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6月12日,蔚来宣布调整全系新车的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车价方面,全系车型起售价减30000元。新购车用户首任车主用车权益调整为整车6年或15万公里质保,其中三电系统可享10年不限里程质保;6年免费车联网;终身免费道路救援。此外,蔚来用户在复购蔚来时,可选择放弃此前免费换电等权益,抵扣3~5万元不等购车款。

本次价格调整之后,蔚来品牌整车售价首次进入30万元门槛,其入门级产品ET5的指导售价为29.8万元;如选择电池租赁方案,售价则进一步下调至22.8万元,和特斯拉Model 3、飞凡F7等同类型产品价格接近。

这是蔚来首次宣布全系价格下调,此前包括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在内的多位蔚来高管均公开表示,不会以降价的形式来换取市场。

但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车市巨变。过去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的情况逐渐消失,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在这样的变化之下,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越演越烈。此前,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广汽埃安、五菱、小鹏等品牌均下调了旗下部分产品的价格。

在价格战之中,市场竞争加剧。之前,蔚来一直坚持不降价,在竞品数量增多、价格不具备竞争力的情况下,蔚来的潜在客户已经出现了流失,并遭遇了销量增长的难题。近两月,蔚来月交付量分别为6658辆和6155辆,出现较大的滑坡。蔚来管理层承认,ET5、ES7等新车型终端表现不及预期。

汽车是一个讲究规模化的行业,数千辆或者将将万辆的月交付量对蔚来的财务数据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今年第一季度,蔚来总交付量为3.1万辆,同期其总营收为106.765 亿元,同比增长 7.7%,环比下滑 33.5%;净亏损 47.395 亿元,同比增长 165.9%。李斌甚至开玩笑到,如果继续保持“蔚一万”(蔚来月交付量万辆左右),他和总裁秦力洪就要去找新工作了。

一位新能源车企市场部管理层人士向分析师表示,蔚来全系价格下调3万,将大大增强产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当前蔚来增遭遇较大的销量增长压力,如果还坚持不降价来保持所谓的调性,并不明智。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新能源车频繁调价,引发老用户的反弹、维权的案例并不少见。本次蔚来通过取消部分权益,来实现价格的调整。在此基础之上,蔚来为新用户提供了价值3万元的权益升级包,在选择这一权益包后,新用户可享受和此前相同的换电、质保等权益。

蔚来方面向分析师表示,对于以预定锁单,但还未交车的用户,可选择缩减权益,降低车价,也可以选择保留权益维持车价。

从目前蔚来社群的用户留言反馈来看,车主对本次降价评价出现了一定的分化。部分近期提车的车主对蔚来的降价的行为表示了不满;亦有老车主表示,换电、质保等权益是必要的,不在乎蔚来的调价,并且在后续增、换购时,可以自由选择,享受更低的价格。

对于部分车主出现不满的情况,蔚来方面向分析师表示,近期将举行相关用户的面对面沟通。

相关报道

卷!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 蔚来李斌三点还在反复推敲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特斯拉连涨12个交易日之际,木头姐开始抛了!

美东时间6月12日(周一),木头姐(Cathie Wood)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卖出特斯拉39.3万股和英伟达2.01万股。周一特斯拉收于249.83美元,木头姐此次高位抛售特斯拉套现近1亿美元。

抛售的同时,木头姐还大手笔买入了17.4万股Meta,市值约4715万美元,还有9.8万股台积电。

特斯拉仍是第一大重仓股

作为特斯拉的“头号玩家”,木头姐从去年年底该股低迷时期就一直持续买入,当时特斯拉一度跌至110美元。随着今年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特斯拉股价重新上涨,目前已涨超130%。

近期,特斯拉更是连涨12个交易日,直接创下该公司2010年美国IPO以来最长连涨天数,周一特斯拉收于249.83美元,木头姐逢高减持39.3万股,套现约9818万美元。

从方舟投资旗舰基金ARK Innovation ETF最新披露的持仓数据可以看出,特斯拉仍然是第一重仓股,持股比例占总资产的11.17%,其次是Zoom、Roku、Uipath、Coinbase。

