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辉瑞(PFE)Paxlovid在美国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新冠治疗药物

作者  |  2022-06-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医疗数据公司Iqvia Holdings Inc的最新统计数据,辉瑞(PFE)开发的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已成为美国最广泛的新冠肺炎治疗处方药物。

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医疗类专业人士已经开出了超过41.2万份Paxlovid处方,相比之下,由默沙东(MSD)和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开发的新冠治疗药物molnupiravir目前处方数仅约为11万份。

自去年12月底美国FDA批准这两种药物以来,两种新冠治疗药物的处方数一直交互领先,但3月molnupiravir明显处于领先,部分原因是最初的供应限制迫使医生依赖Lagevrio,即molnupiravir的品牌名称。

从那时起,辉瑞提高了Paxlovid的产量,改善药物供应和在治疗中的可用性,因此Paxlovid处方数几乎增加了10倍。

据媒体援引最新数据报道,在截至4月26日的一周内,Paxlovid和Lagevrio处方数量分别为76,846和6,812份。一周后,Paxlovid处方数量达到118,123,而Lagevrio仅为8,977。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最近的一项分析报告表明,辉瑞Paxlovid是近几个月来在美国治疗新冠肺炎的主要处方药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开发者大会将于6月举行-AR-VR或受关注

作者  |  2022-06-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报道,苹果日前公布了WWDC22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日程,包括主题演讲和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据悉,今年的WWDC大会将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6日,北京时间6月7日凌晨1点正式开幕,届时苹果公司会邀请一小部分开发者到起总部Apple Park园区观看主题演讲。

苹果公司表示,这将是一整天的体验活动,开发者也将受邀参观苹果公司新建的开发者中心。在为期一周的大会期间,开发者可通过实验室与Digital Lounges直接与Apple工程师和设计师交流,获取如何针对不同平台打造创新App与游戏的指导。

盘面上,消费电子概念股走强,长盈精密、水晶光电等涨停。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AR/VR投资规模146.7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增至747.3亿美元(CAGR: 38.5%);其中IDC预测中国AR/VR投资规模将从2021年的21.3亿美元增至2026年130.8亿美元(CAGR: 43.8%),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国家市场。

华西证券指出,苹果VR意不在游戏,有望引领行业迈向广阔应用场景。目前VR更多被定义为游戏机产品,这对于产品未来销量天花板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预计VR后续有望突破游戏类产品束缚,有望向更多领域渗透,有望成下一代平板电脑类产品。

苏州固锝(002079)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半导体整流器件芯片、功率二极管、整流桥和IC封装测试领域,目前已经拥有从产品设计到最终产品研发、制造的整套解决方案。公司参股公司苏州明皜的传感器产品可以应用在包含VR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上。

大富科技(300134)大富网络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NPL语言,开发了Paracraft、NPLCAD等平台,可面向企业或个人用户,适合建立涵盖VR、3D设计及打印、3D电影制作、作品/产品展示和电商交易、知识库、人工智能及STEAM教育等在内的各类3D网络平台。

佳创视讯(300264)公司专注于视频业务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的推广与产品的研发,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广电行业视频内容与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公司目前VR业务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VR全景拍摄、VR直播服务、虚实交互业务、虚拟社交平台、VR游戏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银:憧憬新董事带来新变化-给予联合利华(UL)“中性”评级

作者  |  2022-06-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国银行表示,联合利华(UL)对激进投资者Nelson Peltz的宽松态度令人鼓舞,但由于该行正在等待Peltz提出的改善运营的具体细节,因此给予该股“中性”评级。

据悉,联合利华表示,Peltz将从7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并担任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成员。该公司称,Peltz的对冲基金Trian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持有联合利华约3740万股股份的基金,占联合利华1.5%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第五大股东。消息公布后,截至发稿,联合利华盘初大涨7%。

据了解,美国银行由Eva Quiroga领导的分析师团队表示,消费者必需品需要解决对销售和营业利润率增长的担忧,这可能是Peltz的一个关键重点,特别是在收购葛兰素史克(GSK)消费者健康业务失败后。

Quiroga解释道:“联合利华的致命弱点是其收入增长,即从2005年至2012年的5%以上放缓至2013年到2021年的3%——表现落后于发达市场的同行。鉴于联合利华正在稳步处置表现不佳的业务,这种放缓更加令人担忧。”

