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又杠上了!美国证监会深入点的马斯克及其兄弟售股事件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就马斯克及其弟弟Kimbal Musk近期出售特斯拉股票一事进行调查。2021年11月5日,即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征求网友意见是否减持10%股票的前一天,Kimbal出售了价值约1.08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SEC认为,此事涉嫌违反内幕交易规则,并向特斯拉发出传票,要求其披露相关金融数据的信息。

马斯克与监管机构的关系一向不甚和睦,这次调查或进一步加深双方之间的“积怨”。此前,多家监管机构曾向马斯克发起过指控,内容涉及社交平台发言、员工歧视、不公正待遇等多方面。而就在上周,马斯克指控SEC通过无休无止的调查对其进行骚扰,还试图“剥夺”他的言论自由权。

去年11月,在超半数投票网友的支持下,马斯克开始出售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股票。此后,特斯拉股价已经下跌了约33%。

又杠上了!美国证监会深入调查马斯克及其兄弟售股事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加码动力电池供应链-理想汽车出资4亿元参与欣旺达电池增资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理想汽车正在加大动力电池供应链布局。

2月24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00207,欣旺达)发公告称,包括江苏车和家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车和家”)在内的19家企业将以合计24.3亿元向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系欣旺达控股子公司,下称“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认购欣旺达汽车电池12.37亿元的新增注册资本,对应本次增资完成后欣旺达汽车电池合计19.55%的股权,剩余增资款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其中,江苏车和家以4亿元增资,认缴出资额为2.04亿元,持股比例为3.22%。

据官网信息,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以锂电池电芯及模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于2011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欣旺达于2008年开始正式布局电动汽车电池业务,目前已进入国内外知名车企供应链。

据欣旺达2021年中报,欣旺达汽车电池是欣旺达旗下进行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之一,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61亿元,净亏损1.64亿元。中报显示,欣旺达已与雷诺、日产、吉利、东风、广汽、小鹏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全年,欣旺达位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第十名,装车量为2.06GWh。

公告显示,江苏车和家成立于2016年6月23日,注册资本9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沈亚楠,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专用(改装)车、挂车、汽车车身的制造及销售等。江苏车和家由江苏心电互动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百分之百持股。

天眼查显示,江苏心电互动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由理想汽车关联公司Leading Ideal HK Limited全资控股。

此外,苏州蔚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苏州蔚瑞”)亦在本次参与增资的名单中,天眼查股权穿透图显示,苏州蔚瑞是一家“蔚来系”企业。

苏州蔚瑞股权穿透图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电动汽车一直面临这较为严峻的“电池荒”,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此前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高达71 GWh。

此前,特斯拉、比亚迪、大众、长城、吉利等车企早已加码动力电池市场,车企通过自建或入股动力电池工厂渗透到动力电池供应链,已经成为了显著趋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净利骤降75%!阿里盘中大跌-发生了什么?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4日晚间,阿里巴巴如约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2财年第三季度营收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04.29亿元,同比下降75%。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人民币446.24亿元(约合90.74亿美元),同比下滑25%。

该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开盘一度下挫近9%,最低触及100.02美元,创近五年以来新低,但是很快跌幅收窄。截至发稿,阿里巴巴下跌2.35%,报107.14美元/股。

在发布财报的同时,阿里巴巴还表示,已经花了约77亿美元回购了约101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约8070万股普通股)。回购计划仍将继续,持续到2022年年底。

超250亿商誉减值

导致净利润下降75%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本季度营收242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主要由中国商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7%至1722.26亿元,云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20%至195.39亿元,本地生活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27%至121.41亿元,以及国际商业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8%至164.49亿元所驱动。

本季度,阿里巴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4.29亿元及净利润为192.2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74%及75%,对此阿里巴巴解释说,这主要由于251.41亿元的商誉减值以及公司所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净收益减少,该两项并未计入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

