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深度分析

美股大行情下一个最大赢家!猴痘病例在美国猛增,我们入手SIGA

作者  |  2022-07-26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据报道,猴痘病例数量的上升促使拜登考虑宣布全国卫生紧急状态。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在网上发布的数据,截至725日,美国已经报告了3846例确诊或疑似猴痘病例。成为全球报告猴痘病例最多的国家。美国猴痘病例数在过去3天内猛增了33%

这一数字是在扩大检测、以及病毒不断爆发之际公布的,目前领先于西班牙,该国迄今已报告3105例病例。该病毒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迄今为止,已有75个国家报告了18,000多例病例。

白宫首席医疗顾问佛奇26日在CNN晨间节目“New Day”上表示,正“积极考虑”宣布猴痘疫情进入紧急状态。

 

相关猴痘概念股集体暴涨, SIGA +7%GOVX +35% CMRX+8%盘中我们第一时间提示Vip社区,入手了 SIGA当时股价16.5美元,收盘前大涨11%

2022-7-26-SIGA

 

盘后出现突发新闻,拜登团队认为应对猴痘需要近70亿美元,利好 SIGA GOVX 我们再次实时更新给Vip会员,涨到18.8 美元,我们累计浮动赚13%

2022-07-26

 

很多交易员们开始猜测, SIGA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新冠疫苗的黑马莫德纳 MRNA 呢?1年半时间,从12美元涨到500美元,涨幅4100%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猴痘病毒(MPXV)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1958年,猴痘病毒作为猕猴属食蟹猴的病原体首次得到鉴定,并因此而将该病毒命名为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美股有哪些公司会财报暴雷?NFLX TSLA AAPL一个被大众都忽略的风险 SQ PYPL COIN MSFT

作者  |  2022-07-15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屏幕前的你想必还在为爆表的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而烦恼吧?可以告诉你大可不必,因为市场焦点将短期聚焦于美联储官员讲话对市场的影响,因为美联储不太可能在没有和市场明确沟通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势必还是要释放一些信号的。

另外一个聚焦点就在于美股二季度财报季,它们后期盈利增长预期将是咱们投资者评估公司以及股票前景重要的变量。而投资者在二季度财报季所关注的若干要素可能将决定美股是触底反弹呢还是跌至新低呢。

你看啊美国银行在最新的报告当中就警告了:说今年一季度报告市场需求疲弱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几乎增加了近一倍,且这数字在二季度可能还得增加。目前该行追踪的所有宏观指标都指向业绩不佳,投资者“有理由对新财报季感到担忧”。

同时还警告了,面对经济衰退,美股科技股可能不像投资者想象得那样具有防御性。在去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公司目前面临巨大的挑战。软件、半导体、互联网和硬件行业的发展前景目前都非常暗淡,相对而言,房地产、材料和能源板块更可能跑赢市场。

那么在此次财报季哪些公司业绩会暴雷呢?哪些风险尤其值得注意呢?

Hello,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的频道,如果喜欢我们的视频记得点个赞,关注我们,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你们投资股票最怕的是什么?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答案!我们最怕的就是自己的重仓股暴雷了,每一季度的财报披露季,都是对上市公司的一场考试,业绩超预期使投资者继续追捧,业绩变脸股价就大概率遭到市场用脚投票。其实每到财报季,总会有这有那的暴雷剧情。今年开年以来,美股市场对业绩暴雷的惩罚,那是相当的严厉。

我们认为在高通胀、高油价背景下,这个季度的财报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能源为代表的行业公司会有不错的业绩,而金融公司、非必需消费品公司、公用事业行业可能会前途黯淡。

目前,标普500指数中有103家公司已经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指引。在这103家公司中,只有31家公司发布了正面每股收益指引,其余72家公司发布了负面每股收益指引,占比70%,高于60%5年平均水平和67%10年平均水平。

这是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发布季度每股收益负面指引企业数量最多的一次。而在2022年全年每股收益指引方面,在这245家公司中,136家公司发布了负面每股收益指引,占比例为56% 

总体上而言,在对标普500公司盈利预期的修正方面,分析师总体下调了2022年第二季度的盈利预期。迄今为止,分析师和企业已经下调了第二季度的盈利预期。标普500预计将录得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低的盈利增长。

微软和思科等公司近几周都宣布了黯淡的财务指引。其中,波音、零售商塔吉特在过去四周中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期被下调的幅度居前。

标普500中有许多科技公司,它们曾在2020年帮助该指数一路“逆风翻盘”,但这些公司整体市值在今年已下跌约30%

此外一个被大众忽略的因素是随着美元不断走强,企业的销售数据目前也面临着强劲的汇率的影响。美元指数目前已较去年同期上涨16%,这对于在海外开展业务的公司来说非常致命,可能会拖累其销售额增速减少2个百分点。

我们在这里提醒要注意二季度强美元表现或对科技股的盈利“蒙上阴影”。此前耐克6月末披露,强美元拖累了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销售,且预计将继续对销售造成压力。微软同时警告称,由于相同的原因,6月销售额将减少4.6亿美元,利润将减少2.5亿美元。

高盛策略师戴维在6月末的报告中指出,美元波动对于公司的压力取决于其业务组合。一般来看,科技公司风险最高,对外销售敞口平均占约59%。而同时苹果、特斯拉等消费类的股票,以及Facebook谷歌等广告驱动型公司,同样承压汇率波动。

奈飞,特斯拉,苹果

719日盘后奈飞将公布财报,我们要知道奈飞全部身家性命一直和会员人数死死捆绑在一起。今年奈飞一季度财报订阅人数减少了20万,股价一天内就狠狠跌去35%

根据我们美股投资网掌握的独家数据,部分消费者的真实数据,发现订阅Netflix的人数上季度继续出现下滑。很多人会好奇,我们是如何获取这些独家消费者数据,价格又是多少?这些数据的市场价在40-50万美元一年的订阅费用。

而且,我们美股投资网掌握的比一般市面上卖的数据还要多很多,几十亿行的美国民众的大数据,通过这些大数据然后建立量化模型去推演并作出预测。

所以,Netflix为了挽回流失客户,周三,流媒体巨头Netflix宣布选择微软作为其合作伙伴,推出更便宜的广告支持订阅计划。

另外,机构也发布和我们一样的观点,

高盛分析师维持奈飞的卖出评级和186美元的目标价。原因是什么呢?

他预计,奈飞的需求环境疲弱,第二季度净新增付费用户恐怕停滞不前甚至下降。他还指出,奈飞应用程序下载量已经显示出了下滑趋势。

今年上半年,奈飞预计减少超过200万会员,并且开始裁员、削减开支。如果此次财报会员人数再次下滑,那么可就是真的雷来了。

对于第二季度,奈飞还提醒投资人,虽然该季度播出了经典自制惊悚剧《怪奇物语》新一季,打破了点播记录,但是各种因素仍然有可能导致200万视频会员流失。

鉴于管理层发力广告业务,奈飞的营收有望增加1020亿美元。本周三这家美国流媒体巨头宣布,已经选择微软公司作为附带广告的低价订阅服务的技术和销售合作伙伴。根据这一合作,微软公司预计未来将负责奈飞视频广告的销售工作,这对于奈飞的股价是一个利好。

接下来再看一下散户投资者中交易量最大的股票特斯拉,特斯拉将于719日盘后公布财报。

在熊市的时候,我们发现特斯拉的股价并没有崩溃,为什么?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仍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销售热潮,投资者也并没有将收益的周期性反映在价格中。但是当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的时候,特斯拉和其他所有汽车制造商的收入都会下降。到那时,特斯拉的泡沫就会显现出来。

特斯拉的未来前途未卜。虽然马斯克为投资者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涉及自动驾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然而,我们目前还没有从马斯克的这些想法中获得可观的收入。

周三特斯拉人工智能负责人 Andrej Karpathy 正式辞职,5年来,Andrej 一直担任着特斯拉人工智能总监的职位。这5年同时也是特斯拉将人工智能推向广泛应用。

Andrej 离开的原因我们就不做深究了,我们关注的是他离开之后,特斯拉将如何完成人工智能的宏伟蓝图?是否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财报以及自动驾驶所对应的估值?

