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咨询和股票业务历史最佳!巴克莱银行(BCS)Q3财报超预期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巴克莱银行(BCS)今日公布了优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该行正紧跟着华尔街竞争对手的脚步,从全球权益类资产交易和咨询业务的激增中获得了丰厚的佣金收益。

巴克莱银行第三季度在英国中心的税前利润达20亿英镑(约27.6亿美元),优于分析师此前预测的16亿英镑,该项几乎是去年同期11亿英镑的2倍。

巴克莱全球市场第三季度税前利润激增97%达到55亿英镑,其中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业务利润激增85%,至11.6亿英镑。

巴克莱表示,今年前9个月,其咨询和股票业务的表现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佳表现,推动全球投资银行的有形股本回报率达到16.4%,而去年同期为10.5%。巴克莱预计2021年全年有形股本回报至少能达到10%;另外,巴克莱预计季度股息将占本年度总股息的三分之一左右。

据了解,在英国政府支持采取措施提振企业后,该银行释放了6.22亿英镑的现金,用于支付尚未兑现的坏账费用。

尽管英国经济正处于动荡时期,9月份爆发的供应链中断和燃料短缺打击了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但英国政府还是公布了这一规定。

但巴克莱银行还是上调了对英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称违约率仍较低。巴克莱银行首席执行官Jes Staley表示:“尽管投资银行将继续强劲表现,但我们也看到了消费市场复苏的迹象,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利率环境更为有利的早期迹象。”

巴克莱的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近35%,超过了英国富时100指数同期11.8%的涨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台积电在建工厂突发大火-将让芯片继续涨价?官方回应生产运营未受影响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媒体报道,10月21日上午11点,台积电南科再生水厂工程发生火灾,厂区冒出大量浓烟还有火势,厂区紧急疏散逾200名工人。

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疑似工人在电焊中不慎引燃泡棉,这是一种塑料粒子发泡过的建筑材料。

对此次火灾,台积电表示,发生火灾的场所并非生产厂区,因此生产运营未受到影响。

据悉,台南市南科再生水厂完工后,每天可为台积电提供2万吨再生水。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但尚未开始供水。

据悉,这座水厂于去年开始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日产2万吨再生水,供应台积电再生水。台积电称目前这座再生水厂工程并不是台积电所有,现阶段由中鼎兴建,未来完工启用后才会移转予台积电。

另据报道,代工厂消息人士表示,晶圆代工报价预计将继续上涨。其中,台积电12月后或将调涨20%,并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正式生效,多家IC芯片设计公司已经收到了台积电的涨价通知。

据悉,台积电预备将16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价格上调20%,另外包括7nm及更先进制程芯片的价格上调约10%。对于涨价,台积电给出的理由包括客户的供不应求、海内外的市场投资,还有额外的产能成本支出以及供应链的材料、设备难以采购等等。

据了解,这是台积电今年来首度全面涨价。今年来,各大晶圆代工厂不断调涨报价,其中,联华电子几乎是每个季度都涨。联华电子已通知客户9月会提高报价,11月则部分产品报价涨价,并在2022年第一季度继续涨价,预估平均上涨10%,甚至有28nm制程的报价达到2800~3000美元新高,超越台积电,22nm制程报价也会跟上。

虽然上涨趋势延续,但在2022年预计幅度将放缓,联华电子新一轮涨幅就较前几个季度更低,而世界先进和力积电仍在与客户就明年第一季度的报价进行谈判,预计涨幅也将较前几个季度下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产教融合新突破!王道科技(EDTK)与锡山中专签约共建企业学院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0月20日,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与无锡王道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企业学院签约揭牌仪式在锡山中专成功举行。此次合作旨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

签约仪式上,锡山中专校长钱向和无锡王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峰分别代表校企双方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共同为企业学院揭牌,并就建设企业学院进行深入交流。

锡山中专校长钱向介绍了学校近年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以及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表示,共建企业学院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探索。企业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与企业正式建立更全面、更紧密、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机制,也标志着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办学的新突破,有利于学校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上,不断提高适配度、精准度和贡献度。

无锡王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峰表示,合作共建企业学院,将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开设新专业、开展配套培训等打下扎实基础,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直通车”。双方将通过合作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关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据悉,锡山中专企业学院以深度校企合作为依托,校企双方将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合作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成立锡山区产教联盟,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实现产业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无锡王道科技有限公司将以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企业学院为契机,将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与人力资源提供、专业需求匹配、职业教育培训、生源招收等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招生→培训→提供就业的职业技能人才供应生态圈,为王道科技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发展提供有根之木、有源之水的生态平台。

