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黑石报告了我们36年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在10月21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宣布喜讯。当天,黑石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财报,可分配收益同比增长一倍以上,达到创纪录单季度16亿美元,与此同时,黑石的管理资产规模也增长25%,一举突破7000亿美元大关,达到7310亿美元。
类似的话,2021年以来苏世民已经连着说了三次了。黑石每一个季度都在创造新的记录。在二季度的财报会上,苏世民曾表示黑石报告了历史上基金升值最大的一个季度。而三季度的业绩又一次刷新了它。
苏世民把刚刚过去的三季度称为“黑石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季度”,认为它代表了“一个决定性的时刻”,这并不仅仅是指黑石再创新高的利润和管理规模,更是指它的行业地位。苏世民豪情万丈的表示:“作为另类投资领域的标杆机构,我们如今正在重塑这个资产类别,包括谁可以来投资,以及他们可以投资什么样的资产。”
FT形容,这是一个私募股权的“疯狂年代”。作为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黑石的每一次增长都在创造新的记录。令人称奇的是,黑石不仅坐拥全球第一的规模,而且还保持着引领行业的扩张速度。在各条战线上,黑石的增长都在加速。这个庞然大物仍然在进化,值得重新被认识。
业绩连超预期,黑石市值再超高盛
三季报显示,黑石在2021年第三季度录得了62亿美元的总收入,同比增长107%;GAAP净利润32亿美元,同比增长88.2%;可分配收益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对应每股可分配收益为1.28美元,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的91美分,这也是黑石连续第三次业绩超过分析师预期。
这份财报发布后,黑石集团股价当天上涨了3.5%,使得总市值超过了1540亿美元,再一次超越了投行巨人高盛。在这场谁才是华尔街之王的竞赛中,黑石又赢下了一局。当下黑石的收入、利润均与高盛还有不小的差距,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更高的估值。这是否表示,相比于历史悠久的投行,投资者们已经更认可相对更年轻的PE的商业模式?
对黑石来说,这是一个各类资产均大幅升值的季度,核心业务房地产、私募股权表现尤佳。几乎所有投资类别的强劲升值,导致黑石的净应计业绩收入(Net Accrued Performance Revenues,指尚未兑现的账面利润)环比增长23%,达到83亿美元(对应6.90美元/股),再创新高。
这也是黑石集团空前忙碌的一个季度。全球各国为应对新冠疫情推出的低利率环境,让2021年的股市维持在高位、资产价格猛涨。各大PE都在抓住机会高价出售资产,黑石当然也不例外。
今年,来自瑞典的当红新消费品牌、“全球植物奶第一股”Oatly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目前市值约80亿美元。黑石持有Oatly6.7%的股份,价值5亿美元。而2020年黑石取得这些股权的成本还不到1.5亿美元,短短一年升值三倍。
当然,以黑石的体量,这还不算大案子。三季度,黑石一共套现了价值 218 亿美元的资产,其中比较大的交易是将美国供应链软件公司Blue Yonder的股份出售给了日本的松下公司,价格是71亿美元。
与此同时,黑石在投资端也没闲着,在全世界疯狂扫货,房地产、私募股权板块均是如此。三季度,黑石在新投资上花费了高达371亿美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投资有,以67亿美元私有化了美国数据中心运营商QTS Realty Trust Inc,以及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寓租赁公司Home Partners of America。在中国,虽然收购SOHO中国的交易最终未能成行,但黑石成功以13亿美元拿下了泛海持有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股权。
同样忙碌的还有募资。截至6月底黑石的管理规模是6840亿美元,在三季度又增加了470亿美元,使得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310亿美元。
规模疯狂增长背后,黑石已经布局了10年
谁也没能想到,新冠疫情后,全球PE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扩张时代。根据Preqin 的数据,目前全球大约有6000家PE在募资,它们预计将筹集高达1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字放在两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今年的黑石就像一台跑疯了的马达,募投管退都是全速运转。作为全球PE霸主,黑石处在无人能敌的优势地位。在过去几年,黑石在募资端和投资端都做了重要的战略布局,这些布局正在发挥出价值。苏世民表示,他相信黑石只是处在一个长期加速增长阶段的开端。
苏世民这番话的底气在于,黑石已经为建设自己的募资渠道,进行了长达10年的不懈投资。这一点过去远没有得到同行们应有的重视。
今年6月份,黑石集团与保险公司AIG达成了一笔价值73亿美元的交易,以购买AIG的公寓组合资产以及人寿和退休保险部门近10%的股份,该部门将从AIG分拆出来。这笔投资大大增强了黑石在保险领域的布局。据黑石总裁乔纳森·格雷表示,这笔交易将给黑石带来额外5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让黑石的保险业务AUM超过1500亿美元。对于一家投资公司来说,保险业务有无法估量的战略价值,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黑石过去十年间一直试图向两个方向扩张募资渠道,一是零售渠道,二是保险渠道,这两个渠道实质上都是面向个人投资者。传统上PE机构募资时主要依赖机构渠道,但黑石并不满足于此。苏世民认为,零售和保险渠道在全球拥有大约110万亿美元的资产,这是机构渠道规模的两倍。而在苏世民看来,这两个渠道的资金(即零售和保险)分配给另类投资的比例过去是严重偏低的。
