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k是全球SaaS行业中企业协同办公细分领域的巨舰,上市前营收增长迅速,毛利率稳定于高位,未来移动办公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行业增长空间可观。
Slack公司2019财年的营业收入是4.01亿美元,比2018财年营业收入增加了81%,收入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0-2022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1、11.51和18.86亿美元,增速为73%、66%、64%。预计2020-2022财年净利润分别为-1.49、-1.60、-1.66亿美元。公司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领域中企业协同办公赛道的巨舰,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在四种订阅模式之下拥有着150多个国家的600,000多个组织用户。活跃用户超千万,付费用户爆炸式增长,公司客户粘性不断提升,未来商业模式逐渐转化,Slack的营收增长潜力较大,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化蕴藏着巨大的盈利能力。
大型工具集成的开放平台,紧跟客户需求,用户扩展快且黏性高。Slack的鲜明卖点即平台中与第三方及内部构建的软件应用程序的集成,1,500多个应用可被支持;另外,人工智能的加入,让Slack用户能够轻松搜索企业巨量已有信息。针对不同的行业,Slack做了精细化的服务,以增加增对性与适用性。在短短几年内,该公司付费用户与活跃用户实现爆炸式和传染式增长,个体组织内使用习惯养成较快,用户粘性很高,市场规模较为稳定。
SaaS市场及协同办公领域爆炸式发展。SaaS行业中协同办公领域主要经营TOB业务,为各种规模及行业的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规划、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办公沟通等服务。而随着企业体量的扩大及部门管理的精细化、程序化,协同办公的必要性相比于往常几何倍增长。公司是SaaS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催化剂。企业协同办公需求激增;SaaS行业赛道细分。
主要风险因素。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新进入者加剧竞争的风险;公司研发成本与应收背离的风险;企业级服务推广低于预期。WORK
据6月25日消息报道,摩根大通开发的数字货币“JPM Coin”最早或将在今年开始试运行。
摩根大通在2019年的“JPMorgan Chase 2019 Investor Day”上对该项目进行披露称,这是摩根大通以国际结算领域为核心的重要项目。作为一种用于即时结算的数字货币,其模型类似于采用DLT技术的虚拟货币。
摩根大通最初披露的目标客户中包含其主要客户,而根据最新报道,除了欧洲、美国和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客户也表现出对此项目的兴趣。
据报道,此次的试运行瞄准了摩根大通的大客户,而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过去的发言中还能看出,此项目将专注于未来的商用目的和一般采用的可能性。尽管摩根大通披露了试运行JPM Coin的可能性,但据悉在相关法规方面尚且存在一定的障碍。摩根大通表示,需要对其业务所在国家的法规予以应对,这同时也是未来的课题。
6月25日,“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华为Mate 20 X 获得中国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该款双卡双待手机支持SA/NSA双模5G网络,以及4G、3G、2G网络。5G NSA是非独立组网,是在4G核心网基础上进行升级;5G SA为独立组网,基础设施的铺设上需要更多投入。
目前,华为已经公开宣布了两款5G机型。Mate 20 X 5G于今年6月在英国上市,售价999英镑;而可折叠屏手机Mate X 5G版售价为2300欧元,预计将于今年年内上市。拿到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意味着华为Mate 20 X 5G版有望成为首款国内上市的5G手机。
2019年被称为“中国5G商用元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颁发了深红色的5G商用牌照。 当日,中国移动公布了《2019年核心网支持5G NSA功能升级改造设备集中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信息公告》。在这份核心网采购大单中,华为的中标数量最多,其他中标方还包括中兴、爱立信和诺基亚。
在5G终端领域,华为也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玩家”。