本次王道科技与锡山中专共建企业学院的签约,大力响应和落实了10月12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度的校企合作、校企融合,使王道科技的业务更聚焦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也更契合中国科技型、技能型社会大发展的趋势。此次签约成功将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美股投资网立场,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专访百度副总裁李硕:云计算等技术在绿色金融的运用前景广阔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后,科技对于金融的驱动作用被不断强化,科技如何进一步激发金融服务的迭代升级,“点绿成金”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家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绿色金融的运用前景是非常具有潜力的”,百度副总裁李硕在21日的金融街论坛“绿色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发展与全球合作”分论坛上对分析师表示。

谈及科技如何助力低碳转型,李硕在专访中告诉分析师,可以从产业、投资、金融机构三个角度出发,助力“双碳”目标达成。从产业赋能角度方面来看,李硕认为,可以通过与政府、银行、企业等合作建立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色企业联盟/协会等方式打通地方产业链各环节,科技与数据赋能降低绿色融资成本,产业生态闭环模式助力区域企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

从投资合作层面看,李硕认为,可以通过产业基金和孵化器助力具有绿色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同时与生态伙伴一道用 AI 助力“零碳成长”。“从企业端,云智一体赋能千行百业,助力企业在生产端提效减排。例如某电厂冷端运行优化人工智能工艺调参能够有效降低煤耗。此外,在能源行业AI技术的预测、优化、调度、监控能力,可在能源生产、输配、消费等环节助力降碳,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从金融机构角度看,李硕认为,可以通过结合以AI为引擎、云智一体为底座、科技与场景深度的融合,推出自主可控、高可用的产品方案,助力金融机构转型升级一步到位。“例如在双碳背景下,百度目前正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国产自主可控和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通过智能营销风控系统、为远程银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业务办理等方式,助力银行进行绿色信贷发放和贷中贷后管理,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早日实现金融国产自主可控建设。”

谈及现阶段科技发展和金融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李硕坦言,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从区域角度讲,的确存在着由于地域资源禀赋、经济、产业发展程度差异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一些区域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落后于头部金融机构。不过在实体经济低碳转型、金融机构绿色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是共生共荣、互相成就的关系。

李硕告诉分析师,科技公司可以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产品打磨,为金融机构提供更符合其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软硬件产品方案,例如数据中心建设助力银行基础设施低碳化。同时,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创新模式,助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对于未来如何深化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李硕建议,可以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合作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多方加强合作,打通绿色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形成数据闭环。结合多元服务,在为交易系统提供软硬件支持的同时,助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带动地方特色绿色产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大指数齐跌-IBM(IBM)跌超6%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0月21日(周四)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齐跌,道琼斯指数跌0.24%,报35522.7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09%,报15108.19点;标普500指数跌0.12%,报4530.74点。

个股消息

IBM(IBM)跌6.55%,IBM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76.18亿美元不及预期,净利润同比下降33.5%。

特斯拉(TSLA)股价跌0.71%,报859.68美元。消息面上,该公司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5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89%,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公司投资比特币再损失5100万美元,比二季度损失翻倍。

惠普公司(HPQ)涨3.17%,报29.495美元。惠普今日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将年度股息增加至每股1美元,较之前的股息增加约29%,剩余现金流预计将通过股票回购返还股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骑绝尘!特斯拉的百倍估值贵不贵?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木头姐”的方舟基金“压仓股”特斯拉,当前市值已达8673亿美元。

相比之下,ICE汽车股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 ,当前的市值分别只有641亿美元和837亿美元。

但它们的销量其实远超特斯拉。

销量不到传统汽车企业的三分之一,特斯拉的市值凭什么是它们的10倍甚至13倍?

或许,特斯拉的2021年第3季业绩能有更直观的解释。

“木头姐”的方舟基金“压仓股”特斯拉(TSLA),当前市值已达8673亿美元,今年前九个月的汽车交付量为62.7万辆。

相比之下,ICE(传统内燃机)汽车股福特汽车(F)和通用汽车(GM),当前的市值分别只有641亿美元和837亿美元。

但它们的销量其实远超特斯拉:福特汽车2021年前九个月的美国市场汽车销量达到139.75万辆,中国市场销量为45.7万辆;通用汽车的美国销量为177.75万辆,中国市场销量为215.4万辆。

这就有一个问题,销量不到传统汽车企业的三分之一,特斯拉的市值凭什么是它们的10倍甚至13倍?

“木头姐”会告诉你,这是因为颠覆科技所带来的颠覆性估值革命,很抽象。

或许,特斯拉的2021年第3季业绩能有更直观的解释。

特斯拉最新业绩创记录新高

2021年第3季,特斯拉总收入同比增长56.85%,至137.57亿美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89%,至116.7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84.84%。

由于低价车的占比扩大,第三季汽车销售单价同比下降6%,但无碍其汽车销售业务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15个百分点,至30.17%,反映成本降幅大于平均售价降幅。在此提振下,整体季度毛利率提升了3.08个百分点,至26.60%。

受此带动,特斯拉第3季的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大增3.9倍,至16.18亿美元,每股基本盈利达到1.62美元,同比增长4.06倍。

季度收入及盈利水平均刷新纪录。

那么前三季业绩又如何?

