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媒体:阿里巴巴将取消“361”制度-不强制10%员工无年终奖

作者  |  2020-12-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2月28日消息,今日早间,美股投资网科技独家获悉,阿里巴巴集团CPO童文红在内部论坛宣布,将取消强制“361”考核制度,不再强制直属领导给10%员工3分-3.25分的绩效评级。

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向美股投资网科技证实了该消息。美股投资网科技就此向阿里巴巴集团求证,阿里巴巴表示不予回应。

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评分标准整体按照“361”比重分配:3.75-5分的员工占30%,3.5-3.75分的员工占60%,3分-3.25分的员工占10%。如果员工年终绩效为3.25分或以下,则会被取消年终奖和晋升机会,连续2年绩效评分低于3.25就会面临被辞退。

“361”考核制度近日在阿里巴巴内网引起了讨论,据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童文红在内部论坛表示,不再强制实行“361”考核制度,新的考核标准还是按照“361”分级,但是取消给10%的员工3.25分评分的强制性。

阿里巴巴的强制“361”考核制度,让最低绩效标准“3.25”这个数字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今年3月25日凌晨,淘宝IOS APP出现大面积bug,时间长达12小时,这次的“325 bug事件”也被网友戏称为程序员对低绩效的“报复行为”,阿里巴巴随后在微博回应称之为“谣言”。

今年7月,阿里巴巴同样通过内部论坛宣布,不再强制员工上交周报。阿里方面称,还要杜绝形式大于内容没有思考的PPT,而且不鼓励低效加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外媒称-Facebook已逐步关闭几家爱尔兰控股公司

作者  |  2020-12-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外媒称,Facebook已逐步关闭几家爱尔兰控股公司

据外媒报道,Facebook最近公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已经开始逐步关闭几家爱尔兰控股公司,这些公司曾允许Facebook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转移到爱尔兰纳税,因为该国税率更低。

据相关报道显示,Facebook关闭爱尔兰子公司的举措源自美国国税局(IRS)的诉讼,后者将Facebook告上法庭,指控这家社交媒体公司通过爱尔兰转移资金,以逃避美国税收。此外,Facebook还利用这些子公司将数十亿欧元利润从爱尔兰转移回美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传特斯拉(TSLA)在内华达州工厂制造四辆测试用电动卡车Tesla-Semi

作者  |  2020-12-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传特斯拉(TSLA)在内华达州工厂制造四辆测试用电动卡车Tesla Semi

据报道,业内人士称特斯拉(TSLA)正在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制造四辆全新的电动卡车Tesla Semi。这四辆新电动卡车均配备更高密度的2170锂电池,其中两辆车将用于道路行驶测试,一辆用于耐久性测试,另一辆将用于寒冷天气测试。

据悉,特斯拉发布了两个版本的Semi,续航分别是300英里(约482公里)和500英里(约804公里),其电能成本均为柴油的一半。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5万美元(约合106万元)和18万美元(约合127万元)。今年11月,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在不久的未来,特斯拉的电动卡车在40吨满载下,续航能力可达到1000公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MC院线盘前涨幅扩大至15%

作者  |  2020-12-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AMC院线盘前涨幅扩大至15%

AMC院线盘前涨幅扩大至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谷歌敦促Chrome浏览器用户尽快淘汰Win7:开发工作已叫停

作者  |  2020-12-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谷歌敦促Chrome浏览器用户尽快淘汰Win7:开发工作已叫停

摘要

【谷歌敦促Chrome浏览器用户尽快淘汰Win7:开发工作已叫停】微软已经明确表示,Windows 7已经结束所有免费支持,该公司的重点是最新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已超过50%。在微软停止对Windows 7支持11个月后,谷歌终于敦促Chromium开发者们停止使用Windows 7,因为微软和Chromium社区都不再对其支持。(美股投资网)

微软已经明确表示,Windows 7已经结束所有免费支持,该公司的重点是最新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已超过50%。

