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在削减部分Visa和 Mastercard 交易的幕后处理成本之外,PayPal 控股公司还计划提高部分品牌支付产品的商户成本,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数字支付领域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措。这项战略转变反映了 PayPal 在线交易方面日益增长的力量,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在疫情期间涌向这个市场领导者,其活跃账户增加到 3.77 亿,是 2015 年的 2 倍多。

该公司表示,此举反映了其专有服务的价值,当 PayPal 产品在结账时,消费者完成购买的可能性几乎是 3 倍,而新的先买后付选项的用户平均多花了 15%。

负责中小企业和合作伙伴的 PayPal 高级副总裁 Dan Leberman 在接收采访的时候表示:“我们正在改变价格,以帮助我们的客户更清楚地了解我们提供价值的地方”。贝宝股价周五下午晚些时候上涨了2.5%。

根据该公司分享给路透社的材料,在专有产品的支付交易中,PayPal 将向卖家收取 3.49% 外加 49 美分的费用,包括其在商家网站上的按钮和数字钱包。较高的费率适用于PayPal Checkout、Pay with Venmo、PayPal Credit和新的先买后付产品Pay in 4等产品。

PayPal 拥有 3.92 亿活跃账户,包括全球 3100 万商户,还拥有 Venmo、Braintree 和 iZettle.Leberman 表示:“PayPal希望成为一个全面的支付解决方案,但要达到这个目的,靠价值而不是价格来销售是很难的”。

而在处理 Visa 和 Mastercard 借记卡和信用卡交易支付的时候后,卖家将支付 2.59% 外加 49 美分。而过去,PayPal 对大多数在线交易收取 2.9% 加 30 美分的费用,而不管其作用如何。降低基本交易处理费率有助于PayPal与包括Stripe和Authorize.net在内的竞争对手竞争。莱伯曼说,PayPal预计会因为折扣而获得客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67日的34820高点之后,道指出现了罕见的十连阴,周五暴跌533点。本周累计下跌1190点,创202010月底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电力生产、油气、金融、银行股普遍走低。

下跌原因

一是:传统板块上半年的表现太过优秀,有很多量获利盘出逃。

二是:美联储官员周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通胀上升速度快于之前预期,预计美联储最快将在2022年末首次升息,加剧了道指的跌势。

三是:周三的美联储会议结果被市场解读为提前加息的信号,投资者已经察觉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立场有从“‘鸽派’转向“鹰派”的迹象。(鸽派是指美联储偏向于维持量化宽松的政策更长的时间,或者是较晚加息)

四是:四巫日到(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个股期货以及个股期权到期日)也将市场波动放大,让道指的跌幅度扩大。

 

牛市见顶信号出现

下图蓝色的是振幅平均线 28%,在历史上如连续2-3年突破振幅平均线就是牛市见顶的信号,

去年2020年已经突破平均线,今年也大概率会突破,那么,2022年美股的风险会进入熊市机会越来越大。

而股神巴菲特也很早就预测到这种系统性风险,目前巴菲特公司的现金储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迪蒙 (Jamie Dimon)周一表示,囤积约5,000亿美元现金,而不是将其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其他投资,因为更高的通胀可能会迫使美联储提高利率。我们有很多现金,我们将非常耐心,因为我认为通胀很有可能不是暂时的,他预计通胀上升将导致未来九个月利率上升。

从技术面形态来看,道指继周四跌破60均线后,周五继续跳空放量下跌,目前已经完全破位。

但这罕见的10连跌,尚未看到有反转信号,但也不可能一直跌下去不出现反弹,因为空头难免要锁住利润,可以看到在33167点附近有缺口支撑。

标普出现向下突破的下降三角旗形,十分难看。

 

下周机构投资者将会静观经济数据的变化再采取行动,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James Bullard)周一的讲话。这是因为美联储官员周五上午在电视上发表的利率评论影响了市场情绪。

美联储周二仍是关注焦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将发表公开讲话。他说,他预计鲍威尔只会承认布拉德的观点,而不会强行反驳。

所以,我们美股投资网认为,现在是远离道琼斯传统股,选择高成长股的时候。

 

高盛:买入机会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看涨逻辑不变,近期下跌是买入机会。

高盛是大宗商品领域最大的多头之一,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Currie承认,从当前的下跌中复苏需要比最近的其他反弹更长的时间,但他在周五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市场持续面临供应短缺。

他还指出,基于利率预期和其他市场言论的“即期”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对未来供需状况的预期引起的价格变动,二者之间存在差别。

“唯一可以抵御实际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加息,而不是谈论加息,”他说。“看涨大宗商品的论点与通胀风险和美联储的前瞻指引都没有关系,而是与稀缺性和强劲的实物需求有关。”

Currie表示,该行“确信度最高的多头交易”是石油,仍然预计布伦特原油第三季度均价达到每桶80美元,并可能远高于该水平。他补充说,鉴于欧洲甚至印度的积极迹象,全球原油日消费量在近期可能增至9700万桶/天。

 

 

作为有四只猫咪的“宝妈”,李嘉已经习惯在出差时安排好家里宠物的一切事宜:智能摄像头用来查看猫咪的状况和远程互动;通过预设和手机App操作,用自动喂食器和喂水器给它们定时定量备好食物和饮水。

“每次有朋友跟我说出差猫怎么照顾,过年回家寄养好贵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安利自动喂食器和摄像头这种设备。”李嘉表示。

另一位养宠人士小光也有相同的做法,她为家里的两只猫咪备好了自动喂食、喂水器,“对于常出差或者想偷懒的‘家长’而言,智能设备确实很能解决问题”。

近两年,随着“宠物经济”爆发,宠物赛道的各个细分领域(主要分为医疗、用品和服务赛道)都开始升温。特别是在宠物用品赛道,硬件智能化正成为宠物消费升级的一大趋势。

TMT领域数据及商业信息服务提供商IT桔子在《2020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报告》预计,2020年宠物消费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69.9亿元,其中宠物日常用品市场规模将超过140亿元。

报告还强调了宠物消费品智能化的趋势。“2018-2019年,线上宠物智能设备主要以宠物环境监察设备为主,消费占比近40%,宠物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喂养设备正在受到消费者欢迎……这已成为宠物消费品领域中增长较快的类目。”

 

那么,宠物智能硬件到底是门怎样的生意?

