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Wedbush分析师Ygal Arounian近日发表研报表示,由于Snap(SNAP)的营收增速面临三大挑战,该分析师没有足够信心维持对该股的看涨观点,因此,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下调至“中性”,目标价由56美元下调至36美元。

Arounian在报告中指出,Snap的营收增速面临的三个风险包括:首先,自该公司公布第三季度业绩以来,社交媒体平台在针对IDFA新政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任何积极进展。该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会对Snap恢复营收增长至50%以上的能力产生较大的短期和中期影响。

其次,该公司在2020和2021财年的强劲增长下,未来将面临高基数效应。

最后,Arounian还认为,Snap面临的竞争因素正在增加,尤其是来自TikTok。该分析师表示,TikTok和Snap拥有非常相似的受众,这使得后者的参与度、用户使用时间和广告收入面临风险。目前,TikTok正在获得广告商的青睐,这可能会给Snap的预算带来压力。

因此,在风险回报的基础上,Arounian保持谨慎态度。不过,该分析师还补充道,Snap在年轻用户群体中仍然有一个很好的立足点,该公司在AR领域的定位非常好,Discover、Maps和Spotlight组成的产品组合仍能实现更好的盈利机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月25日早间,IBM(IBM)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财报显示,Q4营收166.9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60亿美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为23.32亿美元,同比增长72%;摊薄每股收益为2.57美元,上年同期为1.51美元。

按业务划分,第四季度软件业务营收72.73亿美元,同比增长8.2%;咨询业务营收47.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基础设施业务营收44.14亿美元,同比下降0.2%;融资业务营收1.72亿美元,同比下降29.4%。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56.9%,上年同期为58.9%。

财报显示,全年营收573.5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51.79亿美元;净利润为57.4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55.90亿美元;摊薄每股收益为6.35美元,上年同期为6.23美元。

截至去年年底,IBM拥有的现金(包括有价证券)为76亿美元现金(包括有价证券),比2020年年底减少了67亿美元。2021年该公司向股东返还了59亿美元股息。

截至发稿,IBM盘后涨近1%。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名知情人士周日表示,因私募股权公司Sycamore Partners准备在激进投资公司Starboard Value支持的财团提出收购美国百货公司柯尔百货(KSS)几天后提出收购要约,这意味着该公司可能很快收到第二份收购要约。

一位消息人士称,此前Sycamore Partners已与柯尔百货接洽,考虑对该公司的估值约为90亿美元。该消息人士称,该公司愿意以每股至少65美元的现金收购该公司。

在此消息传出的两天前,Starboard支持的Acacia Research提出以每股64美元的价格收购柯尔百货。但消息人士称,不能保证Sycamore Partners会出价,也不能保证会与Sycamore或Acacia达成交易。

Sycamore、Acacia和柯尔百货的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Sycamore对柯尔百货的兴趣表明,投资者对零售商的兴趣仍在持续,随着疫情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消费者改变购买习惯,转而青睐在线零售商,实体零售商面临的麻烦也在持续。

大约一年来,柯尔百货一直面临着来自激进投资者的压力,要求其改善业绩。在过去几周,由于该公司股价去年仅上涨了5%,激进投资者的持续不满情绪变得更加明显。

上周,持有柯尔百货5%股份的激进投资公司Macellum Advisors向柯尔百货表示该公司考虑包括出售在内的战略选择,并警告称计划提名董事会成员。去年年底,维权公司Engine Capital也表示,希望柯尔百货考虑出售。

不到一年前,Macellum与另外两名维权人士达成和解,柯尔百货在董事会增加了三名新董事。Macellum称2021年是柯尔百货又一个亏损的一年,并批评该公司股价从4月到上周下跌了22%。

柯尔百货上周表示,其战略正在产生成果,管理层和董事会不愿为所有投资者带来更强劲的业绩。

消息人士称,Acacia和Starboard可能会与Oak Street Real Estate Capital合作,试图出售柯尔百货的房地产资产,为交易筹集更多资金。Starboard是业内最受尊敬的激进投资者之一。柯尔百货一直反对其房地产的售后回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台积电正计划在中国台湾南部嘉义或云林建立一个新的先进封装厂,以应对5/3/2nm芯片制造需求的快速增长,并迅速修订其生产路线图,目前中国台湾嘉义的可能性更大。台积电未对该报道置评。

