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股王苹果带崩美股大盘!风控管理是多么重要!市场担忧究竟是什么?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很多人都好奇,美股投资网是如何做到稳定盈利的?

在这里必须分享给大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风控管理,风险控制的能力!就像我们昨天抄底的特斯拉,当特斯拉大涨5%后,考虑到现在市场高位,回调风险大,所以我们同时也在VIP社区提示,特斯拉在255.75美元的地方设置一个止损,以免回调。

2222

果然今天特斯拉回调了4%

而英伟达上周830日,我们也设置一个493.9的一个高位止损,今天回调到460美元。你看这么一来回,一波段高抛低吸,利润就守佳了,落袋为安。

3333

今日大盘表现

今日美股三大股指在假期缩短的一周中继续弱势,科技股跌幅领先。

截至收盘,道指跌幅为0.57%;纳指跌幅为1.06%;标普500跌幅为0.70%;标普500与道指皆自830日以来已经连跌四天。

早在 830日,我们公众号就警告过,美股大盘回调的风险!

文章回顾:美股该回调了吧?科技股继续突破需要什么动力? https://mp.weixin.qq.com/s/gt

文章发布后,标普连跌4天,

 

今日美股下跌三大原因如下:

1.首要原因,股王苹果因手机因中国的政府人员禁止使用苹果手机,这对即将举行 iPhone 15 发布会的苹果公司是一个打击。而且,投资者担心这是中美紧张关系的升级,如果继续扩散,对苹果营收造成大的影响,苹果目前19%的营收来自中国。苹果股价大跌3.5%,拉低科技股板块。

根据美股大数据量化终端 StockWe.com 中期权Call vs Put 总权利金激增模型,我们看到AAPLPut总权利金32.06M,总合约为138.87K,排名第一!

2. 油价连涨两周加剧通胀担忧,8月美国CPI或更加火热,美联储距离结束加息周期还有更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高油价加剧美债抛售,推高了美元,还砸了美股的盘”。

3. 高油价加剧美债抛售,美债收益率再度集体走高。10年期收益率上涨0.022个百分点至4.289%;对货币证策更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5个基点,并重上5%关口。

 

目前市场所担忧的究竟是什么?

目前市场所担忧的究竟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很明确。很多说法都指向了强劲的经济数据,具体来说就是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的服务业报告,它迫使美联储考虑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确实,美国供应管理学会的服务业调查确实显示经济很热,具体表现为:8ISM服务业指数超预期升至54.5的半年新高,连续八个月扩张,就业指数升至202111月来最高,新订单指数也创六个月新高,但反映通胀的支付指数创四个月最高。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GDPNow模型——该模型会根据每个经济数据的发布而随时更新——目前预计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6%。就连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柯林斯也表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让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但如果市场真的担心会有更多的加息,它应该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但事实上,美联储920日下次会议加息的可能性从8%上升1个百分点至9%,而11月会议加息的可能性仅增加3.5个百分点,不足以真正发挥作用。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虽然较高至 4.29%,但仍低于 8 22 日峰值 4.37%

如果我们必须要猜测一下,那么原因暂时归结为9月是美股历史上表现最糟糕。我们要清楚的是,标普500指数在8月底开始大幅反弹,但在9月开始的时候,表现糟糕。从历史上看的却是最糟糕的月份,但是也是获利的好时机,不过9月是一个漫长的月份,仍有时间等待它变得更好。

“在这个缩短的周初,9月就赢得了季节性疲软的声誉,avellier & Associates Louis Navellier表示“美股可能会在920日之后表现良好,因为美联储会如预期的那样无所作为,尤其是如果他们继续提高利率的原因是经济表现过于出色的话。”

今日前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大鹰派)表示,决策者在本月晚些时候更新预测时,应该继续预期年内再加息一次:“根据我们获得数据,从风险管理角度而言,继续加息可能是明智的,而且可能是必要的。

