年达到4.6%的峰值,而目前的目标区间为3%至3.25%。他们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预估中值为1.8%,不过意见分歧很大,范围在1.6%至2.2%之间。

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5.7%。如果美联储工作人员下调了对潜在产出的预估,就意味着尽管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高于长期均衡趋势的幅度甚至超过最初的预期,而且仍高于长期均衡趋势。如果经济水平仍然高于其潜在水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通货膨胀继续广泛和顽固。

美联储宏观经济模型团队经济顾问、前负责人John Roberts称:“我们在2021年的增速远高于潜在增速,GDP水平仍远高于潜在水平,这解释了持续的通胀。”

最新数据显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9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6%,高于预期,创下自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9月CPI整体环比上涨0.4%,较上年同期上涨8.2%,市场预期分别0.2%和8.1%。

其次,实际GDP增速大于潜在水平,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随着劳动力市场从短暂的疫情引发的衰退中复苏,2021年雇主每月平均增加56.2万个就业岗位。美联储工作人员还称,预计失业率的上升速度将比他们此前估计的要慢,并将保持在他们预计的在2025年底前都不会加剧通胀压力的失业率水平以下。

尽管如此,根据美联储的首选指标,明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为2.6%,与8月份的6.2%相比有了明显的减速。会议纪要称,工作人员的估计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随着能源价格的下降,供需将恢复平衡。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William English表示:“美联储工作人员一直相对乐观。有一些证据表明,近期通胀预期正被纳入工资上涨,这可能会持续下去。”

English还指出,美国经济似乎相当有弹性,劳动力市场可能需要大幅放缓,以减轻需求和薪资压力。English此前曾执掌美联储强大的货币事务部。English补充称:“与官员们9月的预测相比,我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将会走高,失业率将会走高,通胀的下行路径将会更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1500万桶原油入市。在中期选举即将到来之际,拜登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抑制高企的汽油价格。

不过拜登最新的抛储计划并未打压到油价,当天,国际原油期货涨幅持续扩大,布伦特原油涨超3%,报92.76美元/桶;WTI原油期货11月合约涨3.77%,报85.94美元/桶。

两周之前,沙特领导的欧佩克+同意大幅减产,引发了对美国油价再度飙升的担忧,这惹怒了美国政府,拜登一度威胁将对沙特采取报复行动。

拜登在白宫的一次活动上表示,因为最新的举措,我们将继续稳定市场,降低油价。拜登一如既往地指责俄罗斯推高油价,他指出,油价已较今年峰值下跌了30%。

但拜登表示,汽油价格下降得不够快,美国家庭深受高价能源之苦,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再提供额外的石油出售。他同时敦促石油公司增加生产和投资,向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价格。

拜登还表示,他将在未来几年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当美国油价达到或低于70美元/桶时,美国将开始买入石油。

拜登指出,在俄乌发生冲突之际,美国石油生产商不应该通过增加股票回购和股息的方式将创纪录的利润返还给股东。他加大了对能源行业及其在高油价中所扮演角色的批评力度。

拜登表示:“我向美国能源公司传达的信息是,你们不应该用你们的利润回购股票或分红。现在不行,冲突还在肆虐。”他在讲话中说道,石油公司应利用意外之财来提高产量,为消费者降低燃油价格。

但石油行业组织对拜登的抛储计划提出了质疑,他们批评称,抛售石油储量在短期内人为压低了价格,但却阻碍了对新石油生产的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拜登此举只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为中期选举增加一点筹码而已,但这不是能够带来长期投资和生产增长的政策。

拜登对此也作出了回应,“完全没有政治目的,只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石油供应来满足美国民众对能源的需求。”

高能源价格引发的通胀已成为民主党走向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拜登才对欧佩克+的减产举措深恨不已。

美国独立石油协会的主席Jeff Eshelman在一份声明中抨击道:“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免受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而不是在大选年去保护政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进入季报季,一大波三季报来袭,喜忧参半:特斯拉收入逊预期盘后一度大跌6%,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三季度预订金额创新高,盘后股价暴涨8.24%。拜登再放大招,投放15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入市……欲知详情请看下文。