关于251.41亿元的商誉减值,阿里巴巴表示,该减值反映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的若干报告单位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公允价值。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三财季,数字媒体和娱乐收入81.13亿,亏损21.39亿。其中,优酷的日均订阅人数同比增长14%。

阿里影业在本季度参与了超过 70% 的中国主要票房电影的制作和发行。

事实上,阿里巴巴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的各项业务中,除了中国境内的商业以及云服务经调整EBITA利润是盈利的之外,包括本地生活、菜鸟等多项业务经调整EBITA利润都是呈亏损状态。

阿里巴巴解释,亏损的业务均是因为加大了投入来获取规模导致的亏损。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2021财年末,阿里巴巴宣布2022财年所有增量利润用于支持商家、投入新业务和战略领域。

全球活跃用户数达到13亿

国内用户近10亿

阿里巴巴投入也已经见到了成效。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国内消费者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中国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9.79亿,本财年末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10亿的目标将按计划完成。

在海外市场,阿里巴巴也取得积极进展。本季度海外市场消费者首次突破3亿,Lazada与Trendyol订单分別实现52%和49%的强劲增长,带动整个国际零售业务订单保持25%的同比增长。国际批发业务阿里巴巴国际站GMV同比增长50%。

24日晚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业绩电话会议表示,我们认为,在获得10亿高质量的AAC的情况下,我们已经基本覆盖中国绝大部分有消费能力的用户,未来的重点已经从用户的增长,转变为用户的留存和ARPU值的增长。我们将始终坚持服务民生,服务以中小企业代表的广大客户,服务产业数字化,服务实体经济,造福社会,面向未来,坚持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阿里云连续五个季度盈利

阿里巴巴的阿里云业务给人意外惊喜,在本季度实现20%的收入增长,经调整EBITA利润1.34亿元,连续五个季度盈利。

财报显示,本季度内阿里云在韩国、泰国各增加一个数据中心,运营地域增加至25个。另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间,阿里云的海外市场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

张勇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金融和电信行业需求增长强劲,部分抵消了互联网行业客户需求放缓的影响。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核心信息系统已经实现100%运行在阿里云上。这是奥运史上首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IT,承载奥运的组织和运营。

张勇还表示,随着消费方式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愈发清晰,服务于各行客户的产业数字化进程,成为阿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机会和基础。

中国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阿里将长期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产业数字化进程。这也是阿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机会和基础。

张勇认为,就像冬奥上云一样,阿里巴巴看到了很多行业未来数字化的巨大机会,比如新能源汽车、金融、医疗等,都是对算力、对智能有极大需求的高潜力行业,阿里巴巴将利用阿里云的自研技术产品优势,针对这些行业推出相应解决方案。

让人意外的是,去年11月,阿里云因安全漏洞问题,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工信部,导致工信部和阿里云解约,并表示在6个月内不会再和阿里云合作,并且对阿里云启动了审核程序。

目前看到,这一事故对阿里云并未造成重大影响。

继续回购

已耗资77亿美元回购3.4亿股

根据财报显示,根据股份购计划,阿里巴巴在2022财年的第三个季度(10月-12月)耗资约14亿美元回购了约101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约8070万股普通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9个月里,阿里巴巴已经花了约77亿美元回购了约422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约3.375亿股普通股)。

据了解,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授权回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2021年8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时,宣布将股份回购计划从100亿美元扩大至150亿美元,这也是阿里巴巴集团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回购计划。

据悉,这项回购计划将持续到2022年12月底。目前累计回购数已占15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的51%。

在阿里巴巴持续回购的9个的时间里,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下跌近50%。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表示︰阿里巴巴始终坚持创新和投资未来。正如在新的业务分部中所披露,我们在增长业务的持续投资已取得明确成果。我们对公司现在及长期前景均充满信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再添新仇?美SEC据称正点的马斯克和其兄弟出售特斯拉股票的交易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调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和他的兄弟金巴尔·马斯克是否违反了内幕交易规则。