2004年成立的特斯拉于2020年才正式产生盈利,但似乎已乘搭上盈利直升机,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前三季的股东应占盈利已是2020年全年的4.44倍!

2021年前三季,特斯拉总收入同比增长73.64%,至361.04亿美元,是2020年全年收入水平的1.14倍;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了2.66个百分点,至28.18%;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6.1倍,达到31.98亿美元。

见下图,特斯拉的收入和盈利水平持续攀升,今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已远高于过往的全年水平。

相信所有投资者都有一个疑问,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像开了挂一样,主要得益于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及产能使用率的大幅提升,未来能否保持这样的增长动能?

笔者认为,就该公司目前的状况来看,这很可能只是开始,有几个理由:1)新产能的推出;2)新业务模式的探索;3)新产品的酝酿;4)成本效率或有望进一步提高。

特斯拉的汽车销售业务

特斯拉的收入按四项业务汇报,分别为汽车销售、汽车租赁、动力和储能、服务及其他,其中汽车销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前三季的收入占比达到83.79%。

当前特斯拉的重要产能分布如下:

1。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Model S/Model X年产能为10万辆,Model 3/Model Y年产能为50万辆。

特斯拉在第3季业绩中表示,该工厂过去四个季度的产量为43万辆,考虑到其产能或达到60万辆,该工厂的产量确实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据该公司披露,加州工厂较高端车型Model S的第三季产量持续攀升,Model X产量也有所上升,并已展开第一批交付,笔者猜测,随着高端车型的交付,其产品组合的平均售价或有望得到改善。

2。中国上海超级工厂,在上半年升级之后,当前的Model 3/Model Y年产能已在45万辆以上。特斯拉表示,整个第3季,中国仍是特斯拉主要的出口中心,中国的产量上升势头良好。特斯拉还特别提到将对全球所有标准续航版车型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

3。在建的柏林超级工厂将生产Model Y。目前工厂仍在调试设备,预计在今年底前取得最后批文。据特斯拉第2季业绩,欧洲需求仍然远高于供应,导致交付等候时间延长,或暗示一旦柏林超级工厂投产,将有望释放其收入增长潜力。

4。美国德州车厂。建设正按规划进行,目前调试设备和组装第一批预产汽车,预计在今年底投产并交付汽车。该车厂将生产Model Y和赛博卡车(Cybertruck)。据称,特斯拉未来或将总部由加州搬迁到德州,可见对该市场的重视。

换言之,面向欧洲市场的柏林超级工厂和美国德州车厂都将在今年年底前投产,将有利于特斯拉来年产量的增长。

目前特斯拉量产四款车型,分别为Model S、Model X、Model 3和Model Y,开始交付的时间分别为2012年6月、2015年9月、2017年7月和2020年第1季,见下表。

Model S和Model X定位中高端,Model 3和Model Y则面向大众市场。

从下图可见,2017年7月开始交付Model 3后,特斯拉的整体销量持续攀升,尤其2020年以来,Model 3/Model Y的产量和销量增幅均十分显著,这或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2019年12月起投产有关,该工厂在上海生产Model 3,2020年末开始生产Model Y,并正逐渐实现全产能运作。

由于Model 3/Model Y定价较低,随着这些车型销量大幅攀升,特斯拉的平均售价也持续下降。今年前三个季度,其汽车季度平均售价分别按年下降13%、2%和6%。

尽管平均售价下降,但特斯拉汽车销售业务的毛利率却不断改善,见下图。这反映特斯拉的成本效率提升速度比降价速度更快。

据其第1季业绩,在2017年量产较低价的Model 3之前,特斯拉的平均成本为每辆车约8.4万美元,而在此车型投产后,随着较高端车型Model S/Model X占比降低,其2021年第1季的平均成本下降至每辆车3.8万美元,降幅达到一半以上,远大于降价幅度,这正是其毛利率改善的原因。

从下图可见,特斯拉的交付量基本上等于甚至超出产量,而且存货持续偏低,截至2021年6月30日,该公司的存货为47.33亿美元,其中成品只有13.18亿美元,占其总资产不到2.39%,或反映产品需求殷切,库存极少。

未来随着两大新工厂投产,产量上升,交付加快,特斯拉的收入和盈利水平有望提高。

新业务的加持

过往,特斯拉被批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监管信誉积分收入,即降碳排放额度出售给竞争对手来获取收入,这部分收入不涉及成本,算得上全赚。但到2021年第3季,这项收入明显缩小,同比下降29.72%,至2.79亿元,占汽车收入的比重为2.31%,远低于2020年第3季的5.22%,可见其最新财季的业绩增长并非源自非持续性经营收益,切切实实是业务增长和成本效益提升的结果。

除了汽车销售收入之外,特斯拉还从事其他业务,例如汽车租赁、动力储能以及其他服务,见下表,虽然非汽车销售业务目前的贡献不大,或可为其主营业务提供助力,并有望在未来自成体系。