特斯拉收入逊预期

盘后一度大跌6%

特斯拉在美股收市后公布三季报,公司第三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5美元,高于预期的99美分,收入为214.5亿美元,低于预期的219.6亿美元。股价在收市后交易一度暴跌6.17%,随后跌幅收窄。

公司净利润(GAAP)达到33.3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逾一倍,汽车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5%。

公司表示,在本季度最后几周交付新车的运输能力存在瓶颈,并表示“正在向更平稳的交付速度过渡”。特斯拉预计,未来几年汽车交付量将实现50%的年增长率。

公司还透露,其半电动重型卡车将于12月开始交付。特斯拉半电动重型卡车Cybertruck皮卡于2017年12月首次发布,当时没有给出投产的确定时间表,只是表示将在德克萨斯州生产Model Y之后生产。

荷兰芯片光刻机巨头阿斯麦2022年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财季盈利38.08亿欧元,同比减少7.35%;总营收147.43亿欧元,同比增长8.0%。第三季度的净预订金额创同期历史新高,达89亿欧元。盘后股价暴涨8.24%。

由于公司三季度业绩优于分析师预期并上调全年的增长预测,IBM 周三在收市后交易一度飙升5.02%,并上调了全年的增长预测。

根据Refinitiv的数据,IBM调整后每股盈利1.81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每股1.77美元。收入同比增长6.5%,达141.1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为135.1亿美元。

“根据我们年初至今的表现,我们现在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超收入预测的中位数,”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声明中表示。7月,公司曾预计全年收入将在收入预测区间上限。公司表示,汇率波动给全年收入带来了7%的负面影响。

美国铝业业绩低于预期,美股盘后跌超8%。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0.33美元,低于预期预期的盈利0.026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10亿美元,低于预期的2.557亿美元。营收28.5亿美元,也低于预期的29.55亿美元。美国铝业维持全年铝产品发货量预期在250-260万公吨不变。

宝洁公司2023财年第一季度净销售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归属公司净利润39.39亿美元,同比减少4%;摊薄每股盈利1.57美元,同比减少2%。

雅培第三财季净销售额104.1亿美元,同比降4.7%;净利润14.35亿美元,同比降31.7%;每股摊薄收益0.81美元,上年同期1.17美元。

美联储:美物价增长仍处高位

10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全国经济活动在净额上小幅扩张,不过物价增长仍处于高位,一些行业或地区对需求疲软和经济衰退产生担忧。

这份报告根据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也称“褐皮书”。报告称,自9月以来,美国全国经济活动在净额上小幅扩张。美国零售业支出相对平稳,旅游业有所回升,因供应链瓶颈的缓解,大部分地区制造业保持稳定或有所扩大。不过贷款利率的上升使得房地产的销售和建造放缓。此外汽车销售业持续低迷。

此外,报告显示,整体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紧张,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就业水平继续以适度至中等的速度增长,但部分地区报告称劳动力需求降温,还有部分地区指出,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企业在增加工资方面犹豫不决。

欧美股市集体收跌,道指跌0.33%,标普500指数跌0.67%,纳指跌0.85%。科技股涨跌不一,苹果涨0.08%,亚马逊跌1.11%,奈飞涨13.09%,脸书涨0.32%,微软跌0.85%。

银行股全线走低,摩根大通跌1.93%,高盛跌0.29%,花旗跌1.81%,摩根士丹利跌2.22%,美国银行跌2.75%,富国银行跌2.24%。

欧洲通胀创新高

英国央行料加息75基点

欧元区9月CPI终值同比升9.9%,创历史新高,略低于预期的升10%,高于8月终值(升9.1%);环比升1.2%,与预期持平,高于8月终值升0.6%;核心CPI终值同比升6%,高于8月终值(升5.5%);环比升0.9%,与预期持平,高于8月终值(升0.7%)。

英国9月通胀数据意外加速上行,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央行11月将加息75基点。数据显示,英国9月CPI同比上涨10.1%,重回40年来最高水平,高于市场预期的10%。9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5%,也高于预期。另外,英国9月零售物价指数同比升12.6%,市场预期将持平于12.3%。

