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iPhone 13 Pro Max几天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台手机几天使用下来的感受和体验。
电影效果
其中印象最深的新功能,非电影效果莫属,在实际拍摄中会默认识别人物面部为焦点,AI自动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当转头或者移出画面,都会对焦到新的人脸上。
同时除了自动转换,也可以手动控制焦点,点击任意物品即可对焦,并且画面里的远中近关系被算法还原的非常到位。
实现这样的电影效果,iPhone会以每秒30次的频率生成拍摄画面的景深数据,然后电影效果的算法就会判断场景中人物、环境之间的距离;接着通过神经网络引擎,可以让iPhone简单的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判断镜头焦段在哪里以及该去哪里。
实际体验下来会觉得这是一个完成度非常高、并且算法参与度也非常高的新功能。
视频
A15仿生
而这些算力的支持,神经网络引擎的机器学习能力,正是来自今年的这颗A15仿生芯片。在iPhone 13 Pro系列上,可以说用了5核GPU的满血版A15仿生。
而GeekBench GPU测试14046分,相比上代直接提升50%之多,可以算是很大提升,相比少了一颗GPU核心的iPhone 13来说,Pro系列的分数也要高上32%,来满足更多Pro级别的功能——比如ProMotion。
ProMotion
今年的iPhone,终于在Pro系列上给了梦寐以求的高刷。
与iPad Pro上的相同,iPhone 13 Pro系列的屏幕支持10Hz-120Hz之间自适应调节,并且iOS 15在系统界面,也针对自适应刷新做了适配,每个触控手势的速度会根据手指移动速度动态调整。
游戏体验
我们也下载了官网页面用来演示120Hz游戏体验的原神,实际测试发现目前的版本还没有支持高刷,不过我们既然辛苦下了这么大安装包,也不能浪费,就顺道测了测游戏表现和发热表现。
画质选择极高,手动调到60帧,游戏半小时,Perfdog平均帧率49.9,帧率波动37.3,相比使用12 Pro Max游戏帧率更高,波动更小。
我们也测试了一下打开低电量模式之后,还会获得更稳定的游戏表现。
机身发热方面与12 Pro Max持平,正面最高温度41.3,背面最高温度43.5。
整体表现不错,但机身发热之后依旧会降低屏幕亮度,防止过热对手机的伤害。
半段总结
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从电影效果开始,一路说到算法,说到A15,说到ProMotion,说到iOS 15,可以发现软件算法和硬件技术在iPhone上真的是深度融合。
多出来的硬件性能一定是为了某个算法、某个功能,而不会只是徒增功耗;同时,像电影效果这种新增加的功能,在硬件没有准备好之前,也绝对不会到来。软与硬的协调配合,永远是Apple最强大的部分。
外观
也正是这样的协调配合,可以让你今年把一位跟焦师装进口袋,虽然它可能有点大,也有点重。
iPhone 13 Pro Max,一眼看上去和iPhone 12 Pro Max大小相同,但在厚度上增加了0.25毫米,重量增加了12克,拿在手上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更沉了一些,存在感更强,如果你是重量敏感星人,或许iPhone13系列更能让你满意。
充电头依旧没有标配,20W充电头需要单独购买。
刘海
iPhone13 Pro Max正面依旧使用超瓷晶面板玻璃。
经过将近一年iPhone 12 Pro Max的使用体验,我们发现抗造能力确实提升不少。我们的iPhone 12 Pro Max,一年以来没有贴膜,就裸着使用,说实话整个划痕情况还好,没有特别明显的大印子,极大满足了爱撕机膜人;当然对于介意划痕的用户,还是建议贴膜使用。
摄像头
再把机身转回去,比居中苹果LOGO更抓眼球的就是又一次变大且变厚的摄像头模组。
而且这次加料非常足,三个摄像头都有一定幅度的升级,简单来说主摄底更大了,长焦拍更远了并且支持夜景模式,超广角支持自动对焦同时提升了光圈。
我们也在实际场景中,跟去年的iPhone 12 Pro Max进行对比。
主摄镜头在日间场景下,13 Pro Max对于色彩的还原会更加准确,观察画面中的灰色墙体,12 Pro Max会有发绿的情况,相比之下13 Pro Max则是准确还原;其他方面不论解析力,还是画面宽容度二者没有差别。
在这一组样张中,可以看到13 Pro Max对于道路、地砖的颜色还原依旧比12 Pro Max准确,没有出现发绿的情况;观察道路尽头的高光部分也可以发现,13 Pro Max对于高光的抑制比12 Pro Max更好,宽容度更高,智能HDR4在算法上的更新对此也是有帮助的。
到了晚上,主摄拍摄的画面一眼观感更加纯净,天空噪点控制得比12 Pro Max更好,远处建筑上的招牌高光抑制的也更好,不过祖传鬼影依旧存在,并没有变好。
再来看这一组样张,在夜晚大多数情况下,两款相机表现其实相差不大,13 Pro Max更多是降噪算法的更成熟以及对颜色还原的更准确,拍出的夜景照片氛围感更强,但实际没有比12 Pro Max拉开太大差距。
