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电竞爱好者,还是普通的上班族,只要你平时有关注笔记本市场的动态,就肯定知道有一家科技公司叫AMD,随着AMD的处理器制造工艺愈发成熟,其推出的处理器拥有性能强、发热低、价格低三大特点,在市场上吸引了一大群忠实的粉丝,而“AMD Yes”的口号也是因此广为传播。最近,机械师也是悄然上市了一款搭载了AMD R7处理器的游戏本【逐空】T58-V锐龙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晓一下这款笔记本的真实面目吧!
游戏大杀器,性能YES!
【逐空】T58-V作为机械师最受欢迎的游戏本之一,凭借出色的性能和颜值获得了一众玩家的喜爱,而最近机械师全新上市的【逐空】T58-V锐龙版,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更换了不同的处理器。这一次【逐空】T58-V搭载的是AMD R7-5800H移动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拥有8核心16线程,单核睿频至高可达4.4GHz,为广大玩家带来更加强劲的性能,工作效率远胜以往。同时,【逐空】T58-V 还搭载了GeForce RTX? 3060笔记本电脑GPU,130W的满血输出,使得光线追踪效果和AI性能直接拉满,玩家可以享受更逼真的游戏画面。
对线快准狠,速度YES!
至于玩家们都关心的屏幕问题,【逐空】T58-V配置的是144Hz电竞屏,2.4倍于60Hz刷新率的帧数表现,能够在游戏中准确、快速地输出动态画质,提升压枪操作的可控性,有效降低动态画面的模糊和画面撕裂等问题,让游戏体验更加顺滑流畅。另外,【逐空】T58-V还可以外接三个显示器,支持多屏互联,独立显示,除了适合电竞玩家以外,还特别适合工作强度较高的设计师,方便设计师手稿、素材、设计不同屏幕展示,提高工作效率。
颜控的福利,颜值YES!
外观设计方面,A壳采用的是酷黑金属立体设计,表面上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图案和大logo,以两条蓝光警戒灯带加上发光机械之心作为点缀,远看有一种简约高级的感觉,近看可以清晰看到凌厉的金属拉丝线条,反差感十足。
现在,【逐空】T58-V锐龙版已经在机械师京东自营旗舰店开启预约了,如果近期有考虑换电脑的玩家可以选择入手,AMD R7-5800H移动处理器+GeForce RTX? 3060笔记本电脑GPU+144Hz电竞屏的组合,预约成功后到手价仅需6999元,性价比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新能源市场上一骑绝尘的特斯拉正在试图跑得更快。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即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目前配有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测试阶段。
尽管双方都对该消息表示“不予置评”,但种种迹象还是指向特斯拉计划推出的更为平价版的全新车型。此前,特斯拉中国总裁朱晓彤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称特斯拉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预计起售价在人民币16万元左右。
而受此消息影响,比亚迪股价不仅一度突破300元关口,并在6日盘中创下每股317.3元的历史新高,市值首次突破9000亿元。
当比亚迪举“刀”奔向特斯拉,究竟是一场计划已久的联手还是虚晃一枪?
铁打的特斯拉,流水的供应商
在电池的选择上,特斯拉有过很多合作伙伴,但核心似乎只有一个——性价比。
早在2009年,特斯拉就和松下开始合作,后又与LG签订订单采购三元锂电池。在特斯拉实现国产后,特斯拉又将宁德时代纳入供应体系,当前Model 3标准续航版使用的便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
而如今的马斯克,也愈发表现出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青睐。
不久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后的电话会透露,未来在特斯拉的电池构成上,将使用2/3的磷酸铁锂电池和1/3的镍电池。使用更多磷酸铁锂电池的信号,和马斯克要令电池中的镍含量不断上升,钴含量不断下降紧密相关。
除此之外,特斯拉还在自研电池。2020年,在特斯拉电池日上,马斯克对外发布了全新动力电池——全新的无极耳4680电池,这种电池的成本低、充电快、续航长。而当时和电池一起发布的,还有特斯拉对于未来电动车提出的新目标,更低的电芯和电池组成本,以及更便宜的车型。
但马斯克在不久前表示,现在4680电池还太少,特斯拉还需要多造一些,对其进行充分验证。他解释称,“此时如果盲目地把新电池装车、并大规模量产,这种做法是不可靠的。毕竟小规模试制和大规模量产是两码事,特斯拉还没那么着急。”
不过对于急于继续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的特斯拉来说,市场并不等人。特斯拉需要选定更适合的供应商,在降本的同时增加对供应商的议价权。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基于这个逻辑和特斯拉传出“绯闻”。
对于特斯拉来说,其江湖地位已经无需证明。截至今年6月,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计交付38.6万辆新车,其中Model 3更是凭借单车销量24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但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刺激销量,特斯拉还在全方位地把价格打下来。7月30日,特斯拉Model 3再一次降价,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价格下调了1.5万元,补贴后起售价为23.59万元人民币,而这已经是特斯拉Model 3入华以来的第5次降价调整。
Model 3的价格究竟能降到多少,特斯拉还能推出多便宜的车型,也成为行业里经久不衰的话题。除了其零部件国产化率的不断提升,人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瞄准了在三电系统中占据近40%成本的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首次超过了三元锂电池。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占比还分别为58.1%和41.4%。
比亚迪能否拿下特斯拉?
