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制药巨头礼来公司(LLY)将于周二对两家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大量配制其重磅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tirzepatide)。礼来起诉的两家药店分别是位于亚利桑那州吉尔伯特的Strive Pharmacy和新泽西州东温莎的Empower Pharmacy。这两起案件将分别在特拉华州和新泽西州的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
替尔泊肽是用于减肥的Zepbound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Mounjaro的活性成分。
礼来在对Strive Pharmacy的诉讼中指出“Strive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必然是,其产品比‘大型制药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更能为个人消费者定制,且Strive提供的治疗方案更适合患者,因此能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说法既不属实,也毫无依据。”
在对Empower Pharmacy的诉讼中,礼来指责该药店引用了礼来自己关于替尔泊肽的研究。尽管Empower版的药物为片剂形式,或者是添加了烟酰胺(礼来上市的Zepbound和Mounjaro中都不含该添加剂)的注射剂。
礼来还向约50家配制药企和远程医疗公司发出了停止侵权的函件,要求它们确认已停止大规模配制替尔泊肽。
在替尔泊肽短缺期间,配制药房依法被允许配制该药物的复方制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24年10月宣布替尔泊肽短缺问题已解决,并在12月驳回了配制药行业贸易组织的质疑,维持了这一决定。
礼来的竞争对手诺和诺德(NVO)的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也曾出现短缺,该药物以Wegovy的名称进行减肥药销售,以Ozempic的名称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销售。目前,这一短缺问题也已得到解决。
FDA曾表示,在3月19日之后才会对生产替尔泊肽的外包机构采取行动。对于司美格鲁肽,这一日期是在5月22日之后。
Empower在其网站上声称,“仍然可以合法生产经过改良的复方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这意味着添加“可能提供额外代谢益处”的维生素B,或者将药物制成口腔崩解片。
Strive在其网站上关于替尔泊肽有如下表述“这种复方药物仅在市售产品缺货,或处方医生认定对患者存在临床显著差异时才可使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特斯拉(TSLA)股价刚刚经历了自2022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并遭遇了上市15年来第三大跌幅。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价在今年前三个月暴跌36%。
上一次更严重的下跌发生在2022年底,当时股价暴跌54%。该季度包括马斯克出售价值逾22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为其440亿美元收购推特(后更名为X)提供资金。
上周五,马斯克表示,他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收购X,这笔交易对这家社交媒体公司的估值为330亿美元。
特斯拉第一季度股价下跌导致市值蒸发逾4600亿美元。该季度的大部分时间与马斯克在第二届特朗普政府任职的时间重叠,他当时领导了削减政府支出和监管的工作,并解雇了数万名联邦雇员。
马斯克领导着所谓的政府效率部(DOGE)。截至周一,DOGE网站声称,截至3月24日,该计划已削减了1400亿美元的联邦支出,这一数字不到特斯拉第一季度市值损失的三分之一。
“我的特斯拉股票和所有持有特斯拉股票的人的股票都缩水了大约一半,”马斯克周日晚间在威斯康星州绿湾举行的集会上表示,他支持一名右翼法官参加周二的州最高法院选举。“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份非常昂贵的工作。”
DOGE的网站此前存在大量错误,导致该组织修改了其关于节省开支的说法。马斯克对联邦预算中浪费、欺诈和滥用的许多指控也被证明具有误导性或虚假性。
马斯克最近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布雷特·拜尔采访时表示,他和DOGE计划在5月前将联邦总支出削减1万亿美元。马斯克在白宫的角色是拖累特斯拉股价的一个因素,因为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特斯拉门店和车辆的抗议、抵制和暴力袭击浪潮。