下面我们来看超广角镜头,日间拍摄的样张可以看出,与主摄相同,13 Pro Max同样赢在了更加准确的色彩表现上,照片没有12 Pro Max的明显偏蓝。在其他的边缘畸变控制,解析力表现上二者相同。
同时在13 Pro系列上,超广角镜头支持自动对焦,从而可以拍摄微距照片和视频。
在拍摄照片时,只要靠近物体就会自动切换微距模式,整个过程非常自然,不过并没有手动开关可以干预,导致在想拍摄一些前景虚化照片时,总会自动切到微距。
在视频模式下则需要手动切换到0.5倍超广镜头,才能开启微距模式。
到了晚上,超广角镜头由于光圈的增大,进光量相比之前提升不少,整个画面会更加纯净,中心画质的提升较为明显,天空噪点和高光都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而在长焦镜头上,现在可以拍摄3倍变焦的照片,在日间表现来看,除了可以拍的更远,还拥有更准确的色彩还原。
同时在长焦的人像模式下,整体表现与12 Pro Max除了焦距不同外没有差别。
但在主摄人像下,13 Pro Max的人物主体会更亮,肤色还原会更准确,观感更好。
今年还新增了摄影风格调节,可以在拍摄时自定义并保存自己喜欢的风格,实际测试可以看到,我们调节画面的对比度、饱和度之后,算法依旧保持了人物原本的肤色,这也是这个功能与滤镜的最大不同。
这次长焦镜头也支持了夜景模式,在夜晚可以单独使用长焦镜头来延长曝光,而不是裁切主摄画面,通过样张我们可以看出,色彩表现、纯净度都提升巨大,不过激活长焦夜景也需要一定光线条件,在极暗环境下依旧采用主摄裁切。
最后在视频方面,iPhone一贯表现优秀,通过这组对比可以看出,13 Pro Max的画面宽容度和色彩表现又有了一定提升,防抖和解析力则与12Pro Max相当。
在今年晚些时候,iPhone 13 Pro系列还将支持ProRes视频拍摄,这是一种低压缩高色彩保真视频格式,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后期空间。
不过就是拍摄文件体积要比现在倍增,所以iPhone 13 Pro系列的1TB版本也如期而至,这其实也是苹果软硬协调的很好范例。
总结
对于今年的iPhone 13 Pro Max我们就聊到这里,使用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iPhone在Pro系列上,对新特性的命名都不惜各种Pro:ProMotion、ProRes、ProRaw,甚至在iPhone 13系列也支持的电影效果模式上,也因为3倍长焦镜头的加入,增加了一种拍摄景别,带来了更方便、专业的创作方式。
所有软件功能和硬件特性的更新,都让Pro变得更Pro,可以说今年的iPhone 13 Pro Max,是苹果软件、硬件整合能力的新高点,iPhone本身,也因此成为更加Pro的移动智能设备。
所以如果你本身就是Pro级别的创作者,需要随身携带一部能应付Pro级别需求的iPhone,那这部手机,一定是不二之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ntel将于明年第1季度推出搭载Xe-HPG架构的游戏显卡DG2 Alchemist,不仅GPU芯片不用自家的制造工艺,同时自己也不会生产成品显卡,它希望能像NVIDIA和AMD一样,拥有一批独立的OEM制造商。
在英特尔举行亚太区圆桌会议上,首席架构师Raja Koduri接受提问表示,高性能独立显卡相对于英特尔其它产品线来说是个新的业务,英特尔十分重视与全球主要OEM厂合作。
Raja Koduri表示,Intle独立显卡将以Intel Arc品牌进军独立显示卡市场,目前有包括华硕、微星、技嘉等在内的OEM厂将会推出Intel Arc独立显卡,希望在独立图形技术和显示卡市场上能共同开发更多商机。
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Intel DG2显卡采用台积电6nm制程工艺,分两个不同核心,其中定位于高端的核心功耗达到了175-225W,价格300-500美元,性能上可以看到RTX 3070的尾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Facebook周二发布了第三代视频通话设备Portal系列,这也是Facebook 发布的首款便携式智能屏幕。
据了解,Portal Go 配备可充电电池,无需接入电源插座即可使用;配备1,280 x800 的 10 寸屏幕;续航方面,通话时长最长能达到 5 小时,锁屏状态下则最长能续航 14 小时。
除了 Portal Go 之外,Facebook 这次也更新了 Portal+ 产品线,售价 349 美元。Portal+ 拥有现今所有 Portal 设备中最大的14 吋屏幕(分辨率为2,140 x1,440);内建有具备超广视野的12MP 相机,它能利用 AI 跟随拍摄对象,在需要的时候也能自动变焦;配置有新的智能发声技术,它能让对方更清楚地听到用户以正常音量在不同距离讲出的东西。
Facebook表示,在隐私保护方面,两款新品这次都设有 webcam 物理隔挡,机顶上也有切断相机和麦克风的专属按键; AI 功能,也都将不借力 Facebook 服务器,而是全在设备内部实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快科技消息,再过两周微软就要发布Win11正式版了,过去的3个月中争议最多的就是Win11的硬件兼容了,微软这次设定的门槛很奇特,会导致很多人无法升级Win11。