2020年3月,比亚迪正式发布刀片电池,并最先搭载在新能源旗舰轿车“汉EV”上。之后,主打安全牌的汉EV也在市场上收获颇丰,在上市一年的时间里,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根据最新的公告显示,比亚迪全系纯电汽车都已换装“刀片电池”。
当前新能源车采用的电池主要有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而这两种电池也对应着不同的市场定位,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更长,但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相对劣势。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安全性、抗衰退能力相对有优势,但能量密度偏低,续航里程也相对更短。
而比亚迪采用了新型磷酸铁锂技术的“刀片电池”在问世时,就声称要解决电池续航和安全不可兼得的难题。按照其官方介绍,刀片电池的续航里程不仅能达到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还顺利通过了令后者望而生畏的“针刺测试”。
行业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刀片电池听上去玄乎其神,实际上它只是在结构上的一种创新,并不是电池材料的突破。它将电芯做得更长、更薄,类似于刀片一样,通过优化结构重新设计布局来提升能量密度。”
不过,这种结构创新已经带来足够的优势。“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提升50%,已经能够和普通三元锂电池媲美,安全性极高。并且,刀片电池的成本下降了20%-30%,这是对车企来说更为在意的东西”,上述人士表示。
光大证券曾分析称,宁德时代CTP磷酸铁锂电池包的成本为0.57元/Wh,行业平均磷酸铁锂电池成本0.65元/Wh,而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成本为0.42元/Wh,相较宁德时代成本降低0.15元/Wh。这对于“价格屠夫”特斯拉而言,无疑极具吸引力。
2019年,为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比亚迪宣布成立弗迪系列公司,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科技等五家公司,而刀片电池就来自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是弗迪电池的动力电池业务板块的最重要产品。
弗迪电池的前身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早前弗迪电池相关人员接受未来汽车日报采访时就曾表示,“弗迪电池成立之初是因为市场足够大,早期会以供给比亚迪产品为主,但长期来看会面向全球车企接受动力电池订单,虽然都是比亚迪旗下,但弗迪系各公司之间的利润都是独立核算的,也不排除单独上市的可能。”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在不断提升产能。根据比亚迪的规划,今年会继续推进扩大重庆弗迪刀片电池生产线,随着弗迪电池在长沙、贵阳的工厂的正式投产,今年底刀片电池总产能将达到75GWh,2022年底产能将进一步攀升至100GWh。
8月5日,比亚迪又在安徽芜湖成立了一家新电池公司,命名为“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电池。这一动作也指向比亚迪为了对外供应做准备。
事实上,随着刀片电池经过市场验证,不断有其他车企寻求与比亚迪合作。
7月14日,长春市政府、中国一汽集团以及比亚迪公司共同签署了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在长春建设先进的动力电池工厂,未来将会由该动力电池工厂向一汽集团旗下的车型提供动力电池。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曾表示:“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参照特斯拉国产后换装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的案例,当电池成本下降,产品的价格也会因此而下调,随之而来的好处就是提升产品性价比,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比亚迪而言,特斯拉巨大的销量,无疑会给其电池业务收获更大的市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AAPL)即将推出一款新的软件功能,能够扫描和检测美国人iPhone上的虐待儿童图像。