拜登再放大招

油价仍涨

尽管10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1500万桶原油入市。拜登称,如果需要,还可以再提供额外的石油出售。他同时敦促石油公司增加生产和投资,向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价格。然而市场不认账,ICE布伦特原油大涨2.82%,纽约WTI原油涨0.40%。

能源股集体上涨,埃克森美孚涨2.99%,雪佛龙涨3.28%,康菲石油涨2.77%,斯伦贝谢涨4.92%,西方石油涨1.01%。

欧盟秋季峰会聚焦能源问题

各国分歧仍在

同样深陷能源危机的还有欧盟。

为期两天的欧盟秋季峰会将从20日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根据欧盟方面公布的会议日程,本次欧盟季度例行峰会将重点关注乌克兰局势、能源、经济以及对外关系等四大议题。如何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天然气、电力价格,让欧洲民众顺利过冬,无疑是峰会上欧盟各国领导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中至少有15个国家认为,欧盟最需要做的是对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但以德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坚决反对这样的做法。而对于这15个要求对天然气限价的国家而言,究竟该如何限?各国也观点不一。

通常情况下,欧盟峰会更多是一个象征团结、凝聚共识的场合,然而在本次峰会召开之际,欧盟各国在能源等问题上的分歧却是空前加大。随着冬天取暖季的临近,留给欧盟决策者们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全球第二大富豪、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日前警告称,美国经济可能正走向衰退,并建议美国人准备好迎接暴风雨。他是最新一位敲响美国经济警钟的企业领袖。

周二,高盛首席执行官所罗门对美国经济作了一番悲观评论。当天晚间,贝索斯发推呼应了所罗门的言论。

贝佐斯转发了所罗门接受媒体访谈的视频,并表示:“没错,经济中的各种可能性,提醒大家要准备好迎接暴风雨。”

所罗门在评论中提到,现在,是时候让美国商界领袖和普通投资者了解到,美国经济的风险正在上升,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所罗门作出上述评论之前,他领导的高盛集团刚刚公布了超预期的季度业绩。但他表示,随着高通胀持续以及美联储试图通过一系列激进的加息来压低物价,经济衰退可能正在逼近。

考虑到贝佐斯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富豪,其创办的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雇主之一(截至6月30日拥有150万全职和兼职员工),公司市值也达到1.2万亿美元,去年净销售额达到4700亿美元,是股市和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贝佐斯对美国经济看法的分量不言而喻。

去年夏天从贝佐斯手中接过公司管理大权的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似乎和他的前任有着同样的担忧。近几个月来,亚马逊一直在削减成本,放缓支出,并冻结某些职位的招聘,这表明该公司预计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

警告声不断

近日,主要投资者、高管、学者和分析师都对潜在的全球衰退发出了警告。他们列举了一系列风险,包括巨额的私人和公共债务,以及俄乌冲突继续扰乱食品、燃料和大宗商品市场。

美联储官员希望经济能够避免衰退,但他们也承认货币政策收紧可能导致衰退。美联储9月份会议估计,2022年美国GDP将仅增长0.2%,2023年将出现反弹,但仅增长1.2%。

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国GDP均出现萎缩,符合“技术性衰退”的定义。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最近表示,形势“非常、非常严峻”,美国经济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陷入衰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感谢上天,我们终于摆脱了季度下滑。”

三季度财报会上,Netflix联席CEO里德·哈斯庭斯(Reed Hastings)喜形于色:“我们回到了正向发展的轨道上。”

10月18日,Netflix发布2022年三季度财报。公司三季度营收达79.2亿美元,比二季度略有下降,但高于市场预期的78.5亿美元;盈利14亿美元,同比下跌3%,美股盈利3.1美元,但高于市场预期的2.13美元。

与此同时,Netflix也终于再次迎来订阅用户数增加的好消息:三季度Netflix订阅用户总数新增241万,全球订阅用户总数达2.23亿。

业绩全面超出预期,对2022年的Netflix而言难能可贵。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Netflix分别损失了20万和97万订阅用户,这是2011年以来公司首次订阅用户数下滑。裁员、削减内容成本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Netflix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因此一落千丈:年初至周二美国股市收盘,Netflix股价已经下跌60%。

