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8月5日美股盘前,Moderna(MRNA)公布了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2营收为43.5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700万美元;净利润为27.80亿美元,上年同期录得净亏损1.17亿美元;基本及摊薄后每股收益分别为6.93和6.46美元,上年同期亏损0.31美元。

该公司产品销售额为42亿美元,其中新冠疫苗的销售剂量为1.99亿剂;补助金收入为1.01亿美元。

研发费用为4.2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52亿美元,支出增长主要是由于临床试验费用的增加,同时在较小程度上由于mRNA-1273临床开发和员工人数的增加。

截至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为122亿美元。

另外,该公司在财报中提到,参与2期研究的受试者在注射加强针后,对新冠病毒中值得关注的变异株表现出稳定的抗体反应;该公司已经启动了其新冠疫苗在美国的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BLA)滚动提交程序,预计将于8月完成申请提交;新一代新冠疫苗mRNA-1283的第一阶段研究已完成注册,该款疫苗能在冰箱内稳定储存。

Moderna预计2021财年全年新冠疫苗供应量将在8-10亿剂;2022财年新冠疫苗供应量在20-30亿剂。

财报公布后,截至发稿,该股盘前跌5.84%,报394.59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医健要闻早知道,重磅资讯轻阅读!新健康,新动向,尽在21健讯Daily!

Morning,这里是《21健讯Daily》!欢迎与美股投资网新健康团队共同关注医药健康行业最新事件!

一、政策动向

●商务部报告:2020年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

近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20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其中,药品零售市场511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加快0.2%。尽管受疫情影响,医疗机构终端销售比例同比下降2.1%,但仍高居69.4%,逾零售药店占比的两倍。

二、药械审批

●第五款国产PD-1产品获批

8月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由康方生物与正大天晴共同申报的抗PD-1抗体药物派安普利单抗(AK105)已经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

派安普利单抗(AK105,PD-1 单抗)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PD-1 单克隆抗体,也是目前全球唯一采用 IgG1 亚型且经 Fc 段改造的新型 PD-1 单抗,抗原结合解离速率更慢,晶体结构分析显示具有独特的结合表位,持久阻断 PD-1/PD-L1 结合。2019年9月,康方生物与正大天晴签订合营合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派安普利单抗商业化,正大天晴获得派安普利单抗在中国的独家销售权。

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国内已经有 85 个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研发的 PD-1 产品,同时国产4大PD-1全部进入医保。

●华北制药 1 类新药奥木替韦单抗即将获批

8月5日,NMPA 官网显示,华北制药 1 类新药奥木替韦单抗已经进入在审批阶段,预计将在近日获批(受理号:CXSS2000040),用于狂犬病毒暴露患者的被动免疫。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它是有史以来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死亡率接近 95%。临床上对于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主要通过疫苗接种等防疫措施,降低发病人数。

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rhRIG)是华北制药自主创新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品种。2007 年 6 月华北制药首次提交该药临床试验申请(200IU/瓶,500 IU/瓶两个规格),并于 2009 年 6 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三、资本市场

●一脉阳光整体融资金额超6亿元

8月4日,国内第三方医学影像整合服务提供商一脉阳光宣布同时完成战略轮和D轮融资,整体融资金额超6亿元。据悉,本轮融资由京东健康作为核心战略投资方领投,同辐基金联合领投,奥博资本OrbiMed等知名机构共同投资,老股东高科新浚持续加注,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一脉阳光表示,本轮所募集资金将用于继续推进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建设和多元化医学影像服务拓展。

从2014年成立至今,一脉阳光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并且获得了京东健康、美国高盛、百度资本、中金资本、中国人保等资本大佬的投资认可。由此,第三方医学影像服务市场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伊美尔医疗赴港递交招股书