图源Yahoo

木头姐重申,特斯拉仍然是“最重要的AI概念股”,受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特斯拉有望在2027年涨到2000美元,也就是说还有约750%的上涨空间。

近日,特斯拉频频传出利好消息,福特和通用汽车都表示将采用特斯拉的充电技术,使得美国70%以上的电动车支持NACS标准,特斯拉充电网络将增加数百万用户。

周一还有四家西方公司宣布接受NACS标准,分别为在美国经营EV充电站的Blink Charging、自称经营北美和欧洲最大EV充电站网络的ChargePoint、澳大利亚的EV充电器硬软件生产商Tritium,以及西班牙的智能EV充电及能源管理服务供应商Wallbox NV。

招商证券指出,对特斯拉而言,开放超充桩有利于提升使用率,且超充桩对非特斯拉车主的收费比特斯拉车主高一倍(0.25美元vs.0.5美元/kwh),利于完善其商业模型,促进超充体系建设。

UiPath和Coinbase较年初也巨幅上涨

除特斯拉外,木头姐的前五大重仓股中备受关注的还有UiPath和Coinbase,自今年年初以来,这两只股票分别上涨35%和50%。

Coinbase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2022年经历了“寒冬”,收入下跌51%至31.5亿美元,股票全年也下跌了86%。分析师预计今年Coinbase的收入还会再降10%至28.7亿美元。至于Coinbase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利率上升,使得很多投资者都远离了成长型股票和加密货币。

今年6月,Coinbase又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起诉,SEC声称Coinbase作为未注册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和清算机构在运营。

在SEC提起对Coinbase的诉讼后,木头姐无惧监管风暴,直接用ARK Innovation ETF加仓了42万股Coinbase(价值约2160万美元)。

对于此次大胆的逆向加仓,木头姐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看到币安面临越来越多的犯罪活动监管审查,欺诈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认为Coinbase的竞争正在消失,所以长期来看这对Coinbase来说是一件好事。”

木头姐还表示,依然对100万美元的比特币目标价充满信心。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越高,她越看好比特币的增长。

UiPath是一家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是ARK Innovation ETF第四大重仓股,

财报显示,UiPath一季度收入达到了2.896亿美元,同比升43%,预计2024年收入将达到12.7亿美元。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也持续走高,已经飙升了35%。

对于收入增长的原因,UiPath声称,受益于像ChatGPT这样“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崛起,公司的软件机器人将会扩大技能组合,从而提升效率。但同时UiPath也面临一些潜在的挑战,因为像ChatGPT这样的平台可能最终会产生自己的软件机器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续刷2022年4月以来新高

*美国5月CPI超预期降温

*特斯拉股价连续第13个交易日收涨

周二(6月13日),由于美国5月通胀放缓程度超过预期,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在本周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的押注,美股三大指数悉数收涨。

截至当天收盘,道指涨145.79点,涨幅为0.43%,报34212.12点;纳指涨111.40点,涨幅为0.83%,报13573.32点;标普500指数涨30.08点,涨幅为0.69%,报4369.01点。其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续刷2022年4月以来新高。

跟随美股大盘涨势,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收涨2.2%。爱奇艺涨超7%,百度涨超6%,蔚来涨超5%。

CPI一锤定音6月“跳过”加息

13日上午,美联储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在市场对美联储是否会按下加息“暂停键”仍存分歧之际,美国劳工部公布的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几乎可谓一锤定音。

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4%,连续第11次下降,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预估为4.1%,前值为4.9%;5月CPI环比上升0.1%,预估为0.1%,前值为0.4%。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注的“超级核心通胀”——不含住房和能源的服务业价格同比上升4.6%,创下15个月来最小增幅。

由于通胀放缓程度大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本周暂停加息的押注升温。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交易员现在预计美联储14日按兵不动的概率飙升至95%。而在前述报告发布前,这一可能性约为75%。此外,交易员们还削减了对7月加息的押注,报告发布前,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结束加息周期。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布赖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称“数据略微倾向于暗示,不仅仅是跳过一次加息,而是全面暂停行动。”