逐渐走出小众的生意

宠物智能硬件,主要包括自动猫砂盆、自动喂食器、自动饮水机、智能牵引绳、智能摄像头等多种设备。可以说,这就是给传统的宠物用品做了智能化升级。这些产品往往与手机App配套使用,可以对宠物健康饮食状况进行监测。

智能硬件仅是宠物经济的细小分支,而宠物经济是个千亿的市场。企查查《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未来3年,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复合增速预计可达14.2%,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4456亿元。

宠物经济这条赛道中也不乏头部公司。例如,A股上市公司中有中宠股份、佩蒂股份两家宠物食品公司,以及针对宠物卫生用品的依依股份。一站式宠物服务商波奇宠物,在获得7轮共超过13.04亿元融资后,已经登录美股市场。而专注宠物医疗的瑞派宠物,在去年9月获得了数亿美元战略投资,估值已达300亿人民币。

较为传统的宠物食品、宠物服务和医疗赛道起步较早,而宠物智能硬件的风近些年才吹起来,导致它在头部品牌和融资上稍显弱势,依然是个小众生意。

目前深耕智能硬件的,都是些小而美的新品牌。业内跑的较快的比如小佩宠物,当前已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而更多新品牌融资轮次大多处于早期,融资额度也不及上述头部公司。当前,宠物智能硬件行业品牌新、规模小,给了新玩家做后起之秀的通行证。同时,因为看好“宠物经济”的潜力,这一原本小众的赛道,开始迎来互联网和大小家电企业的青睐。

电商平台开始给予宠物赛道支持。今年4月,天猫在新财年规划中将宠物类目升级为一级行业,重点关注孵化新锐品牌。5月中旬,京东宠物又宣布在未来一年内,孵化超过50个第一梯队新品牌,发力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服务等多个细分市场。

毕竟,电商平台的统计数据表明宠物经济确实给它们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

在去年的“双11”中,电商平台上的宠物智能硬件类目增长迅速。天猫数据显示,“双11”宠物智能商品销量增速超过500%,智能喂食器增长120%。在淘宝体系中,宠物智能设备的新客占比超过50%,搜索量和消费额均呈现倍数增长。京东数据也显示,2020年“双11”开场10分钟后,智能宠物用品成交额即同比增长33倍。

不仅如此,小米、美的等知名品牌也开始进入宠物智能硬件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20199月,小米及小米系顺为资本投资了宠物智能硬件品牌“猫猫狗狗”,双方合作的米家智能宠物饮水机和米家智能喂食器产品目前已实现量产。

今年3月,家电巨头美的设立全资子公司美新宠物科技,推出两个独立品牌“猫有引力”和“Fluffy&Floppy”。其中“猫有引力”主营宠物食品,“Fluffy&Floppy”主营宠物用品。美新宠物科技负责人表示,公司是源于美的但独立于美的的数字化创新业务团队,会为养宠用户提供科学、安心的养宠软硬件服务。

除了大小品牌商进入,在产业链一端,代工厂的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

菏泽开发区德鲁申宠物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鲁申”)是一家专注宠物用品领域,主要给品牌商做代工和贴牌生意的工厂。“最近几个月每天都有好多品牌商找到我们,想让我们去做贴牌生意。”工厂负责人张锐对全天候科技表示。

“我们厂以前做取暖器生意,2016年就发现宠物市场是个蓝海,一直酝酿到2019年开始投入到这块业务,”张锐补充说,“市场从2019年开始有增长,但还不成熟,做这些产品的都是一些早期公司,大品牌还没怎么进来。”

“以前没人跟这些早期品牌竞争,(仅有的)几家(品牌)把蛋糕一分就完了。一旦小米、美的这种大品牌进来后,它会(对小品牌)打击的非常厉害,”在张锐看来,小米和美的这种企业规模大,资金实力强,把价格压低后哪怕是薄利多销,也能给小品牌精准打击。

但大公司的进入也会让行业获得更多曝光。一位智能猫砂盆的从业者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巨头入场能提升行业关注度,整个盘子就会做大。不过巨头不一定能带来颠覆,行业需要积累,我们踩过的坑他们还是要踩,是很难用经验去化解的。”

 

宠物智能硬件为什么这么贵?

“现在的自动猫砂盆贵的要大几千块,但从功能上看并没有那么高科技,如果只是铲屎的话感觉不值这个价格,只有傻子才会买。”李嘉直言自己被上千元的自动猫砂盆劝退的心路历程。

多位养宠人士也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他们愿意购入百元的自动喂食器,但很少考虑上千元的自动猫砂盆,主要原因就是太贵。

安上智能模块的宠物硬件,在价格上确实攀上了一个台阶。一般来说,普通的猫碗和猫砂盆大多几十块,而升级“智能”后,价格要翻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比如,自动喂食器要399元,自动猫砂盆的售价则低至799元,高达两三千元不等。

于是,在宠物智能硬件上形成了一道景观:一边是普通消费者对千元智能硬件的望而却步;另一边,则是创业者在智能硬件赛道内,无可避免的高成本和高风险。

CATLINK是一家做智能宠物硬件的初创企业,首款产品就是千元的智能猫砂盆。其创始人Jason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从2017年开始做宠物智能硬件至今,前前后后砸了有五六百万。光手板就花了100万。”(注:手板意为样板或等比例模型,在生产前用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他本来预估一年就能出产品,结果却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中间经过了三次迭代。这款产品具有多猫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排便情况对不同猫咪做健康监测。

产品从研发到落地,往往要经历产品技术研发、开模再到生产几大环节。在Jason看来,技术研发贵与开模成本高都是智能猫砂盆成本高的原因。

据悉,其研发团队有十几个人,包揽产品的软件App开发、硬件设计等一应工作。“每个月研发人员的工资差不多要20-30万,一年下来也有几百万了。”

Jason表示,“(想省成本)除非找外包,但外包是项目制,不可能陪你研发1-2年,一般情况下外包做出来的东西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而开模,是一件在前期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事。

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中,开模指的是模具组的制造,在工业设计中指形成产品设计的工具组(包括机械设备与模具)。同时,开模是一项占总投资较高的生产工序。生产技术和材料及其它因素都有可能给开模增加成本。

不同于喂食器和饮水机,猫砂盆的尺寸更大。像CATLINK的智能猫砂盆最大能容纳10公斤的猫咪。这也使得这家公司开模的成本陡然提升。

“一套猫砂盆的模具费就需要三四百万。如果产品开发的不严谨,修改一次模具可能几万块就没有了,这种研发的投入比较高。”Jason对全天候科技表示。

由于行业处于早期,智能猫砂盆并不像其他标品有专门的OEM厂商(指代工厂)做全套开发。整个猫砂盆从外观造型到内部零件,都要由品牌方单独设计、开模制作。

Jason指出,模具的独特性使得开模成本难以降低。一种是做现有产品的升级版,对已有模具升级改造;如果要研发新品,模具需要重新做,可能又要投入三四百万。

“如果要找代工厂帮忙生产智能猫砂盆,一个批次至少要订2000-5000台。假设一台的成本是一千块,那一个批次就要投入200-500万。但你又怎么保证生产后一定卖得出去呢?对于新进入的品牌来讲,做智能猫砂盆这件事风险是越来越高的。”他补充道。