财报发布后,10月19日,Netflix美股盘前涨近13%。

订阅用户数增长的背后是Netflix三季度作品阵容。过去的三个月内,Netflix上线热门美剧《怪奇物语》第四季,观看总时长达到13.5亿小时,成为有史以来Netflix观看量最多的英语剧集。热播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在28个国家的非英语剧集榜单登顶,28天内观看总时长达4.02亿小时。

不过,受到关注的不只有订阅用户数量和三季度片单。Netflix即将落地的“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才是全场焦点。三季度财报会总时长42分钟,高管回答广告收入相关提问就花了将近15分钟。

新冠疫情流行期间,Netflix迎来用户的快速增长期。不过流媒体在北美市场和国际市场立足后,流媒体用户数量也触碰到天花板。公司必须寻找新的增收方式,广告是举措之一。

早在2022年一季度,Netflix就释放出推出带广告订阅计划的信号。这一计划迅速落地。7月,Netflix确定微软作为广告服务商。9月,Netflix向广告商表示,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将在2023年收获4000万用户。

Netflix将广告作为提振业绩的新手段,引发投资者侧目。据《好莱坞报道》,摩根大通在10月10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广告对于Netflix重新加速提升营收十分关键,新的订阅计划能增加Netflix可服务市场规模。

但市场上也不乏对广告计划的质疑声。投资机构MoffettNathanson在研报中指出,微软提供的广告方案能否帮助Netflix度过业务表现不佳的情况,才是广告模式等关键。此外,该研报还指出用户可能“消费降级”:放弃高价订阅计划,转投低价订阅计划。

10月14日,Netflix正式宣布将推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Basic with Ads)。选择此订阅计划的用户需要每小时观看5分钟广告。其他订阅计划依然保持无广告模式。

Netflix在股东信中表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将比现有最低订阅计划价格降低20%至40%。例如,在已公布定价的美国市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定价6.99美元/月,现有订阅计划的定价分别为9.99美元/月(Basic)、15.49美元/月(Standard)和19.99美元/月(Premium)。

11月2日至11月10日,“基础计划”将陆续在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等12个国家推出。而竞争对手Disney+的同款“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预计12月推出,Netflix抢先了一个月。

Netflix高管十分看好广告收入的前景。消费者方面,公司COO兼首席产品官格雷戈·彼得斯(Greg Peters)认为,“带广告的基础计划”定价不高,预计将吸引大量新用户订阅Netflix.他也强调,大部分Netflix原用户将维持原来的高价订阅计划,因为Netflix用户很少下调自己的订阅计划。

同时,在Netflix看来,广告商也对投放广告表现出了热情。此前13日发布“带广告的基础计划”时,Netflix便表示公司几乎卖光了广告位、上百名广告商已经签约。

不过,观察到需求不代表广告模式的成熟。据Netflix股东信,公司预计“带广告的基础计划”不会对四季度财务表现造成显著影响。Netflix高管在财报会上表示,目前对广告收入的探索还在早期阶段。

Netflix高管推测,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将帮助Netflix减少用户流失,不过减少用户流失的核心方法,仍然是通过作品“取悦用户”。

Netflix预计,受强美元影响,第四季度收入将跌至78亿美元,新增订阅用户将达到450万。下季度开始,Netflix将不再预测用户增长数量,重点将迁移到收入数字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19日周三美股盘后,IBM公布其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

三季度,IBM营收为141.1亿美元,增速达到6.5%,高于市场预期的135.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81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77美元。

财报发布后,IBM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了6%。

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称:

凭借我们年初至今的表现,我们现在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将高于去年模型预测的中个位数水平。

IBM在7月表示,预计今年的收入增长有望达到高个位数。此外,管理层再次重申7月以来的自由现金流约100亿美元的指引。

三季度,IBM的经营亏损为32.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经营利润则为10.4亿美元。出现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IBM支付了一笔一次性非现金养老金结算费用,该费用与将一些养老金义务和资产转让给第三方保险公司有关。当季IBM调整后的税前利润率为13.9%,略低于市场预测的15.1%。