此前,纽约联储12日公布的月度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由于个人财务和信贷状况恶化,美国消费者的短期通胀预期也降至两年来最低水平。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中值下降0.3个百分点至4.1%,创下202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瑞银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个股方面,特斯拉股价上涨3.55%,连续第13个交易日收涨。

甲骨文(Oracle)财报发布后,该公司股价上涨0.21%。财报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华尔街预期。受益于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对云计算产品需求的拉动,甲骨文预测第一季度业绩将继续增长。

曼联(Manchester United)股价上涨13.76%,有报道称谢赫贾西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领导的卡塔尔财团已完成了对曼联的收购,报价约为50亿英镑。

苹果公司股价下跌0.26%,此前瑞银发布研究报告,将苹果股票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称发达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苹果业绩增长或面临压力。“我们认为苹果股票不会提供令人信服的风险/回报,特别是考虑到未来6至12个月iPhone、PC和App Store的基本面疲软……除美国、中国和欧洲以外的潜在市场总量不足以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推动iPhone销量实现中等个位数的速度增长。” 瑞银分析师大卫·沃格特(David Vogt)在报告中如是写道。

国际油价攀升逾3%

大宗商品市场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扭转了此前通胀数据公布后的走低态势,拖累国际金价表现,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第三日下跌。

资深金属交易员Tai Wong表示“黄金无法守住CPI发布后的涨幅,人们愈发担心顽固的核心通胀可能会导致明天的美联储点阵图偏鹰派,暗示2024年降息的幅度将低于预期。”

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1.10美元,跌幅0.6%,收于每盎司1958.60美元。

国际油价周二攀升逾3%,收复了前一日的大部分失地。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30美元,涨幅为3.4%,收于每桶69.42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一,受美联储6月不加息预期影响,美股主要股指集体收涨,其中道指涨0.56%,录得“五连阳”,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则连涨三日。

周二,美国5月CPI数据即将出炉。市场预计,5月整体CPI年率将大幅放缓至4.0%,低于前值4.9%。周四,美联储还将公布6月议息结果,当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议息会议上暂不加息。

当日,美股科技股全线上涨。其中,苹果涨1.56%,报183.79美元/股,为历史最高收盘价。目前苹果总市值达到2.89万亿美元,距离3万亿美元大关一步之遥。特斯拉收涨2.22%,连涨12个交易日至八个月最高,创其2010年6月上市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三大股指集体上涨

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

周一,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截至收盘,道指涨超189点,涨幅0.56%,报34066.33点,录得连续第五日上涨;标普500指数涨超40点,涨幅0.93%,报4338.93点;纳指涨超202点,涨幅1.53%,报13461.92点。

周二,美国5月CPI数据即将出炉,分析机构预计,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整体CPI年率将大幅放缓至4.0%,低于前值4.9%,核心通胀年率将更为明显地放缓至5.2%,低于前值5.5%。周四,美联储还将公布6月议息结果,同时发布最新一季的经济预测摘要报告及利率点阵图,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当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在7月再次加息25个基点。

盘面上,标普11个板块多数收涨,信息技术/科技板块涨超2%,涨幅最大,可选消费涨1.7%,电信服务涨1.2%,工业涨0.7%,金融板块则跌0.09%,公用事业跌0.2%,能源跌近1%,表现最差。

科技股全线上涨,亚马逊涨2.54%,脸书涨2.3%,谷歌涨1.15%,微软涨1.55%,奈飞涨0.94%。苹果收涨1.56%,报183.79美元/股,为历史最高收盘价。目前苹果总市值达到2.89万亿美元,距离3万亿美元大关一步之遥。

银行股多数上涨,摩根大通涨0.05%,高盛涨1.05%,花旗涨0.31%,摩根士丹利涨1.42%,美国银行跌0.48%,富国银行跌0.71%。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小鹏汽车涨11.16%,蔚来涨8.67%,阿里巴巴涨0.42%,京东涨0.33%,拼多多跌0.01%,百度跌0.62%,理想汽车跌1.98%,好未来跌2.42%,新东方跌4.29%,爱奇艺跌5.08%。

特斯拉“十二连涨”