特朗普总统的汽车关税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它们涉及特斯拉的主要供应商,尤其是墨西哥和中国。对关税的担忧引发了科技股更广泛的抛售,纳斯达克指数当季收跌10%,为2022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特斯拉还面临其他不利因素,比如新车销量大幅下滑,以及马斯克承诺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而竞争对手在扩大市场领先优势带来的压力。
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将于6月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无人驾驶叫车业务,但一些分析师对该公司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表示怀疑。
大约10年来,马斯克一直承诺,现有的特斯拉汽车只需再进行一次软件升级,就可以变成可以使用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该公司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即将推出的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版本也需要进行硬件升级。
尽管第一季度股价下跌令股东感到痛苦,但他们在最近经历了类似的波动。2024年第一季度,由于汽车销量下降和竞争加剧,特斯拉股价暴跌29%。但该股在今年的剩余时间里出现反弹,最终上涨63%。
“从长远来看,我认为特斯拉股票会表现良好,”马斯克在绿湾集会上表示。“所以,你知道,现在可能是一个买入机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特斯拉(TSLA)上个月在法国的销量急剧下降,注册量下跌了37%,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发展依旧艰难。根据法国汽车行业协会“汽车平台”(Plateforme Automobile)的数据,这家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电动汽车制造商3月份在法国的新车注册量为3157辆。与法国整体汽车市场相比,这一下滑幅度尤为明显,同期法国汽车行业总销量下降了15%。
特斯拉2月在法国注册量也下降了26%,而1月更是锐减63%。销量下滑的原因在于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以及车型换代对该地区业绩的影响。
2月,由于欧洲买家对埃隆·马斯克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中所扮演的角色表示不满,特斯拉在欧洲的新车销量也同比大幅下降40%。
当前,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名为“打倒特斯拉”(Tesla Takedown)的抗议活动,示威者指责马斯克助长极右翼运动,并呼吁抵制该公司。
埃隆·马斯克今日称,计划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职务。在接受采访时,马斯克表示,有信心在离职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赤字的目标,并强调政府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浪费和欺诈,有信心在不影响关键服务的情况下减少15%的支出。
截至发稿,特斯拉在周二美股盘前交易中上涨了1.4%。然而,年初至今,其股价已累计下跌近3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周一,德克萨斯州的一名联邦法官否决了强生公司(JNJ)第三次试图让其创建的子公司宣布破产,以解决数万起指控该公司滑石粉导致癌症的诉讼。该提议旨在终止指控其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导致卵巢癌的诉讼,即这是该公司破产策略第三次在法庭上失败。
强生公司曾声称,该计划得到了83%的索赔人的支持,高于美国破产法规定的75%的要求。根据该计划,子公司Red River Talc将宣布破产,然后获得约90亿美元的资金来支付索赔人,而不是通过法律诉讼。
据报道,在休斯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审判后,美国破产法院法官Christopher Lopez驳回了这一说法,称索赔人的投票存在缺陷。Lopez批评强生公司,称该公司“为数千名债权人提供了不合理的短投票时间,而且不惜一切代价达到75%的比例”。
强生公司没有上诉,而是表示将重新诉诸侵权诉讼制度。它还将从破产决议中收回约70亿美元的储备金。强生全球诉讼业务副总裁Erik Haa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决定对每一宗诉讼都提起诉讼,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是贪婪的原告律师捏造的虚假指控,他们寻找另一个财力雄厚的起诉对象,并受到诉讼资金支持的律师广告的推动。”