此外特斯拉面临各种各样的生产瓶颈问题,例如上海因疫情工厂停产近1个多月,柏林超级工厂目前只能生产黑白两种颜色的 Model Y 电动车,因为喷漆车间出现了问题。德州的奥斯汀工厂,由于电池短缺和电池制造工具供应受阻。

更惨的是,受到比特币价格从65000跌至19000美元暴跌的影响,特斯拉持有的比特币价格可能缩水 4.4 亿美元,这相当于特斯拉去年净利润的 9%。另外数据可视化软件公司 MicroStrategy 持有13万枚比特币,如今也亏了 10 亿美元。其他提供比特币交易的平台比如CoinBaseSquarePayPal 等公司也面临亏损。投行高盛直接预测CoinBase财报会差于预期。

苹果公司将于728日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尽管有迹象表明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市场需求在降温,但iPhone的销售在7月份延续了此前的良好势头。

我们要知道啊苹果手机的销量往往在7月和8月偏低,因为消费者倾向于等待苹果9月发布新机型。目前公司已经开始试生产新一代产品,并将在8月份加大量产力度,以便秋季发布后开始发货。,苹果给供应商的初步出货量预测比一年前的iPhone 13“略高

像特斯拉,苹果它们拥有强大的商业模式,并以最小的风险产生良好的回报。他们往往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表现良好,并且很少有重大输家,至少不会出现大暴雷,我指一下子跌20%以上的跌幅,就算是盘后跌20%,我敢肯定会有很多人抄底,跌幅会立即收窄。

其实,现在市场也不缺看涨财报季的一派,根据德意志银行知名策略师提供的一份历史数据,在抛售之后的财报季,当投资者的仓位非常低时,美股有75%的概率会出现反弹。他们认为,预计二季度众多公司的业绩将表现疲软或下调业绩指引,但市场不太可能仅仅因为这些因素进一步抛售。

德意志银行、花旗以及Bernstein都认为,与业绩相关的风险被夸大了,受到重创的美股将迎来喘息。这一观点与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认为美国股市将面临业绩不及预期带来的冲击,甚至预测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标普500指数将暴跌到3000点。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标普500指数大幅下跌,但它的12个月预期盈利自年初以来已上涨7%

另一个积极的信号投资管理公司Global XETF首席投资官Jon Maier称,供应链情况的改善或是通胀缓解的迹象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助力。

财富管理公司Kestra Holdings的首席投资官Kara Murphy表示,企业整体利润下滑也许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会出现,最近企业还处在“盈利放缓”的阶段,并没有达到“盈利衰退”。

我们认为二季度财报季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第三和第四季度分析师在做预测时使用的模型,目前的普遍预期是二、三季度利润都会出现11%13%的增长,但如果二季度财报表现不佳,或管理层下调未来业绩指引,这可能意味着分析师将下调未来两个季度的利润预期,而这将给今年迄今已经下跌了21%的股市带来更多压力。

总而言之,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渐渐变大之际,去年狂热的业绩很难再现,在当前环境下,美股企业的业绩前景不太乐观,财报前先减仓或买个看跌期权Put作为对冲,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比如,在上一个财报季度,我们就获得非常丰富的收益,这里给大家推介一个美股量化交易软件是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我们的操作策略是财报前,盯着机构交易员对于财报的看涨看跌期权的押注,从整个华尔街全部机构真金白银的下单,来看到底是偏看涨还是偏看跌,软件会帮你把数据都统计好,

比如在亚马逊财报前

https://mp.weixin.qq.com/s/gOXTcOWjmpCeFdkxwKRi2w

我们看到亚马逊过去几天的Call Put比例严重失衡,看跌期权是看涨期权的一倍,6300万美元权利金看涨对比1.1亿美元看跌

证明机构是压倒性看跌亚马逊财报的,于是我们也跟着机构这做空的单子。结果亚马逊股价盘后大跌10%

又比如在Netflix财报前,我们看到Netflix过去几天的Call Put比例严重失衡

https://mp.weixin.qq.com/s/Mp1_u5ZB-BmGcDv-c9bnDw

看跌期权是看涨期权的一倍多,2500万美元看涨权利金对比1300万美元看跌,证明机构是压倒性看跌Netflix 财报的,于是我们也跟着机构这做空的单子。结果Netflix股价盘后大跌25%

又比如机构看涨美联航UAL财报

https://mp.weixin.qq.com/s/FS2t3xkPHzKVDWR0u7Xn9g

基本接近93%的看涨call,只有6%put看跌。过去十天也是91%的看涨call对比8%put看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比例非常失衡。UAL 盘后公布的业绩是非常靓丽,之后股价上涨8%

最后就是CVNA,数据显示压倒性看跌的,因为它的call对比put比例也是失衡的,过去五天put1020万看跌,过去十天是1269万看跌,盘后我们看到在公布财报之后暴跌超过20%,这波行情非常厉害。

接下来,美股大数据将会推出机构股票暗池大单的实时统计,让美股投资者看到更多机构交易的痕迹,让散户能在混浊的市场中看清一切,追踪主力买盘方向。

好啦,今天的视频就到此为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我们多多交流。祝你有个愉快的周末!

 

AMD、英伟达为什么大跌?

作者  |  2022-07-01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伴随着全球经济前景下行,传统电子消费品需求下跌,芯片代工业开始面临砍单潮。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行业龙头台积电日前罕见经历三大客户同时调整订单。在手机方面,苹果公司下调iPhone14首批9000万台出货目标,砍单规模达到一成。PC芯片领域,AMD和英伟达也因PC市场需求急跌及“挖矿”热潮消退要求调整订单。其中,AMD调减今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共约2万片7/6纳米订单,英伟达NVDA 则要求延迟并缩减第一季度订单。

受此消息影响,台积电美股周五盘前下跌近4%。虽然三大客户集体调整订单。但分析认为台积电所受业绩影响或相当有限:苹果下修iPhone 14订单已在公司预期中;AMD虽然调整7/6纳米订单,但关键的5纳米服务器订单并未修正,公司同时接受台积电涨价,因此整体影响应该不大。

台积电的订单调整并非个案。在当地时间周四盘后的业绩会上,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大幅下调下季财报指引,调整后EPS1.43-1.83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2.57美元;调整后收入68-76亿美元,同样低于分析师预期91.4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之一,美光的产品主要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此外美光还通过在数据中心、电动和互联汽车、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扩张实现增长。公司此次大幅下调业绩预期,或许暗示芯片行业的需求已出现大幅下跌。

市场分析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下行,下半年传统芯片应用领域的市场情况将继续恶化,芯片行业去库存、砍单潮或将延续。除部分先进制程及22/28纳米主流制程依旧抢手外,其他成熟制程芯片产能需求还将继续松动。

虽然半导体市场过去两年的高增不再,但整个行业内仍存在结构化的机会。在传统电子产品需求萎缩之际,新能源车用半导体领域仍有继续增长的动力。对比半导体芯片厂的情况,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等车用半导体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仍处于历史低位,这也同样验证了车用半导体领域的结构化表现。

 

美联储看跌期权 Fed Put是什么?通胀是恶魔,被唤醒再难将其封印,该怎么收场?

