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股神”也割肉!巴菲特减持1.6亿美元惠普股份-PC市场不被看好?

作者  |  2023-09-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周三表示,已出售约550万股惠普(HP)股票。

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伯克希尔本周以每股29美元的均价出售了价值约1.6亿美元的惠普股票,将其持有的惠普股份价值降至约32.7亿美元。

SEC文件显示,伯克希尔目前持有惠普约11.7%的股份,低于出售前的12.2%。

周三,惠普股价收跌2.11%,报28.33美元。自2022年4月伯克希尔出人意料地披露持有惠普价值42亿美元的股份以来,这家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了19%。

分析人士估计,考虑到2022年初伯克希尔购买惠普股票时的价格,该公司可能在此次出售中遭受了小幅损失。

周三提交的文件没有说明伯克希尔出售惠普股票的原因。外界猜测,个人电脑市场萎靡不振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8月29日,惠普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该公司仍在与已经持续一年的个人电脑市场低迷作斗争。

过去很多年,巴菲特一直对科技行业不甚“感冒”,偏爱金融股和消费股,不过近几年他加大了对科技股的投资。在众多科技股中,苹果是他的“最爱”。截至6月底,苹果占伯克希尔3534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一半左右。

巴菲特自1965年以来一直执掌伯克希尔,除了股权投资,该公司还直接拥有数十家企业,业务种类繁多,涉及保险、铁路、能源和零售等诸多领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Arm今天上市:既是对IPO市场的考验-也是高盛的关键时刻!

作者  |  2023-09-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IPO荒”之后,本周大型科技公司的IPO项目卷土重来。这不仅是对投资者面对高风险新股兴趣如何的一次检验,也是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盛集团的关键时刻。

软银集团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Arm预计将于周四(9月14日)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预计将成为今年最大的IPO项目。此外,快递公司Instacart和营销自动化平台Klaviyo已启动IPO流程,预计最快将于下周上市。

虽然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在科技领域截然不同,但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高盛都是这些公司IPO的主承销商。

高盛的“大事”

2022年,由于利率大幅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2021年上市表现不佳的后遗症,美国IPO市场创下是30年来最低迷的一年。

因此,今年Arm等公司IPO的形势将大有看头,若IPO取得成功,则会提振众多持观望态度的市场人士的信心,随之带来的一些公司融资活动,将有助于重振包括并购和融资在内的大投行业务领域。

高盛CEO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在本周的一次会议上也提到,“我们市场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IPO。这是一个进步,如果这些IPO进展顺利,那么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把更多积压的IPO推向市场。”

这为何对高盛来说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比竞争对手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更加依赖投行业务。

在整个投行业务低迷之际,高盛今年营收的降幅在美国六大银行中是最严重的,公司CEO所罗门也因此一直在应对内部分歧,一些人因不满公司战略和他个人的领导风格而离职。

富国银行的银行业分析师Mike Mayo也称,“这(投行业务)是高盛业务核心中的核心…如果他们达不到要求,将会出现比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更多问题。”

衡量这些公司IPO是否成功的标准就在于,它们能否顺利上市,并在上市后数周内维持在IPO定价之上,不出现破发。

但如果Arm或另外两家公司上市后的股价在未来几周未能溢价,那么不仅对IPO市场来说是一股“寒流”,人们也会对所罗门治理下的高盛亦带来怀疑目光。

Arm值多少钱?

根据Arm公司周三的公告,这家芯片设计公司将以每股51美元的发行区间上限价格发行95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按发行价计算,公司估值达到545亿美元。在这次的IPO中,苹果、英伟达、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产业知名公司也集体出动认购,为IPO保驾护航。

虽然Arm股票的认购需求很高,认购倍数达到12倍,但人们对该公司的估值、以及其驾驭人工智能浪潮的能力一直存在质疑。

最近几周,这家软银旗下公司的估值波动较大,从最初预计的700亿美元降至约550亿美元。

研究公司New Constructs的首席执行官David Trainer周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避免此次IPO,因为我们认为该股未来的上行空间非常有限。” Trainer还指出,Arm的估值与公司的基本面完全脱节。

此外,Arm出售的股票在其总股票中所占比例非常小,约为9%。Trainer指出,这种小规模的公众持股,意味着新投资者在投票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权利将会减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4000亿芯片巨无霸IPO定了-定价为51美元-股!获黄仁勋等大佬点赞-会是下一个英伟达吗?

作者  |  2023-09-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媒体援引《华尔街日报》13日报道,Arm将其股票定价为51美元/股,这家日本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商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将成2023年最大IPO。按照该价格计算,Arm估值为5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62亿元),低于软银集团近期以64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愿景基金持股。此前有媒体报道称,Arm将把IPO股票发行价定在每股52美元,最高估值可达555亿美元。

数据显示,Arm近四分之一的收入(2023财年数据)来自中国市场,其在中国的业务是通过一家本地公司——Arm中国(Arm China,安谋科技)来运营的。Arm中国拥有向中国市场上的客户授予芯片设计知识产权的独家权利,其客户包括华为、小米、OPPO等智能手机制造商。全世界70%的人都在使用装有Arm架构芯片的手机。

Arm在招股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未能维持来自中国的收入,无法进入中国市场或在中国新业务领域难以开拓,可能会对经营业绩和竞争地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投资者担心Arm的营收会出现问题。Arm还称,三星、谷歌、苹果、英伟达、英特尔将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对Arm是否进行投资,公司仍在评估中。

值得一提的是,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于2016年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了Arm。据接近孙正义的人士透露,孙正义的想法是,Arm在美股开始交易时的估值可能不如上市本身重要。

将于9月14日周四开始交易

9月13日周三,Arm将IPO股票发行价定在每股51美元,Arm股票将于9月14日周四开始交易。

本周早些时候,Arm将初始定价范围设定为每股47至51美元,为其母公司软银可以筹集至多49亿美元的资金。51美元的定价,意味着Arm上市时的估值在完全稀释后将高达545亿美元。这低于软银集团前段时间给出的640亿美元估值,当时该公司按照这一估值收购了其愿景基金持有的Arm股份。

周三早些时候,另有媒体称,Arm的IPO定价为52美元,高于指导区间。按照每股52美元的价格计算,Arm完全稀释后的估值为555亿美元。之后,该媒体将Arm的IPO定价修正为51美元。

上周五,据媒体援引参与Arm路演的银行家称,Arm美国IPO或带来超过五倍的超额认购,这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预计人工智能热潮将推动公司收入在未来加速增长。

由于面临智能手机行业放缓等多重风险,投资者担心Arm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会有所下降。但Arm的投资顾问表示,“投资者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大”,其中许多人由于Arm被纳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而被动买入该股票。

Arm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今年停滞不前,但该公司希望从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客户那里获得增长,尽管Arm在构建为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AI提供大型语言模型所需的技术中只发挥了外围作用。