据《电子时报》报道,若消息属实,这将是台积电的第六座先进封装厂,竹科、南科、中科及龙潭共有四座,主要提供晶圆凸块、先进测试与后道3D封装等,第五座为兴建中的苗栗竹南,以前道3D封装及芯片堆叠等先进技术为主,总面积为前四座封测厂总面积的1.3倍,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消息人士称,目前台积电许多客户的芯片都采用了先进的工艺节点和封装技术,包括苹果、AMD、英伟达、联发科、赛灵思和中国大陆的芯片设计公司。随着其先进制造节点的不断进步,台积电也热衷于开发3D IC封装技术,推出了3D Fabric平台,集成前道3D堆叠技术和后道3D封装解决方案。

据了解,3D Fabric平台可以帮助客户集成多个逻辑芯片和HBM(高带宽内存)或异构芯片,实现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升级,最小化芯片尺寸,缩短芯片解决方案的上市时间,例如已经推出的CoWoS和InFO技术,能够生产SoIC(集成芯片上的系统)产品。

台积电正在积极扩大先进的代工和封装产能,预计其资本支出总额在2021-2023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2022年为300亿美元,2023年为400亿-440亿美元。但市场观察人士预计,从不断上涨的建设成本和扩张规模来看,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本期的资本支出预算,其供应商将在未来几年看到收入显著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知情人士周二(1月25日)透露,在获得批准方面几乎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英伟达准备放弃收购日本软银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英伟达发言人也表示,英伟达和ARM的合并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强烈反对。美股盘前,英伟达小幅下挫,现跌2.25%。

消息人士表示,英伟达已告知合作伙伴,称不指望交易能够完成。另一消息源则透露,软银正加紧准备ARM的首次公开募股,以作为英伟达收购案的替代方案。

这笔交易始于2020年9月,当时软银集团和英伟达宣布达成确定性协议,软银将把ARM出售给英伟达,交易价值为400亿美元。协议公布后,包括谷歌、微软和高通等公司都对其感到担忧,并要求反垄断官员干预。

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高通、微软、英特尔和亚马逊在内的一个组织向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提供了他们认为足以扼杀这笔交易的弹药。除了需要美国和中国的批准外,收购ARM还需要得到欧盟和英国的批准,这两个国家目前都在研究这笔交易。

在英国政府方面,2021年11月,英国数位与文化部长Nadine Dorries正式要求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启动该笔收购案的“第二阶段调查”,从反垄断以及潜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审查这笔交易。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在去年12月以反垄断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阻止这笔交易。

美国FTC在申诉中表示:“英伟达已经在很多领域使用ARM架构的产品,包括智能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云计算CPU、DPU网络设备等,英伟达可能通过获取ARM授权资料来获取英伟达竞争对手的机密资料。”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和ARM的领导层仍在向监管机构申诉,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在此期间,两家公司公开维持了收购的承诺。

英伟达发言人Bob Sherbin称:“我们仍坚持在最新监管文件中详细表达的观点,即这笔交易提供了加速ARM发展、促进了竞争和创新的机会。”软银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仍对这笔交易获得批准抱有希望。”

如果英伟达成功完成这笔交易,对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黄仁勋已经围绕显卡业务将英伟达打造成了一个芯片制造帝国。现在,英伟达已经坐上了美国半导体行业最有价值公司的宝座,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

但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此前,高通公司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监管障碍后,于2018年终止了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交易。

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在英伟达内部造成了分歧,该公司的一些人已经接受了收购将会失败的结果。

英伟达和软银之间的初步协议将于今年9月13日到期,但如果审批需要更长的时间,协议将自动续签。英伟达最初表示,完成这笔交易将需要“大约18个月”。按照这个时间表,该项目将在今年3月左右完结,但现在来看,这种情况已经不太可能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报道,高盛(GS)将提拔Luke Sarsfield,与Julian Salisbury一起担任资产管理联席主管。对此,高盛发言人拒绝置评。

知情人士透露,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将于本周披露资产管理部门的领导层变动。据了解,Julian Salisbury在去年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该部门的唯一负责人,然而,通常情况下,高盛会要求至少两名高管负责该部门的业务运营。

