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导演张艺谋通过入股一家公司,入局了炙手可热的元宇宙领域,还有小米以及英特尔投资联袂跟投。他们会导演出一出怎样的元宇宙大戏?
12月2日,分析师查询天眼查发现,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当红齐天”)12月1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包括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等。
探究上述新增股东可见,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据当红齐天公司官网介绍,当红齐天的股东包含知名导演张艺谋,他在公司的身份还包括联合创始人和艺术总监。
来源:当红齐天官网
那么小米为何投资当红齐天,当红齐天的实力又如何?
粗看一下,这个公司对扩展现实(XR)非常青睐。公开资料显示,XR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的一个真实与虚拟组合的、可人机交互的环境,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多种形式。
公司官网介绍,当红齐天是一家致力于创造极致沉浸式体验、集“XR内容制作+载具研发+数字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落地”于一体的文化科技公司,业务涉及XR+乐园、XR+科技秀、XR+党建爱国主义教育、XR+博物馆、XR+应急、XR+电竞、XR+体育和XR+直播等。
当红齐天在官网提及,对于争夺元宇宙船票的大厂来说,除去自身投入大量研发精力,将目光锁定XR领域的优质企业更是不二之选。
小米战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蒋文表示:“小米战投一直坚定看好XR领域的投资机会,XR及其应用将有机会成为5G时代的现象级场景。”
“XR作为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更强的交互性势必会带来下一代‘屏幕’,对小米来说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巨大流量终端。”当红齐天此前在官网介绍,小米作为全球物联网(IoT)领军企业,业务几乎涉及所有家庭端的智能产品。物联网连接物理和虚拟世界,XR技术可以收集来自启用IoT设备的数据,将其转换为信息并实时可见。
当红齐天强调,公司股东有张艺谋,以及中航信托、联想创投、芒果基金、Intel、小米、建银国际、野草创投和韦玥集团等,旗下以VR为主题的SoReal超体空间,正密集推出众多创新项目。
从技术布局来看,当红齐天围绕VR交互系统、VR载具、大空间定位技术、5G云渲染、AI+、先进传感器技术、自动化建模生产方式等最新技术,建立了VR内容开发技术优势,提供内部及外部合作CP内容开发强力的技术支撑。
智慧芽数据显示,当红齐天主要专注在虚拟现实、投影系统、运动平台、处理单元、控制器等技术领域,总专利申请31件,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257.14%,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该公司有非外观专利21件,占比67.74%。
据公司官网显示,张艺谋表示:“VR将会成为下一个十年最主要的一项新的技术,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目前,当红齐天已经开始参与元宇宙业务。11月25日,当红齐天公司官网显示,近日,蓝色光标与当红齐天及旗下子公司齐乐无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动XR体验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拓展及商业化项目落地。
齐乐无穷是一家专注于XR高仿真模拟的科技公司,团队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中科院,拥有军用级别仿真模拟算法,主要研发方向为多自由度动感平台、体感运动控制算法以及实时AI数字虚拟人,服务Intel、三星、索尼、宝马、奥迪、丰田等国际头部企业。
同时,蓝色光标近日成立全资子公司“蓝色宇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作为蓝色光标专注探索元宇宙相关投资和运营业务的主阵地,将整合蓝色光标已经具备的虚拟直播间、虚拟IP运营相关资源和团队,全面推进元宇宙相关业务的探索和落地。公司此次与当红齐天及旗下子公司齐乐无穷的战略合作,是公司的蓝色宇宙落地的重要动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加拿大鹅退货政策事件仍在发酵。继昨日被上海市消保委约谈后,12月2日中午,加拿大鹅递交情况说明,但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内容空洞,下周还将约谈。12月2日下午,分析师来到上海国金中心的加拿大鹅门店,其柜台的《更换条款》仍未更改。加拿大鹅公关人员在回应分析师采访时称,条款没有问题,只是被误读。
