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618”追求更绿色GMV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6月18日,天猫宣布:今年618期间,淘宝天猫上每笔订单的碳排放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7.6%。“在618筹备过程中,我们就制定了碳减排目标,阿里云也发布了面向未来的‘零碳云’计划,我们希望这次618成为更绿色低碳的消费节日”,天猫618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下降的17.6%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算法优化带来的单位算力耗能下降;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提升带来单位能耗碳排放下降;智能装箱、地网光伏带来的物流环节减碳。

阿里云IDC能源与碳管理高级专家程明说,消纳1度风电可减少800克碳排放,今年618期间,张北数据中心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碳8160吨,这还只是使用清洁能源带来的减排。

阿里首席技术官程立认为,碳中和不仅是环保概念,更是技术路线,在落实“双碳”战略过程中,数字基建会朝着绿色基建迈进。“向社会输出数字化能力,阿里巴巴一直在做,我们现在要利用数字化能力做好‘减碳三环’,自身节能减排的内环,推动生态企业脱碳减排的中环,公众绿色低碳消费的外环,都不能落下。以前618、双11,我们的技术力量,主要保障商业价值平顺实现;现在要更好推动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实现。”

数据中心向来是耗电大户。据统计,2018年起,阿里加入张家口“四方协作机制”风电交易,截至今年5月,共交易绿电约4.5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内蒙古乌兰察布,同样“风”“光”无限。阿里云数据中心去年风电光伏使用占比38.2%,今年前5个月提高到45%。

在618前的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宣布打造全链路绿色解决方案。618期间,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东莞的菜鸟绿色物流园区光伏发电量超过163万度。经测算,通过共配物流中心、智能装箱算法、屋顶光伏电站等,菜鸟在618期间可减排约13185吨二氧化碳。

618期间,饿了么平台累计送出无餐具订单2千多万单。据测算,因少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的碳排放量近400吨,相当于种下了2.2万棵梭梭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补贴刚谈妥-波音空客又将打响“订单争夺战”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欧美航空补贴战暂停,订单争夺战打响。

据华尔街中文网18日报道,大西洋两岸有关喷气式客机补贴问题的争端休战,为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在美欧市场重新开始争夺订单扫清了障碍。眼下双方都在制定战略,以收复疫情期间旅游业低迷造成的失地。

美国和欧盟中止了长达17年的客机补贴之争,搁置了各自对对方飞机制造商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波音和空中客车此前要么各自消化这些关税,要么在进行跨大西洋交付时将其转嫁给客户。相关关税高达飞机标价的15%。

报道称,美欧3月份暂停了关税。双方同意将冻结期再延长五年。该协议达成的背景是,波音开始再次交付其737 MAX单通道飞机。发生两起致命事故后,这款飞机被停飞逾两年。该事故促使波音对这款飞机的设计和培训做出修改。

同时,英国国际贸易部表示,英国和美国已达成协议,中止了双方17年来关于政府向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和波音公司提供补贴的贸易纠纷。

疫情之下,多家航空公司挣扎在生存边缘,波音和空客的多笔订单被取消或推迟。波音之前已经为737 MAX的重飞工作焦头烂额,近期又放弃控股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交易,空客进而得到了反超机会。但在航空业整体被疫情重塑之际,这两家“大到不能倒”的飞机制造业巨头也各自面临难题。

报道指出,波音没有申请美国面向航空业的救济,转而通过发债融资250亿美元;空客则需要削减支出,而分析师认为小型客机的市场将在疫情过后增长,而空客的A320系列在这个市场几乎没有对手。此外,两家公司也都面临供应链方面的挑战,分析师认为,航空业的复苏可能要经历数年。但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重启道路漫长艰难,但由于领先位置过于明显,波音和空客在疫情结束后仍然会是该行业的领军公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特尔拟打造“巨型晶圆厂”-关注相关股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据华为消息,18日0时,华为Mate40 Pro(4G版)等三款手机新品将正式开售。售价低于此前发布的5G版本,并直接预装了最新的HarmonyOS 2操作系统。