知情人士透露,SEC的调查始于去年。马斯克于去年11月6日在推特上发起投票,询问其粉丝他是否应该出售10%的特斯拉股票。投票结果显示,在350万张投票中,近58%支持出售。随后,马斯克便开启了一系列抛售。自那以来,特斯拉股价一路下跌,共累计下跌了约33%。

然而,金巴尔·马斯克在其兄长发起投票的前一天出售了8.85万股特斯拉股票(总价值约1.08亿美元)。金巴尔·马斯克是特斯拉董事会成员,而上市公司的员工和董事在知道未披露的重要信息时,通常不能买卖股票。

监管机构怀疑,早在金巴尔·马斯克在抛售特斯拉股票之前,他就已经事先得知了埃隆·马斯克将在推特上发起投票的计划。

上市公司高管一般会通过名为“10b5-1交易计划”的程序来避免内幕交易指控,它允许公司内部人员在得到某些尚未公开披露的信息时进行股票买卖,前提是他们在拥有重要的非公开信息时不改变计划。

监管文件显示,金巴尔·马斯克经常根据10b5-1交易计划来交易特斯拉股票,自2011年以来超过40次。

然而,根据11月5日提交给SEC的文件,金巴尔·马斯克并未说明他在出售8.85万股特斯拉股票时使用了10b5-1交易计划。文件显示,除了出售8.85万股股票外,他还向慈善机构捐赠了2.5万股股票。

另一份和埃隆·马斯克相关的监管文件显示,他在去年9月14日制定了自己的10b5-1交易计划,以出售特斯拉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埃隆·马斯克向来和SEC关系不佳,他曾多次公开抨击过SEC。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传美光、西部数据将NAND闪存价格提高10%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月25日,据台媒DIGITIMES报道,业内人士透露,美光和西部数据已经将其NAND闪存价格提高了约10%。这将引发现货和合约市场价格的上涨。

消息人士称,铠侠、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尚未大幅调整报价。与此同时,内存模块制造商打算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抛售其芯片库存。

消息人士指出,最近3D NAND闪存芯片的现货价格出现了大幅反弹。512Gb TLC芯片的价格已经上涨6%至4.45美元,而256Gb芯片的价格上涨约 7% 至 2.30 美元。

此外,消息人士表示,固态硬盘的价格也在上涨,最近120GB和240GB SATA固态硬盘的价格上升了3%以上。

日前,用于闪存芯片生产的材料受到污染,影响了铠侠和西部数据在日本的合资工厂产量。消息人士指出,这些公司可能要到2022年第三季度才能恢复合资工厂的正常产出。

消息人士还表示,预计该事件导致的供应短缺将在4月开始扰乱行业供应链。而西部数据预计,这一影响将导致至少6.5EB的闪存供应短缺。

此外,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击,人们对半导体制造的某些关键原材料的稳定性表示担忧。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量供应用于生产存储芯片等半导体的材料氖气和钯。

许多芯片制造商预计俄乌冲突在短期内的影响有限,因为他们之前已经进行了储备。然而,消息人士说称,由于供应方面的挑战,他们对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持谨慎态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杀手”立豪言:剑指10%全球市占率-强调电池供应链安全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作为全球首家量产纯电动皮卡的企业,Rivian一直被视作特斯拉“劲敌”,但该公司此前一直受困于产量不足。而其掌门人的最新发言传递了两个积极信号:公司有信心打破产能瓶颈、将进一步把控上游生产环节。

据外媒报道,本周四,在沃尔夫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召开的推动汽车产量的会议上, Rivian首席执行官R.J. Scaringe表示,该公司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诺默尔(Normal)的组装工厂在增加电动汽车产量方面已取得进展。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10%的份额。

他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建立一条电池试产线,并计划与一家供应商共同投资生产电池。他强调,汽车制造商必须努力确保锂和镍等关键电池原材料的安全,“这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供应链现状对我们提出的)一个要求”。

另外,Scaringe坦言,全球芯片危机是Rivian提高产量过程中“最痛苦”的制约因素,Rivian已经用更容易获得的芯片替换了部分芯片。

消息传出后,Rivian股价盘中迅速拉升,当日收涨10.74%至63.71美元。

▍市占率10%?