有媒体称,这些功能将使用一种算法扫描一个人iPhone上的照片,并将这些照片上传到他们的iCloud账户,以查找国家已知儿童性虐待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如果这些照片与国家数据库中的照片相匹配,这些图像将被标记并报告给执法当局。
这种系统类似于苹果照片中已经存在的物体和场景识别的机器学习功能。然而,密码学和安全专家Matthew Green指出,这种推广的影响是复杂的。哈希算法并非万无一失,可能会出现误报。如果苹果公司允许政府控制指纹内容数据库,那么他们也许可以利用该系统来检测明显非法的儿童内容以外的图片,比如压制政治议题
苹果将这种技术称为散列,用于上传到iCloud的照片,据信这将是苹果第一次在用户iPhone上直接使用散列技术。有消息称,该公司最早可能在本周推出这项图像扫描技术。然而,苹果并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虽然这项技术名义上会专门用于识别儿童性虐待材料,但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个人隐私权的担忧,特别是在苹果极力吹嘘iPhone上存储信息的安全性的情况下。
技术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的主管Tim Bajarin表示:“如果苹果采取这一行动,它必须非常小心,以免侵犯任何人的隐私。然而,如果一个人公开发布了一张儿童照片,并且照片显示或暗示有虐待儿童的情况,那么任何以寻找虐待儿童为目标的人都可以扫描这些照片。苹果必须小心行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三美股收盘后,优步(UBER)公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因调整后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超预期,该股在盘后交易中一度跌超8%。华尔街大行也发布研究报告,纷纷下调优步的目标价,但仍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
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营收为39.29亿美元,超过预期的37.3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9.13亿美元。其中,外卖及配送业务收入为19.6亿美元,同比增加122%;打车业务收入16.2亿美元,同比增加98%。
Oppenheimer分析师Jason Helfstein将优步目标价从80美元下调至70美元,并维持“跑赢大盘”评级。
Helfstein表示,与其竞争对手Lyft(LYFT)相比,优步正在更积极地缓解司机供应方面的不利因素,为下半年的移动出行市场的份额增长奠定了基础。此外,该分析师还指出,优步由于在Q2投入巨资以吸引司机重返工作岗位,导致调整后EBITDA亏损超出预期。
巴克莱分析师Ross Sandler将优步目标价从72美元下调至63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
Sandler表示,该公司的Q2业绩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但由于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该股的上升行情。”该分析师还认为,在11月份,移动出行领域在价格、提成率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将处于一个更好的位置,应把握该股股价疲软时的买入机会。
截至发稿,优步盘前跌3.97%,报40.1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面对疫情防控最新形势,为保障全国,尤其是南京、郑州等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基础民生物资供应,京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加强各类民生日用必需品等货源储备。同时,京东协同各大品牌商和生产企业加强备货,全力保障米面粮油、水饮、肉禽蛋、蔬菜、水果、婴幼儿奶粉纸尿裤等民生刚需商品,以及防疫消杀用品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供给和及时安全配送,力保货源充足、价格平稳。
全国消费者可以在京东app、微信京东小程序下单,同时也可以在线下的七鲜超市、七鲜生活门店、京东母婴生活馆享受服务。