“智能猫砂盆的前期投入比较高,如果销量好很快就能摊薄成本。但刚入行的小厂家不敢去开模。”张锐表示。他更倾向风险更小、成本更低的做法。

于是,德鲁申一开始就弃用了开模环节,选用现成的板材做激光切割。两者的区别是,开模的前期投入大,但规模化生产后可以摊薄单件成本,而后者虽前期投入低,却很难通过规模化降本。

“智能硬件配套的App现在也很便宜,基本程序都有了,只要在基础上稍作修改,找外包团队很便宜就做好了。”张锐表示,“现在市面上自动猫砂盆的原理大同小异,自动铲屎和等离子除臭等功能已经做得很成熟,我们销往国内的中高端智能猫砂盆,成本价在500元上下。”

他也补充说,由于结构更复杂,使用的原材料不同,高价猫砂盆的成本或许能比平价产品高出一倍左右。如果品牌需要分销商来做推广,那还需要给后者分润。“卖1000肯定不亏钱,但卖2000就能让代理商都挣点钱。靠自己卖不出去的企业,就得靠代理商来帮忙卖货。”

Jason介绍,像CATLINK的智能猫砂盆,因为研发和开模成本高,一款智能猫砂盆的成本普遍要将近1000块。

至于给经销商分润上,一位宠物用品批发商则对全天候科技表示,该工厂的智能猫砂盆批发价只要1199,而在网络销售时要按1599来控价,这是为了“不乱价、保证分销商利润”。

 

热潮背后,挑战不减

在上述高风险下,创业者还能赚到钱吗?行业又有怎样的前景?

在智能猫砂盆产品上线一年后,以中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CATLINK已实现盈利。他们还陆续推出了宠物智能饮水机、智能喂食器等系列智能单品。

Jason介绍,从20198月底上线,公司2020年全年业绩比2019年增长了6倍,预计2021年所有产品在全球的销售额将破亿。除了中国市场,CATLINK在日韩、泰国、越南、新加坡五国的细分品类销量也居于前列。“预计会给2021年的破亿销售额目标贡献30%的增长。”

“虽然今年出现原材料涨价、智能硬件缺芯片的情况,但整体成本还呈现出下滑的趋势,”Jason表示。

不仅千元级产品有盈利,主打性价比的产品也有得赚。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出货量提升,前期投入的研发和模具成本会相对摊薄。

张锐对业内一品牌的打法记忆很深,“在一众千元自动猫砂盆中,某品牌推出了799元的自动猫砂盆。自去年12月上架电商平台,如今已经做到行业销量第一,出货量很大。”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品牌自己研发开模、注塑组装,那他的发货成本不会超过500元(研发和模具成本已摊薄)。定价799元的话,大概是300的毛利,去掉各种费用是200的净利。月销量按4000台算,那一个月就有80万,一年小一千万。而且他的量还在不断增长,所以这笔投入后可能是翻倍的增长。”

目前,德鲁申工厂仍以代工为主,但在张锐的计划中,之后也会争取做自有品牌,研发自己的新品。“市场混乱期间大家都想往外冲。之前有谁听过小佩?可销量起来了、认可度高了就成为了一个品牌。”

品牌争做差异化、巨头抢占赛道,代工厂也萌生了做独立品牌的心。可见宠物智能硬件赛道,虽处于早期,却也逐渐走出了小众。只是,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就是难以回避的高风险与高投入。创业者很可能会掉进“智能猫砂盆”的坑里无法翻身。Jason就曾见证过一家年营收超过4000-5000万的公司,因为巨资投入的智能猫砂盆销路不好,牵连整个公司倒闭。

大品牌进入与同质化竞争也不可小觑。当前,宠物智能硬件的功能十分相似,都是搭配手机App。或定时定量放水放粮、或自动铲屎打包,加之监测宠物的饮食、排便情况。

在大品牌进入后,行业竞争会更激烈。此时创业者就要找到差异化路线,或投入更多研发增强智能感。

除此以外,消费者对宠物智能产品还有顾虑——价格之外,安全性与实用性更成问题。

此前就有报道称智能饮水机或存在漏电问题,自动猫砂盆也传出过卡住猫咪致死的新闻。

在一位爱宠人士看来,智能硬件的安全性最重要。“自动猫砂盆我还没入手,首先是看到很多卡住猫咪的报道,其次是那东西很大很占地方。如果只能铲屎不能冲走,意义真的不是很大。”

 

 

3438亿元!热热闹闹的“京东618”正式降下帷幕。从京东提供的“剁手”数据可见:2021年6月1日0时至6月18日24时,2021“京东618,18周年庆”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创下新的纪录!京东618期间,下单金额最高的品类是手机、空调、笔记本电脑、冰箱、平板电视;售出商品件数最多的品类是饼干蛋糕、牛奶乳品、抽纸、调味品、休闲零食;购买力最强的省市是广东、北京、江苏、山东、上海。

没错!我们广东小伙伴“又双叒叕”喜提榜单第一。一不小心参与了3438亿元大项目的你,又有多少“待收货”呢?

广东消费者雨露均沾

广东省热销产品TOP5:手机通讯、家用电器、电脑办公、数码、食品饮料;可看出广东人消费特色是“没有特色”,各场景的消费要做到雨露均沾。其实这也不能说咱们广东人博爱,只能说咱们广东人不差钱,看上什么买什么,雨露均沾就对了。

广东省热销商品TOP5分别为:Apple iPhone11、小米11 AMOLED四曲面柔性屏游戏手机、卫仕猫咪营养套餐一年装、小米 Redmi K405G手机、联想笔记本电脑ThinkBook14锐龙版轻薄笔记本。看来广东的朋友很热衷于购买电子产品,当然,购买电子产品之余也顺便当一把铲屎官。

广东人的消费产品取向也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上行产品TOP5为:荔枝、蜜柚、番石榴、玫瑰柑、海鲜制品,都是高价值的水果海鲜。成交额同比增长分别为548.8%、430.6%、296.6%、215.9%、189.7%;老字号上行产品TOP5为:白云山、维达、格力、美的、华帝。