为了在零售和保险渠道寻求增量,过去10年间,黑石集团一直在进行大量投资,以建立分销能力。这些投资过去并没有能够产生相应的收入,但苏世民认为,现在随着黑石产品阵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拥有50多种不同的产品),这些投资正在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发基金就像下饺子
从1987年募集的6.35亿美元的第一只基金,到如今7310亿美元的AUM,黑石的规模足足增长了1000多倍。而站在当下,黑石又站在了另一个起点上,向更高的规模发起冲击。
现在看起来,7000亿美元还远远不是黑石的能力边界。如今的黑石,发新基金就像下饺子一般。
根据黑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乔纳森·格雷的介绍,10月份黑石启动了专注欧洲房地产市场的新基金BEPIF的募集。在信贷方面,non-traded BDC, BCRED两只基金在三季度筹集了35亿美元。
基础设施板块,黑石140亿美元的永续基金募集进度已经超过80%。
在S交易板块,最新一只旗舰基金有望达到200亿美元的规模,比2019年募集的前一只基金要大一倍。
在亚洲,黑石也取得了显著增长。黑石的房地产亚洲基金已经首关40亿美元,预计将总共筹集90亿美元。黑石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则已经筹集了60亿美元,很快就会达到64亿美元的目标。
这还不是全部。据彭博10月20日的报道,黑石正准备筹集新一支旗舰并购基金,目标规模达300亿美元,将创下新的行业纪录。另外,黑石还准备募集新的生命科学、能源和增长策略等主题基金。这四只基金的总筹资规模可能超过400亿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月21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商务部及天津市相关部门领导、经济学者与京东、宝洁等数十家全球知名企业和中小企业代表汇聚海河之畔,围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展开多层次对话,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打造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全面推动消费的创新、融合、重塑和激活,像京东一样兼具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将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基建力、创新力、融合力。”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时表示。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2021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百强榜》,京东位列其中;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了《天津消费市场洞察白皮书》。众多企业家、专家学者还分别围绕“新消费的基础设施支撑”“数智化点亮城市新名片,讲述‘津’彩新城事”“京东11.11,凝聚中小企业向上的力量”“产教融合的天津实践”等话题,深入探讨了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如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消费创新活力。
京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基建力、创新力、融合力
京东与天津市政府和企业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多年来,京东基于自身在数字技术和供应链的能力,推动天津当地合作伙伴打开增长新空间,创造新就业,提升商品与服务品质;同时,持续推进在天津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双方在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互联网+”等方面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京喜社区生态便利店、七鲜超市等新业态在天津快速落地,京东超级城市体验店、京东(西青)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东丽二期智能物流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今年5月,京东汽车与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数字化营销、智能产品深度定制、智能出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双方携手打造的“京选好车”天际ME5京东定制车型,在“2021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期间交付的首位车主也来自天津。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全面参与天津首届616滨海国际购物节,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带动当地消费同比增长59%。