京东超市粮油类超日常3倍供货 确保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至少20天供应价格平稳
为保障相关地区民生必需品供应,京东超市协同品牌、供应商积极盘点商品库存情况,快速供货补货,同时关注商品价格及线下配送和售后服务情况,力保商品供给不断货、价格平稳、服务响应不延迟。
截至8月4日,京东超市粮油米面备货充足,粮食类总计超平常3倍备货。对于南京、郑州等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进行重点保障,米面粮油库存可至少保证消费者20天内的购买需求。此外,全国调集的饮用水库存超日常5倍备货,库存已超200万箱,目前还在持续入仓。同时,京东超市已启动应急机制,近日已大批量补货,保证后续供应。
作为京东超市重要合作伙伴的十月稻田,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联合京东超市,加班加点在南京、郑州等地区仓库加强储备,全力保障当地粮食供应。
京东超市紧急上线居家防疫专区:消毒液等15个核心单品,超日常3倍备货
面对疫情防控最新变化,为保障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相关防疫消杀用品,京东超市紧急上线居家防疫专区,并精选15个核心单品包括苯酚消毒液、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泡沫洗手液、常规洗手液、除菌剂等商品,超日常3倍备货,并时刻监控线上库存状态,确保用户能随时找到、买到。
据了解,目前,滴露、威露士、威猛先生、蓝月亮等知名品牌的防疫消杀用品产能充足,并已与京东超市共同制定相关预案,一旦出现需求远高于日常销售量的情况,各品牌方将第一时间响应京东订货要求,将防疫消杀用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例如,滴露品牌就和京东进行了紧急沟通,双方将持续关注消费者需求及库存情况,若出现紧急情况,滴露将提供车辆、人员等紧急送货的支持,以保障滴露消杀物资及时快速入库。
京东生鲜:调用超50个仓库水果蔬菜备货近千吨 肉禽蛋奶备货近两千吨
近一段时间,京东生鲜紧急调配大量员工,动用超50个仓库,联动重点合作品牌保障产能。截至8月3日,京东生鲜水果蔬菜备货量近千吨,肉禽蛋奶备货量近两千吨。
为了保障用户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京东生鲜的采销人员时刻关注销售增长趋势,并第一时间成立了“生鲜商品保民生应急小组”,建立每日更新库存及生产信息的联络机制,提前做好内部应对措施。
七鲜超市、七鲜生活门店:保民生商品供应产地直采耐储蔬菜
不仅是线上,全国49家七鲜超市及七鲜生活门店全面保持与京东主站协同,力保米面粮油生鲜等民生类商品供应;另一方面,超市地采人员及时协调本地供应商,尤其是城市周边蔬菜基地专供七鲜超市和七鲜生活售卖。此外,鲜食每日订货,杂百供应链配备完善,门店随时视疫情发展情况增加订货量,保障周边社区的民生需求。
门店服务方面,七鲜超市、七鲜生活全国门店服务范围内的顾客不仅可到店购物、到店自提,也可手机下单享受送货上门的到家服务;有疫情风险的区域,门店也会设置自提货架或统一放置到物业指定自提点。针对线上订单需求增加,全国店面在配送时间、波次、人员等方面安排上已经进行紧急调整和增援,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让用户放心消费,七鲜超市、七鲜生活全国门店均完成了严格的大范围消毒工作,并下发病毒预防指南和服务设施消毒指引,门店全员及配送员按要求佩戴口罩并严格按照流程标准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及器具洗消,做到每日消毒,为顾客安心购物保驾护航。
京东母婴生活馆300家门店:奶粉、纸尿裤可保障30天到45天供应
有宝宝的家庭通过京东的线下门店也可以购买到母婴商品。京东母婴生活馆全面保障全国300家门店的母婴刚需商品和防疫消杀用品的供应,并下发病毒预防指南和服务设施消毒指引,落实门店防疫消杀工作。其中婴幼儿奶粉、纸尿裤等母婴刚需品可保障30天到45天的销售,稳价稳供,为宝爸宝妈们提供稳定、安心的服务保障。消费者可在各类导航app中搜索京东母婴生活馆查询店铺具体位置。
针对郑州地区疫情,京东母婴生活馆为门店及时上架防疫保护专区,并紧急调配米面粮油、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
京东方面表示,将全力发挥自身供应链优势,切实保障消费者民生必需品充足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月6日,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新加坡一个仲裁法庭去年10月做出的禁止印度未来零售有限公司向信实工业集团出售34亿美元零售资产的裁决在印度是有效的,同时,判定新加坡紧急仲裁机构下达终止该交易的命令也可以在印度执行。