刷新上市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周一,特斯拉收涨2.22%,连涨12个交易日至八个月最高,并创其2010年6月上市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消息面上,6月12日,自称经营北美和欧洲最大电动汽车(EV)充电站网络的ChargePoint Holdings Inc.、在美国经营EV充电站的Blink Charging Co.和西班牙的智能EV充电及能源管理服务供应商Wallbox NV均表示,他们将拥有适配特斯拉NACS的充电器。

此前,美国两大汽车巨头福特和通用汽车先后宣布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网络,未来都将生产配备特斯拉充电接口的电动汽车。分析认为,特斯拉、通用汽车和福特的联手,将助推特斯拉成为北美充电标准。

据了解,北美当前主流的充电协议标准包括联合充电系统标准(CCS标准)和特斯拉专用的北美充电标准(NACS标准)。从厂商使用率来看,CCS标准更普及,因为它是除了特斯拉之外所有车企的充电标准,但就数量而言,CCS标准的充电桩远没有使用NACS标准的充电桩多。

瑞银完成收购瑞信

“巨无霸”银行诞生

据新闻报道,瑞银集团12日说,已完成对瑞士信贷银行的收购。收购完成后,瑞银成为资产负债表达1.6万亿美元的“巨无霸”银行。

瑞银首席执行官塞尔焦·埃尔莫蒂和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在瑞士媒体发表一封公开信,称上述收购无论对瑞银、瑞信还是全球金融行业都是“新篇章的起点”。

两人写道,上述收购构成“挑战”,但同时为客户、员工、股东和瑞士提供了“一些机遇”。据路透社报道,这项收购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最大规模收购。

报道说,收购瑞信后,瑞银将管理5万亿美元资产,成为全球最大财富管理机构。这项收购给瑞信167年的历史画上了句点。

瑞士联邦政府3月19日动用紧急权力,未经股东批准,推动瑞银同意以30亿瑞郎(1瑞郎约合1.1美元)收购瑞信,并由政府注资救助,以避免瑞信破产引发欧美金融业更大震荡。

瑞信是仅次于瑞银的瑞士第二大银行,也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瑞信过去数年间屡屡曝出金融丑闻和重大投资失误,进而导致巨额亏损。美国多家区域性银行3月起“垮掉”后,瑞信似乎成为银行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瑞士联邦政府和瑞银6月9日发表声明说,双方已就瑞银收购瑞信的交易签署“损失保护协议”,一旦瑞银因这场紧急收购所致损失超过50亿瑞郎,瑞士政府将承担超额部分,但以90亿瑞郎为上限。

尽管瑞银收购瑞信用时不到3个月,但埃尔莫蒂说,瑞银消化吸收瑞信的过程需要3到5年时间。瑞银曾表示,将大幅裁撤瑞信投行业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路透社最新报道,亚马逊云业务正在考虑使用AMD的新人工智能芯片,不过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6月13日,AMD披露了其AI芯片MI300A、MI300X的技术规格,但并未透露产品的主要客户。当日美股收盘,AMD下挫3.61%,而同行英伟达则收涨3.90%。详见《美股投资网》今日报道。

不同于投资者的用脚投票,亚马逊似乎要对AMD的新产品投下信任票。亚马逊高管Dave Brown表示,公司正在考虑AMD的AI芯片。因为亚马逊更偏向于完全自己来设计服务器,而AMD定制化的产品组件则能够直接插入亚马逊现有的系统中。

正如AMD CEO苏姿丰接受采访时透露,AMD将提供一份“菜单”,该菜单包含构建AI大模型所需要的所有组件。客户能够自由挑选他们所需要的组件,再通过行业标准连接。“我们笃定很多客户偏向于拥有选择权,他们会希望能够根据自身数据中心的要求来定制相关组件。”苏姿丰表示。

这正合亚马逊的“心意”。

与AMD相反,亚马逊高管Dave Brown表示,英伟达不仅仅出售芯片,同时也在向云厂商兜售整套系统——DGX Cloud。目前,甲骨文公司是其首个合作伙伴,但亚马逊却拒绝与英伟达合作推出DGX Cloud系统。

“英伟达接触过我们,我们也研究了这个商业模式。”Dave Brown坦言,由于亚马逊在云领域拥有充足的经验和完善的供应链,因此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亚马逊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反而AMD的产品相对能够满足其需求。

据了解,AMD的MI300X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向一些客户提供样品,并于第四季度量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针对市场流传“上海将作为FSD(全自动驾驶功能)完全版第一个试点城市开放”的消息,特斯拉中国方面对分析师回应,“消息不实。”

延伸阅读

免费开放FSD技术 马斯克意欲何为?

