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全球第三大邮轮运营商挪威邮轮(NCLH)为旗下三个品牌订购了8艘新船,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订单。
该订单将在2030年到2036年的10年内交付4艘20万吨级的船舶,每艘可容纳5000名客人。大洋洲邮轮(Oceania Cruises)将在2027年和2029年接收两艘总吨位为8.6万吨的邮轮,每艘可容纳1450名客人。丽晶七海(Regent Seven Seas)将在2026年和2029年接收两艘总吨位为7.7万吨的邮轮,每艘可容纳850名客人。挪威邮轮目前运营着一支由32艘船组成的船队,可容纳超过6.6万名乘客。这些船将由意大利造船厂Fincantieri制造。
除了新船,该公司还在其位于巴哈马群岛的私人岛屿上的Great Stirrup Cay港口增加了一个新码头。该码头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工。
挪威邮轮CFOMark Kempa表示,“我们预计这些战略投资将确保我们的增长轨迹,显著提高我们的盈利状况,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提高股东价值。凭借包括交付前融资和适度的初始分期付款在内的有利支付结构,我们仍然预计到2024年底,净杠杆率将较2023年大幅降低1.5倍。”
上个月,挪威航空报告称,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2023财年的收入增长了32%,而每名乘客邮轮日的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17%。此外,2023年底的预售票销售余额达到创纪录的32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5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随着监管环境的改善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日,全球知名投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发布报告,首次对中国金融科技行业进行全面覆盖,并对行业领军企业奇富科技(QFIN)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4.5美元,展现了其对奇富科技未来增长潜力的信心。
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指出,尽管金融科技行业在过去曾面临较严的监管环境,但当前监管环境已趋于稳定和常态化。中国政府明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金融数字化的政策导向,为金融科技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技术进步,尤其是AI的快速发展,正引领新一轮金融创新,金融科技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在行业领导者的优势方面,报告强调,大型企业在更严格的监管环境中可能获益更多。这些企业凭借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和资本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监管要求,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奇富科技作为中国领先的信贷科技平台,正是这样的行业佼佼者。
报告指出,奇富科技凭借在在线信贷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风控技术能力,展现出了强大的业绩韧性和良好的增长前景。公司通过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为消费者及小微企业更为有效地提供信贷服务,成功匹配潜在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伙伴,优化了贷款审批流程和贷后管理策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奇富科技的轻资本模式在提升新贷款量和改善贷款匹配精度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2023年撮合放款规模中,约57%的放款为通过轻资本模式等技术解决方案所提供,此类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服务帮助公司有效化解了不利环境下的风险,增强了公司盈利的稳健性。
同时,奇富科技在保持贷款质量方面也表现出色,通过积极调整贷款组合和改进贷款回收流程,成功控制了逾期率,为公司的长期增长和盈利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分红方面,奇富科技在202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宣派每ADS 0.50美元和0.58 美元,2023年分红总额为1.7 亿美元。回购方面,公司自2023 年6 月20 日至2024 年4月2日期间已累计回购价值为1.499798亿美元的ADS,2023年股票回购计划基本执行完毕。公司在2024 年3 月12 日宣布,未来12 个月将新增3.5亿美元回购计划。这些资本市场的积极举措,对于公司股价将构成有力支撑。
德意志银行认为,尽管金融科技行业仍面临一些潜在风险,如监管或有不确定性、信用环境更加严峻等,但随着中国消金行业的扩大和政府对居民消费的刺激,奇富科技凭借其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突出的市场地位,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展示出更高的增长空间和更好的盈利能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最近加入微软(MSFT)领导该公司消费者人工智能部门的Mustafa Suleyman宣布,这家科技巨头将在伦敦开设一个新的人工智能中心。