35岁消费群体是主力

广东省内城市消费方面,购买力最强的城区为:深圳市、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惠州市;购买力最强乡镇为:普宁市、长安镇、虎门镇、博罗县、寮步镇。而抛开销量,从下单金额来看,广东省黑马城市为揭阳市。

广东省用户特征显示,全省用户中女性占比47%;35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60%,消费需求增长迅猛;45岁以上用户占比13%。今年618,广东男女的购买欲望基本相当,而年轻人依旧是网购的主力军。而在下沉市场中,广东省同样表现强劲,手机通讯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94.7%,该省3-6线级城市成交额同比增长49%。

“老广”的618能赚钱

网购大促是很多高值商品的消费旺季。在今年的京东618,广州市民除了一般消费,还关注起了投资。数据显示,京东618广州用户金银投资成交额超过平时的7倍,腕表成交额超过平时的3.3倍,奢侈品、钻石成交额超过平时的1.5倍。 爱吃的广州人在618偶遇端午节,对食品消费的拉动作用就更强了。京东618广州区域数据可见,海鲜水产成交额超过平时的9倍;禽肉蛋品、猪牛羊肉成交额超过平时的2.6倍。很多人也借着大促购买家具和家装建材:装饰材料成交额超过平时的5.7倍,定制家具成交额超过平时的6倍,红木家具成交额超过平时的2.3倍。

618也是很多老广拔草、购买兴趣类商品的好时机。摄影摄像、影音娱乐类商品成交额超过平时的5倍,游戏设备成交额超过平时的3.6倍。618对数码3C类商品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电脑整机成交额超过平时的3倍,手机、智能设备成交额超过平时的2.5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6月13日,法拉利首场时装秀在意大利马拉内罗的法拉利工厂中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这也是自疫情暴发以来欧洲为数不多实现了线下举办的有观众见证的时装秀。

6月13日,拥有74年历史的跑车制造商法拉利推出的首个时装系列正式亮相,开启了该品牌在时尚与生活方式领域探索的新时代。据了解,时装将成为法拉利在汽车之外最大的投资业务之一,并计划在未来7到10年内使时装业务盈利占总利润的10%左右。法拉利首席品牌多元化官Nicola Boari表示,法拉利正尝试进军时尚界,并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品牌与核心业务整合。

T台初印象

6月13日晚上,法拉利首场时装秀在意大利马拉内罗的法拉利工厂中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这也是自疫情暴发以来欧洲为数不多实现了线下举办的有观众见证的时装秀。

执掌该系列的37岁设计师兼法拉利创意总监Rocco Iannone曾先后在Giorgio Armani、Pal Zileri等品牌任职。本次他带来了52个造型,模特们鱼贯穿行在停产了的“跃马”V12跑车装配线上,曼妙的服饰线条呼应了法拉利跑车标志性的流畅车身曲线。整个系列主打运动机能风,强调个性与实用性并存。

贯穿始终的法拉利标志性红黄撞色,彰显了与跑车品牌气质相符的大胆前卫。设计师强调,在他的设计中,最特别的莫过于印有法拉利标志性图案的丝绸和尼龙。“它们中的大多数是高性能技术的面料,但同时也具有高级时装的触感。”而最能直接唤起大众“法拉利印象”的元素,莫过于造型中频繁出现的对赛车手服的解构重组。例如,走秀首发阵容中超模玛莉亚卡拉的灰黑裙装,其中一边的鲜黄色袖子拼接来自于赛车手的风衣袖,而其他造型中也多见作为配饰的赛车手手套。

除此之外,Iannone还从上世纪中叶法拉利品牌档案中提取了经典赛车老照片做拼贴画,重新组合为衬衫、裙装和旅行袋上的印花,大打情怀牌。但怀旧不代表落后,顺应时下的“logo热”,设计师也大玩logo图案二次设计。无论是品牌标志的跃马图案,腰带袜子等单品上显眼的“Ferrari”字样,还是重复排列的小跑车图案,都在极尽所能地留下极具辨识度的T台初印象,打造出仅属于法拉利的未来主义赛车美学。

受众市场再开发

按照惯常思维,法拉利时装系列的目标客户大致估计锁定在法拉利已有的忠实客户群体中。他们大多是年纪较大的消费者,而且消费能力强劲——在每年生产的近万辆起价约20万美元的豪华跑车等候名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偏好低调奢华的面料和风格稳重舒适的打扮。

而在这个系列中,Iannone的设计却明显与预想中的受众背道而驰。他大胆地从风衣、飞行员夹克和派克大衣着手,在衣服的颈背位刻上著名的跃马标志;或者在口袋和袖子上巧妙地配上橡胶装饰,象征着对跑车传统的致敬,以此打造带有街头风格的精致外观。

此外,他设计的红黄派克大衣完全使用再生且可回收的塑料制成,该系列中用到的皮革也都是由经过认证的“零残忍”供应链提供,迎合了时下年轻人对可持续性的关注。从风格上看,Iannone将这个系列定调为“流动”:不仅有80%时装是无性别的设计,对穿着者身材的要求也十分灵活——从XXXS到XXXL码数一应俱全。

Iannone强调:“年轻一代有表达自我的能力,也有撑起一个品牌的能量。”因此,Iannone心中的目标受众实际上是那群并不了解一级方程式赛车历史的年轻一代。

展望未来,法拉利将避开一年两季的传统发布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在每年6月推出年度时装系列,然后遵循Supreme和Yeezy等潮牌青睐的“drop”模式,推出每月胶囊系列。而销售渠道目前主要是电商平台Luisa Via Roma和法拉利在马拉内罗、米兰和罗马的线下实体店。据悉,法拉利正计划2021年在美国洛杉矶和迈阿密、2022年在中国开设更多的分店。

“我们想吸引年轻人和女性买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那些购买法拉利跑车的人,还有那些对我们的品牌及价值有认识的人。”Iannone对媒体表示:“法拉利从来都不是一家念旧的公司,它时刻准备着把握当下的精神,展望未来。”

专门针对女性的个性化营销

从在时尚圈引起的反响来看,法拉利首个时装系列的发布无疑是成功的。但同时它也给关注它的人带来了更多的疑问:为什么深耕汽车行业要冒险走出熟悉的赛道而试水“转行”呢?毕竟,2020年法拉利获得近35亿欧元的收入,收获了5.34亿欧元的利润——已是相当不错的数字,并且还被英国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第二次评为全球最强的品牌。