在微软停止对Windows 7支持11个月后,谷歌终于敦促Chromium开发者们停止使用Windows 7,因为微软和Chromium社区都不再对其支持。

谷歌工程师Bruce Dawson解释说:“最近Windows 7出现了几次故障,而且持续修复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在Chromium社区的一次新提交中,谷歌证实Windows 7不再适用于Chrome浏览器的开发,而Windows 10现在已经成为一项要求。换言之,当开发人员试图基于Win7创建Chromium应用程序时,会显示错误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声明只针对开发者,Chrome以及Chromium衍生浏览器(Edge、QQ、搜狗、UC等)将继续在Windows 7上工作,这一点已经得到谷歌的证实。

正如我们早些时候报道的那样,对那些运行Windows 7家庭、专业和终极许可证的用户,微软仍在提供Windows 10免费升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染指电动车-重整Titan-挑机Tesla

作者  |  2020-12-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苹果染指电动车 重整Titan 挑机Tesla

苹果公司本周日遭媒体爆料重拾「造车梦」的新闻,最快明年第三季推出,量产或要待2024年,但时间表较坊间传闻提早两年,这宗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苹果股价曾高见133.95美元,周一刚纳入标指、电动车龙头Tesla则叩关700美元不果,由高位累跌7%,仿佛苹果颠覆手机产业的大洗牌将降临汽车业,一时间iCar成为网上热搜的关键词。

不过,苹果入场,要担惊受怕的可能不是Tesla,反而传统汽车大厂面对更大风险,就是燃油车市场份额的极速流失。

据Morningstar旗下市调机构PitchBook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球电动车企的总市值4,923亿美元,当时仍落后传统车企的总市值5,890亿美元,随著Tesla市值爆升、苹果及Amazon等科网巨企纷纷进军电动车产业后,将有更多资金追逐电动车企,总市值要赶过传统车企的日子将不会远。

若计入油电混燃车(hybrid)在内,去年出售的新车其实只有2.4%属电动车类别,反映电动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钱景无限,应该能够容纳苹果与Tesla两大赢家,情况一如手机产业有苹果及Google,还有周边产业的参与者应该都可以分一杯羹。

随著更多苹果造车故事情节的披露,Apple Car项目的轮廓开始展现,据长期追踪电动车行业的博客Galileo Russell于圣诞前夕的爆料,个中情节有待证实,但不妨作为娱人娱己的茶资话题。

以下是Galileo Russell的版本,当中加插了一些行业背景,以便让大家更了解苹果造车故事的来龙去脉。

早于2012年苹果认识到投资电动车是非常棒的商业构想,于是有了第一次收购Tesla,但双方接触后却因价钱不合而告吹,苹果认为自行闭门造车较直接收购Tesla来得化算,自此媒体不时传出苹果泰坦造车项目(Project Titan)的消息,而此时曾任职苹果与Tesla的重要员工Doug Field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Doug是现时监督苹果汽车开发的总工程师,他也曾经是Tesla开发大众化车款Model 3的核心成员。

Doug于2008年至2013年9月任职苹果,期间主要负责Mac硬件开发,至2018年他自Tesla回巢苹果,目的是希望借助Doug于Tesla的造车经验,帮助苹果开发电动车,以科技界执行力无出其右的苹果,连5纳米的超级晶片M1系列都可以不假手英特尔而自行设计,却未料到苹果在电动车的开发进程处处踫壁,需要从Tesla挖角Doug负责泰坦项目的日常运作,Doug只需向时任苹果电动车项目负责人Bob Mansfield直接汇报。

话说Doug于2018年回巢,2017年末正是Tesla业务步入低潮开始,期间公司市值仅为500亿美元或以下,至2019年3月底止Tesla手头现金仅得22亿美元,马斯克曾在推特说过这期间Tesla差一个月便破产收场,深陷财困的Tesla于是向苹果求援,据悉马斯克叫价超过800亿美元,苹果还价550至600亿美元间,结果如马斯克所言,库克连见面的机会亦不予他机会。

2019年初距今不足两年,但对Tesla来说却是天与地的世界,如今Tesla市值达6,000亿美元,手头现金150亿美元,有财力收购一家传统车企,难怪当媒体爆料苹果要重拾「造车梦」,马斯克即吐槽当年Tesla向苹果库克频送秋波,叫价只是Tesla目前市值十分一,奈何襄王无梦,隐含有「早知今日(造车),何必当初(弃购)」之意。