在硬件兼容问题上,包括4GB内存、64GB存储、UEFI安全启动等在内的要求没啥问题,主要是TPM 2.0及CPU要求,其中CPU需要八代酷睿及锐龙2000系列及之后,前不久微软放宽了部分七代酷睿支持Win11,但主要局限于高端型号,大部分七代酷睿CPU依然不兼容。
对于达不到硬件兼容的设备,微软表示可以通过官方的Meadia Tool工具自行安装,但是微软表示这种安装方法不能保证稳定,崩溃次数比兼容设备高了52%。
除了崩溃更多,现在非兼容设备上安装Win11还会有另外的代价,那就是Windows更新不能用了,微软不会给这类设备提供更新维护。
以上两个政策还不管用的话,微软现在还推出了另外的政策,那就是在不兼容设备上安装Win11系统,会弹出提示称这台PC没有达到安装要求,微软不建议执行系统升级之类的操作,设备也不在厂商的保修范围内,您的设备就不受支持或者无权获得更新。
简单来说,就是微软虽然不会阻止用户在不受支持的设备上安装Win11,但现在他们要求用户签署免责声明,对售后及支持等内容免责,要求用户自己承担后果,以后别找微软的麻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9月22日消息 videocardz 泄露了 AMD Radeon RX 6600 显卡的禁运信息,包括其规格和发布日期。
据消息人士透露,AMD Radeon RX 6600 显卡将于10月初发货给评测人员,而评测将于10月13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上午9点(北京时间晚9点)上线,定价信息和产品也有望在同一天发布,但无法确认发售日期,还是详细信息的解禁日期。
AMD Radeon RX 6600 显卡预计将配备 Navi 23 XL GPU,该 GPU 将配备 28 个计算单元或 1792 个流处理器。该显卡还将支持 32MB 的无限缓存,并拥有 8GB GDDR6 显存,显存位宽为 128bit。
就综合性能而言,该卡在 3DMark Time Spy 图形测试中获得 7805 分。在 Igors Lab 最近的模拟性能测试中,该卡的成绩接近 GeForce RTX 3060 显卡。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近日有一家厂商的 RX 6600 显卡上架澳大利亚电商,产品代号为“GV-R66EAGLE-8GD”。这款显卡标价为 805.2 澳币,约合 3870 元人民币,这一并不代表显卡的最终售价,仅供参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获悉,美东时间9月21日,Adobe(ADBE)公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Q3总营收39.4亿美元,同比增长22%;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52美元,同比增长28%;Non-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3.11美元,同比增长21%。
GAAP净利润为12.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55亿美元;Non-GAAP净利润为15.0亿美元。
数字媒体部门营收为28.7亿美元,同比增长23%,创意业务营收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文档云业务营收4.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
数字媒体年化经常性收入(ARR)环比增长4.55亿美元至116.7亿美元,创意业务ARR增至98.7亿美元,文档云ARR增至17.9亿美元。
数字体验部门营收为9.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数字体验订阅营收为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展望未来,该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总营收约为40.7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为2.52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印度反垄断机构调查认为,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滥用其旗下安卓操作系统在印度的主导地位,违法损害竞争者的利益。
据路透社9月18日报道,根据该媒体所见的一份由印度竞争委员会(CCI)的调查部门撰写的报告称,谷歌削弱了“设备制造商开发和销售搭载其他版本安卓系统的设备的能力和积极性”。报告还认为,安卓手机强制预装APP的做法、谷歌应用商店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份报告在6月完成,有750页。
