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通胀升至近四十年新高,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可能影响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美国人对于“经济衰退”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关注“经济衰退”不止是经济学家和投行分析师们,还包括大量美国普通民众,这也暗示着美国的消费者信心可能正越来越疲弱。
今年以来,无论是社交平台推特还是搜索平台谷歌上,人们对于“经济衰退”的关注度都明显上升。特别是在上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之际,更是出现了明显的高峰。
谷歌对“经济衰退”的搜索热度达到18年来最高
谷歌Trends的数据显示,上周在谷歌上“经济衰退”一词的搜索量创下2004年以来新高。
在过去90天里,关于“经济衰退”话题的谷歌查询量不断上升,并在上周美联储6月决议会议的前一天达到顶峰。
此外,谷歌Trends的数据显示,谷歌搜索“经济衰退如何影响普通人”的次数在过去一周也环比增加了180%,同期搜索“经济衰退是否会在2023年到来”的次数环比增加了两倍多。
对于大众来说,关于经济衰退的讨论中,更多人关注的是现在应该做什么财务决定。
目前,在谷歌上关于这一话题搜索最多的问题是“我应该在经济衰退之前做……吗”,比如“我应该在经济衰退前买房子吗?”、“我应该卖掉我的房子吗?”,以及人们是否应该从银行取出现金、兑现401(K)计划或改变他们的401(K)投资的问题。
推特第二季度“经济衰退”讨论度环比增加一倍
此外,根据社交媒体分析平台GlobalData的一份新报告,自今年年初以来,推特上围绕经济衰退的对话一直在增加。与今年第一季度(1至3月)相比,今年第二季度(4至6月)推特上对于经济衰退的讨论量环比增加了115%。
据称,自今年初以来,推特上已经出现了超过100万条包含“经济衰退”一词的推文。在最近的两次美联储会议后的6月16日和5月24日,推特上关于“经济衰退”的对话量也出现了激增。
尤其是在上周美联储宣布加息 75个基点之际,推特上的关于“经济衰退”的讨论出现了最明显的高峰。
GlobalData社交媒体分析师斯米塔拉尼特里帕蒂(Smitarani Tripathy)在声明中表示:“关于‘经济衰退’的负面情绪也比上季度增加了126%,因为人们担心,利率上升、供应链中断和通货膨胀率飙升给全球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导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应该指出的是,GlobalData统计的主要是推特上的“影响者”(Influencers,类似于网红大V)“的讨论内容,而该平台并没有透露判定”影响者时使用的标准。
但这份报告提及的“影响者”包括了众多知名金融分析师、教授和分析师,其中包括嘉信理财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利兹·安·松德斯( Liz Ann Sonders)和政治经济学家理查德·墨菲(Richard Murphy)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涨价难抑火爆!复苏从新能源车开始?上海:特斯拉单店1日40台,蔚来门店客流全恢复,上汽双班生产!这省又发大消息,规模1000亿!
电动车涨价抑制不住销量上升,中国新能源车市正在迎来新一轮旺季。
“现在订车的人非常多,很多人担心会再涨价,这周五这家店就卖了四十多台新车。”特斯拉上海太古汇店工作人员6月19日对上证报分析师说。
6月17日,特斯拉中国发布消息称,特斯拉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9万元至39.49万元,新车交付周期达到了20-24周。但是涨价和交付周期长并不能浇灭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看车购车热情,在分析师调研的特斯拉多家门店,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进店客人络绎不绝,订单量较之前大幅上升。
特斯拉上海太古汇店在6月17日特斯拉中国宣布涨价消息后,单店单日销售近50台新车
6月18日晚,在蔚来上海南京西路门店,进店顾客络绎不绝,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看车选车
不仅特斯拉迎来销售旺季,中国汽车新势力公司蔚来在上海的27家蔚来门店人员到岗率也已达100%,复市仅两周多时间,门店客流量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同时,随着上海周边物流运输的逐步恢复,蔚来在合肥的车辆也已经逐步转运至上海交付中心,包括蔚来ET7等新纯电动车型陆续交付到用户手中。
在克服的疫情影响之后,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车企智己汽车6月18日也启动了首辆智能电动车智己L7的交付,首批智己L7将陆续在各地智己汽车体验中心进行交付。“这个价位的智能电动车用户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岁,他们已经愿意选择电动车作为家庭第二台车了。”智己天安千树店的段虹宇说。
6月19日,在上汽乘用车上海临港生产基地,自动化设备正在安装电动车的车轮。作为上海市首批复工的重点企业,上汽乘用车在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抓紧复工复产已有包括智己、飞凡、荣威、MG名爵等四个品牌在内的近1.7万余辆整车陆续下线,并于6月18日正式开启双班制生产,基本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日常生产状态。
6月18日,上汽乘用车上海临港基地正式开启双班制生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6月18日表示,我国汽车生产全面恢复正常。2022年5月汽车产销已经实现50%以上环比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0.3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1.0%。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上证报分析师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正在快速恢复,进入火爆状态。疫情下私车出行的习惯拉动了新能源车强势增长,家庭第二辆车的安全出行意义重大,呼应了城镇居民在短途出行中对新能源车型的进一步认可和适应,同时,高端新能源市场仍待产销回升,新能源汽车后市预计将保持良好走势。
“退役潮”将启!这省宣布今年5000多吨动力电池“退役”!
