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的持有量变动有所分化日本增持,中国、英国减持。
美国财政部7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7月增持6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11125亿美元,为美国第一大债主。此前6月,日本增持88亿美元美国国债;5月,日本曾减持304亿美元美国国债,自2月份以来首次减持。
中国7月继续减持136亿美元美国国债至8218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减仓,前一次的持仓规模低点是2009年5月创下的8015亿美元。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去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从去年8月至今年2月连续7个月减持美国国债,今年3月增持203亿美元美债,随后4月减持4亿美元,5月减持222亿美元,6月减持113亿美元。
英国7月减持9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6624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此前6月,英国增持119亿美元。
同时,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7月份所有海外对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banking flows)的净流入总额为1406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资金净流入为1494亿美元,海外官方资金净流出为88亿美元。
同时,7月份海外净流入美国长期证券的资金规模为456亿美元,低于6月的2440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证券586亿美元,海外官方机构净卖出131亿美元。包括海外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购入的美股在内,进行一些调整后,海外7月总体净购买美国长期证券88亿美元,低于6月的1959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针对三大车企的罢工行动已经进入第四天,目前仍看不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曙光。
UAW是美国最大的工人协会之一,在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集团中,UAW工会成员多达14.6万人,约占美国汽车制造业全部工人数量的56%。9月15日开始罢工的工人数量接近1.3万人,占UAW总人数的不到十分之一。
UAW将此次罢工命名为“起立罢工”(Stand Up Strike),呼应1937年通用弗林特工厂的“静坐罢工”,从那时起UAW逐步走上历史舞台,成为美国劳工运动的重要部分。
首批启动罢工的三家工厂分别是位于美国密苏里州温茨维尔的通用汽车装配工厂,生产雪佛兰Colorados、GMC Canyons等车型;位于俄亥俄州托莱多的斯特兰蒂斯组装工厂,生产Jeep牧马人车型;位于密歇根州韦恩的福特装配厂,主要生产福特Ranger和Bronco车型。
如果接下来双方分歧持续,罢工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这次的罢工最初会从一小批利润最高的工厂开始,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工厂加入,最终实现全员集体罢工。UAW解释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三巨头猜不到第二天将要瘫痪的是哪些工厂,提高他们应对的成本”。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称,这对于美国经济也是两难的局面,僵持会影响行业的生产力,如果满足工会要求,其他工会会纷纷效仿,这样会继续推动工资和通胀螺旋式上涨,美联储不得不继续紧缩来抑制通胀,这样亦会增加行业的负担。
博弈仍在继续,这场罢工浪潮的冲击还远未到达顶峰。
分歧重重
UAW每隔四年与汽车三巨头重新签署一次合同,此前的劳资合同已于9月14日晚上11时59分到期。
针对新合同,UAW要求,三巨头要在今后四年为工会员工加薪46%,其中,在签订合同时立即加薪20%,并在未来四年每年加薪5%。此外,UAW还要求终止不同级别工资,恢复传统养老金制度,实行每周32小时工作制。
UAW主席芬恩在罢工开始前一天表示,在过去四年里,三巨头的CEO薪酬上涨了40%,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增长了1500%,而UAW工人的薪酬水平只上涨了6%。福特CEO吉姆·法利则针锋相对地表示,如果全盘接受UAW的要求,公司会破产的。“假设从2019年开始满足UAW的要求,那么到现在公司不仅无法实现过去4年300亿美元的利润,而且还会亏损150亿美元,早就已经破产了。”
由于双方谈判进展停滞不前,9月15日,UAW正式对三巨头发起罢工。
由于汽车产业链庞大且复杂,UAW可以通过有选择性的罢工,几乎不太费力就能让所有公司停摆。咨询机构GlobalData全球汽车业务主管Jeff Schuster表示,每家车企的一个发动机厂或者变速箱厂的罢工,就足以关闭将近四分之三的美国装配厂。
UAW在罢工期间会给每一位参与罢工的工人每周发放500美元的应急生活费,UAW准备的罢工基金目前有8.25亿美元,预计可以支撑11周的全面罢工。
何以至此?