Suleyma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这对微软人工智能和英国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作为一名在伦敦出生和长大的英国公民,我很自豪能在这里共同创立并建立一家尖端的人工智能企业。我非常了解英国卓越的人才库和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我很高兴能代表微软人工智能向英国做出这一承诺。通过与英国政府、商界和学术界的思想领袖的密切合作,我知道,英国致力于负责任地推进人工智能,并以安全第一的承诺推动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我们在英国开设这个中心的决定反映了这一雄心。”
据了解,Suleyman上个月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加入微软,帮助领导该部门,该部门将专注于开发Copilot、必应(Bing)和Edge等产品。Suleyman之前曾创立DeepMind,该公司后来被谷歌(GOOGL)收购。
曾在Inflection和DeepMind工作过的Jordan Hoffman将领导该中心。微软没有透露新中心将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近几个月来,微软对英国的公开评论更为积极,尤其是在该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试图阻止微软收购电子游戏发行商动视暴雪之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黑石(BX)正接近达成一项将欧舒丹(00973)私有化的交易,可能终结这家全球化妆品公司在港交所长达14年的上市状态。
其中一名人士称,该私募股权公司可能会与欧舒丹控股股东亿万富翁莱诺德·盖革(Reinold Geiger)联手。这些知情人士称,相关交易最快或于未来几天内发布公告。欧舒丹周二盘前宣布停牌,等待有关收购守则的公告。
上述人士说,虽然商议已进入后期阶段,但仍可能被推迟,甚至破裂。其中一位人士说,黑石也可能成为此次收购中的少数股东。黑石代表拒绝置评,欧舒丹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据外媒2月报道,黑石一直在考虑竞购欧舒丹,并已进行了初步尽职调查。该公司市值约为436亿港元(56亿美元)。交易所文件显示,欧舒丹董事长Geiger最终控制的一家公司拥有该公司70%以上的股份。
欧舒丹由法国人奥利维耶·鲍桑(Olivier Baussan)于1976年创立,他最初从普罗旺斯乡间的薰衣草等植物提取精油,并在当地市场销售。1994年,Geiger成为公司的少数股东,但他表示,公司业绩不佳促使他开始在公司工作,以保护自己的投资成果。
他将欧舒丹扩展至全球,称在对亚洲地区的职业道德印象深刻后,决定进军亚洲。起初,这一战略进展艰难,审计师警告称,糟糕的业绩可能将危及整个公司。2010年,欧舒丹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上市(IPO),目前在全球90个国家拥有8个品牌和大约3,000家分店。然而,它在亚洲的收入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而美洲则是其增长最快的地区。
目前,欧舒丹在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欧莱雅和雅诗兰黛等全球品牌都在中国面临挑战。虽然在2021和2022财年,中国是该品牌销量最大的市场,但去年已被美国超越。近年来,该集团的利润也在下降,在截至2023年3月的财年中,欧舒丹的利润同比下降51%,而在截至9月的六个月中,利润下降3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依靠政府福利购买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美国人正在削减开支,促使卡夫亨氏(KHC)和康尼格拉(CAG)等食品制造商在多年价格上涨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战略。
零售商折价以保销量
许多最大的包装食品和饮料制造商的销量都在下降,部分原因是低收入消费者——通常年收入不到3.5万美元——从零开始制作食物(使用原材料和基础食材)、而不是使用已经加工或预制的食品,或者只是买得少了。根据美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到2022年,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黑人家庭和21%的美国白人家庭属于这一类别。
美元树(DLTR)首席执行官Richard Dreiling在3月13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预计SNAP(食品券)福利的减少将是逆风。”Dreiling指的是美国政府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该计划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帮助他们负担得起食品杂货。
例如,在Circle K便利店,使用食品券的人的销售额比去年下降了40%。在3月21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经营Circle K的Alimentation Couche - Tard公司首席执行官Brian Hannasch表示:“我们可以从地理位置上看,哪里的消费者收入较低,我们的业绩就更差。”
康尼格拉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为了吸引那些再也买不起快餐的美国人,康尼格拉公司将于5月底推出新的宴会鸡肉馅饼,6份售价6.99美元。鸡肉三明治是快餐连锁店的首选。
尼尔森智IQ健康副总裁Sherry Frey表示,低收入消费者比富裕消费者吃的农产品和鲜肉更少。Frey表示" SNAP和WIC消费者(妇女、婴儿和儿童)肯定在寻找物有所值的东西——政府为妇女、婴儿和儿童提供的食品福利。不幸的是,如此多的SNAP和WIC购物者食品没有保障,他们也在寻求食品银行补贴。”
在纽约分销新鲜食品公司City Harvest的首席政策和运营官卡Carlos Rodriguez指出,那些勉强维持生计的人正在购买“货架上任何可以伸长、伸长的东西,以喂饱可能坐在餐桌旁的许多张嘴”。Rodriguez称,他们“放弃了你通常想要的新鲜营养食品”。