Arm在招股书中表示,全球超99%的智能手机均使用Arm架构芯片,产品覆盖全球约70%人口。从高通到联发科,再到苹果和三星等,一大批芯片设计厂商都依赖ARM的架构,仅2023年,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就达到306亿颗。

不过,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不景气影响,Arm近一年的财务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21财年至2023财年,Arm年收入分别为20.27亿美元、27.03亿美元、26.79亿美元;净利润则分别为3.88亿美元、5.49亿美元、5.24亿美元。

Arm的营收和净利在2023财年出现下滑,而这种下滑趋势仍在持续。截至6月30日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Arm收入同比下滑2.5%至6.75亿美元,净利润也从上一财年的2.25亿美元降至1.05亿美元,同比下滑过半。

Arm CEO Rene Haas在一段推介视频中表示“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而且一切AI都在Arm的软件上运行。我们的机会是无限的,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全球的计算需求是无法满足的。”

Arm会是下一个英伟达吗?

据美股投资网9月6日报道,在路演视频中,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出现引发关注。2020年,英伟达曾计划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但遭到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的反对,两家公司于2022年放弃了交易。

收购的失败没有阻止黄仁勋在Arm视频路演中表达对Arm的认可。黄仁勋表示,英伟达的新型Grace Hopper AI“超级芯片”“如果没有Arm的架构、Arm CPU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和商业模式,就不可能实现”。

除了英伟达之外,联发科高管也现身Arm路演视频。这反映了Arm芯片架构的重要性,这些架构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消费设备和工业产品芯片的设计。而从历史上看,英特尔芯片在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芯片业绕不过的大山,Arm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全球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官网资料显示,包括苹果iPhone以及安卓机在内,全球95%的智能手机都采用了Arm架构。但在消费者中Arm的知名度并不高,且利润也没有想象的乐观。

2021-2023财年,Arm年收入分别为20.27亿美元、27.03亿美元和26.79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88亿美元、5.49亿美元、5.24亿美元。从收入构成来看,Arm的赚钱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许可证赚钱(占比总收入为40%);另一个则是利用专利使用费赚钱(占比总收入60%)。

作为一家只设计芯片而从不自己造芯片的公司,Arm允许其他厂商在取得授权后的指令集内进行新的设计和再开发。公司创始人之一麦克·穆勒(Mike Muller)对ARM的定性是“我们就是要绘制发动机的图纸,然后把这些图纸卖出去。”

Arm的收费方式有三种收取Arm架构和IP授权费;在每颗芯片的售价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抽成”(约1%至2%),即收取版税;通过软件服务来收费。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Arm独辟蹊径还想直接向硬件设备制造商收费,而不仅仅是向芯片制造商收取许可费和特许权使用费。

据美股投资网报道,芯片专家步日欣对分析师表示,Arm处于芯片的上游,主要经营模式是通过设计IP,包括指令集构架、微处理器、图形核心、互联构架,然后授权给芯片厂商,帮助后者更快捷地设计芯片。因此,Arm的收费对象是芯片,而不是终端的手机。对比其他高科技企业,把自己的专利授权给硬件企业使用时,它们的产品定价都是针对终端产品收费,收取的费用普遍要远远高于Arm。

Arm除了尝试提高授权费的价格外,还一直在努力开拓新增长源,除了向智能手机厂商出售授权外,也在向云计算、汽车市场拓展,其云计算厂商客户就有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AI军备竞赛的压力下,各大云计算公司都在努力扩大AI算力,越来越多地将投资转移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芯片。亚马逊、谷歌、微软都在日夜兼程地各自研发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

Arm估计,如今自己在价值180亿美元的云处理器市场占有10%的份额,略高于2020年的7%,并且预计这个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实现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15万人涨薪未果-今天大罢工!或损失50亿美元!特斯拉成最大赢家?

作者  |  2023-09-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全球最猛烈的罢工潮,即将席卷美国汽车行业。

9月14日午夜,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大约15万名会员与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的劳资合同即将到期。

但由于UAW与三巨头在薪酬提案、工作保障和养老金福利等方面未达成一致,目前双方仍未签署新协议。已经有超过97%的UAW会员投票同意罢工。

午夜11:59分一过,UAW将历史上首次同时对三家车企发动罢工。

汽车工人要求加薪40%以上、固定福利养老金

据网此前报道,近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以下简称UAW)与三大车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进行合同谈判,寻求汽车工人的大幅加薪及其他权益。如果工会和车企无法就新的劳动合同达成协议,那么在9月14日现有合同到期后,可能出现大规模罢工。

根据上述报道,目前已有高达97%的工会成员同意授权罢工。此前,UAW工会主席肖恩·费恩(Shawn Fain)公开批评上述车企采取双重标准管理层福利待遇好,而工人权益却没有得到保障;大多数工会成员至今还没有养老金,医保水平也不达标。

报道中称,受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美国出现大规模罢工的次数有所增加。康奈尔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间,人数超过100人、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的罢工一共出现70次,较此前一年增加了40%。

公开资料显示,UAW为美国最大的工人协会之一,其在“底特律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Stellantis集团吸收的成员高达14.6万人,约占美国汽车制造业全部工人数量的56%。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UAW在此次与福特、通用和Stellantis的谈判中,寻求为其成员加薪40%以上和固定福利养老金。若满足上述条件,“底特律汽车三巨头”的劳动力成本每年将增加450亿至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90亿~5849亿元),并威胁到它们未来的生存能力。

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分别盈利约37亿美元、50亿美元和119亿美元。康奈尔大学劳资关系教授Harry Katz表示,“三巨头”丰厚的利润表现增强了UAW的底气。

“三巨头”若同意,无异于自断生路

有观点认为,美国汽车行业当前正处于电动汽车转型的阵痛期,且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企的成本。“三巨头”若同意UAW的要求无异于自断生路。

以福特汽车为例,今年二季度,其聚焦电动汽车和创新技术的Ford Model e业务单元虽然实现39%的营收增长,但总额仅为18亿美元,而同期经营亏损高达10.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福特电动车业务亏损达18亿美元。受电动车定价环境、对下一代产品和产能的投资及其他成本支出的影响,福特预计今年电动车业务的亏损扩大到45亿美元,较此前预期高出50%。

也正是基于此,“三巨头”与UAW的谈判仍有较大分歧。Stellantis北美首席运营官Mark Stewart表示,UAW的要求“非常离谱”,可能会导致工人失业。Stellantis方面同时威胁称,要将旗下部分车型的生产,从美国底特律转移至墨西哥。

福特汽车在近期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提出加薪9%,并可以一次性付款,此方案将使工人的收入在四年合同期内增加15%,但与UAW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Shawn Fain表示,一次性付款对于解决工人的短期困难有所帮助,但长期看来很难提高工人的收入。