在美国汽车三巨头罕见遭遇集体罢工冲击背后,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是关键原因。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中低收入工人的工资停滞不前,而最富有的群体则将他们的财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自1979年到2022年,通胀调整后的美国顶层1%劳动者年薪增长了145%,而底层的90%工人年薪只增加了16%,增幅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王昕杰对分析师分析称,罢工事件折射了美国社会的两大问题。第一是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虽然名义上的薪资增长和消费数据仍然强劲,但是更多的贡献来自于中产以上的富裕人群。以标普汽车指数为例,最新的股东回报率和净利润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的15.57%,净利润率接近6%,但是机动车工人最新的平均时薪为32.4美元,低于制造业和所有雇员的平均水平。第二,反映了美国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低收入人群的超额储蓄加速下降,对就业和未来薪资充满担忧。
从好莱坞编剧到护士,从汽车工人到星巴克咖啡师,近几个月来,美国各行各业都表现出强烈的涨薪意愿,罢工事件频发。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因罢工和停工累计损失了410万个工作日,创下2000年以来月度纪录。
过去UAW的罢工通常只针对一家汽车制造商,让另外两家制造商正常工作。一旦与罢工中的企业达成协议,UAW再迅速要求其他两家公司接受类似的条件。然而,本次罢工UAW表现得更加强硬,直接与三家公司同时谈判,推动联合罢工。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在过去十年里总共获得2500亿美元的利润,并在资本市场上花费660亿美元进行分红和回购,但在次贷危机后,美国汽车业一线工人的工资却始终没有起色。
美国总统拜登也对汽车产业的工人们表达了支持“包括过去几年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刷新利润纪录,背后的原因正是UAW成员的技术和牺牲。在我看来,这些创纪录的利润并未得到公平的分享。”
冲击几何?
美国汽车三巨头罕见遭遇集体罢工冲击,未来需要警惕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冲击波。
在美联储抗通胀之战尚未胜利之际,此次的罢工会加剧通胀压力。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罢工时间长了会影响供应链,整车交付时间也会延长。工人要求提高待遇,对于车企来说增加了成本,利润就会下降,如果车企把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汽车就会涨价。
罢工还会冲击美国经济。牛津经济研究院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Pearce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预计罢工期间汽车产量下降30%,或将直接导致美国GDP下降0.2%~0.3%,这种影响将在9月份的行业生产报告中开始显现。但由于数据的计算方式,对就业人数的任何打击都要到10月份才会出现。罢工可能导致美国就业人数增长暂时为负,并增加短期价格压力。
此外,王昕杰还提醒,薪资增长和通胀压力并不会扭转超额储蓄继续下降的势头,待超额储蓄消耗殆尽之时,我们将看到通胀压力稍许缓和,但这也会增加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
参考历史经验,2019年UAW针对通用汽车罢工六周,涉及50多家工厂的4.8万名工人,通用汽车损失高达36亿美元,密歇根州经历了单季度经济衰退。本次UAW针对三家巨头同时进行罢工,势必影响更大。
不过,罢工的影响暂时可控。Michael表示,从历史上看,此次罢工规模仍然相对较小,预计不会成为劳动力市场的转折点,也不意味着未来几年持续的价格—工资螺旋上升的风险增加。假设罢工在4~6周内结束,对第四季度GDP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一个更持久的风险是长时间的罢工将破坏汽车供应链的复苏,增加通胀上行风险。
此次罢工大概率不会影响美联储本周的利率决议。虽然目前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之后可能会再加息一次,但是近期新增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在超额储蓄、服务业PMI和消费者信心都将降温的背景下,再次加息的必要性进一步降低。
王昕杰表示,罢工时间延长和工资增长会引发通胀上行风险,但是从各国的考量来看,目前央行的工作重心有从控制通胀向支持经济转移的趋势。因此,美联储9月加息的概率较小。
未来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罢工超预期持续更长时间,美联储9月之后的政策天平或倾向于再加息一次。