消费品公司对价值和折扣的新重视,与它们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的战略截然相反,当时它们专注于高端产品,宣传新口味和新选择,以证明价格上涨是合理的。毕马威美国消费者和零售业负责人Duleep Rodrigo表示,现在食品公司必须“确保它们吸引了有价值的买家回到自己的行列;如果没有这个关键市场,他们就无法获得销量”。
高管们表示,一些消费者放弃了爆米花等低热量零食,转而选择更能填饱肚子的零食。好时公司(HSY)推出了大袋的Skinny Pop,每盎司比小袋便宜。百事公司(PEP)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在开展新的宣传活动,以推广其竞争品牌Smartfood。可口可乐(KO)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已经增加了1.25升苏打水的促销周数,作为其价值捆绑的一部分,旨在吸引对价格敏感和低收入的消费者。
日清食品美国分公司首席执行官Brian Huff在3月18日的一次采访中说,日清食品去年的同类产品销量下降,其产品如杯面售价不到1美元。例如,该公司正在佛罗里达州的Publix投资买一送一的交易,以及其他鼓励所谓的食品储藏室装载的促销活动。
杰富瑞在4月3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在疫情期间长达数年的中断后,卡夫通心粉和奶酪制造商卡夫亨氏、谷物公司家WK Kellogg(KLG)和销售品客薯片的家乐氏(K)等食品公司纷纷加大了折扣。
同时,康尼格拉首席执行官Sean Connolly在4月4日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康尼格拉的折扣策略是让折扣变得更频繁,而不是深度折扣。Connolly称:“我们可能会投资以降低一个关键的价格门槛。例如,对通常定价在3.25美元至2.99美元的商品进行折扣。这是一个很小的折扣,但可以让它更具激发性,因此更有效。”
高管们说,低收入消费者面临的财务压力体现在他们购买的东西上:蛋白质和更多以玉米为主食的零食。康尼格拉公司负责需求科学的高级副总裁Bob Nolan指出,康尼格拉公司以玉米为原料的零食Andy Capp's的销量“增长了20-30%”。他说,David Seeds这样的葵花籽零食“可以让你看一场完整的棒球比赛”,“卖得很好”。斯马克(SJM)的首席财务官Tucker Marshall表示,该公司Jif花生酱的销量持续上升,他表示,Jif花生酱“提供了一种非常划算的蛋白质形式”。
折价或侵蚀利润率
在四季度零售股财报中也可看出,消费者寻求“折价交易”,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来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等待折扣价格。沃尔玛高管们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低价的商品销量正在上升;这家零售商正在全店降价,包括一般商品和一些关键的杂货产品。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根据分析,去年感恩节周末期间,每笔订单的平均数量增长了10%,而平均订单金额仅增长了2%。麦肯锡的报告也指出,近八成美国人进行了消费降级。
折扣连锁店TJX的亮眼业绩与面向高端市场的梅西百货疲弱业绩也是一个例子。TJX旗下经营着T.J. Maxx、Marshall’s、Sierra和HomeGoods,该公司已经成为折扣价领域事实上的领导者它有能力提供各种高端品牌产品,并吸引那些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寻求更便宜选择的高收入购物者。去年,该公司多次上调销售和利润预期。相比之下,旗下拥有多个高端品牌商场的梅西百货公布的2024年盈利指引不及预期,还宣布拟关闭150家门店。
折扣的大量使用可能会让一直担心竞相降价的零售商感到担忧。折扣策略的使用可能会侵蚀零售商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在美国反通胀趋势的持续进行,零售商的销售额可能放缓;过去几年,这些零售商已多次将成本上涨转嫁给了消费者,这为它们带来了更高的销售额。而且,美联储最新经济褐皮书也指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越来越敏感,企业发现更难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投入成本仍然很高,可能需要提高价格才能维持利润。TJX也表示正在为未来一年更加艰难的竞争和不确定的增长轨迹做准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政府计划向有着“全球代工之王”称号的台积电(TSM)提供高达66亿美元的直接拨款补助以及至多5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5nm以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工厂,以帮助全球最顶级芯片制造商在美国建造更多的芯片工厂进而扩大产能,最终目的则在于将美国打造为芯片制造强国,加速实现拜登政府所期望的“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此前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已获得高达8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以及多达110亿美元的特殊贷款支持。
根据美国政府周一宣布的初步协议,台积电将在亚利桑那州最大城市凤凰城建设第三家大型芯片工厂,此前在该州宣布建造的第一家以及第二家大型芯片工厂预计将分别于2025年和2028年进行大规模投产。台积电乃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APL)、英伟达(NVDA)以及AMD(AMD)等芯片设计巨头们的最核心芯片代工厂,美国政府的该补贴计划总计将支持台积电在这三家美国芯片工厂的投资超过650亿美元。
据了解,台积电在美国的第三个芯片制造基地将采用下一代2nm级别的工艺技术,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运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2nm级别的芯片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技术以及军事技术至关重要。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第一以及第二家芯片厂则专注于5nm以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预计将集中于3nm先进制程。