首席品牌多元化官Nicola Boari表示,尽管法拉利是世界上最受认可的品牌之一,但他并不想当然地认为年轻一代拥有与他们父母辈相同的对法拉利的认知和热情。此外,正如Iannone在时装秀演出前指出的那样,尽管女性一直是法拉利品牌粉丝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从未被专门作为目标对象进行个性化地营销。Nicola Boari对CNN说,法拉利的企业战略没有任何变化,秀场系列只是品牌多元化项目的一部分。法拉利正希望通过接触更广泛的受众,来创造有意义的商业机会,“因为这将对我们的核心业务非常重要。”

还有分析指出,法拉利推出新的时尚业务其实是其母公司意大利阿涅利家族控股公司的Exor集团战略中的一部分。前段时间开始,Exor集团已在时尚界动作频频,先是在去年年底宣布为中国奢侈品牌“上下”增资约8000万欧元获得其控股权;今年3月又与Christian Louboutin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以5.41亿欧元收购Christian Louboutin 24%的股份。有评论表示,Exor集团加码时尚行业的种种举动,未免让人猜测它是否正将自己打造成可以与LVMH集团、开云集团等抗衡的又一奢侈品巨头。

但法拉利临时首席执行官兼法拉利母公司Exor的首席执行官John Elkann回应表示,集团兴趣众多,对创立品牌也很感兴趣;而在品牌中,高奢是一个有趣的类别。Exor集团目前有一个与从事食品、化妆品、设计和时尚业务的意大利中小型公司共同合作的小型融资项目,但没有将Exor集团转型为奢侈品集团的计划。

在当今高度商业化的市场中,品牌可以通过讲故事、营销策略和制造氛围,促使顾客相信围绕品牌发生的故事和消费品牌推崇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二十年,“法拉利”的招牌曾经贴在不少杂七杂八的商品上出售:旅行箱、香水、洗发水、赛事周边T恤、面向沙特阿拉伯市场的法拉利logo面纱,甚至是法拉利电脑,不免给人留下法拉利品牌产品风格混乱错杂的印象。

而现在,痛定思痛的法拉利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一半以上的贴牌许可,仅保留将由创意总监Iannone监督的关键合作伙伴关系,以更好地维持品牌调性。而本次时装秀除了走秀之外,还同期举办了“法拉利体验”活动,邀请顾客参观新开张的时尚精品店和Cavallino餐厅。而为了实现法拉利品牌气质的升级,位于马拉内罗的实体门店还请了专业设计工作室进行大修,用红色玻璃和白色砖墙赋予外立面现代活力的感觉。尽管有人质疑,这些体验活动可能会使品牌变得过分平易近人,但Nicola Boari回应表示:“我认为真正的风险在于,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会变得无关紧要,不被人所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昨晚下单,今天中午就收到货了。”6月17日,一位常年在京东购物的用户向分析师表示,“如果说前几年的618和双11,偶尔还可能会延迟半天,今年的配送则完全准时,一点都没感觉到现在是618。”

与这位用户的感受相一致的,是京东平台上一系列的世界级数字:库存周转31.2天、全国超200座城市实现分钟达……这些数字背后,是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高速运转的结果。

这样的数字放在平时已是惊人,然而在618大促期间,面对海量的订单与货物流转,得益于零售、物流、科技等多方合力,京东的链路依然无比通畅。

其中,技术作为基石,其作用更不可小觑。

“京东从第一天开始,‘智能’就一直贯穿在供应链中,力图做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近日在公开分享中,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智能供应链Y业务部负责人刘晓恩表示,“哪些事情让机器做更有效率,哪些事情需要由人来判断,我们力图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同时,刘晓恩直言,当前京东所达成的成就绝非终点,而只是京东在探索智能供应链道路上的一个节点,“我们正在往‘无人区’的领航者发展,甚至希望能够做到技术边界的探索者。也希望可以向产业端延伸,协助社会供应链体系做得更高效”。

以大中台打通供应链

京东近年来持续加码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而数智化供应链在实践的过程中,绕不开供应链大中台的建立。

所谓供应链大中台,核心在于打通从需求、场景、订单、商品流通等一系列供应链能力,包括场景的打通和连接的能力、需求与供应链高效匹配的能力、订单与供应链调度管理的能力,以及商品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能力,针对需要京东采购、入仓、备货的商品,京东还需要具备选品、定价、采购及物流的调拨、库存管理等能力。

“供应链大中台成立的背后,其实是整个京东大商超事业群的全景图。”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集采商品中心总经理祁婷表示。据介绍,成立于2020年4月的京东大商超事业群,目前涵盖京东超市、京东生鲜等B2C板块,同时也开拓出包括七鲜、物竞天择、数智农业等创新业务板块。

“大商超的业务存在几个特点,其一是品类特别多,包括消费品、生鲜等,细分下来更是涉及母婴、食品、酒水、个护清洁等品类。”祁婷指出,同时大商超业务的模式与渠道也是海量的,传统B2C涵盖会员制电商、线下卖场,还包括众多外部电商平台、商超合作伙伴、便利店、社区团购等多元业态。

在这个过程中,便涉及不同团队、不同形态渠道的配合,供应链大中台的设立,正是意在令全链路、全流程、全渠道形成“一盘货”。“我们将内部供应链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在不同场域内真正实现一盘货,并根据不同场景的用户特性、销售数据进行分类,将同一盘货供给不同的端。”

在外部,供应链大中台同样能够为品牌商创造价值。首先,一盘货的效率更加高效,同时各端数据完全能够实现回流,从而实现品牌商利用一个数据看板看到各端数据表现。由此,不同领域内的用户也能够最终回流给品牌方。此外,此举还能够通过不同前端的连接,帮助品牌实现全域营销。

“供应链中台并非一个系统,而是一个联结器,”京东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技术研发部总经理邹毅表示。在这个联结器中,上游连接了货物及物流履约能力,下游连接场景,“无论是双仓合一或是物竞天择,我们都在以更优的履约成本来服务更好的体验,并实现更低的成本,以更好的货物服务来满足更多端的场景。”

全国超200城实现“分钟级配送”

供应链大中台的复杂程度难以想象,而其实现也殊为不易,背后是依靠技术的力量。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通过持续深耕,将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融合实践,并大规模应用,助力合作伙伴降本增效、提升体验,打造“最科技”的京东618。

在供应链能力打造上,京东智能供应链决策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创造出京东“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1.2天”的世界级纪录。

刘晓恩介绍,京东实现31.2天周转的背后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海量的商品、复杂的仓配网络、线上线下多场景的零售模式以及与大量上游供应商的供需匹配。

以运营效率著称的全球零售业巨头Costco,其最新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0.9天,但其管理的SKU只有几千个,而京东有数百万SKU和1000多个仓库,周转31.2天在全品类自营模式下,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除了高效周转之外,技术在京东供应链中的应用,还形成了无缝对接的一体化供应链,同样在本次618期间发挥出巨大势能,助力全国超200城实现“分钟级配送”。