【点评】:考虑到华为自身存量终端数,各终端厂商纷纷加入生态,以及鸿蒙系统流畅的使用效果,实现3亿台的装机目标应是大概率事件。鸿蒙系统横空出世并不断推广,将推动国内软硬件持续提升份额。随着万物互联时代到来,新的需求和场景不断产生,整个计算机行业将随之受益。新晨科技,东华软件等。

2。据媒体报道,传音尚未发布的旗舰新机型将配备160W充电器,成为全球首款160W快充。另外,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日前发布《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旨在指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解决互配快充不兼容的问题。

【点评】:目前市面上最高的快充规格是小米等厂商配备的120W快充,最快能在20分钟内充满整部手机。国开证券表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具备功率密度大、能量转化效率高及体积小等优势,将成为快充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有望快速推广。民德电子,亚光科技等。

3。 当前,全球群体免疫加速,主要国家有望于三季度达成群体免疫。届时,休闲服务业全面开放,国际旅行或恢复正常,“疫苗护照”呼之欲出。据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17日宣布,鉴于全球各地更多活动向已接种新冠疫苗者开放,日本计划在7月中下旬签发疫苗护照。欧盟新冠疫苗电子护照7月1日起将全面施行。美国政府5月宣布,考虑为已接种新冠疫苗且打算出国旅行的美国公民提供特殊证件。

【点评】: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工作快速发展,曾经“冰封”的世界正在慢慢“解冻”。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考虑如何使接种了疫苗的公民能够自由出行,计划推出“疫苗护照”,并期待这会是人们回归日常生活的重要一步。雄帝科技,南威软件等。

4。 据媒体报道,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当地时间周三透露,公司将在年底前宣布在美国或欧洲建另一座“巨型晶圆厂”的计划。他预计半导体行业将迎来10个增长的“好年景”。据悉,英特尔正为提高芯片产能大举投资,包括斥资2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一家芯片生产厂。近日传出台积电有意在日本建设晶圆厂和封测厂。

【点评】:国内大批量的扩产阶段也同样具备大规模导入国产设备的条件,国产设备中标的设备数量和种类均处于上升趋势,预计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2021-23年每年增速均为25%-30%。至纯科技,精测电子等。

5。据报道,去年10月,由于Nvidia将基于Mellanox的SmartNIC卡(智能网卡)命名为“DPU”,DPU这一概念一炮而红。不到一年时间,DPU成为业界追逐的话题,Marvell、Broadcom、VMware等众多制造商已纷纷加入这一细分赛道,并竞相研发相关技术。国内DPU的创新市场也不断有玩家涌现,诸如芯启源、中科驭数、星云智联等本土DPU企业也正在排兵布阵。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英特尔发布了一款IPU,其“释放CPU开销”、“可编程”、“智能网卡”这几个特性与火热的DPU作用如出一辙,业内认为这是对英伟达DPU的回应。随着巨头英特尔的加入,DPU时代正加速到来。

【点评】:据IDC统计,近10年来全球算力增长明显滞后于数据增长。全球算力的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远远超过了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而算力源于芯片,业内人士预测,DPU将成为继CPU和GPU之后重要的算力芯片。随着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及资本市场的青睐,相关领域公司望迎来机遇。浪潮信息,晶晨科技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福特汽车E-Transit科技升级-搭载最新车载互联技术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数字信息等领域进入快车道,电动汽车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为打造更为强劲的品牌竞争力,福特汽车积极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并制定了全球电气化战略,即2022年之前投资超过115 亿美元开发新能源车型,并从Mustang、皮卡、轻型商用车和SUV等最标志性的优势产品中汲取灵感。

福特汽车布局电气化战略

近日拥有55年历史的全球最畅销厢式货车福特Transit迎来了家族最新成员——纯电动版E-Transit。不仅具备燃油版Transit超强功能性、改装潜力以及深受用户信赖的经销商网点,还搭载了最新一代车载互联技术与服务。最大350公里(WLTP)续航里程约为欧盟厢式货车日平均行驶里程的三倍;并提供交流和直流快充两种充电模式,直流快充仅需34分钟即可将电量从15%补充至80%,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充电解决方案。同时,福特E-Transit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车型配置选择,并搭载强劲动力的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98 千瓦,峰值扭矩为430 牛·米。