2日下午,在上海国金中心的加拿大鹅门店,店内消费者明显少于昨日,门口并没有排队等待的消费者。在店内柜台处,分析师看到仍公示着含有“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等规定的《更换条款》。分析师询问工作人员,是否中国大陆地区可以退货,其表示更换条款一直没有变,在符合法律条款的范围内,可以退货。而在此前媒体报道中提及的贾女士花费11400元购买的羽绒服存在质量问题后,贾女士多次向加拿大鹅反映投诉,均被告知不能退货。
加拿大鹅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海报新闻称,在《更换条款》第一条的“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中,除非和另是双重否定,也就是说可以退货。12月1日,公司微博发布的声明是此前《更换条款》的延伸,“我们的条款没有问题,只是被误读。”
据加拿大鹅12月1日发布的声明,《更换条款》第一条含义为,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货退款。当天中午,海报新闻分析师实地探访上海国金中心加拿大鹅门店,工作人员称仍按此前《更换条款》执行,可以换货,不接受退货、退款。
随后,上海市消保委约谈加拿大鹅。中消协发声,称任何企业、任何品牌都没有例外特权。若说一套做一套,动辄以大牌自居,摆傲娇、秀优越、搞双标、玩歧视,高高在上,店大欺客,必将失去消费者信任、被市场所抛弃。
据央视财经,12月2日下午2点,加拿大鹅到上海消保委递交了材料,称所有大陆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均可以依照中国法律法规退货退款,也存在退换货的情况及记录。线上销售为7天无理由退货。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表示,昨天问询的退换货政策解释、中国大陆与中国大陆以外政策一致性、7天无理由退货怎么执行三个问题,加拿大鹅公司没有进行直接明确答复。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认为,此份说明只是介绍7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为何不能按照加拿大鹅在别的国家30天退货政策。加拿大鹅公司人员表示回去告知公司。上海市消保委对加拿大鹅提交的《更换条款》的正式说明表示不满意,下周还将约谈加拿大鹅公司,具体时间待定。
“对于消保委的约谈,我们会积极配合,但对于贾女士退货进展等问题,目前没办法给出回复。”加拿大鹅公关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上海市消保委消息,2021年12月2日下午两点,上海市消保委收到了加拿大鹅(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拿大鹅”)提交的有关加拿大鹅专门店“更换条款”的《情况说明》。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号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加拿大鹅在今天的《情况说明》中有了善意的表示,如公司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承诺依照中国法律法规退换货、根据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尽快向全球总部提出建议、妥善解决消费者投诉个案等,但上海市消保委希望加拿大鹅就退换货条款和相关流程的具体内容、中外线上线下市场异同等问题作出详细说明。
除此之外,上海市消保委还称,在加拿大鹅递交《情况说明》后,该公司又派相关负责人前往上海市消保委沟通。目前双方就相关具体问题已开始磋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1月份,A股乘用车板块表现较上月出现一定回落。
数据显示,汽车指数(CSI:931008)11月30日收盘为10658点,较11月1日开盘时的10973点跌约3%。在美股投资网梳理的10家A股上市乘用车企中,除海马汽车(000572.SZ)、力帆科技(601777.SH)等4只股票微涨外,其他均较上月有一定回落,其中长安汽车(000625.SZ)、长城汽车(601633.SH)、北汽蓝谷(600733.SH)跌超10%。
美股方面,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11月整体呈上涨趋势,特斯拉(TSLAASDAQ)股价虽在月中创高点,但后续有所回落。而有着“特斯拉杀手”之称的Rivian(RIVNASDAQ)虽一车未交,但在美股上市后总市值一度位列世界前五,领先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通用等一众传统巨头,截至11月30日收盘,股价回落至119.76美元/股,总市值1040亿美元。