近日召开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协调推进会透露,安徽已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国家溯源管理且成效明显,后期还将探索推进生活系统和生产系统循环链接。
“电池装配量近7万吨,预计2022年退役量超过5000吨,2025年退役量约在三四万吨。”安徽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安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土企业欲首创
“绿色零碳双循环”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安徽省累计上传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国家溯源管理综合平台新能源汽车89.7万辆,电池配套电量约43.2吉瓦时(4320万千瓦时)、电池配套质量超32万吨,江淮奇瑞等龙头企业溯源上传率均在99%以上。
与此同时,注册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22户,8户利用企业纳入监测范围。纳入溯源管理的综合利用企业,具备一定的梯次利用能力、再生利用能力,部分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也有投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计划。
另外,安徽还率先在全国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培育试点。其中,江淮汽车建立示范网点推进回收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国投安徽、广源科技等积极打通产业上下游合作渠道,创新一体化回收处理机制。
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加强回收渠道建设,提高电池回收能力。“目前,肥东国轩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投资建设电池回收、负极材料、电解液三个项目,实现了新能源产业链的闭环,该项目一期预计在本年实现投产。”
据了解,该项目开创了以电池回收为基础,充分利用动力电池产业链与化工资源,有望形成“全球首创绿色零碳双循环生态产业基地”的运营模式。
加快研究制定
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在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前期售出的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报废,业内认为,动力电池的“退役潮”即将到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动力电池超过20万吨,2021年,该数字约为32万吨,同比增长60%,在未来5年,退役电池将会高达80万吨。
不过,动力电池的实际回收率却不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率仅在10%左右。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日前带队赴中国铁塔公司开展专题调研时表示,要系统总结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加大动力电池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持续实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培育壮大行业骨干企业,推广成熟商业模式,不断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目前国内车载动力锂电池的两大主流方案。专业人士表示,从使用寿命测算,2022年之前,退役的多是磷酸铁锂电池,但今年之后,三元锂电池将是退役潮的主力,也更适合回收再利用。从布局来看,回收动力电池企业主要包括:以格林美、华新绿源、伟翔环保科技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企业;以宁德时代、天能锂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电池及储能企业;以比亚迪、北汽、蔚来等为代表的汽车厂商。
有机构预测,2030年电池材料回收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将是一条必行之路。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技术提升以及制度建设仍是当前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东部时间6月17日22:30(北京时间6月18日10:30),最后一届“巴菲特慈善午餐”正式结束。据eBay官网,此次“巴菲特慈善午餐”总计有43次竞标,最终的中标者出价为1900.01万美元(1.28亿人民币),远超2019年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创下的456.8万美元纪录。
巴菲特曾说过,“我人生有两个关键点:一次是降生,一次是遇到苏珊”。苏珊是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巴菲特午餐的创始人。2000年,热衷公益的苏珊牵线,希望巴菲特利用影响力拍卖与其共进午餐的名额,将善款捐给格莱德基金会,以此为那些无家可归者提供膳食、庇护所和医疗保障。
同年,第一届巴菲特午餐正式在线下开拍,起拍价为2.5万美元。一位互联网公司的电气工程师Pete Budlong以底价中拍。 第三年的中拍者是David Einhorn.那年,巴菲特午餐从线下转到线上的eBay,中标价一下从2.5万美元左右跃升至25万美元。
如今,巴菲特的午餐已经拍到了天价。虽然外界早有预感会创纪录,但1900万美元依然远超人们的预期。毕竟之前最贵的纪录也不过是457万美元。从最初的2.5万美元飙升到今天的1900万美元,这顿饭的价格在22年里翻了近760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定了!昨日,欧盟官宣修改有关虚假信息的行为准则。Alphabet Inc旗下的谷歌、Facebook Inc、Twitter Inc和其他科技公司等共计34家公司,必须采取措施打击其平台上的深度造假行为和虚假账户。否则,根据更新过后的行为准则,它们或将面临营业额 6% 的罚款。
本周更新!