强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上午8点召开电话会议,讨论其未来的打算。强生公司此前曾两次尝试采用所谓的“德州两步”破产策略,但均被强生总部所在地新泽西州的一名法官驳回。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格芯(GFS)正在探索与中国台湾省芯片制造商联电(UMC)进行合并,旨在打造一家更具弹性的老一代半导体制造商。然而,这一交易实现的可能性较低。
今年2月,Tim Breen被任命为格芯新任首席执行官,并将于4月上任。他愿意考虑各种交易选择,包括与联电进行合作。由于讨论是私下进行的,这些知情人士不愿透露姓名。
目前,格芯市值约为200亿美元,联电市值约为170亿美元。两家公司都从事周期性很强的业务,需要大量资本支出。格芯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来为直接收购提供资金,因此交易可能需要它大量借贷或稀释其股票。
除了如何合并两家公司以及谁将控制业务的复杂性之外,地缘政治也会使合并充满挑战。彭博情报技术分析师Charles Shum和Steven Tseng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此类交易可能需要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是一个重大障碍”。
格芯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联电首席财务官Liu Chi-tung拒绝置评,称公司不讨论市场传言。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加征更多关税,中国台湾省芯片制造商已成为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的先锋。半导体为从人工智能革命到汽车生产等所有领域提供动力,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半导体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联电尚未回应格芯最近关于合并可能性的询问。
Wolfe Research分析师Chris Caso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合并后格芯将“扩大规模,而联电则能够将其产能分散到中国以外地区”。“成熟节点制造领域的行业整合将使供应商能够抵御来自中国供应商的更大侵蚀,并提高他们在客户中的地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有“英伟达(NVDA)亲儿子”之称的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供应商CoreWeave(CRWV)上周五通过15亿美元IPO登陆资本市场后,引发华尔街分析师群体罕见的分歧评级。这家GPU服务商在上市次日(周一)收跌7.30%,报37.08美元,已跌破40美元的IPO发行价。
看多阵营代表Michael Del Monte在周一发表的文章中给予“强力买入”评级。
Del Monte写道“尽管CoreWeave首日表现不及预期,但市场可能忽视了其与OpenAI签订的119亿美元框架协议带来的增长潜力。虽然存在对微软(MSFT)的依赖和市况波动风险,但OpenAI合作前景足以支撑积极预期。”
看空阵营则呈现不同角度的质疑。The Value Portfolio分析师以“重度依赖微软等大客户”为由给出“强力卖出”评级。
Value Portfolio强调,CoreWeave的“AI数据中心战略存在重大风险——既需要持续投入巨资更新GPU设备,又面临AI需求波动和技术迭代的双重压力”。
分析师James Foord持类似观点,予以“卖出”评级,并指出“此次IPO遇冷反映市场对AI热潮退烧的担忧,加之对核心合作伙伴的过度依赖及高额现金消耗问题”。
持中立态度、给予该股“持有”评级的The Value Investor分析师撰文表示“CoreWeave同时依赖英伟达的GPU供应和微软(贡献60%营收)的商业模式,叠加行业资本密集型特性,在竞争激烈且快速迭代的AI基础设施领域,其复杂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可能构成潜在风险。”
截至周一收盘,华尔街平台分析师对CoreWeave的平均评级为“卖出”。
值得注意的是,Bluesea Research分析师上周日警示称,CoreWeave的IPO表现将成AI行业风向标。Bluesea 指出,作为英伟达持股6%并计划增持的企业,若其股价短期内大幅跌破40美元发行价,可能引发市场对英伟达股票的看空情绪。该机构目前对英伟达维持“卖出”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截至美东时间3月31日美股收盘,2024年涨幅高达340%的“AI大牛股”Palantir(PLTR)股价延续了2月以来的疲软趋势,投资者们正在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解放日”面向全球的关税政策对于美国经济的潜在冲击及4月2日关税政策对这家聚焦于“AI+大数据分析”公司的影响进行定价。相比于2024年惊艳全球的股价表现,2025年以来因特朗普关税风暴重创美股Palantir涨幅仅11%,但是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主要因一部分投资者仍非常看好该公司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生态将带来的乐观AI创收前景。