作者  |  2022-06-23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养老金与美股「深度绑定」,养老金中超过60%的比例配置在股票市场上。美股10年牛市,为养老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尤其是中产阶级跨入了「财务自由」门槛,或者说「养老无忧」

而在过去两年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的刺激下,仅股票这一项就贡献了家庭资产增长的45%,与此同时美国家庭对股票的敞口升至19%,仅次于1968年,为历史第二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大部分家庭不必为养老而发愁,但是导致的后果是,美国劳动参与率快速下滑,让更多的人选择不工作或提前退休。

这也就加剧了近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的局面,加速了美国薪资的增长,使通胀进一步上升。

因此,这次美联储不仅不能行使“看跌期权”去保卫美国居民养老金利益,去救市,甚至还需要借助美股下跌的力量来「帮助」劳动力加速返岗,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境。

那什么是美联储看跌期权?今天是视频我们就来好好探讨,第一次关注我们频道的记得订阅哦!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熊市里面越跌越买,这是一种策略,如果你在熊市里面买的足够低的话,未来的收益也就会更高,那么大家都在预期什么?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概念叫做“美联储看跌期权”(Fed put),这个是华尔街交易员出入行里面都知道的一个概念。

谈到美联储看跌期权这么高大上的一个词,你会想太难了,对吧?那我们分步来解析第一个。你先搞懂什么叫做看跌期权,实际上就是你约定一段时间,你可以以一个约定的价格卖给对方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叫做看跌期权。

普通人需要了解的就是假设原油价格现在110美元每桶,你预期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价格会跌,但是你不知道能跌到哪,那这个时候呢,你就花20美元去买了一个看跌期权。

什么意思呢?我在未来的三个月之内,我可以以一个110美元每桶的价格向外出售原油,出售给卖出给你看跌期权的这个人,这个就是一个看跌期权很好的解释。

看跌期权其实就是一种应对下跌时候的保险,其实期权的本意也是在寻求一种。付出少量的金钱来锁定风险的解决方式,所以期权思维往往也有点类似于保险思维。

在华尔街流行这样一句话:不要跟美联储作对!那原因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学生,你有问题你就举手,因为你知道。老师不会不管你的,因为老师想要你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帮你解决心里的疑惑。这个时候你一举手,往往老师就过来给你解答问题,而且这个事情万事万灵。

基于同一种预期,市场的投资者也想,我在市场大下跌的时候哭爹喊娘,也许就会有一个人站出来,来保护我,这个人是谁?形象化的比喻其实就是美联储。

美联储的作用其实是以适当的货币政策。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像是一个老师看着一个持续成长的学生,所以每当要下跌破掉这个成长的趋势的时候,市场总会坚信。美联储这个“保护神”会站出来保护大家。

那这个预期形成的话,就相当于美联储给全市场的持仓的投资者做一个免费的看跌期权的保险。也就是说,当市场下跌的时候,你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买到资产,你后期把它以更高的价格卖掉。这相当于也是一种期权的思维。

但是我想要说的一点是,美联储看跌期权的思维的形成,是基于过去40年,也就是沃尔克时刻之后的40年的低通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预期。这种预期会不会改变呢?

其实探讨美联储看跌期权是否还有效的核心点,其实就在于美联储这个“老师保护者”还管不管这个问问题的学生?如果要管这个问问题的学生的话,有一个前提,也就是希望这个学生好好的学习,但是这个学生不能变成一个顽劣的学生。

影射到现实的世界就是当美联储看跌期权一直有效的时候呢,市场上的投资者就认为这个保护者会不断的给出保护,也就是说市场一下跌的时候,就会给来救市的政策。

但是我们要影射到真实世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通货膨胀率。当通货膨胀率特别高的时候,实际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还会降低这个经济体的潜在的经济增速。

那如果老师看到了这个学生潜在的学习之路已经被遏制的情况下的时候,他这个时候还会不会过来解答你的问题?还是说这个老师要等,等到影响他继续解答这个学生的问题的条件开始走弱,或者是开始出现拐点的时候,再去解答。

所以其实你从这一点就可以发现,其实美联储看跌期权总有人说失效,或者是说阶段性的失效,我觉得阶段性的时效是比较靠谱的一种判断,也就是说其实美联储的看跌期权终会归来,只不过时间可能要比大家预期的要长一些,而且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当一个理论或者是一个预期被一些初入行的交易员都所熟知的时候,那么有经验的交易员就会利用这个预期做一些反预期的操作,从而达到套利的获益。所以当你知道了这一条的时候,你应该再想一想,是否有人,市场上有人也同时在利用这一条的反预期来作为你的交易对手方,从而进行交易的获利。

迄今为止,美联储并未对风险资产提供过任何帮助,且似乎完全没有触发“美联储看跌期权”的迹象。美国银行认为,当市场流动性不足已经加速到了连美联储都无法忽视的地步,美联储才会真正开始向加息“投降”。

在什么极端情况下,鲍威尔还是会触发“美联储看跌期权”?

看这几个关键指标就够了!

1.信用压力

在过去10年里,信用压力一直是美联储转向鸽派立场的最稳定的预测因素,尤其是投资级债券的压力。

历史上,如果不是需要进行大量资本支出的话,这些债券通常被公司用于回购资金。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因为 CDX IG(标的为投资级债券的信用违约互换指数)目前正接近这些与历史一致的关键水平,但美联储对通胀的关注意味着,在触发他们的政策回应之前,利差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2.标普500指数的回撤

股市从历史高点回落的幅度,已成为投资者近年来寻求逢低买入的重要信号,这一点或许与新出现的信用压力一样重要。

但尽管这在美联储对市场高度敏感的时代可能相对有效,但从更长的历史来看,它对美联储鸽派转向的预测却不那么可靠。

下图所示,在标普指数的下跌期间——幅度各有不同,从90年代中期的2-3%,到75年和87年的30%以上,美联储要么停止加息,要么索性开始降息。

3.经济数据

经济数据对美联储的反应功能是至关重要的,通胀压力的持续降温可以说是最有可能放缓其紧缩计划的数据点。

  美国银行利率团队在520日发布的周报中就指出,美联储的政策转向需要就业市场数据明显放缓。

  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 PIper Sandler 近期发布了对裁员的公告,企业的大规模裁员已经明显拉开序幕。美国银行预计美国劳动力市场“裁员100万或更多”时,将足以迫使美联储调整政策。

4.市场机制失灵

市场机制失调是最有可能触发央行进行政策转向的因素。美国银行的首席投资策略师曾说:“当央行开始恐慌时,市场就不再恐慌了。”但今天需要更多的市场恐慌,美联储才会开始对加息感到恐慌。

虽然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但越来越接近了:美国股指期货的流动性正接近创纪录的低水平,这是市场脆弱性冲击的一个关键特征。因为年初至今股市抛售速度都相对有序,那么目前来说这种潜在风险就更高。

我们认为美联储需要更低的通胀率和更高的失业率来为鸽派转向敞开大门——这将让Beta的成长型股票迅速受到限制,但促使美联储向加息投降的实际催化剂可能只是一场市场崩盘,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已经加速到了连美联储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通胀是恶魔,唤醒之后就再难将其封印。 https://youwuqiong.top/654675.html

实际上,不止是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俄罗斯、土耳其等等,全球主要国家几乎都在面临通胀。

毫无疑问,超级通胀时代到来,正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问题是,这次该如何收场?

上一个超级通胀,是1970年代,美国的物价出现暴涨,美国当年物价涨幅高达12%,美国的失业率也上升到了9%,大滞胀时代到来!

当下和历史,有惊人的相似。

1、货币扩张为表象,财政扩张为根本。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也释放了史无前例的流动性,当时为何没引发通胀呢?