部分修改与俄乌战争相关
欧盟委员昨日更新其关于虚假信息的行为准则,其中包括深度伪造和虚假账户等操纵行为的例子。委员会副主席维拉·朱罗娃(Vera Jourova)表示,本次欧盟决定处理信息造假,原因在于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与英国脱欧。
34个签署方包括主要的在线平台,特别是Meta、谷歌、Twitter、TikTok和微软,以及各种其他参与者,如小型或专业平台、在线广告行业、广告技术公司、事实核查机构、公民社会,或提供打击虚假信息的特定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的公司。加强后的行为准则旨在弥补前一的不足,在吸取其的业务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更有力、更具体的承诺和措施
该行为准则于 2018 年推出,现在为一项共同监管计划,监管机构和行为准则签署方共同承担责任。更新后的行为准则详细说明了,签署方必须处理的操纵行为示例,这些例子包括深度伪造和虚假账户。该守则称:“相关签署方将根据恶意行为者所采用的行为和策略、技术和程序 (TTP) 的最新证据,就其服务中不允许的操纵行为和做法采取、加强和实施明确的政策。”
六个月限期调整
否则将面临营业额6%的罚款
今年早些时候,欧盟27个国家共同推出了“数字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其中有部分内容与打击虚假信息相关。本次行为准则的修订将与这部分内容有所连接。
实际上,根据 DSA 规则,未能履行守则义务的公司可能面临高达其全球营业额 6% 的罚款。一旦他们签署了该守则,他们有六个月的时间规范自身行为。签署方必须采取措施处理包含虚假信息的广告,并提高政治广告的透明度。
“DSA 为打击虚假信息的行为准则提供了法律支柱——包括严厉的劝阻性制裁,”负责欧盟打击虚假信息的欧盟行业负责人蒂埃里·布雷顿 (Thierry Breton) 在一份声明中告诉路
他还表示,制裁可能包括禁止一些公司参与欧洲市场。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一贯违反规则,我们也可以考虑阻止他们访问我们的信息空间。”
但是也有批评的声音。欧洲商业电视和视频点播服务协会(ACT)等批评人士表示,修订后的《守则》存在严重缺陷。“这份报告并没有就限制‘不可容忍的操纵行为’作出具体承诺。承诺不过是一份遵守法律的笼统声明,这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法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摩根大通分析师Andrew Tyler在每日市场报告中写道,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达到3000点。这相对于当前点位还有18%的跌幅。
他在报告中写道,对于基本面投资者来说,问题在于估值:1.2023财年的每股收益预期是多少,2.合适的市盈率是多少?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在报告中绘制了标准普尔的市盈率情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市场指数在本世纪几乎没有低于15倍,但是有多次出现14.7倍的情况。
因此,Tyler写道:“假设将2023财年的EPS预估下调20%(即200美元至250美元),并采用15倍市盈率计算,标准普尔指数将达到3000点。”
Tyler表示,根据美联储的预测,今年还将加息175个基点,而市场预期是200个基点(7月加息75个基点,9、11月加息50个基点,12月加息25个基点)。
Tyler总结道:
“鉴于围绕美联储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市盈率的估值并不确定,因此财报季对于这些情况变得至关重要。”
而在两周之前,摩根大通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和全球研究联席主管Marko Kolanovic认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将避免衰退,他预计标普500指数年底将反弹至4800点左右。
尽管摩根大通有Marko这样的“死多头”,但摩根大通的CEO也警告投资者,要“准备好”迎接经济飓风。
此外,摩根大通交易员对美股表现提出三种想法:
1.美股反弹:科技股将会引领反弹,能源股表现不佳,市场相信美联储能控制住通胀,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会逼近3.0%。
2.熊市持续:美联储将会越来越“鹰派”,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能源表现强于大盘,科技股再度被做空。
3.其他想法:随着第二季度财报的发布,投资者会看到更多的差异。那些拥有竞争优势、定价能力和收益支持的公司可能会是表现最好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目标在2024年实现盈利的蔚来,今年在新产品的交付上可谓火力全开。
6月15日晚间,蔚来发布了全新产品——中大型5座SUV ES7,补贴前售价46.8万元起。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12/1987/1720mm,轴距2960mm.该车型是蔚来继ET7、ET5之后,第一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打造的SUV.这款车定位为5座中大型SUV,预计今年8月28日开始交付。
根据蔚来董事长李斌此前的发声,ES7直接对标竞品是宝马X5L。
按照规划,蔚来已经在今年3月起开始交付ET7,并将在9月交付ET5.算下来,蔚来将在今年一口气交付3款全新车型。这不仅对蔚来尚属首次,放在整个新造车行业,也算是前无古人。
归根结底,面对来势汹汹的理想ONE和小鹏G9,蔚来需要在中国人民最热爱的SUV市场快速推出新产品。同时,李斌为蔚来定下的“2024年实现盈利”的FLAG,也需要更多的高毛利车型才能支撑。于是,尽快发布并交付新产品,尤其是对既有SUV车型完成更新迭代,就显得格外重要。