2014年以来,原本苹果的宏图大计是做一辆全能电动车,后来重点转移到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上,苹果CEO库克于2017年曾公开确认,公司正开发自动驾驶软件(FSD),并指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是所有人工智能(AI)项目之母,甚至可能是最困难的AI项目之一。本月初接管苹果泰坦项目的John Giannandrea,本身原为苹果AI和机器学习的高级副总裁。

从库克的言论及人事任命已明显反映苹果造车的业务策略,苹果即使造车,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其手,观乎苹果最近在AI晶片开发有飞跃式进展,只要在电动车电池上物色适合的合作伙伴,就如Tesla先后与日资Panasonic、韩资LG Chem及中资宁德时代合作一样,估计苹果造车的模式将跟随iPhone委托鸿海的代工模式,近日鸿海高层说要加速MIH电动车平台发展,并欢迎苹果加入,一家是科技软件界的霸主,一家是硬件代工之王,双方曾经在iPhone有过天作之合,再深度合作未必无可能。

Galileo Russell另一项爆料是:苹果一直秘密测试东芝的钛酸锂(Lithium Titanate)电池,而且进展较想像更远,配备钛酸锂电池的电动车差不多可进行路面测试,电池包中有312个电池单元,全由东芝制造。

苹果秘测东芝电池鸿海再送秋波展合作诚意

目前Tesla、比亚迪及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均以专注研发磷酸铁锂电池,与东芝的钛酸锂电池同样具有输出功率较大的优点,钛酸锂电池的充电速度较磷酸铁锂电池更快速,而且寿命相当长,但容量有待改进兼且成本特别高,暂时要看东芝在钛酸锂电池的技术突破,是否能让苹果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毕竟马斯克对本身超级锂电池组4680充满信心。数据显示,4680电池组仅需 15 分钟就可以从一成充电至八成,所以苹果在电池技术占不了Tesla太多便宜。

苹果公司布局电动车市场,可以被视为继iPhone后苹果的Next Big Thing,但要撼动Tesla的市场地位,首要的是苹果的自动驾驶软件必须能挑战后者的FSD.Tesla近月不断提升FSD的测试版,其自动驾驶的主机Dojo是目前全球运算最强大的AI电脑系统,再配合于道路上行走的数十万辆Tesla电动车所收集的海量数据,FSD的驾驶能力正步向第四级水平,距离第五级全自动驾驶只一步之遥,苹果此时发力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亦要落后两至三年。

无论如何,无人会怀疑苹果造车的决心及能力,但要挑战Tesla的地位,苹果可能错过最佳的入场时机,但苹果发力电动车业务,做大电动车市场的大饼,对Tesla而言并非坏消息,反而某程度是利好电动车整体行业生态及基建的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iPhone12首批用户成“小白鼠”:信号故障躺枪者无数

作者  |  2020-12-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苹果iPhone12首批用户成“小白鼠”:信号故障躺枪者无数

网络掉线、屏幕发绿、边框掉漆……最早一批拿到iPhone12系列的果粉已经一个月有余,要问iPhone12系列香不香,这次有了点“内味”。

频繁掉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中国某运营商已经对iPhone 12“信号门”进行专项测试,结果发现,iPhone 12掉线时,网络并无异常。那么到底是硬件还是软件问题?中招用户并不在少数,专家认为是网络匹配性不好,通过软件升级或可解决问题。

“其他人都有信号,为什么我没有?”“别说5G了,连信号都没有。”对于iPhone信号差的抱怨,屡屡出现在社交网络上。

据《IT时报》分析师了解,不少购买了iPhone 12系列的中国用户已经“中招”。“虽然没有到无法使用的地步,但新机到手没多久,这些问题时不时地‘骚扰’一下,很影响体验,感觉自己买到了一台假iPhone。”一位购买了iPhone 12 Pro Max的用户这样告诉《IT时报》分析师。

作为苹果第一代支持5G的智能手机,这些问题伤了果粉的心。

频频掉线频频重启

iPhone 12系列一上市,北京刘先生就迅速通过苹果官网上抢到了一台Pro Max。收到新手机后没多久,刘先生就碰到了无法上网的情况,“信号显示是满格,但就是无法连网,找不到是什么原因。”

直至关机重启,手机才恢复正常。

一开始刘先生对此并未在意,认为是偶然现象,“后来在不同的地方又陆续碰到过几次这种情况,都是通过关机或飞行模式才恢复网络信号的。”