“顺便说一下,我们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美国大规模生产地球上最先进制程的芯片,与美国工人们一起开启生产。”雷蒙多在宣布补贴之前的一次简报会上告诉分析师。台积电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台湾的芯片工厂率先生产2nm芯片。
拜登政府的筹码——美国商务部正在分配39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拨款
英特尔此前已斩获高达补贴!“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步伐迅速加快
在美国政府《芯片法案》推出近2年后,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INTC)3月份宣布获得高达8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以及多达110亿美元的特殊贷款支持。据了解,英特尔所获得的补贴支持来自于2022年拜登政府所出台的《芯片法案》,该法案力争帮助芯片公司在美国建造更多的芯片工厂,将美国打造为芯片制造强国,实现拜登政府所期望的“芯片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英特尔目前可谓是“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一背景下的最大受益者。
台积电正式获得高额补贴,则标志着拜登政府2022年推动并通过的《芯片法案》推动美国芯片制造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即来自国外的芯片公司也有望获得高额补贴。补贴台积电赴美建厂可谓是该计划下宣布的规模最大的补贴项目之一,该计划拨出390亿美元的直接拨款补助,加上高达价值750亿美元的特殊贷款和担保,以说服芯片公司在未来将生产线陆续转移至美国进行建厂。
英特尔已经签署了一项近200亿美元补助和贷款的初步协议,而来自韩国的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预计将获得超过60亿美元的补助。美国商务部还向制造老一代芯片的公司给予部分补助支持,同时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宣布向美国存储巨头美光科技(MU)提供数十亿美元的一揽子在美工厂建造计划。
自拜登上任以来,来自全球范围的芯片公司已宣布在美国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投资份额最大的领域集中在台积电以及三星等芯片制造商,其中最大的集群出现在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以及纽约州。周一公布的协议是在美国商务部和台积电进行了数月的谈判之后所达成。按照市场份额计算,台积电目前是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合同芯片代工厂。
台积电董事长Mark Liu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芯片法案》所提供的资金将为台积电提供进行这项前所未有的投资的重大机遇,并为我们在美国提供最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的代工服务。”
台积电在凤凰城的工作给拜登带来了更多的政治风险。拜登在2020年以大约1万票的优势在亚利桑那州击败了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目前正寻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州再次获胜,以帮助确保拜登实现连任。虽然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是在特朗普执政的最后一年启动,但台积电在该州的项目与拜登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竞选信息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芯片产能亟需扩大,尤其是AI芯片产能远远跟不上需求
据了解,美国亚利桑那州已经从芯片法案中获得了一些最大规模的补贴,除了几十个供应链倡议外,英特尔还进行了大规模扩张。雷蒙多表示,台积电获得的拨款包括5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培训当地工人,并将创造高达6000个高科技制造业工作岗位和2万多个建筑工作岗位。
据另一名高级政府官员称,该项目预计还将受益于美国投资税收抵免。
台积电的美国建厂计划可谓经历挫折,包括与工会持续数月的冲突,导致第一家工厂的建设推迟。第二家工厂目前计划于2028年开始生产3nm,以及部分2nm芯片,此前由于市场状况和美国政府支持水平的不确定性,该工厂从2026年推迟到2028年。此外,至少有一家台积电的核心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商以劳动力困难为由,取消了计划中的亚利桑那州项目。
台积电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到任何承诺的资金援助,因为该公司将进入尽职调查期,然后才能达成最终的、有约束力的协议。然后,美国政府提供的这笔资金将根据建设和生产基准发放,如果台积电没有履行相关的协议,这笔资金有可能会被收回。
台积电在日本和德国还有其他正在进行的国际工厂建设项目。台积电今年为第一座熊本芯片制造厂举行了开业仪式,日本政府为其提供了高额补贴。
英特尔CEO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和有着“ChatGPT之父”称号的OpenAI CEO奥尔特曼近日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会议中心进行对话,双方强调世界势必将需要更多AI芯片以及更大规模的芯片产能。