今年7月,京东集团与天津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助力天津数字经济建设,打造高水平数字产业集群,提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水平。
下一步,京东将结合天津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培育产业生态链,协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生态体系,参与天津从消费端到产业端价值链各环节的数字化进程。同时,京东将集中力量助力天津打造彰显国际影响力的地标商圈,推进商圈商街提升改造,塑造独具魅力的消费名片。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中,京东将发挥新型实体企业作用,持续推进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商品与服务的融合、产业与消费的融合、国内和国际的融合。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表示,京东将充分发挥粘合剂、催化剂、推进剂和塑形剂作用,携手品牌商等众多合作伙伴,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与服务,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消费新增量;通过创新数智模式、融合全景商圈、重塑消费生态、激活消费基因,推动天津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全面升级。
京东11.11激发中小企业产销新活力
10月20日,为期5天的“海河国际消费嘉年华·京东奇趣世界”在天津市文化中心广场盛大开启,京东邀请超过200个中外知名品牌参与本次消费嘉年华活动,在为天津市民带来一场时尚、精致的消费盛宴的同时,也携手合作伙伴为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
此次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暨海河国际消费嘉年华活动,适逢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开启。今年的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将有超4亿件新品整装待发、超9成热销商品享价保,更有百余项服务全面升级。京东数据显示,从10月20日晚8点开始,预售4小时内下单的用户数较去年预售首日提升近40%,预售活动中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超70%,大量品牌在晚8点开启预售后迅速突破去年预售首日全天的预售纪录。
“我们要发挥新型实体企业的倍增效能,打造中小企业参与规模最大、获得扶持最多、成长最快的京东11.11!”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发布了助力中小企业的目标。
京东已成为助力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重要支撑伙伴。预计今年参与京东11.11的中小型商家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105%,中小品牌数量同比增长23%,中小品牌新品数量同比增长超58%。除今年9月已发布的10项商家扶持举措外,京东于近期又新增了对站外推广予以降扣、返还基础扣点、减免基础使用费、提高结算速度等6项惠企举措。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预计可为中小商家最多节省75%的基础运营成本,将有超过3万个中小品牌销量实现增长200%,中小企业的平均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下降4.2天。海河国际消费嘉年华与京东11.11预售同步开启,掀起一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消费热潮,为产业链发展增添活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年的时间或许能让华钦科技(CLPS)明白,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或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0月15日时,华钦科技发布了其2021财年下半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的财务报告。据公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收入为6770万美元,同比增长44.6%,股东净利润为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43.7%,非GAAP下的净利润为560万美元,同比增长59.4%,收入、净利润均实现了明显增长。
但业绩发布后,截至10月22日华钦科技的收盘价为3.03美元,较业绩发布前的股价仍有小幅下跌。事实上,自2018年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华钦科技的股价表现便不如人意,与公司持续成长的业绩形成了明显反差。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发现,自2018财年(截至6月30日止12个月)至2021财年,华钦科技的收入从4893.86万美元增至1.26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37%;同期非GAAP下的净利润从243.35万美元增至1194.5万美元,年复合增速近70%,三年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但反观公司的股价表现,华钦科技当前股价较5.25美元的IPO发行价已跌超40%,且当前市值对应的PE(TTM)仅8.8倍,远低于公司的业绩增速。市场不禁好奇,为何华钦软件的业绩与股价表现分道扬镳?