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财政政策没有扩张。理论上是,扩张财政和扩张货币,都可以引发通胀。

但是,在实践上,扩张货币更“市场化”,资金会在金融市场上找到更高效的“套利”途径和方法,比较容易引发资产泡沫;

而扩张财政的“计划性”更强,资金配置和导向更加明确,资金不容易出现“空转”,因此更容易引发通胀。

通胀飙升的一个铁律就是:财政激进扩张+货币无底线买单。

上次和这次的超级通胀,都是“财政+货币”这个组合造成的。

特朗普政府的“疫情援助法案”,以及拜登政府的“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短短一年,美国额外出台的财政刺激规模就高达10万亿美元之多。

同样的,美国政府也没钱,大规模财政刺激的钱来自哪里?美联储。

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绝大部分都被美联储买走了,不到一年时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翻了一番。

2、一次性因素,冲击供给和需求。

超级通胀爆发,往往伴随着一次性因素。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超级通胀爆发,很多人都归因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认为中东战争冲击了原油供给体系,导致供需失衡,进而引发高通胀。

这次也有类似的意外事件冲击供给和需求,即疫情和俄乌战争;疫情冲击了全社会的供应链,俄乌战争冲击了大宗商品。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一次性因素对供给和需求的冲击,但是这只是火上浇油,并不是最核心的因素。

一个很简单的判断依据就是,在这些一次性冲击之前,通胀就已经来势汹汹了。

比如,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前,美国通胀都飙升到了5%,已经起飞了;

俄乌战争之前,以及疫情对供应链冲击之前,美国通胀也飙升到了5%,已经起飞了。

所以,通胀的根源还是,财政+货币。

该如何收场?

上世纪70年代,驯服超级通胀,很多人都归功于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果敢,敢于暂时牺牲经济增长和就业,全力控制通胀。

1979-1980年美国通胀率持续在两位数恶性区间,通胀率接近15%

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顶住压力,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大紧缩措施,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并抛售短期国债、提高贴现率至12%,联邦基金利率最高提至22.36%高位。

然而代价就是,短短几年时间,美国陷入了两次大衰退,两次小衰退。

现在,很多人也都把希望,寄托在美联储身上,希望鲍威尔能继承沃尔克的衣钵,顶住压力,驯服通胀。但我们很大概率要面对经济衰退,在企业第二季度的财报上,我们应该就能看到更多迹象。

 

特斯拉录取率比哈佛还低,大裁员背后的真正原因。从一级市场看现在宏观情况和资本市场的困境

作者  |  2022-06-05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现在每个人都被迫成为宏观交易者,每天盯着宏观经济数据,而公司的基本面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无论是近期美联储的发言还是近期的公布数据都对日内行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有甚者世界首富马斯克的一句话更是直接带动美股大跌。

hire

特斯拉在短短10年里直接创造了近10万个新工作岗位,未来几年里不断增长。

appication

特斯拉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去年他们就收到了近300万份求职申请。2019-2021年,特斯拉的求职者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在2019年他们收到了75万份求职申请,2020年增至225万份,是2019年的3倍。

从录取率来看,不到1%2/300万,比哈佛大学3%的录取率还要低。同求职申请的数量大幅增加一样,特斯拉在全球的员工,从2019年到2021年也有大幅增加。从而导致特斯拉“在各个业务领域人手过多”。

汽车咨询公司Automobility表示:“特斯拉裁员也不是第一次,当每次预测到经济可能出现的衰退的时候,特斯拉都会采取行动应对,这表明他们对于积极提升企业利润非常敏感。”  

有分析师称,特斯拉裁员的一部分原因是人均创造的收入不尽人意

从企业每个员工产生的平均销售额来看,特斯拉并未与其他汽车企业拉开差距。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乔纳斯(Adam Jonas)出具的数据,特斯拉的每位员工每年给企业带来的收入为85.3万美元,相比之下,规模比特斯拉大很多的福特公司,每位员工给企业产生的平均收入也达到了75.7万美元。这给特斯拉近8000亿美元的估值造成下行压力。

特斯拉已经不是第一次大裁员,特斯拉曾在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年初启动过两轮裁员,裁员比例分别为7%9%,此后,特斯拉经历了疯狂增长的两年,并且又重新开始人员扩张。我在查询公开资料可以发现,特斯拉仅中国临港和美国弗里蒙特两个超级工厂的工人数量就接近5万人。

特斯拉就像是“煤矿里的金丝雀”,对于行业发生的微妙变化,往往能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全球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激增所引发的经济下滑风险正在上升。所以这次大裁员其实可以解读为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华尔街就当成是一个坏消息来看待呢?周五特斯拉股价大跌9.22%,市值一夜蒸发近750亿美元。

不过美国总统拜登回应了马斯克对经济“糟糕的感觉”。他在当天召开的一场记者会上反驳称:“福特正在大举投资美国电动车,并将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创造6000多个新增就业岗位;克莱斯勒工厂(现Stellantis集团)也在美国投资电动车行业,以生产汽车芯片,并创造了超过2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尽管拜登政府试图缓解行业对经济的担忧,我们不可否认,全球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激增所引发的经济下滑风险正在上升。

其实马斯克在去年年底就在推特上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大多数人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而衰退的时间大概在2022年的春天或者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2023年,他在稍早前的All-in峰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很可能已经陷入衰退,可能持续12-18个月。

其实受疫情和全球局势影响,世界经济早就已经进入下行通道。各国为了应对经济下滑,基本都是通过举债印钱来刺激经济。比如:美国的债务从2020年的23万亿美元一路飙升到现在超过30万亿美元,而且已经超过了美国全年的GDP总量,并且还在一直突破上限。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经济指标叫做政府债务占GDP比重。

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越高,经济风险越大。国际公认的政府负债率警戒线是60%,也就是说超过60%就有可能发生金融风险。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亚当说:“马斯克对全球经济有着独特的洞察力。我们认为他放出的消息可信度很高。”

北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弗兰克认为,马斯克这一行为是一种“预防和预警措施“。弗兰克说:“在情况没那么坏的时候推出紧急措施,总比在情况已经很糟的时候再推出好。我认为这种声明是一种预防和预警措施。”

我们发现,马斯克对未来“暗淡前景”的预测也与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和高盛总裁约翰·沃尔德伦等华尔街高管近期的发言论调相呼应。

目前,美国通胀率现处于40年来最高位,导致美国人生活成本跃升,而美联储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在不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使通胀降温。杰米·戴蒙形容美国面临的挑战类似于“即将到来的飓风”。他说:“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现在一切看起来都阳光明媚,大家都认为美联储可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飓风已经在路上了。”约翰·沃尔德伦也对美国经济持“悲观”态度,他警告称由于全球经济受到的一系列冲击,未来将步入一段艰难时期。

我们认为当华尔街对美国经济的悲观情绪蔓延到全球首富马斯克身上时,事情可能已经发展到十分糟糕的地步了。

美国五月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汽车年度销量为1270万辆,与4月相比下降了11%,有分析称这个数字通常意味着经济正在衰退。

进入5月,美联储连续三次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加剧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摩根大通CEO称美联储软着陆的几率有三分之一,但温和衰退的几率也有三分之一;富国银行CEO也称美国经济难以避免某种程度的衰退,利率上升意味着经济必须放缓。

近期红杉资本最近发布了最新的长达52页的文件,警告最严峻的局面可能到来,当中包含了当下宏观情况的详细分析和目前资本市场的处境,以及着重分析了科技企业的出路,我完整的看了一遍,给大家总结一下要点,以及我们的感受和体会。

第一:当下美联储最紧迫的目标是控制通胀以及收紧流动性。在过去的这一小段时间里,大的变化就是资本从免费的变成了昂贵的,这导致了原来表现最好的资产,比如科技,生物科技企业,变成了当下表现最差的资产。

这个世界正在重新衡量,当资本变昂贵时,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有价值的,而不单单是ps倍数的调整。是全面的重新评估。

第二,纳斯达克正在经历过去20年的第三大回撤。在之前的六个月里,科技企业蒸发了28%的市值,其中软件,互联网和金融公司里,有61%的公司目前市值低于2020年疫情前的价格,市场全然无视这些公司这两年的发展,而这些公司在这些年里大多数都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翻倍。

第三,在通胀缩表和俄乌局势不稳的影响下,投资人更多地开始关注企业的短期确定性,资本变得越来越值钱,宏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使得投资人不肯为长期增长的预期而付费,这导致了市场的关注点开始向盈利公司转移,而原来那种不计成本烧钱获得规模的模式被抛弃了。

那接下去会怎么样呢?市场会好转吗?企业又该如何在新的局面下生存呢?