日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中表示,特斯拉乐意授权自动驾驶技术给其他车企。马斯克称“特斯拉渴望为其他汽车公司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几年前,我们免费授权所有专利。现在,我们正在让其他公司使用我们的超级充电网络。也很乐意授权Autopilot/FSD或其他特斯拉技术。”

马斯克此举意味着其他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从而快速走入“智驾”时代,这也将助力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迈上全新台阶。

FSD技术实现盈利或指日可待

据悉,特斯拉自动驾驶产品可分为3个类别,包括AP、EAP和FSD。其中,AP为最基础版本,EAP为增强辅助驾驶。前者免费,后者售价为6000美元。

而特斯拉最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就是FSD,在其官网上的名称释义为“完全自动驾驶能力”。主要功能包括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交通信号识别、(基于导航路线的)城市道路自动转向等。

关于FSD,马斯克一直充满信心,这也是特斯拉走入智能时代的核心力量。马斯克在2023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强调,FSD比人类驾驶安全更多。他指出,如果特斯拉实现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很多用户之间共享,车辆利用率将提升5倍,使用价值大幅提升,从而实现车队资产的历史性增值。

不过,马斯克也坦言,尽管目前FSD已达到自动驾驶发展的“较高阶段”,但仍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自动驾驶需要不断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建立新的理论基础。尽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已超过人工驾驶,但这并不意味着车主可以完全放任车辆自行驾驶,仍需有人监督。

对于能否利用FSD实现盈利,马斯克称,自动驾驶汽车价值巨大,在某种程度上,目前FSD的价格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期权价值。而FSD也确实逐渐开始展现出实力,为特斯拉带来盈利或指日可待。

目前FSD仅在北美地区有Beta版,美国售价为1.5万美元,加拿大售价为1.75万美元(目前可以申请一个月的试用权)。其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已向北美地区约40万名车主推送FSD Beta,总行驶里程已达到1.5亿英里(约2.4亿公里)。

马斯克在技术上一直抱有“不吝啬”的态度。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曾发布公告称愿意向任何真诚希望使用特斯拉技术的人免费提供其所有专利;2021年11月,特斯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启动“超级充电站试点开放计划”。目前,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特斯拉已向18个国家和地区的非特斯拉车辆用户开放充电网络;今年2月28日,特斯拉宣布正式向其他品牌电动汽车的车主开放部分美国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5月,特斯拉则与福特达成协议,特斯拉在北美向福特用户开放包括12000个快速充电站的特斯拉充电网络,而福特的电动汽车将从明年开始全面采用特斯拉的NACS充电标准。

汽车行业分析师徐嘉平对《华夏时报》分析师表示“此次特斯拉愿意开放FSD技术,这是一种行业领先者的积极姿态。在将自己的蛋糕做大的同时是,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以共同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车企自动驾驶布局热潮涌现

除去宏观的积极影响,马斯克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徐嘉平分析认为,开放自动驾驶技术对于特斯拉抢占市场先机也有着一定的助力。特斯拉通过向其他汽车制造商授权其FSD技术,加强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促进技术的共享,并进一步占据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市场优势,并在该领域成为领导者。且通过授权FSD技术,也可以为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马斯克此举也基于越来越多的车企为备战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量产纷纷布局的大背景。除了蔚来、理想、小鹏等新造车企业相继宣布全栈自研的方式外,还包括车企开始投资业内领先的初创企业。

2018年,吉利汽车旗下的浙江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芯擎科技。成立之初,芯擎科技就把重点放在了高端芯片领域,尤其是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芯片上;上汽集团多次投资国内自动驾驶独角兽公司Momenta,通用汽车也向Momenta投资3亿美元;丰田4亿美元领投小马智行的B轮融资,宇通集团、广汽集团战略投资了另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文远知行;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供应商禾多科技已完成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汽资本领投,智都投资、混沌投资跟投,所获资金将继续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研发、规模化量产等领域……