福特E-Transit提供优质充电方案

福特E-Transit的车队管理者能够通过福特远程信息处理系统 (Ford Telematics) 搜集车辆数据,并与FordPass Connect进行无缝连接,优化车队运营效率,减少损耗,为驾驶者提供有价值的工作报告。此外,福特汽车还将提供监测E-Transit电池健康状况的新服务,以及业界首创的充电结算解决方案。同时,福特E-Transit还搭载了新一代车载互联娱乐系统SYNC4,配备了12英寸触摸中控屏、强大的语音识别系统以及高精度导航。得益于快速而便捷的OTA更新,E-Transit可以实现车载软件与SYNC功能的不断提升。

福特E-Transit搭载新一代车载互联娱乐系统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产品平台及运营官唐浩泰(Hau Thai-Tang)表示:“我们致力于引领传统燃油商用货车向零排放转型。对于商用车队用户来说,纯电动E-Transit将成为促进零排放转型的契机,随着运输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助益会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纯电动E-Transit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长足发展,更能成为企业的业务优势。与使用燃油车相比,E-Transit的用户省去了往返加油站的步骤,企业可以间接提高运行时间和生产力。

伴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智能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全新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用车智能化的应用将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福特汽车作为深耕商用车领域多年的汽车制造商,想必带来的远不止是纯电动力系统,将以通过先进的智能互联科技在E-Transit上的应用,构建出商用车领域的新生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矩形方向盘引发争议!马斯克:它很棒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与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最高时速相比,Model S Plaid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其“独一无二”的矩形方向盘。

6月11日,特斯拉新款Model S Plaid开启交付。新车相比于普通版Model S车型在性能方面提升明显,车辆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2.1秒,并拥有322km/h的极速以及628km的续航里程。

除了性能之外,新车最大的不同莫过于其搭载的矩形方向盘了。虽说在赛车界中这类矩形方向盘较为常见,但是在民用车中,特斯拉算作是第一家在量产车型中,使用“矩形方向盘”的“吃螃蟹”车企。

虽然这款方向盘很酷,但事实上,当车辆在较低速度下行驶时,矩形方向盘很不好用,甚至还有潜在的危险。

有网友表示,特斯拉在没有配备渐进式转向的情况下,直接采用Yoke矩形方向盘让人深感意外。

不过马斯克并不这么认为,其在克在评论这款新方向盘时表示,“它很棒”,并明确至少几年内都不会出现渐进式转向系统:“我用Yoke方向盘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在我看来这很棒。渐进式转向需要复杂的传动装置或没有直接机械连接的线控系统驱动。我们的目标是在几年后实现。”

这样看来,特斯拉的新转向系统在几年内都不会上市。在此之前,用户只能期待特斯拉对转向系统做出更多的增量改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洛克菲勒资本管理:能买进特斯拉(TSLA)时就赶紧买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获悉,洛克菲勒资本管理公司的分析师们确认了对特斯拉(TSLA)的“买入”评级,因为他们认为该公司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随着特斯拉股价下跌,这群分析师表示:“任何有机会买进的时候,就买进。”

周二,洛克菲勒资本管理公司旗下Vios Advisors的董事总经理Michael Bapis表示,特斯拉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因为该公司在电动汽车、太空和清洁能源市场有很大的野心。Bapis对媒体称,特斯拉将继续尤其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人们一想到特斯拉,就会想到创新。

Bapis补充道,该公司将继续实现强劲的销售和利润增长,这最终将推动对该股票的需求;既然特斯拉的股价现在下跌了,那么这是一个买入的好时机。除非有人进入并突破困难的入场壁垒,否则这只股票将长期增长。

Bapis认为现在是买入并持有特斯拉股票的时候,建议暂时不去关注波动性,而要特别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管理层,他认为找不到比目前更好的管理层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杰富瑞:英伟达(NVDA)的未来不只是芯片-大幅上调目标价至854美元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杰富瑞将英伟达(NVDA)目标价从从740美元大幅上调至854美元,给予买入评级。隔夜英伟达收盘价为746.29美元,上涨4.76%。