全球经济复苏下的业绩高增长
成立于2005年的华钦科技,已有超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是一家专注于银行、保险和金融领域的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据公司官网显示,华钦科技已通过ISO9001、ISO14001、ISO27001、CMMI 5等国际认证,在由IDC发起的评选中被评为“2017年IDC中国金融科技先锋25强”。
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技术咨询服务、解决方案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其中,咨询服务覆盖了信用卡服务、核心银行服务、保险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汽车、医疗制药)等领域;而解决方案服务则包括区块链、大数据、移动数字、测试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其他服务则包括虚拟银行实训系统、离岸与异地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华钦科技在信用卡、银行核心系统、网上银行等金融科技领域的经验尤为丰富,所拥有的信用卡产品(Vision Plus)技术团队、IBM大型机技术培训及实施团队在国内同行中是最具规模的团队之一。
在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已沉淀后,华钦软件已将服务网络扩展至全球银行、财富管理、电子商务和汽车等金融和科技行业的客户,其中便包括了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香港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设在中国大陆的IT中心。华钦科技致力于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商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2021财年下半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中,华钦科技取得了亮眼的业绩表现,公司的收入为6770万美元,同比增长44.6%,非GAAP下的净利润为560万美元,同比增长59.4%。快速增长的业绩背后,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活动在疫情后的逐渐复苏。
从业务类型来看,由于现有客户、新增客户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司交付能力的提升,报告期内的IT咨询服务收入增长43.2%至652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6.3%;IT解决方案则由于现有客户需求的增加,收入增长81%至21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4%;其他服务的收入增长179.5%至5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0.7%。显然,IT咨询服务是华钦科技的核心业务。
而从行业分类上看,来自银行业务的收入增长36.3%至3120万美元,占期内总收入的比例为46.1%;财富管理领域的收入为1380万美元,同比增长40.1%,占期内总收入的比例为20.3%;电子商务领域的收入则增长101.2%至1150万美元,占比为17%,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汽车领域收入为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4.5%,占比为7.4%,同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来自其他行业的收入占比则为9.2%。
不难看出,电子商务和汽车领域作为华钦科技培育的除金融行业外的新增长点,已开始明显拉动公司业绩提升,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扩大。而从地域来看,报告期内来自于中国大陆以外的收入为690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0.2%。说明国内收入仍是华钦科技的大头,业绩的高增速也主要由国内市场所带动。
从盈利能力上看,报告期内的毛利率为32%,与去年同期的33.6%相比下滑1.6个百分点,不过,非GAAP下的经调整净利率为8.26%,较去年同期的7.49%有所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规模效应下运营效率得到提升,销售和营销费用、一般和行政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盈利能力逐年稳步提升
从上述的分析中能看出,华钦科技的收入虽主要依赖于IT咨询业务,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公司在2021财年下半年取得了亮眼的业绩表现,毛利率虽有所下滑,但依靠规模效应实现了非GAAP下净利率的增长,盈利能力再度提升。
