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Evercore:Azure与AI战略加持,微软(MSFT)仍是长期投入者“心头好”

作者  |  2025-05-1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Evercore ISI指出,作为软件巨头的微软(MSFT)仍是长期投资者眼中颇具吸引力的标的,其人工智能战略正逐步见效,且Azure云服务部门连续多个季度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势头。

Evercore分析师柯克·马特恩(Kirk Materne)在周四发布的投资者报告中表示“关键在于,微软当前股价对应2026财年(CY26)公认会计准则(GAAP)每股收益(EPS)的29倍市盈率,我们始终认为其股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富有吸引力的风险回报比。”

继4月初跌至17个月低点后,微软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内大幅反弹,目前正接近去年夏季创下的历史高点。Evercore对该股评级为“跑赢大盘”(Outperform),目标价设定为500美元。

马特恩指出“我们估算,Azure平台上的人工智能相关服务年度营收已突破140亿美元,Microsoft 365 Copilot(智能助手)的年度营收也接近25亿美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级人工智能的应用仍处于极早期阶段,展望2026/2027财年,人工智能业务将持续成为微软业绩的重要催化剂。”

他补充道“随着人工智能算力持续上线,且非人工智能业务逐步企稳,我们认为,即便假设Azure中非人工智能业务的增长回归正常化,未来几个季度内,Azure仍将保持30%以上的稳健营收增速。”

Evercore将于下周二举办年度“微软360日”(Microsoft 360 Day)活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Evercore:Arm(ARM)与AMD(AMD)Q1-CPU市场份额攀升,重申“跑赢大盘”评级

作者  |  2025-05-1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Evercore指出,近期行业数据显示,Arm控股(ARM)与AMD(AMD)第一季度CPU市场份额获得提升,因此重申对Arm和AMD的“跑赢大盘”评级。

Evercore分析师马克·利帕西斯(Mark Lipacis)在致客户的报告中引用 Mercury Research 数据表示“我们认为,这份市场份额报告及近期动态对AMD和Arm尤为利好——尤其是Arm在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领域的份额增长,以及AMD在服务器市场的份额提升和客户端产品平均售价(ASP)的上涨。”

Mercury Research 数据显示,Arm在服务器领域的销量份额同比提升4%,达10%;AMD的份额同比提升2.3%,至24%。反观英特尔(INTC),一季度服务器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最终以65%收官,同比减少6.3%,较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减少2.1%。

展望未来,利帕西斯认为Arm很可能在服务器市场继续扩大版图。正如Arm管理层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所言,公司预计“今年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新部署的服务器芯片中,高达50%将采用Arm架构”。他指出,随着英伟达(NVDA)、亚马逊(AMZN)和谷歌(GOOGL)分别在其Grace、Graviton和Axion产品中加速应用Arm架构,Arm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

此外,微软(MSFT)基于Arm架构的产品在Microsoft Teams、Azure SQL等工作负载中展现出“每瓦性能优势”。部分客户如Snowflake(SNOW)、Templafy等,已开始将微软的Cobalt Azure虚拟机用于部分业务场景。

该行指出,聚焦AMD,其产品平均售价表现显著优于英特尔,同比仅下跌2%,而英特尔同期跌幅达11%。

利帕西斯在报告中分析称“AMD的定价韧性源于Turin处理器的量产爬坡,而英特尔则因超大规模客户需求上升、旧款产品及边缘处理单元(EPU)需求增加,面临同比增速压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3G-Capital一季度加仓模拟芯片巨头亚德诺(ADI)-清仓优步(UBER)、博通(AVGO)等

作者  |  2025-05-1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巴西私募巨头3G Capital递交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持仓报告(13F)。

统计数据显示,3G Capital第一季度持仓总市值达3.48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3.49亿美元,环比下降2.48%。3G Capital在第一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5只个股,增持了6只个股,同时减持了4只个股,清仓了5只个股。其中,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91.96%。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Meta(META)位列第一,持仓8.5万股,持仓市值约为4899万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14.07%,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加9.68%。

亚德诺(ADI)位列第二,持仓20万股,持仓市值为4033.4万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11.58%,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加48.15%。