例如,该公司的储能电池业务板块大有可为,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同比增长都有70%以上。家居储能解决方案Powerwall大受欢迎应是其中一个原因,特斯拉在第1季业绩中就提到,对Powerwall的需求继续远超产量,所以其最近仅向光伏客户交付Powerwall,未来在提高产量之后,可能会以单一产品销售。

另外,超大储能产品Megapack使用大幅提高,带动储能电池规模第3季同比增长71%。特斯拉认为这款产品的潜力很大,最近发布了产能达40吉瓦时的Megapack工厂,远远高于最近12个月的产量3吉瓦时,可见对未来发展潜力的预估十分进取。

服务和其他业务,或主要涉及二手车,该业务分部距离收支平衡已越来越接近。从上图可见,目前唯一产生毛亏的就是这个业务部门,但2021年前三季的毛亏已降至接近零。

值得留意的是,特斯拉最近为这个业务部门带来一项新业务——保险。该公司率先于10月初在德州——第一个州,推出了远程通信保险产品。其最近推出的“安全分”功能也将用于这一远程通信保险产品。

特斯拉检测刹车、转向、追尾、前车碰撞预警和强制自动驾驶脱离,以预测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收集数据进行调试。特斯拉在工程技术和数据方面享有优势,或有利于其开发出贴合智能车的保险产品,在这方面确有可行性。该公司亦表示,相信其保费将比市场上的其他保险产品更精确地反映碰撞的几率。

总结

总括而言,特斯拉的前景应不俗:汽车产能的扩张有望进一步提升汽车销售收入及盈利,另一方面,其他业务也有新的增长点和业务线,对其整体表现应有助益。

目前特斯拉的市值为8673亿美元,是其最近4个季度股东应占净利润56.64亿美元(笔者估算)的153倍,也就是说,现在买入特斯拉的股票,按照当前的盈利水平,起码要到153年才能回本,这到底值不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建基于利润不变的假设。从特斯拉的过往表现来看,其盈利增长十分迅猛:2020年才实现扭亏,2021年前三季的盈利水平已超出2020年全年的4倍,焉知在产能扩大后又会带来怎样的利润增长。特斯拉预计,未来几年的汽车交付年复合增幅会达到50%。

所以对于有想象空间的特斯拉,百倍市盈率似乎并不过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风险也十分高。

首先,该公司当前面对的挑战就不少:芯片短缺、港口拥堵和限电,正影响其保持工厂全速运行的能力。以上对于其业务增长的展望均基于全球供应链一切正常的条件之上,但现在的缺芯问题已令许多车厂不得不暂时停产,特斯拉也不例外,生产受损必然影响收入和盈利表现。

例如,由于汽车电池短缺以及全球供应链问题,特斯拉已经将2021年量产Semi卡车的计划延至2022年。

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该公司能不能履行其目标或存疑虑。

第二、另类投资的潜在风险。

2021年第1季,特斯拉产生12亿美元的净现金流出,主要用于买入加密货币(比特币),这相当于当季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额的73%。2021年第1季,特斯拉因为出售比特币而实现1.28亿元的收益,但其他持币则产生27百万美元的减值亏损。

2021年第2季和第3季,由于比特币价格下跌,特斯拉分别产生23百万美元的51百万美元的减值亏损。

事实上,在第3季业绩发布会中,没有出席的马斯克还发推庆贺比特币价格创新高。特斯拉的冒险精神以及加密货币的大幅波动或增加了该公司的业绩变数。

第三、竞争对手的追赶。

在中国市场,蔚来(NIO)、小鹏(XPEV)、理想(LI),甚至比亚迪(01211.HK, 002594.SZ)在新能源车赛道奋起直追。

笔者所指的并不仅限于车型、定位、服务、品牌和价位等在吸引消费者方面的竞争,还包括资源的竞争,例如人力、供应链、物料(例如电池、电池材料、芯片)、产业资源(例如产能布局优势资源的争夺)、营销渠道等,后者的战略意义更为深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CU遭爆炒-为何马斯克哭、王传福笑?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今年8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开始针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商立案调查。没过多久,市值260多亿的上市公司富满电子就遭到LED电子显示屏厂商蓝普视讯实名举报,被指涉嫌垄断、“恶意”涨价。

富满电子的主要产品涵盖电源管理、LED屏控制及驱动、MOSFET、MCU等芯片,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9%,净利润同比增长1212%,毛利率则从2020年的26%增至52%。

因此富满电子被举报后立即陷入舆论旋涡,被认为这一轮业绩暴涨建立在了“吸血”下游的基础上,对此富满电子则回应称“价格(变动)是市场行为”。

事实上,根据美国金融科技企业SIG的跟踪报告,在7月,全球芯片采购从下单到取得交货的前置时间已拉长至20.2周,比前月增加逾8天。

全球芯片短缺问题仍在恶化,交期拉长导致的涨价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而这其中MCU又是涨价幅度最高的。报告显示,MCU短缺情况在7月加剧,等待到货时间达到26.5周,远远高于一般须等待的6-9周。

照此趋势,国内MCU厂商在今年的业绩或将超出预期,那么哪些厂商将会明显受益呢?