6月11日,中国移动公布了5G终端(测试版)采购计划。公告显示,此次中国移动将采购1.71万台5G设备,包括10100台5G手机,以及7000台5G CPE终端。CPE终端即5G信号中继设备,插入5G通信卡后,可将5G信号转换为Wi-Fi局域网。在5G手机和CPE终端的采购中,华为都占据最大份额。
今天,华为“5G is ON”峰会在上海召开,主题为“5G部署拉动中国数字化升级”。华为公司常务董事、运营商事业部总裁丁耘表示,截止目前,华为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50份5G商用合同,5G设备发货量已经超过15万套,这些合同来自于韩国、瑞士、英国、芬兰等国家,全球2/3已发布5G商用网络由华为部署。
“3G到4G切换的速度远远快于2G到3G ,所以今天4G到5G的切换也会远远快于3G到4G”。今年3月31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在2019中国IT领袖峰会上表示。
余承东认为,在今年秋天或明年,5G或将实现大规模商用。但截至目前,各大运营商的5G基站建设、网络覆盖以及资费方案仍亟待完善。
除了在桌面、移动市场上抢Intel份额之外,AMD还在数据中心市场上跟Intel抢饭碗,7nm、Zen 2的第三代锐龙3000系列桌面处理器登场后一个月,AMD就将发布同样基于新工艺新架构的第二代EPYC霄龙服务器处理器,最多达64核心128线程,同样延续超高性价比优良传统。
AMD第二代EPYC霄龙处理器使用7nm工艺制造,采用CPU与IO核心分离的模块化设计,将8个8核处理器核心、1个14nm工艺的IO核心封装到同一基板上,实现最高64核128线程,IO核心则整合了PCIe 4.0、DDR 4内存控制器等耗225W,相比一代旗舰霄龙7601,核心线程数翻番,三级缓存容量增加3倍,最高频率提高了200MHz,热设计功耗却只增加了45W。
近日,一家名叫 2Compute 的比利时硬件零售商,曝出了霄龙系列产品的售价、缓存、以及睿频时钟速率等信息。
据悉,AMD 计划向市场推出 64 / 48 / 32 / 24 / 16 / 12 / 8 核心的新款 EPYC Rome 处理器,且其中大部分都有三种衍生的配置选项,包括较高端的双槽兼容版本、普通单槽版本和价钱实惠的入门版本。
这批处理器的售价从510美元到7800美元不等,但最吸引人的莫过于64核/128线程的 EPYC 7742,5000美元起步。
相比之下,Intel目前的顶级旗舰至强铂金9282拥有56核心112线程,最高频率3.8GHz,热设计功耗高达400W,价格没有官方数字估计要2.5-5万美元。
在核心数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MD32核心霄龙处理器的成本,较英特尔28核心版本要优惠29%,在价格上可以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过能否打破英特尔的优势地位,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摩根士丹利“末日预言家”迈克尔•威尔逊周一表示:“随着经济数据的不断恶化和美联储鸽派立场的加强,市场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
事实上,摩根士丹利商业状况指数(Morgan Stanley Business Conditions Index)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单月跌幅。
威尔逊表示:“分析师的信心正在下降,接下来PMI数据和盈利预期也将开始出现下调,这仅仅是个开始。”
当前摩根士丹利商业状况指数(MSBCI)已经接近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值。历史数据显示该指数与ISM新订单和股市走势密切相关,从该指数的下行来看,ISM新订单和标普500指数正面临下行风险。
MSBCI显示,未来几个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将开始走低,预计同比下降约25%。换句话说,如果摩根士丹利的指标是正确的,那么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摩根士丹利警告称:“现在预计,主要股票指数将下跌约10%。”
制造业PMI新订单每25%的下跌通常伴随着标普500指数下跌8%。假设未来几个月出现这种情况,标普500指数或跌至2600-2650区间附近。
除了MSBCI以外,还有其他几个指标表明,经济衰退在上半年某个时候已经开始。首先是摩根士丹利的美国经济周期指标,该指标在4月(而非5月)进入“衰退”阶段。
此外,摩根士丹利的领先指标不仅出现了令人震惊的盈利衰退,也在4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且没有任何触底迹象。
更令人担忧的是,直到最近,美国经济中最强劲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也开始受到冲击,中小企业的就业增长出现大幅下滑。
威尔逊指出,从2014年开始,美联储已经“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事实上,根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影子”联邦基金利率,当前的紧缩周期表面上是将利率上调了225个基点,但实际利率已经大幅上升了625个基点!