拼多多(PDD)位列第三,持仓30万股,持仓市值为3550.5万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10.20%。

MercadoLibre(MELI)位列第四,持仓1.6万股,持仓市值约为3121.4万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8.96%,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减少15.79%。

亚朵(ATAT)位列第五,持仓105万股,持仓市值约为2976.8万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8.55%,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加5.00%。

第六到第十大重仓股分别为Coupang(CPNG)、Carvana(CVNA)、Goosehead(GSHD)、Applovin(APP)、亚马逊(AMZN)。

3G Capital在第一季度建仓BBB Foods(TBBB)、财捷(INTU)、Monday(MNDY)、Workday(WDAY)和Klavivo(KVYO),清仓了BILL Holdings(BILL)、优步(UBER)、博通(AVGO)、Sprout Social(SPT)和Affirm Holdings(AFRM)。

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Carvana、亚德诺、亚马逊、BBB Foods和财捷。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BILL Holdings、优步、博通和Sprout Social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这家AI新贵狂飙,英伟达悄然赚翻!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盘前8:30,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PPI环比下降0.5%,降幅创下五年来最大PPI环比意外下降反映了企业在利润率下滑的情况下,部分吸收了由于关税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尽管这显示通胀可能有所缓解,但也使得市场对经济的健康状况产生了疑虑。

与此同时,4月美国零售销售额仅上涨0.1%,虽然零售额的小幅增长可被视为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信号,但其低于上个月数据的事实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几个月消费者支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质疑。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在研判经济形势时将密切关注这些数据。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市场情绪受到压制,投资者对PPI下降以及零售销售增长放缓表现出谨慎态度。然而,在鲍威尔讲话后,资者逐渐消化美联储可能采取的政策调整,市场情绪也有所回暖。三大指数在开盘后一小时内反弹上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官员同意需要重新考虑围绕就业不足和平均通胀率的战略措辞,并预计4PCE将接近2.2%。尽管鲍威尔未对未来货币政策或经济前景做出明确评论,但他强调,美联储正在调整政策框架,以应对疫情后通胀和利率前景的重大变化。

 

鲍威尔表示:2020年以来,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评估将反映我们对这些变化的评估。此番讲话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的高度关注。

 

美股午盘,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Meta将推迟发布旗舰AI模型Behemoth至秋季甚至更晚。Meta下跌2.6%,刷新日低,拖累了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指,抛售压力随之而来。纳指收盘小幅下跌,结束了六连涨的势头。

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0.65%;纳指跌幅为0.18%;标普500涨幅为0.41%

当前,美股市场正密切关注可能成为下一波市场催化剂的因素,因为美中贸易休战的乐观情绪已经逐渐消退。周四,特朗普总统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印度已提议实际上不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以推动贸易协议的达成。

 

根据周四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知名投资人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再度出手,其掌管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对持仓结构进行了显著调整。

文件披露,伯里在一季度重仓押注英伟达的下行走势,通过大量买入看跌期权,表达了对这家AI巨头估值回调的强烈预期。这一策略在短期内收获颇丰——1月到4月初,英伟达股价累计下挫逾37%,伯里的空头仓位无疑获得了可观收益。

 

CRWV大涨,英伟达成幕后赢家

 

AI基础设施提供商CoreWeaveCRWV)本周股价大幅上涨,自今年早些时候上市以来,累计涨幅已达到约65%。作为其核心合作伙伴和股东,英伟达无疑是这轮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CRWV主要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其业务模式基于向客户出租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GPU),用于大模型训练等高负载计算任务。随着AI对高性能算力的需求激增,CRWV迅速崛起,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今年3月底,CRWV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自2021年以来美国市场规模最大的由风投支持的科技股IPO。上市之前,公司已完成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其中就包括其主要供应商英伟达。

 

根据CRWV当时提交的IPO招股书,英伟达持有该公司179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5%。而根据周四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最新文件,截至今年3月底,英伟达所持CRWV股份已增至2420万股,市值接近9亿美元。

 

考虑到CRWV近期股价的大幅上涨,若英伟达其所持股份当前估值已接近16亿美元,账面浮盈近翻倍。这笔投资不仅为英伟达带来可观回报,也反映出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布局正持续深化。