据介绍,2020年,京东零售与物流就已联合推出了“预售前置模式”,将消费者下单的预售商品前置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快递站点,一旦支付成功,最快5分钟内即可完成收货。

“京东物流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的一体化供应链,成为今年京东618高效稳定运转的‘稳定器’,一方面全力保障全国范围送货上门、超200城最快分钟达,另一方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供应链势能,为广大商家充分应对京东618提供强力支撑。”京东物流战略与创新业务部资深专家卫海星介绍道。 (编辑:张伟贤)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新冠疫情暴发一年后,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科学的重要性达成了高度共识 -- 科学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挑战。2021 3M科学现状指数(State of Science Index)年度调查报告显示,自这一最严峻的公共健康危机暴发以来,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度显著提升。如今,中国民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仰赖科学来克服疫情挑战,重拾美好生活。

“随着世界各国朝着塑造更安全、更环保、更强大、更公平的未来这一共同使命迈进,科学所扮演的角色也早已不仅限于作为团结各方的纽带。”3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罗曼(Mike Roman)表示,“全球民众对科学的信心有目共睹,彰显科学力量的例子也不断涌现,从减缓新冠疫情的影响到推动可持续发展,科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相信科学将把我们从新冠疫情中拯救出来(中国97%对全球85%),还是相信科学将使得2021年比2020年更美好(中国98%对全球87%),愈来愈多的人崇尚科学的力量与作用。

“随着大家的关注点转向新冠疫苗,大家正寄希望于借助科学手段遏制疫情的蔓延。人们认为科学正引领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中国民众尤为确信这一点。如今,越来越多的民众相信科学能够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最紧迫的议题,例如气候变化、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不平等、全球合作等。”3M大中华区研发运营总经理熊海锟表示,“2021年度的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报告表明,中国民众对科学的兴趣度比大多数的国家都高,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人们认为科学对社会的未来大有裨益,也因此愈发重视STEM教育等领域。”

3M大中华区研发运营总经理熊海锟介绍2021 3M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中国报告

科学现状指数是由3M发起的一项第三方独立研究,在过去四年中每年进行一次调查,以追踪民众对于科学的态度。2021年度的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于2021年2月至3月间开展,研究范围覆盖17个国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也是新冠疫情期间进行的第二次科学现状指数调查。

人们对科学的高度信任为未来创造了希望

今年的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表明,科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民众的内心注入了希望。与全球69%的数据相比,绝大部分(91%)的中国民众认为,年轻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对科学和科学相关议题的参与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预示着我们将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后疫情时代。年轻人对科学与日俱增的热情表明,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科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将持续提升。有信任的地方,就有希望。在中国,97%的民众认为科学为他们带来了未来的希望,而相应的全球比例为89%;96%的中国民众认为不重视科学将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全球比例是85%。

人们对科学的信任程度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多以来,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程度显著上升,创下了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开展四年以来的新高。如今,中国有97%的人信任科学,在受访的17个国家中拥有最高的科学信任度。

对科学的高度信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日常生活重回正轨。大多数中国民众在公共场合会佩戴口罩(86%)、勤洗手(81%),并尽可能避免参加大规模集会(75%)。若有人质疑科学,大部分中国民众(中国85%对全球75%)都会捍卫科学,而在中国Z世代的成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

改善STEM平等性以助力科学进步

2021 3M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人们对STEM教育怀有浓厚兴趣,几乎所有中国民众都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人投身到STEM相关职业中去(中国96%对全球90%)。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九成(88%)的中国民众更倾向于追求STEM职业。与此同时,全球只有60%的民众表达了这一想法。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弱势群体的STEM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仍然普遍。为倡导STEM平等,96%的中国民众认为促进STEM领域的多元和包容非常重要。事实上,无论男女,都一致同意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解决女性面临的STEM不平等问题。为此,人们相信必须营造公正平等的环境。在中国,81%的民众承认少数弱势群体经常无法获得平等的STEM教育机会(全球73%)。

中国民众认为,解决STEM不平等问题离不开来自企业的助力。3M 2021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97%的中国民众(全球89%)认为,企业在推动STEM多元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那些认为企业应当为STEM教育提供支持的民众中,他们希望企业优先考虑的举措包括为孩子和老师创造更多STEM教育资源(45%)、投资于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热情的项目(43%)以及帮助确保弱势的学生有平等的机会接受 STEM 教育(40%)。

为此,3M近日设定了全新的以教育为重点的全球目标,致力于在社区、商业实践和工作场所等领域促进更高的公平性。到2025年底,3M将为弱势群体创造500万个STEM及专业技能相关的学习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公平。在中国,3M自2013年起就持续开展了一系列 STEM相关的公益项目,不仅在随迁子女集中就读的学校设立了STEM教育基地、定期邀请员工志愿者为学生带去融合3M创新科技和STEM教学理念的科学互动课堂,3M在过去数年间还坚持在暑期向学生开放3M中国研发中心、邀请他们走近与体验科学。截至目前,3M中国已累计有逾千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了相关活动,总服务时间超过2400个小时,并累计为5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科学启蒙与关爱。

人们认为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

中国乃至全球民众都表现出了对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高度认可,并认为科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破局之道。几乎所有中国民众(96%)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他们变得更具有环保意识,这一比例远超其他国家(全球77%)。在中国,各代际间达成了共识,都认为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以助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98%对全球89%)。

在过去一年内,大多数中国民众都愈发关注环境议题,前三大受关注议题依次是空气污染(78%)、气候变化(76%)和自然灾害日益加剧(73%)。其中,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几乎所有中国民众(97%)都同意人们应当立即采取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延缓气候变化进程(全球89%),而98%的中国民众则认为人们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为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全球89%)。

2021年2月,3M宣布预计将在未来20年内投资约10亿美元,用以加速实现新环保目标,具体包括: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全球所有工厂减少25%的用水量以及以及提升生产排水的水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M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Gayle Schueller表示:“守护人类和地球的健康时不我待。只有凭借与客户、其他企业、政府和国际团体多方的通力协作,我们才能应对全球的环境挑战,进而塑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携手共进,以科学的解决方案铺就未来之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人们期待见证更多国际合作及政府和社会资本间的合作。98%的中国民众表示为应对重大挑战,国家间应当合作制定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98%的中国民众认为政府和社会资本间应深化合作,以助推科学进步。