另外威尔逊重申了他两周前的观点,即美国10年-3个月国债收益率差值曲线或在11月份到达底部,并开始完全反转。随后的陡峭走势将会压垮市场。
波动率指数VIX将在40左右见顶,然后才会开始正常化。
当前股市可能已经触顶,更大的回调或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在美国无法解决企业盈利衰退的负面连锁反应情况下,不利的贸易政策将扩大经济衰退的影响,不断走低的经济数据显示,现在是时候做一些防守的避险投资了。
本月9日,美国航空公司宣布将延长737MAX的禁飞期至9月,这代表着美航每天仍有大约115次航班被取消。此外,波音自4月起已连续2个月没有收到新订单。就在眼下的危难之际,波音不得不将救援的目光转移到国外
美国航空集团CEO道格-帕克(Doug Parker)周三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被停飞的波音737 MAX飞机“很有可能”在8月中旬恢复飞行。
上周日,美国航空宣布将其737 MAX机队的停飞时间延长至9月3日。但帕克周三表示,这一决定仅反映了机组人员的每月调度计划。
他说:“没有人应该认为这是我们认为该型号飞机在8月19日前还没有准备好(复飞)的迹象。”
较早时美媒援引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一位高级官员的话称,波音737 MAX可能于12月复飞。但FAA一位发言人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有3位华尔街的分析师表示,自5月17日以来在纳斯达克(Nasdaq)公开交易的中国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股价可能在未来12个月大幅上涨。
他们的目标价从21美元到27美元不等,其中给出目标价最低的是IPO承销商之一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27美元的价格意味着比周二的价格上涨53%。
背后的故事
瑞幸咖啡(LuckinCoffee)(股票代码:LK)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上市,在回落之前迅速飙升。周二晚些时候,其美国存托股票的交易价格为17.60美元,当日下跌4.6%。标准普尔500指数变化不大,
Luckin正在挑战星巴克在中国新酿咖啡市场的主导地位。它的目标是吸引普通的千禧一代——而不是星巴克更富裕的中上阶层——以更便宜的价格、大量的促销、快速送货和移动订购来吸引他们。
自2017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在快速扩张。根据Luckin提交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文件,截至今年3月,该公司在中国28个城市拥有约2370家门店。该公司计划到2019年底再开设2500家门店,并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咖啡网络。
尽管如此,与许多初创公司一样,该公司仍深陷亏损。尽管去年的收入为1.253亿美元,但Luckin的营业亏损为2.381亿美元。怀疑者想知道,一旦取消促销折扣,它是否能保持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特别是如果星巴克加大营销力度,它是否能盈利。
新观点
周二,三位分析师开始对Luckin发布报告。Needham的Vincent Yu和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Eric Gonzalez对该股的评级为增持或买入,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分别为27美元和22美元,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Lillian Lu对Luckin的评级为“持有”,目标价为21美元。
展望未来
Gonzalez在周二的报告中表示,Luckin Coffee去年的广告产品总收入几乎占其总产品收入的一半,这将继续推动其客户数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他预计,Luckin今年的收入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到2021年将达到250亿元人民币。
他写道:“比2018年增加30倍的收入将是一项壮举。”“但考虑到该公司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国以外的咖啡)中的独特定位、有限的直接竞争、技术领先的平台,以及在质量、价格和便利性方面的战略优势,这一点可能是合理的。”
随着业务的增长,成本效率也应该提高。Gonzalez预计,今年剩下的时间里,Luckin的广告支出将占销售额的18%,2020年销售额的6%,2021年销售额的3%。他说,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越来越多,促销折扣减少,Luckin还应该能够在未来2至3年内提高其有效销售价格。“我们预计,该公司将在第三季度实现接近持平的门店利润率,并在2021年初实现正营业利润。”
他的22美元的目标价将使Luckin的估值是2021年预计收入的1.5倍,是每股预期收益的13倍。这比现在的1.3倍和11倍有所上升。
一家拥有企业外包服务的以色列公司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把自由职业者的能力和企业匹配,将于周四6/13/2019登陆华尔街,fiverr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普通股,股票代码“FVRR”。
IPO条款
总部位于特拉维夫的Fiverr International Ltd计划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中提供5,263,158股股票,根据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F-1申请,每股的价格估计在18美元至20美元之间。
由于Fiverr是一家新兴成长型公司和美国联邦证券法规定的外国私人发行人,因此可以利用减少公开披露的规范。
主要承销商是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美林证券和瑞银集团发行。
公司
Fiverr成立于2010年,其简单的想法是为人们提供购买和销售数字服务的平台,Fiverr被视为竞技场中的关键角色。它拥有一个数字市场,具有全面的SKU类服务目录和连接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查找和订购”流程。