 

英伟达从一家GPU芯片制造商,正逐步扩展为AI产业链的核心平台型企业。通过对下游企业如CRWV的股权投资与合作绑定,英伟达有效延伸了自身在算力生态中的影响力,牢牢掌握住AI算力水龙头

 

此外周四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CRWV已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总价值高达40亿美元的云计算服务合同,协议将持续至2029年。CRWV在周三晚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曾提及该交易,尽管当时仅称合作方为一家AI公司,但随后多家媒体确认该公司正是OpenAI

 

这一合作不仅进一步强化了CRWVAI基础设施赛道中的地位,也为其后续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受此消息影响,CRWV股价在周四盘中一度上涨超过8%

 

捞底 UNH

 

联合健康(UNH)近期麻烦不断。上周,公司在一份定期文件中表示,正卷入多个Z府调查和审计,但未披露更多细节。本周二,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蒂突然辞职,并宣布由于医疗成本上升,暂停了2025年的财务预测。

 

今天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美国司法部正针对联合健康展开刑事调查,怀疑其存在医疗保险(Medicare)欺诈行为。

 

目前这家公司已经从去年12月低点大幅下跌近60%,跌至四年低点。



不过我们美股投资网已经在今日暴跌中抄底UNH,多年的洞察力告诉我们市场的恐慌往往为长期价值提供机会。

 

机构疯狂卖出,散户却加仓,美股会崩吗?英伟达后市分析 NVDA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这波美股大涨,有人说是关税好转,有人说是政策松动,但真相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英伟达股价突然暴涨,特朗普访中东竟成关键转折点——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力量在操控?

英伟达的牛市周期,会不会比所有人预期的还要长、还要疯狂?

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创立,专注AI,挖掘美股投资机会,旗下 AI量化美股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每天追踪机构主力资金买卖情况,多空情绪。

 

大盘上涨的真正原因

尽管市场普遍将近期大盘上涨归因于关税环境的改善,但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散户投资者的积极买入和企业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才是这波市场逆转的真正核心动力。搞懂这两个力量怎么影响市场,才能更清楚现在市场的格局和潜在风险。

首先,散户投资者的参与度和买入力度达到了近年来罕见的高点。根据美国银行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已连续21周成为股票净买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长的连续买入纪录,这一力度是2021年和2022年同期的两倍有余。尤其是在过去一个月内,私人客户净买入金额高达创纪录的20亿美元,买入范围广泛,覆盖了11个行业中的10个板块,显示出散户投资者的高度活跃和多元参与。

在板块分布上,科技和医疗保健领跑买入,而公用事业——尽管是今年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是唯一出现资金流出的板块。材料股继续吸引稳定的资金流入,延续了连续十周的买入势头。

跟散户的热情不同,对冲基金卖得很凶,创纪录卖出了15亿美元,美国银行的机构客户总共卖了27亿美元,这是历史上第二大卖出规模。相比去年熊市,散户和机构的态度分歧明显加大。

这种分歧在基金经理的持仓数据中也得到了体现。美银美林每月基金经理调查(FMS)数据显示,截至20255月,基金经理对美股的净超配比例跌至近两年来最低点,甚至逼近历史低位。经历了近期意外的市场反弹,不少主动管理资金未能及时调整仓位,陷入“踏空”状态,错失了宝贵的上涨机会。

再来看股票回购对市场的支撑作用。

20254月份,美国公司宣布的股票回购金额高达2338亿美元,是自1984年有数据以来的第二高水平,较3月份391亿美元的低点实现了惊人反转。年初至今,回购规模已达到创纪录的 6651 亿美元,已超过了 2022 年创下的 5985 亿美元的前高点。

结合这张图可见,今年股票回购金额有望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美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年。

具体来说,科技大厂们回购力度惊人。微软一季度回购了35亿美元,Meta增至134亿美元,谷歌不仅完成了151亿美元回购,还把年度计划大幅提到了700亿美元。苹果回购了250亿美元股票,还额外获批了1000亿美元回购额度。半导体的AMD也没闲着,新批准了60亿美元回购计划,之前还有40亿美元的额度。这些大手笔回购,不仅直接推高了股价,也让市场感受到公司对自己现金流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波上涨背后,散户买买买和企业回购是最大的推动力,而机构资金则表现更为谨慎。这种局面也提醒我们,未来市场可能还会有较大的波动和调整,我们需要多留心。