奥尔特曼在会议上表示“事实的核心是,我们认为世界将需要更多芯片用于AI算力。这将需要全球在很多方面进行投资,这些投资规模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范围。我们现在还没有掌握足够的数据。”
在当下盖尔辛格称之为“芯经济(Siliconomy)”的浪潮中,他表示英特尔将利用市场未来对AI芯片以及其他芯片的狂热需求,来重新夺回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的领袖地位。盖尔辛格表示,英特尔愿意为任何公司代工芯片,其中也包括长期竞争对手英伟达与AMD,他还强调未来将为微软量产高性能AI芯片。盖尔辛格预测,到2030年,英特尔将主要通过满足对AI芯片的庞大需求,使其芯片代工业务达到全球第二规模,其规模可能仅略输于代工之王台积电。
当前AI芯片需求可谓无比强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也是如此,而AI芯片制程主要集中于5nm以及以下的先进制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最新预测,到2024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较上一年增长 25.6%,达到671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是2023年规模的两倍以上,达到1194亿美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近期发布的AI芯片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显示,预计到2032年涵盖CPU、GPU、ASIC以及FPGA等类型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约219亿美元激增至2274.8亿美元,2023-2032年复合增速接近30%。
“台积电之父” 张忠谋近日在台积电位于日本的第一家芯片制造工厂成立的开业仪式上表示,根据他与全球顶级芯片公司高管们的探讨,目前全球对于包括AI芯片在内的芯片产能需求无比庞大。张忠谋表示“这些顶级芯片公司几乎都在谈论,他们需要我们在全球建立更多的芯片制造工厂,需求不是几万片或几十万片晶圆,而是三座、五座甚至是十座大型的芯片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近日,受到积极行业消息的影响,半导体股票在美东时间周一盘中表现活跃,其中包括Arm(ARM)、美光科技(MU)和台积电(TSM)等。据了解,Arm和美光等公司获得了投行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目标价提升,而台积电则获得了美国政府资助用于建设芯片工厂。
Arm的股价在周一盘中上涨了3.6%,收盘价为129.25美元,而美光的股票在盘中一度上涨了5%,尽管最终收盘时下跌了0.5%,报122.95美元。台积电收涨超1%,报142.7美元。
KeyBanc上调半导体股目标价
据了解,KeyBanc Capital Markets最近对半导体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关注了英伟达(NVDA)、美光科技、Arm等公司。该行分析师John Vinh和Jim Long在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他们对行业的季度供应链调查结果呈现出复杂的局面。
其中,在模拟电子产品领域,他们看到中国市场正在复苏,尽管全球其他地区仍然低迷。此外,尽管目前全球的个人电脑(PC)需求基本持平,但iPhone在中国的需求减弱,而在印度则更为强劲;高端Android手机市场保持稳健,但中低端市场表现不佳。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虽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KeyBanc将英伟达目标价提高到1200美元,认为GB200可能自身就能创造900亿至1400亿美元的收入。此外,英伟达计划明年在台积电将其CoWoS容量翻倍,同时在中国对H20的需求“远超预期”,可能在今年产生90亿至12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但在周一,英伟达的股价下跌了1%,报871.33美元。
其次,由于市场前景的改善,KeyBanc分析师Vinh提高了Arm和美光的目标价。他表示,Arm在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和普及度不断增加,并指出这家芯片设计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和个人电脑领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Vinh还强调,英伟达的Grace CPU Superchips有望显著促进Arm中央处理器在数据中心的采用。同时,像联想这样的电脑制造商对基于Arm的个人电脑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而美光的HBM3e高带宽存储器产品优于竞争对手SK海力士的产品,并预计美光的HBM产品将受益于英伟达最新数据中心AI处理器的推出,该行分析师分将美光目标价格提高到150美元。Vinh预计,随着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美光在HBM方面的强劲地位,该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望重新评级,并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在Vinh覆盖的其他半导体股票中,他对Monolithic Power Systems(MPWR)和高通(QCOM)持更加积极的态度。但他特别指出,由于智能手机中5G的普及率已达60%,Skyworks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内容增长能力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KeyBanc将思佳讯(SWKS)的评级从“增持”降至“中性”。
台积电获美商务部116亿美元资金支持