“我不想无理取闹,但是他们应该在 IPO 之前,为每10亿美元估值至少交付一辆车。”对于Rivian的上市,特斯拉掌舵人马斯克此前曾称。据了解,特斯拉市值从2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用了近10年时间。
“马斯克的感叹,传统车企巨头们或同样有过,要知道特斯拉始于2019年底在资本市场的疯狂表演,足以让所有投资者惊叹。”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过资本故事总是相似的,量产才能真正检验一家汽车公司的成色”。
时隔10个月,上汽集团再拿涨停板
Wind数据显示,A股乘用车板块中,海马汽车、力帆科技涨幅超过10%,一扫上月颓势,而上汽集团、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北汽蓝谷均出现跌幅。其中北汽蓝谷11月跌幅达15%,垫底A股乘用车板块。值得一提的是,北汽蓝谷自10月8日触及最近几个月股价高点——15.33元/股后,逐渐呈现下跌趋势,近两个月整体均有一定跌幅,截至11月30日收盘,其股价为11.96元/股。
不过,11月份的A股乘用车股中,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上汽集团。11月5日,上汽集团开盘不久后,迎来时隔10个月的涨停。11月8日,上汽集团股价一度涨至23.45元/股,触及近10月股价高点。
对于上汽集团突如其来的涨停,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多重利好之下,上汽迎来涨停并不意外”。
据了解,上汽集团发布的10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今年前10月整车合计产量419.74万辆,同比增长1.38%,新能源汽车销量今年前10月同比大增187.57%至55.59万辆。寄托上汽转型期望的飞凡汽车也于11月5日正式成立,根据上汽集团的规划,飞凡汽车将主攻20万到40万元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产品区间。另外,11月4日晚,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发文称完成C+轮融资,由上汽集团领投。
据了解,上汽集团近一个月获得12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8家,增持3家,平均目标价为29.19元,与最新价20.19元相比,目标均价涨幅约44%。首创证券12月01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上汽集团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市占率触底回升趋势逐步明朗、新能源领域多剑齐发、海外市场表现国内领跑、补库增加销量弹性,各整车板块市占率有望渐次回升、利润方面价格回收+结构调整,单车盈利有弹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在触及股价高点之后迅速滑落,截至11月30日收盘,其股价为19.95元/股。根据美股投资网观察,近半年来,上汽集团股价虽有震荡,但一直围绕20元/股上下浮动,整体变动不大。
对于上汽集团目前较为波澜不惊的股价表现,有行业分析师向美股投资网表示,“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参与进去的资金少。”另有业内人士称,“上汽的盘子很大,而且属于传统车企范畴,在市场层面缺乏想象力和炒作空间,吸引的资金少不足为奇”。
如果说上汽集团囿于自己传统汽车的标签不被市场所爱,那么以锂电行业为主的新能源标的则是众投资者争相追捧的对象。
11月29日,在板块行情推动下,宁德时代盘中涨超3%,再创历史新高,为年内第25次刷新历史新高。截至30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为680元/股,总市值超1.5万亿。除宁德时代外,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也在11月刷新股价新高,其中亿纬锂能月内涨幅超过30%,总市值已超2500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基金经理崔宸龙是2021年股基冠军的最热门人选,凭借新能源东风在收益榜上超越张坤等顶流基金经理。
“新能源投资是一次战略性投资机会,比过去30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机会还要大,我一直将其喻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崔宸龙日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最看好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初步判断未来整个锂电池至少还有几十倍的空间。电动车目前的全球渗透率还在个位数水平,未来至少有10倍以上的空间。储能的发展空间大概率是超过电动车的,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特斯拉杀手”上市即巅峰?