根据芝商所的统计,当前市场预期,本月的美联储会议上再度加息的可能性非常小,在11月有大约50%的概率会再加息一次,12月则将维持利率不变。

不过美联储内最激进的鹰派高官之一、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周二则表示,鉴于近期数据显示通胀持续放缓,美联储证策制定者们可以在加息问题上“谨慎行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联储需要立即采取任何行动, Waller支持在9月的FOMC会议上保持利率不变,等待未来更多数据。

 

Roku裁员10%,预计第三季度的营收超预期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Roku(ROKU)的股价盘初上涨逾10%,因为这家流媒体视频公司宣布计划裁减约10%的员工,并预计第三季度的营收将高于最初的预期。

Anthony Wood领导的Roku在文件中表示,他们现在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将在8.35亿美元至8.75亿美元之间,而之前的预期为8.15亿美元。与此相比,分析师的预期为8.27亿美元。此外,公司还预计调整后的EBITDA将在负4000万美元至正2000万美元之间。

至于裁员方面,Roku预计将产生约4500万美元至65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其中大部分将在第三季度发生。他们预计裁员计划将在第四季度基本完成。

此外,Roku指出,随着公司在整合全球各办事处,将会产生大约1.6亿美元至2亿美元的减值费用。与此同时,公司还从其流媒体平台中删除特定内容而产生的费用约为5500万美元至6500万美元。

 

谷歌成立25年,搜索依旧核心,人工智能是最大变革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99894日,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在加州硅谷门罗帕克,正式立起 Google 的大旗,也掀起了互联网时代的浪潮。

25年后的今天,谷歌已经是超级巨头,业务横跨搜索、AI、硬件、视频、办公、邮箱等多个领域。

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谷歌现在是什么?还在关注什么?

当地时间 9 5 日,谷歌现任 CEO 桑达尔·皮查伊在公司官方博客撰文,庆祝谷歌 25 岁生日。同时,皮查伊在文中指出,搜索依然是谷歌的核心「登月计划」,但是 AI,则是帮助谷歌在未来十年实现其使命的关键。

以下为桑达尔·皮查伊的博客全文:

01、问题、耸耸肩、以及接下来:四分之一个世纪

致世界各地使用我们产品的每个人、我们的员工和我们的合作伙伴:

本月,Google 将庆祝我们的 25 岁生日。能够达到这一里程碑是我的荣幸,这一里程碑的实现是由使用我们产品并挑战我们不断创新的人们、过去和现在为打造这些产品贡献自己才能的数十万 Google 员工以及相信这一点的合作伙伴实现的。我们的使命和我们所做的一样。

这是感恩的时刻,也是反思的时刻。

我一直在思考技术在过去 25 年中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及人们如何适应它。几年前,当我在美国学习时,我回到印度的父亲得到了他的第一个电子邮件地址。我真的很高兴能有一种更快(而且更便宜)的方式与他沟通,所以我发了一条消息。

然后我等了……等了又等。整整两天后,我才收到这样的回复:

「亲爱的皮查伊先生,电子邮件已收到。一切都很好。」

我对拖延和拘谨感到困惑,于是打电话给他,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我,他工作中的某个人必须在办公室计算机上调出电子邮件,打印出来,然后交付给他。我父亲口述了一个回应,那家伙把它写下来并最终打印并发回给我。

快进到几个月前:我和我十几岁的儿子在一起。他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拍了一些照片并与朋友们分享。然后他们交换了几条消息,这一切似乎比我拿出手机的时间还要快。

多年前我与父亲的沟通方式与我儿子今天的沟通方式相比,表明了几代人之间可以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适应的技术是我们孩子的第二天性。我父亲惊叹于科幻小说的想法——通过手表接听电话,或者让你的汽车播放你最喜欢的歌曲——让我的孩子们耸耸肩。

这些耸肩给了我对未来的巨大希望。他们为下一代将要建造和发明的东西设定了很高的标准……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什么会让他们的孩子耸耸肩。

创新的一个基本真理是,当你突破一项技术的界限时,它很快就会从非凡变成平凡。这就是为什么谷歌从来没有认为我们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