目前,UAW已向美国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提起诉讼,指控通用和Stellantis没有诚意谈判。

“2023年新合同谈判已经于7月开始,但由于现实因素以及UAW新任主席为‘鹰派’,谈判并不顺利。”美股投资网方面认为,UAW最终选择罢工的概率不低,该事件或将成为北美汽车行业潜在的“黑天鹅”事件。

摩根士丹利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 (96%) 预计罢工将持续一周以上,超过三分之一(34%)的人预计罢工将持续一个月以上。另据安德森经济集团(AEG)的分析,通用、福特和 Stellantis的近15万名UAW成员罢工,将在10天后造成高达5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考虑UAW罢工经费充足,此次罢工烈度或不低于2019年,被罢工整车厂的罢工损失也将较大。即便通过罢工,双方均做出一定妥协,新薪资协议下北美三大整车厂的未来四年人力成本预计也将较目前大幅度上涨。”美股投资网方面认为,应持续关注在北美有相关供应链敞口风险的公司的边际变动。整车厂中,通用汽车为首的北美三大主机厂风险较大,如果整车厂长时间罢工停产,相关零部件企业也将面临没有需求而受到连带停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8月时,美国总统拜登曾出手调停UAW和企业之间的矛盾。8月14日,拜登在一份声明中敦促工会与汽车商之间达成公平的协议,他强调向清洁能源经济的转型,需要为汽车制造商和工会工人提供双赢的机会。拜登呼吁三大公司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传统汽车工厂的关闭,并在需要工作过渡时,考虑在公司内部进行重组、重建和重新聘用员工,优先为现有员工提供岗位补缺的机会。

罢工或带来50亿美元经济损失,特斯拉“躺赢”?

若罢工真的发生,会造成什么结果?

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家车企自身。针对罢工,近日美国咨询机构安德森经济集团(Anderson Economic Group,AEG)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报告。

报告显示,如果UAW针对三巨头的罢工持续10个工作日,三家企业合计将损失近10亿美元。其中通用汽车将损失3.8亿美元,福特和Stellantis将分别损失3.25亿美元和2.8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企业的商誉损失。对于正处于电动化转型关键时期的传统车企,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受影响的绝不仅仅是这三家车企。AEG的报告指出,从整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合计经济损失将达到50亿美元。AEG表示,这50亿元中包括了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盈利损失,汽车经销商在短期和长期遭受的损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损失等等。

消费者也会受到罢工的牵连。AEG认为,一般来说短时间罢工不会对消费者和经销商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目前汽车库存仅够维持55天左右,这一库存水平仅有2019年的五分之一。因此本次罢工可能会很快波及经销商和消费者。

此外,可以参考的是,2019年UAW针对通用汽车罢工为期六周,涉及50多家工厂的4.8万名工人,通用汽车损失高达36亿美元,密歇根州经历了单季度经济衰退。本次针对三巨头的罢工,可能会涉及更多工人、工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同于可能大伤元气的三巨头,美国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有希望成为该起事件的赢家。

分析人士认为,在传统车企积极地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关键时刻,这场可能到来的罢工或将对特斯拉构成利好。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如果发生罢工,那么美国汽车产量将受影响,而特斯拉将有机会受益于竞争对手的任何停产。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长期以来直言不讳地反对工会组织,他认为工会组织会拖垮企业效率,这也导致特斯拉与UAW之间一直剑拔弩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ARM美股上市IPO 深度分析

作者  |  2023-09-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ARM 美股将于91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高达500亿美元的估值,将使其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更有望成为继阿里、Facebook之后的美股史上第三大IPO

作为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导者,Arm几乎卡着全球科技巨头的“脖子”,Arm架构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CPU架构,迄今已哺育出上千亿颗芯片,覆盖了全球99%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

Arm的上市给今年如一潭死水的IPO市场激起浪花,同时火热的AI浪潮也在不断推高ARM的身价。

然而,Arm虽手握架构霸权,但却赚不了大钱,同时“AI成色”不足,能否撑得起高企的估值?

接下来,掀开喧嚣的表面,深入招股书,看看Arm到底是家怎样的公司。

行业基石卡着全球科技巨头的脖子

Arm是一家怎样的芯片公司?又是如何崛起并成长为行业霸主?

从以下介绍可以了解Arm的行业地位和提供的产品,ArmCPU行业领导者,这是无容置疑。ARM擅长设计、开发和授权高性能、低成本、节能的CPU产品及相关技术,架构优势使苹果(AAPL)、英伟达(NVDA)、谷歌-A(GOOGL)等巨头都成为其客户。

Arm的产品触角广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导航系统以及甚至网络设备,几乎都采用了Arm架构的CPU,全球有大约70%的人口使用基于Arm的产品。

市占率和出货量方面,截至20221231日,ArmCPU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99%,累计出货量达到了2500亿。截至2023331日的财年,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超过了300亿。

1、靠RISC路线崛起

从历史来看,Arm的崛起,实质上在于押对了RISC(精简指令集)的路线。

Arm成立于1990年,最初是AcornAppleVLSI三家公司的合资企业。创立之初,ARM给定下的目标是“开发高性能、低功耗、易编程、可扩展的处理器”。三十年间,这个使命和市场定位始终未变,而高性能、低功耗其实走的就是RISC路线。

CPU的基本架构分为两套:RISC(精简指令集)和CISC(复杂指令集)。二者的区别在于,CISC性能高、功耗也较高,RISC性能不及前者、但功耗低,代表者分别是英特尔和Arm

PC时代,追求的是运算速度和性能,因而英特尔X86指令和架构几乎垄断了整个电脑芯片市场。而到了移动时代,更注重运算能力与功耗的平衡,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RISCArm快速崛起,Arm CPU也在智能手机革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2、“许可费+版税”两大路径创收

进一步来看,Arm在产业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并拥有独特的商业模式。

整个芯片产业链大致分为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芯片,而设计芯片之前需要指令和架构,这就好比“设计草图”。

简单理解,Arm研发出CPU“设计草图”,苹果、英伟达把“设计草图”买回去,根据需求完善调整设计出芯片,最后在找到台积电(TSM)按照设计把芯片制造出来。

没有“设计草图”,很难设计出芯片,而Arm在移动设备“设计蓝图”方面一家独大。Arm在招股书中指出,随着CPU设计的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在过去十年中,还没有一家公司从零开始成功地设计出一款现代CPU

了解了Arm在产业链中的基石地位,其商业模式也就容易理解了。Arm通过卖“设计草图”(知识产权)来赚钱,主要包括两方面:

1)许可费( license fees):客户需要支付一笔费用来获得Arm产品(“设计草图”),进而开发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