近日,北京伊美尔医疗科技集团股份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作为我国较早从事医美行业的民营连锁集团,成立于1997年的伊美尔医疗主要为用户提供非手术类及手术类的医疗美容服务,目前在我国北部5个城市拥有并经营着9家医疗美容机构,其中五家在北京,一家在天津,一家在青岛,一家在济南,一家在西安。

营收数据是伊美尔医疗的一大亮点。招股书显示,2020年,伊美尔医疗的医疗美容服务收入在我国北部所有民营连锁医疗美容机构中排名第1,且在全国排名第4。

●昭衍生物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

近日,昭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JOINN Biologics)宣布完成1.5亿美金B轮融资,由CPE源峰领投,松禾资本、洪泰基金、盈科资本、HT资本等机构共同参投,上一轮投资人华盖资本等作为A轮投资机构,本轮继续追加投资。

本轮融资是昭衍生物继2019年下半年完成6000万美金A轮融资后,又一次数亿元级别的融资。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昭衍生物在中国北京、重庆等研发及生产中心的建设及美国加州生产设施的扩充,公司全球CDMO服务产能布局再次提速。

四、行业大事

●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CDC声明:谣言

8月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发布“关于近期互联网出现的疫苗接种不实言论的声明”。声明称,近期,网络上个别公众号出现了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不建议给健康人打’疫苗”的言论。网传信息属篡改旧闻、断章取义、误导公众,网络媒体内容与我中心一贯倡导的接种疫苗政策不符,也与高福主任在全国范围内的媒体采访、学术报告内容不符。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请公众认真甄别信息真实性,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好疫情防控网络环境。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防控信息流行病,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手段,有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我们号召大家把疫苗接种起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倡议:防控疫情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大家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形成较高的人群免疫保护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BioNtech市值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8月4日,mRNA公司BioNtech股价大涨18%,市值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半个多月前,Moderna的市值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半个月过去,Moderna的市值已经达到1683亿美元,位列全球药企市值TOP10,BioNtech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吉利德跻身全球药企市值TOP15。

●JC将就任辉瑞中国区总裁

昨晚,辉瑞生物制药集团总裁黄玮明(Angela Hwang)向员工宣布了一个重大人事任命,任命彭振科(JC,Jean-Christophe Pointeau)担任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总裁,工作地在北京,直接汇报于辉瑞生物制药集团总裁黄玮明,并加入辉瑞生物制药全球领导团队。

1997年,彭振科离开罗纳普朗克乐安,加入帕克戴维(后并入辉瑞),担任立普妥的高级产品经理。而他最为中国医药人所熟悉的则是后来在施贵宝中国和赛诺菲中国的任职经历。

●百济神州上半年产品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08%

8月5日,百济神州公布其近期业务亮点、预计里程碑事件以及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务业绩。财报显示,百济神州2021年第二季度产品收入约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11%,上半年产品总收入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二季度,公司在中国新添五项适应症和两款新产品获批;百泽安、百悦泽、安加维三款产品五项适应症正式在医保目录中生效后的首个完整销售季度,销售额加速增长,自第二季度医院进院数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纳入医保前的约13倍、28倍和23倍。抗PD-1抗体百泽安第二季度销量4.8亿元,上半年销售额约8亿元,同比增长148%,在竞争日益激烈的PD-1市场,取得强劲表现。BTK抑制剂百悦泽第二季度销量2.7亿元,半年销售额超4亿元,同比增长737%,随着海外商业化布局持续拓展,包括在阿联酋、以色列、智利等国际市场获批上市,全球销售额正稳健成长。

●国内首个电子烟临床试验成功申报

8月4日,雾芯科技(RELX悦刻)宣布其申报的电子烟临床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 ICTRP)成功注册。这是国内首个通过伦理审查和专家审核,并获准执行的电子烟临床研究项目,填补了国内电子烟临床研究的空白。