有一次,刘先生到办公楼下便利店扫码结账,当时刚走出电梯,信号显示为2G网络,但是一直没有恢复。刘先生开启飞行模式又关闭后,出现了4G信号,但是微信、支付宝等依然打不开。无奈之下,刘先生只能关机重启,这才连上了网络,扫码付了钱。

为了证实是手机问题还是信号问题,刘先生还在出现此现象的时候,用安卓手机测试了一下,发现安卓手机可以正常上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出现问题,还未摸清规律。”这是让刘先生郁闷的。

刘先生遇到的是无法上网问题,在上海的孙先生则遇到无法拨打电话的情况,“有时打电话一开始很正常,但打着打着突然断掉了,没网没信号,解决方式也是只能重启。”

在Apple官网社区,也有果粉吐槽iphone12 Pro信号掉线的问题,还有用户表示,iPhone 12在WiFi和蜂窝数据之间切换时比较迟钝,有时会切换失败。

苹果官方给出的建议是“更新系统到最新版本以及替换SIM卡测试”。

iPhone 12“信号门”问题十分普及,中招用户不在少数,他们用的网络来自不同的通信运营商。

中国某运营商已经针对iPhone12“信号门”进行专项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12掉线时,同一地点的网络并没有异常。

实际上,iPhone 12系列的信号问题也被国外果粉所诟病。据美国媒体报道,有相当多的iPhone 12用户反馈,自己的手机在一些地方没有网络服务,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飞机模式按钮打开后再关闭,有时一天要重启N次。这些用户来自不同运营商,既有来自Verizon,也有来自AT&T。

软件升级或解决问题

在iPhone 12系列的宣传语中,出现了“5G速度”“iPhone迄今最快的芯片”等广告语,让果粉不得不期待iPhone 12的速度。

有用户表示,iPhone 12系列虽然使用了高通的基带,不过信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告诉《IT时报》分析师,信号问题并不是iPhone 12系列独有的问题,从3G时代开始iPhone就出现了网络切换不畅、信号差等问题。“2010年iPhone 4上市后,就曾因为信号不好引发用户大量投诉,但苹果坚称iPhone 4的天线没有任何问题,而是让用户改变握手机的方式。”

在孙燕飚看来,iPhone 12的信号问题和用哪家厂商的基带没有关系,主要是网络匹配性不够好,尤其是在5G网络还没有完全建设好的情况下,解决的方法只能通过软件升级。

iPhone的信号表现不及安卓手机,实际上是业内共识,但对于“铁杆果粉”来说,网络稳定应是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基本修养,况且iPhone 12还卖近万元。

孙燕飚表示,iPhone 12的信号问题和其“出生环境”也有关系,这是疫情之中的产物,外场测试少了50%左右,上市之后必然引发各种问题。

此次iPhone 12“信号门”不集中发生于某一批次、某一型号的硬件,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于是有业内人士认为,iPhone 12信号差不是单纯的基带问题,与全面屏iPhone的天线设计有很大关系。

5G手机信号强弱,取决于天线。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分析人士担心,如果iPhone 12装配了苹果自己设计的天线模块,那么即便是高通的5G基带,其信号可能依然不会很让人满意。

毕竟苹果是第一次做5G手机,想要设计出完美的天线,颇具难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社交巨头Facebook应对反垄断诉讼-或帮助竞争对手发展以缓解压力

作者  |  2020-12-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社交巨头Facebook应对反垄断诉讼,或帮助竞争对手发展以缓解压力

美国联邦政府和46个州总检察长已经对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发起反垄断诉讼,而最新消息透露,Facebook或有意通过帮助对手发展,从而削弱自身的垄断地位和促进市场竞争,反击这项反垄断诉讼。

12月22日,据外媒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报道称,Facebook的高级律师们暗示他们会改变一些商业行为以展示对市场竞争的维护,其中一个提议是向其他公司或者开发者分享Facebook的代码和用户网络。

但是,美国政府似乎不愿买单。上述报道称,该诉讼案件的调查员拒绝了这个提议,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决竞争顾虑,不过这至少体现了Facebook愿意做出让步。