在2030年的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10%的份额,这是个不小的目标。特斯拉是目前全球最畅销的电动车企,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为17%,2020年为16%,2021年为13%。

这意味着,Rivian希望用七年时间追赶特斯拉。

而Rivian在2021年累计仅生产1015辆车,交付920辆。公开信息显示,目前Rivian的订单量超17万辆,包括在美国与加拿大的7.1万辆预定,与亚马逊签订的10万辆EDV货车订单。

其规划产能已经高达60万辆:该公司计划初步将伊利诺伊州厂年产能提升至15万辆,之后进一步增至20万辆;同时,其还计划斥资50亿美元,在佐治亚州建造第二家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目标年产能40万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特斯拉在2021年的全球交付量已经达93.62万辆,其2030年的全球纯电动汽车产量目标是2000万辆。

▍保证产能第一步:整合动力电池上下游

与10%的市占率目标同样瞩目的,是Rivian对电池供应链的高度重视。Rivian的电池目前由三星SDI提供,但它从未放弃自产电池的计划,其预计,到2023年底资本支出约为80亿美元,用于投资增加制造能力、电池生产等。

路透社则在7月份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Rivian计划在美国建造第二家组装厂,其中包括电池生产线。

值得注意的是,Rivian掌门人周四特别提到,汽车制造商必须努力确保锂和镍等关键电池原材料的供应链安全。

为了保证电池生产的稳定性,特斯拉此前曾入手锂矿、签下镍原料大单。Rivian曾表示,自生的动力电池是第三方电池采购之外的重要补充,有利于保证产能以及交付量,未来将不断完善动力电池垂直整合的能力,包括电池相关的化学开发、模块和封装工程、BMS设计、关键原材料采购、电池制造专业知识,以及执行所需验证和测试的先进内部实验室等。

尽管Rivian仍处于连续亏损中,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已于去年第四季度集中购买Rivian,使其跃升成为头号重仓股,约占总持仓的28.14%。包括美国最大的养老金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Cal PERS)在内的7个大型养老基金也买入了Rivian的股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京东回应快手切断外链:几乎没有影响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月25日消息,日前,就快手切断淘宝、京东外链一事,京东作出回应:京东和快手电商直播更多是基于供应链层面的合作,此次调整对京东几乎没有影响。

据了解,快手官方账号2月23日发布公告,因第三方电商平台与快手合作协议变更,自2022年3月1日0点起,淘宝联盟商品链接将无法在快手直播间购物车、短视频购物车、商详页等发布商品及服务链接;京东联盟商品链接将无法在快手直播间购物车发布商品及服务链接,可在短视频购物车、商详页等发布商品及服务链接。

京东与快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0年,彼时,也是直播电商的爆发元年。2020年618前夕,双方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在零售供应链、品牌营销和数据能力共建等方面深入合作,并共同打造短视频直播电商新生态。京东通过快手直接触达了3亿下沉用户,而快手则依靠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为“老铁”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

对于此次切断外链,业内人士分析称,快手将彻底切断直播间来自淘宝和京东的外链,届时,快手将和抖音一样,实现直播电商生态的完全闭环。

快手电商也表示,为保障消费者体验,建议商家提前做好结算和售后订单处理,尽早通过快手小店做好商品承接。

不过,在短视频内容上,快手还为京东联盟保留了外链的出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财报平淡-阿里收敛锋芒-主动加深电商护城河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第三财季营收为24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同时,净利润同比下降75%;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份业绩表现平淡的财报,例如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营收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甚至创下了上市以来单季度收入增速的历史新低。