因此,Quiroga表示,其相信Trian基金公司将专注于低迷的销售,并寻求重新评估和重组业务,以推动公司恢复增长。为此,美国银行建议增加对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的投资,同时减少食品和点心的支出。

最后,Quiroga还表示,原材料、能源和货运成本上升导致的营业利润率下降也是主要问题,并指出,这一趋势“引发了关于当前环境下品牌/创新投资的形状和规模的问题。”不过,该团队推测,Peltz可能会着眼于运营变化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在这方面表示乐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天境生物(IMAB)涨近4%-其伊坦长效生长激素3期注册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

作者  |  2022-06-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5月31日(周二),天境生物(IMAB)股价走高,截至发稿,该股涨近4%,报8.59美元。消息面上,天境生物宣布其高度差异化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eftansomatropin alfa,TJ101)的中国3期注册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该试验采用每周一次给药,是针对患有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开展的3期TALLER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年化生长速率。

据了解,伊坦长效生长激素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已在多项完成的临床研究中得到充分验证。2021年11月,天境生物宣布与济川药业达成商业化战略合作,以加速伊坦长效生长激素在中国市场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进程。

而TALLER 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旨在以诺泽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为对照,评估伊坦长效生长激素在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等重要指标。

随着患者入组的顺利完成和项目的快速推进,TALLER研究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后递交伊坦长效生长激素的生物制品上市申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科技股空头大赚-做空特斯拉获利546亿元!马斯克:比尔盖茨是大空头

作者  |  2022-06-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科技股的空头今年赚翻了。

数据提供商Stockwe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四美股收盘,年初以来做空者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上获得了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70亿元)的已实现和未实现收益。其中,做空特斯拉的投资者赚了大约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日前发文称,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持有数十亿美元的特斯拉空头头寸。

美科技股空头大赚

2022年,随着美国通胀飙升和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叠加俄乌冲突等事件冲击,美股科技股遭受重挫。据StockWe数据,截至当地时间5月30日美股收盘,纳斯达克指数年初以来累计下跌22.46%,特斯拉同期跌逾28%。

随着美股科技股的大幅回撤,空头们掀起狂欢。

数据提供商Ortex的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截至上周四美股收盘),做空者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身上获得了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70亿元)的已实现和未实现收益。

从个股看,特斯拉的空头收益达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6亿元)。此外,空头做空亚马逊、Meta、苹果所获得的收益分别为38亿美元、37亿美元、35亿美元。

马斯克:盖茨是特斯拉大空头

事实上,此前看空特斯拉的华尔街机构不在少数,如金融分析机构S3 Partners就曾在2020年7月9日发布数据称,特斯拉的做空头寸增至199.5亿美元。

但事与愿违,与空仓头寸一同增长的,是特斯拉的股价。截至2020年7月9日收盘,特斯拉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33.30%。在此过程中,特斯拉空头损失惨重。截至2020年7月初,特斯拉空头当年年内已经亏损180.8亿美元,其中2020年6月份损失37.1亿美元。

当地时间2022年5月27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比尔盖茨一边声称要帮助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一边以数十亿美元做空特斯拉。我与比尔盖茨有一些信任上的问题。”

马斯克表示,比尔盖茨一开始做空特斯拉的仓位仅5亿美元,但随着特斯拉股价上升,比尔盖茨现在需要15亿美元至20亿美元才能平仓。

据媒体报道,去年比尔盖茨在被问到是否做空特斯拉时,他表示不谈论其个人投资。

作为前世界首富和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马斯克最近的暗战频频引关注。

据媒体报道,近日,比尔盖茨向11家组织捐赠数亿美元,以抵制马斯克收购推特。这些组织向推特广告商发出签名信,称如果马斯克改变推特内容审核方式,就要抵制该平台。马斯克曾转发该报道并表示:“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举动!”