港股方面,吉利汽车(0175.HK)以14%的跌幅垫底,而北京汽车(1958.HK)以24.8%的涨幅领先。
美股方面,蔚来、理想、小鹏11月份呈现上涨趋势,特斯拉当月股价整体几无变动,法拉第未来月内跌幅达30%,而于11月10日才正式高调登陆纳斯达克的美国新势力品牌——Rivian上市即巅峰,其总市值曾一度跻身汽车行业第五,甩开奔驰、通用等巨头,截至11月30日收盘,其股价为119.77美元/股,较最高点跌去约33%,总市值1040亿美元,
对此,高盛分析师David Kostin提醒,高增长、低利润的公司拥有极具吸引力的前景,但它们的估值特别容易受到利率上升或收入不尽人意的风险影响。
Rivian招股书显示,其在2019年和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4.26亿美元和10.2亿美元,2021年前六个月净亏损为9.94亿美元。该公司预计今年三季度将亏损高达12.8亿美元,而营收则介于0至100万美元之间。
在跃升世界市值前五的车企之后,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我希望Rivian能实现量产和正现金流,这才是公司真正面临的考验。数百家的汽车初创公司中(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特斯拉是过去100年来唯一一个实现量产和正现金流的美国车企”。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上市却未能量产车辆的并未只有Rivian,还有法拉第未来。尽管此前FF 全球 CEO 毕福康也曾表示,“根据我们在 919 活动上宣布的业务和产品更新,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在上市后 12 月内按时高质量高产品力交付 FF 91Futurist。”但根据当前消息, FF 距离量产还有较长距离。
另外,据媒体报道,法拉第未来近期收到纳斯达克警示函,这也被舆论解读为纳斯达克要求法拉第未来退市。对此,法拉第未来方面解释称,仅仅与法拉第未来公司推迟提交Q3财报相关,这是一个正常的程序。一旦法拉第未来在该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向纳斯达克及时提交合规计划,公司将恢复到纳斯达克规则下的常规状态。现在,法拉第未来正与纳斯达克保持紧密联系,有信心在短期内重新恢复到常规状态。
与Rivian、法拉第未来还处于宣传“期货”阶段不同,中国新势力三强——“蔚小理”早已实现量产,并走在正循环的道路上。
根据官方数据,蔚来(NIOYSE)、理想(LIASDAQ)、小鹏(XPEVYSE)11月份交付量分别为10878辆、13485辆、15613辆,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上述三家车企虽仍未实现盈利,但财务数据较往期均有一定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营收57.20亿元,同比增长187.4%;理想汽车营收77.80亿元,同比增长209.7%;蔚来汽车营收98.05亿元,同比增长116.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拉美地区金融科技独角兽、巴西数字银行Nubank母公司——Nu Holdings(代号NU)日前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纽交所上市,同时准备也在巴西交易所上市,将被列为“NUBR33”。Nu Holdings IPO 的联合账簿管理人是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Nu Invest、Allen & Company、汇丰银行和瑞银投资银行。
作为拉丁美洲第一个原生数字银行平台,Nu Holdings 提供信用卡、移动支付、投资服务以及储蓄和商业账户。管理层由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Vélez Osorno领导,他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公司工作,此前曾是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的合伙人。
成立至今,Nubank经历了十一轮融资,融资近20亿美元,收获众多明星投资机构青睐。其投资者包括腾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DST、红杉资本和老虎环球等。Nubank此次发行区间为10美元到11美元,计划发行2.89亿股股票,最高募资可达31.79亿美元;现有股东计划出售4337万股,最高可套现4.77亿美元。外界估计,Nubank估值可能500亿美元,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公司之一。
行业概况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NuHoldings在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拥有 4810 万客户。2021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月增加210万新客户。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Trading Economics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9月,巴西的消费信贷增加到1.93万亿巴西雷亚尔,高于前一个月的1.91万亿巴西雷亚尔。