2)版税(royalties):当基于Arm架构的产品被设计和生产后,客户需要根据每颗芯片售价按比例向Arm缴纳版税,其抽成一般是1%~2%

简而言之,Arm不仅卖“设计草图”,还从“设计草图”制造出的“成品”中抽税,而“成品”则能带来持续的收入流。

事实上,“设计草图”也分不同的等级,能力强的芯片制造商需要简略的草图就可以设计出芯片,而能力差一点的制造商则需要更精确的草图,同时架构也会有新旧的区别,这对应不同的许可限制。

传统上,大多数客户根据TLA的条款授权,Arm的产品。2019年和2021年,Arm分别推出了Arm Flexible AccessArm Total Access协议,以使尽可能多的客户可以以最适合特定业务需求的方式访问,Arm产品。

手握架构霸权却赚不了大钱

虽然Arm手握架构霸权,但实际利润并没有那么丰厚。

1、营收、净利规模偏小

由于智能手机市场不景气,Arm业绩表现不佳。截至2023331日的财政年度,营业收入为26.79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7.03亿美元,2021财年收入为20.27亿美元。

具体来看,Arm营收来源主要分为许可费和版税,其中40%为许可费,版税收入约占营收的60%。

其中,版税作为ARM最赚钱的业务,不过由于基于Arm架构产品大部分是MCU(微控制器),价格非常较为便宜;另一方面,Arm是从芯片价格中抽成,而非针对终端产品收费,因此带来的收入却并不高。

2023财年,Arm出货量超过300亿颗,平均每颗芯片收取0.1美元左右。在2022年,基于Arm技术的芯片总价值达989亿美元,占了近一半市场份额。但Arm的版税收入只有16.8亿美元,占芯片价值的1.7%

不过,版税的优点在于一次开发,一生收税,旧芯片能带来持续收入流。2023财年中,Arm46%的版税收入来自1990年至2012年间发布的产品。

例如,ARM1997年销售给诺基亚(NOK)和德州仪器(TXN)ARM7 TDMI架构的芯片,在2020年仍在出货,20多年来一直持续赚钱。

费用方面,作为一家芯片设计企业,Arm研发成本并不低,平均占到收入的40%左右。

这就导致了Arm赚不了大钱,2021-2023财年Arm净利润分别是3.88亿美元、5.49亿美元、5.24亿美元。

过去3年累计赚了14亿美元,与客户们的利润一比相形见绌,高通(QCOM)去年净利润130亿美元,英伟达去年赚了40多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近两年净利润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20223月实施的裁员和重组计划。从实施结果来看,Arm基本保持了工程师总人数不变,同时大幅削减了英国总部的管理人员数量。

2、产业链话语权不足

根本上而言,Arm赚不了大钱,可能是因为产业链话语权不足。

有分析指出,整个产业链中,最赚钱的还是控制软件生态的芯片公司,它们直接决定了某款芯片在市场上有多大竞争力。

根据华尔街分析Robert Castellano的报告,英伟达炒到4万美元的GPU芯片H100 ,台积电赚1000 美元,提供内存芯片的SK海力士赚2000美元,剩下超 90%的收入几乎全归英伟达。

此外,ARM一直都处在中立的位置,架构标准对各大企业开放授权,导致其地位并不稳固。反观其竞争对手英特尔,不但设计IP,还拥有自己芯片工厂,并通过与Windows形成Wintel联盟来垄断生态,从而掌握产业链话语权。

AI成色”究竟有几分?

Arm上市正值人工智能热潮,对AI的狂热情绪推动英伟达股价大幅上涨。为了拔高Arm估值,孙正义狂蹭AI热度。

孙正义认为ARM能凭借AI实现“指数级增长”,并对投资者们表示,Arm处于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的中心区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1AI成色不足

然而,从招股书来看,ArmAI成色不足。

Arm在其招股书中提到,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的快速发展,Arm在这些领域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与多家领先企业合作处理AI工作。

CPU在所有人工智能系统中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完全处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还是与GPU NPU等协处理器结合使用”,然而,Arm专注于CPU的架构基础,而不是创建大模型所需的GPU以及AI专用芯片的架构。

在风险提示处,Arm坦言,新兴技术,比如AIML,可能采用不适用于通用CPU(例如Arm的处理器)的算法。因此,在基于Arm架构的芯片中,其处理器可能变得不那么重要。

2、围绕AIML方面的升级

其他方面,Arm最新的Armv9 架构,围绕AIML做出了一定的升级。

今年5月,Arm正式推出最新架构Armv9,这是自201110月推出Armv8架构十多年之后,该公司对其CPU架构的首次重大调整变革。

对于开发者和用户而言,全新Armv9兼容性CPU的最显著特征是将SVE2作为ARM NEON技术之后新的基准。SVE2发布于20194月,旨在加速高性能计算,在处理5GVRAR以及ML任务负载时具有很大增益。

Arm认为,未来几年,ML工作负载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相应地,任何以性能或功耗为中心的设备需要在专用加速器上运行ML工作负载,但其中的大多数仍会选择采用在CPU上运行的更小范围的ML工作负载。

3、关键缺陷:运算能力不够强大

其实,ArmAI领域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运算能力不够强大。

AI服务器领域主要由x86架构,以及英伟达TuringVoltaAmpereGPU架构所主导,Arm架构也在服务器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在轻量级和低功耗服务器方面,但是所占份额很小。

AI对性能的要求非常高,X86架构可以采用性能极高的CPU,配合大容量内存和高精度显卡,可以不断提供运算速度。而Arm走的RISC路线决定了其性能缺陷,如果无法在性能上进一步提升,那么Arm架构的缺点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Arm似乎处在AI热潮的边缘,想吃到这份红利很难。

增长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卷

近年来,Arm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而竞争激烈程度不断上升。

1、增长越来越难

为了赢得投资者的心,Arm就必须想办法创造更高的营收,但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都存在雷区。

为了提升营收,Arm希望把版税从芯片价格改成以终端价格为基准,同时CPUGPUNPU强行“捆绑销售”。

但这面临很大的压力,反倒是逼客户重新自研架构。有消息称,高通将告别Arm架构,明年首次采用自研的Nuvia架构。

因此,Arm就把算盘打到设计自有芯片产品上。部分消息指出,Arm想要自行设计处理器,并优先使用自家最先进的架构。

而这样就等于踩了客户的地盘,过去芯片设计厂商与其合作部分因为Arm的处于中立地位。如果Arm跨入芯片设计,自行生产芯片,相当于踩了客户红线。

这两条“增长之路”危险重重,若Arm坚持这么做,很可能破产长久以来建立的生态,把客户加速推向竞争对手。

2、竞争越来越卷

例如,开源免费的RISC-V架构正虎视眈眈,不断尝试切入Arm的既有客户之中。

RISC-V架构凭借开源、精简、模块化的优势,成为芯片架构领域的“新秀”。RISC-V的开源性质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尤其对于小公司和初创企业而言,可以更容易获得芯片设计授权,从而降低成本。

Arm也在招股书中提到,我们的许多客户也是RISC-V架构及相关技术的主要支持者。如果与RISC-V相关的技术不断发展,市场对RISC-V的支持增加,我们的客户可能会选择使用这种免费的开源架构,而不是我们的产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Arm近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并严重依赖Arm中国。但ARMARM中国没有任何直接管理权,在ARM中国董事会中也没有控制席位。

于是,ARM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不断的投入,研发出新的架构。Arm也坦言,研发是其业务的核心,也是其未来成功的关键。

然而,这谈何容易,进一步的创新将越来越难以实现,成本也越来越高。开发新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一般需要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开发时间,而且不能保证产生预期的成果。

可见,摆在Arm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坦途。

贵比英伟达,到底值不值?