然而,来自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的分析团队指出,特朗普政府计划于4月2日宣布的更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从Palantir股票定价曲线以及该股仍然处于历史高点的估值动态来看,该股并未做好应对经济低迷的充分准备。
自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已对多个美国重要贸易伙伴加征新关税,并计划于4月2日宣布所谓的“对等关税”以及面向某些特定行业的潜在关税细节。特朗普政府将万众瞩目的4月2日称为“解放日”。
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之际,风险资产多头们近日可谓遭遇多重利空打击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信心骤降、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衡量指标明显抬头(恰逢“4月2日对等关税解放日”前夕)彰显通胀猛兽卷土重来趋势,以及美国消费者们长期通胀预期处于1993年2月以来最高。在这些打压因素合力施压之下,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将陷入“滞胀”乃至深度衰退的预期自2月以来持续升温。
在通胀持续高企以及4月2日“对等关税”威胁带来的双重重压之下,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今年第一季度创下近三年来最大季跌幅,避险资产则表现亮眼,现货黄金一季度则累涨19%,迎来38年来最强劲的单个季度涨幅。在对外加征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急剧转向激进基调,导致通胀、消费者信心等经济数据全面恶化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内阁甚至拒绝对陷入跌势的美国股市施以援手,令美股市场长期以来屡试不爽的“逢低买入”策略也全线溃败,数十亿逢低买入的散户投资自们损失惨重。
大摩表示,以上这些宏观层面的利空都是Palantir股价自2月触及52周新高以来已大幅下跌约30%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Palantir是一只估值过高的高贝塔股票。大摩在研报中建议投资者们对于Palantir保持谨慎立场,警告切勿追高以及切勿激进地进行“逢低买入”操作。贝塔值是衡量某只个股相对于整体市场的波动性。Palantir目前的贝塔值超过1且接近2,表明其波动性大幅高于标普500指数,即标普500指数因宏观经济预期恶化而下行时,Palantir下行幅度可能更加剧烈。
此外,这家AI+大数据分析公司预期市盈率高达150x,即使与估值处于高位的“AI芯片霸主”英伟达(NVDA)相比也显得估值过高。
大摩表示,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在经济衰退风险上升时,Palantir股票对绝大多数等待逢低买入的机构或散户投资者们来说缺乏吸引力——因为在经济困难时期,投资者们往往会避开估值过高且兼具高贝塔属性的股票。
更重要的是,Palantir政府业务敞口过高,在特朗普政府与马斯克领导的DOGE大砍财政支出的大背景下,推动Palantir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可能消失殆尽,这对于Palantir极高估值而言无异于灾难性的影响事件。因此在大摩看来,Palantir面临“戴维斯双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即以企业盈利能力为核心的基本面与PE估值体系同步下行所催化的股价持续下跌走势。
但是,也有投资者强调,Palantir将凭借其强大的“AI+数据分析”软件生态平台,向更多企业端客户渗透来维持强劲涨势,这也是多头们看涨该股的核心逻辑,多空交锋后续可能愈发激烈。
关于“4月2日”是否有可能成为美股市场的积极催化,大摩表示,4月2日可能无法为市场带来明确答案,投资者不应视之为"靴子落地"的时刻。面对众多变量,大摩分析团队认为选择单一路径来指导投资策略毫无意义,而是建议等待4月2日来解答两个关键问题公告是否能明确关税政策的具体路径,将其从未知变为已知;以及关税增加规模是否足够大,足以进一步恶化美国经济前景。
Palantir是什么来头?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何重磅产品?
Palantir由亿万富翁彼得·泰尔于2003年联合创立,该公司长期以来强调其与美国政府及其盟友的稳固合作关系。该公司所有软件产品被美国军方几乎所有重要分支机构长期使用,并且是参与该国军事人工智能项目开发的核心力量。这家总部位于丹佛的美国大数据软件巨头已经从为美国情报界提供独家服务,发展成为与美国及其盟国多家政府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及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通用磨坊公司、Aramark Services、松下北美公司和康明斯公司等众多公司进行长期商业合作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科技公司之一。