以下是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的市场增长概况图:
2018 年 9 月,巴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达到 22.6%,是行业平均水平 7% 的三倍多。
NuHoldings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巴西伊塔乌投资银行、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Caixa、巴西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Guide、Modal、Genial、Easyinvest、XP、MercadoPago、PagSeguro、StoneCo。
财务情况
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虽然显示出了非常强劲的营收增长,但还在持续亏损。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十二个月的自由现金流为负(12.6 亿美元)。由于收入急剧增加,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也在增加。
根据招股书,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NuHoldings 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分别为:6.12亿美元、7.3亿美元、10亿美元。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NuHoldings拥有 20 亿美元现金和 130 亿美元的总负债。
IPO细节
Nu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巴西存托凭证(BDR)筹资30.4亿美元,每股代表基础普通股的六分之一,以每股10.50美元的提议价格发行2.89亿BDR。没有现有股东表示有兴趣以IPO价格购买股票。作为发行的一部分,出售股东将出售4340万股。
A类股东每股将有一票投票权,B类股东(高级管理层)每股将有20票投票权,并有权“在发行额外的A类普通股以保持其比例持股的情况下享有一定的优先购买权”。这意味着,如果公司未来发行更多A股,B股股东将获得更多股份。
假设IPO成功,该公司IPO时的企业价值将接近465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承销商超额配售期权的影响。
流通股与流通股之比(不包括承销商超额配售)将约为6.29%。低于10%的股票通常被认为是“低流通率”股票,这类股票可能会受到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
管理层表示将使用 IPO 的净收益如下:
我们打算将从此次发行中获得的净收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营运资金、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此外,我们可能会将我们从此次发行中获得的部分净收益用于收购或投资业务、产品、服务或技术。但是,我们目前没有任何重大收购或投资的协议或承诺。
关于未决议的法律诉讼,管理层表示:
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我们已在未经审计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报表中记录了与法律诉讼有关的准备金,我们认为根据会计规则可能会造成损失,总额为 1620 万美元,并已作出司法存款总额为 1,570 万美元。然而,法律程序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并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在任何报告期内发生一起或多起案件导致我们对超出管理层预期的金额作出判决,则对我们在该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
NuHoldings估值指标
以下是该公司的相关资本化和估值数据表:
作为参考,与部分竞争对手 XP 相比,管理层正在寻求基于收入和 EBITDA 指标的显着更高的溢价,尽管 NU 最近的收入增长速度显着提高。以下是它们主要估值指标的比较:
风险
公司前景的主要风险包括其所在国家经营的一般宏观经济风险以及公司试图减轻的货币贬值风险。
此外,虽然它持续经营亏损,但到 2021 年为止,这些亏损开始有所收窄。虽然 IPO 并不便宜,但考虑到该公司的增长轨迹、减少的经营亏损和明显的伯克希尔支持,值得仔细研究。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投资者要求微软披露公司处理性骚扰问题的提案在周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
报道称,该提案要求提供一份年度报告,概述所调查的性骚扰案件的数量及其解决情况,以及对包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内的高管的任何独立调查的结果。
微软曾建议股东投票反对上述提案。在投票之前,微软表示将开始每年披露其性骚扰和性别歧视政策的执行情况,但该公司没有同意披露对高管的独立调查。