事实上,华钦科技的优秀不止如此,美股投资网财经APP统计其过往的业绩后发现,自2018财年至2021财年,该公司的业绩均在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超37%,非GAAP下的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近70%;虽然2020财年、2021财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期内的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从非GAAP下的净利率来看,从2018财年的4.97%稳步提升至2021财年的9.48%,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这样的业绩,足以体现出公司基本面的优质,要知道,在2020财年、2021财年中,华钦科技也面临疫情对自身业务的冲击,但公司仍交出了完美答卷。
从行业发展与公司产品布局两大维度看,华钦科技大概率能保持快速成长。从行业来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仍是大势所趋,据IDC Financial Insight预测,中国2020年金融IT支出将超过215亿美元,IT服务指数占比达到26%,这大部分服务都是金融机构向数字化平台转变的支出;其预计未来3年内国内金融IT资本投入将进一步提升,增长率将达到20%。
而据 Celent 预测,到2022年,全球银行IT支出将达到3090亿美元,CAGR为4.60%。其中,亚太地区的IT支出规模约780亿美元,年均增速为5.21%,占全球IT总支出约25%;且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行业发展增速高于全球水平,华钦科技已加速向海外市场扩张。
从产品上来看,公司当前仍以IT咨询服务为主,虽然该业务不如IT解决方案那般壁垒高、黏性强,但IT咨询服务仍需要公司在相关领域有深厚积累,对交付能力有较高要求,且公司也同步发力IT解决方案业务,进一步提升业务的整体协同性。华钦科技表示,为对全球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趋势做贡献,将进一步完善产品路线图,推出包括托管、交换、支付和NFT分发平台的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公司在大数据、机器人过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果;且已开发了新一代信用卡系统,以分布式微服务、单元化理念为动力,可部署到云端,目前处于试点阶段,企业版预计明年便可初步推出。
由此可见,在行业仍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华钦科技采取了国内外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并进一步完善产品和服务,在深耕IT咨询服务的同时,加大对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的IT解决方案服务;且公司除金融行业外,也逐渐将业务向非金融的电子商务、汽车等领域进行布局,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上述措施的落实都将带动公司业绩成长,但值得注意的是,IT行业竞争剧烈,需重点关注华钦科技能否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而毛利率、净利率两个最能体现盈利能力的数据则是观察竞争力变化最好的指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商务部周四表示,已收到英特尔和英飞凌等公司的表态,称他们将配合提供有关芯片危机数据的要求。但美国商务部强调,芯片企业最终回复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是否需要动用法律手段强制提交数据。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除了英特尔和英飞凌,韩国SK海力士也已表态,将于限期内上相关数据。但韩国最大的芯片企业三星尚未作出表态,而中国台湾芯片厂商台积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正在准备,将会对美国的资料请求做出回应。
美东时间周五,英特尔收跌11.68%,台积电美股收跌1.77%。
美国要求芯片厂提供机密信息
美国白宫上个月向汽车制造商、芯片公司和其他公司提出要求,称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有助于了解哪里存在瓶颈。企业回复的最后期限是11月8日。如果企业不配合相关要求,美国有可能动用法律手段进行强制干预。
具体到芯片企业,美国商务部要求三星、台积电等芯片商披露的关键商业信息包括每种产品目前的前三大客户、每个客户占该产品销售额的大致比例。以及正在销售的半导体产品的库存水平、生产工艺、当前产能以及增加产能的计划等等。
消息公布后,引发了韩国等芯片生产大国的不满。
韩国驻美大使李秀赫10月13日表示,企业不会轻易提供高度机密的信息。他表示,虽然美方称此举是为了保证供应链良好运行,要求企业“自行提供”,但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压力。
韩国企业无法忽视与美方的合作,但他强调,企业不会轻易提供高度机密的信息。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也对这一要求表示关切。产业部在10月6日的一份声明中说:“所要求数据的范围很广,包括一些操作秘密,这在韩国是一大疑虑。”
但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文胜煜周四告诉一个议会委员会,一些公司正准备在不违反合同保密条款或国内法律的情况下审查并提交可以提供的数据。
台积电也有表态
2020年台积电生产了全球约70%的车用微控制器(MCU) 芯片,而台积电曾表示今年上半年已增加3成车用MCU产量,全年预计增加6成。作为全球芯片代工大厂,台积电如何应对此次美国商务部的要求引发各方关注。