首先我们认为首先不会再有廉价资本来救市。资本的成本已经高了很多。

第二,也不会出现戏剧性的v型反转,未来是有可能会修复的,但是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第三,什么样的公司能活下来,适者生存,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公司,而是应变最快的企业。当下的局面,快速地评估手上的项目,团队和预算,该停停,该砍砍,无论现在账上还有多少现金,都要快速做应对,未雨绸缪。

还要注意的是,缩减开支并不是一个负面的事情,而是能够节省现金和跑地更快的方式。回顾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有缩减开支的公司最终都活得更好。

比如,Airbnb砍掉绝大部分产品,却在关键的托管业务和长期住宿业务增加投入;Zappos削减了市场营销,但在客户服务、客户选择和工程优化上投入更多。

未来的一段时间也是你低成本吸纳高端人才的绝佳机会,不会有更便宜的时候了,竞争对手也会少很多,可以适当的扩充精尖部队,现金为王,夯实自己的盈利能力。危机的确是危险,用好了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尽管未来很难预测,但机会只给做好准备了的人,做好最充分准备的人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美股主力机构都在用的“经典解套策略” 熊市自救方法

作者  |  2022-05-19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最近全球股市下跌,很多散户都想知道股票被深套怎么解决?是等待行情的好转还是忍痛割肉呢?其实躺平无动于衷并不是做好的方法。

今天我来教大家一个主力机构都在用的经典解套策略。

假如你有10万块钱. 10块钱的价格你买入了1万股,买入后很不幸,股价就开始下跌,一通猛跌,一下子跌了20%,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我给大家三秒钟的时间,你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回答。好123,我猜测会有8成以上的散户在这里会装死不动,也就是10块钱的股票,如果跌到8块钱很少有人在此时选择把它卖出。一般情况下呢,如果股价跌到了8块钱之前,你没有卖出,那之后你会很难再下的去手去割肉了。

我们今天讲一个极端的方法。假设当股价从10块钱跌到8块钱继续到达7块钱,也就是回撤的力度已经达到30%了,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解套呢?大家注意了,主力往往会这样操作!

在跌了30%之后,主力会选择手里的股票一分为二,把5000股留在手里,另外5000股选择在这个位置卖出。此时的股价是七块钱。卖出5000股得到的现金是35000元,同时手上还剩5000股股票。

做了这一步操作之后,通常情况下,根据技术分析股价下跌,一旦回撤力度大于20%,这就说明下跌趋势已经形成了,虽然20%只是一个心理数字,但华尔街普遍的共识会把熊市定义为:从最近的峰值下跌20%

那此时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下跌,通常跌幅会达到50% 甚至更多。也就是10块钱的股票可能会变成5块钱或者更少,而当股价跌到了五块钱时。目前我们手里的现金是上一次卖完的35000元,同时手上还有5000股。此时主力会选择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比较低的价位5块钱买到7000股。买完之后总共的数量是12000股。

也就是在下跌途中如果你什么都不去做的话,从10块钱持股,一直跌跌跌,跌到5块钱,你手里面还是1万股。但是我们中间做了这两步操作之后呢,你会发现,当股价来到5块钱的时候你的手里股票数量却多了2000股,这就是经典的下跌赚股,或“熊市赚股,牛市赚钱”,超级大熊市面前我们赚的是股票。牛市时股票从1/股涨到3/股,熊市底部的时候会跌回到1/股,此时我们介入,等待一个牛市,又能继续赚几倍。等待超级大熊市形成大底时,投资者手里一定要有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股价的下跌就有了一定的衰竭,此时股价开始强势反弹,而反弹往往是一种诱多现象,为了把股价拉起来,此时股价会再一次出现一个新的高度。

比如从5块钱反弹到8块钱,这时大家注意,8块钱的位置,你现在有12000股,我们同样选择留5000股在手,把刚才在低位买进的7000股,在这里全部卖掉。7000股卖掉,按照8块钱可以获得56000元的现金,在加上 5000股的股票。这个时候呢,我们已经完成了卖买卖的三部操作。

现在在8块钱的位置,往往是一个次高点,于是股价继续回调,在回调的同时接近5块钱的位置,这时我们发现这就是庄家在打压股价的一种手法。

当股价再次跌到5块钱时候我们同样做跟上一次一样的操作,那就是在5块钱,我们再一次买入。原来你有5000股,而这个时候手里的56000块钱我们全部买入得到是1.12万股. 那么经过以上四步的操作之后呢,你突然就会发现,手中的股票数量变为了1.62万股,持股的数量多了整整6200股。

在这种情况下股价虽然已经下跌了仍旧被套,但是不算特别深,因为你的成本基本上已经回来了,5块乘1.62万股就是8.1万,离本金10万,仅仅只有1.9万块钱还不到20%,这个时候股价往往会出现反弹,因为它是前期的底部支撑。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解套战法和“装死不动”之间的差别,假如股价反弹到6.2美元,你就能解套了。更乐观的情况是股票回到了10块钱,这个时候你“装死不动”成本才刚好持平实现解套,但是如果你能够通过我们刚才讲到的方法来操作的话你会发现手上这1.62万股的股票对应的市值是16.2万块钱,你净赚了6.2万,收益率高达62%,一定非常开心。

这就是主力资金经常用到的经典解套战法,你学会了吗?我们常说:寻找被套股票的高抛低吸,摊低成本的一种方法。这套经典的解套战法,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的是理解这个逻辑到底是怎么看,就是上涨的时候我们要赚钱下跌的时候我们要赚股,而不是一直的被动的去等待它上涨,达到你的目标位。并且现在的股票有时候分化是很严重的,如果我们一直等着它,很有可能几个月几年都达不到你的心理预期的一个价位。

股市起起落落,涨跌无常,投资者不可能每次一买股票就会涨,最理智的方法就是设置止损,每个交易都不超过亏损总资金的3%-5%。一旦不舍得割肉,遇上熊市,就可能出现被“套牢”,套牢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懂得如何“解套”,从解套中吸取教训和获得经验。

在最后为大家总结一下重点:

1.学会判断区分此行情的走势。这个方法是有针对性的,适合很多类似的行情走势,不是说所有的行情走势都可以使用的。

a、大盘:企稳时补、不稳不补。(如果在行情既未止跌,也未企稳时补仓,只会越套越深)

b、股性:熟悉的补、不熟不补。(熟悉的股票,自己心中有数)

c、业绩:良好的补、不良不补。

d、走势:起涨时补、破位不补。(前面说的,大势已去的股票不补)

e、涨跌:大跌时补、大涨不补。

2.判断正确的出手、入手点位。千万不要就地取材不分情况直接套用,这样的话是要为自己的认知而买单的。这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希望大家可以真的活学活用!学习的话,吸收消化,以后再来使用。

3.认清形势,规划好自己手中的筹码,有计划买入、卖出。切不可凭感觉做出判断毫无根据的去操作啊,需要实时观看技术面盘面的信号,找出阻力位支撑线等。

4.不要坐以待毙,等着行情走,要变被动为主动。要巧妙的利用此战术,让对自己不利的行情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一个行情。