“大脑”越来越贵了

上游产能紧张,经销商漫天要价。

MCU其实就是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它被看做设备的“大脑”。

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全球MCU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车用MCU的短缺,给汽车厂商带来不小的麻烦。

此前,瑞萨工厂遭遇大火连累通用汽车持续减产;而近日,马来西亚的感染人数屡次创下新高,致使意法半导体的工厂多次被迫关停,进而导致汽车电子厂商博世也陷入多类芯片断供的窘境。

如果说海外厂商涨价是因为工厂生产能力赶不上客户的需求增长,加之大宗商品普涨影响下的成本上涨,国内厂商则不太一样。

与海外龙头采用IDM模式不同的是,国内企业普遍采用fabless模式,多数依赖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而去年以来代工厂普遍涨价30%以上。在全球极缺产能的背景下,国内MCU厂商的产能和成本都受到上游的挟制。

当然,对于MCU厂商来说,这也并不算是大的问题,毕竟可以将成本的上涨转嫁给客户。

根据产业跟踪数据,多数MCU厂商在近9个月里有过两次调价,每次幅度在5%-20%之间,合计上涨幅度在20%-50%这个区间。

然而,如果按照这样的调价趋势和价格,并不会在销售端出现上涨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情况。实际上这一轮MCU芯片被炒作,少不了经销商的推波助澜。

从经销渠道价格来看,多款MCU型号价格上涨6-10倍。根据正能量电子网的数据,在本轮涨价潮之前,STM32及GD32通用MCU渠道价格维持在5-10元区间,20Q3后,STM32通用MCU部分型号渠道价格上涨至55-70元,兆易创新GD32部分型号渠道价格上涨至25-30元,有的甚至飙涨至60-70元。

在MCU芯片行业,将大部分产品卖断给经销商再销售给客户,小部分采用直销,是种常见的模式,因为MCU产品型号众多且下游为长尾市场,藉由经销商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工程服务支持,也更有利于市场开拓及小客户培育。

这本来是有利于MCU厂商发展的,只是在缺货行情下被“妖魔化”了。经销商出现结构性的囤货或者炒货情况,又加剧了下游客户对缺货的恐慌程度,于是纷纷加大对MCU备货,放大了供需缺口,渠道端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最终使得下游的芯片客户苦不堪言。

当监管开始打击“炒芯”时,对市场会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不过对于相关MCU厂商来说影响不大,纵然产品在市场上暴涨几十倍,钱也不会流入他们的口袋,而现在部分经销商不当行为被打击,这块的收入也不会因此减少。

国内细分领域龙头

中颖、兆易重工控、消费电子,比亚迪在车用MCU上优势明显。

不同于国外市场发展较成熟,瑞萨、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和微芯,CR5集中度超75%,在我国情况则要“糟糕”一些,因为国内企业目前除了来自MCU的收入较少,整体格局也十分分散。

MCU虽然是种核心器件,但是货值相对不是太高,市场规模也不算大。2020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约为160亿美元,中国MCU市场规模约为260-27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很难孕育大规模的公司。

从几家国内已上市厂商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MCU带来10亿元以上收入的家数为零,中颖电子和兆易创新分别收入9.5亿元和7.6亿元,复旦微电、芯海科技、乐鑫科技、富满电子等收入均不到2亿元。

其中,比较有国产替代潜力的厂商主要是中颖电子(300327.SZ)、兆易创新(603986.SH)和比亚迪(002594.SZ)。

中颖电子主要产品为工业控制MCU,应用在家电领域和电动自行车领域。2020年其MCU芯片毛利率为41.62%,近三年毛利率逐年降低,这和公司产品主要为8位MCU,定位偏中低端有关系。

由于我国较早地控制住疫情,国内家电厂商“出海”非常顺利,由此导致中颖电子的家电主控芯片供不应求。另外,中颖电子的客户是国内电动自行车的龙头控制器厂家,受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增长及新国标正式落地影响,这部分的芯片销售增速较快。

兆易创新定位于高端产品,下游对应工控和消费领域,一直对标意法半导体来布局自身产品线。它的优势在于GD32作为国内32位通用MCU领域的主流产品,有28个系列360余款产品供市场选择,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人机界面、电机控制、光伏逆变器、安防监控、电源管理、智能家居家电及物联网等领域,下游非常广阔,收入提升空间大。

另外,2020年兆易创新毛利率为47.61%,近三年逐年上升,它的技术领先,国产替代速度较同行会更快。

在最难突破的车用MCU领域,国内不乏优秀的挑战者。

早在2007,比亚迪就进入MCU领域。目前除了拥有工业级通用MCU芯片、工业级三合一MCU芯片、电池管理MCU芯片,还能够量产车规级8位MCU芯片、车规级32位MCU芯片等系列产品,自2018年开始批量装载在比亚迪全系类车型上。