英伟达

我们现在分析英伟达,特朗普出访中东,英伟达股价应声暴涨。这波上涨背后的逻辑,绝不仅仅是市场情绪。它踩中了两个关键催化剂:一是沙特“当场”设立的国家级AI公司将直接采购英伟达芯片;二是市场押注特朗普有望放开美国对高端AI芯片的“全球限购”政策。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事件:

512日,也就是特朗普访问沙特的当天,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式宣布成立Humain AI。这家新公司由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全资控股,定位不是普通AI创业公司,而是肩负国家战略的技术旗舰,目标是将沙特打造成全球AI技术中心。

为什么选在特朗普到访当天公布?很简单:这事沙特早就想做了,但一直被“卡脖子”。阻力来自哪?美国政府的AI芯片出口限制。

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后阶段发布了一套严格的AI芯片出口控制措施,旨在维护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防止先进技术流入“战略敏感地区”。根据这个规定,全球被划分为三大类国家,不同国家获得英伟达等公司高性能GPU的权限完全不同:

第一层:无限制国家,可自由进口英伟达高端GPU(如英、美、日、德等发达盟友)。

第二层:受限国家,包括沙特、阿联酋、印度等;这些国家可进口英伟达 A I芯片,但受到数量限制:每笔订单不得超过1700GPU,否则就需申请特别许可证;有一个例外:如果是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大型云服务商在这些国家建数据中心,可以申请所谓的“全球许可证”,可以免去逐单审批。

第三层:全面禁运国家,如中国、俄罗斯、伊朗等,不得进口任何高性能AI芯片,连“阉割版”H20都被限制。

就在今年4月,美国再次收紧出口,对中国的H20出货全面加设许可要求,英伟达预计直接损失高达55亿美元。在这种背景下,沙特要想快速启动AI国家工程,唯一的出路就是——让特朗普点头放行。

于是,Humain的官宣时间就变得非常关键。选择在特朗普访沙当天宣布,等于向全球释放信号:政策即将放松,订单可以启动。

那这个Humain项目有多大?目前已敲定首批订单——1.8万块GB300加速卡,约合3.6万颗GPU,订单价值预计在100亿到150亿美元之间。

而这仅是“开胃菜”。

根据沙特官方规划,Humain将在五年内建设一个500兆瓦级AI数据中心,最终目标是部署50万到100万颗GPU,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是目前全球最大AI基础设施计划之一。

对英伟达而言,这是一次巨型订单的释放,也是一次供应链地理重心的战略转移——从受限的亚洲,转向政策窗口期中的中东。

而且,沙特并不是唯一买家。紧随其后的是阿联酋。根据美股投资网消息,美国已与阿联酋达成初步协议:从现在起到2027年,每年出口50万颗英伟达最先进AI芯片,总量超过100万颗!其中五分之一交给阿布扎比AI巨头G42,其余用于服务OpenAI等在当地建数据中心的美企。

要知道,今年3月,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还专门访问了华盛顿,一边游说放宽出口限制,一边承诺未来十年将在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覆盖AI、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目前来看这笔承诺,无疑为其赢得了政策松动的回报。

沙特与阿联酋的大单,等于美国全球AI芯片限购政策开始裂缝,中东被逐步推向“政策例外区”。当然,美国不会完全放手,可能会在出口协议中加入“芯片定位”、“远程监管”等条件,以防止二次转卖,但从英伟达的角度来看,这已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新增市场。

而这个变化,恰好对冲了过去市场对英伟达的两大核心担忧:

第一,客户过度集中。

英伟达以往的最大客户是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和Oracle这些科技巨头,一旦这些公司的资本开支放缓,英伟达的订单就可能瞬间下滑。

而现在,中东主权基金成为新客户,AI订单的“买家池”被大大扩容,全球市场对英伟达的依赖正从“几个科技巨头”,转向“多个国家级买家”。

第二,芯片产业周期性强,容易断崖。

芯片行业通常遵循一个明确的周期:

上行阶段:需求激增,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顶峰阶段:供需平衡,价格趋稳,大厂扩产;

下行阶段:供应过剩,价格下滑,利润收缩;

底部阶段:库存消化,等待复苏。

目前来看,英伟达仍处在上行与顶峰之间的阶段。Blackwell芯片产能已售罄,新增需求不断扩展,尤其是中东和“转卖市场”的催化,这就使得英伟达的这轮周期可能比市场此前想象的长得多,至少现在市场是看不到什么时候会到达顶峰阶段的——如果现在看到了,那股价就会提前反映,而不用等到顶峰。

不过,周期始终是风险。一旦科技巨头发现海量资本开支短期难以变现,就会停下采购节奏,进入“观望期”。这种资本开支与利润之间的断层,一旦出现,英伟达将迅速滑入周期第3阶段,价格与估值都可能承压。

除了中东的大单,英伟达在新一代GB200平台上的实际交付能力,也正在打消市场对产能瓶颈的担忧。

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约瑟夫·摩尔的最新报告,截至4月,英伟达已经完成2500GB200机架的出货,而且预计接下来的每个月还能稳定出货1500台。

这份成绩单的意义远不止数字本身。它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英伟达不仅有能力承接全球巨额订单,还能够如期、规模化地交付,真正把想象中的订单变成账上的收入。

摩尔特别指出,这些机架将部署到全球多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其中包括CoreWeavexAI等正处在高速扩张期的新兴算力巨头。更关键的是,这些出货并不是压库存,而是精准匹配市场真实需求,真正做到“以需定产”。

这正是市场此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英伟达能不能“供得上”?现在来看,供得上,而且供得稳。

当我们把这一出货能力,与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政策放开和订单爆发结合起来看,情况就变得更明朗了:原本被视作风险的产能问题,正在悄然转化为英伟达的增长护城河。

美国芯片出口新规解读

美国商务部最近撤销了备受关注的“AI扩散规则”,这似乎释放了对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松动信号,不过美国对华为的技术封锁不仅没有放松,反而精准升级,尤其针对华为Ascend系列AI芯片的出口管制更加严格。这种差异化的政策调整,映射出美国在维护技术优势与产业利益之间的微妙权衡。

华为Ascend芯片被纳入“GP10(通用禁令10)”条款监管,意味着任何明知其受限却仍参与相关销售、技术支持或资金流转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法律风险。这里的“知晓”标准被极大拓宽,不仅涵盖了明知故犯,也包括高度可能知晓和故意忽视,这实际上为执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灵活度。换言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和使用华为受控芯片将承担巨大不确定性风险。

虽然Ascend芯片目前产能有限,尚未大规模出口海外市场,GP10条款的实质性影响集中于中国大陆。然而,美国商务部同时为中国市场推出了合规版芯片,这不仅削弱了华为的市场地位,也间接加码了英伟达、AMD等美国芯片巨头的战略优势。技术封锁的背后,是通过供应链重构来遏制竞争对手的深层博弈。

面对这场日益严苛的监管环境,企业若再以“不知情”自辩几乎行不通。美国商务部通过推动台积电等代工厂自查华为客户,强化“知晓”事实,实际已将行业参与者纳入监管雷区,采购华为芯片的企业风险陡增,实质上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红线。

此外,商务部撤销“AI扩散规则”时,对云计算服务商(IaaS)发出了明确警告:若AI芯片及相关服务被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敏感军事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必须严格申请出口许可。此举巧妙区分了商业AI应用与军事用途,试图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扼杀商业创新。这种政策的“精准施策”体现了美国在维护全球技术领导权时,复杂而灵活的策略布局。

整体来看,这一系列政策调整构筑起一个微妙的平衡体系:既放宽了部分出口限制,避免对硅谷企业的过度束缚,又通过对华为等重点目标的定点施压,防止核心技术流失。它不仅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崛起的警觉,也揭示出硅谷产业界与政策制定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

尽管如此,华为的问题远未解决。随着Ascend芯片被严控,中国市场被迫依赖英伟达和AMD等美国芯片,但相关出口许可的迟滞与新品技术瓶颈可能带来新的变数,未来中美芯片市场的竞争将围绕合规与性能展开激烈博弈。