台积电起初表示将评估美国商务部所需资料,但强调不会提供敏感数据。据媒体报道,台积电甚至有小股东委托法律事务所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由司法介入,禁止台积电以直接或间接、自愿或非自愿方式,提供包含客户名单等机密文件给外国政府。
近期,台积电在一份声明中向路透表示,目前正在准备,将会对美国的资料请求做出回应。其称,“台积电已经积极援助,并与所有有关团体合作,以克服全球半导体供应困境。”
“展望未来,复杂供应链中的需求能见度提高,应该是避免未来再度发生这类短缺的办法。我们在这方面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合作伙伴,也将持续采取行动解决此一挑战。”
就在本周,台积电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台积电净利润达1563亿新台币,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494.73亿,同比增长13.8%;营收为4146.71亿新台币,高于预期的4135.6亿,同比增长16.3%;毛利率51.3%,市场预估50.6%。
针对汽车芯片持续紧缺问题,台积电表示东南亚地区的封锁打击了汽车芯片的供应,而汽车芯片供应链长且复杂,公司只供应15%车用芯片产能,上半年已尽力缓解产能紧缺,目前短缺问题已有所缓解,传导至OEM厂仍需数季度时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上周米尔肯研究院2021全球大会上,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兼CEO凯茜·伍德(Cathie Wood)就她的投资策略做了一些解释,包括她最初为何决定投资特斯拉,以及最近为何频繁减持该股。
伍德以看好特斯拉股票而闻名,她从未在这方面动摇过,即使是在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早期。
她在谈到自己投资该公司的决定时说:“对我们来说,这很容易。特斯拉的电池技术不同于其他任何公司……特斯拉正沿着消费电子行业的成本曲线前进。”
她重申了特斯拉2025年3000美元的目标价,这一令人瞠目的预测首次于今年3月公布。上周五,该公司股价创下盘中新高,首次达到910美元。
尽管伍德看好特斯拉的长期前景,但她在过去一个月里分10次出售了特斯拉价值近7.7亿美元的股票。在米尔肯研究院的会议上,伍德指出,电动汽车一直在从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那里抢走巨大的市场份额,特斯拉的股票“终于”做出了回应。
与此同时,方舟投资组合的其他部分表现较弱。伍德说:“这就是所谓的投资组合管理。仅此而已。”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方舟投资的分析师塔莎·基尼(Tasha Keeney)就曾解释过这一问题,称该公司当时出售特斯拉股票“更多的是一种投资组合管理”。部分方舟基金规定,投资组合中的某只股票权重不能超过10%。基尼解释说,随着特斯拉较基金中其他公司有升值,出售是不得已而为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Netflix 网飞在 9 月底收购了 Night School Studio 工作室,并宣布进军游戏业。然而,官方向投资者表示,它不打算继续疯狂收购。
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网飞联合首席执行官 Wilmot Reed Hastings 询问其他高管,他们将如何设定“对 Night School Studio 的期望”。
首席运营官 Gregory Peters 回应道:“收购是要看机会的,不要指望继续疯狂收购下去。它只是一种工具,只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才会使用它。”
网飞的财务副总裁 Spencer Wang 补充说:“从我们的往绩中可以看出,我们在收购方面是相当有选择性的。但正如 Gregory Peters 所说,当机会出现时,我会抓住机会,但目前并没有。”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Gregory Peters 还透露,Night School Studio 正在开发《Oxenfree II: Lost Signals》,游戏将于 2022 年在 Switch、PS4、PS5 和 PC 上发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Facebook 正在采取法律行动,以应对一起大规模数据盗窃事件。据 The Record 报道,FaceBook 已起诉乌克兰黑客 Alexander Solonchenko,称其涉嫌抓取超过 1.78 亿用户的数据。
据报道,Solonchenko 通过使用模仿 Android 设备的自动化工具来利用 Messenger 的联系人导入功能。他为 Facebook 提供了数百万个电话号码,并在网站返回带有电话号码的账户信息时收集数据。
Solonchenko 在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进行了数据抓取,并于 2020 年 12 月开始在黑市论坛上出售数据。Facebook 使用论坛用户名和电子邮件联系方式追踪到了 Solonchenko.Facebook 表示,Solonchenko 还从其他目标中获取了数据,其中包括一家乌克兰主要银行。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Facebook 要求赔偿,并禁止 Solonchenko 访问 Facebook 或出售其抓取的数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报道,当地时间10月22日,库克发文庆祝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苹果零售商店开业,并表示迫不及待地欢迎客户来到这令人惊叹的新空间。4小时后,马斯克对该推文评论道“快来看苹果抛光布”。