分业务来看,三季度,IBM三大主要业务表现均超出预期。

其中,软件业务贡献了58.1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近7.5%,超出市场预估的55.4亿美元。其中,处理软件的收入增速高达23%。

咨询d业务的收入达到47亿美元,同比增速为5.5%,高于市场预期的45.1亿美元。该部门的税前利润率则从10.5%收窄至9.8%。

基础设施部门三季度的收入为3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也超出市场预期的30.6亿美元。其中,IBM Z Systems系列大型机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了88%。值得一提的是,Z16大型计算机是从二季度才开始销售的。

三季度,IBM收购了咨询公司Dialexa和可观察性软件初创公司Databand.ai等公司。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Krishna称,强势美元令公司全年收入损失约7%。Krishna称: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美元走强结束。

以周三的收盘价计算,IBM今年以来股价下跌近10%,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约23%的跌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走势震荡,收盘时集体上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涨。

美股市场三季报披露拉开序幕,全球顶级投行高盛当日发布财报显示,三季度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但超出市场预期,其投行业务营收骤降57%,大幅低于预期;奈飞三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其股价盘后大涨逾14%。

华尔街机构警告称,投资者对美股依旧缺乏信心。美国银行预测,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落到3000点附近,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或有19%左右的下跌空间。

美股连续两日上涨

10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走势震荡,收盘时集体上涨,连续两个交易日收涨。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12%,报30523.80点;标普500指数涨1.14%,报3719.98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90%,报10772.40点。

从行业板块看,美股银行股和航空股表现亮眼。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均涨逾3%,摩根大通、高盛均涨逾2%;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联航均涨逾3%。

美股三季报披露季已拉开帷幕。10月18日,全球顶级投行高盛和流媒体巨头奈飞的三季报表现备受关注。

奈飞发布财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9.3亿美元,超出预期的78.37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3.98亿美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9.66亿美元;奈飞第三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净增241万,市场预估净增100万。奈飞四季度业绩指引同样超出预期,其预计第四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净增450万,市场预估净增390万。受超预期业绩提振,奈飞盘后大涨逾14%。

高盛最新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高盛实现营收119.8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2%但仍超出114亿美元的市场预期。其中,投行业务营收骤降57%至15.8亿美元,比预期还要低两成。此外,高盛CEO大卫·所罗门确认,高盛将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其四大业务板块将重整为三块,作为高盛招牌的投资银行将与交易业务合并,而资管和财富管理业务也将重组为一个新部门,同时新成立“平台解决方案”部门,将会容纳高盛的新兴数字企业现金管理工具。

华尔街警告风险

在华尔街分析师看来,尽管美股延续涨势,但盘中大幅波动的走势也反映了投资者的疑虑,表明对美股依旧缺乏信心。

年初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下跌了约22%,但高盛认为,该指数当前价格仍然过高。高盛表示,今年年初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为21倍,是1980年以来的第91个百分位。虽然此后市盈率降至15.8倍,但仍停留在第66个百分位。高盛策略分析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提出,投资者应当卖出标普500指数的看涨期权。

Baird董事总经理兼市场策略师Michael Antonelli表示,“当你处于熊市的阵痛中,除了要看到股市显著上涨,还需要看到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反弹。”但现在这并没有发生,相反,美国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一直在攀升。

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已发布财报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只有42%的公司报告营收和利润两项重要指标均高于预期,该比例创下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也低于财报季第一周47%的历史平均水平。“利空美股的金丝雀正在对商品生产商鸣叫,这对美股不利。”美国银行在报告中写道。

此外,美国银行预测,由于美国通胀持续和美联储暴力加息,美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空间愈发收窄,标普500指数可能回落到3000点附近。和最新收盘价相比,这意味着标普500指数或有19%左右的下跌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英国《卫报》周日(16日)的一篇报道,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的创始人夫妻Uur ahin和zlem Türeci表示,一种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在2030年之前可用,目前他们已经取得了突破,这推动了业界对癌症疫苗的乐观情绪。