杰富瑞指出ARM收购计划仍在按部就班进行中,并将于2022年初完成。英伟达希望通过帮助ARM进入数据中心、汽车和物联网市场等手机业务之外的领域。显然,这不是ARM能独立做到的。

杰富瑞指出,虽然今天的软件销售大多嵌入在硬件销售中,但数据中心的企业人工智能软件可能会走向授权模式,类似于VMware(VMW)授权系统软件的方式。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称,当收入变得可观时,软件有可能作为一个单独项目从中分离出来。

目前CUDA平台(英伟达推出的运算平台)上有250万名开发者,这能使新的软件配套数目激增,杰福瑞指出,“最终,更易提高GPU(图形处理器)的性能,加速其运算能力。”

Kress表示,英伟达的目标不仅是在硬件领域,而是要建立一个涵盖当今数据中心基本需求的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拥有完整系统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公司,而不是仅仅是一个芯片公司。其开发平台对于提升数据中心的GPU性能至关重要,并将支持不断扩大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明星对冲基金加持-融360旗下简普科技(JT)静待价值发现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局,资本市场逆势反转的案例不在少数。去年,蔚来汽车股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幅超30倍,成为中概股传奇。下一个传奇会发生在哪里?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获悉,近段时间全球范围内的多家基金对于简普科技持看涨观点。一家专注于对冲基金动向和证券交易知情者信息挖掘的美国财经网站Insider Monkey撰文表示,他们在审阅了866份对冲基金和知名投资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法定文件后发现,2021年第二季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受专业投资者青睐,其中看多简普科技的对冲基金数量同比上涨50%。

看上去,机构对于该公司的乐观情绪正在蔓延,接下来这家早在2017年便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或许即将迎来强劲的反弹。

获明星对冲基金押注

近日,美股投资网财经APP注意到有外媒发布报道称,前期有对冲基金押注简普科技,这些基金相信简普科技将很快迎来股价的反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简普科技在3月底合计出现在了3家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之中,相比于去年12月底的数据,持有简普科技多头头寸的对冲基金数量增长了1家。

其中,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Renaissance Technologies以及毅恒资本一直持有简普科技的多头头寸。数据显示,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在去年四季度末持有公司价值的头寸,而毅恒资本紧随其后。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两家对冲基金仍然持有简普科技的看涨期权。或许是受到了这两家重量级基金对于简普科技后市持乐观态度的感染,又或许是看好公司后市基本面的向好态势,此前并未持有公司看涨期权的Citadel Investment Group在今年一季度买入公司看涨期权。

对冲基金“扎堆”看多简普科技后市,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呢?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认为,在资本市场上,相较于散户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因其专业性往往对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更为敏感。正因为此,一旦公司的基本面出现了向好的势头,机构投资者往往会“蜂拥而上”。

而从股价表现来看,这些被对冲基金经理看上的标的,也常常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走出优于大盘的股价走势。一个现成的例证是,据统计最受对冲基金欢迎的5只股票在2019年和2020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令人艳羡的95.8%,比标准普尔500指数ETF高出了整整40个百分点。

此外,国外有研究显示如今很多投资者会将对冲基金的买卖动向作为自己的交易参考。而且从历史上看,那些跟随最佳投资经理人交易决策的投资者往往能跑赢指数。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外知名对冲基金押注简普科技,或意味着现阶段公司已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再回看简普科技的股价走势,从K线图看公司股票仍处在震荡蓄势之中。但纵然如此,当前股价与年内低点比起来涨幅亦接近三成。

否极泰来背后的底气

撇开股价暂且不谈,让我们再凑近审视一番,看看备受对冲基金青睐的简普科技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据了解,简普科技是融360旗下的移动金融智选平台, 2017年11月16日,被外界誉为“纽交所金融AI第一股”的简普科技登陆资本市场。

从业务构成来看,简普科技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个人消费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匹配、推荐服务,以及金融教育、行业报告等内容服务。与此同时,公司还为金融机构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多维度立体输出“技术+场景+用户+运营”的全链条服务。