但鉴于消费需求疲软叠加多平台竞争加剧,各方对今年阿里的增长预期主要都持悲观态度,财报一出,反而没有跌过外界对预期的想象。财报发布当日盘中,阿里(BABA)股价一度跌超8%,触及100.02美元/股,创下近五年以来新低,此后又有所回升,最终收盘仅跌0.72%, 报108.93美元/股。

收敛锋芒

如果仅从净利润上来看,本季度阿里相关指标出现暴跌,不过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于商誉减值251.41亿元,或许是阿里主动降低外界预期的信号。

财报显示,第三财季阿里巴巴净利润为人民币192.24亿元,同比下降了75%。其中,大幅下滑主要由于包括与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相关的251.41亿元(约合39.45亿美元)的商誉减值,以及其所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净收益减少。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阿里本季度净利润为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

营收同比增幅也仅为10%,创下了上市以来增速新低。这些数据表现虽然平淡,也基本符合外界预期。

不过,摆在阿里面前的问题依旧严峻,特别是贡献现金流的核心电商业务。

财报显示,中国商业板块中的客户管理费用,即淘宝、天猫的客户管理费(包括广告费用及佣金收入)同比下滑了1%,首次出现负增长;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仅单位数增长。

核心淘系电商收入的增速低于营收增速,这一情况可能还将要持续。阿里CFO徐宏在财报会上展望1月GMV预期时,用了“韧性”一词描述。

至于原因,阿里管理层解释称,主要是受市场大环境疲软制约,以及中国电商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具体品类中,服装和消费电子品类因渗透率较高,增长慢于总体平均水平,而对于快销品和食品,特别是生鲜品类,渗透率不高,仍有较快的增长空间。

另外,阿里也采取了一些支持商家的举措,也导致了核心经营利润的下降。包括通过激励计划引导商家使用新的增值服务;同时也策略性地调减一些服务收费,以降低商家在消费环境放慢下的营运开支。

探索新业务

此次财报中,也能看到阿里对多模式、多业态的未来探索,例如自营业务以及淘特、淘菜菜两个新业务,以加固其电商领域的护城河。

目前,阿里距离国内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10亿的目标,仅一步之遥。阿里现阶段的策略重点,是通过矩阵APP盘活庞大的用户资源,让各个业务板块之间产生联动,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粘性。

自营业务,就是一步新尝试。近日,天猫全新自营业务“猫享”已悄然上线。2月18日,天猫手机端App更新12.00版本,新增了官方自营的“猫享”相关业务,被外界解读为在阿里体系内再造一个“京东”。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在财报电话会上也表达了对自营业务的看法:“我们对平台或自营模式并没有偏好,而是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出发,对模式进行选择,最终服务好消费者最重要。”他还强调,从商家角度,阿里直营会帮助商家服务好用户,做好用户运营,绝不是在商家和用户之间竖一道墙,甚至是希望商家和用户有跨业务、多场景的连接。

承担起跨业务、多场景的期望,还有淘特与淘菜菜两个新兴业务。在中国商业板块,阿里披露相关数据,展望了淘特和淘菜菜两个业务的想象空间。本季度,淘特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淘菜菜季度GMV环比增长30%。

但淘特与淘菜菜原本的基数就相对不大,至少现阶段看不到一个明确答案,仍是需要现金流业务输血,去押注未来的业务。

综合对新业务的投入,以及核心电商业务的增长疲软,第三财季,阿里巴巴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4%,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7%。

多元化业务

此次,阿里采用了重新划分商业分部后的统计方式,分为中国商业板块、云计算业务、本地生活服务、国际商业板块这四大板块。

对于本地生活服务的业绩表现,也有了更多具体数据的支撑。以饿了么为中心的“到家”和以高德为中心的“到目的地”业务整体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3.72亿,单季净增长1700万,该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22%。