BioNTech与美国的辉瑞公司共同研发生产了具有革命性的基于mRNA的新冠疫苗,该疫苗被誉为新冠疫情中最成功的疫苗之一。

Uur ahin和zlem Türeci近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Türeci教授描述了如何将新冠疫苗中核心的mRNA技术重新利用于癌症疫苗,可以启动身体中的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当被问及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何时可用于患者时,ahin教授表示,它们可以在“2030年之前”问世。

基于mRNA技术

mRNA新冠疫苗的原理是将新冠病毒上无害的刺突蛋白的遗传指令运送到体内,这些指令被产生刺突蛋白的细胞所接受,然后这些蛋白质或抗原能够告诉免疫系统的抗体和其他防御系统要寻找和攻击什么细胞。

Türeci称,以上用于新冠疫苗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寻找和破坏癌细胞,正处于研发阶段的癌症疫苗将包含癌症抗原的遗传指令,而不是携带识别病毒的代码。

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BioNTech一直在研究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后来全球疫情紧急情况让该公司转向生产新冠疫苗。mRNA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激起了BioNTech对癌症疫苗的积极情绪。

该公司目前有几种癌症疫苗正在临床试验中。Türeci表示,辉瑞/BioNTech疫苗研发的成功 “给我们的癌症(疫苗研发)工作带来回报”。

重重阻碍

BioNTech希望开发针对肠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类型的治疗方法,但未来仍存在重重阻碍。由于构成肿瘤的癌细胞可能掺杂着各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使得制造一种针对所有癌细胞、同时不对健康组织有害的疫苗变得非常困难。

在新冠疫苗的密集开发和快速推出的过程中,医药监管机构也对批准疫苗有了更娴熟的机制。Türeci补充道,“这肯定会加速我们的癌症疫苗(上市)。”

然而,目前BioNTech和辉瑞正处于一起诉讼案件中,由于其基于mRNA的疫苗原理类似于Moderna的注射疫苗,Moderna公司指控他们侵犯了新冠肺炎疫苗的专利权。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ahin表示,“我们的想法是原创的。我们花了20年的研究来开发这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当然,我们将为知识产权而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截至2022年7月,全球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接近12万亿美元,但榜单上的TOP 10 已经不是20年前的老面孔,已经多次经过新趋势的洗礼。不过,整体来看,能源和科技交替占主导。

市值只是衡量公司和产业价值的诸多标准之一,但市值的变化仍然是窥探行业趋势和市场情绪的最佳窗口。虽然市值可以洞察股票在特定时间的价值,但计算市场价值要复杂得多,也要微妙得多。毕竟,投资者对特定公司股票支付的价格,可能无法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为了衡量价值,可以考虑其他指标,如公司的市盈率、市盈率或股本回报率。

在过去20年里,随着不同趋势的出现,投资者情绪发生了变化,受市场支持的公司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例如,21世纪初,科技和电信公司规模很大,投资者对新推出的万维网看似无限的潜力感到兴奋。

2000年,微软是全球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最高的公司。当年,投资者纷纷向与互联网相关的科技初创公司注资。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投资者希望在这些公司开始真正盈利之前“尽早进入”。这种过分热情的情绪反映在当时上市公司的市场资本化上,尤其是那些被视为受益于互联网繁荣的科技或电信公司。

2G-3G过渡期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德国电信、日本多科莫公司和诺基亚上榜。

互联网泡沫并没有持续很久。到2004年1月,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排名看起来更加多样化。此时,微软失去了榜首位置,而通用电气的市值为3090亿美元。

然后在2010年前几年,埃克森美孚、中石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等能源公司霸榜,因为油价飙升超过每桶100美元。到2022年,随着大科技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至此,科技到能源再回到科技,全球最高市值榜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中,有四家是科技公司,腾讯也跻身前十。特斯拉被归类为汽车公司,但许多投资者认为它是一家“汽车互联网”公司。

22年间,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不断更替,微软、通用电气、中石油、苹果和沙特阿美轮番登场。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油价飙升至100美元,稳坐全球市值第一宝座的是苹果公司。

时间来到2022年,在利率上升、严重通货膨胀以及俄乌战争等多事之秋,有迹象表明可能出现全球衰退。科技公司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表现良好,但可能无法免受普遍经济放缓的影响。也许在这种时期,还能保持领先的公司,才是资本市场真正的“不死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