汽车行业观察员赵永琪向《华夏时报》分析师坦言“眼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但自动驾驶技术尚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阶段,企业需要不断加大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并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以逐步实现自身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另外,自动驾驶的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正如赵永琪所言,在我国,越来越多的政策出台为自动驾驶发展助力,而这则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前提。

去年7月,深圳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是国内首个关于自动驾驶的相关法律。为自动驾驶测试、全无人运营、收费、保险、数据管理等给出法律指导,这也将为L3在我国实现商业化落地带来新的曙光;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试点目标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车辆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

赵永琪对分析师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对汽车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可以提升车企的品牌价值,为公司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在他看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是业内领先的,如果其他车企获得授权使用,可以在技术方面迅速补足自身短板,提高自动驾驶技术优势。且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这将推动汽车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带来更多的研发收益和技术分享。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续刷2022年4月以来新高

*美国5月CPI超预期降温

*特斯拉股价连续第13个交易日收涨

周二(6月13日),由于美国5月通胀放缓程度超过预期,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在本周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的押注,美股三大指数悉数收涨。

截至当天收盘,道指涨145.79点,涨幅为0.43%,报34212.12点;纳指涨111.40点,涨幅为0.83%,报13573.32点;标普500指数涨30.08点,涨幅为0.69%,报4369.01点。其中,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续刷2022年4月以来新高。

跟随美股大盘涨势,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收涨2.2%。爱奇艺涨超7%,百度涨超6%,蔚来涨超5%。

CPI一锤定音6月“跳过”加息

13日上午,美联储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在市场对美联储是否会按下加息“暂停键”仍存分歧之际,美国劳工部公布的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几乎可谓一锤定音。

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4%,连续第11次下降,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预估为4.1%,前值为4.9%;5月CPI环比上升0.1%,预估为0.1%,前值为0.4%。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注的“超级核心通胀”——不含住房和能源的服务业价格同比上升4.6%,创下15个月来最小增幅。

由于通胀放缓程度大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本周暂停加息的押注升温。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交易员现在预计美联储14日按兵不动的概率飙升至95%。而在前述报告发布前,这一可能性约为75%。此外,交易员们还削减了对7月加息的押注,报告发布前,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结束加息周期。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布赖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称“数据略微倾向于暗示,不仅仅是跳过一次加息,而是全面暂停行动。”

此前,纽约联储12日公布的月度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由于个人财务和信贷状况恶化,美国消费者的短期通胀预期也降至两年来最低水平。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中值下降0.3个百分点至4.1%,创下202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瑞银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个股方面,特斯拉股价上涨3.55%,连续第13个交易日收涨。

甲骨文(Oracle)财报发布后,该公司股价上涨0.21%。财报显示,甲骨文第四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华尔街预期。受益于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对云计算产品需求的拉动,甲骨文预测第一季度业绩将继续增长。

曼联(Manchester United)股价上涨13.76%,有报道称谢赫贾西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领导的卡塔尔财团已完成了对曼联的收购,报价约为50亿英镑。

苹果公司股价下跌0.26%,此前瑞银发布研究报告,将苹果股票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称发达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苹果业绩增长或面临压力。“我们认为苹果股票不会提供令人信服的风险/回报,特别是考虑到未来6至12个月iPhone、PC和App Store的基本面疲软……除美国、中国和欧洲以外的潜在市场总量不足以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推动iPhone销量实现中等个位数的速度增长。” 瑞银分析师大卫·沃格特(David Vogt)在报告中如是写道。

国际油价攀升逾3%

大宗商品市场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扭转了此前通胀数据公布后的走低态势,拖累国际金价表现,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第三日下跌。

资深金属交易员Tai Wong表示“黄金无法守住CPI发布后的涨幅,人们愈发担心顽固的核心通胀可能会导致明天的美联储点阵图偏鹰派,暗示2024年降息的幅度将低于预期。”

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1.10美元,跌幅0.6%,收于每盎司1958.60美元。