这一期的视频,相信给很多朋友都会自己的一套操盘策略,那么你心中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解套方法,炒股知识,欢迎联系我们,我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

 

美股期权异动-实时订单流

作者  |  2022-05-15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美股期权异动是由美股大数据 AI量化金融终端 https://www.StockWe.com/ 面向全球美股投资者推出美股分析软件,每天实时把整个华尔街的机构、大资金成交的千万级别的期权异动交易数据,股票在暗池的大单,都集中到一个平台。

unusual option

并通过我们AI大数据算法,为每笔交易标识出是买还是卖,是看涨还是看跌。并统计出当天CallPut权利金最大的个股列表并生产数据可视化,通过历史数据的回测,查看机构对于大盘以及个股的看涨看跌订单和情绪变化。

 

History-Call-Put

 

为了更简单快速找出当天的交易机会,我们通过算法去专门去评估这个期权交易的价值并生成一个分数。这个分数会衡量这个期权交易了多大的权利金,离到期日有多少天,未平仓量有多少,以及另外一下因素去决定分数的高低,所以分数算是这个期权大单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可以按照降序来排找出当天最有价值的期权。

 

Option Call Put

 

我们每天交易就能通过查看机构的期权异动大单,来协助我们找个我们忽略的市场消息以及股票未来走势的方向,以免和机构对着干。 

 

我们跟着机构大单去操作,找出失衡多空订单比例的公司,在财报前精准做空,准确率85%

 

案例分析

提前预警NFLX 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Mp1_u5ZB-BmGcDv-c9bnDw

在财报前,我们的美股大数据量化终端StockWe已经统计出,NFLX 过去几天的Call Put比例失衡,看跌期权是看涨期权的一倍多,2500万美元总价值vs总价值1300万美元

 2022-04-19 NFLX

 

提前预警亚马逊AMZN 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gOXTcOWjmpCeFdkxwKRi2w

2022-04-28 AMZN

 

我们盘中也在VIP群对亚马逊财报进行了预测,认为亚马逊是财报利空

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高通胀可能抑制消费需求

2. 高劳动力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

3. 高油价导致运输成本上升也损耗利润率

4.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 机构大单统计,机构出现压倒性看跌亚马逊

 

2022-04-28 AMZN-earning

 

提前预警特斯拉财报财报会大涨https://mp.weixin.qq.com/s/FS2t3xkPHzKVDWR0u7Xn9g

提前预警CVNA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FS2t3xkPHzKVDWR0u7Xn9g

提前预警SHOP 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FAU1TJtRpzyCM06dqjzfEQ

提前预警W 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FAU1TJtRpzyCM06dqjzfEQ

提前预警COIN 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Rcpmc3J47nhkKWNhCEQJlA

提前预警U 财报会暴跌https://mp.weixin.qq.com/s/Rcpmc3J47nhkKWNhCEQJlA

 

 

有兴趣订阅美股期权异动,点击 https://www.StockWe.com/

 

美聯儲要出成績單了?周三通脹數據將爆冷!美股底部在哪?美國人購買力下降,儲蓄率降至新低!

作者  |  2022-05-10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我们不知道周三将要公布的4月CPI消费者物价通胀数据会是怎么样,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美联储低估了通胀强度,未能在去年就预料的到通胀的到来并果断采取行动,现在为时已晚。华尔街认为美联储政策的有太多局限性,除非美国进入经济衰退,否则通胀无法控制住,就算通胀峰值出现,但也不会回落,会持续在高位徘徊。美联储无法预测通胀到来,也无法预测经济衰退的到来。而种种迹象表面,我们已经踏入经济衰退,在最新的财报会议中,越来越多公司表示“商业活动急剧下降”。企业的乐观情绪也较上季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同时,良好和坏的财务指引比例,以及收益修正也降至该时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那今天的影片我就会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最近熊市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有宏观和微观。与此同时,我还会跟大家跟大家分享历史上几次熊市的不同,今年美股底部的信号在哪?

如果你是第一次发现我们的频道,记得关注,这里是美股投资网,一个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创立的频道,我是团队里面的分析师 凌云。

更深层次原因疫情红利逐渐退潮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思考了很久,主要在于于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疫情红利逐渐退潮,凶猛的增长势头并不会无限期持续下去。不可否认疫情带来了消费、工作和生活模式的巨变,转向远程办公,数字化商业模式变革,从电子商务再到远程医疗......同时一些公司销售、利润也因这些转变大涨,股价不断飙升。然而,进入后疫情时代,这一转变基本已经完成。

而这些转变我们惊奇的发现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有相似之处。在这两次事件中,技术确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助力下,市场将股价推高到假定这些趋势将无限期持续下去的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疫情推动了未来的增长,但这种驱动力作用最终会消失。更重要的是,这两年的数字化发展并未提高生产力。

看跌情绪弥漫,投资者继续抛售各类风险资产

很多热门网红股都跌了将近80%,整个美国股市的市值已蒸发了9万亿美元,但许多散户依然坚守在市场中,至少在仓位方面是如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业基金经理则一直在撤离。摩根士丹利主要经纪部门编制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近几个月来一直在降低风险持仓,股票敞口已降至两年来的低点。

根据高盛的数据,过去四周,美国股票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出了370亿美元,是自2018年底以来,规模最大的四周总流出资金量。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在4月份预测,2023年将出现经济衰退,同时标普500指数将下跌20%,而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的策略师上周就“利率冲击”发出了警告,预测目前的股市下跌将持续下去。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进行的每周民意调查显示,在截至5月4日的一周,看跌情绪为52.9%,远高于30.5%的平均水平,此外眼下有迹象显示市场上的投资者也已逐渐开始对股市下跌感到失望。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散户投资者购买了140亿美元的股票,这是自2020年底以来的次低。而美国银行上个月对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乐观情绪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投资者继续抛售各类风险资产。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 Lipper)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的一周内,美国投资者抛售了价值55.2亿美元的债券基金,连续净卖出达到17周,股票基金净流出37.6亿美元,其中成长型基金卖出39.3亿美元。避险情绪推动下,上周货币市场基金录得净买入26.3亿美元。

在期权市场上,现在的交易活动则是向看跌期权倾斜。过去一周,VIX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未平仓量分别环比增长1.8%和14.7%在美银的私人客户部门,那些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在过去四周以去年11月以来最快的速度抛售了股票。

美国个人储蓄率降至新低,负债率回升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新数据显示,在通胀破纪录之后,个人储蓄率有所下降。2022年3月,储蓄率从2月的6.8%降至6.2%。这表明为了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消费者动用了他们微薄的储蓄,使储蓄率降至2013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我们要知道的是在疫情初期,储蓄率34%是天文数字。随着经济在2020年夏季和春季陷入停滞,人们呆在室内,几乎停止了在旅游、餐馆和现场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数百万人也收到了几轮经济刺激支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20年和21年有这么多的新钱抄底了美股。

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4月份,美国所有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借记卡和信用卡支出都有所增长,支出总额同比增长了13%。相比2019年,每个家庭的卡消费增长了近24%,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客户的消费增长了33%。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3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5%,但美国人的平均每小时收入比一年前只增长了5.5%。

投资咨询公司BCA Research美国资产部首席策略师唐克尔表示,实际工资的负增长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削弱了信心。由于许多美国人被迫将更大比例的收入分配给食品和汽油,他们不得不将消费从可自由支配的开支中转移出来。

据彭博社的分析,4月最后一周的零售客流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11%。美国人购买的东西也减少了。厨具和烘焙品牌供应商发现客户推迟了订单,说实话,我最后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是在2008年、2009年左右。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人购买力下降,需求端放缓,商品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这也是通胀回落的前瞻性指标。