相对于处在风暴中的传统车企,这场罢工或将对电动汽车龙头特斯拉构成利好。特斯拉并非UAW工会的参与者,马斯克长期以来直言不讳地反对工会组织,认为工会组织会拖垮企业效率。
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表示,罢工将影响美国汽车产量,而特斯拉将有机会受益于竞争对手的任何停产。
需要注意的是,未来汽车行业电气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将大大减少组装新车所需的人力。张翔表示,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比传统燃油车大幅减少了,一辆传统燃油车一般有2万~3万个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一般是1万多个零部件,生产线也就简化了,不需要那么多人力。现在一些车企将工业4.0机器人引进到生产线上,工厂里面的工人相对更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还引入了一体化底盘技术。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人的需求也会减少,这是大势所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周一美股三大指数在本周的清淡交易中收盘微涨,本周美联储将召开会议,预计将维持利率不变,但通胀率的上升令投资者担心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加息。
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0.02%;纳指涨幅为0.01%;标普500指数涨幅为0.07%。
截至2023年9月18日周一收盘,标普500指数已经连续100个交易日以来的收盘跌幅都没有超过1.5%。今年以来,该指数在短短两个月内仅有四次跌幅超过1%,其他时间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股市场的韧性部分源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能够承受住美联储实施的激进加息政策持乐观态度。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当周,美国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基金净流入达到134亿美元,这是过去12周中第9周出现资金净流入。
虽然目前美股市场看起来平稳无波,但有一些分析认为在剩下的9月里,美股可能会出现下跌。根据统计,过去20年中,美股市场通常在9月的第11个交易日左右达到当月的峰值。过去20年的数据显示,从9月中旬到月底的平均跌幅约为2%。在今年的9月下旬和10月,可能会面临一些拖累美股的因素,例如能源价格上涨和地缘政治局势的挑战等。
高盛和大摩唱反调!下调特斯拉盈利预期
今日特斯拉收跌3.32%
在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高盛下调了对特斯拉的盈利预期,称这家电动汽车公司的降价可能会阻碍其每股收益(EPS)。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 写道:“我们认为,特斯拉可能会在 2024 年进一步降低价格,以获得更高的销量,这将削弱成本降低带来的 EPS 增长。”
Delaney认为,即使降价,特斯拉第三季度的销量仍将低于他之前的预期。
在关键市场,特斯拉7月和8月的区域销售数据高于第二季度前两个月的数据,但他将第三季度特斯拉销量预测下调至46万辆。受到Highland推出的提振,并且考虑到大幅降价后S和X两款车销量的增加,他预计第四季度特斯拉销量将反弹至49.4万辆。整体来看,Delaney预计今年全年特斯拉的交付量预期达到184.2万辆。
考虑到预期的ASP(平均售价)下降以及价格下降对汽车毛利率的影响,Delaney将2023年和2024年特斯拉的每股收益预期从之前的3.00美元/4.25美元分别下调至2.90美元/4.15美元。还表示,下调是由于特斯拉的目标是提高产量。他认为,在考虑国家激励措施和《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 的税收抵免之前,更高的产量将影响毛利率。
美股投资网获悉,高盛维持对特斯拉的中性评级,并重申其的目标价为 275 美元,略高于华尔街给出的270.8美元的平均目标价。
和高盛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摩根士丹利的Adam Jonas将特斯拉的目标价大幅上调了60%,他说,通过更快地采用机器人出租车和网络服务,特斯拉的Dojo超级计算机可以使该公司市值增加多达5000亿美元。
Arm股价大跌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周一继续下跌4.53%,也就是该公司上市的第三个交易日一度下跌9.4%至55.02美元,低于上周四上市交易首日开盘时的56.10美元。此前Bernstein给出的目标价为46美元,意味着进一步下跌。
此前我们有文章分析到:从很多指标来看,该公司的估值甚至超过了英伟达。
文章回顾:明天芯片巨头ARM 上市,该不该买?