据悉,该项目为期3个月,将研究受试者体内尼古丁的代谢动力学,以及用悦刻产品替代卷烟后对人体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目前,研究团队已基本完成人体内生物标记物的方法学验证工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全球临床研究均需先注册后实施。通过世卫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公众可了解计划进行、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临床研究全部情况。这不仅能确保公众追溯每个临床试验的结果,而且还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消息,Uber发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这一季度,Uber的营收为3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05%,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95%;归属于Uber的净利润为11.4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归属于Uber的净亏损为17.75亿美元。

Uber第二季度营收为39.2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9.13亿美元相比增长105%,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95%,也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美股投资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5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Uber第二季度营收将达37.4亿美元。

Uber第二季度预订量(Gross Bookings)为219.0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2.24亿美元相比增长114%,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104%。

Uber第二季度月度活跃平台消费者人数为1.01亿人,与去年同期的5500万人相比增长84%。Uber第二季度总出行次数为15.11亿次,与去年同期的7.37亿次相比增长105%。

Uber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即未计入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净利润)为-5.0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8.37亿美元,相当于同比增长39%。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Rosenblatt Securities重申英伟达(NVDA)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200美元上调至250美元。

分析师Hans Mosesmann指出,英伟达还将推动下一代网络/DPU采用和早期自动驾驶的发展。并表示,由于英国政府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英伟达以400亿美元收购SoftBank的Arm芯片部门几乎变为不可能。尽管如此,该项目仍然在艰难进行。

昨天,在一份报告显示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评估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阻止对Arm的收购后,该股回落。

Rosenblatt上调英伟达(NVDA)目标价后,英伟达股价开始上涨。截至8月4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2.32%,报202.74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月4日美股盘后,Roku(ROKU)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Q2净营收6.45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上年同期为3.56亿美元;净利润为7346.7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4314.8万美元。

基本每股收益0.55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35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52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35美元。

按业务划分,平台业务营收5.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播放器业务营收1.13亿美元,同比增长1%。

活跃用户数为5510万,同比增长28%;流媒体播放时长为174亿小时,同比增长19%;每用户平均营收(ARPU)为36.46美元,同比增长46%。

Roku预计第三季度净营收6.75亿美元至6.85亿美元,毛利润3.15亿美元至3.25亿美元,净利润为亏损300万美元至盈利700万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6000万美元至7000万美元。

截至发稿,Roku盘后大跌8.64%,报384.02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作为美国第二大的网约车巨头,二季度的Lyft称得上是真正的“来福车”。美东时间周二盘后,网约车公司Lyft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Lyft二季度营收为76.5亿美元,同比大增125%,环比上涨26%;二季度经调整后净亏损1800万美元,去年同期经调整后净亏损2.658亿美元;二季度经调整后EBITDA为2380万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此外,公司二季度活跃乘客数同比增加97.3%至1714.2万,去年同期为868.8万,每活跃乘客的收益同比增加14.3%至44.63美元,去年同期为39.06美元。

这是Lyft首次实现季度调整后的EBITDA利润扭亏为盈,受此影响,该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涨逾6%。

可喜的成绩或许源于节流。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大规模裁员等举措,Lyft削减了约25亿美元的开支,成本结构更为精简。相较于去年同期,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总成本占营收的比例几乎减半,与2019年二季度相比,这一比例也大幅下降。

未来,控制成本依然是Lyft的主要任务。Lyft总裁John Zimmer表示,即使乘客量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公司也能够降低成本。“我们希望在调整后的基础上保持盈利,并希望能够继续复苏”。

另一方面,公司收入大增也得益于美国的逐渐解封。此外,Lyft表示公司今年二季度活跃乘客数达1714万,较一季度增加超360万。当时美国城市取消了疫情防控相关的限制,更多美国人回到路上。不过,这一数据仍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2020年一季度Lyft报告了2120万活跃乘客数。