因此,比亚迪不仅是车规级MCU芯片厂商,还是供应链自主可控的IDM厂商,并且从芯片到整车制造构建了完整的产线,这也是保障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压过特斯拉的重要“法宝”。

与比亚迪的春风得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斯克8月中旬还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瑞萨和博世是汽车供应链上“最大的问题”。

截至今年5月底,比亚迪车规级MCU量产装车已突破1000万颗。如果按照比亚迪2018年到2021年5月底总销量约160万辆计算,平均每辆车配备自产的MCU数量在6.25颗,远低于一般汽车需配备的约50颗的数量。这意味着比亚迪的MCU无论是内供还是外销都还有巨大的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ll-in-“元宇宙”?Facebook计划更名“表决心”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021年,全球市场都被“元宇宙”一词点燃,目前热度仍在发酵。

10月19日,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称,Facebook(FB)计划更改公司名,表示对构建“元宇宙”的决心。据悉,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将于10月28日的公司年度Connect大会上宣布更名事宜。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

据The Verge透露,Facebook的新名字是“高度机密”,这个名字可能与公司的VR社交平台“地平线(Horizon)”有关。近日,Facebook将“Horizon”改为“Horizon Worlds”。

更名后,Facebook会成为母公司旗下的众多产品之一,该母公司负责管理Instagram、WhatsApp、Oculus等部门。

对此,The Verge称Facebook发言人不予置评。

转型还是“切割”?

2014年收购VR厂商Oculus后,Facebook一路加码“元宇宙”领域。The Verge认为,Facebook决定更名释放了平台从社交媒体向技术公司的转型决心。

今年6月,扎克伯格对员工宣布,公司未来将远远超出现在所构建的互联网社交应用程序和一些支持社交应用程序硬件的项目。Facebook将直接从科幻小说中建立一个最大化的、相互关联的虚拟体验集——即“元宇宙”世界。

9月,Facebook宣布AR和VR硬件部门负责人Andrew Bosworth,将担任新的CTO一职。10月,公司表示5年内拟在欧盟国家雇用一万名高技能人才打造“元宇宙”,并以此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前接受The Verge采访时,扎克伯格也表示“我们希望从外界看到的一家社交媒体平台,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我们相信‘元宇宙’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个篇章”。

除了转型需要,The Verge认为本次更名或将Facebook——作为社交平台,从一系列争议中“切割”出来。

今年6月,欧盟和英国的监管机构对Facebook发起了正式的反垄断调查。据悉,Facebook被指涉嫌利用客户数据与广告商进行不公平竞争。

Facebook方面表示,将全力配合欧盟和英国的调查,以证明这些调查毫无价值。

9月,Facebook前员工“吹哨人”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向《华尔街日报》递交了内部文件,显示公司执意通过算法来操纵内容呈现,试图以贩卖焦虑和煽动情绪来获取流量。

10月,豪根向美国国会作证,指责Facebook只追求利润而不是安全,故意将用户置于危险中。此外,豪根宣称,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出席英国议会听证并递交证据。

扎克伯格否认豪根说法,称其言论“毫无逻辑”。

对于改名“切割”争议,《比较》研究部主管陈永伟认为,Facebook此举更可能希望“卡位”“元宇宙”赛道,应对业务扩张的需要。“就好像Google在2015年重组了名为‘字母表(Alphabet)’的母公司,但Google仍然是支柱版块。”

资本争抢“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源于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奥·斯蒂文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年撰写的《雪崩》。原著中,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超越)和Verse(宇宙)两个单词组成。“元宇宙”是指通过VR和AR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

今年起,“元宇宙”的概念快速站上了资本风口。3月,打着“元宇宙第一股”名号的UGC(用户原创内容)沙盒游戏平台Roblox(RBLX)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亿美元——一年内市值飙升了10倍。

4月中旬,游戏引擎公司Epic Games融资10 亿美元用于元宇宙相关业务开发,创下“元宇宙”赛道最高融资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2020年 2 月参投Roblox 1.5 亿美元的 G 轮融资,并且拿到了Roblox 中国区产品发行的独家代理。此外,腾讯还拥有Epic Games 40%的股权。

在中国,3月,移动沙盒平台开发商 MetaApp宣布完成 1亿美元C轮融资,成为目前国内“元宇宙”赛道最大规模的单笔融资。

8月,VR硬件公司Pico发内部全员信宣布已被字节跳动收购,消息带动了“元宇宙”字条的微信指数和百度指数上涨。就在收购Pico一个月前,字节跳动还特意挖来原苹果资深工程师李晓凯,担任硬件技术主管。