一切都从搜索开始

Larry Sergey 25 年前首次写下我们的使命:整合全球信息,让所有人都能访问和使用。他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愿景,即开发一种新型搜索引擎,帮助人们理解网上传播的信息浪潮。他们开发的产品 Google 搜索继续帮助世界各地数十亿人获得问题的答案。

多年来,我是像其他网络用户一样体验 Google 的人之一。我记得谷歌能够为最深奥的问题找到最佳答案,从商店客户服务页面中隐藏的微小细节到晦涩难懂的足球规则,这让我感到震惊。

我向 Google 提出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如何修理滴水的水龙头?」「到斯坦福医院最快的路线?」「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哭闹的婴儿平静下来?」就在 2003 年春天左右,也许是这样的问题:「如何在 Google 面试中取得好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在回答这些问题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看到人们根据问题的答案所做的事情,无论是在困难时期寻求医疗保健或安慰、学习新技能、追求新的职业道路还是开办新企业,都是令人鼓舞的。印度尼西亚农村的学生可以与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获得相同的信息,这一想法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创业机会。

搜索还为谷歌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之外产生经济影响奠定了基础。我们的广告平台和工具始于一个与搜索本身一样简单的前提:帮助企业吸引正在寻找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客户。这个平台尤其吸引小企业,例如第一个注册的销售龙虾的邮购企业。与搜索本身一样,任何企业在线广告的能力都产生了真正的变革性影响,帮助数百万企业成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

02、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问题

搜索仍然是我们使命的核心,它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登月计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当然,今天的谷歌不仅仅是一个搜索框。我们有 15 Google 产品,每种产品服务超过 5 亿个人和企业,还有 6 种产品,每种产品服务超过 20 亿用户。

与大多数谷歌搜索一样,所有这些产品也都是以问题开头。对于 Gmail,我们能否为每个人提供 1 GB 的存储空间?2004 年,当 Gmail 推出时,该存储量是大多数其他免费网络邮件服务所提供的存储量的 100 倍以上!

几年后,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大幅改进网络浏览器以及网络的机会。因此,对于 Chrome,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否构建一款以简单、速度和安全为核心的浏览器,让网络变得更好?在发布之前,我有自己的问题:人们会使用它吗?

YouTube 大胆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为每个人提供一种与世界分享他们所知道的知识的方式,会怎样?如今,它已成为学习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问题不断涌现,我们不断改进和扩展我们的产品并提供新的答案:如果 Google 地图让人们能够详细了解世界上的每条街道会怎样?如果我们构建一个翻译工具,让人们能够访问信息并以多种语言进行交流,结果会怎样呢?如果您只需描述您想查看的内容就可以搜索并找到所有旧照片,该怎么办?

我们还问自己如何才能最好地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工具、突破和基础设施。尽管我们在 2008 年才推出云业务,但 Google 从一开始就以云为基础。

如今,Google Cloud 已成为全球顶尖的企业公司之一。各行业的合作伙伴正在使用 Google 技术来改善客户支持和供应链效率、减少碳足迹、构建新应用程序并利用 AI 完成更多工作。与我们之前的广告客户一样,Cloud 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帮助下运营得更好、增长得更快并创造了就业机会。

当然,并不是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会成功。在任何 25 年的旅程中,你都会经历一些挫折,吸取教训,并努力做得更好。还记得谷歌 Wave 吗?

我们还面临着关于公司未来的严峻问题。

2000 年,网络到底能持续多久?2010 年,人们问我们能否适应移动计算时代,搜索是否已经「结束」?