该目录包含200多种服务列表或Gigs,每个Gig都有明确定义的范围,持续时间和价格,以及买方生成的评论。
自成立以来,Fiverr表示,它在其平台上为550多万买家和超过830,000名卖家提供了超过5000万笔交易。
“我们估计仅在美国,我们的总市场机会约为1000亿美元,”该公司表示。
财务
Fiverr报告截至12月的财政年度收入为7550万美元,高于一年前的5211万美元。截至2019年3月的季度,该公司的收入为2376万美元。
Fiverr通过交易和服务费产生收入。
该公司一直亏损,损失从2017年的每股3.04美元扩大到2018年的每股5.42美元。在2019年3月季度,它报告亏损1.26美元每股。
自5月21号谷歌宣布不再对华为设备提供谷歌服务之后,华为鸿蒙系统的消息便在不断冒出。前段时间,外媒更是提前曝光了鸿蒙系统界面截图。而最近,鸿蒙系统又紧锣密鼓的在世界各地注册商标,种种行为都预示着华为鸿蒙OS真的要来了。结合余承东给出的消息来看,华为鸿蒙OS应该会在8月份与麒麟985一同发布。Android vs hongmeng
随着鸿蒙OS发布日期不断临近,安卓系统也变得如临大敌一般。距离谷歌放弃华为仅半个月时间,谷歌方面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谷歌官网已将之前被删除的华为Mate20 Pro悄悄的加回到安卓Q名单当中。同时据《金融时报》报道,谷歌正在积极为华为争取安卓系统豁免权。种种迹象都表明,安卓并不希望鸿蒙OS诞生。
不少分析师指出,鸿蒙OS很可会成为安卓系统的最大对手,既然如此,华为的鸿蒙系统和谷歌的安卓系统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按照目前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华为OS将会兼容安卓和web应用。这意味着安卓软件在华为鸿蒙系统中将得以正常使用。不过,华为鸿蒙系统将会加入方舟编译器,使用全新的软件编译方式,手机启动更加高效,软件运行速度也更快。
其次,华为鸿蒙系统将会有更加完善的软件环境。因为除了原有安卓软件外,华为鸿蒙系统还可以开发属于自己的软件。在此前曝光的系统截图中,不少网友都注意到了绿色安卓联盟的字样。该组织是华为联手BAT以及网易一同成立,在四位国内顶尖互联网巨头帮助下,鸿蒙系统的软运行环境消费者完全不必担心。
最后,华为鸿蒙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广。此前余承东讲过,华为鸿蒙系统并不会只用于手机。该系统是为下一代技术而研发的产品,平板、电视、电脑以及导航仪都可使用该系统,相比安卓,华为鸿蒙OS其实更像是iOS。他拥有自己的应用体系,并且自成一派。而巧合的是,谷歌当前也在打造一款全平台操作系统,未来操作系统市场很可能会呈现出安卓、iOS以及鸿蒙OS三足鼎立的局面。
近日外媒了解到,亚马逊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关闭其在美国的Amazon Restaurants食品配送服务。
Amazon Restaurants最早于2015年在西雅图推出。亚马逊将该计划扩展到20多个美国城市,后来又扩展到伦敦。这项服务允许Prime会员通过Amazon Restaurants网站或Prime Now购物应用程序获得送货上门的服务。
但亚马逊在去年11月关闭了在伦敦的这项服务,并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关闭其在美国各地的食品配送服务。
“截至6月24日,我们将关闭在美国的Amazon Restaurants业务,”亚马逊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受此决定影响的少数员工中,许多人已经在亚马逊找到了新的角色,尚未找到新岗位的员工将得到个性化的支持,以在公司内部或外部找到新的角色。”
亚马逊还将于6月14日关闭Daily Dish,这是一家于2016年推出的工作场所午餐配送服务。
不到一个月前,亚马逊领投了英国食品配送创企Deliveroo规模为5.75亿美元的融资。
亚马逊此前曾在2018年1月宣布裁员。但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又将送货服务扩展到了新的城市。
直到上个月,该公司一直在更新Amazon Restaurants的博客,其Twitter订阅仍然活跃。此外,Amazon Restaurants团队最近在2月份仍发布了招聘信息。
自从十多年前亚马逊在西雅图推出食品配送服务AmazonFresh以来,亚马逊就一直涉足食品配送。该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一项外卖服务,让客户使用现已失效的Amazon Local应用程序来订购食品。随后,亚马逊开始允许顾客通过Amazon Local直接从餐馆订购食物,由亚马逊提供食品配送服务。
目前还不清楚亚马逊的餐厅外卖业务还剩下哪些举措。该公司目前仍通过Prime在美国近100个市场提供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食品杂货。
Amazon Restaurants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后选择关闭,这也是这家电子商务巨头有史以来难得一见的撤退。
食品配送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Uber、Grubhub和Doordash等公司近年来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三家公司合计占有美国食品配送市场份额的75%以上。
Uber Eats公司成立于三年多前,目前在全球500个城市运营,去年的收入为14.6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5.87亿美元,201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5.36亿美元。
福布斯称Uber Eats是该公司的“秘密金矿”,并在上个月的公司财报中公开表示,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称食品外卖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品类”,并预测这项业务最终可能会超过Uber叫车服务。
今年早些时候,Uber在其IPO文件中把亚马逊列为优步的竞争对手。
Motley Fool数据指出:与此同时,Grubhub第一季度的收入达到3.24亿美元,同比增长39%,尽管其营业利润下降了10%以上。最新消息:Grubhub的股票周二早上上涨了6%。
投资者们仍在继续对食品配送公司下大赌注,Doordash上个月获得了6亿美元融资,估值为12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