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微软董事会成员对比尔·盖茨之前与一位女性的恋爱关系进行了调查。
今年5月初,比尔盖茨与妻子梅琳达盖茨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人离婚。声明表示,离婚后,两人将继续共同从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工作。不过,关于盖茨离婚原因的猜测五花八门。据环球时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盖茨在工作会议中轻视梅琳达,且与微软及旗下公司的女性有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1月30日,在线音频荔枝集团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财报,总收入5.05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收入,但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下净亏损2720万元,同比转亏。自2020年初上市,荔枝共发布八份季度财报,只有在202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实现盈利,分别是净利润60万元和540万元,其他六个季度都是亏损状态。
解释三季度亏损原因时,荔枝相关人士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主要是由于员工薪资和研发费用提升。处在在线音乐、网络K歌、有声说书产品聚集的移动互联网声音赛道,体量尴尬的网络音频通过向智能硬件做内容输出、推出衍生App、做语音直播等形式不断刷存在感,但面对盈利问题却拿向前看当托词。精细化运营可实现盈利,但扩大投入又会再次亏损,网络音频似乎陷入死循环。
挣得更多却转亏了
和之前发布的季度财报一样,荔枝2021年三季度收入保持了增长态势,同比增长40%至5.05亿元。2021年前三个季度,荔枝拿到了15.59亿元,较2020全年的15.03亿多出了5600万元。
但从收入结构看,荔枝依赖音频娱乐的现象仍然存在。2019年四季度财报,也就是荔枝发布的第一份财报显示,音频娱乐业务收入占比总收入98.6%。到了2021年三季度,荔枝音频娱乐业务收入占比99%,播客、广告和其他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
荔枝在财报中提到,“营收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付费用户的增长和我们音频娱乐产品商业化能力的增强”。在解读三季度财报时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也重点提到了音频娱乐业务:“三季度音频娱乐业务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1%至917万。在商业化方面,我们以释放音频娱乐业务的商业化潜力为目标”。
商业化目标明确,营收持续增长,但首个赴美上市的网络音频企业没能保持住盈利状态。2021年三季度荔枝非国际公认会计准则下净亏损2720万元,同比净利润60万元。
亏损对于荔枝而言并不陌生,上市后发布的八份财报中,只有两次盈利,且净利润最高的一次也只有540万元。
“网络音频和网络音乐、网络视频一样,盈利是难题,现在独立上市的爱奇艺和马上上市的网易云音乐都存在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单纯靠内容制作、分发挣钱的话,战线长投入大,依靠会员付费天花板又太低。”,比达分析师李锦清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直言。
具体到荔枝,营收大头音频娱乐业务包括虚拟礼物打赏等,同日发布财报的挚文集团(原陌陌)把礼物打赏营收主要放在直播营收,这块业务也为挚文贡献了最多的收入。从业务模式看,一个是音频一个是直播,但两者商业模式类似,从体量上看,挚文集团直播营收21.67亿元,明显高于荔枝。
投入不投入都会遇难题
按照QuestMobile的归类,荔枝所在的网络音频,与在线音乐、网络K歌、有声听书同在移动互联网声音赛道。数据显示,2021年10月,声音人群规模7.28亿,其中,在线音乐、网络音频、网络K歌、有声听书月活用户分别为6.63亿、1.20亿、1.14亿、0.38亿。
再来看细分行业典型App表现,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1年10月荔枝MAU(月活)481万,排在喜马拉雅、蜻蜓FM、猫耳FM之后,仅高于快音。从MAU同比变化看,荔枝同比减少32.8%,排名在上述几家App中垫底。
在2021年三季度财报中,荔枝披露了三季度整体移动端月活跃用户5890万,月均总付费用户48.5万,并未透露2021年10月的数据。
抛开用户规模看投入。2021年三季度荔枝的营业费用1.91亿元,同比增长91%。荔枝相关人士在解释三季度亏损时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一是G&A费用提升:管理团队及员工薪酬,国际化支出,这属于公司在拓展业务中的正常投入。二是研发费用提升,这为长期发展进行技术人才的储备,以及核心技术建设(包括底层技术建设、音频能力的加强、覆盖全球业务)主要出于长期可持续增长考虑。此外,在本季度,荔枝对内容品类有所调整和优化,重点聚焦商业化潜力强的内容品类,配合此次优化和调整,荔枝对录播端内容的投入有相应缩减。”