其实,这次并不是第一次上市,1998年到2016年期间,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后在2016年被控股股东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私有化。

在收购协议达成时,软银创始人孙正义非常兴奋,他称Arm将是软银的未来。

七年时间过去了,由于眼下软银愿景基金投资收益不佳,仅2022年投资亏损就超过390亿美元,加上出售Arm计划失败,孙正义需要通过ArmIPO来回笼资金,同时证明自己的投资眼光。

按照每股51美元的上限计算,Arm估值达545亿美元,大幅高出软银初始收购价,这或将成为孙正义赚的最多的一笔。

若以IPO指导价区间的中点定价,ARM的市销率为18倍左右,而在费城半导体指数(.SOX)成分股中只有英伟达的市销率高于这一水平。

但不少分析师对软银的乐观预期并不买账,认为500亿美元的估值可能高了,ARM不是英伟达,从某些角度来看ARM几乎和英伟达一样贵,但其业务增长的速度和幅度、营收和市盈率都很难支撑起孙正义的愿景,也很难支撑起500亿美元的估值。

投资者们普遍以EDA软件公司的估值来对标Arm,与投资者给予新思科技(SNPS)和铿腾电子(CDNS)等规模的芯片设计领域龙头公司估值相比,Arm现在估值水平要高出一截。如果用这些上市公司的市销率标准来测算,Arm估值将在320亿至430亿美元之间。

尽管分析认为估值偏高,但市场需求火爆,周二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Arm预计在914 (周四) 上市,届时将面临市场的“考验”。

 

全程直击苹果公布会:USB-C版iPhone-15、Apple-Watch-Series-9等产品登场

作者  |  2023-09-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三1点,美股市值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举行主题为《好奇心上头(Wonderlust)》的秋季特别活动。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苹果仅更新了Apple Watch(Apple Watch Series 9、Apple Watch Ultra 2)和iPhone 15系列产品线(最顶级的型号依然叫iPhone 15 Pro Max,并没有改名叫Ultra)。

苹果官网显示,iPhone 15国行起售价为5999元,iPhone 15 Plus国行起售价为6999元,iPhone 15 Pro国行起售价为7999元,iPhone 15 Pro Max国行起售价为9999元。9月15日晚8点接受预购。9月22日发售。

以下为全程直击

01:00 特别活动正式开始,今年依然为录播视频的形式。开场的播片与Apple Watch提醒用户身体异常(从而得以及时治疗)有关。

01:04 库克登场,宣布今天将更新Apple Watch和iPhone。

01:08 苹果CEO库克表示,苹果公司仍有望于明年初开始发货头显Vision Pro。

01:09 苹果发布Apple Watch Series 9

01:13 Series 9将配备S9芯片和第二代超带宽芯片,将有效提高语音识别和定位的准确率。屏幕亮度范围将扩展至1尼特至2000尼特。

01:15 Apple Watch Series 9引入double tap手势,能够识别食指和拇指互碰操纵手表。

01:19 Apple Watch Series 9将包含粉色在内的多种配色。

01:19 现在是苹果小剧场时间,主题与减碳、环保有关。

01:22 库克起身承诺,到2030年苹果的所有设备将做到净零环境影响。

01:27 苹果宣布,除了100%再生铝等金属外,Apple Watch Series 9是苹果首次在电池中使用100%可再生钴。从今年开始,Apple Watch的生产100%使用绿电来源,Apple Watch Series 9也是苹果首个零碳足迹产品。

01:27 苹果同时宣布,从今天开始,将不再任何产品中使用皮革。同时推出使用一种名为“精织斜纹”的产品。

01:29 Apple Watch Series 9总结

01:30 苹果发布Apple Watch Ultra 2

01:34 Ultra 2的屏幕亮度可以达到3000尼特。对跑步、骑行、爬山、潜水等活动能提供更好的硬件和功能支持。单次充电能持续使用36小时,在低电量模式下续航能翻倍至72小时。

01:36 接下来是iPhone 15了。

01:40 上一代Pro系列独占的“灵动岛”出现在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上,屏幕尺寸分别为6.1和6.7英寸,将提供5种配色。与手表一样,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也在电池中使用100%的再生钴。

01:41 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的主摄像头提高至4800万像素。

01:46 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将使用A16芯片,这也是上一代Pro系列的配置。

01:49 与手表新品一样,iPhone 15也搭载第二代超带宽芯片,连接距离较第一代扩大三倍。用户之间可以使用iPhone寻找彼此。

01:52 苹果将卫星SOS扩大到道路救援领域,将在美国与AAA展开合作,卫星服务将免费向iPhone 15用户提供两年。

01:53 iPhone 15将采用USB-C标准,因此包括耳机充电盒和有线耳机配件都将采用同样的接口。

01:53 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参数总结,售价与上一代一致。

01:55 接下来就是Pro系列了,

01:56 iPhone 15 Pro将采用钛金属边框。

01:57 两款Pro机型也分为6.1和6.7英寸板本。

02:01 苹果对Pro系列的静音按钮进行了重新设计,现在成为了可自定义按钮,通过按压进行交互。

02:02 Pro系列将采用A17 Pro芯片。

02:07 A17 Pro芯片采用3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达到190亿。6个CPU核心均有所提升,神经引擎的运转速度翻倍提升。这款芯片也提供了一个专门的USB 3控制器。A17 Pro芯片的GPU也将支持光线追踪,相较A16基于软件的光线追踪快了四倍。

02:11 《原神》等游戏开发商现身苹果发布会。

02:16 iPhone 15 Pro 提供最高5倍变焦的120毫米镜头,采用四重反射棱镜设计。

02:20 iPhone 15 Pro系列能够拍摄空间视频——也就是能在Vinsion Pro上播放的3D视频。

02:20 iPhone 15 Pro系列参数详情。

02:21 iPhone 15 Pro起售价维持在999美元,iPhone 15 Pro Max起售价涨了100美元至1199美元。

02:23 全场发布会结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全球首款3nm芯片!iPhone-15系列多个“第一次”-依然史上最贵!