美国政府计划向有着“全球代工之王”称号的台积电提供高达66亿美元的直接拨款补助以及至多5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立5nm以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工厂,以帮助全球最顶级芯片制造商在美国建造更多的芯片工厂进而扩大产能,最终目的则在于将美国打造为芯片制造强国,加速实现拜登政府所期望的“芯片制造回流美国”。此前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已获得高达8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以及多达110亿美元的特殊贷款支持。
根据美国政府周一宣布的初步协议,台积电将在亚利桑那州最大城市凤凰城建设第三家大型芯片工厂,此前在该州宣布建造的第一家以及第二家大型芯片工厂预计将分别于2025年和2028年进行大规模投产。台积电乃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APL)、英伟达(NVDA)以及AMD(AMD)等芯片设计巨头们的最核心芯片代工厂,美国政府的该补贴计划总计将支持台积电在这三家美国芯片工厂的投资超过650亿美元。
据了解,台积电在美国的第三个芯片制造基地将采用下一代2nm级别的工艺技术,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运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2nm级别的芯片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技术以及军事技术至关重要。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第一以及第二家芯片厂则专注于5nm以及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预计将集中于3nm先进制程。
对此,机构也看好,台积电在高效能运算(HPC)、人工智慧(AI)晶片处于领先地位,且与相关市场的领导者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可持续领先竞争对手如英特尔等。机构预估,台积电第二季尽管持续面临淡季影响,但受惠智能手机需求回补加上AI晶片需依旧强劲,第二季营收将持续增长,预估季增5%,毛利率则因3纳米放量,会呈现略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瑞士银行业巨头瑞银(UBS)自一年前救助陷入流动性崩溃困境的竞争对手瑞信(Credit Suisse)以来,一直在等待瑞士金融监管当局将如何保护瑞士免受该国仅存的大型银行破产的监管层面风险,而这一答案可能即将揭晓,瑞银可能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资本要求。有媒体报道称,瑞士政府将于本月公布监管“大而不能倒”类型大型商业银行的建议,这可能使瑞银面临更严格的商业监管规则。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而不能倒”通常指的是商业银行规模非常庞大,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的财政系统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政府不容忍,也不允许这些商业银行倒闭,哪怕出现金融危机也会全力兜底。一般来说,华尔街分析师们将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均纳入“大而不能倒”行列,瑞银近期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符合这一普遍意义上的“大而不能倒”银行。
不过,当金融市场出现悲观信号时,分析师们往往也密切留意那些市值超过百亿美元市值的商业银行的动向,它们与“大而不能倒”们交易关联性非常强,通常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了解,在这份预计长达数百页的监管建议报告中,瑞士大型银行的资本要求部分将受到特别仔细的审查,因此,瑞银可能将不得不额外筹集数百亿美元资金,以防范瑞信那样的崩溃危机。
“整体来看,瑞士政府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不能让瑞银破产,”圣加仑大学经济学家斯特凡·莱格(Stefan Legge)表示。“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将对瑞士经济产生绝对毁灭性质的影响。”
数据显示,瑞银约1.7万亿美元规模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是瑞士年度经济产出的大约两倍,对一个全球主要的经济体而言,瑞银的影响力对于瑞士来说非同一般。“如果瑞银破产,就没有本土竞争对手可以接手了,然而国有化的成本可能将破坏公共财政。”
据了解,瑞士下议院在2023年5月支持了一项动议,要求金融系统性相关大型银行的资产杠杆率达到15%,远高于欧盟、美国和英国。
基于高达790亿美元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即CET1),瑞银在2023年底的比率约为4.7%。
来自咨询公司Orbit36的分析师安德烈亚斯•伊塔(Andreas Ita)表示,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可能将促使瑞银需要筹集远超1,000亿美元的额外资本支持。
“这无法通过扣留利润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而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这样的资金几乎是不现实的,”伊塔表示。不过,他补充称,该行可能将采取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措施,减少信贷供应。
瑞银方面已开展大规模游说
很少有分析师预计会施加如此苛刻的条款,但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瑞银一直热衷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瑞银在发抖,”一位熟悉情况的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他指出,瑞银此前早已展开大规模游说活动,将在政界和官员中找到许多“敞开的大门”,并表示瑞银的游说活动将持续到最后一刻。