5月初,OpenAI、微软、AMD等科技巨头在国会听证会上坦承,美国在AI和芯片领域的领先优势正变得脆弱,维持领先已非易事,合理的出口政策成为关键。同时,比尔·盖茨的警告耐人寻味:过度封锁可能适得其反,加速竞争对手的自主创新,从而削弱美国的技术优势。

一句话总结,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与贸易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全球科技秩序的深刻较量。美国撤销“AI扩散规则”与精准限制华为的举措,既是保护自身利益的防线,也是硅谷企业谋求全球市场空间的战略选择。理解这场博弈的内核,才能洞悉全球科技格局的未来走向。

从技术面上来看英伟达已经突破长期下行通道,我们已经在100美元重新建仓英伟达,持股过528日财报。

 

富士康获批在印度建芯片厂-苹果(AAPL)下决心用印度产能满足美国iPhone需求-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消费电子巨头苹果公司(AAPL)的最核心供应商兼组装厂商富士康(Foxconn)表示已获印度政府批准,将在当地兴建一座整体价值高达4.35亿美元大型芯片制造工厂。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此前空运600吨iPhone,加之富士康的最新此举将有助于这家iPhone组装与制造商以及苹果本身的“苹果核心供应链多元化”雄心壮志,进而降低在新一轮全球贸易战中对于中国iPhone产能以及中国产的消费电子核心零部件的过度依赖。

据媒体报道,该大型工厂将落户印度北方邦,计划于2027年正式投产。未来将生产用于iPhone等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及其他消费电子设备的显示驱动芯片组件。该大型项目初期定位为半导体封装以及测试业务的大型工业设施,随后升级为大型芯片制造工厂。

一旦进入晶圆正式制造阶段,大型工厂“月产能将达 2 万片晶圆,可实现每月 3600 万颗核心芯片组件的产出”,印度信息技术部长阿什维尼·瓦伊什瑙(Ashwini   Vaishnaw)在采访中表示。

在去年,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政府推出高达150亿美元的大规模激励计划,鼓励全球芯片巨头们在印度本土建设半导体大型制造工厂。

苹果正稳步将 iPhone 组装转移至印度,目前总部位于加州库比蒂诺的苹果公司已有高达20%全球出货量的iPhone智能手机在印度进行生产与制造,规模较去年可谓大幅增长60%。

据悉,库克所领衔的苹果管理层希望美国市场所销售的iPhone能够在未来2年完全依赖印度iPhone制造产能,因此自2024年以来大举推动包括富士康在内的苹果的最核心供应链力量在印度建设大型工厂。

自3月初期特朗普政府发出将向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信号以来,美国消费电子巨头苹果公司从3月起包机从印度iPhone制造工厂向美国市场空运了大约600吨iPhone(共计大约150万部)。这一紧急包机空运iPhone可谓是该科技巨头在印度大规模增产以规避特朗普高额关税的最新举措。

印度被视为苹果最具潜力的“新大陆”。自2020年开设线上商店、2023年开始实体店扩张以来,CEO库克屡次在财报电话中提及印度市场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大约每七台iPhone中就有一台是在印度制造。

苹果全球年销售超2.2亿部iPhone,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美国进口的iPhone产品中大约五分之一来自印度制造,其余基本上来自中国iPhone制造中心。

对于苹果面临的关税压力以及消费者购买iPhone的成本而言,最新的积极消息无疑在于——中美经贸高层经瑞士日内瓦经贸会谈之后达成积极共识,宣布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根据多家金融机构测算,最新贸易共识意味着当前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美国对华今年的新增关税从145%大幅降至30%(芬太尼20%+对等关税10%)。

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深度研究报告称,通过快速提升位于印度的多家大型iPhone制造工厂产能以及比以往更加有针对性的iPhone产品存储组合转变与调整,而不是在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可能显著缓解关税政策带来的对于苹果基本面的负面冲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大摩:网络流量显示软件板块表现分化-看好这两只美股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指出,4月份的网络流量趋势反映了整个互联网/软件板块的差异,其中,GoDaddy(GDDY)的数据好坏参半,Wix.com(WlX)的数据有所改善,而LegalZoom(LZ)的数据则持续恶化。在这种背景下,大摩分别给予Wix.com“增持”评级(目标价207美元)、GoDaddy“持股观望”评级(目标价216美元)、LegalZoom“减持”评级(目标价8美元)。