作者  |  2023-09-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9月13日1时,“科技界春晚”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召开,iPhone 15系列亦如期而至,同期上新的还有Apple Watch Series 9、Watch Ultra 2等产品。

如此前外界所料,iPhone 15系列带来了全系灵动岛设计、USBC接口、4800万主摄等创新设计,其中iPhone 15 Pro及iPhone 15 Pro Max升级搭载全球首款3nm工艺制程芯片、6核图像处理器,全系除128G版本外,其他版本价格均较上一代产品有100元-500元的上涨,9月15日(周五)晚8点开启预购,9月22日(周五)起正式发售。

图片源自苹果官网

发布会当日,苹果股价下跌1.71%,股价173美元/股,总市值27563亿美元,9月份至今,苹果股价累计下跌6%。其市值一夜蒸发478亿美元(约人民币3485亿元)。

全系灵动岛、USBC接口

与去年iPhone14系列一样,今年的iPhone 15系列依旧是由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这四个产品所构成,屏幕大小依旧是6.1英寸或6.7英寸。

去年,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取消了此前的“刘海屏”,将前置模组统合成了一个新的区域,苹果将其定名为“灵动岛”,灵动岛给用户带来与iPhone交互的全新方式,模糊了硬件和软件的界限,可实时变化显示重要的提醒、通知和活动。今年,iPhone 15系列全系搭配灵动岛设计,为用户提供与重要通知和实时活动进行交互的创新方式。

图片源自苹果官网

苹果产品接口不统一等问题也是各界关注焦点,此次苹果iPhone 15系列全系配备USBType-C充电接口,iPhone15的USB-C充电线可以为Mac、iPad、iPhone和第二代AirPodsPro充电,至此,iPhone自2012年首次引入Lightning接口以来,其沿用了十多年的标志性接口将成为历史,同时,整个消费电子界接口也全部实现了统一,即采用USBType-C接口。

图片源自苹果官网

USB-C一般指USBType-C,因其数据传输速度更快,电力传输的效率更高效,在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数以亿计的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相关配套组件中,已经成为标配,2022年全球配备USB-C接口的设备出货量接近50亿部。

根据Credence 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Type-C接口市场规模达到3800亿美元,2019-2027年,全球Type-C接口市场规模将以25.7%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随着苹果旗下iPhone等产品的导入,USB-C接口应用望迎来加速普及,这将对连接器与接口、转换类公司带来明确的行业提升空间。

A股上市公司中,得润电子、海能实业均有生产USB接口Type-C等相关产品,且根据往年苹果供应商名录,得润电子是苹果中国供应商之一。

全球首款3nm芯片

芯片一直是苹果iPhone产品的优势,也备受各界关注,最近几年,每年iPhone新品几乎都会升级芯片,今年也不例外。

图片源自苹果官网

iPhone 15 Pro/Pro Max首发搭载全球首款3nm工艺制程芯片A17 Pro,整体采用190亿个晶体管,6核CPU,包含2颗高性能核心和4颗高能效核心,单线程性能比上代增强10%,6核GPU,性能比上代增强20%,支持光追,号称“最好的游戏平台”,并采用钛金属搭配亚光质感玻璃背板,同时以按钮取代了原用于切换铃声/静音状态、功能单一的开关,提供黑白蓝三种配色。

图片源自苹果官网

“A17 Pro芯片在iPhone性能和游戏方面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新篇章。”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GregJoswiak表示。

苹果分析师闫占孟也表示,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主打大众用的拍照功能,包括大众可能会用到的卫星定位,iPhone 15 Pro及iPhone 15 Pro Max则定位专业用户,突出在资深游戏玩家和专业摄影。

据了解,iPhone 15 Pro的长焦变化几乎没有,还是之前的3倍光学变焦,不过iPhone 15 Pro Max却提供了iPhone有史以来最长的5倍光学变焦,同样采用了潜望镜头设计。

另外,iPhone 15及iPhone 15 Plus升级搭载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搭载的4nm工艺仿生芯片,以及铝金属搭配融色玻璃背板,提供粉、黄、绿、蓝、黑五种配色。

iPhone 15系列全系9月15日(周五)晚8点开启预购,9月22日(周五)起正式发售。

此外,iPhone 15系列也支持了卫星SOS紧急通话功能,用户还可以在App里更新位置,从而等待道路救援,但遗憾的是,该项功能目前在中国大陆无法使用。

256G以上配置价格小幅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 60系列提前半个月开售一片火热之际,苹果此次竟然涨价了,iPhone 15系列除Pro Max外起售价均未变,256G、512G、1T版本单价分别上涨100元、300元、500元,iPhone 15 Pro Max取消了128G版本,256G售价9999元/部,全系5999元-13999元。

(制图严翠)

从涨价策略来看,苹果今年的涨价策略与去年iPhone 14系列涨价策略如出一辙,即起步价不涨价,256G版本以上者不同程度涨价。

此次发布会前夕,外界普遍预料,受硬件配置升级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iPhone 15将全系涨价。

苹果公司2023财年第三财季(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818亿美元,同比下降1.4%,净利润1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苹果iPhone业务实现营收396.69亿美元,同比下降2.45%,iPhone收入低于预期,当季度苹果毛利率43.81%。

“苹果相对给供应商留足了一定利润,而且各方面比较规范、产品单一、量大,所以尽管存在外界所言的‘苹果依赖症’,供应链企业也不会轻易放弃来自苹果的订单。”国内某“果链”企业负责人告诉美股投资网·e公司分析师。

据了解,富士康、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京东方等公司为苹果iPhone产品、Watch产品主要供应商。

高端手机市场迎变局?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接受分析师采访表示,新一代iPhone 15系列在外观和硬件配置上进行了近几年最大幅度的升级。第一次配备潜望式镜头,第一次采用Type-C接口,第一次使用3nm制程的手机芯片,第一次搭配钛合金边框……虽然有着诸多“第一次”的提升,但随着安卓厂商在旗舰产品上的投入不断加大,iPhone 15系列无疑将面临更大挑战,极有可能改变过去几年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单价600美元以上,不含税基准,下同)一骑绝尘的局面。

郭天翔认为,虽然近年来苹果手机的升级变化并不明显,而国内安卓厂商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品牌形象建设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苹果依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未来,随着华为的回归以及其它国内安卓厂商努力建立属于自己的高端产品节奏和高端品牌形象,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将会遭遇更大的挑战。

IDC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机市场份额中,华为以44.1%拔得头筹,苹果为44%,而其他品牌则与这两家相去甚远,其中小米约占有4%的市场份额,OPPO、三星等的市场份额均不足3%。

不过,自2019年华为被制裁后,高端市场格局悄然生变。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5000元以上智能手机销量中,5000元以上高端智能机销量占比23%,其中苹果占比75%。

值得一提的是,发力折叠屏手机、自研芯片等,为安卓手机厂商竞逐高端手机市场的重要路径之一,且从高速增长的折叠屏手机市场来看,安卓厂商发力高端市场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7月27日,IDC中国发布数据显示,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 2.1%的情况下,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同比暴涨76.1%,追平小米,并列第五。OPPO以17.7%的市场份额在第二季度保持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第一,排名第二到第四位的分别是vivo、荣耀和苹果。

相关报道

全程直击苹果发布会USB-C版iPhone 15、Apple Watch Series 9等产品登场

一文看清苹果新品发布会iPhone 15高端机型首次配置潜望式镜头 国行起售价公布

三分钟速览苹果秋季发布会除了USB-C 新iPhone还有啥更新可讲?