国际油价周二攀升逾3%,收复了前一日的大部分失地。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30美元,涨幅为3.4%,收于每桶69.42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英伟达凭借其GPU(图形处理器)赢得AI计算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之际,另一大GPU巨头AMD何时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了行业普遍关心的话题。如今,后者终于给出正面回应。

美国时间6月13日,AMD宣布即将推出的最先进的数据中心GPU MI300X,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向部分客户发货。MI300X由台积电代工,其第三代CDNA架构集成了高达1530亿个晶体管,使之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逻辑处理器。

MI300X针对大语言模型设计,AMD称该产品可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处理速度,内存高达192GB,超过英伟达H100芯片的120GB内存。

大内存也被AMD视为MI300X的一大卖点。在发布会上,AMD CEO苏姿丰称,“你拥有的内存容量越多,芯片可以处理的模型集就越大。我们在客户的工作负载中看到这款芯片运行速度快了许多,我们认为它非常出众。”

高内存意味着MI300X可以比英伟达H100 GPU运行更大的模型。据苏姿丰介绍,MI300X可以支持装载400亿个参数的Hugging Face AI模型。随着模型规模越来越大,就需要多个GPU来运行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而当MI300X配置更大的内存,开发人员将不再需要更多的GPU,意味着可以节约成本。

基于MI300X,AMD还宣布了Instinct平台,其搭载8颗MI300X,提供总计1.5TB的内存,意味着该计算平台能训练参数规模更大的大语言模型。

AMD还试图弥补其AI计算软件短板,缩小与英伟达CUDA平台的差距。在发布会上,AMD更新了其ROCm软件生态进展,该软件与英伟达的CUDA软件平台竞争。AMD总裁Victor Peng称,在构建人工智能软件平台上,AMD取得巨大进步,ROCm软件栈可与模型、库、框架和工具的开放生态系统配合使用。

除了AI软硬件产品,AMD此次发布会还介绍了第四代霄龙服务器处理器。AMD称,第四代霄龙处理器采用Zen 4c核心,比英特尔Xeon 8490H的效率高1.9倍。谷歌、Meta和微软将是首批采用该产品的企业。

在ChatGPT掀起的新一轮AI大模型浪潮中,提供底层算力的英伟达是最大的受益者,其GPU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上几无替代品。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在3月举办的GTC大会上称,英伟达AI超级计算机DGX是大模型背后的引擎。

业内期待AI芯片市场能引入新的竞争者,包括AMD、英特尔等推出相关产品。从此次发布会来看,AMD希望其数据中心GPU能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但该公司并未披露新芯片的定价。

随着AMD收购赛灵思完成后,其在AI领域的力度明显加大,不仅强化了市场存在感,也希望把握生成式AI带来的重大机遇。苏姿丰称,目前市场仍处在AI生命周期非常早期的阶段,预计数据中心AI加速器的整体潜在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增长5倍,超过1500亿美元。

而此次MI300X GPU、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等产品披露进展后,AMD的计算产品线将从CPU、GPU、FPGA、DPU延伸至软件平台,形成与英伟达、英特尔的全面竞争格局。在最重要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战场上,届时市场也将能对AMD过去几年的多笔收购、人才引入、架构重组进行“验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二(6月13日),超威半导体(AMD)如期举办了“AMD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技术首映会”,并在会上展示了其即将推出的AI处理器系列。

媒体分析称,AMD希望帮助数据中心处理更多的人工智能流量,挑战英伟达公司在这一新兴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首映会的重头戏自然是AMD推出的Instinct MI300系列。

公司CEO苏姿丰率先公布了MI300A,称这是全球首个为AI和HPC(高性能计算)打造的APU加速卡,拥有13个小芯片,总共包含1460亿个晶体管24个Zen 4 CPU核心,1个CDNA 3图形引擎和128GB HBM3内存。

然后她还公布了对大语言模型进行了优化的版本——MI300X,内存达到了192GB,内存带宽为5.2TB/s,Infinity Fabric带宽为896GB/s,晶体管达到1530亿个。