据悉,亚马逊(AMZN)为了与信实工业竞争,和未来零售宣布签订长期协议。随后,亚马逊指控未来零售在将其零售资产出售给信实工业时违反了之前与亚马逊的合同。在新加坡去年作出仲裁决定后,亚马逊认为该裁定具有约束力,而未来零售则认为没有。
未来集团在印度400个城市拥有1,700多家零售店,其中包括约1,300家食品杂货店。其廉价超市迎合印度的中产阶层购物者,而高档商店提供进口奶酪和新鲜鳄梨色拉酱等产品,这在印度零售业中相对少见。这使得未来对信实工业和亚马逊来说都是宝贵资产。
因此,这一裁定对信实工业来说是一个挫折,但对亚马逊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这一判决还标志着Jeff bezos创办的亚马逊与Mukesh Ambani旗下信实工业之间关于收购印度第二大连锁超市的激烈竞争在当地结束,与此同时,也开展了另一个更激烈的竞争——抢夺在印度近万亿美元零售市场更大的份额。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到,目前,美国零售商亚马逊和沃尔玛(WMT)旗下的Flipkart都在与亿万富翁Ambani旗下的印度本土零售商争夺印度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据悉,亚马逊迄今已在印度市场投入了65亿美元资金,而沃尔玛旗下的印度在线零售商Flipkart 于7月12日也宣布近日筹集了36亿美元,其估值接近38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纳斯达克代号:BILI,港交所代号:09626.HK)祸不单行,公司不仅遭遇机构巨额减持,还受游戏产业整治连累,二级市场出现地震。
美东时间8月3日B站美股大跌7.06%,报收84美元/股;截至8月3日港股收盘,哔哩哔哩报646.5港元/股,跌3.44%。
面对双重暴击,B站「后浪」、「洛天依」等策略推广带来的品牌效应似乎在慢慢减退,号称「中国年轻一代的标志性品牌及领先的视频社区」的B站在如何正确引导年轻人上出了问题?
第一、游戏产业被抨击,B站港美股大跌
8月3日国内游戏产业遭遇暴击。
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对千亿游戏产业的危害进行了抨击,引发二级市场游戏板块地震。
港股市场游戏股普遍出现大跌,其中创梦天地、中手游、百奥家庭互动、网龙跌幅超过10%。
巨头腾讯控股、网易-S也分别下跌约6.11%、7.78%。
当天腾讯持股12.40%(截至2021年一季度)的B站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滑,港股跌去3.44%,美股大跌7.06%。
虽然B站常被看成短视频网站,但游戏却是其主要变现手段之一。
从B站港股上市披露的招股书看,近年来B站移动游戏月均付费用户增长迅速,从2018年的90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120万人,并进一步增长至2020年的已经达到180万人。2020年,单个移动游戏付费用户月均收入约为223.6元。
随著游戏付费用户越来越多,游戏业务对B站营收的贡献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2020年B站总营收约为120亿元,其中游戏贡献48亿元,同比增长33.5%,占总营收比例约40%。2018、2019年这一比例分别为71.1%和53.1%。
B站游戏大多以代理游戏为主,如《命运-冠位指定》《公主连结》《偶像梦幻祭!》等。
作为互联网最具用户黏性,且最卓有成效的变现产品之一,游戏是腾讯、网易等巨头的最爱,甚至近年字节跳动等短视频平台也都有涉猎,几乎成为互联网大文娱布局的重点。
B站自然也不例外。2020年其与索尼旗下Aniplex完成游戏《FGO》续约。另外,大IP游戏《刀剑神域黑衣剑士:王牌》也已经获得版号,预计2021年上线。
根据桔子IT数据,截至2021年6月,B站累计投资游戏公司25家,投资金额达31.05亿元。
B站似乎也察觉到变现手段与综合性视频社区的发展定位之间的差距,在游戏之外不断寻求其他变现方式。
2019年,B站开始在直播领域攻城略地,签约头部主播冯提莫、拿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2020至2022年中国地区直播平台领域独家版权,砸出直播业务「黄金坑」。
2020年,直播及增值服务收入规模达到38.5亿元,同比增长134.3%。广告收入也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125.5%;而电商及其他收入则为15.1亿元,同比增长108.7%。
直播、广告、电商业务同比增幅均超过100%,高于游戏板块增速,B站的营收结构逐渐优化。
第二,机构12亿减持,与中概股监管有关?