每一次,我们都会以更加强大的姿态回归。我们之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专注于我们的使命,我们相信应用深入的计算机科学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并且对不可能保持一种「健康的漠视」(a healthy disregard for the impossible)。

03、健康地「忽视不可能」

这种健康的漠视,是我们能够解决其他人无法或不愿解决的问题的原因。

例如,有一个不可能的想法:将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放入每个人的口袋里,无论他们的收入或互联网连接如何。如今,从最新的可折叠手机到入门级手机,全球 30 亿台设备上运行着 Android。它是我们努力让每个人都能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的核心,并激发了其他变革性产品的灵感。

同样,Chromebook 为世界各地的学校提供了计算服务。Google Pixel 将我们最好的最新技术——机器学习驱动的相机、语音识别、转录功能、张量芯片等——直接交到人们的手中。

这就引出了人工智能。谷歌几乎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投资人工智能。从 2000 年代初开始,我们是最早在产品中使用机器学习的公司之一,用于拼写更正、提高广告质量以及显示建议和推荐。

然后,在 2010 年代初,深度神经网络真正令人兴奋。2012 年,我们几个人去我们主校园咖啡馆 Charlie's 附近的一间会议室观看了演示。我记得当研究团队向我们展示他们在神经网络突破推动的图像识别方面取得的进展时,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观看。

那是我第一次对自己说:这真的会改变一切!

当我看到 DeepMind 进行的开创性跨学科研究专注于理解智能的本质时,我也有类似的感觉。这一进展深深影响了我在 2015 年担任首席执行官时的想法:谷歌应该转型为一家人工智能优先的公司。

更多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为新一代计算提供动力?因此,我们发明了张量处理单元 (TPU),与当时的其他硬件相比,它为机器学习提供了 30 80 倍的显着性能提升,并为 2016 年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 AlphaGo 计算机提供了动力。

2017 年,我们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Transformer 论文,该论文创建了神经网络架构,该架构是当今大多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的基础。

其中许多技术突破带来了一些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创新。由于 MUM BERT 等大型语言模型的存在,复杂查询的搜索结果变得更加有用。我们创造了全新的方式,让人们可以通过语音、图像来表达他们正在寻找的内容,甚至可以通过多重搜索询问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帮助我们,以令人兴奋的方式重新构想我们的核心产品——从我们新的搜索生成体验 (SGE) Gmail 中的「帮我写」。今年早些时候,我们推出了 Bard,这是一项让人们与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协作的早期实验。

我最喜欢的时刻是看到我们的产品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忙碌的父母给他们的工艺品抽屉拍张照片,并使用 Bard 为孩子们激发一个雨天项目的灵感;旅行者使用 Lens 翻译国外的火车时刻表;或者,更深远地说,得益于我们对语音识别和合成的研究,一个家庭能够听到 ALS 患者的声音。

设计能够大规模帮助人们的产品既是一种特权,也是一种责任。人们有自己的疑问:我们可以相信这些新技术吗?我们从一开始就深入思考如何构建负责任的技术,无论是确保每个人的信息都受到保护和安全,还是确保人们免受网络不良行为者的侵害。

这还包括参与有关这些技术将如何塑造我们社会的重要辩论,然后共同寻找答案。人工智能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尽管我们对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和社会的潜力感到兴奋,但我们知道人工智能与任何早期技术一样,也带来复杂性和风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解决这些风险,并帮助负责任地开发技术。

我们于 2018 年推出的人工智能原则(AI Principles),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原则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它会对人们有帮助、造福社会,还是会以任何方式导致伤害?他们还塑造了我们的产品开发和人工智能应用,并指导我们寻找新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如,就在上周,我们推出了 SynthID,这是一种用于加水印和识别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工具,这将有助于解决有关透明度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与专家和社区合作,不断学习和改进。

04、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我一直在反思 2004 年创始人信中的承诺:「开发能够改善尽可能多的人生活的服务——做重要的事情。」

借助人工智能,我们有机会在更大范围内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下一波技术的能力以及改进的速度。已有 100 万人在 Google Workspace 中使用生成式 AI 进行写作和创作。洪水预报现已覆盖 4.6 亿多人居住的地区。100 万研究人员使用了 AlphaFold 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 2 亿个蛋白质结构预测,有助于在减少塑料污染、解决抗生素耐药性、对抗疟疾等方面取得进展。我们还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帮助航空业减少飞机尾迹,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

尽管如此,前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智能将成为我们一生中看到的最大的技术变革。它比从桌面计算到移动计算的转变更大,而且可能比互联网本身更大。这是技术的根本性重组,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促进剂。

让人工智能为每个人提供更多帮助并负责任地部署它,是我们在未来 10 年及以后实现使命的最重要方式。

现在,人工智能将允许我们和其他人提出以下问题: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任何语言、任何主题的私人导师?