4月网络流量数据显示,相对于LegalZoom的持续压力,Wix.com和GoDaddy有所改善。大摩软件团队写道,其最新的ClO调查和渠道检查的数据点表明,在宏观确定性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3月份给出的前瞻性前景的风险水平正在上升。因此,大摩认为重新调整评级的前瞻性预测是慎重的,将全年指导下调的可能性定位为股票复苏的第一步。从那时起,宏观头条新闻一直在变化,尽管近期关税政策的严厉程度有所缓和,重要的是,大摩评级覆盖的中小型公司中,第一季度的业绩数据比担忧的更好,进而不用担心小型企业支出的持久性。

具体来说,虽然GoDaddy承认他们的客户群面临一些压力,因为这与未来经济/宏观情绪的前景有关,但管理层建设性地指出了稳定的渠道趋势(包括流失率、平均订单价值等),强调了他们的深度安装基础在历史上宏观逆风时期的弹性。在LegalZoom,宏观层面新业务形成的压力增加(管理层现在预计新业务形成将在25财年下降中至高个位数的降幅,低于之前的持平),尽管公司注意到解散率没有上升。此外,大摩仍在等待Wix的最终宏观数据点(5月21日报告第一季度业绩)。

尽管中小企业的表现好于预期,网络流量也有所上升,但大摩认为,25财年的预订指引有可能适度下调,从而取消了下半年的加速预期。考虑到科技投资组合的强劲表现和未来创新步伐的加快,低风险的前景加上网络流量的改善,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故事。虽然大摩仍在继续寻找网络流量持续改善的迹象,以在宏观背景波动中建立对需求趋势持久性的信心,但其注意到,所有供应商仍然专注于他们可以控制的领域——控制开支和保护利润。因此,招聘数据显示,在这三家公司的招聘趋势大幅下降之后,招聘趋势仍然低迷,包括招聘岗位徘徊在历史低点附近,低于新冠疫情前的趋势。

4月份流量趋势表明1)GoDaddy的趋势喜忧参半,首页流量加速,但登录页面流量下降(较高的基数比较门槛);2)尽管基数效应带来较高的门槛,但Wix的趋势有所上升,在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之前,建立了对Wix投资组合需求持久性的信心;3) LegalZoom的环比比较趋势进一步恶化,尽管基数比较宽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关税风暴中稳如磐石!美光(MU)需求预期坚挺-富国银行维持“增持”评级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富国银行表示,尽管面临关税政策调整和中国竞争对手崛起的双重压力,美光科技(MU)仍维持其先前披露的市场需求预期。该行维持对美光科技的“增持”评级,目标价定为130美元。

由首席分析师Aaron Rakers领衔的富国银行研究团队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虽然美光未调整其2025财年第三季度指引(市场此前普遍预期会有积极调整),但公司对整体需求前景的评论依然乐观,特别是在数据中心需求趋势、行业供需格局及价格动态方面。关于关税可能带来的需求前置效应,美光仅表示可能存在部分影响,同时强调整体需求预期与此前规划保持一致。”

美光科技于周三上午出席了摩根大通全球科技、媒体及通信峰会。作为全球领先的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终端设备及数据中心领域。2025财年上半年,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美光约55%的营收。

针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Rakers补充道“美光注意到中国厂商目前主要聚焦传统DDR4解决方案,这一竞争态势已纳入公司的长期供需规划。公司特别指出,DDR5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技术复杂度,美光将持续专注于开发市场上最具附加值和最复杂的技术方案。”

目前,美光正在美国积极推进三大晶圆厂的建设,分别位于爱达荷州、纽约州和弗吉尼亚州。公司2025财年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约140亿美元规模。