B站近日还遭受机构12亿港元减持。
据港交所权益资料显示,7月29日,B站被美国资本集团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712.689港元减持约170万股,涉资约12亿港元。
减持后美国资本集团最新持股数目为2036.20万股,持股比例由7.04%降低至6.77%。
美国资本集团减持或与以下两点因素有关:
第一、中概股监管风险。2021年7月,高层提出进一步加强跨境监管执法司法协作,完善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涉密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中概股监管,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风险及突发情况应对。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声明,增加了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
对此中国证监会回应称,中国主管部门对有关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目的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两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就中概股监管问题加强沟通,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为市场营造良好的政策预期和制度环境。
不过B站已经于2021年3月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为回避风险创造了条件。
第二、国内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监管。2021年以来,监管出台反垄断政策,并对阿里、腾讯等互联平台进行相关处罚。
在互联网平台经济进入强监管时代,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不确定性产生一定情绪波动。例如2021年5月大和、野村等多家大行下调了腾讯的买入价。
第三、2020年猛涨数倍,B站不断破圈
与B站现在股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自2020年以来,B站美股曾出现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B站股价从2020年1月2日收盘的20.95美元,上涨至2021年2月中旬高点的近158美元,涨幅高达6.5倍。
为何B站这么猛?
除却美股市场大放水、B站回港二次上市带来的利好外,从B站自身看,2020年来其通过一系列用户增长及品牌升级策略,使得平台文化不断「破圈」,让外界看到B站强大的营销能力。
1、破圈:从二次元小站到泛娱乐社区
从最初的二次元,不断出圈、破圈,到Z世代生活社区,B站已经逐步走向多元化的圈层。
B站起初是从弹幕网站Acfun中衍生而来的子社区,于2009年正式成立,2010年改名为Bilibili,主要面向二次元爱好者。
此后公司开始商业化探索,如游戏、动画版权、直播、电商、电竞等,直到2018年上市,B站都没能像今天这么惊艳。
2020年以来,B站陆续推出的「最美的夜」新年晚会,以及《后浪》三部曲等,都帮助其顺利「破圈」,触达更为广泛的用户。
这些鼓舞人心的内容,让B站不断破圈,平台用户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B站月活突破2亿。
平台用户多为年轻人,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20年35岁及以下的用户占公司月活用户的比例超过86%,超过其他中国主要视频平台。B站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可见一般。
2020年B站COO李旎曾对外表示,B站目前已经汇集7000多个垂直兴趣圈层,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元内容访问量目前占B站总体的30%,与此相对的是生活、娱乐、时尚等多元化的兴趣圈已经成为B站的内容重头。
2、虚拟偶像「出圈」:洛天依
2021年春晚,虚拟偶像洛天依登上央视舞台,助力B站再次「出圈」。
洛天依是2012年上海禾念推出的中文虚拟歌手,在国内已经是头部虚拟偶像。
2018年,B站控股虚拟偶像洛天依母公司,正式将洛天依收入B站的二次元矩阵。
在以年轻人为主流的B站上,洛天依迅速俘获249.5万粉丝。背靠B站强大的流量和渠道优势,洛天依微博也拥有50万粉丝,并成功实现商业化。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洛天依在淘宝直播的坑位费达90万元,远超薇娅、李佳琦,仅2020年上半年,B站每个月就有4000多位虚拟主播开播。
站在今天看,B站对虚拟偶像的布局可谓恰逢其时。
近来吴亦凡等顶流纷纷出事,相比之下虚拟偶像则更能防范风险,被资本接受。此外,在顶流崩塌之后,说不定下一个出名的会是洛天依。
总结:在「视频化」浪潮下,B站抓住泛视频行业的巨大增长机会,靠著内容+营销不断破圈,从「小破站」成长为综合视频社区平台,在年轻人中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正是因为此,B站才更应该因势利导,做好内容输出,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振年轻人的士气。做到这一点,会比单纯追求做游戏变现数钱的快感要有意义得多,企业也会经营得更长久,更受人爱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缺芯”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通病。
日前,据德国媒体报道,受到全球芯片短缺影响,保时捷的车主无法提车。保时捷计划在部分车型上使用临时芯片代替,当真正的芯片有货时,再进行替换。
当然,这些临时芯片只会使用在车辆的非必要功能上,并不会对车辆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保时捷将会把车辆的必要芯片留给利润较高以及排放更低的车型,以完成减排任务。
“缺芯”依旧是考验
日前,保时捷公布了上半年财报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球营业收入达165.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264.5亿元),同比增长33%;较2019年同期增长23%。其销售利润为27.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13.4亿元),实现16.9%的销售回报率,较去年同期实现显著提升。