瑞银和瑞士政府均拒绝置评。
瑞士财政部长卡琳·凯勒-组特尔(Karin Keller-Sutte)r去年曾表示,更严格的资本要求即将到来,这将开启新的篇章。不过,她也表示,过度监管可能将会削弱瑞士与纽约、伦敦、新加坡和迪拜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能力。
“如果你想留在顶级联赛,你将无法避免在未来承担某些风险,”她表示。
瑞银方面则警告称,过高的资本金要求最终会损害瑞士消费者的相关利益。
瑞银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拥有过多的资本规模,你可能会惩罚股东,也会惩罚客户,因为银行服务变得更加昂贵。”
但是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瑞士政府今年有可能不会出台重大性质的改革措施。在政府提交法律草案之前,瑞士议会必须首先考虑任何建议。然后开始与银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磋商。
圣加仑大学经济学家表示,最终,政界人士不太可能给瑞银制造太多障碍。“这次没有B计划,主要政策可能将是一种希望——希望瑞银不会陷入麻烦。但希望不是一种策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面临整体需求放缓、来自其他品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对特斯拉(TSLA)冒出了许多的“负面评论”。为赢回大众信任,特斯拉CEO马斯克周五(5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当天,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宣布“特斯拉将在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产品。”据了解,该产品旨在利用自动驾驶技术,使特斯拉车辆能够自主接送乘客并收取车费。马斯克此前曾预测,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比人类驾驶的汽车更为普遍。
该消息发布后,特斯拉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5.1%,截至发稿,涨幅略微收窄至3.81%。2024年对特斯拉而言注定是坎坷的一年。今年以来,尽管受AI热潮推动,其他大型科技股都涨得风生水起,但特斯拉已经暴跌近34%。
在本周最新Q1交付数据发布后,华尔街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特斯拉“死忠粉”、美国投行Wedbush知名策略师Dan Ives称,“虽然我们此前就预计Q1交付会很糟糕,但(没想到会这么糟),这是一场难以解释的灾难。”
财经网站The Street Pro分析师Bruce Kamich表示,特斯拉“过去被认为是买入并持有的股票,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看起来就像是应该‘逢高卖出’的股票。”德银分析师则称,交付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差距证实了“在已知的生产瓶颈之外,可能还存在严重的需求问题”。
因此,现在如何为特斯拉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已成为马斯克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可能正因为如此,他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宣布这个消息,毕竟人们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期望一直是特斯拉高估值的关键。
马斯克自己曾经都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对特斯拉至关重要,他甚至表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特斯拉的价值将“基本上归零”。
除了Robotaxi,打赢这场翻身仗的另一个关键,应该就是特斯拉廉价车型Model 2(定价约为2.5万美元),马斯克认为这将吸引到更广泛的客户。为此,马斯克还刚刚与媒体打完“口水仗”。此前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特斯拉已放弃低成本汽车计划,转而全力以赴开发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对此,马斯克直接回应称“媒体在说谎”。不过他最新的言论可能表明,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优先于廉价车型Model 2发布。
文章来源于财联社 ;美股投资网财经编辑李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根据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K)周四发布的年度代理文件,激进投资者Bluebell Capital Partners已经向股东提出了一项提案,要求阻止Larry Fink同时担任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
这标志着Bluebells针对贝莱德的维权运动升级。据报道,在2022年,Bluebell入股了贝莱德,并呼吁换掉Larry Fink,因为该公司围绕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投资政策备受争议。
贝莱德提交的文件称,Bluebell目前正在寻求对董事会进行改组,并希望任命一位独立主席来加强监督。
Bluebell在一份支持该提案的声明中表示“首席执行官作为董事长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存在固有的利益冲突。贝莱德董事会内部缺乏独立监督,这可以从贝莱德的ESG战略及其实施之间的诸多矛盾和不一致中得到证明。”
但董事会不同意这种说法。文件称,让Fink同时担任这两个角色“对董事会和公司来说是最合适、最有效的领导结构”。
文件还显示,Fink在2023年获得了约2690万美元的薪酬,比2022年下降了1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