这一回调对于本月另一家大型公开发行(IPO)—食品杂货配送应用Instacart的母公司Maplebear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周一该公司将其IPO发行价定在每股30美元,位于其上调后的目标区间的高端,其完全稀释后的估值达到99亿美元。
这一估值只是Instacart在2021年3月一轮私人融资中获得的390亿美元估值的一小部分,当时疫情严重,消费者不得不在家里订购杂货。
此次IPO共发行了2200万股股票,筹资6.6亿美元。该股将于周二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股票代码“CART”。
本周市场焦点
本周市场的焦点将集中在美联储会议上。该机构将于周二开始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并在周三公布会议结果,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保持利率不变。交易商们期望通过美联储会议声明以及鲍威尔的讲话更深入地了解美联储在未来对通胀问题的立场。
特斯拉今年推出的一系列降价措施给整个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压力。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分析师表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明年可能会继续开展降价活动,这将继续损害其利润率。。高盛重申特斯拉中性评级,维持 275 美元目标价不变
在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高盛下调了对特斯拉的盈利预期,称这家电动汽车公司的降价可能会阻碍其每股收益(EPS)。高盛分析师马克・德莱尼 (Mark Delaney) 写道:“我们认为,特斯拉可能会在 2024 年进一步降低价格,以获得更高的销量,这将削弱成本降低带来的 EPS 增长。”
德莱尼预测,特斯拉在 2023 年剩余时间和 2024 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2.9 美元和 4.15 美元,低于之前的 3 美元和 4.25 美元。德莱尼写道,下调是由于特斯拉的目标是提高产量。他认为,在考虑国家激励措施和《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 的税收抵免之前,更高的产量将影响毛利率。
美股投资网获悉,高盛维持对特斯拉的中性评级,并重申其的目标价为 275 美元。
消息人士周一透露,沙特阿拉伯正在与特斯拉(TSLA)就在该国建立制造工厂进行初步谈判。知情人士称,沙特阿拉伯一直在向特斯拉提供特殊待遇,允许特斯拉购买其所需的一定数量的金属和矿物。正在考虑的提议之一涉及向大宗商品交易巨头托克(Trafigura)提供融资,以帮助特斯拉从刚果等国获得所需的矿产。过去两年,沙特加大了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力度。
沙特并非向特斯拉抛出橄榄枝的唯一国家。土耳其通讯局周一表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纽约的“土耳其之家”会见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埃尔多安呼吁马斯克在土耳其建立特斯拉工厂。该机构援引马斯克的话称,许多土耳其供应商已经在与特斯拉合作,土耳其是特斯拉下一个工厂最重要的候选国之一。
据了解,特斯拉目前有六家工厂,正在墨西哥北部的新莱昂州建设第七家工厂,这是该汽车制造商扩大全球足迹的一部分。马斯克在5月份表示,特斯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为新工厂选址。今年8月,特斯拉表示有兴趣在印度建立一家生产低成本电动汽车的工厂。
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VFS)周一披露,该公司第二季度交付了9535辆电动汽车,较第一季度的交付量增长了500%以上。VinFast表示,该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共交付了11315辆电动汽车。VinFast将于9月21日美股盘前公布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在完成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Black Spade Acquisition的业务合并后,VinFast于8月1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股价即拉升255%。不过,该股股价目前已较93美元的高点下跌了80%以上。
VinFast 7月开始在北卡罗来纳州建厂,预计今年的销量将达到4.5万至5万辆。该公司预计到2024年底将实现收支平衡。根据6月份的一份投资者报告,该公司预计其营收将在2023年达到18.8亿美元,这意味着其市销率超过了45倍,远高于Lucid(LCID.US)和Rivian(RIVN.US)等同行。
欧洲央行超预期加息25个基点,但会后声明却显示,欧洲央行很可能已经完成了加息进程。欧洲央行表示“根据目前的评估,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认为,目前的政策利率已经达到了可以让通胀回归目标的水平。”
欧洲央行的“鸽派加息”是否会影响到美联储在下周议息会议的决定,将成为市场的下一个焦点。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联储仍然会独立决策,但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美欧两地的金融市场的相关性正在逐步上升。
伴随着欧洲央行的“变调”,市场会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美联储的政策紧缩周期已经进入尾声。短期而言,美国的通胀仍然会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影响通胀的主导因素是以下几个一是油价反弹;二是罢工影响下二手车价格短期回暖;三是后续医疗通胀底部回升。
在这种情形下,美国年内的通胀下行速率仍将较为缓慢。我们认为年内核心通胀跌破4%的概率并不高,但相对而言,核心通胀超预期上行的概率更小,基于此,美联储货币政策大幅加码的概率也同样不高。我们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利率。
在这种情形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边际上市场反而需要关注可能让货币政策偏鸽的信号。考虑到长端利率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更多,短端利率下行的概率会更大。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美欧货币政策紧缩周期进入尾声,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变得相对友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继印度、韩国、印尼等国之后,又一个国家向特斯拉发出建厂邀请。