其中,“到家”业务新商家数量快速增长,用户渗透率提升,本季度,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主要由于有序投入用户获取及降低派送成本;高德则在国庆期间创下日活跃用户超2亿的纪录。

在国际商业板块,阿里称包括Lazada、速卖通、Trendyol及Daraz在内的国际零售业务增长强劲,年度活跃消费者首破3亿。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菜鸟首次汇报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前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长23%。本季度菜鸟总收入中的67%来自于外部客户,在海外,菜鸟持续加强国际物流基建,国际物流本季度日均处理包裹量超过500万个;位于农村地区的菜鸟驿站数量同比增加一倍多。

至于第二大业务收入来源——云业务,该季度阿里云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0%,增速有所放缓。阿里方面解释称,主要受头部客户以及外部环境影响,不过,阿里云的收入组成逐渐多元化,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占抵销跨分部交易后收入的52%,贡献逐渐上升。

2021年双11后,阿里调整组织架构,宣布多元化治理的组织模式。但在财报电话会上,张勇表示,阿里多元化的业务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无论是菜鸟、本地生活公司,还是Lazada和 Trendyol,都已经不是阿里内部事业部的编制,而是独立公司化的运行方式,“我们持开放的态度,在需要的时候引入多元化的投资,来推进市场进程。”

此前市场上已传出盒马、Lazada独立融资的消息。也是基于对多元化治理的信心,阿里在股价持续承压的情况下,第三财季再宣布花约14亿美元回购股票。

对于一份业绩平淡的财报,阿里主动降低预期,不过,面对变化复杂的内外环境,阿里还要承压多久,新业务何时爆发,仍是待解的问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星晶圆代工良率造假4nm良率仅35%?高通3nm芯片将转向台积电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月25日消息,目前三星正在晶圆代工领域投入巨资,希望在先进制程上超越台积电,不仅4nm工艺拿到了高通旗舰处理器骁龙8 Gen1的订单,还计划在2022年抢先台积电量产3nm。但是,最新曝光的一份报告则显示,三星晶圆代工部门可能对于其5nm和4nm的良率数据进行造假。目前三星内部已经对此启动了调查。

据韩国媒体infostockdaily近日爆料称,近期三星电子正计划扩大对于为确保产量及良率而支出的大量资金下落进行调查,并怀疑此前有关三星半导体代工厂的产量及良率报告存在“造假”行为。据悉,近期三星电子DS部门(三星电子旗下半导体事业暨装置解决方案事业部,三星晶圆代工业务隶属于该部门)正在接受管理咨询部门就三星晶圆代工厂的5nm工艺的良率的调查,紧随其后的将是4nm和3nm。

芯片工艺的良率是指晶圆中符合质量测试标准的芯片数量的占比,它是代工厂在全面制造开始之前通过早期生产运行评估的关键参数。

一位熟悉三星电子内部情况的官员表示:“由于(晶圆代工厂)交付的数量难以满足最近的代工订单量,我们对非内存工艺的良率表示怀疑,而众所周知,基于该良率是可以满足订单交付的。”

这位官员补充说,“管理咨询部门调查了前任和现任DS部门高管对一家半导体代工厂产量的说法,咨询公司将确定这些说法是否属实”。

三星电子的管理咨询更加重视收益率错误的可能性,因此管理咨询部门将调查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的产量投资是否得到正确执行。

而根据最新曝光的数据显示,高通已将其 4nm 骁龙8 Gen 1 的部分订单从三星转移到台积电4nm代工。而三星转单的主要原因是,该芯片组的良率仅为 35% ,这意味着在利用三星4nm代工的制造的100颗骁龙8 Gen 1芯片中,只有35颗可用。据说三星自己的4nm Exynos 2200 芯片的良率甚至更低。

基于此,外界认为高通已决定不会将其下一代芯片交由三星3nm代工。这也意味着高通下一代 3nm 芯片的所有订单都流向了台积电。对于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打破台积电在市场上的据点的三星代工来说,这是将是一个重创。