有不少专家把现在的时代,比作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代、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疯长时代,一样的泡沫时代。以准确预测房地产泡沫和随后的2008年崩盘而闻名的传奇投资大佬格兰瑟姆相信,继1929年的华尔街崩盘、1989年的日本资产泡沫、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正处于现代第5大泡沫之中。

他认为,由于投资者的投机以及美联储不可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股市和楼市都已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这几天股市动荡,人心惶惶。我们不知道下一次互联网泡沫什么时候到来,但有一点不会变:破灭的只会是泡沫,有价值的公司终将走向下一个繁荣。

周三美股是否会反弹,反弹能否持续几天,走出一个坚实的底部,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美东时间周三公布的4月CPI消费者物价通胀数据。有分析称,如果CPI没有放缓的迹象,将增加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的担忧,若通胀展现触顶的倾向,则有助于恢复风险情绪,但无法完全扭转投资者的悲观展望。预计4月美国名义CPI将同比大增8.1%。

我们从美股大数据上面看到,昨天多空合约比出现严重的失衡,买看跌期权 Put 的人暴增,买Put的总权利金是Call的两倍多。

主要原因是纳指率先跌破12000点的心理关口,而标普500的4000心理关口也将跌破。我们上两期视频已经警告过,标普500指数跌破4000点将成为一个“临界点”,可能引发股市投资者大规模出逃。因为自2021年初以来,流入股票基金的资金高达1.1万亿美元,它们的平均入场点是在标普500指数4274点,这意味着需要跌破4000点,这些资金才会忍痛离场。

熊市会因为什么而结束?我们认为有三个因素可能有助于终结熊市。

首先是中国疫情缓解并推出经济刺激措施,这将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中国及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

第二是国际局势得到化解,能源价格会因此回落;

第三是美国与伊朗和委内瑞拉达成能源协议的可能性,这个因素也会让油价回落,起到缓解股市压力的作用。

第四是美联储是否有能力利用其工具箱来稳定利率,10年期美债收益率需要回到3%以下。

 

美股为什么暴跌?机构大抛售点位将至!美联储下周要救市?

作者  |  2022-04-29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纳指下滑超过4%,按照现时发展情况,纳指本月累计急挫约13%,成为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表现最差的单一月份。标普500指数今年累跌13.3%,创1932年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大1到4月跌幅。本周美股的市场情绪仍旧悲观,三大股指再次遭遇重挫,涨一天跌两天的节奏,周四大盘在facebook带动之下有所反弹,但这其实也只是诱多,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昨天的接近收盘时,机构买入大量的看跌期权,咱们看跌一大片的Put428

 

 

而且,Put Call Ratio连续多日偏空,Put 大于Call

纳指率先跌破近日的多重底部支撑,12500点附近,继续往下探的话,就测试去年3月份形成的12397的点位,如果没能刹住车,就是12214点跟12000点的正数支撑,而标普方面,也是跌破4重底,将要测试224日,

美国银行策略师表示,标普500指数跌破4000点将成为一个“临界点”,可能引发股市投资者大规模出逃。为什么是4000点呢?

因为自2021年初以来,流入股票基金的资金高达1.1万亿美元,它们的平均入场点是在标普500指数4274点,这意味着需要跌破4000点,这些资金才会忍痛离场。该水平较周四收盘低6.7%左右。

根据EPFR Global数据称,投资者已经开始逃离股票,在过去三周里,股票基金的资金外流达到了2020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由于投资者担忧经济陷入衰退以及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激进紧缩政策,全球股市表现不佳。根据汇编的数据,标普500指数自1月以来已下跌近11%,经通胀调整后势将创出1974年以来最差年度表现。

美国银行在报告中表示,债券今年已经遭遇投资者外逃的冲击,全球政府债券势将创下自192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两周前我们的视频已经提醒大家减仓科技股,

 

并对一些大型科技巨头的财报进行了预判,

视频里面我们是看跌谷歌财报,财报公布出来是一季度YouTube广告收入远逊预期、环比剧减20%;净利润超预期但同比下降8%;谷歌广告收入高于预期、但逾20%的增速远不及上季度的逾30%,谷歌云保持逾40%的高收入增速,但一季度亏损逾9亿美元高于预期。股价盘后一度跌7%

Facebook我们也是看跌财报,当时发视频的时候FB 200美元,随后一路下跌到169美元,跌幅15%,财报的不好已经提前反映在股价上,所以,当Facebook一季度公布营收创上市以来最低增速,和当季广告收入及二季度营收指引均低于预期,但一季度EPS盈利同比下降18%仍高于预期,Facebook日活用户高于预期,股价仍旧上涨并且逼使空头回补。

上一期视频,我们也是预警了PayPal和苹果,PayPal本季度营收为65亿美元,略高于华尔街普遍预期的64亿美元。每股盈利也只是刚好符合华尔街预期。而苹果的财报,CEO也承认无法摆脱疫情持续带来的供应链干扰,以及俄乌冲突增加的负面影响。在一季度较去年末增长明显放缓后,这些负面还将持续施压公司业绩。并未提供季度业绩指引。股价盘后一度大跌5%

亚马逊我们也是看空的,并且做空,原因1. 高通胀可能抑制消费需求

2. 高劳动力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

3. 高油价导致运输成本上升也损耗利润率

4.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 机构大单统计,机构出现压倒性看跌亚马逊

我们本周还做了两笔短线, AMD 87进,87快进快出了,特斯拉昨天大跌5%的时候,我们vip835美元进了特斯拉20%的仓位,今天916美元止盈卖出。特斯拉这两天跌这么多,原因是根据监管文件,马斯克在同意以440亿美元收购Twitter后的三天内,也即周二到周四的时间里,出售了超过960万股特斯拉股票,每股价格在8201000美元之间,总价值约85亿美元。买twitter的钱,来自以下几个地方:包括210亿美元现金,这部分现金是通过出售特斯拉的股票来实现;此外还有130亿美元银行贷款和125亿美元保证金贷款,抵押物则是他持有的特斯拉股票。由于银行需要极大的缓冲垫,而特斯拉股票的波动又很大,所以马斯克需要质押大约65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也就是他总持股的约四分之一,才能获得相应贷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售股票可能会削弱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

六家公司中,除了微软和Alphabet外,其余四家营收同比增速均只有个位数。其中最为依赖广告营收的FaacebookAlphabet增速均环比下降了10%

今天纳指跌4%,意味着本月科技权重指数的跌幅将超过20203月市场最手足无措的时期。

纳指整月跌幅超过10%的情况,再往前就要追溯到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的时候了。在那一年《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排名中,微软排名136位、苹果公司勉强挤在337位,剩下几家压根就没上榜。

看到科技成长股们失去了“成长”属性,也令许多年资较深的市场人士开始联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期。

Research Affiliates创始人Rob Arnott在本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眼下正在看到的情况,在许多方面都类似于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破灭。

在那个时候,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里有六家是科技股,而到了今年年初,全球前十中有九家是科技股。除非科技将取代地球上的一切,否则就存在泡沫。

今天盘中,我们挖掘出一个散户投资者都能交易的恐慌指数 ETFUVIX 2倍的做涨VIX恐慌指数

 

展望美股5

美股有句谚语,Sell in May and Go Away, 这源于美国的交易员和投资者更偏向于在阵亡将士纪念日和劳工节之间去度假,所以卖出仓位,导致过去几十年的5月份大盘的表现都比较差,如果这效应再次出现,将让美股进一步下探