只不过,作为一家用户企业,蔚来和李斌需要小心翼翼地不去触怒,那些刚刚下定866车型(ES8、ES6、EC6)的老车主们。
定位的倒挂
在过去与蔚来内部上上下下人士的交流中,大家一直将ES7作为一款“新车”来定义。
的确,新的平台,新的配置,新的外观……既然从头到脚都是新的,那么自然就是一辆新车。
但在将ES7和ES6从车型尺寸、配置和价格等维度进行了详细对比后,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ES7与其说是新车,不如说是ES6的跨平台换代。更令人感觉不解的是,原本相比ES6处于更高级别定位的ES7,性价比更高:在相同的配置下,后者比前者更加便宜。
首先来看尺寸。ES7与ES6都是5座SUV,前者相比后者在长度上多了14厘米,但轴距仅长了6厘米。而在宽度上,ES7和ET7一样,都是1987mm,比ES6略大。从这个角度看,两款车确实有区别,但相比之下没那么大。
这样细微的产品尺寸差异,在多数传统汽车品牌,是极其少见的,我们所熟悉的 BBA 品牌,不同的 SUV 产品型号,会用非常明确的尺寸差异划分出定位差异。
但 ET7,其实只比 ES6,大一点点。
接下来看价格。ES7标准续航电池包(75kWh)补贴前起售价为46.8万元,而配备了相同容量电池包以及主动式空气悬架的2022款ES6性能版为42.6万元,相差4.2万元。但是,ES7的“丐版”(即没有任何选装的车型)配置要比ES6同样的版本丰富得多。
让我们拆开了看详细部分。在866上需要选配的功能,例如20寸轮毂+轮胎、黑色超纤绒顶棚、NOP辅助驾驶全配包、前排座椅按摩通风带加热+后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香氛系统、HUD增强平视显示系统、高级音响系统、女王副驾等等配置,在ES7上都是标配。车主可以加钱选择的除了各种颜色的车身和卡钳等装饰元素外,就剩下了7500元的拖挂套装和4900元的语音助手NOMI Mate.事实上,蔚来在ET7上已经采用了类似的产品策略,即适度减少选配功能点,在提升产品性价比的同时降低供应链和产品生产制造的压力。
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幅降低了ES6乃至EC6的产品力。经过笔者在蔚来APP中的选配,当ES6选择了与ES7类似的上述配置后,补贴前售价已经高达51万元,比级别更高的ES7还贵近4万元。更不用说,ES7标配的激光雷达、高算力平台以及NAD自动驾驶功能等ES6无法选配的NT 2.0平台专属功能了。
一般来说,在汽车品牌中基本不会出现高级别车型性价比超越低级别车型的情况,毕竟在大多数汽车品牌的产品线中,越大的尺寸,代表越高级别的车型,越高级别的车型,意味着越高的定价以及对于厂商更多的利润。于是乎,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这种产品力和价格对比下,蔚来的一线销售们,该怎么劝消费者购买ES6呢?
小心翼翼的李斌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每年一个小改款,三年一个中期改款,五到七年彻底换代已经成了标准操作。每当换代前后,图便宜的消费者能买到库存老车得到实惠。而追新求异不差钱的用户也能提前下定,最快在上市发布会的第二天开上新车。但这其中,很多人忽略了经销商这一“落后势力”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以特斯拉、蔚来、理想为代表的国内外造车新势力的语境中,经销商似乎已经成了“落后”的代名词。价格不透明、服务不到位、过度维修与保养往往成为经销商们的原罪,为广大消费者所诟病。
不过对于车企而言,经销商的作用非常大,其过去最广为人知的存在价值往往是“承担库存压力”。说白了,车企不直接卖车给消费者,而是把下线后的新车卖给经销商,之后再由后者逐步销售给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
而很多人忽略的是,经销商在车型的产品迭代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在换代前后动态调节终端价格。
举例来说,每当有车型要进行改款和换代时,车企便会对经销商给出更低的出厂价,让经销商以更低的折扣吸引消费者购买老款车型。而这种折扣价,往往只有消费者到店询价后,销售人员才会一对一给出,外界无法通过车企官网或汽车之家等平台网站了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已经完成购车的客户,除非汽车厂商宣布“官降”,否则基本很难及时知道自己的车买亏了,从而“眼不见心不烦”。
更重要的是,前来购买打折车的用户也心里明白,自己买到的就是即将“过时”的老款车,既然占到了价格或者服务的便宜,即使马上到来的新款车配置再高,性价比再强,也基本不会去维权。而车企也能完成产品的新旧过渡,不至于新产品消息被放出伊始,就导致老车型滞销。
然而,以价格透明和品牌直销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基本都在更新换代这个坎上被绊倒过。
毕竟,特斯拉、理想、小鹏和蔚来等企业的车型价格明确写在网上,其产品价格调整以及新产品发布也都是全网同步进行的,中间不存在任何信息不对称。因此,当车企一端对产品升级换代或降价后,刚刚提车的用户就明白了自己成了“大冤种”,很有可能就会心生不满,纷纷积极要求车企“退差价”。相对应的,原本要下单购车的用户则会选择持币观望,等新车上市了再说。而这又可能就造成了车企在新产品交付前的一段时期卖不掉车。
但生产线总不能停下,上市公司的股东们也永远不能忍受企业利润的下降。因此,采用了直销模式的造车新势力们大多对产品换代和价格调整采取突然袭击的模式,毕竟只要合同不涉及诈骗,哪怕卖车第二天宣布降价也不违法。只不过,新品牌们需要面对消费者的泼天舆情罢了。
在2021年,频繁降价的特斯拉,以及突然公布了设计产品重大革新改款的理想汽车,都遇到了大量新购车用户的维权风潮。而早在2019年,小鹏汽车也因为旗下的G3车型突然进行了大幅提升续航里程的改款升级,而引发了新购车用户的众怒。
不过,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上述造车新势力们必须要面对的挑战。而如今,“产品更新”这个烫手的山芋,终于送到了李斌手上。毕竟,蔚来是一家“用户企业”,李斌作为CEO同样也是对用户进行服务的排头兵。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妥善操作,以便蔚来不要掉进前面三家车企都遇到过的坑里。