机构激辩特斯拉未来走势

近期,特斯拉面临产能受限、遭受监管审查、股价大幅下跌的多重压力,多家金融机构相继下调特斯拉评级,也有机构表示坚定看好。

近期,华尔街投行杰富瑞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从1250美元下调至1050美元。尽管对特斯拉的短期运营状况感到担忧,但杰富瑞认为其在运营业绩和利润方面将超过传统汽车制造商。

大和证券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1150美元下调至800美元。“我们模拟了特斯拉奥斯汀和柏林工厂的生产放缓,导致今年的交付量减少了8万辆。预计特斯拉全年产量为120万辆,低于此前预期的140万辆。”大和证券称。

而在当地时间5月19日,曾经的特斯拉大多头、华尔街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倒戈,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400美元下调至1000美元,下调幅度近30%。对于下调目标价,Dan Ives给出的理由是,公司正面临疫情导致的更多生产放缓和供应链瓶颈。此外,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是特斯拉股价的另一个潜在不利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大和证券和杰富瑞均提到了收购推特对特斯拉股价的不利影响。

大和证券表示,马斯克提议收购推特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对特斯拉的管理层,还是对其股票都有着潜在风险。杰富瑞也提到,“很难孤立看待最近股市回调背后的因素,从纳斯达克指数下行趋势到对推特的收购事件,我们显然看到了一系列关于特斯拉的令人不安的负面新闻。”

不过,看好特斯拉的机构也不在少数。

瑞士信贷分析师Dan Levy表示,特斯拉的长期机会仍然完好,该股最近的回调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入场点,保持对该股的“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为112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沃尔玛(WMT)拟推出无人机送货-行业前景亮丽

作者  |  2022-06-0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沃尔玛(WMT)宣布,将打造美国最大的无人机送货业务,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美国6个州的400万户家庭提供无人机送货服务。ARK Invest参与了该计划。

分析师Tasha Keeney指出,由于FAA认证的飞行员是沃尔玛计划的一部分,这家零售商的无人机战略似乎比同行亚马逊(AMZN)和Alphabet(GOOGL)要激进得多,这两家公司近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和开发无人机送货业务。

ARK investment估计,完全自主的无人机可以在30分钟内以不到1美元的成本将消费者的包裹空运到目的地,并带来丰厚的利润。该公司的研究还表明,无人机可以改变物流,覆盖全球近一半的电子商务,在未来十年内每年为全球带来约1000亿美元的收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高管们内部买盘达到了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作者  |  2022-05-3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本月,美股高管们正在以自疫情以来从未见过的速度"逢低买入"。

根据咨询机构VerityData的数据,从5月1日至24日,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内部买盘达到了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覆盖面更大的罗素2000指数的内部买家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超过卖家。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5月27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今年以来公司的股票购买规模没有达到创纪录水平,美股的回调将更严重。

报告表示,2022年是美股自越南战争以来跌幅最严重的一年,与这一趋势相抗衡的是,今年上半年股票回购规模可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6000亿美元。

不仅仅是股东,内部人士的购买也在上升,摩根大通表示,尽管散户投资者退出股市,经济放缓或衰退的威胁迫在眉睫,但"企业内部人士对大多数行业持非共识观点,并正在积极买入下跌的股票",并补充称,这些股票购买行为对股市的走向是鼓舞人心的。

最近几周,美股内部购买比趋势水平高出3至4倍,而内部止跌保卫队仍有大量弹药:标普500前金融类公司坐拥1.9万亿美元现金,即大约219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公司,其市值的25%或以上是现金。

全球投资管理公司T Rowe Price的投资策略主管David Giroux分析表示,强劲的内部买盘"历来是市场触底的一个相当好的迹象"。

他补充道:

"内部人士说'我们不认为会有重大利空事件发生'...这些确实是很好的买入机会。这是另一个证明利好未来6至12个月市场的指标。"

本月早些时候,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购买了1500万美元的星巴克股票。今年3月,他重返星巴克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也是他曾经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一家全球咖啡连锁店。VerityData称,这是自2018年8月以来,星巴克首次有内部人士购买自家股票。今年迄今,星巴克股价已累计下跌约35%。

RingCentral是一家取代固定电话的网络应用公司,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ladimir Shmunis自该公司2013年上市以来,首次斥资120万美元购买了自家股票。RingCentral的股价今年已暴跌60%以上。

VerityData研究总监BenSilverman表示,"内部买盘激增传递出一些信息",不过,他本预计"会出现更多的买盘",尤其是在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他说:"2020年3月,没有人知道未来两年将如何发展。"他提醒称,在疫情爆发之初,"我们看到了(买入)信心大大增强"。

 