Palantir最早因为在美国政府追捕击毙本·拉登行动中,为政府提供重要数据与情况分析支持而闻名全球;虽然Palantir对此从未给予正面承认,但媒体以及军事爱好者们普遍认为Palantir在这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Palantir因此一战成名。
聚焦于“AI+数据分析”的美国数据软件巨头Palantir在2024年该公司股价飙升超340%,该软件巨头的股价可谓乘着投资者们对AI无比狂热的投资浪潮,且越来越多的商业客户和政府客户开始使用Palantir的“AI+数据分析”软件生态平台。Palantir的生成式AI平台“AIP”与Palantir现有数据分析软件生态系统全面集成,客户可以通过简单问答的方式调用Palantir核心模块和功能,使企业组织能够有效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数据分析,提高洞察力和运营效率。
Palantir凭借其AI驱动的数据分析平台,不仅在国家安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近期也在美国商业市场展现出无比强大的需求端增长潜力。Palantir的AI软件生态已覆盖美国几乎所有军事部门,并扩展至美国盟友,随着商业AI软件需求的爆发式增长,Palantir正引领一场由AI软件,而不是由高性能AI芯片所全面主导的“人工智能革命”。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的销售额跃升36%,达到8.275亿美元,美国市场商业类销售额大幅增长了64%,达到2.14亿美元。商业业务的业绩展望方面,Palantir预计2025年美国商业销售额将增长大约54%,达到10.8亿美元。
影响Palantir股价走势的致命风险联邦政府业务敞口过高
大摩在研报中指出,美国联邦支出大幅削减可能持续打压Palantir估值与股价走势,摩根士丹利对Palantir转趋悲观,除了宏观因素打压该股估值,还因为该公司面临盈利预期下调的“极高基本面展望层面风险”。
大摩表示,阻碍Palantir股票在未来几个月恢复上涨轨迹的,不仅是关税以及更广泛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等宏观因素带来的估值下行压力,还有特朗普政府未来几年大幅削减联邦支出的计划可能重创Palantir基本面。
特朗普已下令五角大楼确定高达500亿美元的削减开支目标,这可能大幅损害Palantir盈利预期,因为该公司目前高达一半以上的营收规模来自联邦政府合同。
统计数据显示,Palantir可谓是一家大型政府软件工程项目的承包商,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联邦支出占大部分——占 Palantir 2024 财年美国总营收的大约12亿美元,意味着占其总营收19亿美元中的大约12亿美元。
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建议对Palantir股价保持谨慎立场,分析师们目前对Palantir股票的共识评级仅仅为“持有”,平均目标价则为84.22美元与当前的Palantir股票交易价格基本持平,意味着在华尔街分析师们看来该股未来12个月不具备任何上行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金融服务机构Cantor Fitzgerald两位生物技术分析师乔希·希默和埃里克·施密特罕见地公开炮轰美国卫生部长肯尼迪的领导力,呼吁特朗普政府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疫苗主管彼得·马克斯被迫辞职后"重新评估这位部长的职位"。这份周一正午发布的报告措辞之严厉,在金融界引发轩然大波。
事件导火索是上周五FDA生物制品中心主任马克斯的突然离职。这位负责疫苗审批的核心官员在辞职信中披露,因"与上级领导存在不可调和的专业分歧"而遭现场逼宫——要么主动请辞,要么立即解职。
该机构分析师在题为《我们与马克斯站在一起》的报告中痛批"肯尼迪部长正在用个人臆想将国家引向危险境地,其越权行为已突破合理边界,必须立即终止其职务。"
这份报告的市场威力立竿见影。消息传出后,生物科技和疫苗板块遭遇集体跳水,标普生物科技ETF(XBI)盘中暴跌6%,创近三个月最大跌幅。值得注意的是,发布该报告的Cantor,其前CEO霍华德·卢特尼克现任特朗普政府商务部长,这一身份让批评更具政治敏感性。
华尔街分析师通常避免直接要求撤换政治官员,但希默和施密特强调其立场"纯粹基于专业判断"。他们指出,本届政府此前展现出纠错能力,应意识到"现任卫生部长正在破坏公共卫生体系,其错误决策终将反噬政府声誉"。报告同时发起读者调查,询问是否支持肯尼迪留任及马克斯复职。
此次风波折射出美国公共卫生体系深层矛盾。FDA作为疫苗审批核心机构,其独立性长期受到政治干预威胁。马克斯的离职已引发国会关注,民主党议员要求彻查是否存在"政治凌驾科学"现象。分析人士警告,若监管独立性持续受损,可能动摇全球对美产疫苗的信心,对正在推进的秋季疫苗接种计划构成重大风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马斯克于上周四宣布,他将在5月底卸任特朗普政府中的“特别政府雇员”职务,并明确表示不考虑延期。
这意味着,这段为期130天、以“削减1万亿美元联邦赤字”为目标的短期“执政实验”,将画上句号。
对特斯拉投资者而言,马斯克离开白宫的意义,远不止一段政治插曲的结束。更重要的是:这是否意味着他将重新把重心放回公司运营,进而缓解美股市场对他“精力分散”的长期担忧?