虽然科技股纷纷提及通胀对消费需求的抑制,甚至还有些提到汇率因素,但眼下最大的不确定性正是下周美联储加息后,市场的需求是否也会超预期下跌。

德意志银行在本周二一份名为“为什么接下来的衰退会比预期更严重”的报告中表示,有很高的可能性美联储需要更坚定地(给经济)踩刹车,可能需要一场深度衰退才能遏制通胀。

下周回来就是5月了,咱们不得不继续面对这动荡的行情,好消息是53日和4日是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时间,将公布加息幅度,如果加息的预期符合50个基点的预期,那我们还有希望3月的暴力反弹行情会再次上演,我们拭目以待,准备好子弹。

 

亚马逊AMZN财报公布

作者  |  2022-04-28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亚马逊财报显示:受到通胀、劳工、供应链以及Rivian一季度股价重挫影响,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1164.0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1164.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创下二十年来最慢增速。其中,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服务净销售额增长37%是本财季唯一的亮点,但相比上一季度39.5%来说,也有放缓之迹。预计其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160亿美元至1210亿美元,同样低于分析师预计的1255亿美元。盘后一度暴跌10%

美东时间428日周四美股盘后,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发布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相比上个季度并不令人满意的业绩——20年来增长最“疲软”,但投资者看到了粘性并树立未来增长恢复的信心,盘后不但飙涨还在次日创下2015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不过这个财报季,亚马逊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由于其营收逊于分析师预期,亚马逊美股盘后一度暴跌10.4%

周四亚马逊美股收涨4.65%,年初至今累计下跌超15%

具体来看其核心财务指标:

第一季度EPS每股亏损7.56美元,分析师预期每股盈利为8.40美元。

第一季度净销售1164.0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1164.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创下二十年来最慢增速。其中,北美地区净销售692.4亿美元,同比增长7.6%,高于分析师预期678亿美元;国际净销售额287.6亿美元,同比下降6.2%,低于预期297.8亿美元。

第一季度运营利润36.7亿美元,同比下降59%,分析师预期54.2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从一年前的8.2%下降到3.2%,低于预期4.7%

分业务来看:

第一季度线上商铺净销售511.3亿美元,同比下降3.3%,低于分析师预期515.0亿美元。

第一季度AWS净销售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37%,高于分析师预期182.5亿美元。

第一季度订阅服务净销售8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逊于分析师预期85.5亿美元。

第一季度实体店净销售额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7%,高于预期的43亿美元。

第一季度广告业务录得78.8亿美元,低于华尔街预期81.7亿美元。

第一季度在美国电动车品牌Rivian的投资中录得76亿美元的亏损,因为该公司的市值在本财季中蒸发超过一半,净亏损达38亿美元。

此外,亚马逊也给出了令人失望的2022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展望(包含将在2022年三季度举办Prime会员日活动的假设。)

预计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160亿美元至1210亿美元,同样低于分析师预计的1255亿美元,按照其业绩指引数据,取值中位数1185亿美元,亚马逊的增长率将再创新低达4.8%

预计第二季度运营亏损10亿美元至盈利30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盈利68亿美元。

亚马逊挑战重重:全方位的通胀到供应链危机,但利润仍受冲击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在评价本季度表现时表示,其正专注于提高其在疫情期间迅速扩大的仓库和送货网络的效率,但这需要一些时间。此外,亚马逊还表示其正努力应付通胀和供应链压力,并表示公司不再追求实体产能或员工产能。

疫情和俄乌冲突带来了不寻常的增长和挑战,我们"正视"履行网络的成本,现在的人员配置和仓储能力已达到正常水平。

此份财报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其营收疲软,第一季度收入增长7.3%,是其约20年来最慢的增长,结合其第二季度营收业绩指引的中位数来计算,下个季度的增长将仅为4.8%或更低。而且这还是在上个季度亚马逊出招“提价”Prime订阅价格之后。

彭博社高级分析师Poonam Goyal表示:

在线业务的利润率疲软,你可以说这是令人惊讶的,但这其实并不奇怪。对于在线业务来说,供应链问题不会很快消失。

为了应对重重困难,亚马逊本月早些时候对其部分美国卖家征收了5%的附加费,这是其历史上首次征收此类费用。而上个季度,亚马逊四年来首次将其美国Prime会员的价格从119美元提高到139美元。

但是,从其营业利润率来看,依旧受到冲击,从一年前的8.2%下滑到第一季度的3.2%。如Jassy所说:

(提高利润率)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特别是在我们解决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供应链压力时,但我们看到在一些客户体验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包括交付速度表现,因为我们现在正在接近自2020年初疫情之前的几个月以来从未见过的水平。

AWS业务强劲但增速放缓,广告业务并不理想,Rivian股价大拖后腿

可以说,亚马逊的AWS云计算服务净销售额增长37%是本财季唯一的亮点。即使在微软、谷歌和其他公司争抢市场份额之际,其净销售升到184.4亿美元(一年前为135亿美元,而预期为183.4亿美元)。此外,该部门的营业收入从41.6亿美元增加到65.2亿美元。

然而,即使亚马逊的明星业务AWS收入增长,相比上一季度39.5%来说,也有放缓之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WS的利润率实际上升到35.35%的最高纪录(从第四季度的29.8%),但其勉强抵消了北美和国际部门的损失,因为这两个部门在本季度产生了超过10亿美元的运营亏损。

另外,作为最新加入报告广告收入的公司亚马逊来说,其广告收入并不让人满意,虽然同比增长23%的成绩优于其他科技公司的增速。谷歌本季度广告收入增长了22%,但受到YouTube的影响而放缓,录得14%的增长,逊于预期。Facebook的广告收入仅增长了6.1%,是其上市10年以来最弱的扩张。

上个季度曾为亚马逊带来荣光无限的Rivian在此季度中倒下了。上个季度,远超预期的利润来自于亚马逊在“特斯拉劲敌”Rivian上巨额投资回报。美国首家造出电动皮卡的制造商Rivian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达到78美元,融资规模高达120亿美元,IPO首日,高开约35%,随后市值相继超过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一度位居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IPO前,亚马逊对Rivian的持股高达20%(持股价值38亿美元),虽然经历了波峰172美元的定价到目前回落至60美元的水平,亚马逊依旧在投资回报中获得超额利润。

随着今年第一季度,Rivian的股价下跌了约52%,令亚马逊所持Rivian股份的价值亏损76亿美元。而Rivian背后另一大股东福特,同样在今日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损失惨重,从106亿美元降至51亿美元。

其他“疑难杂症”:留住员工

除了前述所说的通货膨胀进一步暴露出亚马逊的低利润电子商务模式的问题,因为这种模式已经使用户对低价的期待和快速交付产生依赖和惯性。另一个让亚马逊头疼的问题则是员工留任,由于亚马逊的工资报酬很大程度上与其股价挂钩,一旦投资者失去信心抛售股票,也将会成为问题的导火索。

不久前,位于美国纽约市斯塔顿岛的亚马逊公司员工以55%的支持率,投票决定成立工会。亚马逊员工这项举动被不少美国媒体形容“开创性举动”“惊人的胜利”“重大胜利”。支持者认为,工人们团结一致可争取到更好的工资待遇和休息休假时间。但亚马逊方面显然对此十分不满。亚马逊一名发言人声称,公司对投票结果“感到失望”,正在对投票进行评估,亚马逊认为员工与公司建立直接联系才是最佳方式。

亚马逊的销售额从疫情爆发前2019年的281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4700亿美元。同期利润从116亿美元飙升至334亿美元。然而相比之下,包括工作标准在内的员工待遇一直遭到质疑。比如去年12月,一场龙卷风袭击了伊利诺伊州爱德华兹维尔,造成亚马逊一处仓库倒塌,造成6人死亡。有报道指出,这起惨剧与亚马逊不允许工人离开仓库有关。此外,对员工投诉置之不理或给出不满意的解决方案的做法,也为工会、环保组织和其他专业组织者提供了更多获得支持的机会。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