此外,Lyft在7月还恢复了在疫情暴发时暂停的拼车服务。它允许多名乘客分享同一方向行驶的汽车,但Lyft目前将共享乘车限制为两名乘客,中间和前排座位空着。

Lyft的优异财报也提高了市场对其竞争对手Uber的预期,此前,两家公司都曾向华尔街承诺,得益于疫情期间的成本削减,公司业务正在反弹,并回到盈利和增长的道路上。

Lyft在5月曾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乘客返回其平台,公司将利用其更精简的成本结构,使每次乘车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样是在5月,Uber也表示,将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盈利,这要求Uber迅速减少亏损。

在疫情期间,Uber还强化了其送货业务,Uber Eats餐厅订单抵消了其网约车服务的损失。此外,Uber还通过收购酒类快递公司Drizly,以及与美国杂货店巨头艾伯森和好市多合作,进一步拓展送货业务。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重返其平台,Lyft和Uber一直在努力增加司机供应,提供大量奖励和付款保证以吸引司机。与第一季度相比,Lyft第二季度迎来了50%的新司机。

不过,司机依然是各大公司之间争抢的对象。纽约市“出租车与豪华轿车委员会”数据显示,从2月到6月,纽约市的网约车数量增长了20%以上,但6月的车辆总量,仍比2019年3月的最高水平低30%以上。一些分析师表示,预计未来几个月乘客需求将继续超过司机的供应。

对于网约车市场的未来,Lyft信心满满。公司首席执行官Logan Green表示:“对我们的企业和我们所处的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将继续保持盈利。”

财经网站Investing.com分析师杰克·谢尔曼也表示:“疫情所导致的消费者行为变化,在疫情之后可能会持续下去,这对网约车来说是有利的。”

但在眼下,疫情依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根据Worldometer数据,截至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6021038例,累计死亡病例630438例。与前一日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171625例,为半年来新高,新增死亡病例774例。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2日还表示,上周末,美国日增新冠病例的七天平均值约为7.2万例,这要高于去年夏天的峰值,当时7天平均日增病例数约为68700例,且还没有疫苗上市。瓦伦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我们迫切希望结束这场疫情,但疫情显然还没有结束。我们的战斗必须再持续一段时间。”

调研公司Forrester分析师詹姆斯·麦奎维称:“疫情的持续不确定性,将抑制网约车服务的供求,直至我们了解‘德尔塔变异毒株’的死亡人数到底有多少,或者是疫情告一段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wraltechwire报道,2019年7月,IBM以34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红帽的收购。此次收购使IBM成为混合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同时将红帽的开源创新扩展到广泛的客户。

IBM客户成功部门全球副总裁Janine Sneed在一篇博客中写道:“随着IBM红帽OpenShift作为战略的基石,我们正在将我们的软件转移到运行在OpenShift上的容器,并将我们的业务模型发展为订阅。”

她表示,IBM需要在技术专业知识方面进行投资,以帮助客户部署、采用混合云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从他们的解决方案中获得价值,因此,IBM将客户成功管理组织从300个扩大到2021年的1000多个。

客户成功管理(CSM)是IT行业发展最快的职业之一。领英2020年新兴就业报告指出,客户成功专家以34%的年增长率位列第六。CSM帮助客户采用软件和解决方案,并从中获得价值。IBM CSM作为CSM“架构师”将这种使用方式提升到下一层次,他们帮助客户识别移动到云的用力,布局企业云架构。

她指出,在支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和现代化议程的同时,建立一个吸引人的、开放的、透明的CSM文化也是最重要的。CSM组织以其对客户的痴迷、好奇心、技术技能、彻底的坦诚、多样性和包容性、创业精神和成长心态而自豪。归根结底,这是关于为我们的CSM提供一种吸引人的培养文化,让他们成长并做好自己的工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投资网8月4日消息,据媒体Road to VR报道,Facebook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当地时间周一推出了一款头显原型机。人们可以透过头显“看到”佩戴者的眼睛,实现双方之间的眼神交流,避免沟通时无眼神交流会产生的尴尬。

不过实际上,观察者看到的并非佩戴者的眼睛的真实图像,而是基于眼球追踪数据应用于佩戴者脸部3D模型后显示在头显外侧的图像,主要是依托头显上的光场显示器完成这种显示。