苏姿丰表示,MI300X提供的HBM(高带宽内存)密度是英伟达H100的2.4倍,HBM带宽是竞品的1.6倍。

这意味着AMD可以运行比英伟达H100更大的模型,苏姿丰称,生成式AI模型可能不再需要数目那么庞大的GPU,可为用户节省成本。

她还用Hugging Face基于MI300X的大模型写了一首关于活动举办地旧金山的一首诗。

另外,苏姿丰还发布了“AMD Instinct Platform”,集合了8个MI300X,可提供总计1.5TB的HBM3内存。为了对标英伟达的CUDA,AMD表示公司也有自己的芯片软件“ROCm”。

虽然苏姿丰很卖力地“推销”公司的新产品,但这似乎没有让金融市场满意。

AMD股价在活动过程中显著走低,收跌3.61%,而同行英伟达则收涨3.90%,市值首次收于1万亿关口上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瑞银集团(UBS)周一表示,其已完成了对陷入困境的瑞士银行业巨擘瑞士信贷的紧急收购,这意味着这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最大的银行业交易已正式完成。在收购完成后,瑞银集团如今将拥有逾1.6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和超过12万名员工。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和董事长Colm Kelleher在瑞士报纸上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这是新篇章的开始”。

今年3月19日,身为瑞士最大银行的瑞银在瑞士政府的强力施压下,同意以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瑞信,以防止后者倒闭,进而打击人们对全球银行系统的信心。

此次合并将为瑞信167年的悠久历史画上一个“不幸”的句号,近年来,瑞信一直陷入各类丑闻和亏损的漩涡之中。而这桩收购交易的过程也备受争议,瑞士监管机构公布的条款强制抹去了瑞信AT1债券持有人价值160亿瑞士法郎(约合170亿美元)的资产,引发了一系列债券持有人的诉讼。

据瑞银透露,其上周五已经与瑞士政府签订了协议,就瑞银收购瑞士信贷后可能录得的亏损进行分摊。

根据瑞银在3月订立收购瑞信条款,瑞士政府将担保瑞银因收购瑞信后而产生的亏损,担保额最高为90亿瑞郎。瑞银需先承担当中的50亿瑞郎。

而最新的协议还显示,瑞银希望出售的瑞信资产据估计价值440亿瑞郎(约合490亿美元),在收购交易完成后,这些资产约占瑞银资产总规模的3%。这些待出售的瑞信资产包括向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的基本贷款,以及更复杂的对冲和结构性产品。

如果五年后,仍有不到20%的瑞信资产未售出,瑞银可以将这些剩余资产纳入瑞银旗下,并退出与瑞士政府的协议。瑞士政府的这项“兜底”承诺将适用于已出售的瑞信资产。

后续计划

瑞银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在与瑞信的交易完成后,瑞银掌握的资产规模将高达5万亿美元,这将使瑞银集团在财富管理领域上进一步处于难以撼动的地位。

瑞银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上周在出席活动时表示,虽然收购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达到约1.6万亿美元,但瑞银的目标是将其削减至1.35万亿美元或1.4万亿美元。

他指出,“人们对我和同仁们的期望非常高,我们也背负着社会责任,这不仅对瑞银而言,而且对瑞士金融中心和瑞士这个国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这两家银行在全球共有12万名员工,瑞银已表示将进行裁员,发挥协同效应并降低成本。不过Ermotti目前仍拒绝透露收购完成后的裁员规模,仅仅表示未来几个月或作出痛苦决定,尽管这是降低成本必须采取的行动。

据英国媒体上周末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瑞银已制定了20多条“红线”禁令,禁止瑞信员工从事一系列活动,包括禁止招揽利比亚、俄罗斯、苏丹、委内瑞拉等国的客户,以及在未获瑞银管理人员同意之下,禁止推出新产品。此外,乌克兰的政界人士和国有企业也在禁止交易行列,以防止潜在的洗钱活动。

在交易达成后,瑞信在瑞士国内的股票和美国存托股票(ADS)也将从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瑞士证交所稍早已表示,瑞信股票最早将于6月13日退市。瑞信股东每持有22.48股流通股将获得1股瑞银股份。

上周还有消息人士表示,瑞银目前正考虑将其Q2财报推迟到8月底发布,以应对收购瑞信带来的复杂情况,届时还可能向投资者提供有关瑞信国内业务计划的最新情况。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