印度竞争委员会2019年发起了这项针对谷歌的调查。据路透社和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根据此项报告,在针对谷歌的调查期间,微软、亚马逊、苹果、Mozilla、三星、小米、Vivo、Oppo等共62家实体回答了印度竞争委员会的相关问题。
谷歌对路透社回应称,该公司希望与印度竞争委员会合作,“展现安卓已带来更多而非更少的竞争和创新”。消息人士透露称,谷歌尚未收到这份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已经提交给了印度竞争委员会,如果谷歌被认定违法,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或被要求停止相关行为。
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印度的5.2亿部智能手机中有98%搭载的是安卓系统。
就在9月14日,谷歌在韩国也遭到巨额罚款。据新华社此前报道,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14日宣布,因谷歌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决定对其处以2074亿韩元的罚款。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表示,谷歌阻碍三星等手机制造商生产搭载定制版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限制其竞争对手开发的操作系统进入市场,同时遏制了创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0年10月起,在减半周期、机构携大资金入场等多因素推动下,比特币价格从1.1 万美元一路攀升至6.3万美元,同时也带动了比特币的“看多期权”——矿机需求的飞涨。
而矿机现货一机难求的格局,也成为了矿机厂商业绩飙升的导火索。其中,据嘉楠科技(CAN) 2021年Q2财报显示,公司于二季度实现收入10.82亿元人民币及经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3.20亿元人民币,均创上市以来最佳单季记录。
展望比特币价格的后市表现,渣打银行GeoffKendrick、Christopher Graham及Melissa Chan三位分析师给出乐观预测,认为比特币未来将可能成为无现金世界中全球免银行账户的主要点对点支付方式,预计比特币将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达到10万美元,长远价值甚至看至17.5万美元。
然而,由此反观上游矿机厂商,即便行业持续加强与晶圆厂商合作、提升芯片良率,并加速产品制程由16、14nm向8nm、7nm、5nm迭代,但矿机产能吃紧的状况依然未能得到缓解。据嘉楠科技表示,截至2021年9月10日,公司预售订单已排到2022年6月。
面对矿机需求激增与“芯片荒”下产能吃紧之间形成的巨大供需“天堑”,矿工之间的新一轮矿机“军备竞赛”恐将持续。由此,矿机市场的高景气度也或仍将持续。
然而,比特币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市场,矿机厂商也仍面临着在比特币行情波动下的矿机“牛市无产能、熊市多库存”难题。对此,什么才是矿机厂商平衡行业机遇和潜在风险的更优解?近期率先发布财报的嘉楠科技或许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二季度销售总算力达594万TH/s 创单季历史新高
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到,目前为止,嘉楠科技将其战略业务主要划分为了矿机、自营挖矿和AI三大板块。其中,作为公司最核心的业务,矿机业务仍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嘉楠科技销售总算力达594万TH/s,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200%,创公司单季度历史新高。受此推动,公司Q2实现整体营收10.8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预期的季度营收目标,并创下历史最高单季度营收业绩。
盈利数据方面,公司Q2实现毛利4.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7%,环比增长120%。当季净利润为2.45亿元人民币,创下公司上市后单季新高。同期,经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3.20亿元人民币,同为公司上市后单季新高。
整体看,公司业绩实现创纪录增长均主要归功于本季度交付的矿机数量增加。而这背后,则主要受到了2020年起公司频繁获得海外订单的推动。