该研究题目为《反向透视VR(Reverse Pass-Through VR)》,当地时间8月2日,发表在Facebook官网上。

一、头显阻碍用户与人自然交流

VR/AR头显已经成为一项消费者可以使用的技术,人们希望用头显独特的沉浸式显示和交互系统来引出更引人瞩目的娱乐、生产、远程呈现方面的应用程序。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一个头显的核心缺陷:VR头显将用户和其所在的环境隔离开。

消除这种隔离限制是一些研究人员开发视频透视VR(video pass-through VR)头显的关键动机。用户佩戴这种头显可以看到他们外部环境和环境中的人。

但是还有一个关键性障碍仍然存在:外部环境的人没有办法和佩戴头显的人进行自然的对话,佩戴头显人的脸上半部分和眼睛仍然是被挡住了。

二、光场显示加眼动捕捉,助力实现头显反向透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Facebook现实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新的VR头显。

新款头显分为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光场显示器和立体相机系统。软件部分包括人眼图像合成程序、相机和显示器校准程序以及光场渲染程序。

研究人员围绕头显单个镜头的整边框设计了一个反向透视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一个光场显示子系统和一个人眼运动捕捉子系统。一个头显包含2个这样的模块,一个模块对应一只眼睛,两个模块通过碳纤维杆牢固地互相固定,这样就可以架在佩戴者鼻梁上,并通过Oculus Go头显的带子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部。

三、反向透视VR头显或比透明AR头显更好用

如果用户没有选择VR头显,而是选择使用AR头显可能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因为大部分AR头显一开始就采用了透明的光学器件来制作,与人交谈时,对方可以看到佩戴者的眼睛。

不过,AR头显也会受到“眼睛发光”的影响,这会阻碍其他人从外部看到佩戴者的眼睛,有时会很严重,具体情况取决于光学器件和观看者的角度。

▲佩戴AR头显看到佩戴者眼睛(右侧图是出现了“眼睛发光”情况)

研究人员认为AR头显还有其他限制,而这些限制对于VR头显不是问题,例如视野有限和缺乏完全的不透明度控制。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反向透视的轻薄VR头显可能比具有透明光学器件的AR头显更适合用户使用。

结语:Facebook入局透视头显

根据美国AR企业Magic Leap的说法,透视头显主要包括2种类型:视频透视和光学透视,这2种各有优缺点。之前谷歌使用视频透视方法来实现头显佩戴者和其他人的眼神交流。Facebook选择使用光学方法实现头显的反向透视。

透视头显已经成为不少AR/VR厂家的选择方向,2021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苹果的一份专利显示,苹果也在研究透视头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月4日晚,2021 B站游戏新品发布会举行,以“你的幻想世界”为主题,一口气发布了16款游戏新作。

本次发布的作品包含10款独家代理产品和6款自研产品,这也是B站游戏自研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

在这些产品中,玩家可以看到沙盒开放世界、多人解谜派对、真人互动影游、模拟经营、3D空战、沉浸剧情、MOBA等丰富多样的游戏玩法品类,也关注到了有明显差异化和风格化的多款独立游戏作品。

B站高级副总裁张峰曾表示:“B站做游戏业务,优先考虑的不是盈利,而是如何满足B站不同喜好,不同类型用户对游戏内容的需求”。

一、自研游戏

1. 代号:依露希尔

《代号:依露希尔》是由 B站自研的一款 3D 即时策略卡牌游戏。

玩家将以代理团长的身份,带领“歌剧团”的成员们,一起解救被困在“乐园”里的人们。当玩家选中相应角色卡牌时,画面会进入子弹时间,玩家便可选择各种招式技能,击败敌人,夺回真实。

2. 代号 C

《代号 C》是由 bilibili 游戏自研的首款女性向游戏。

你修复时光,我守护你。玩家作为一名古物修复师,邂逅 6 位性格迥异的男主,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里,与他们一同寻找时光中迷路的情感,反复探寻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真正需要修复的,是什么?