一场“制度外”的政治实验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马斯克以“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简称DOGE)负责人的身份,主导了一系列高强度改革措施:大规模裁员、压缩非核心预算、审查联邦信用卡使用等,试图在130天内实现1万亿美元的财政削减目标。
DOGE 在其网站上声称,截至 3 月 27 日,它已为美国人节省了 1300 亿美元,约合每个纳税人 807 美元。
虽然他在政府中的身份只是“特别政府雇员”——一种临时顾问机制,按规定一年内最多服务130天——但从其实际操作手法来看,他的影响力远超传统意义上的顾问角色。
多家媒体报道称,马斯克绕过白宫正常流程、甚至在未经国会授权的情况下主导了部分预算调整,显示出他在政府内部所拥有的“超规格”权限。
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一场“制度外”的权力试验,也是马斯克将硅谷风格带入联邦行政系统的一次短期演练。
从一个宏观财政视角来说,马斯克这130天的确做到了让“赤字削减”这个长期被政治回避的议题重新成为舆论焦点。即便最终数字未能完全兑现,光是“如何花钱”这个问题能被强行拉进联邦议程,本身就是一次不小的制度激活。
但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这场改革也揭示了技术派入侵政治空间时的种种不适配——没有足够授权和监管机制时,效率很容易异化为专断;而当改革太过依赖个人意志,制度留下的就可能只是短暂的余波。
马斯克会在5月底离开白宫,但这130天,值得整个政府系统去回看、反思与吸收。
总统态度 vs 白宫耐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白宫核心班底已对马斯克产生明显“厌烦感”,但特朗普本人似乎仍对他保持支持。特朗普在被问及是否希望马斯克长期留任时说:“他很了不起,但他也得回去管自己的公司。只要我能留住他,我就会留。”
白宫高层对马斯克最不满的一点,是他的决策风格太随性、太独断。
最近的一件事让人特别恼火:马斯克突然给各大政府机构发了一封邮件,要求他们尽快提交“5件最重要的工作事项”,否则可能会面临后果。这封邮件在政府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包括白宫办公厅主任苏茜·威尔斯在内的核心幕僚对此事完全不知情。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在没有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就发出了这封“最后通牒”,而且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了。马斯克回应称,这些行动他都事先得到了总统的同意。
据知情人士介绍,威尔斯一向强调团队协作,讲究流程和沟通,而马斯克更倾向于“自己拍板、直接执行”,两者的风格明显存在冲突。
需要说明的是,马斯克现在的身份是“特别政府雇员”,这种身份本来是为了让政府可以临时聘请外部专家来提供建议。比如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胡玛·阿贝丁曾被任命为国务院的特别顾问,但因为任期可能超出130天而受到国会调查;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斯科特·阿特拉斯也以这个身份为政府提供疫情相关建议。
不过,有学者指出,马斯克现在的做法已经远远超出了“提供建议”的范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政府伦理研究专家理查德·布里福特表示:“‘特别政府雇员’的初衷是来帮忙出主意的。但如果他真的对政府官员说,‘把你的五条要点发给我,不然你就走人’,那就已经不是顾问,而是直接在行使权力了。”
回归硅谷,意味着什么?
这一“执政实验”即将结束,马斯克是否会将这种高效但强势的管理风格带回到特斯拉?这是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从投资角度来看,影响不容忽视:
• 利好方面,马斯克若重新聚焦特斯拉,或将提升项目推进效率,特别是在FSD(完全自动驾驶)、AI模型训练平台Dojo、电池产能、储能系统等领域;
• 风险方面,则在于过度干预或激进决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下电动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特斯拉需要的是稳定清晰的战略推进。
过去两年,马斯克的“多线作战”一直是特斯拉估值波动的重要原因。自收购推特(现更名为X)以来,市场对他“分心主业”的担忧不断加剧。而这段时间,SpaceX、X、AI、甚至政坛参与,再次加深了这种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回归白宫后,特斯拉股价已经从高位几乎腰斩。这其中固然有电动车行业竞争结构变化的因素,但马斯克个人精力分散,也是投资者难以忽视的变量。
更现实的是,当公司面临产品周期过渡与销量压力时,市场尤其需要CEO稳定战略预期、聚焦核心业务,给出清晰可执行的增长路径。然而,这恰恰是马斯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给市场留下空白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斯克结束“政治插曲”、重新回归硅谷,并非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而是决定市场信心能否重建的临界点。
接下来,市场将关注的不仅仅是他的归位动作,更是他是否重新建立起对特斯拉未来发展方向的控制力与说服力。这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对公司长期增长逻辑的再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