“网络音频和在线音乐、有声听书等产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如果网络音频不扩张就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份额被蚕食,如果扩张就必然要投入,刚刚够到盈利线的企业很容易再次亏损”,李锦清说。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魏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21年电动汽车市场上,福特的销量有望超过通用。这份研究将福特今年前十个月的电动汽车销量与通用进行了比较。
摩根士丹利对福特的预测:
我们预计,2022财年福特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5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3.5%),2025财年将达到47.3万辆(占比11.5%),2030财年将达到123.5万辆(占比33.7%)。
摩根士丹利对通用的预测:
我们预计,2022财年通用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1.4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占比1.7%),2025财年将达到60万辆(占比9.9%),2030财年将达到184.5万辆(占比34.8%)。
在过去几个月中,通用对其Bolt电动汽车发起了大规模召回,原因是有超过14万辆Bolt存在电池起火风险。因此,通用已经决定在2021年剩余的时间里暂停销售新的Bolt电动汽车,而这给了福特超越的机会。
报告指出:“如果我们假设通用在今年剩下的2个月内不再销售雪佛兰Bolt,并假设Mustang Mach-E在今年剩下的2个月内重复10月份的销售速度2,848辆,这将使福特21财年的电动车总销量达到27,399辆,而通用汽车为24,810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预测并未考虑到通用的GMC Hummer EV车型,这款电动版悍马目前正在生产之中,预计将于12月开售。然而,指望这款售价超过10.5万美元的车型在一个月内就抹平与福特近3,000辆的销量差距,可能性较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摩根士丹利预计福特电动汽车销量会在2022财年超越通用,但是后者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重新夺回优势地位。该机构表示:“我们预计2022财年内,福特全球乘用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超过通用,而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福特纯电动汽车销量将稍稍落后于通用。”
随着整个行业都在向电动汽车过渡,福特和通用这样的老牌车企也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战略,开始越来越多地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不久前,两家公司刚刚与Stellantis联合宣布了新目标:到2030年时,40%至50%的销量将来自电动汽车。
2018年,福特开始认真对待电动汽车的生产,当时该公司宣布将发布16款纯电动汽车,其Mustang Mach-E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在推出之后迅速成为了全球热销车型。不久后,该公司还将开始销售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该车型目前的预订量已经超过了16万辆。
而通用也不甘示弱,他们很早就凭借雪佛兰Volt,以及随后的Bolt为自己的电动汽车铺平了道路,在大规模召回之前,Bolt曾是通用最畅销的电动车型之一。随着凯迪拉克Lyriq和GMC Hummer EV的推出,通用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电动汽车消费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今年4月起,亚马逊“封号风波”刺痛数万家中国跨境大卖。布局独立站,是众多亚马逊卖家选择的出路之一。
去年至今,独立站SaaS服务商Shopify全面爆发。2020年,年度收入同比增长86%,GMV同比增长96%,达到1200亿美元。据今年Q3财报,Shopify净利润11.48亿美元,暴涨501%。同期,亚马逊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50%。
久居跨境平台霸主宝座的亚马逊失速,建站平台声势渐长,行业赛道的逻辑巨变近在眼前。
“如果说2020年是中国跨境出口电商独立站的元年,那么2021年,独立站已经变成所有卖家的标配了。”SHOPLINE总经理、欢聚集团跨境业务负责人乔冠元谈道。
2013年创立于中国香港,SHOPLINE是一家立足于亚洲地区的独立站SaaS服务商。创立之初,其目标市场主要在中国港台和东南亚,根据跨境电商卖家的建站需求开发包括支付、物流在内的全链路服务体系。
至今,SHOPLINE已拥有深圳 、广州、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吉隆玻、越南胡志明市、新加坡、曼谷等全球10个地区的办公点,服务全球超过27万卖家。
01
内地市场新玩家