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今年8月,嘉楠科技分别与北美上市公司Mawson Infrastructure Group及Genesis Digital Assets等海外战略合作伙伴续签多笔矿机订单。
其中,Mawson与嘉楠科技签署了1.7万余台的矿机采购合同;而Genesis则将向嘉楠科技采购2万台比特币矿机,并签订了额外的最高18万台矿机采购选择权。
据悉,Genesis则为美国第一大矿业巨头,目前已于全球建立20多个工业规模的比特币矿场,并开采比特币价值超过10亿美元,将有益于嘉楠科技业务的国际化及海外自营挖矿布局。
大量的海外订单也促进了嘉楠科技预售算力的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预收款项的增长。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到,随着客户矿机销售订单首付款的增长,截至二季度末,公司预收款已达到1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142%。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10日,嘉楠科技的预售算力已达911万TH/s,其预售订单已经排到2022年6月。展望未来,嘉楠科技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将较二季度增长10%-30%。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矿机业务上,据嘉楠科技CEO张楠赓在电话会议上介绍,季度内,公司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对客户预付现金的比例根据市场情况及未来预期进行了动态的调整,则将有助于公司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保证公司的供应链安全。
两个平抑风险的重要转型
除矿机生产外,嘉楠科技二季度也继续加大了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据Q2财报显示,公司AI芯片总体销售也实现了量级增长,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增长335%。
据公开资料显示,嘉楠科技的AI芯片项目启动于2016年,于2018年推出第一代芯片勘智K210,并于随后两年研发了第二款芯片勘智K510。今年7月初,公司正式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K510,并已开始投入针对提升K210的性能的新一代AI芯片——K230的研发。
今年8月,公司还对外宣布了对于美国像素子公司逐点半导体的投资,进一步拓宽在AI芯片领域的布局,有助于加强嘉楠科技在图像处理方面的研发和场景落地能力。从战略层面看,AI芯片项目可以被视作嘉楠科技下一个十年的布局,为一条有助于公司在未来平抑风险的平行业务条线。
自营挖矿业务则是嘉楠科技未来的一大战略。公司CEO张楠赓表示,自营挖矿将成为嘉楠科技战略业务之一,未来公司将继续在合法合规的经营前提下,扩大自营挖矿规模。
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到,嘉楠科技的自营挖矿业务于今年6月份启动,于新加坡设立了自营挖矿业务的运营主体,目前首批阿瓦隆矿机已在哈萨克斯坦上架开机运行。其中,公司表示新一批85万TH/s算力的机器预计将于近期从工厂发出。
从公司目前向外界透露的转型动作来看,在将自营挖矿确立为另一大战略业务后,嘉楠科技后续在自营挖矿方面将部署更多算力。而这一转型可以为公司带来两个好处:
首先,随着公司自营挖矿在先期测试机的模式跑通,并逐步加大自营挖矿算力部署,在自营算力达到规模后,将有助于公司很好地平衡比特币行情波动,避免库存占用或帮助公司获得比特币牛市红利,增强盈利弹性。
其次,在这一新战略业务达到规模后,市场将不能再以简单的周期性企业或制造企业的逻辑来对公司进行估值,而一定程度把目光向下游的挖矿领域偏移。
据国盛证券统计,当前披露了所持算力的8家海外挖矿股共持有近21EH/s比特币算力,其中每1EH/s算力所对应市值均值为8亿美元。而由于矿机价格为挖矿领域中影响总收益的一大成本来源,嘉楠科技作为矿机厂商则在这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假设2021年底,嘉楠自营挖矿算力达到3EH/S, 仅自营业务一项对应的估值就应远超当前市值。
因此总结而言,嘉楠科技对于AI芯片及自营挖矿两个战略业务的布局,实际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对公司核心业务起到平抑风险的作用,成为其在行业受到负面影响波动时的风险调节剂。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及规模扩张,则有望推动市场对于矿机厂商的估值逻辑转变。
研发夯实硬实力打赢空隙产能争夺战
由上来看,在远景规划上,通过发展高度相关的多元业务或互补性业务将有助于矿机厂商抵御行业更长周期的波动风险。但从短期来看,满足当前大量的需求空缺,锁定更多资源及产能,才是矿机厂商的当务之急。