着急的蔚来
为此,蔚来必须在推出综合产品力与性价比超过ES6的新车同时,让购买了866产品的老车主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抛弃。为此,蔚来的“硬件升级”再次作为“大招”被祭出。
在发布ES7之前,李斌就在发布会上率先宣布了ES8、ES6和EC6的硬件更新计划。用户可以用最高12600元的价格,购买升级高通8155数字座舱计算平台、5G通信模块、800W像素行车记录仪摄像头、360度环视影像以及车舱内摄像头的硬件升级,以改善中控屏开机速度、泊车影像等功能体验。在这其中,用户可以支付最高10000积分抵扣1000元的方式进行支付。
此外,蔚来还在活动上顺势发布了2022款的ES8、ES6与EC6.不过这三款车除了将上述几项升级实现了前装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根据蔚来方面的计划,上述硬件更新方案和新产品计划预计将会在今年8月实现。就目前的用户反馈来看,似乎还没有刚提车的866车主进行维权。即使在6月15日的发布会直播弹幕中,也只有零星几位用户表达不满。随后,他们便很快被淹没在了一片抽奖打卡的弹幕中。
但是对蔚来而言,3款新车在大卖的同时,既有的866车型也不能销量断档。毕竟对于这家今年11月就将成立8年的公司来说,其在2022年的发展路径可谓压力重重。
在蔚来2021年度财报电话沟通会上,李斌曾将蔚来2022年的毛利目标定在了18-20%。而在今年一季度,蔚来的整车销售毛利率为18.1%,综合毛利率为14.6%,距离李斌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为此,蔚来的做法是尽快交付ET7、ET5和ES7等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高毛利车型,将其销量占比从一季度的17%提升到36%。而相比两款轿车来说,作为SUV的ES7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品售价,并实现更高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ES7在上市时面临的市场竞争,较866车型发布时更加激烈。在纯电动市场,同样主打智能化与豪华感纯电动中大型SUV小鹏G9正虎视眈眈。后者同样搭载了激光雷达,并拥有ES7不具备的800V高压平台。同时,理想L9将在6月21日紧接着ES7发布。这款尺寸更大的6座新能源(增程式)SUV因为无需采用与电动车一样大小的电池组,因而可以将节省出的成本实现更高的配置。相比之下,一贯高举高大的蔚来依旧可以利用多年来依靠品牌建设、用户运营和服务构筑起的竞争壁垒形成优势打法,但面对的挑战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蔚来必须尽快推出一款在契合了自身科技豪华定位的同时,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车。尽管,“性价比”这个词本不应该放在豪华品牌上,但对于着急实现盈利的蔚来而言,也许就顾不上那些许多了。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蔚来没有把ES7与同时期交付的ET5一样,放在2021年底的NIO Day上进行常规的产品发布。按照原本的计划,蔚来将在2022年4月底举行的北京车展上发布ES7,但受制于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不得已放在了6月15日这个时间点。
只不过,蔚来需要在产品换代升级之余,尽可能平衡老车主们的感受。毕竟按照李斌此前的规划,蔚来所有新车型都将在2023年切换到NT 2.0平台。届时,如何在持续卖车的同时销量不断档,将成为蔚来和李斌最大的挑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两周前,特斯拉CEO马斯克一封有关该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0%”的内部邮件,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而如今,马斯克似乎正着手迈出裁员的第一步——根据一项市场统计,自那以来特斯拉已将招聘职位削减了14%。
根据数据初创公司Thinknum Alternative data提供的数据,特斯拉网站上的职位列表数量已从本月初的5855个下降到5011个,相较5月21日的近期招聘岗位高点更是大幅减少了32%。
此外,据对冲基金Snow Bull Capital的计算,6月的第一周,特斯拉全球招聘广告减少了24%,6月的第二周又减少了12%。
除了招聘岗位的锐减,一些裁员的声音也已经悄然浮现。
约有20名自称特斯拉员工的人在网上发帖和媒体采访中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周被解雇或被终止了岗位工作。尽管与特斯拉近十万人的全球员工总数相比,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其中一些人称,这便是马斯克所声称的10%裁员计划的一部分,表明该公司确实在裁员。
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Julian Cantu此前已经在特斯拉工作了逾一年的时间,他近期在媒体采访时称,他已被公司告知自己被解雇了。
“我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Cantu表示,他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的。他团队的其他几名成员也已被解雇,而其中一些人此前是特意搬到得克萨斯州为特斯拉工作。
当地时间12日,特斯拉新加坡地区经理克里斯托弗·布西格斯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的职位已被“取消”,他并没有提及被解雇的具体原因,但表示这与马斯克近期宣布的裁员有关。
其他一些特斯拉员工则表示,他们对裁员将如何实施感到不确定,并表示马斯克本月早些时候下令他们回到办公室,停止远程办公,这让他们措手不及。
特斯拉万人大裁员进行时?