芯片巨头英伟达支柱业务增速放缓-产业链加速向云计算领域转移

作者  |  2022-05-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供应链危机正持续影响着芯片巨头。5月26日,英伟达发布截至2022年5月1日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该季度公司实现营收达82.88亿美元,同比增长46%,但净利润为16.2亿美元,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46%。

同时,英伟达在财报中发出警告,公司游戏等业务增速大幅放缓,并预计该业务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可能降至81亿美元,不及预期。

对于收入预期下调,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近日对外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环境”。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累计下跌超过40%,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美东时间5月26日,英伟达收于178.5美元/股,总市值达4470亿美元。

芯片供需“异常”致业绩不及预期

英伟达台式及笔记本电脑所需图形处理器(GPU)芯片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两大领域中。在各板块业务中,其数据中心业务和游戏业务的收入分别约占总营收的45.23%、43.67%,合计占比近九成,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分板块看,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3%,达到37.5亿美元;游戏业务营收为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1%。

在数据中心业务中,来自超大规模和云计算客户的销售收入同比翻了一倍多,成为英伟达业绩最大的增长来源。不过,在需求放缓、供应危机影响之下,其重要业绩支柱——游戏业务的增速却出现明显回落。

北京迪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贤兢表示,英伟达的游戏芯片收入主要由笔记本电脑和游戏机销售构成,在全球通胀之下,产品价格增加,消费类的产品需求出现衰退。另外,疫情等多方因素也让其成本高涨、芯片供应形成限制。

与此同时,英伟达的另一项业务也处于供应危机的漩涡中。财报显示,其一季度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至1.38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受汽车行业部分供应链制约影响。

总体看来,英伟达认为芯片供需“异常”是财报数据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而这将持续影响到其第二季度业绩。从指引数值来看,英伟达认为二季度可能会出现营收和毛利率双双环比下滑的情况,其预计第二季度营收81亿美元(正负2%浮动),低于市场原本预期的84.35亿美元营收规模。

虽然英伟达方面认为,公司芯片的供应限制及缺货现象正在缓解,产品供应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有所增加,但公司依旧预计,二季度游戏销售收入将环比减少百分之十几。在疫情及芯片供应吃紧的持续影响之下,公司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游戏业务增长趋缓,供应链交货时间变长的情况。

“从其财报可见,英伟达受芯片供应等困扰,影响业绩。其占四成且在去年收获高增长的游戏业务,已出现增长趋缓现象,汽车业务占英伟达总体营收比重不足2%,元宇宙等新场景业务在业绩中也尚未有明显体现,如今形成数据中心业务独立支撑的局面。”易贤兢认为。不过,英伟达预计,二季度数据中心等业务强劲连续增长也将被游戏业务的连续下滑所抵消。

在创道咨询合伙人步日欣看来,高算力人工智能领域的增长依旧是大趋势,长期看有望弥补消费电子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英伟达能否在数据中心等业务上维持较高增速,并在业绩上实现对游戏业务增速放缓等负面因素的覆盖,还需看其在中国等重要市场能否持续打开局面。”

产业链向云计算领域转移?

当下,意识到部分业务出现转折性发展的英伟达,也开始在控制开支上想办法,并调整业务结构。第一季度,英伟达运营费用同比增长35%至16亿美元。公司表示,将放慢招聘步伐。

黄仁勋表示,“基于市场的疲弱需求,英伟达选择减少对一些市场的销售。”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雷斯表示,疫情对供应链物流和消费支出都有影响。与此同时,英伟达方面称,将加大对数据中心的布局力度。

奥维睿沃总经理陈慧对《证券日报》分析师表示:“现在来看游戏CPU和显卡供应链仍然比较紧张,英伟达等上游供应商会以调整产能来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价格,致使国内市场供应和需求量也出现下滑,相关产业链企业都会加大在云计算相关业务的投入。”

在产业链上,随着传统游戏市场的需求下滑、更多VR虚拟应用场景和创新业务的出现,产业链企业也在进一步向产业链更为新兴的云计算和元宇宙领域转移。而作为上游企业,英伟达也看到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越发重视有着广阔算力发展空间的中国市场。

“数据中心、云计算在GPU的未来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英伟达也正在试图抢占这一高地。中国目前在GPU、GPGPU(通用图形处理器)领域目前市场格局尚未明确,初创企业众多,但在民用高算力领域,能够提供商用化产品的企业较小,这给产业链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目前英伟达也正在联合中国企业加大布局力度。不过,其也正在面临AMD、英特尔等对合作伙伴抢夺的挑战。”步日欣认为。