然而,在当前各大晶圆厂产能吃紧的大背景下,各家厂商与晶圆厂之间的订单早已提前锁定。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嘉楠科技目前已与晶圆厂展开针对后续九到十八个月的产能谈判,即已在谈明年下半年及2023年的晶圆产能。
在这一格局下,对于晶圆厂突发的、计划外的空隙产能锁定,则成为现阶段企业制胜的主要产能来源之一。这背后隐藏的一个逻辑是,每个晶圆厂芯片的设计方法不一样,各制程下设计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矿机厂商要成为赢家,则需要在研发端面对多晶圆厂及同时看多条制程做足准备。
以嘉楠科技为例,在产能的锁定方面,公司已与台积电等几大主要晶圆厂进行合作,在多个先进工艺制程上进行了布局。公司目前采用N+1先进制程的新型矿机(90TH/s),已实现批量现货出货,预计全年产量约30万台。
此外,据张楠赓在电话会议上透露,除晶圆产能外,公司在封测阶段产能也采取了大力备货的措施。公司晶圆和封测产能目前配合情况良好,在行业中也处于一个不错的情况。目前,从晶圆制造到整机制造完成约平均控制在120天内,整体供应稳定。
而获得这一可观产能的背后,则得益于公司基于研发端持续投入下的多晶圆厂合作战略。
有业内人士指出,就整个矿机行业来看,嘉楠科技是在研发方面最舍得投入的公司。今年二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145%至6398万元人民币。其中,新招技术人员45名,占二季度末研发人员总数的28%,主要是以技术管理、IC前端设计及后端设计算法岗位为主。
资金方面,嘉楠科技于9月17日宣布将被纳入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中国区域指数,调整结果于当日收盘后生效。意味着公司将迎来大量国际资金的被动买入,并对于股价起到推动作用。
另外,据嘉楠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二季度完成了约1.7亿美元的定向增发,以及截至二季度末,来自客户的1.54亿美元预收款,为锁定晶圆供应和芯片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帮助公司有能力扩大研发团队,加快新品研发节奏。
从结果来看,嘉楠科技多晶圆厂策略于去年已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在先进制程方面,公司先后分别研发了8nm、N+1制程芯片,并于2018年发布了全球首款7nm ASIC芯片,并正在推进5nm芯片研发。另据张楠赓表示,预期今年四季度会有新一代芯片流片,综合性能预计将提升15-20%。
由此,通过强化与多晶圆厂的合作,以及芯片良率的持续提升,公司获得了客户的良好反馈和续单认可,也反过来形成了预收款提升以支撑进一步研发投入的重要驱动力,从而形成公司稳定产能及持续迭代技术能力的良性循环。
综上,回到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问题,嘉楠科技在Q2财报中所给出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舍得在研发上进行投入,使自身实力足够强硬,以获得更多产能从而形成进一步的技术迭代。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相关度高的平行业务及互补性业务,以应对行业中更长周期的波动。在行业、市场、政策环境的高度变化之下,公司这一模式在Q2已向外界展现出了一个不错的成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纷纷扬扬的亚马逊“关店”风波蔓延几个月之后,终于有了官方回应。
9月17日,亚马逊全球开店宣布,将其在亚洲的首个综合性卖家培训中心落户杭州。据悉,培训中心第一期投入建设面积达上千平方米。预计未来三年内,亚马逊全球开店在杭州的办公运营场地和团队规模,将分别扩大六倍。
而就在过去的五个月中,亚马逊关闭了约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涉及约3000个品牌相关账号,质疑声不断。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执行总裁戴竫斐(Cindy Tai)在接受美股投资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亚马逊不会轻易做出停用或关闭账号的决定,只有卖家被确认为反复、多次故意违规时,亚马逊才会对卖家的账号采取措施,关闭他们的销售权限,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停止与品牌的合作。
“违规处理并不针对中国,规则和政策是全球一致的。无论是卖家规模的大小或者来自哪一个国家,我们都是一视同仁的。”Cindy Tai进一步强调。
无论这一事件如何演变,在杭州阿里巴巴的大本营建立卖家培训中心,意味着,亚马逊正在对中国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出拳治理