高盛在2020年重组了业务部门,将其投资管理部门与商业银行部门合并,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并在去年实现了近150亿美元的收入。在前任联席主管Eric Lane于去年3月宣布离职后,该公司几个月来一直让另一个联席主管职位空缺。

根据12月发布的一份新闻稿,截至2021年9月30日,高盛资产管理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管理的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业已成为决定企业长期发展前景以及财务绩效的基本要素。由此,追求长期价值增长、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ESG投资理念的企业亦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ESG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衡量好公司的重要标准之一。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给出对阿里巴巴(9988.HK)增持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下调至165美元。在报告中摩根士丹利特别指出,其认为阿里巴巴当前股价中并未反映出其ESG价值,处于被低估的状态,而ESG估值可能会推动阿里股价持续重估。

摩根士丹利的这份报告从ESG视角考量其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显然顺应了当前的投资趋势,而这也正是市场很容易忽视的部分。

一、ESG投资理念方兴未艾,衡量“好公司”的新视角

简单来说,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自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ESG投资原则后,ESG概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ESG绩效能够评估企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特别是近两年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以及全球升温导致极端天气频频发生等,也加速了资本市场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ESG投资理念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据中证指数公司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ESG投资规模已将近40万亿美元,占全球整个资产管理规模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中诚信绿金发布《2021ESG年度发展报告》显示:近五年,我国ESG基金受市场追捧程度较高,仅2020年实际规模较发行规模有小幅回落,其余年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风险水平略低于整体市场,整体表现较好。《报告》总结并给出ESG投资建议,未来投资可以考虑建立ESG概念下的企业估值框架,将ESG作为成本支出纳入企业估值,进而评估企业在ESG风险测试下的估值水平。

ESG投资推动了各行业对环境及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强化。在基于传统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境、社会、治理绩效三个维度去考察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这也为投资者们找到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投资标的提供了可行路径。

例如,受到气候变迁及全球暖化等环境影响,全球各国不断出台各类政策,鼓励企业关注此类环境问题,以达至可持续发展。而“碳中和”就是企业环境议题中的重要审视指标之一。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其中,我国也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争取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幅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争取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当前,伴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同社会和环境影响对于投资决策的重要性,ESG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衡量好公司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能够在践行ESG理念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其在资源利用、人力资本发展、经营管理方面更具竞争优势,也将更容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二、引领绿色发展,阿里践行ESG理念驱动价值重估

聚焦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阿里在践行ESG发展理念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基于对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深刻理解,阿里在去年12月还曾发布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首个碳中和行动报告。

在《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中阿里首次提出“范围3+”概念,承诺在自身运营和供应链之外,到2035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并明确了以“直接减碳优先于消除,消除优先于抵消”为原则的减碳减排路径抉择。

实际上,阿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容小觑。

云计算新型绿色基础设施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拥有自主研发的软硬件集成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减碳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绿色低碳物流方面,阿里菜鸟的绿色物流解决方案支持下,其上下游合作伙伴也一同为物流业的绿色转型做出贡献,加速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另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更严格的能源监管或将影响数据中心的建设,截至2019年,阿里巴巴自主开发的数据中心的PUE值低于1.3,明显低于超大型及大型数据中心的平均PUE值1.46及1.55,与工信部到2025年底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下降到1.3以下的目标一致。

这些都是阿里巴巴全面拥抱双碳趋势、坚持以科技力量创造利于社会长期价值的经营成果。而作为行业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行者,阿里巴巴在坚持“用负责任的科技,创造可持续的未来”的同时,也为公司自身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增长点。

结语

回归到投资层面,ESG的投资理念和实践正在形成全球性的潮流,践行ESG理念表现良好的企业也将更容易得到市场资金的关注,进而获得更高的市场溢价。对此,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也提出,阿里的ESG价值尚未反映在公司当前股价中。

笔者认为,作为行业先行者,阿里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更迭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创造更大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波音(BA)将于1月26日美股盘前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有观点认为,稳定的商用和国防业务交付量,以及强劲的商用飞机售后服务业务量,将有助提振了波音公司第四季度的业绩。

据悉,波音公司在第四季度商用飞机交付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7.8%,而国防设备方面的交付量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8.2%。对于波音这样的制造业公司来说,成品交付量对提振营收增长至关重要。因此,波音交付量上的显著改善有望提振波音公司第四季度的整体业绩。