一图看懂iPhone 15 Pro Max有哪些亮点?空间视频拍摄、A17 Pro芯片都来了!

USB-C端口、3nm芯片、全系列灵动岛 iPhone 15来了!高端手机市场将迎来巅峰对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全球“黄金水道”将一直堵下去?巴拿马运河干旱状况料持续至明年

作者  |  2023-09-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周二表示,预计当地的极端干旱状况将持续到明年,这将继续限制通过这条全球重要“黄金水道”的船只数量。

巴拿马运河管理员Ricaurte Vásquez称,如有必要,运河将考虑进一步限制船只的通行。他认为这种情况是厄尔尼诺天气模式造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运河水位的大幅下降。

他指出,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我们必须意识到有可能进一步减少过往船只的数量。他表示,“目前还未作出最终决定,但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

Vásquez称,运河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内,能够维持目前规模缩减下的运营水平。

今年7月,巴拿马运河将每天通过其水路的船只数量上限从36艘下调到32艘,以节约运河运营所需的水量。

Vásquez指出,目前主要问题是要保持足够高的水位,让吃水深度44英尺的船只能够通过运河。他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样的水位将允许运河上70%的船只能够使用该水道。其他船只则必须减轻负荷。

巴拿马运河主要依靠流入当地加通湖的雨水为水闸系统供水。运河新船闸于2016年启用,耗资54亿美元,每艘船通过新船闸需要2亿加仑的水。原有船闸自运河于1914年开始运行以来一直在使用,每次通行需要耗水5000万加仑。

Vásquez称,这次干旱可能并不是巴拿马运河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旱情,但从运河目前的运营状况来看,却是影响最严重的一次。他指出,“如果还是只有老旧船闸,类似的干旱情况不会像今天这样具有破坏性。”

今年早些时候,Vásquez曾预计,干旱可能会使运河在2024年失去约2亿美元的收入。Vásquez周二最新表示,巴拿马运河正面临着重大的水资源挑战。这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可能会延续到明年。

近期,在运河上等待通过河道的船只数量已经达到了163艘的峰值,Vásquez称这一数字不同寻常的高。截止本周二,仍有116艘船在排队等候。

Vásquez表示,没有预订过闸的船只目前平均等待时间为五天,最长等待时间为两周。不过,Vásquez依旧安抚外界称,“我们认为运河不会暂停运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事关AI风险-美国再出手!谷歌、微软、英伟达等先后加入

作者  |  2023-09-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9月12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等政府高官将在白宫召集人工智能(AI)行业高管,宣布Adobe、Cohere、IBM、英伟达、Palantir、Salesforce、Scale AI和 Stability八家公司承诺采取自愿监管措施管理AI技术开发风险,包括在推出前展开安全测试、构建将安全放在首位的系统、为AI生成内容添加数字水印等。

承诺聚焦在三方面

根据白宫声明,本次自愿承诺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向公众推出产品之前确保产品安全。八家公司承诺在发布AI系统之前,将对其系统进行内部和外部安全测试。这项测试将部分由独立专家进行,旨在防范人工智能风险的一些最重要的来源,如生物安全和网络安全,以及其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公司还承诺在整个行业以及与政府、民间社会和学术界共享有关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的信息。包括安全最佳实践、有关规避保障措施的企图的信息以及技术合作。

第二,构建将安全放在首位的系统。公司承诺投资于网络安全和内部威胁保障措施,以保护专有和未发布的模型权重。这些模型权重是人工智能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八家公司一致认为,只有在预期和考虑安全风险时才发布模型权重至关重要。此外,公司还致力于促进第三方发现和报告其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漏洞,以便在人工智能系统发布后如果出现问题,报告机制使这些问题能够快速发现和修复。

第三,赢得公众的信任。相关公司致力于开发强大的技术机制,以确保用户知道内容何时由人工智能生成,例如水印系统。这一行动使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以蓬勃发展,但减少了欺诈和欺骗的危险。此外,相关公司承诺公开报告其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局限性以及适当和不当使用的领域。这些报告将涵盖安全风险和社会风险,例如对公平和偏见的影响。

八家公司还承诺优先研究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包括避免有害的偏见和歧视,以及保护隐私。人工智能的记录显示了这些危险的潜在规模和普遍性,这些公司承诺推出减轻这些危险的人工智能。

连续召集AI企业自愿监管

这不是白宫第一次召集人工智能企业进行自愿监管。

今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召集了四家处于人工智能创新前沿的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谷歌、Anthropic、微软和OpenAI,强调推动负责任、值得信赖和道德创新的重要性,并采取保障措施,减轻人工智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风险和潜在伤害。应这些公司的要求,白宫随后举办了一次会议,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威胁和最佳实践。

今年7月21日,白宫召集人工智能七大公司做出一系列保护用户的自愿承诺,包括同意进行安全测试,采用新的水印系统以告知用户内容是人工智能生成的。

这七家公司是亚马逊、Anthropic、谷歌、Inflection、Meta、微软和OpenAI,它们的代表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会面,并同意白宫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以解决人工智能带来的许多风险。

具体来看,这些公司同意进行安全测试,部分由独立专家进行;对偏见和隐私问题进行研究;与政府和其他组织共享有关风险的信息;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等社会挑战的工具;采取识别AI生成材料的透明度措施。

七家公司均表态自己为自愿签署协议,这些承诺不包括具体的截止日期,如果不履行承诺,目前不会产生任何重大法律后果。此外,每家公司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但这些承诺的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一名官员称,违反公共承诺可以被视为一种欺骗性做法,这将与现有的消费者保护法相冲突。

中国由政府主导监管AI

今年7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已于8月15日起施行。其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办法》强调,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和偏见歧视等问题,如何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引起各方关注。出台《办法》,既是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风险的现实需要。

《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体要求。提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明确了训练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标注等要求。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规范,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未成年人用户过度依赖或者沉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发现违法内容应当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等。此外,还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发展与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方参与,共同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背水一战”-小鹏重回经销模式?