先来看公司的金融产品搜索、匹配、推荐服务。据了解,简普科技该业务的服务对象既包括了B端客户,又包括了C端客户。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部分小企业主和个人用户较难获得银行贷款,或者好不容易批下贷款但拿到的贷款价格却较贵,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简普科技的金融产品搜索、匹配及推荐功能,则恰好能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金融需求。

具体来看,简普科技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识别、云计算等技术,定制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为个人消费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配套服务,进而满足用户高级和复杂的搜索需求,帮助客户高效、精准获取意向金融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用户而言,简普科技采用独创的智能推荐技术,将复杂的、非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信息转化为可供搜索的标准化信息,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优的产品选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公司则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应用到风险控制环节,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了精益风险管理。

在提供金融产品搜索、匹配、推荐服务以外,简普科技还提供包括金融教育、行业报告等内容服务。据了解,简普科技通过生产原创专业分析+搭建权威数据库,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优质、丰富的新金融领域内容源和数据源。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注意到,在简普科技的“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上,6月以来推送了包括《银行零售贷款调研:房抵贷产品策略大盘点》、《【5月结构性存款报告】预期最高收益率环比跌5BP》、《【5月银行理财报告】保本理财产品仅53只理财公司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均超4%》、《银行零售贷款调研:互联网消费贷产品盘点》在内的多篇研究报告。

此外,简普科技在为金融机构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方面也颇多贡献。据了解,简普科技已经开发出了基于数据和科技的一系列数字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以简普科技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占融数科”为例,“占融数科”已实现AI驱动风控解决方案、智能营销解决方案、高可用分布式特征系统、统一变量开发引擎、自动化建模系统、模型监控预警系统、实时风险指标洞察、核心系统构建、评分卡、外部信息管理平台、占魔师-风险管理类系统平台、占数师-数字营销系统平台等实际业务定制化、创新性产品的应用,这些应用能更精准地响应金融机构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金融行业数字化的浪潮下,简普科技通过不断的创新,对长期主义的坚持,已深度参与其中并占据了先发优势。或许正是公司这一经营上的亮点,让有“聪明资金”美誉的机构资金敏锐的察觉到了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并选择押注其中。接下来伴随着公司价值被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发掘,简普科技有望迎来重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找不到代工厂-苹果造车还有戏吗?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几年,有关苹果的造车新闻可谓是屡见不鲜了。6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正在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就苹果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进行早期谈判。直接引爆了比亚迪股价,盘中一度冲高超8%,宁德时代亦有小幅拉升。

作为国际顶尖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近日刚成为市值破万亿的创业板龙头,即将推出的钠电池也备受关注。而比亚迪电池的市占率也长期处于行业前列,独特的刀片电池也引来不少跨国车企和国内车企的关注。

从市场规模来看,苹果似乎也理应选择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据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2GWh,排名全球第一,比亚迪装机量为1.3GWh,在全球位列第四。

漫漫造车路

苹果的造车之路可以用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来形容。

2013年苹果公司宣布进入汽车领域,推出iOS in the Car计划,次年苹果将iOS in the Car更名为CarPlay车载系统,并且与奔驰、法拉利、宝马、通用、福特、本田等车企展开合作。

但是苹果的野心不只是为车企提供软件服务,2014年苹果公司提出了一个名为“泰坦计划”(Titan)的造车计划,并从一些车企高薪挖人。在鼎盛时期,整个“泰坦计划”拥有近千人的团队。然而,汽车供应链复杂程度远超手机,加之当时自动驾驶技术也不够成熟,内部也产生了极大分歧。

这个本想与特斯拉同台竞技的计划,不到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员工离职潮后,在2016年被宣布搁置,苹果造车方向也从制造整车调整为研发无人驾驶系统。

虽然裁员,但是苹果汽车的研发之路却没有停止,在2016年获得了有关自动驾驶的许可证之后,其汽车的研发方向终于确定为“自动驾驶”,从宣布造汽车再到确定汽车研发方向,苹果公司花了4年时间。

尽管苹果早就确定了“自动驾驶”的研发方向,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仍然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平。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时候,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平均每英里能脱离870多次,该技术世界第一的水平已经可以做到每英里只有0.09次脱离。从2013年宣布造车再到如今2021年,8年过去了,苹果汽车依然看不见踪影。