在市场萎缩、通胀飙升、经济衰退担忧蔓延之际,特斯拉的裁员行动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全球经济的健康状况可能正每况愈下。
6月2日,马斯克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曾告诉特斯拉高管,他对经济有一种“非常糟糕的感觉”,公司需要裁员约10%,并“暂停全球所有招聘”。但6月4日,他在推特上再度表示,在未来12个月里,受薪员工人数将保持不变,小时工的名额将增加。
去年年底,特斯拉在全球拥有约10万名员工。
不过,特斯拉仍继续在全球一些地区招聘员工,其中包括德国。兰登堡州地区经济部长Joerg Steinbach本周表示,特斯拉正在其柏林近郊Gruenheide工厂每月招聘500至600人,到目前为止已总共招聘了4100至4500名员工。
马斯克本月对经济的警告被分析师解读为对更广泛汽车行业的示警,目前全球疫情已持续了长达逾两年的时间,且市场对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日益加剧。尽管供应链受到限制,特斯拉去年仍实现了创纪录的交付和盈利,但其股价今年已下跌了约40%,部分原因是特斯拉投资者对马斯克收购Twitter的提议感到担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北京时间6月17日,据路透社最新报道,Breakout Point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下称桥水)已至少押注67亿美元做空欧洲股票。
本周迄今为止,桥水已对21家欧洲公司进行了押注,涉及金融、能源等领域。该基金最大的空头押注包括荷兰半导体设备供应商ASML(ASML,股价456.70欧元,市值1840.9亿欧元)、能源公司道达尔(TTE,股价52.02欧元,市值1356.3亿欧元)和制药商赛诺菲(SAN,股价93.62欧元,市值1183.37亿欧元)。
除上述公司外,桥水的空头头寸名单还涵盖了法国巴黎银行(BNP,股价48.11欧元,市值586.55亿欧元)、施耐德电气(SU,股价117.8欧元,市值668.27亿欧元)、拜耳(BAYN,股价61.79欧元,市值607.04亿欧元)、安联(ALV,股价183.74欧元,750.71亿欧元)、英飞凌(IFX,股价23.93欧元,市值304.41亿欧元)等公司。
(编者注:前述股价市值数据均为截至发稿时间)
数据提供商Breakout Point透露,就(针对欧股市场的)卖空规模而言,没有任何其他基金能够比得上桥水。据路透社报道,根据欧洲的监管规定,基金必须披露仓位超过0.5%的空头头寸,这意味着桥水做空欧洲股票的规模可能远不止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从桥水的做空历史来看,该基金前两次大规模地做空欧股要回溯至2018年和2020年的第一季度。
2018年,美股大跌引发全球股市震荡,桥水在欧洲押注了220亿美元做空股票。据《金融时报》此前报道,2018年,在全球许多资产都在下跌的时期,桥水的旗舰基金Pure Alpha逆市净赚14.6%,创5年来最佳表现。
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股市,当时桥水押注了140亿美元做空欧洲公司,其中也包括本次做空的ASML.不过,2020年对桥水来说却是“悲惨”的一年,据投资机构LCH Investments,该基金在当年的损失达到了约12.1亿美元。
Breakout Point创始人伊万·科索维奇(Ivan Cosovic)认为,“(上述)两个做空的时机都很好。”但他表示,桥水此番如此巨大的空头头寸却显得很不寻常。据报道,目前尚不清楚桥水的押注是直接做空,还是为了对冲其他头寸,然而如此巨额的空头头寸看起来像是对整个欧洲市场的看跌。
若桥水此次的押注成功,那么将为该基金本已有高光表现的2022年锦上添花。据《金融时报》报道,尽管许多投资者正遭受巨大损失,但今年以来,桥水的旗舰基金Pure Alpha已经大涨26.2%。
在桥水大举做空欧股之际,受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当地时间6月16日,欧股全线大跌,泛欧Stoxx600指数降至2021年1月来最低点,德国DAX、意大利富时MIB、英国富时等股指均跌超3%,法国CAC跌超2%,瑞士SWI20指数接近熊市。
:美股投资网
在此之前,桥水已开始做空美国和欧洲公司债,该基金的高层也透露了对全球经济的悲观情绪。
桥水联合首席信息官格雷格·詹森(Greg Jensen)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美国通胀将比经济学家和市场预测的要高得多。他认为,如果美联储试图严格控制通胀,“他们可能会以非常激进的方式收紧货币政策,这将破坏经济,并可能对较弱的公司造成打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对于投资者而言,美联储越来越难猜了。
曾几何时,即便在市场环境不好时,投资者也可以相对容易的确定央行方向。但随着通货膨胀失去控制,经济衰退的几率迅速上升,弄清央行下一步动作已变得不可能。
希望押注美联储政策路径的交易员抱怨,鲍威尔在发布会上释放了混乱的信息:鲍威尔称,75个基点的加息不会很普遍,但7月可能继续加息75个基点;其认为消费者通胀预期面临来自整体通胀的风险,但又表示,目前的整体通胀率没有以任何根本方式影响预期。
混乱的表述使得交易员们不知道如何判断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也不知道在未来六周的滚动数据中应该关注哪些指标。由于可借鉴的案例很少,交易员仅花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决定继续抛售,市场在本周四重回跌势。
AlphaTrAI 的首席投资官 Max Gokhman 评论表示,在经历10年相对容易的投资期后(盲买美国大型科技股),投资者开始面临相对恶劣的环境,投资者不仅必须预测美联储会做什么,而且还要预测市场预期美联储会做什么:
如果美联储不比市场共识更加鹰派,周期性板块可能会出现战术性反弹。但如果超预期,市场又将全面下跌。
总而言之,目前市场情况非常微妙。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 Summers)从来没加入过“暂时派”,也就是从未加入过那些认为通胀将是“暂时性现象”的经济学家、投资策略师和美联储成员的行列。相反,他很早就警告称,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影响而出台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终将导致经济过热。
他是对的:5月份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了8.6% ,这是40年以来最快的通胀增速。