销量方面,保时捷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共交付15.37万辆新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1%。从各区域市场表现来看,中国仍是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上半年交付量为48654辆,同比增长23%。
虽然上半年业绩报喜,但保时捷执行长Lutz Meschke对其接下来的三季度却表现得并不乐观,他认为种种迹象都在提醒品牌必须要谨慎慢行。一方面是全球疫情变化仍然快速且难以预料,另一方面汽车芯片在接下来的第三季度将会面临明显考验。
公开资料显示,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汽车大国的“缺芯”影响在6月份出现了加剧之势。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曾表示,今年以来德国的汽车产量“明显低于预期”,并将今年产量的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3%下调至3%。在其发布的年中市场报告中,VDA预计今年德国将生产360万辆汽车,较上一次预测减少40万辆。
据悉,上个月宝马就已经因为芯片供应不足,导致至少1万辆新车被迫暂停生产。而很多的保时捷车主也因受到全球芯片短缺的影响不能正常提车。
于是保时捷才计划用临时芯片替代非必要功能上的芯片使用,等芯片供应充足后,再用真正的芯片进行替换。虽说保时捷方面称不会对车辆安全造成影响,但此举是否会获得车主的同意仍暂未可知。
特斯拉也要用替代芯片
保时捷方面表示,对于启动临时芯片来替代真正的芯片,其并非独一家,目前各大汽车厂商都在考虑该方法来应对“缺芯”现象。
今年7月底,特斯拉在公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时,也透露了要用替代芯片的想法。其表示,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缺芯”危机,特斯拉重写汽车软件,以支持替代芯片。
马斯克参加会议时说,“我们使用替代芯片,然后花几周时间编写固件。并不只是更换芯片那么简单,还要重写软件。”
据悉,特斯拉预计利用车辆软件来起到一定替代作用,其在设计、开发和验证19种新型控制部件。
另外,马斯克还对外明确了“缺芯”对其生产造成的影响,其指出,“芯片供应短缺从根本上成为影响特斯拉产量的一个因素,我们很难说这会持续多久,因为这基本上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看起来情况确实在好转,但很难预测。”
马斯克还考虑过自建芯片厂来解决“缺芯”问题,但这需要12到18个月的时间。
从今年以来,“缺芯”就已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年初开始,该问题就不断逼停全球各地的汽车生产厂。国内有蔚来,日系车包括丰田、本田、日产,美系福特等都公开透露过减产或者在暂时停产的计划。
据悉,由于芯片短缺,福特在整个7月份限制或停止了其几家工厂的生产。福特预计2021年将因此损失110万辆的产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William Blair将Fastly(FSLY)的评级下调至“与大盘持平”,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以及新客户增长缓慢。
该行分析师Jonathan Ho表示,该公司的季度业绩远低于预期,原因是6月份的一次广为人知的服务中断导致该公司被迫发放信用额度。另外,公司前十大客户已流失,现有流量增长缓慢,引流能力下降。Ho还指出,新客户的增长速度缓慢,这与服务中断事件并无多大关联。
该分析师写道,公司下调了对下半年的业绩展望,这意味着内生性增长可能将缩减至个位数。
但该分析师仍然看好Fastly令人印象深刻的“边缘平台”,该平台将推动该公司在2022年及以后的业绩增长,但由于商业模式固有的波动性,公司的执行力和预测准确性一直面临挑战。
截至发稿,Fastly盘前跌20.77%,报35.29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从摇滚、嘻哈到电音,流行音乐不断引爆话题,点燃资本热情。一半火焰,一半海水,8月4日,库客音乐(KUKE)公布2021年Q2业绩,或许可以看出古典音乐生意好做与否。
营收同比增长逾7倍
公开资料显示,库克音乐是古典音乐内容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授权和订阅、智能音乐学习方案及现场音乐活动收入。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入为8405.2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32%;净亏损1143.7万元,2020年同期亏损额为965.0万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的利润1830万元,实现盈利,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有望实现营收不低于4亿元。
分业务来看,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营收亮眼,为2070万元,同比增长34.2倍;授权和订阅收入为3960万元,同比增长328.3%;特别是,授权收入从去年同期的500万元增至3420万元,订阅收入从去年同期的420万元增至540万元;现场音乐活动收入为238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毛利为4970万元,同比增长14.4倍,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的31.9%提升至59.1%,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版权许可和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收入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其相关成本,从而实现了更大的规模经济。
根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观察,营收增幅逾7倍,难掩库克音乐亏损现状。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4914.6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791.20万。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亏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理解,为何在各项业务迅速增长的2021年上半年,库克音乐亏损幅度还加大了呢?公司的钱都花哪儿去了呢?