Rakers进一步说明“美光新加坡封装工厂已于今年1月破土动工,预计将在2027年显著提升先进封装产能。公司此前指出,超过50%的年度资本支出增长将用于爱达荷和纽约晶圆厂的建设,这些项目在2025和2026财年尚不会形成显著的产能贡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关税风暴下的楼市困局!经济学家警告:2025或成美国房地产“迷失之年”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重新点燃通胀并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房地产市场正面临严峻考验。

Redfin首席经济学家Daryl Fairweather表示“就供需关系而言,今年很可能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又一个迷失之年。”

Fairweather指出,住房库存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并指出“在面临建筑材料关税和移民政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情况下,开发商将缺乏建设动力”。

尽管美国政府已降低部分中国商品的最高关税,这降低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但总体关税水平仍远高于年初。

Fairweather等经济学家预测,通胀至少会暂时性攀升,这可能迫使美联储长期维持高利率政策。她警告称,建筑成本上升可能会“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波及整个经济”,目前,住房通胀已成为最顽固的价格上涨领域之一。

如果房价涨幅低于整体通胀率,实际房价可能出现贬值。然而,Fairweather认为不会重演2008年式的楼市危机,因为多数房主已锁定低利率贷款,这将抑制房屋抛售。

Fairweather表示“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异常艰难的境地。我认为,如果经济衰退与贸易战叠加,可能严重冲击房产价值。”

住房可负担性危机加剧

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购房门槛已高不可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推高建材成本,加上移民政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更使购房希望变得渺茫。

建筑商普得集团(PHM)在最新季报中警告称,建筑材料的成本已经上涨,卫浴设备、热水器、瓷砖等关键建材已受10%全球关税影响。

尽管铜材、木材等部分建材获得关税豁免,但进口家电等产品的额外成本终将由消费者承担。

Fairweather指出,对于潜在的房主来说,中西部地区可能是最后的“房价洼地”。但对职业发展需定居高成本地区的人群而言,迁居并非可行方案。

尽管如此,这位经济学家也为改善住房可负担性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她指出,联邦政府“实际上并不控制住房政策”。相反,这一责任落在了地方政府身上,这意味着通过参与地方规划委员会听证,普通市民也能推动增加住房供给。

Fairweather称“这是让社会各阶层都能受益的改善之道。当租金上涨时,最弱势群体会首当其冲面临无家可归的风险。若想改变现状,从参与地方规划听证开始就是很好的起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传星巴克(SBUX)拟出售中国业务股权-价值达数十亿美元

作者  |  2025-05-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SBUX)正与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及科技企业接洽,探讨其中国业务的股权转让可能性。这家咖啡巨头本周通过财务顾问向潜在投资者发放了非公开问询函,征集对中国业务估值及未来发展的意见。尽管交易尚未进入实质阶段,但知情人士预估该业务估值可达数十亿美元级别。该知情人士称,潜在竞购者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提交初步反馈。他们表示,星巴克也可能决定不进行交易。

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星巴克在中国正面临严峻挑战。最新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季度中国区净收入约7.4亿美元,而本土对手瑞幸咖啡同期收入已达12亿美元。尽管星巴克在中国仍保有7750家门店的规模优势,但市场格局已然生变——瑞幸与库迪咖啡等本土品牌凭借低价策略和数字化运营,正在重塑消费习惯。

星巴克中国区业务走向引发多方关注。消息人士称,潜在买家需在数周内提交意向反馈,但最终是否推进交易仍存变数。公司官方回应延续谨慎口径,仅重申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尼科尔4月财报会上的表态"我们在产品创新和定价策略调整中已看到积极信号,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值得关注的是,尼科尔去年10月曾暗示将寻求本土合作伙伴,但未透露具体计划。

行业并购案例或为星巴克提供参考。此前麦当劳(MCD)中国业务通过引入中信资本实现本土化改造,百胜中国(YUMC)分拆后亦加速本土化创新。这些案例显示,外资餐饮巨头正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平衡全球标准与本土需求。星巴克当前困境折射出跨国消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共性挑战既要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又需直面本土品牌的敏捷竞争。

资本市场已对星巴克战略调整作出反应。自2月28日股价创阶段高点以来,其市值已缩水25%,反映出投资者对增长放缓的担忧。此次业务评估恰逢中国咖啡市场洗牌关键期,星巴克的抉择或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演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