我们如何帮助企业家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我们可以发明哪些工具来帮助人们设计和创造新产品以及发展新业务?

如何重新构想交通或农业等领域?

我们如何帮助社区预测自然灾害并做好准备?

随着这些新领域的出现,我们再次受到邀请,要大胆、负责任地采取行动,尽可能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并不断提出这些重大问题。

我们对答案的探索将推动未来 25 年非凡的技术进步。

2048 年,如果在世界某个地方,一个青少年看到我们用人工智能构建的一切并耸耸肩,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成功了。然后我们就回去工作。

感谢您度过了一个令人惊叹的 25 岁。

 

发生了什么?美联储大鹰派“放风”9月不加息-美债收益率却不跌反涨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离任后,美联储理事沃勒无疑便是美联储内部当前最为鹰派的官员之一,甚至完全有希望角逐“鹰王”。

不过,颇有意思的是,昨夜这位美联储“鹰派”大佬,却意外发表了一段略显鸽派的讲话——几乎彻底打消了美联储9月加息的可能性。而更奇妙的还在于金融市场的反应美债收益率周二一路全线走高,似乎完全没有受到9月加息大门“关闭”的影响。美债收益率在结束劳工节假期后的大幅攀升,也又一次拖累美股出现了下挫。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在这一系列行情走势的背后,又是否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呢?

美债收益率一夜全线大涨

行情数据显示,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全线出现走高。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8.5个基点报4.97%,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5个基点报4.38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8.5个基点报4.268%,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8.2个基点报4.377%。

美国三大股指则在美债收益率攀升的背景下再度承压。主要股指盘中大部分时间在前交易日收盘点位上下小幅波动,最终下跌。截止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0.4%,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道琼斯指数下跌约196点,跌幅0.6%。

从消息面看,美国宏观层面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几位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本周也是美联储“噤声期”前官员们发表讲话的最后机会。而美联储鹰派官员、理事沃勒的一番最新表态,便似乎已经提前终结了9月加息的可能性。

沃勒周二表示,鉴于近期数据显示通胀继续放缓,政策制定者在加息方面可以“谨慎行事”。

沃勒指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需要在短期内立即采取任何行动。”这表明他支持在美联储下次会议上保持利率不变。沃勒还表示“我们可以坐在那里等数据出来。”

沃勒同时拒绝评价是否还要再加息一次,但也并未完全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他表示这将取决于未来的数据——需要数据显示,沿着向好的轨迹持续几个月,届时才会说美联储完成了加息。

对于沃勒周二的最新表态,摩根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David Kelly表示,“美联储正在浓雾中的浅水区航行。它们的行动应该非常缓慢,并随时准备停止或扭转货币紧缩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美联储内部如今鹰派成色最为明显的官员之一,沃勒这番略显鸽派的讲话,从逻辑上本应该推动美债收益率回落才是,不过周二各期限美债收益率盘中的升势,却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的迹象。而对于这一较为反常的行情走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与美企在劳工节假期后的集中发债高潮有关。

美债抛售背后的“元凶”

有交易员就指出,劳工节小长假后,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券发行热潮再次给长端美国国债带来了压力,因为一些投资者转而购买收益率高于政府债券的高等级公司债。

根据International Financing Review的数据,周二有至少21只投资级债券发行。另有投资者表示,他们预计本月新债发行量将在1000亿至1500亿美元之间。

根据ICE BAML的数据,截至周一,美国投资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为5.73%,相比之下,年初时的平均收益率为5.47%,2022年1月为2.44%,当时美联储还没有开始加息以遏制高通胀。

道明证券美国公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9月份往往是供应量非常大的月份,因此人们会抛售国债和现有信贷,为新债发行腾出空间。”