被指责不和竞争对手分享数据

2020年12月9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合46个州总检察长正式对Facebook发起反垄断起诉。这是继10月份谷歌被美国司法部起诉之后,今年第二个被美国联邦和州立政府以反垄断罪名告上法庭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经过18个月的调查,起诉人认为,Facebook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是为了在后两者发展壮大之前消除竞争对手,这种垄断行为会减少用户的选择和潜在的投资目标,不利于市场发展。

FTC正在向联邦法院寻求一项永久禁令,要求Facebook剥离Instagram 和 WhatsApp,并在未来加强对类似收购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监管机构曾经批准了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购交易。

上述报道称,Facebook在被联邦政府正式起诉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聘请了多位前政府反垄断高级律师,包括前任贸易委员会高级反垄断律师Barbara Bank和奥巴马政府的法律顾问Howard Shelanski,Howard Shelanski同样也在2020拜登总统选举阵营中作为反垄断和监管问题的顾问。

Facebook还告知员工不要限制外部对Facebook应用接口的不合法使用,借此来反击不和竞争对手分享数据的指责。同时,Facebook今年开始还资助了一个名为“American Edge”的运动,该运动提倡从政府监察中保护科技公司。

Facebook被起诉后,American Edge马上开始了关于“美国监管者应该让国内科技公司做大做强”的民意调查,企图通过社会向政府施压。

Facebook面临最多监管风险

对于Facebook的反垄断压力,投行Needham在Facebook三季度业绩研报中分析称,尽管Facebook三季度营收215亿美元,高于普遍预期,但在2021年大型科技监管压力下,Facebook将是面临最多监管风险的一家科技企业。

彭博智库分析师Sophia Isani认为,反垄断调查会增加这家社交媒体巨头的风险,但不认为被迫剥离资产会是最终的结果,FTC对Facebook的拆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证据证明市场竞争已经遭到破坏并且需要恢复,而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此外,对Facebook的反垄断诉讼很可能耗费多年。

分析师Jitendra Waral表示:“这家社交媒体公司未来参与并购的能力将被削弱,因为交易将会被更严格地审查、更难获得批准。展望未来,反垄断机构可能会更加认真审查Facebook的收并购活动。”

受反垄断舆论影响,12月以来Facebook股价一路走跌,月初收盘价曾高达287.52美元/股,12月24日最新收盘价267.40美元/股,日跌幅0.2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股价一年涨7倍还不算多?这些美股产业链公司涨幅更加夸张

作者  |  2020-12-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TSLA)股价一年涨7倍还不算多?这些美股产业链公司涨幅更加夸张

当我们谈到新能源汽车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特斯拉(TSLA)。诚然,特斯拉已经可以被看作全球电动车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者。特斯拉今年股价取得了近700%的涨幅,市值超过6200亿美元,已超过包括大众、丰田(TM)、日产在内的九大传统车企巨头之和,引起全球瞩目。

然而,在特斯拉领衔电动汽车股集体飙升的同时,其上下游产业链股票也水涨船高。无论从向特斯拉供应锂矿的矿业公司,还是特斯拉前技术高管跳槽的固态电池研发公司,抑或是被做空机构频频狙击的充电桩企业,都在今年的“特斯拉行情”中随风而起,甚至涨势比特斯拉更加夸张。

锂矿供应龙头:雅宝公司(ALB)

在新能源车销量快速上涨之际,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所关键的锂矿需求也大幅增长。高盛报告称,在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行业相关应用的推动下,到2025年,锂需求有望增长2倍至57万吨。

今年全球锂指数ETF LIT已经上涨117%,而美股市场上的锂矿公司也表现不凡。

雅宝公司(Albemarleis,ALB)总部位于美国,是全球领先的锂生产商之一,在欧洲,澳大利亚,中国,智利和美国设有电池级锂矿。过去一年中,该公司共上涨108.3%。

皮埃蒙特锂业有限公司(PLL)

皮埃蒙特锂业(Piedmont Lithium,PLL)是一家位于澳大利亚的新兴锂矿公司,专注于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皮埃蒙特锂项目的开发,该项目的目标是年产22700吨电池级氢氧化锂。

9月28日,皮埃蒙特锂业有限公司宣布,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向该公司供应从其北卡罗莱纳州的矿床中开采的高纯度锂矿石,合同期限初定为五年。公司股价当天大涨236%。