萨默斯是哈佛大学查尔斯 · W · 艾略特(Charles W. Eliot University)校级教授、哈佛大学名誉校长、比尔 · 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时期的前财政部长、巴拉克 · 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时期的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长期以来,萨默斯一直担心美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增长乏力,通胀疲软。而现在,萨默斯则担心随着美联储决心对抗通胀,美国经济正在走向硬着陆。
萨默斯最近与《美股投资网》通了电话,讨论了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发展方向。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对话。
《美股投资网》:关于通货膨胀,你从一开始就是对的。当美联储和大多数华尔街经济学家都搞错了的时候,你是如何看对的?
劳伦斯·萨默斯:我用了一个相当简单的方法。我研究了产出缺口的规模,或者说经济与其最大潜在产出之间的差距,并研究了刺激措施的实施程度。我所看到的是,与每月高达1,500亿甚至2,0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相比,每月的工资收入可能会短缺300亿美元。除了负实际利率(或经通胀调整后的利率为负)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的后果之外,我还看到了2021年可用储蓄的大量过剩。
我进行了一些计算,将此次过度刺激与过去几次经济危机(包括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对比。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当时实施的刺激措施太弱,而这一次相对于产出缺口的刺激措施规模约为2008-2009年度的5倍,而且没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在2008-2009年度实施五倍于此的刺激措施。然后,我考虑了在后新冠疫情环境中供应减少的风险。在需求和供给因素互相强化的背景下,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看起来非常大。
《美股投资网》: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你当时担心的是通货膨胀的缺乏和长期增长的放缓。你之前的关注焦点如何影响你对于通货膨胀的观点?
劳伦斯·萨默斯:我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影响: 我对以前的通胀警报时期不屑一顾,当时一些货币主义者和保守派人士非常担心通胀。2009年,当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即大规模购买债券)时,他对量化宽松政策的通胀潜力不屑一顾。我也没有那些对于通胀的恐惧。当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201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时,我没有看到通胀威胁。而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我看到了一种我们40年来从未见过的通货膨胀威胁,我知道我自己并不是那种到处都能看到通膨迹象的人。
《美股投资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近表示,她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上搞错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否可以追溯到她在美联储的任期,以及她的前任本·伯南克?
劳伦斯·萨默斯: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过度宽松货币时代,这为我们当前的问题奠定了基础。我拒绝这种想法。在新冠病毒流行之前,我一直认为美国经济处于我所说的长期停滞状态,储蓄长期超过投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非常低的利率才能保持经济运行和增长。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当时的)风险更偏向于通缩。我看到了一个我无法精确量化的缺口,但是在储蓄和投资之间也许有4% 到5% 的差距。当我们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决定将12%或更多GDP用于财政刺激时,问题就出现了。
《美股投资网》:你一直怀疑美联储能否在不引起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现软着陆,或者抑制通货膨胀。为什么?
劳伦斯·萨默斯:我的判断与美联储的能力无关,这是对任务难度的判断。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当失业率低于4% ,而通胀率高于4% 时,经济衰退总是会在两年内发生。从历史上看,当我们遇到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我们实际上从来没有避免过经济的严重衰退。
众所周知,货币政策有9到18个月的滞后效应。我之所以担心美联储能否实现我们众望所归的软着陆前景的原因之一,是我喜欢把美联储的问题比作在一家老式酒店调整淋浴龙头的挑战。在那家酒店,从你打开水龙头到水温发生变化之间,有20到30秒的时间滞后,(所以)你很难避免烫伤自己或者冻坏自己。你转了转龙头,什么都没发生,所以你继续转龙头,然后,突然间,你从浴室里跳了出来——这就是美联储面临的问题。
最新 CPI 报告清楚地表明,通货膨胀并不仅仅会由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下降。“暂时派”错了,我们需要经济发生大幅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GDP 增长大幅下降) ,才能将超过8% 、并还在不断加速的通胀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美股投资网》:美联储提高其2% 的通货膨胀目标以便更快停止紧缩措施并软化经济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
劳伦斯·萨默斯:美联储为了实现2% 的通胀目标做了很多事情。但坦白说,我从不认为建立一个量化目标是明智的,我更倾向于对价格稳定做出一个定性的承诺。但这个判断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认为,如果在实现一个目标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就放弃这个目标,可能会引起更多问题。所以我现在不会主张放弃2%的目标。
《美股投资网》:你一直对美联储新的平均通胀目标框架持批评态度。它是当前问题的幕后推手吗?