土耳其官方通讯社阿纳多卢通讯社周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消息称,该国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邀请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土耳其建立一家特斯拉工厂。
目前,埃尔多安正在美国参加第78届联合国大会。阿纳多卢通讯社称,埃尔多安在土耳其驻联合国办事处及驻纽约总领事馆大楼“土耳其大厦”(Turkish House)与马斯克会面时作出了邀请。
马斯克还定于周一在加州会见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马斯克在X上发帖称,他们的会谈将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上。
今年8月,特斯拉表示有兴趣在印度建立一家生产低成本电动汽车的工厂。特斯拉目前拥有6家工厂,并正在墨西哥北部新莱昂州建设第七家工厂。这是这家电动汽车制造龙头扩大其全球足迹的一部分。
马斯克5月份表示,特斯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选定新工厂的地点。
在特斯拉寻求全球扩张之际,已有多个国家向该电动汽车领头羊抛出橄榄枝。今年4月,韩国总统尹锡悦会见了特斯拉CEO马斯克,邀请其在韩国投资建设亚洲第二座千兆工厂。印尼近年来也一直向特斯拉发出邀请,希望特斯拉能在当地投资。此外,马来西亚、意大利、法国等国均已对特斯发出建厂邀请。
9月17日,特斯拉官微宣布,特斯拉全球第500万辆整车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下线。这标志着该公司过去几年的扩产努力达到了一个巨大的里程碑。
今年以来,伴随着AI热潮,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股“科技七巨头”股价飙升。特斯拉股价年内已上涨15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9月15日晚间,蔚来智能纯电轿跑SUV——全新EC6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8.8万~41.6万元。其中,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案,EC6起售价为28.8万元;搭载75kWh电池包车型起售价35.8万元;100kWh电池包车型起售价41.6万元。
随着全新EC6的上市,蔚来已完成基于NT2.0平台的全部产品切换,形成由8款车型组成的产品矩阵。对今年三季度的销量和营收,蔚来也仍给出了历史最高指引——预计新车交付量在5.5万辆~5.7万辆之间,同比增长74%~80.3%;营收预计为189亿元~195.2亿元,同比增长45.3%~50.1%。“今年三季度,蔚来将完成针对销售能力提升的组织架构调整,从总部到区域,会有专门团队做好每款车的销售。我们充满信心。”蔚来董事长李斌解释称。
事实上,蔚来从7月份开始就已经开始全面提升销售能力,目标是达到每月锁单3万台的销售能力。李斌表示,到9月底,公司将完成这项销售能力的建设,从10月开始销售能力建设的成果会逐步显现。
除在售的8款车型外,蔚来面向20万~30万元主流市场打造的全新品牌阿尔卑斯的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将在明年下半年发布并交付,第二款车也已在研发中。该品牌车型将基于蔚来下一代技术平台NT3.0设计,支持800V高压快充。“阿尔卑斯品牌与NIO品牌的开发理念不同,更专注于家用车市场,而NIO品牌则是要通过8款车型来满足高端市场更加个性化的需求。”李斌表示,公司面向大众市场的产品款数不会太多,但会看重每一款车的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手机的发布也已开始进入倒计时。“蔚来手机将在9月21日正式发布。”蔚来内部工作人员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透露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长时间的干旱天气不仅让美国农作物的产量受损,还使得该国运输“大动脉”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大幅降低。在美国农民即将迎来收获季节之际,密西西比河水位的降低意味着农作物的运输效率将大幅下降。
美国大约60%的粮食出口通过驳船沿密西西比河运输到新奥尔良,玉米、小麦和大豆在新奥尔良卸货并储存,再转移到其他船只上。这通常是一种廉价且高效的运输方式,但随着密西西比河水位的下降,成本大幅上涨,从圣路易斯向南的货运费率比三年平均水平高出77%。
造成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圣路易斯以南的河流无法一直保持足够的深度,无法容纳典型的驳船,这迫使公司减少了每艘船的转载量,也减少了驳船的连接数量。
新奥尔良运河驳船公司总裁Merritt Lane表示“我们正在努力让一切顺利进行,但可能需要一些雨水和大自然的帮助。”Lane称,公司不得不减轻负荷,以便驳船能在水中行驶得更高,由于航道较窄,也无法将许多驳船连接在一起。
数月以来的干燥天气严重影响了美国中西部地区,密西西比河以西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受损。中西部地区种植了美国大部分的玉米和大豆。据报道,堪萨斯州40%的大豆作物状况较差或非常差,密苏里州40%的玉米作物处于相同的状况。
大豆运输联盟执行董事Mike Steenhoek指出,许多中西部农民有多种运输选择,其中包括卡车运输和火车运输,供附近的乙醇和生物柴油工厂使用以及加工成动物饲料,但对于从美国出口的粮食来说,密西西比河下游运输成本的上升会带来伤害。
Steenhoek解释道“这是美国中部农民与国际市场联系的方式,它使这些农民能够以非常经济且有效的方式,长途运输他们的产品。”
他表示,在美国大豆和玉米出口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之际,驳船运费的上升直接侵蚀了农民的利润。
巴西官方上月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巴西大豆和玉米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将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并将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供应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