尽管皮埃蒙特尚未从锂业务中产生收入,但由于前景看好,已引起大量投资者的注意。在过去的一年中,该股上涨了245%。

固态电池研发企业QuantumScape(QS)

QuantumScape公司专注于开发固态电池并设计可扩展的制造工艺,以将其电池技术商业化用于汽车行业。该公司于今年11月通过SPAC方式登陆美股,初始估值仅33亿美元。

然而,12月8日,公司公开其最新固态电池研究成果,其电池可在15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在续航里程为300英里或更高的车辆上搭载,正常使用寿命将达到12年左右,同时测试表明,该电池在800次循环后并未衰退,相当于24万英里(38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这一惊人的数据引发市场狂热追捧,在上市至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该股票已经飙升1065%,涨幅比特斯拉还惊人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出现了特斯拉前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Straubel。他此前曾负责特斯拉的电池研发工作。

电动汽车芯片商Cree(CREE)

Cree原本是商用LED灯生产商,但近年来,该公司通过生产用于汽车的碳化硅半导体器件,实现了业务转型,而特斯拉正是它的主要客户之一。

Cree通过使用碳化硅取代标准硅,将电池的效率提高6%至10%,从而延长汽车行驶里程,或将车载电池体积和重量降至最低。

由于踩准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的赛道,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上涨123%。

在电动汽车使用的自动驾驶系统中,负责车辆定位和环境信息感知所需的传感器必不可少。

尽管马斯克是坚定的激光雷达反对者,坚持用“算法”来分析周围环境,不过目前全球绝大多数汽车品牌,包括新能源汽车厂商小鹏都使用的是激光雷达。

美股市场上,相关的激光雷达股包括Velodyne Lidar(VLDR)和Luminar Technologies (LAZR)。两家公司都于今年通过SPAC上市,前者年初至今上涨142%,后者年初至今上涨224%。

充电桩Blink Charging(BLNK)

Blink Charging是美国最大的电动车充电运营商。尽管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仅90万美元,同比增长18%;净亏损390万美元,但该公司仍借助新能源汽车概念风潮实现股价“火箭式”飙升。

年初至今,该股票已经上涨2561%,从年初的1.87美元升至目前的49.5美元,公司市值从年初的6000万美元膨胀至近16亿美元,堪称妖股。

这样的股价表现自然也引起了做空机构的关注。早在8月,做空机构Culper Research就发布报告称 Blink “严重夸大”其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规模。据Culper估计,该公司仅有不到2200个充电站,而不是公司声称的1.5万个的充电站。11月23日,香橼研究再次看空,直称这一个“10亿美元的笑话”。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安森美半导体2020年三大关键词-疫情、并购、缺货、SiC

作者  |  2020-12-2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安森美半导体2020年三大关键词:疫情、并购、缺货、SiC

提到半导体公司,能够最先想到的是哪个公司?或许是Intel、三星、海力士、美光这些企业。而提到电源、传感器、模拟器件这些领域,就不得不提到安森美半导体(ONsemi)这家企业了。

根据HIS统计,2018年安森美半导体凭借着约9%的市场份额名列英飞凌之后,位居第二。安森美半导体在集成器件制造上的排名也在不断地上升,根据Informa CLT统计,2019年安森美半导体凭借1.3%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13。

这家企业正在以惊人速度发展,成为半导体新兴的领袖之一。那么这家企业在去年一年如何应对行业各种突发事件,未来又将如何发展?21ic中国电子网受邀参加安森美半导体线上交流会,共话公司战略及发展情况。

2020年三大关键词:疫情、并购、缺货、SiC

1、疫情:冲击下的三大关键趋势

2020年不平凡的开局使得一切都变得异常困难,始料未及的冲击下,安森美半导体是如何看待的?“疫情的出现,一方面导致了近期全球经济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电子市场的重要趋势”,安森美半导体公司战略、营销及方案工程高级副总裁David Somo如是说。

在他看来,由于疫情的冲击,计算平台和通信技术在远程办公和无接触电商的兴起下成为电子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

纵观全球经济数据,预计2020年GDP增长率将从2019年的+2.8%  下降至-3.7%。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而其他经济体预计在今年将会有个位数的下滑。