作者  |  2023-09-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我们目前只针对4S店进行招募,目前加盟条件是起码需要有3家4S店的运营经验,”小鹏汽车一位渠道人士对分析师透露。

近日有消息称,在9月初召开的渠道商会议上,小鹏汽车公布了一项“木星计划”,其核心是通过经销商模式(即汽车4S店模式)逐渐替换过往的直营模式。分析师通过多个渠道与小鹏方面予以核实。但截至截稿之时,该公司并未予以回应。

不过,分析师从小鹏上述渠道人士方面得到肯定的回复,从而实锤了小鹏重回经销模式这一策略变化。

在业内看来,小鹏此举意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覆盖率。一直以来,新能源车企以较为简单的直营模式为主,而小鹏此次却“逆势而行”。面对更为复杂的经销模式,盈利能力每况愈下、销量低迷的小鹏汽车能否有效掌控,需要时间检验。

销售模式重大转变

据市场消息称,在9月初召开的渠道商会议上,小鹏汽车公布了一项“木星计划”,核心举措是用经销商模式来逐渐替换过往的直营模式。同时,小鹏汽车将24个销售区域缩减为12个,逐步淘汰效率低下的门店,大量招募经销商,扩大代理经销商门店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受到大众“青睐”的新势力,此前销售模式一直为直营+授权经营模式。这也是众多新能源车企选择的销售模式。

对于上述消息,分析师通过多个渠道与小鹏方面联系,但截至截稿时该公司并未予以回应。

实际上,在今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曾表示,“要在销售网络进行大刀阔斧的优胜劣汰,并用更快的速度引进优秀的经销商伙伴,加快在二线和低线城市的市场份额扩张。”

随后,分析师从该公司一位内部渠道人士方面获悉,目前小鹏的确只针对4S店进行招募,加盟条件是起码需要有3家4S店运营经验。这也佐证了其向经销模式的转变。

而且据其透露,小鹏目前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均已经完成招募,部分低能级城市的招募也几近完成,因为“一般来说,部分低能级城市仅会容纳一家新增合作经销商”。

从小鹏汽车官网上,分析师注意到,从其所谓新零售招募条件来看,加盟公司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汽车业务板块年营业收入需在1亿元以上。而投资门店需位于城市主流汽车商圈,实际使用面积不低于1000平米,销售展厅面积不低于300平米。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还在其官网上提及“可接受兼营”。被问及何为“兼营”时,上述渠道人士表示,即在售后维修环节可与其他品牌共同运营。不难看出,小鹏汽车在模式上,给予了较为开放的态度。

直销经销争议颇多

实际上,关于直营与经销模式孰优孰劣,市场上争议颇多。

一位传统车企人士对分析师表示,汽车4S店为消费者提供从销售到售后的一站式体验服务,更重要的是,4S店模式为主机厂提供了销量和资金的蓄水池,成为汽车厂商和市场需求波动之间的调节器和缓冲地带。“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价格不透明的原因,”该人士表示。

不过,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厂商一边倒采用经销模式,新能源汽车厂商目前普遍选择直营模式,这也是受到特斯拉影响。

特斯拉自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后,采取了一种颠覆传统经销模式的直营模式,在开设直营门店的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特斯拉中国作为总代理,授权该子公司在当地作为经营主体。

这一模式在国内有着不少跟随者。理想汽车将直营路线视为其成功的关键。在理想汽车CEO李想看来,一方面可以更好更快拿到一手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意见,从而更快改进和升级更新到产品中;另一方面对价格和利润控制要比代理商更为有效。

李想近期还曾在微博发文“不会授权任何代理商和经销商,会一直坚持直营的销售模式。”

实际上,小鹏过去也一直由直营店主导。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鹏在全国共有420间门店,覆盖143个城市,直营门店比例达到约70%。在“蔚小理”三家中,小鹏的门店数量也最多。

数据显示,2022年小鹏销售费用为50.29亿元,其单门店销售费用约为1197万元,这与2021年基本持平。在一年前,其门店数量为357间,所对应的2021年销售费用为42.76亿元。也就是说,小鹏过去的降本措施并不明显。

维持直营并不现实

什么样的车企适合直营模式?这也是业内关心的话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对分析师表示,直营模式能有效保证给予用户服务,包括渠道成本、价格透明、试驾、订车等。但他同时认为,直营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带来巨额资金需求、运营复杂性的问题,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率难以平衡。

“只有在市场供不应求时,直营模式才能发挥高利润的优势,而在需求并不充足时,建设大量直营渠道将是一个严重的负担,”上述分析师表示。

很显然,以小鹏当前的盈利状况,维持庞大的直营门店并不现实。根据中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二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净亏损达到28.05亿元,这也创下单季亏损历史新高。此前小鹏单季亏损最高季度为去年二季度,当时净利润亏损额为26.89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额则为23.4亿元。

而且,最出乎市场预料的是毛利率。今年二季度,小鹏的毛利率为-3.9%,这也是该公司首次出现单季毛利率为负。在此之前,下滑趋势已有所体现。自2022年初以来的5个季度中,这一指标分别为12.22%、10.88%、13.53%、8.66%和1.66%。

实际上,在第一季度,小鹏的毛利率首次转为负数,当时为-2.5%,而在二季度,这一指标甚至滑落至-8.6%。小鹏也是“蔚小理”三家中唯一出现负毛利率的新势力。

效果如何尚需检验

不过,这一状况下,大面积开展经销模式是否真适合小鹏?

上述分析师告诉分析师,目前直营模式能够力压经销模式,一个重要原因是主机厂和传统4S店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

“有些汽车品牌为了转嫁销售压力,给4S店经销商制定不合理的销售目标,出现强行压库、克扣返利、捆绑采购等市场乱象,这无疑损害了经销商利益,而在这一状况下,经销商也会通过其他渠道将费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仅有两成的经销商能够完成主机厂规定的销量目标,有31.7%的经销商表示只能完成销量任务的80%以上;有11.7%的经销商表示完成率不足50%。

因此,在上述人士看来,拥有较为庞大的销量基础,经销商会更愿意与之合作。以比亚迪为例,其拥有了庞大销售基础,便主打经销模式,以“自下而上”产品策略占领市场。

站在小鹏角度上看,其今年前8月仅交付6.61万辆。相比之下,理想已经累计交付超过20万辆,而蔚来今年交付也达到9.44万辆,零跑更是实现超越合计交付7.3万辆。结合每况愈下的盈利能力,小鹏显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交银国际一份研报认为,进入四季度,车企为追赶全年销量目标或会有更激进的降价促销活动。该机构认为,小鹏四季度的销量增长以及毛利率的环比改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业内看来,小鹏在当前这一阶段倒向经销模式,颇有“背水一战”之意,最终效果如何需要时间检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