由于美联储在本月举行的下一次议息会议上基本就将按兵不动,公司债券供应增加被认为是可能导致未来几周收益率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信贷研究分析师称,9月份通常是美国债务发行第二繁忙的月份,在过去四年中,除2020年以外的平均发行量为1290亿美元。

BTIG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利率交易联席主管Tom di Galoma表示,“我并不认为(美联储)还会有更多的加息举措或紧缩措施。就目前而言,一切都与供应有关,我认为这是推动收益率走高的原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卖车挣不挣钱:上半年理想卖一辆车挣2万-比亚迪挣8千-蔚来倒亏20万?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今年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持续恢复。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952.4万辆,同比增长2.7%。今年1至6月份零售销量持续环比增长。

但从各家车企半年度营收和净利润来看,却是喜忧参半,有的卖的多但挣的少,有的卖的少却挣的多。

为此,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统计了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东风集团、长城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等13家上市乘用车企今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就今年上半年整体营收来看,13家上市车企中10家上市车企营收同比增长,这与乘联会的数据大致相符。其中,理想汽车、比亚迪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零跑汽车亏损减少,吉利汽车归母净利润微增;但其余9家车企中,5家车企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家车企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上市车企上半年业绩出现分化。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造成车企上半年业绩分化的原因大致为新能源车销量暴增,整体销售规模提升,但同时传统车销量与规模均出现萎缩。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还发现,上市车企上半年毛利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业绩扭亏的理想汽车也略有下降,13家上市车企中仅比亚迪、上汽集团两家上市车企的毛利率略有上升,零跑汽车毛利率则大幅改善。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毛利率下滑与年初开始的降价潮有关,降价后车企的毛利润(率)就会减少。降价在短期内也不可能结束,降价的本质就是洗牌、清库存,以维持车企的产能利用率。

崔东树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指出,车企毛利率下降的趋势还将持续。

在刚过去的8月,上汽大众、蔚来、零跑、哪吒、极氪等多家车企陆续官宣了降价或者促销活动,降价车型涉及数十款,降价幅度多达数万元不等。

联储证券研报认为,8月以来多种车型降价,新车型陆续上市,预计下半年市场竞争将加剧。

民生证券研报则认为,短期价格战不必过于忧虑,静待金九银十汽车消费旺季来临,以及问界、理想和小鹏等新势力逐步推动城区NOA上车,智驾体验迭代升级,强供给刺激加速来临,终端消费有望持续好转。

上市车企中,理想汽车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幅最大,分别达到159.3%和612.51%,理想交付一辆车净挣约2.3万元;相反,蔚来上半年亏损持续扩大,半年归母净亏损109.255亿元,交付一辆车净亏约20万元。

理想、比亚迪净利翻番

从13家上市车企2023年上半年营收来看,传统车企实力未减,上汽集团、比亚迪上半年营收高居前二,分别达到3265.55亿元、2601.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4%、72.72%;吉利汽车以731.82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474.4亿元,一举超过去年全年营收额。

理想汽车2023中期报告中表示,由于车辆交付量增加,车辆销售收入随之大幅增长。今年年初,理想汽车全新推出的家庭五座旗舰SUV理想L7及理想L8 Air自交付以来一直领跑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助推公司半年的交付量一举超越去年全年的交付量。

另一边,小鹏汽车、赛力斯、蔚来上半年营收下滑,分别同比减少38.92%、11.14%、3.74%。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小鹏汽车、赛力斯和蔚来上半年的汽车交付量及销售额出现明显减少。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由于汽车交付量减少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终止,上半年汽车销售收入大幅减少43%;蔚来由于平均售价降低以及交付量的下降,二季度汽车销售额持续环比下降;此外,赛力斯则表示产品售价调整致营收下降。

尽管大多数车企上半年营收增长,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在这13家车企中,除理想汽车、比亚迪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大幅增长及零跑汽车亏损减少、吉利汽车净利润微增外,其他9家上市车企(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出现减少,其中长安汽车和上汽汽车虽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另外赛力斯、北汽蓝谷、小鹏汽车、蔚来4家车企亏损持续。