合作是科学进步的前提,而企业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病毒疫苗、自然灾害、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中国民众最期待见证企业与政府间展开合作,推动相应法规或政策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好准备,并帮助弱势群体学生获得高质量的STEM教育机会。

展望未来,98%的中国民众都相信2021年会因为科学而变得更美好。若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人们首当其冲最想做的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无需佩戴口罩,以及出门旅行。长远来看,随着民众对STEM教育抱有更高的期望,并推动改善相关领域的公平性,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有望勾勒出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在中国,许多民众相信科学不仅是帮助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得以恢复的关键所在,更有助于为全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欲了解有关2021 3M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中国报告发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3m.com.cn/2021SOSI。

研究方法论

3M科学现状指数调查探究了全球民众对于科学的态度,洞悉人们如何看待和感受科学,以及人们对科学如何影响世界的看法。本次调查是3M科学现状指数的第五次调查,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

3M委托第三方全球调研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在2021年2月至3月间对17个国家的成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国家约有1000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参与了调查: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每个国家的误差幅度为+/- 3.10个百分点

除了跟踪问题外,所有问题的全球百分比都是17个国家的平均值

为了让本次调查数据能够与前几年的3M科学现状指数统一统计口径,我们使用了9个国家的跟踪平均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6月18日消息,天猫对外宣布,今年618期间,淘宝天猫上每笔订单的碳排放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7.6%。这是国内首次有平台宣布网络订单的碳减排量。

“在618筹备过程中,我们就制定了碳减排目标,阿里云也发布了面向未来的‘零碳云’计划,我们希望这次618成为更绿色低碳的消费节日”,天猫618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他介绍,下降的17.6%主要由3部分构成:算法优化带来的单位算力耗能下降;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提升带来单位能耗碳排放下降;智能装箱、地网光伏带来的物流环节减碳。

“消纳1度风电可减少800克碳排放,今年618期间,张北数据中心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碳8160吨,这还只是使用清洁能源带来的减排”,阿里云IDC能源与碳管理高级专家程明称。

“好价格”与“好价值”,从来不矛盾。在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看来,不强调交易总额谈绿色发展,是企业发展观的递进。平台企业身位变一变,对商家、行业、消费者也有示范效应。

“双碳”目标对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出要求。碳排放“家底”如何、减碳方向在哪,都要借由数字化能力盘查、驱动。正因此,阿里首席技术官程立认为,碳中和不仅是环保概念,更是技术路线,在落实“双碳”战略过程中,数字基建会朝着绿色基建迈进。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零碳社会》中也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概念。他认为,绿色基础设施将会成为技术与社会的纽带,“将新的通信技术、新的能源、新的交通运输模式和新的建筑环境结合在一起”。

“向社会输出数字化能力,阿里巴巴一直在做,我们现在要利用数字化能力做好‘减碳三环’,自身节能减排的内环,推动生态企业脱碳减排的中环,公众绿色低碳消费的外环,都不能落下”“以前618、双11,我们的技术力量,主要保障商业价值平顺实现;现在要更好推动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实现”,程立称。

数据中心向来是耗电大户。2018年起,阿里加入张家口“四方协作机制”风电交易,截至今年5月,共交易绿电约4.5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内蒙古乌兰察布,同样“风”“光”无限。阿里云数据中心去年风电光伏使用占比38.2%,今年前5个月提高到45%。

算法优化,对降低每笔订单能耗也非常关键,为此还催生了一部“煮蛋减史”。2005年,阿里每10笔电商交易所消耗能源能煮熟4颗鸡蛋;到2019年,只能煮熟1颗鹌鹑蛋,“今年618,因为算法继续优化,只能煮出一颗溏心鹌鹑蛋了”,程明笑称。

在减碳一事上,物流的“末梢神经”也高度敏感,尽管每一单不多,但加总起来不小。据国家邮政局数据,今年前5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面对每年百亿包裹,菜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绿色心法”:能否不用纸箱?如果一定要用,能否少用?少用基础上,能不能多装东西?

在618前的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宣布打造全链路绿色解决方案。618期间,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东莞的菜鸟绿色物流园区光伏发电量超过163万度。经测算,通过共配物流中心、智能装箱算法、屋顶光伏电站等,菜鸟在618期间可减排约13185吨二氧化碳。

低碳本地生活与低碳商场也在持续推进。618期间,饿了么平台累计送出无餐具订单2千多万单。据测算,因少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的碳排放量近400吨,相当于种下了2.2万棵梭梭树。在“告别最后一张小票”后,银泰在618联手十多个化妆品大牌发起绿色联盟,空瓶回收量较去年翻了一番。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6月17日,百度Apollo与ARCFOX极狐共同发布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Apollo Moon基于北汽极狐阿尔法T纯电车型定制而成,是百度Apollo的第五代L4级自动驾驶车型。

自动驾驶是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华为、滴滴、小鹏汽车等车企、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入局。

59项出行服务

据介绍,依托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技术积累,Apollo Moon采用“ANP-Robotaxi”架构,不仅让共享无人车套件轻量化,还可与智能驾驶汽车数据共生共享,打造超强数据闭环。在领航辅助驾驶ANP独立闭环的基础上,共享无人车增加1颗定制激光雷达和相应无人驾驶冗余,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驾驶自动化分成0-5六个等级。本次百度实现的L4级自动驾驶属于高度自动驾驶,要求驾驶自动化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和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同时,Apollo Moon具备全传感器及计算单元冗余,完善的失效检测及降级处理策略,支持5G云代驾、V2X等功能。整体相较上一代车型能力有10倍提升,复杂城市道路送达成功率高达99.99%,即使一套系统发生了失效,也能确保整车仍然执行驾驶指令,将乘客送到安全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Apollo Moon拥有59项出行服务设计,并提供“专车”级体验,包括四门锁独立控制,上下车动态身份认证,后排乘客状态检测等功能;在车外交互上,车顶外屏车辆状态显示,便利人车互认;在乘客便利性上,提供后排乘客安全带提醒、语音交互、APP控制空调车窗、智能车门等功能。

在硬件方面,Apollo Moon基于北汽极狐阿尔法T深度定制,整车拥有13枚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2个激光雷达。外观上,整车仅有顶部的交互屏幕、激光雷达为后装产品,其他传感器组件与车身融为一体。

其中,位于车顶的主激光雷达由百度与禾赛共同定制而成。车辆前方还有一个前向毫米波雷达,用于检测行人,这枚激光雷达安装在传统前向毫米波雷达的位置。

Apollo Moon计算设备也进行了更新,算力达到800TOPS,并采用了水冷散热,因此车内环境会更加安静。在此基础之上,Apollo Moon的纯电续航也能达到650km(未指明标准),与原厂车NEDC 653km的续航相比,几乎完全相同。