Tachyon World 首席执行官 Cho Ho-jin 表示:“三星电子将利用这次调查作为加强集团管理的机会,同时研究 DS 部门的财务状况和半导体工艺良率的合理性”。

“三星电子管理层的问题,意味着该公司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不确定性很高,而台积电也在努力确保4nm/3nm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良率。” 现代研究院(Hyundai Research Institute)顾问崔阳欧说:“三星电子的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此次管理咨询的结果。”

对于网上的报道,三星电子官方表示:“管理咨询是定期进行的。目前无法分享咨询的详细日程、内容或结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场会议引发多地疫情-背后的公司什么来头?

作者  |  2022-02-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北京、青岛、石家庄、武汉多地出现新冠阳性感染者,通过对传染链的追溯,源头指向了如新(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在武汉的一场培训会。

一时间,如新公司被推上风口浪尖,涉嫌传销、组织“洗脑”等争议再次被民众关注。

这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又是怎样的一场培训会导致多地出现新冠阳性病例?

培训会致多地出现新冠阳性感染者

最新通报数据显示,截至23日12时,与如新公司武汉培训班相关联的传染链,已从武汉扩散至北京、青岛、石家庄,阳性病例达到35人,其中30人为培训班学员,培训班学员感染率已达45.5%。

此次组织培训会的舍耀公司法定代表人顾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培训会的学员大多是来自北京、上海、青岛和武汉。“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培训。就是想聚一聚,北京摘星了,我们商量着来武汉聚聚,来的人还带了亲朋好友。”顾某接受采访时表示。

网上流传出来的此次培训会现场图片显示,参会所有人员均未佩戴口罩。2月23日,如新公司紧急发布声明称,公司已暂停湖北省所有的线下培训;湖北分公司已暂停营业,全面消杀;湖北分公司全体员工已完成首轮核酸检测;加强宣导经销商严格遵守国家防控防疫政策;将进一步调查并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同时,如新公司表示,该活动未向公司申请报备,系经销商自行组织。

来源:微博

如新公司有何来头?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查询显示,2006年7月22日,如新中国正式获得了直销经营许可证,直销产品共计4类121种,备案的产品以化妆品、护肤品居多。直销培训员达190人(在册190人,注销365人)。

如新公司一直称其是一家正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如新公司隶属于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新中国),后者成立于1993年3月28日,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007万美元。

来源: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

不过,涉嫌传销、组织“洗脑”等争议一直围绕着如新公司。早在2014年1月,人民日报就曾连续三日刊发报道《看“如新”怎样编织谎言》、《看“如新”怎样攻陷人心》、《“如新”在美屡遭处罚》,揭露如新公司虚假宣传、涉嫌传销及利用大型集会“洗脑”。

2019年,据央广网报道,彼时年仅34岁的如新销售人员林某生病后,靠喝如新果汁“排毒”,拒绝就医治疗,最终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而死亡。

据报道,林某对如新产品功效深信不疑,连日来,林某丈夫在林某的电脑里发现了不少如新“导师”发布的培训讲座视频,其中宣传“喝牛奶有毒”“发烧是排毒”等言论观点。随后,如新中国发布声明回应此事称,经公司内部调查,涉事经销商因违反公司相关规定,已对其解除合同,终止合作。

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如新集团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根据其公布的2021年财报,全球范围内,中国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其最大的区域市场,2021年全年业绩约为5.69亿美元。

据如新集团官网显示,该集团是一家美国企业,于1984年创立于美国犹他州普洛沃市,并于199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NUS。

如新中国官网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公司直销员总数为34328人,据此计算,如新中国直销员2021年人均完成的业务量为166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

相关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这类公司现金抽成在25%左右,另外还有15%的抽成通过其他福利方式体现。”这意味着,即便按40%的抽成比例来算,直销员的平均年收入为4万元,这其中还有不少直销人员的业绩是自掏腰包买下产品创下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