具体来看,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高居第一,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09.54亿元、96.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4.68%、220.02%;长安汽车位居第二,归母净利润76.53亿元,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15.09亿元,同比减少51.32%;上汽集团位居第三,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85亿元和56.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4%和减少7.19%。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比亚迪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同时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2023年半年报显示,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76.53亿元,但非经常性损益高达61.44亿元,其中通过对原联营企业深蓝汽车追加投资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确认投资收益50.21亿元。报告期内,长安汽车向通过收购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对其持股比例变为51%,成为其控股母公司。

此外,蔚来净亏损继续扩大,上半年归母净亏损超百亿元,同比降幅达139.07%;东风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76.9%、75.69%、48.42%。

东风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正在向新能源战略布局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的过程中,期内销售汽车约94.55万辆,同比下降23.4%;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同比下降28.0%,东风本田同比下降32.8%,自主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30.9%,仅销量占比较小的岚图汽车销量大幅增长118.5%。

长城汽车也透露,公司正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基于2023年新产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同时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及汇率收益减少,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

广汽集团财报显示,尽管公司营收增长,但由于自主品牌车型产销量持续增长而生产成本相应增加、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销售及研发费用增加,以及合资企业盈利减少等原因,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蔚小理”卖车两极分化

据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统计,13家上市车企中有10家上市车企上半年毛利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小鹏汽车毛利率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1.4%;蔚来毛利率下降幅度紧随其后,同比下降12.5个百分点至1.3%。

小鹏汽车财报披露,与G3i有关的存货减值及存货采购承诺亏损,销售促销增加及上述新能源汽车补贴届满,致上半年汽车毛利率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至-5.9%;蔚来财报表示,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动,以及上一代ES8、ES6及EC6车型提供的折扣增加导致汽车毛利率下降。

另一边,零跑汽车上半年毛利率则大幅改善,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至-5.9%;比亚迪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至18.3%;上汽集团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微升0.22个百分点至9.67%。

零跑汽车财报指出,毛利率的持续改善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结构改善,每辆电动汽车的平均制造成本占平均售价的百分比有所下降。

从车企毛利率具体数值来看,理想汽车居首,上半年毛利率高达21.2%;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分列二至五位,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8.3%、17.54%、16.85%、14.4%。

但这还不是理想汽车的最好成绩,2022年上半年理想汽车毛利率高达22.1%,理想汽车财报表示,剔除理想ONE影响后,车辆毛利率维持稳定;吉利汽车财报表示,毛利率仍受到新能源转型和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东风集团财报则表示,毛利下降主要受商用车行业需求整体疲弱,仍处于恢复中以及价格战等诸多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2.23亿元。以今年上半年汽车交付量139117辆来计,理想每交付一辆车的归母净利润为23167.55元,即单车归母净利润高达2.32万元,一跃超过比亚迪,实现盈利。

而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9.54亿元。以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1255637辆来计,比亚迪每销售一辆车的归母净利润为8723.86元。

张翔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理想汽车、比亚迪两家企业的销量较高,具有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每辆车分摊的研发、销售和管理成本较小,因此单车的利润就会更高。此外,理想汽车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做得较好,研发及销售效率也相应提升。

此外,蔚来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09.255亿元。以今年上半年汽车交付量54561辆来计,蔚来每交付一辆车的归母净利润为-200243.76元,即单车归母净亏损约20万元,在13家车企中居首,较去年单车亏损扩大68.46%。这其中,蔚来第二季度表现更差,月均交付量已不足1万辆,毛利率降至1%,单车归母净亏损约为25.75万元。

张翔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蔚来旗下虽然有7款车,但月销量没有理想那么高,因此每辆车分摊的研发、销售和管理成本就会高,因此还不能实现盈利。此外,蔚来的体验店都位于“高大上”的商业区,租金也贵,因此建店的投资高,成本也高。如果,蔚来还要降价,毛利率降低,亏损也会相应增加。