据悉,这块高价擦屏布一直是网友们的调侃对象,其与新MacBook Pro一同被上架官网,售价高达145元,因此也被网友称为“天价抹布”。
需要注意的是,就是这么一款卖出天价的“抹布”,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售罄,发货时间已经拍到了两个月之后,令人诧异。
不过,此前今天上午,身为知名苹果配件厂商的数码博主@Kang 就表示,这块布只建议使用纳米涂层XDR的朋友购买,因为普通手机用这个布有点大材小用,不建议普通用户用来清洁手机屏幕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苹果这块“天价抹布”备受吐槽,但是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它确实能很好的保护屏幕,是XDR用户的不二之选,而马斯克却因为卖天价空酒瓶反被网友吐槽。
10月21日,特斯拉天猫官方旗舰店上架Tesla玻璃酒瓶,预售价779元,限量1500个,售完无补。
页面介绍显示,该款酒瓶以Tesla 龙舌兰酒为灵感而设计,采用闪电造型,经人工吹制而成,具备收藏价值。
此前就有网友表示:“前两天看到苹果有个擦屏布卖了145属实把我吓了一跳,今天我又看到了一个更吓人的,空酒瓶卖779。”“比苹果天价‘抹布’还迷惑”。
都是天价产品,你觉得哪个更像“智商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巴克莱银行(BCS)今日公布了优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该行正紧跟着华尔街竞争对手的脚步,从全球权益类资产交易和咨询业务的激增中获得了丰厚的佣金收益。
巴克莱银行第三季度在英国中心的税前利润达20亿英镑(约27.6亿美元),优于分析师此前预测的16亿英镑,该项几乎是去年同期11亿英镑的2倍。
巴克莱全球市场第三季度税前利润激增97%达到55亿英镑,其中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业务利润激增85%,至11.6亿英镑。
巴克莱表示,今年前9个月,其咨询和股票业务的表现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佳表现,推动全球投资银行的有形股本回报率达到16.4%,而去年同期为10.5%。巴克莱预计2021年全年有形股本回报至少能达到10%;另外,巴克莱预计季度股息将占本年度总股息的三分之一左右。
据了解,在英国政府支持采取措施提振企业后,该银行释放了6.22亿英镑的现金,用于支付尚未兑现的坏账费用。
尽管英国经济正处于动荡时期,9月份爆发的供应链中断和燃料短缺打击了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但英国政府还是公布了这一规定。
但巴克莱银行还是上调了对英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称违约率仍较低。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Jes Staley表示:“尽管投资银行将继续强劲表现,但我们也看到了消费市场复苏的迹象,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利率环境更为有利的早期迹象。”
巴克莱的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近35%,超过了英国富时100指数同期11.8%的涨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媒体报道,10月21日上午11点,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工程发生火灾,厂区冒出大量浓烟还有火势,厂区紧急疏散逾200名工人。
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疑似工人在电焊中不慎引燃泡棉,这是一种塑料粒子发泡过的建筑材料。
对此次火灾,台积电表示,发生火灾的场所并非生产厂区,因此生产运营未受到影响。
据悉,台南市南科再生水厂完工后,每天可为台积电提供2万吨再生水。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但尚未开始供水。
据悉,这座水厂于去年开始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日产2万吨再生水,供应台积电再生水。台积电称目前这座再生水厂工程并不是台积电所有,现阶段由中鼎兴建,未来完工启用后才会移转予台积电。
另据报道,代工厂消息人士表示,晶圆代工报价预计将继续上涨。其中,台积电12月后或将调涨20%,并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正式生效,多家IC芯片设计公司已经收到了台积电的涨价通知。
据悉,台积电预备将16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价格上调20%,另外包括7nm及更先进制程芯片的价格上调约10%。对于涨价,台积电给出的理由包括客户的供不应求、海内外的市场投资,还有额外的产能成本支出以及供应链的材料、设备难以采购等等。
据了解,这是台积电今年来首度全面涨价。今年来,各大晶圆代工厂不断调涨报价,其中,联华电子几乎是每个季度都涨。联华电子已通知客户9月会提高报价,11月则部分产品报价涨价,并在2022年第一季度继续涨价,预估平均上涨10%,甚至有28nm制程的报价达到2800~3000美元新高,超越台积电,22nm制程报价也会跟上。
虽然上涨趋势延续,但在2022年预计幅度将放缓,联华电子新一轮涨幅就较前几个季度更低,而世界先进和力积电仍在与客户就明年第一季度的报价进行谈判,预计涨幅也将较前几个季度下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