事实上,我国在与算力相关的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是全球算力竞争的重要参与者。IDC发布数据显示,全球算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二。2021年,中国算力水平增幅最大,达到13.5%,成为推动领跑者国家阵营计算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申请扩建德国超级工厂-正式获批或需一年时间

作者  |  2022-05-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德国当地媒体报道,特斯拉已向格伦海德市政府提出申请,计划将其德国超级工厂的厂区面积扩大三分之一,即在工厂以东再建100公顷的厂区。

作为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五家工厂,格伦海德工厂于今年3月正式开始投产,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该工厂每年可生产50万辆汽车。特斯拉表示,格伦海德工厂将是欧洲产能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主要用于生产该公司旗下的紧凑型SUV——Model Y。

格伦海德市长Arne Christiani表示,特斯拉已经拥有300公顷的土地,用于建设其汽车工厂和电池厂,该公司计划在额外的空间上建造一个货运站、物流区和停车位。

Christiani补充称,市议会将于下周审议特斯拉的申请,他认为,和第一阶段的项目一样,正式批准该公司的扩建计划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格伦海德工厂用时两年时间建成,这在德国甚至可以算是破纪录的建厂速度了,究其原因在于德国当地繁琐的法律流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多次抱怨这点。事实上,特斯拉在所有许可证到位之前就已开始建设,可谓是冒着巨大风险。由于担心特斯拉工厂影响供水,当地部分居民和环保组织进行了持久的抗议,导致特斯拉德国工厂的投产时间被一再拖延。

特斯拉在美国得州的超级工厂也于上月正式开业,据分析师预计,特斯拉今年总共将交付约150万辆汽车。在特斯拉今年一季报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表示,虽然遇到了供应链危机和新冠疫情等因素,但公司仍有信心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交付量至少增长5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推特股东集体起诉马斯克-称其操纵公司股价下跌

作者  |  2022-05-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四,推特的股东起诉了该公司及其潜在收购者埃隆·马斯克,称这位世界首富故意让公众对拟议的440亿美元收购提出质疑,这是他通过操纵股市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计划的一部分。

据外媒报道,股东还指出,马斯克通过推迟披露其在3月14日之前购买了超过5%的推特股份,从而为自己节省了1.56亿美元。他们要求法院将这一诉讼列为集体诉讼,并寻求获得惩罚性和补偿性损害赔偿。

在股东们向旧金山联邦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件中,除了马斯克,推特也被列为被告。股东称该公司有义务调查马斯克的行为,但并未向推特要求损害赔偿。

根据本周三在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股东表示,马斯克在未披露最初的持股之后仍继续购买股票,并最终在4月初披露他持有推特9.2%的股份。

该诉讼称,马斯克的行为旨在“大幅压低推特股价,以制造杠杆”。根据外媒的后续报道,诉讼中写道:

“马斯克的市场操纵奏效了。自宣布收购以来,推特的估值已经损失了80亿美元。”

由弗吉尼亚州居民威廉·赫雷斯尼亚克(William Heresniak)牵头的股东表示,马斯克通过推迟披露自己持有的推特股票参与了市场操纵,以人为压低的股价买入推特股票。

股东们称,特斯拉股价的下跌削弱了马斯克为收购推特融资的能力,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的股票作为抵押,以获得收购推特所需的贷款。他们认为,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的关于暂时搁置收购的推文也是试图拉低推特股价,为了避免动用与特斯拉股票相关的62.5亿美元保证金贷款。

据《华尔街日报》,马斯克与银行的协议规定,如果未来马斯克所贷款价值超过其抵押品价值的35%,那么他就将面临追加保证金。也就是说,一旦马斯克质押的特斯拉股票价值缩水,跌至360亿美元(-43%),马斯克就将被迫追加保证金。

与马斯克同意收购推特时相比,特斯拉现在的股价要低得多,过去一个月已暴跌37%,该笔贷款在本月早些时候已被削减至62.5亿美元。5月24日,马斯克追加了62.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以抵消同等规模的保证金贷款。

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开始就马斯克延迟披露推特股份的行为展开了调查。SEC要求,任何购买公司股份超过5%的股东须在达到这一门槛的10天内披露其持有的股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