Apollo Moon整车具有5年以上运营周期,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未来3年将推出1000台

发布会现场,百度与极狐还签署了全新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预计在未来3年落地1000台共享无人车,这将助力百度Apollo共享无人车出行服务3年内覆盖更多城市区域。

近期,百度Apollo将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开展共享无人车落地运营。

据悉,百度自发布Apollo计划以来,已获得智能驾驶专利达2900件,拥有244张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过1200万公里,并且每天以4万公里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天绕地球一圈。

自动驾驶是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滴滴近期发布了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双子星自动驾驶硬件平台,为未来Robo-Taxi等产品的规模化部署奠定基础。小马智行正在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PonyAlpha X生产线,预计产能规模为100万辆/年。

据零壹智库发布的2021年自动驾驶专利排行榜,进入前10的企业分别为百度(2009件)、华为(1332件)、大疆(705件)、吉利(664件)、腾讯(522件)、博泰悦臻(512件)、滴滴(453件)、小鹏汽车(434件)、奇瑞汽车(420件)和比亚迪(397件)。从专利数量来看,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优势显著。

科尔尼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包含车端、道路、云等)市场规模可达800亿美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2800亿美元。

美股投资网表示,量产乘用车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有望进入快速提升阶段。L4级自动驾驶商业运营车辆方面,封闭道路和低速场景中的研发投入加速,开放道路也将迎来更多机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印度信实集团(Reliance)旗下的 Jio Platforms 与美国谷歌公司联手开发的廉价智能手机 “Google-Jio” 遇到了供应链断裂的难题。

去年 7 月,信实集团 CEO 穆克什 · 安巴尼(Mukesh Ambani)宣布将与谷歌联手打造 “Google-Jio” 廉价智能手机。他在公司大会上表示,该款手机将由谷歌负责构建安卓操作系统,而信实集团将负责设计低成本的 4G 或 5G 智能手机。

▲来源于 CMR 数据机构

据 CMR 数据机构发布的市场报告显示,2021 年一季度季度的印度 4G 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4%。其中,中国的小米、Vivo、realme、OPPO 共占据了 84% 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相关人士分析,“Google-Jio” 的入场可能会抢占中国手机厂商的印度市场份额。

一、本土化组装,信实试图用 “Google-Jio” 征服印度手机市场

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电信巨头穆克什 · 安巴尼计划通过 “Google-Jio” 征服印度市场,该款手机将实现印度本土化组装,主打价格优势。

信实集团和谷歌在去年 7 月达成合作后,就开始研发 “Google-Jio” 手机。

这款由谷歌与信实集团联手打造的廉价智能手机可能将在 6 月 24 日的股东大会上发布,最早将在 8 月或 9 月正式亮相。

据悉,信实公司最初将该款廉价智能手机的初始销售额定为数亿美元,但现在降低了目标销售额。

值得一提的是,安巴尼表示,他已经从 Facebook、谷歌和高通公司等多家美国公司那里获得了 200 多亿美元的投资。除了推出智能手机之外,他还将在本月推进与高通和 Facebook 旗下的 WhatsApp 在 5G 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

二、低价高效的安卓系统,谷歌重启 “ 安卓 One” 计划

迄今为止,参与 “Google-Jio” 项目的谷歌工程师们一直致力于用最低的价格提供优质的软件体验。

该团队试图让搭载低成本硬件的安卓系统也能处理系统崩溃问题,让系统恢复正常。

谷歌并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尝试。

谷歌曾在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出了廉价安卓手机计划 “ 安卓 One”,与各国手机厂商合作推出 100 美元以下的廉价安卓手机。

2015 年 8 月,谷歌选择与中国手机品牌传音(Infinix)合作,推出的廉价智能手机 Hot2,定价低于 90 美元,主要在非洲地区销售。Hot2 采用了联发科四核处理器,内存 1GB,机身存储为 16GB,支持存储卡扩展以及双卡双待,手机屏幕为 5 英寸,配置了 2200 毫安时的电池。

但谷歌的 “ 安卓 One” 计划在印度市场遭遇了失败。面对中国的廉价智能手机产品,“ 安卓 One” 的相关产品在性价比上难以占据优势。

如今,谷歌再次试图用廉价智能手机打进印度市场。谷歌与信实集团的合作代表着谷歌试图重启 “ 安卓 One” 计划,在印度市场展开新的尝试。

三、硬件短缺、零件价格翻倍、货运成本高,疫情下的印度手机制造困难重重

据悉,目前 “Google-Jio” 研发团队已经完成了手机硬件以及相应安卓系统的设计。但受疫情影响,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激增,采购手机相关零件困难,“Google-Jio” 制造计划受到影响。

据相关人士透露,上周,信实集团和谷歌团队开会讨论手机硬件规格的最终结果,但似乎没有得出结论。显示器和芯片组(chipsets)等重要手机零部件供应不足,公司采购的时长变化,这些状况都会影响着研发团队最终的硬件选择。

由于目前全球芯片短缺的困境,制造商获得显示器和芯片组这类手机零件的时间从原来的 35 至 45 天,增加到现在 65 至 75 天左右,几乎延长一个月。

行业人士透露,像那些可以组装智能手机零部件的表面安装技术机器(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machines),它们的交付时间已经从去年的 60 天,增加到现在的 6 个月。

不仅是手机零部件交付的时间翻倍,它们的价格也近乎翻倍。

据组装 “Google-Jio” 的员工称,安装在智能手机充电器里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它的价格从几个月前的 5 美分涨到 9 美分,价格翻了一倍。而显示器的价格也涨了 40%。

此外,货物运输的成本也不断上涨。

印度相关人士表示,在疫情前,一个 20 英尺的货箱从中国运到印度只需花费 800 美元的费用,现在则需要花费 3600 美元的费用。

相关人士表示,产品供应链的中断以及相关手机零件的价格上涨,运输费用增加等因素将会导致 Google-Jio 的产量降低,甚至可能推迟发布计划。

结语:疫情之下,Google-Jio 能否成功抢夺印度手机市场

信实集团和谷歌团队联手打造的 Google-Jio 主要定位为廉价智能手机,将实现印度本土化组装。

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最新研究指出,2021 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3900 万部,同比飙升至 26%,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前景广阔。

但由于疫情影响,印度尚在封锁时期,工厂难以按时交货,手机制造的成本不断上涨。

而这时主打 “ 廉价 ” 标签的智能手机是否能在定价与性价比上,与中国手机一较高下,给印度手机市场带来变数,我们拭目以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