天眼查显示,目前已有626条“元宇宙”相关商标注册等信息,涉及公司包括腾讯、陌陌、理想汽车、水滴筹等相关公司。

天眼查官方信息

“‘元宇宙’更像是一个‘童话’概念。”陈永伟指出,一些科技企业希望借此跻身热门赛道,更多企业只是以这个概念盈利罢了。

国海证券则认为,元宇宙概念当前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技术的推动与支撑。中长期来看,元宇宙有望带来虚拟世界的创新,推动游戏内容、社区、教育、商品交易、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等产业链各环节共荣,进而带来新增量。

正如“元宇宙”在等待实践检验,Facebook也在等待成为“‘元宇宙’公司”的节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45元苹果布售空!商家惊讶:没想到会断货-整个华强北也买不到

作者  |  2021-10-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苹果随着新Macbook一起上架的一款配件产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块擦眼镜、擦屏幕的布,定价145元钱。

目前苹果官方线上商城显示,该抛光布已经全部售空。10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华强北商家对于苹果这块布售空感到意外。

一位华强北商家对分析师表示,没想到这么小众的产品会断货,整个华强北也买不到苹果擦屏布。

苹果官网显示,抛光布由非研磨性材料制成,可用于清洁任何苹果显示器,包括纳米纹理玻璃,在抛光布右下角还印有苹果的LOGO。

此外,苹果官方还标注了它适用的产品类型,包括苹果的iPhone、iPad、Mac电脑以及苹果最贵的屏幕Pro Display XDR。

对于这款抛光布,苹果官网除了描述其质地柔软外,并没有提及其他更多的功能或用途,145元的价格实属偏高。在淘宝上,普通擦屏布大致也就在10-40元不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鱿鱼游戏》-奈飞的鲶鱼游戏

作者  |  2021-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绿色校服、木头人闹钟、椪糖游戏,一个月内,《鱿鱼游戏》全网刷屏,即便你没看过,但多少也听过这些关键词。谁也没想到,一部韩剧让美国的流媒体巨头重拾了自制剧的信心。这股风暴看似突如其来,但并非无迹可寻。从一家租赁光盘起家的公司成长为一家流媒体巨头,20年来,奈飞的每一步都被娱乐产业视作启示录般的存在,而《鱿鱼游戏》注定是启示录中的重要一页。

老大归来

3个月前,奈飞的二季度财报让人怀疑,这还是流媒体老大吗?3个月后,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股盘后,奈飞公布了三季度财报,在拉开大型美股科技公司财报季的同时,也为自己正了名。

具体数据显示,奈飞三季度营收为74.8亿美元,同比增16%,市场预估74.8亿美元,但是16个季度以来同比增速最慢,去年同期为64.36亿美元。三季度净利润为14.49亿美元,超过预期的11.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9亿美元。

备受关注的是付费订阅用户,财报显示,奈飞三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净增438万,超过市场预估的372万,也远超上一季度的净增154万。其中,亚太地区增加了220万,成为了最大贡献者。

“一如既往,我们关注的关键数据是订阅用户增长。”经纪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股票分析师Sophie Lund-Yates表示。而吸引着用户的,则是奈飞在上个月推出的一部新剧——《鱿鱼游戏》。

奈飞的底气是足的。打开奈飞站内《鱿鱼游戏》的成绩单,最显眼的莫过于地区榜最后热度排名栏中那一连串的“1”。

自9月17日上线以来,这部总共仅有九集的韩国生存惊悚片火遍全球。该片讲述了一场残酷的竞赛,一群债台高筑的参与者为了赢得456亿韩元(合3858万美元)的巨额奖励而玩一些儿童游戏,淘汰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鱿鱼游戏》在奈飞开通点播服务的94个国家或地区的点播量前十的榜单上高居首位,也是第一部登顶美国点播量榜单的非英语国家作品。

10月12日,奈飞在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宣布,这部韩剧以1.11亿点播(观看时长超2分钟)用户数量,成为该平台历史上开播成绩最好的作品。《鱿鱼游戏》也成了奈飞历史上第一部开播四周内点播用户数量破亿的作品。

就在《鱿鱼游戏》与观众见面的第九天,奈飞联合CEO泰德·萨兰多斯就曾公开表示过对《鱿鱼游戏》的信心:“《鱿鱼游戏》势必会成为奈飞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非英语剧集,甚至有可能成为Netflix史上最受欢迎的剧集。”

事实证明,萨兰多斯的信心并非没有道理。不论是TikTok上“糖饼挑战”席卷全球的热度和影响力,还是eBay等国际电商网站上一路畅销的相关周边产品,都证明了奈飞对《鱿鱼游戏》播出效果的准确预判。甚至韩国Kakao娱乐还将参照《鱿鱼游戏》制作生存选秀综艺《生存男女:分裂的世界》。

互相成就

在奈飞年初投资的时候,没有谁能料到,《鱿鱼游戏》会火得一塌糊涂,这是个意外,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若不是《鱿鱼游戏》,奈飞可能依然在为如何获取订阅用户发愁。而若不是奈飞,《鱿鱼游戏》的剧本可能依然尘封在抽屉里。