100多美元的扫地机器人18美元的蓝牙耳机、25美元的电蒸锅、9美元的台灯……。在美国工作的90后Andy赫然意识到,家里越来越多的用品都来自刷单群。过去几年,更多像他一样的留学生、工薪层、家庭主妇等,加入到了“薅羊毛”的队伍中。
此前,本报深度调查发现,“不刷单在亚马逊做不下去”似乎成了许多亚马逊美国站中国卖家的共识。在亚马逊平台上,根据留评率的不同,刷单被划分为不同价格档次,纯免评的刷单一般在15-25元一单,价格随着留评比率的增加而增加。100%留评的订单价格在80-120元一单。仅在美国,平台就有上万名专门刷单的买手。
从2018年开始,亚马逊展开了严厉的管制,对造假卖家进行大规模封杀、销号、余款余货冻结。但是,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此番大规模关闭中国卖家账号,亚马逊遭遇到了无数质疑。
对此,戴竫斐解释称,亚马逊不会轻易地做出对卖家账号的关闭或者是停用的决定。“我们一直以非常审慎的态度对卖家账号的处理。”
她透露,过去五个月,亚马逊关闭了约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涉及这些品牌的约3000个账号,其中包括一些大型卖家。这些卖家都有多次的、反复的、严重的滥用评论的行为以及有许多种其他的违规行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亚马逊对这些卖家进行过多次警告,以及他们有多次申诉的机会,甚至恢复了一些我们停用过的账号,但是这些卖家持续的违规,所以我们这次决定终止与这些卖家的合作关系。”
不难看出,被封号的基本都是大商家。在这波封号浪潮中,被称为亚马逊三杰之一的泽宝也惨遭重创,它旗下多个店铺都被平台强制关店整改,亏损约7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知名跨境电商有棵树也遭受重创,旗下340个亚马逊店铺被封,被冻结的资金超过1.3亿元人民币,1400名员工也被迫辞职。
“过去很多年亚马逊的潜规则就是操纵评论,大数据技术手段现在可以检测。如果规模过大,就会触及到红线。”广东省一名亚马逊卖家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亚马逊出手治理,可以让整个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经营,而不是通过操纵评论来获得更多的排名以及订单,从而促进公平竞争。
培训加速
对于外界的质疑,戴竫斐强调,这次事件以及所有的对账号的处理方式,亚马逊的规则和政策是全球一致的,不论是卖家规模的大小,或者来自哪一个国家,都是一视同仁。这些账号的处理并不涉及任何其他外在因素,包括政治因素。
据了解,终止合作的品牌除有反复滥用评论的违规行为外,最严重的还有伪造身份、销售非法产品等行为。
一直以来,亚马逊对违规行为的监测一直都有大量的投入,其中包括使用发现和阻止虚假评论和滥用评论的工具,对于站外违规行为的处理也以站内发生的情况为基础。
在违规账号被停用后,亚马逊会提供给卖家申诉的机会,如果商家能够证明违规行为是暂时或无意失误,并向平台提供避免再次违规的方案,账号将会获得再次正常运营的机会。期间,如果卖家申诉不成功或者卖家不进行申诉,其账号中的资金会被暂时冻结90天,用于支付卖家过去客户的退款退货以及赔偿等费用。
在此节点上,将培训中心落地杭州,亚马逊是否为了挽回中国市场?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市场部高级总监庹晓骅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透露,杭州的跨境电商园升级的计划很早就已进入筹备当中,“其实不是我们的安排,是刚好在一起的节点。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帮助中国的出口跨境电商行业走出野蛮生长,建立长期的品牌意识。”
戴竫斐同样表示,中国卖家能自如地使用短期销售提升工具,但欠缺品牌打造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和决心。品牌的打造,尤其是国际品牌的长期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介绍,培训中心主要是为亚太区卖家提供一站式培训服务,并促进亚太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储备。其目的是完善本地职能团队的建设,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为卖家提供亚马逊全站点、全产品、覆盖卖家全生命发展周期的咨询服务。
培训中心的课程支持中文、英语、韩语、越南语、泰语等多国语言。预计未来三年,亚马逊全球开店将通过此培训中心,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向超百万人、千万人次提供跨境电商相关学习内容和资讯。
戴竫斐希望,亚太区卖家培训中心以杭州为核心,辐射全国及亚洲地区,满足不同区域卖家的需求,并促进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育和储备,加速卖家在亚马逊全球站点的成功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长期思维