再反观终端电子市场,汽车、工业、通信、消费市场在2020年均有所下降,其中表现最为严重的便是汽车行业,伴随经济的萎缩,亚太地区汽车产销急剧下滑,第二季度4月开始出现反弹,但随后欧美工厂的关闭,也带来了产销量的大幅下降。下半年全球的汽车产销实现了复苏,出现了强劲的V型复苏趋势,全年预计下降15%到17%。

不过,他认为整体市场伴随整个社会办公、生产、居家方式的转型将迎来恢复甚至增长。“随着企业和工厂致力于降低人员风险,对自动化都加强了投资,预计未来三到四年内,汽车工业以及通信终端市场会恢复增长,而计算平台市场将持平,消费则将会跟随整体经济走向。”

具体说到安森美半导体的市场,其应用也覆盖了汽车、工业、通信、计算和消费五大领域。从数据来看,安森美半导体的第一大终端市场是汽车,占整体销售收入近1/3;第二是工业,占比25%;第三是通信,占比19%。从渠道来看,既做直客也经代理商渠道销售,全球范围内跟代理商伙伴们合作占近60%的收入份额,直接服务的OEM客户约占40%。从地区分布来看,收入占比最大的是亚洲地区(不包括日本),占总收入的64%,而欧洲和美洲各占约15%。

David Somo坦言,正如企业一样,安森美半导体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仍然非常努力地去保持全球的生产制造能够持续运行。比如要适应严格的风控检疫隔离的要求,特别在东南亚等地区,工人们上下班回家,都要经过很多的检查关口,因此投入了人力和资源来保证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照顾好我们的员工,让他们能够安心地生产客户所需要的产品。产品中有一些是用于治病救人的医疗器械,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行业,因此我们倍加努力,加大投入,在2020年持续保证生产防疫两不误。

另一方面,物流环节也受到了疫情影响,除了自身生产体系以外,要依赖物流网络向全球的客户进行产品交付。除了海运之外,还会采用空运,通常的形式是借助商业航班实现客货混运。疫情之下,航空公司备受影响,出行量出现了骤减,航班的架次也减少了很多。安森美半导体与物流领域的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合作,维持产品的运输网络畅通,来实现向全球的客户供货。

根据David Somo的介绍,在疫情的大背景下主要聚焦在汽车、工业和云电源三大趋势。安森美半导体将采用了创新方法来开发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三大关键趋势。

2、并购:进一步扩充产品组合

企业并购是今年半导体行业的一大关键词,通过并购不仅可以丰富技术、填补空缺,亦可实现内生增长。David Somo表示,安森美半导体从2000年公司成立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战略性并购以实现外生增长。随着最近的并购,安森美半导体得以在关键领域打造产品组合。具体来说,今年对 Quantenna的并购进一步拓展了Wi-Fi联接方面的能力,对sensL的收购获取了固态激光雷达(LiDAR)技术,对Aptina、Cypress、Truesense的收购丰富了图像传感器组合,对IBM的收购拓展了雷达技术,对Fairchild半导体业务的收购进一步丰富中高压的功率半导体产品和模块。

“过去这一年行业当中较大并购有ADI收购Maxim,英飞凌收购赛普拉斯,但这些收购涉及到的产品与我们的产品方向并未存在较多直接竞争。除了加强内部研发,未来的并购方针是当恰当的机会出现时,会选择性地开展并购,来扩充产品组合,加快财务表现。”

3、缺货:不断提高产能

8寸晶圆缺货涨价是今年半导体行业另一个大关键词,这主要是因为上半年供应量的急剧下降以及下半年出乎意料之外的急剧反弹。换言之,刚开始很多企业停止订货,后来又大量订货来支持后期增长需求。David Somo对此表示,安森美半导体在布局产能的扩充,包括购买了日本富士通位于会津若松的8英寸晶圆厂的大部分股权,以及收购了美国纽约州东菲什基尔(East Fishkill)12寸晶圆厂,这两个工厂都在扩大产能,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也预计这样的需求增长会持续到2021年。

“我们有80%的元器件是由自己的工厂来生产,如果用ATO(面向订单装配)角度来看,内部制造网络前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大概在70%左右。我们正在与制造封测合作伙伴合作,不断增加产能,为客户提供供应。”