劳伦斯·萨默斯:我认为2020年这个框架在宣布时就是有问题的。这似乎是对当时出现的一系列长期停滞状态的反应,但世界总是可能会发生变化。
美联储前主席威廉。M.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提到过,人们长期以来对于央行的看法,就是央行应该在宴会开始变得美好之际,把盛有宾治酒的碗拿走。我担心美联储新框架的意思是盛有宾治酒的碗应该自由流动,直到你开始看到人们醉醺醺地东倒西歪。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首先,他们表示,他们对通胀率超过2% 感到放心,因为之前的通胀率低于这一目标;其次,他们表示,紧缩政策不是基于预期中的通胀,而是为了应对已经看到的通胀;第三,他们说,即使看到通货膨胀,他们也不会采取行动,除非确信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这三个步骤合在一起似乎就是一剂导致过热的处方。果然,在两年之内,我们就得到了今天的结果。
《美股投资网》: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框架不起作用,那么最好的出路是什么?
劳伦斯·萨默斯:我的孩子们经常用这样一个短语: TMI,或者“信息太多”(too much information)。各国央行可能都希望自己的技能多多益善。但面对不断变化的数据,美联储应该回归到一个更为谦虚的框架,围绕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目标展开讨论,它应该抵制“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这一宽泛的概念,我认为这是那些看似“优雅”的学术观点之一,在实践中很难奏效,因为央行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自己未来将做些什么。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前瞻性指引都是愚蠢的。市场并不真正相信它,所以当你给出(前瞻性指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既然已经给了(前瞻性指引),你就会觉得不得不坚持到底,因此它会使政策偏离原本应该是最佳路径的方向。
《美股投资网》:美联储如何才能恢复近年来逐渐丧失的信誉?
劳伦斯·萨默斯:正如一个老笑话所说,预测真的很难,尤其是对未来的预测。虽然我在一年前对通货膨胀的预测看起来还不错,但在我的生活中,很多预测都是错误的。我认为认识到任务的难度至关重要。
美联储对其建模和预测程序进行审查是有价值的。在其他情况下使用的一些技术,比如采取对抗性合作,不同团队考虑不同的可能假设,并为这些假设提供理由,都将是非常有必要的。
美联储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预测界所普遍存在的错误。在2021年的头6个月或8个月里,人们对美联储所说的那些事情有着实质性的共识,因此理解错误的范式非常重要。当时的美联储坚持通胀是暂时性的观点,而后来这一观点在预测界被越来越多抛弃。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内心的反思。
《美股投资网》: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坦言,美联储对量化紧缩,或者资产负债表缩表知之甚少,因为它部分地逆转了量化宽松政策。你觉得会如何发展?
劳伦斯·萨默斯:我们不知道。当你对自己所走的路不是很了解的时候,那你最好小心行事。我看到的一项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该研究观察到,央行内部的研究人员比外部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发现量化宽松是有效的,而且这些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在央行内部得到晋升。这项研究向我表明,从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这种趋势可能会高估量化宽松的和量化紧缩的经济影响。
我的直觉倾向于认为,我们需要比美联储发出的信号或市场预期更大幅度的加息,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不认为单独进行量化紧缩的作用可能会有那么大。
编者按: 本次采访是在美联储6月15日宣布加息0.75% 之前进行的,这是自199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加息。在美联储做出决定后,《美股投资网》再次与萨默斯联系,以了解他的反应。
《美股投资网》:你如何看待美联储加息这一重大举措?
劳伦斯·萨默斯:美联储正在显示出决心。我明白,决定采取加息0.75个百分点,是一个重大的政策步骤。但我仍然不相信美联储有现实的预测。今年3月,我曾表示,用于描绘美联储委员个人利率预测的点阵图根本就不现实。虽然这次(这些点)有了显著调整,但不幸的是,我仍然不认为它们是现实的。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在失业率还没有上升超过美联储所预计的正常失业率,而这一预计本身就太低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能够从8% 降到2% ?我个人的猜测是,你会看到预计通胀率、预计失业率和预计利率都将进一步上升。
我认为加息0.75个百分点有利于提高美联储的公信力,但我不认为美联储的新预测和新言论对它有所帮助。我们接下来还是会迎接一场硬着陆。
《美股投资网》:谢谢你,拉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