根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观察,净亏损扩大,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费用增加,上半年总费用合计为1.03亿元,同比增长77%。具体而言,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总营业费用为5950万元,同比增长329.4%。其中销售和分销费用从2020年同期的630万元增长104.7%至1300万元,随着公司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的销售额增加,分销费用也相应增加。管理费用从2020年同期的1030万元增加265.2%至3750万元,主要是由于股票补偿费用的增加和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增加。
库克音乐的根本困境还是在于,身处市场容量较小的古典音乐赛道,业绩想象力不足。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扩展新的盈利方式,开发新的业务。
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成亮点,现场音乐活动需抗“疫”
授权和订阅、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和现场音乐活动业务并进,使得库克音乐2021年Q2营收高增。但论及未来业绩想象力,还是要看后两者,即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和现场音乐活动。
智能音乐学习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集成Kukey智能钢琴及自主开发的智能教学系统,为在同步交互学习环境下实现一对多教学而专门设计,为中国的幼儿园至大学及学院等各级教育机构提供服务。
根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公司已与超过4500家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向这些幼儿园推出了超过2万架Kuke智能钢琴。2021年第二季度,活跃的Kukey学生数量为3.3万人,即在此期间至少参加过一次付费Kukey课程的学生,而2020年第二季度为5300,增长速度惊人。
因此,音乐学习解决方案业务成为库克音乐的2021年第二季度的业绩亮点,为公司贡献24.6%的营收。其中智能音乐教育解决方案的销售额增至1440万元,去年同期为3.9万元,幼儿园学生订阅从去年同期的50万元增至620万元。
双减政策后,教育机构向素质教育等赛道布局,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规模增长,对于库克音乐的音乐学习解决方案业务来说,算是利好。
布局现场古典音乐活动,是库克音乐2020年拓宽营收的重要一步。去年2月,库客音乐通过股权置换交易收购了BMF(北京国际音乐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举办大型现场古典音乐活动的经验和规模的公司之一。2021年上半年,库客音乐的古典音乐演出服务业务主要是为演出单位提供策划与执行服务等,贡献营收28.3%。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餐饮、旅游、酒店、演出等线下服务纷纷停摆。目前疫情仍存在反复迹象,使得社会环境并不稳定,处于疫情阴霾之下,可能造成现场音乐活动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性感的生态系统故事,不太性感的业务协同
库克音乐古典音乐库藏丰富,毋庸置疑。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公司古典音乐库中的内容总量增加了8万多条,达到270多万条,其中超过230万条是音乐曲目,41万条是长篇音乐会、歌剧、大师级视频和有声读物。图书馆收藏的音乐类型包括古典音乐、爵士乐、世界音乐、乡村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
手握版权,库克音乐业务涵盖从从内容提供到教育服务的整个价值链,因此公司致力于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关于智能古典音乐生态系统的故事。
一方面,库克音乐酷客为700多所大学、图书馆和在线音乐平台提供古典音乐许可和订阅服务。此外,它还连续23年举办了中国最知名的音乐节——北京音乐节(BMF)。另一方面,酷客通过旗下App、酷客音乐和BMF Club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音乐内容、音乐素养教育、才艺大赛、公众表演等。通过该公司专有的AI音乐教育系统Kukey。通过整合音乐内容和教育,酷客致力于构建一个独特的AI驱动的音乐教育生态系统。
股市从来不乏性感的资本故事,关键是库克音乐能否做到业务协同。目前公司仍靠授权和订阅服务业务“输血”,贡献近50%营收,对于想要在产业链深耕的库克音乐而言,需要尽快让其他环节上的业务成长起来。但正如上文所说,现场音乐活动业务前景并不明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