此前,安森美半导体曾表示,每年的产能都在翻番,以领先于客户的进度计划量。如此产能下,价格必然可以快速下降,主要归功于三个关键点:(1)基板质量在提高,带来更好的芯片良率;(2)更多的基板供应商达到了生产质量;(3)客户的采用率在增加,推动了更高的产量。

在如此充足的材料和裸片的保障下,加之安森美半导体40余年的大批晶圆生产经验,不仅保证了充足的市场供应,也能够引领器件性价比的提升。“我们也看到了客户需求的增长,所以也会扩大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4、SiC:600/650V SiC和GaN如何选择

安森美半导体在SiC上,拥有SiC MOSFET和SiC二极体,并推出了多代技术的产品。其所有器件都符合汽车标准,因此工业市场真正能同时获得最佳品质的器件。

在SiC二极管方面,安森美半导体自2016年开始,便发布了650V和1200V二极管产品组合,并在2019年7月首次发布1700V二极管产品组合。

在SiC MOSFET方面,安森美半导体在2018年12月发布了初代1200V产品,650V/750V/1700V产品现均已提供样品。

不过,虽然SiC偏向大功率 (650V-3.3kV),GaN偏向射频、通信、消费 (80V-650V),但实际上两款产品也有一定交集(主要在600V/650V电压级别上)。友商认为GaN-on-Si的600V/650V产品在汽车工业市场更具成本优势,而安森美半导体在600V/650V上是SiC产品,这是为什么?

David Somo这样为分析师解释,这个问题有三个要素需要考量:在600到650伏电压区间的交集,超级结 MOSFET技术提供性能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安森美半导体现在投资开发并提供600到1200伏的碳化硅MOSFET,和开发更高压的器件。在600到650伏电压区间安森美半导体更建议使用超级结FETs,安森美半导体也开发600到650伏的氮化镓(GaN)产品。在大功率设备方面,一旦超过600—650伏的电压等级,将会有从IGBT转向SiC的趋势,但是这个转型趋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多年的一个过程。假以时日,这些高压等级的产品都会持续地转向SiC。超级结FET能够在600—650伏的电压区间提供成本方面的优势。GaN 更多用于如射频功率(RF Power)产品,它追求的更多是能效及开关频率(Switching Frequency)的最大化。GaN技术可以实现体积的最小化,比如电源适配器,当然它相比超级结MOSFET技术,在成本上会高一些。

展望未来

David Somo为分析师介绍表示,展望2021年,整个电子产业总的趋势就是要提高能效,这就会增加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因此,追求更高能效的趋势是普遍适用于电子市场的。

在2021年增长预计最快的领域包括:汽车功能电子化,比如像新能源车动力总成;能源基础设施,如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的充电桩;广泛的供电方面的产品,包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5G基站以及工业领域中使用的电机驱动系统等。

实际上,安森美半导体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2021也不例外。纵览安森美半导体的制造网络,前端拥有12家制造厂能够进行晶圆加工,后端拥有9家封测工厂,其中3家位于中国,分别在乐山、苏州和深圳。凭借综合制造能力,安森美半导体在2019年的出货量达到了660亿颗芯片。

上文也讲到,安森美半导体洞察到了疫情之下,将催生汽车、工业和云电源市场的增长。在汽车方面,Daivd Somo表示,“众所周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安森美半导体跟中国客户在牵引逆变器、车载充电器、高压负载和基于48V 电源的系统等领域和应用保持着紧密合作,以推动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完整的产品方案组合及各种传感器模式,支持L4和L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接口、图像传感器、固态LiDAR和毫米波雷达等技术。

在工业方面,很多新兴应用中,安森美半导体的传感器和联接产品也有用武之地,包括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和智能楼宇等。

另外,在工业物联网上将重点关注三大垂直领域,一是资产跟踪与监控,二是近年增长十分迅速的互联照明,三是智能家居/楼宇及其自动化。

在云电源方面,安森美半导体认为云规模使高能效成为首要任务,从能效提升方面来看,使用安森美半导体的云电源方案可以提高约0.5%的能效。

展望未来,安森美半导体将重点关注研发,致力于开发包含电源、模拟、传感器和联接方案等在内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一边通过内生增长,另一边通过外生并购,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使得能够支持客户所开发的应用,同时也打造自身的专业应用能力,帮助客户更好和更快地开发产品并推向市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