3. 代号:夜莺

《代号:夜莺》由 bilibili 游戏自研。

在《代号:夜莺》的故事中,整个世界刚刚经历过名为“蚀潮”的毁灭性灾难,残存的人类生活在最后的领地“坐标城”中。而玩家则会化身夜莺组织的审批官,带领少女们,操控着名为“翼刻体”的机械装置,调查蚀潮引发的各类事件,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

4. 碳酸危机

《碳酸危机》是一款高机动性横版射击游戏,由 bilibili 游戏自研。

眼下,宇宙海盗“可乐帮”企图席卷全球可乐资源,玩家将扮演一位身负尖端科技,拥有极强战斗力的神秘角色,疾跑、攀爬、射击、钩索,飞檐走壁,突破敌人的强大火力和森严戒备,踏上夺回可乐的征途。

5. 斯露德

《斯露德》是一款结合角色收集与自由空战要素的 3D 飞行射击手游,由 bilibili 游戏自研。

玩家将作为导师,带领被称为“斯露德”的少女们,一同对抗名为“异生体”的怪物。在夺回天空的航线上,玩家将邂逅各种各样的同伴与敌人,并逐步接近世界的真相。

6. 伊苏:梦境交织的长夜

《伊苏:梦境交织的长夜》是由 Falcom 官方授权、蓝港游戏引进、bilibili 游戏研发并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发行的正版《伊苏 8》手游。

二、B站代理游戏

1. 代号:艾塔

《代号:艾塔》是一款 3D 机甲少女策略 RPG 手游,由 ETE GAME 工作室制作。

2. 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

《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是一款经典像素风武侠回合制游戏,以南宋初年为背景,由薄暮工作室制作。

3. 代号:绝世好武功

《代号:绝世好武功》是一款武侠题材、水墨风的沙盒开放 RPG 游戏,由幻魔寺游戏研发。

4. 宝石研物语:伊恩之石

《伊恩之石》由宝石研制作组开发,是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一款异世童话冒险休闲手游。

5. 代号:红月

《代号:红月》是一款黑暗怪奇动作冒险手游,由洛斯特游戏研发。

6. 暖雪

《暖雪》是一款暗黑国风动作 Roguelite 游戏,由烂泥工作室制作。

7. 隐藏真探

《隐藏真探》是一款全视频真人互动影游,大鱼快游作品。

8. 重构:阿塔提斯

《重构:阿塔提斯》是一款未来都市风 MOBA 手游,由朱雀网络制作。

9. 小手电大派对

《小手电大派对》是由嘉谊互娱制作的一款密室逃生手游。

10. 代号:了不起的模拟器

《代号:了不起的模拟器》是一款由吉艾斯球工作室打造的独立游戏,还原端游修仙体验的同时,针对移动端进行了大量优化。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M1处理器的问世,苹果已经坚定地走在Mac产品线逐渐淘汰Intel的路上。

对于M1,各种跑分、测试已经不少,甚至一些朋友可能已经用上了相关的MacBook或者iPad产品。

虽然M1的出现直接冲击了Intel从苹果公司获得的收入,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苹果所代表的ARM阵营对第一大CPU架构x86的强力反击,对此,AMD已经看在眼里。

据媒体报道,日前受访时AMD产品管理和营销副总裁David McAfee直言不讳,在应对苹果所做的事情上,我们未来的产品路线极具竞争力。注意,他似乎已经不关心Intel做什么了,可见M1恐怖的行业影响力。

McAfee称赞道,苹果采用了一种新的体系方法来设计芯片,正如你看到的那样,单线程非常强大,可以和Zen3媲美。他还指出,M1处理器最大的创新在于将手机领域的电池续航优化和能源效率传承到个人电脑上,这对AMD同样有启发意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