波音全球服务预期

对于波音全球服务(BGS)部门第四季度的表现而言,市场大多持乐观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商业航空市场的持续复苏将推动航空公司的航班增加,同时,也将推动2021年第四季度的售后商用飞机服务增加。而较低的员工离职成本以及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有望提高BGS部门的营业利润率。

分析师对BGS部门四季度营收预期的共识为41.51亿美元,与比2020年同期相比将提高了11.2%。而对该部门的盈利预期为5.74亿美元,与2020年同期的1.43亿美元相比,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现金流预测

最近航空旅行数据的持续改善推动商业飞机交付量的提升,以及订单收入的增加,而这应该会给波音2021年第四季度的现金流储备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考虑到降低宽体客机生产比例会让波音的支出减少,以及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好处,这些做法都可能提振该公司的营运现金流。

四季度业绩预期

根据相关统计,市场目前对波音公司四季度的营收预期共识为176.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提高了15.2%。而盈利方面,市场普遍预计每股将亏损14美分,较上年同期的每股亏损15.25美元有所改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索尼(SONY)一位高管表示,公司可能会为其电动汽车(EV)项目增加新的技术合作伙伴,以帮助其打造出行业务,将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娱乐空间。

“我们认为,忽视电动汽车带来的风险比它们本身带来的挑战更大,”将负责索尼新出行业务的高级总经理泉川西(Izumi Kawanish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补充道,即将到来的汽车转型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信息技术将手机变成智能手机的过程。

在本月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索尼展示了一款全新SUV原型车,并宣布成立新的出行公司。索尼首席执行官吉田宪一郎表示,正在探索索尼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泉川西表示希望尽快决定是否生产电动汽车,并补充道:“我们明白,就决策而言,速度很重要。”川西于1986年加入这家日本消费电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领导人工智能机器人部门。川西拒绝透露是否会在今年做出最终决定。

迄今为止,索尼已经与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Magna International合作制造了两款电动汽车“Vision”原型车。Magna International还为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丰田汽车(TM)等公司生产汽车。

索尼的汽车项目合作伙伴还包括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法国汽车技术公司法雷奥和匈牙利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AImotive。

泉川西表示,索尼将根据厂商所能带来的技术为其电动汽车项目挑选新的合作伙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北京时间1月23日消息,在莉娜·汗(Lina Khan)接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后的七个月里,美国几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和监管机构一直在酝酿一场冷战。随着科技巨头不断推进并购交易,他们是否会在2022年上演激烈交锋呢?

金融信息提供商Dealogic编制的数据显示,微软、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021年宣布的交易数量超过了过去10年的任何一年。这样的交易速度表明,他们正试图赶在即将到来的反垄断整顿之前实施收购交易,或者他们不相信莉娜·汗和其他监管机构能够在法庭上提出足够有力的理由来阻止收购。

数据显示,Alphabet在2021年的22笔交易、微软的56笔交易和亚马逊的29笔交易都是10年来的最高水平。尽管Dealogic的数据只计入了公开披露的交易价值,但根据这些记录,Alphabet和微软的总交易额也创下了10年来的新高,分别为220亿美元和257亿美元。亚马逊的交易总额为157亿美元,略低于10年来的最高水平,仅落后于2017年,当时亚马逊同意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

三巨头去年的并购交易数量和价值

微软在本周斥资690亿美元收购电子游戏开发商动视暴雪的交易,是大型科技公司可能在挑战监管机构反垄断行动的最新例子。从2021年起,科技公司完成了几笔大型交易,包括微软斥资190亿美元收购了语音技术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亚马逊斥资85亿美元收购了米高梅电影公司。

“大型科技公司非常关注(反垄断),希望在政府成功开创新的先例之前达成交易。一旦法官在法庭上树立了一个先例,其他法官就更容易遵循这个先例。”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埃里克·戈登(Erik Gordon)表示。

自去年6月就任FTC主席以来,莉娜·汗不断建议FTC积极执行反垄断政策。她已经提交了一份修改后的Facebook反垄断诉状,称其对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购巩固了其目前作为社交网络垄断者的地位。迄今为止,她领导的FTC正依靠一种威慑战略来控制公司收购,因为该委员会难以跟上各行业并购申请的历史性激增。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该机构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兑现其在反垄断战线上采取行动的威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