当然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充满了挑战与艰辛。马斯克本人今年1月份曾承认,2017年陷入Model 3生产地狱期间,他曾想过出以当时1/10的价值将特斯拉卖给苹果。但库克谢绝了见面邀请。2015年,当苹果开始招募工程师,许多人离开特斯拉,马斯克当时说:“苹果是特斯拉的坟墓:如果你不能来这里,就去为他们工作。”

近期又有消息传出,苹果的自动驾驶团队目前人事动荡,在苹果重启宣布重启造车计划之后,其高管在几个月内就已经陆续走了3位,目前团队高管仅剩下不到12位。由此可见,苹果近几年从造车到自动驾驶软件再到造车,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车企拒绝苹果的“橄榄枝”

而苹果造车计划飘忽不定,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代工厂。

据悉, 2021年1月,苹果又重启了它的造车计划,并且先后与6家汽车厂商展开过谈判,但是这些汽车厂商,无一例外都拒绝了苹果伸出的橄榄枝。

不仅如此,早在2016年苹果“泰坦计划”搁浅时,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苹果先后在宝马、戴姆勒、丰田、大众这些巨头那里吃了闭门羹。

在燃油汽车称霸的时代,传统汽车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但摆在面前的一个不争事实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市场给予了新能源汽车超高的预期和估值。

相比于产能过剩,大多数传统车企更担心培养出一个后劲强大的竞争对手。一般而言,汽车代工最大的弊端在于将生产交到别人手上,无法对品质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受传统车企平衡代工和自有品牌利益的影响,在订单的履行、排产方面也使得品牌方处于弱势,甚至称得上“寄人篱下”。毕竟之前不少车企拒绝与苹果合作,就是不想被苹果公司掌控,为苹果做嫁衣,怕代工最后被苹果“吃掉”。

其次,强势的苹果希望组成一个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并且在与车企的合作中从整车设计到产品营销都由自己主导,为它代工的车企需要做的就只有代工这一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苦力活”。由此可见,与苹果合作代工的车企在合作中既没有任何决策权,也学不到任何的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和传统车企之间的谈判几乎全部失败了。

因此,“失去”传统车企的苹果,就只能自行建厂或委托其他代工方。

但实际上,“建厂”对苹果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苹果也一直在避免自行建厂。因为一旦建造自己的工厂,就意味着要多花建筑、员工薪资以及培训等方面的数十亿美元,可能会出现新的债务,且需要与地方政府进行复杂的谈判。

因此或许委托其他代工方便成了苹果的最佳选择。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和麦格纳国际是苹果造车的两大主要竞争者。

侃车说

当前,苹果在汽车领域已经积累了上百项专利,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身、车外交互等多个领域。据统计,仅 2019 年,美国专利商标局就授予了苹果公司69 项关于汽车的专利。尽管苹果还未发布第一款智能电动汽车,但其拥有的技术储备,以及自身对智能领域的理解,或许能够打造出一款颠覆性的产品。然而眼看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已驶入正轨,核心高管的离职或又将为苹果汽车项目蒙上一层阴影。如今,曾经威震天下的泰坦计划已经不能给业内带来更多的水花,几乎是名存实亡的状态。如果苹果依然无法找准定位尽快切入这一赛道,那么想要分杯羹不如直接做梦来得实际一些,毕竟,梦里什么都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台积电董事长:全球缺芯是疫情造成的-美国不应试图转移供应链

作者  |  2021-06-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60分钟》节目中表示,自己能理解美国对大多数芯片都在亚洲生产而担忧,但行业的短缺问题归根结底是疫情造成的。

刘德音表示,无论生产基地在哪里,短缺的情况都会发生,因为这是疫情造成的。

主持人说,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此前谈到了有必要重新平衡供应链的问题,因为现在全球有太多的芯片是在亚洲生产的。

对此,刘德音认为,美国应该追求跑得更快,投资研发,培养更多博士、硕士、本科生进入该领域,而非试图转移供应链,这样的成本非常高,并且不具生产力。

此外,这将减缓创新的速度,因为人们会试图将自己的技术,保留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放弃全球合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