事实上,《鱿鱼游戏》的剧本早在十年前就已完成。但这样一部暗黑题材的反乌托邦剧集,因“荒诞和不现实”,被韩国当地影视公司拒之门外。

一切在奈飞入局后得到扭转。据了解,奈飞对《鱿鱼游戏》总投资达200亿韩元。

而相较于此前在亚太地区的保守营销策略,《鱿鱼游戏》一改常态,奈飞更是配合剧创内容,拿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方案。

剧集开播前,奈飞在韩国梨泰院地铁站设置了现实版的“鱿鱼游戏”线下互动展,将剧中的场景真实还原到展厅,游戏人物、道具造型、相关游戏体验等内容一应俱全,以供粉丝拍照、游玩、互动。另一方面,鲜少能在IP上变现的奈飞也想走上IP商业化的道路。奈飞除了在自家电商平台Netflix Shop上卖周边外,还与沃尔玛合作创设数字店面,销售与热门剧集相关的商品。

比起收益,这些投资看起来很划算。据彭博社援引奈飞的内部文件数据报道,这部剧的制作成本只有2140万美元,相当于每集240万美元,但带来的价值超过40倍——约8.91亿美元。

对于这一数据,奈飞并未给出肯定的答复,仅称该媒体机构披露上述数据文件中的机密数据是“不合适的”。

爆火是意外,但不是偶然,在《鱿鱼游戏》之前,奈飞已经在韩国铺垫了许久。早在2016年,奈飞开始在韩国提供流媒体服务。早期,奈飞还是以采买影视剧版权为主,如《秘密森林》。

直到2019年,《王国》上线,“韩国原创+奈飞推广”的模式开始打破传统的影视制作固定路径。作为一个有钱的金主,奈飞深谙投资之道。正如《王国》编剧金银姬的那句,“奈飞从不发表任何意见,只给钱”。

而后,虽不如《鱿鱼游戏》,《王国》也在亚洲地区小火了一把,奈飞直接投资内容生产的模式就此成型。

在互联网分析师杨世界看来,影视剧爆火,需要有文化土壤作为根基,这一点,奈飞是懂的。单就《鱿鱼游戏》而言,其内容对大众心理产生一个冲击,引起社交话题的不断发酵讨论,并激发了全球观众对价值观的深层思考和探讨,这是一个可以从个例运用到共例的经验。

“与此同时,奈飞的参与,也让这部剧间接助力了流媒体平台在整个影视制作产业中的风向标地位。”杨世界直言。

就《鱿鱼游戏》带来的收益以及公司后续关于剧集的计划,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联系了奈飞方面,但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回复。

偶然还是注定

“如果把《鱿鱼游戏》作为一种指标,则说明内容仍然是王道。”投行Baird分析师威廉·鲍尔在研报中这样写道。鲍尔重申了对于奈飞的“跑赢大盘”评级,并把目标价从650美元上调至680美元。

和其他分析师一样,鲍尔认为,目前观众对《鱿鱼游戏》的痴迷不仅吸引了新订户,还证明了奈飞内容制作方面的实力。

如果说《纸牌屋》是奈飞从0到1的一夜成名,那么《鱿鱼游戏》则让奈飞实现了从1到100的跨越,这种跨越不仅在于全球化,也在于内容投资的工业化。

在杨世界看来,若从原创剧集的受欢迎度、原创内容带来的收入、用户时长这些维度来看,奈飞在目前的流媒体平台中还是比较强的,的确是把这种商业模式做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杨世界指出,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流媒体平台介入内容的影视生产模式,已经从小众变成比较普遍的商业现象。如果单纯采购内容版权,成本是比较高的。对于流媒体平台而言,优势在于数据,通过数据积累,平台可以获得用户消费习惯的画像,知道用户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基于此,平台再与出品方合作,以工厂化的模式制作影视剧,成本会降低;与此同时,流媒体平台可以联动影视剧相关的多方,建立起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缩短制作周期;对于流媒体而言,无疑也会对用户留存有很大帮助。”杨世界坦言。

而在宣传推广上,2.1亿订阅用户和几乎覆盖全球的发行渠道,使得奈飞拥有放大剧集国际影响力的资本,“本土化内容”与“国际化推广”结合,同时制作水平上对标美剧,下一个《鱿鱼游戏》似乎指日可待。

在今年的第73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中,奈飞成为最大赢家,一举夺得44座艾美奖,主奖项27提12中。名利双收之下,剧集被奈飞“相中”是很多影视团队的梦想。

眼下,奈飞的另外一部韩剧似乎正在掀起波澜。流媒体分析平台FlixPatrol表示,截至周一,奈飞播放的新剧《我的名字》(My Name)在该平台最受欢迎的电视剧排行榜上上升到了第四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