刷单、炒信已经是各个平台久治不愈的顽疾。要从根部清除,还得要求电商平台从自身改变开始。如果还是按现有方式,以流量为依据来显示商家被搜索的顺序,刷假单买假好评论的现象将永远存在。只有改变以流量为依据决定商家被搜索的难易,才能根除刷假单的现象。
这对于商家长期经营的耐心,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戴竫斐透露,过去几个月,在这批账号被封之后,并没有对中国卖家在亚马逊上的整体发展造成任何的影响,销售额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依然持续保持健康快速的成长。“我们希望我们与少数违规卖家停止合作,不仅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是能够保证中国整体卖家在亚马逊上有好的营商环境,并且维护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声誉。中国业务在亚马逊上持续保持非常健康快速的增长,整体销售额占比并没有改变。”
亚马逊发布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1130.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77.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
这是其创始人贝佐斯卸任后的首份财报,并没有达到分析师的预期。财报发布后,亚马逊盘后一度下跌超过7%。其在线商店净销售额为5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第三方卖家服务净销售额为2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8%。
北美地区依然是亚马逊营收的主力,第二季度,北美(美国、加拿大)销售额为67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2%。而国际部门(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为307.21亿美元,同比增长36%。
由此看出,海外市场的增幅已经远远高于北美市场,但是总体占比仍然偏低。庹晓骅透露,亚马逊对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非常有信心,会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同时也希望中国卖家珍视自己的长期思维、更多投资在合规品牌建设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有细心网友发现特斯拉从今天起正式取消车主引荐奖励计划。根据特斯拉官网公告显示,从9月18日起将不再提供引荐奖励。车主引荐奖励是老用户向亲友推荐特斯拉汽车,亲友下单成功就可以得到有效期为6个月的1500公里超级免费充电奖励。该奖励可以不断叠加,累计不超过36个月即可。如果使用特斯拉老车主的引荐链接购买Model S、Model X的客户,则可以获得不限额度的免费超级充电服务。特斯拉以此手段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
目前已有的引荐订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使用。首先,订购日期为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17日的Model S、Model 3以及Model X。其次,在2020年6月9日至2021年9月17日订购的Model Y,才可以享受到引荐奖励。虽然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项奖励取消太可惜了”,但是美国特斯拉官网也颁布了同样消息并不是只针对中国市场。
据特斯拉官方透露,截止今年8月中旬,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经已经完成超过7000个充电桩。而早在今年一月份,特斯拉就开始动工建设建筑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的充电桩;预计年产量高达一万根。此次主要建设的是第三代超级充电桩,总投资约4200万元。
特斯拉汽车一般不需要每天都进行充电。充电时间由实际日行驶里程决定。特斯拉每小时充电续航里程最高约80公里,充满一次电约耗电量约为68-80度(85kW车型)。充电价格大约需要32-37元左右。而充满一次电可以续航五百多六百公里。
如果使用超级充电站,20分钟就能充满一半,80分钟即可完全充满,并可行驶400公里以上。
此次奖励政策取消也就意味着以后消费者需要自费充电,此举是否会对特斯拉未来销售业绩有所影响?美股投资网将持续关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