对SHOPLINE而言,2020年是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因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且国内疫情很快得以控制,中国跨境卖家进入供不应求阶段。早前主要服务港台和东南亚市场的SHOPLINE,获得了欢聚集团战略投资,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设广州、杭州等内地办公室。
据乔冠元回忆,SHOPLINE进军内地曾遭遇“水土不服”。
“SHOPLINE是根据中国港台和东南亚卖家的使用习惯来研发和设计的,中国内地卖家的使用习惯很不一样,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也确实迎来了一些挑战,譬如客户使用后体感不好从而取消续费。”乔冠元说。
为解决这个问题,SHOPLINE在中国内地组建了一支千人团队,包括研发成员800人,旨在加速产品功能和解决方案的升级改造。这一过程中,SHOPLINE在产品线和运营线上投入了超过10亿元资金。
平台采取了贴合中国卖家需求的“本土化”设计,包括品类运营专家扶持、品牌出海托管等服务和培训,以及适应中国卖家更多元化业务需求的多语言、多币种、多种结算页、多模板、多店铺管理等功能,提高沟通效率和反馈时效,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SHOPLINE为内地卖家减免了更多成本费用。比如佣金方面,Shopify按销售额2%收取,SHOPLINE年付标准版则抽佣0.3%。此外,新手商家享有7天免费试用,平台提供免费域名、模板、培训服务、客户服务等。
据介绍,SHOPLINE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客户主要是在深圳做东南亚及欧美市场的铺货型卖家,一年时间内,平台已服务包括傲基、有棵树、澳鹏在内的典型大卖家,并吸引小熊电器、Wonderlab、小佩宠物、名创优品等新兴出海品牌大卖家加入。
02
全面覆盖“人货场”
目前,SHOPLINE的客户群体中,占比最大的是亚马逊等平台转型类的卖家。
“这类卖家具有跨境电商从业经验,有比较可靠的产品供应链和跨境支付、物流等共性知识,比较欠缺的是独立站的运营能力和站外引流能力”。乔冠元向《21CBR》介绍。
站外引流是独立站卖家的刚性需求。乔冠元介绍,在海外市场,作为流量总闸口的Google与Facebook逐渐改变流量分发机制——相较于庞大的第三方平台,它们更倾向于将流量分配给千千万万的中小电商网站。
随着Instagram、YouTube、TikTok、Likee等社交媒体平台流量溢出,站外引流的难题这两年来已经有所缓解。
针对引流问题,SHOPLINE上线了Facebook数据上报助手,解决广告投放数据漏报问题,并先后推出TikTok Pixel、分销平台、会员营销等功能插件,实现多渠道引流。
解决了流量问题,跨境电商卖家面临运营的更大挑战。
今年1月,SHOPLINE Payments正式上线,这是由SHOPLINE获取支付牌照后独立整合所有的网关支付,推出的从收单到结算的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
在乔冠元看来,SHOPLINE要围绕SaaS主站布局能够全面赋能卖家的生态链。
“仅提供建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完善前端的选品供应链、生意过程中的流量投放、后端的支付和物流。比如创建选品和智能投放工具,甚至逐步打通各品类供应链。”乔冠元表示,SHOPLINE全面开放了第三方开发者生态,携手全球开发者持续满足卖家多样化需求。
“零售场景中的‘人’‘货’‘场’在跨境电商场景中同样适用。”乔冠元说。目前,SHOPLINE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建站、选品、供应,以及流量、支付、物流等环节,搭建“人货场”生态。
03
看齐龙头Shopify
扎根东南亚和中国港台地区多年,SHOPLINE打入内地市场,并提出更长远的愿景:从“China to Global”到“Global to Global”的升级。
目前,SHOPLINE正逐步细化平台商家的运营逻辑。
过去,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通常依据跨境电商卖家的规模划分卖家等级,称“大中小卖”。SHOPLINE根据卖家的业务模式,划分为流量型、产品型、品牌型,根据卖家对于独立站的认知阶段,划分为早期卖家、进阶型卖家。
“不同类型的独立站卖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需要的赋能不同,基于此,SHOPLINE可以针对不同卖家打造不同的深度服务体系。”乔冠元说。
帮助卖家进行站外引流方面,SHOPLINE与Google和Facebook实现合作。基于合作关系,帮助独立站卖家更快速、更高质量地完成广告开户动作。
“另一方面,由于对Google、Facebook流量政策足够熟悉,SHOPLINE代运营团队能帮助客户采取更有效的营销引流,两大流量巨头也会在营销政策方面对SHOPLINE卖家有所倾斜。”乔冠元说。
从长远角度,在产业链布局中,欢聚集团打造了为服装类商家提供商品供应服务的Fashionline业务,并计划参与跨境消费电子供应链的投资布局。如此一来,可以与SHOPLINE的SaaS建站业务形成联动。
在乔冠元看来,SHOPLINE拥有长期的理想主义——向“行业前辈”Shopify看齐。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更多国家和地区,服务当地的商家,帮助当地商家做好本地生意和跨境生意。”乔冠元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