紧随其后的是小鹏汽车,每交付一辆车归母净亏损约12.4万元,较去年单车亏损扩大63.89%;北汽蓝谷、零跑汽车、赛力斯每交付/销售一辆车则归母净亏损分别为5.63万元、5.11万元、1.46万元,分列第3至第5位。其中,去年的“流血”较厉害的北汽蓝谷也有所回暖。

相比之下,大多传统车企上半年每销售一辆车的归母净利润均为正值,均实现盈利。

显然,“蔚小理”卖车已出现两极分化,理想率先实现盈利,而“蔚小”仍然卖一辆亏一辆。

尽管如此,但“蔚小”们账上现金不少。据美股投资网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期末,蔚来、小鹏汽车、北汽蓝谷、零跑汽车、赛力斯的账上现金(货币资金)分别为137.24亿元、110.1亿元、79.56亿元、71.08亿元、90.51亿元。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8月仍处于消费淡季,但销量已较7月有所改善。8月的成都车展有望强化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产品感知,叠加新车性价比、智能化配置等竞争优势,自主品牌产品有望迎来“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

但同时,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特斯拉存在继续降价的可能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车企的渠道变革进度缓慢新推出的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价值高达4700亿元-芯片巨无霸来了!最大客户来自中国-英伟达、苹果、谷歌出手了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软银集团旗下芯片巨头ARM于9月5日正式提交了IPO申请文件显示,公司每股ADS定价在47-51美元之间,预计总计发行9550万股ADS。据媒体报道,ARM整体估值达6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84亿元),远超英伟达,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项目。

文件显示,ARM的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AMD、谷歌、英特尔、联发科、台积电、新思科技和Cadence Design已经同意成为此次发行的基石投资者,并表示有兴趣购买高达7.35亿美元的ADS。

ARM此前披露业绩显示,其2023财年的收入为26.8亿美元,净利润为5.24亿美元,营收和利润均略低于2022财年27亿美元营收和5.49亿美元数字,反映了2023财年度的半导体产业处于下行期、行业需求较低现状。

这是ARM公司历史上第二次上市。ARM成立于1990年,主要业务为出售面向芯片设计企业的“设计蓝图”,即IP(知识产权)。1998年到2016年,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开上市。2016年9月,日本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将ARM收购并私有化。2020年,软银曾尝试以400亿美元将ARM出售给英伟达,但该交易面临来自监管机构和半导体同业的阻力,2022年2月该收购案失败,软银随后寻求推动ARM上市。

英伟达等巨头为主要投资者

据外媒报道,芯片设计公司ARM在周二的一份文件中表示,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英伟达等其他科技公司有兴趣购买其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的股份,总额高达7.35亿美元。

报道截图

这些投资可能不会发生,但这些公司的考虑突显了ARM的重要性,其设计被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消费设备和工业产品的处理器。

芯片代工厂商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也有兴趣与这三家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一起投资,此外,基于ARM架构制造芯片设计的AMD和联发科也表示了兴趣,根据ARM股票发售的修订版招股书。作为交易的一部分,ARM可能会获得520亿美元的市值和近50亿美元的现金。

过去两年,科技领域的首次公开募股很少见,因为更高的利率使投资者不愿对风险较高的高增长公司下注。成立于1990年的ARM则不同。它在2016年被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之前,在伦敦和纽约上市。它在第二季度实现了6.75亿美元的收入和1.05亿美元的利润。

2020年,英伟达宣布计划以400亿美元从软银收购ARM,但遭到了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的反对。两家公司在2022年放弃了这笔交易,为ARM目前在美国的IPO铺平了道路。英伟达推出了自己的基于ARM的芯片,可以与自己的图形处理单元协同工作。

英伟达未能收购ARM并没有阻止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ARM大加赞扬。

黄仁勋在预先录制的路演视频中穿着他标志性的皮夹克说“ARM是一家非凡的公司,全世界都知道我对这家公司、这个平台、这个品牌和这个世界级管理团队有多么喜爱。”

英伟达正在与ARM合作开发一个新的云数据中心生态系统,黄仁勋说。历史上,英特尔芯片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黄仁勋并不是ARM唯一的外部推广者。联发科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蔡力行也出现在ARM的虚拟路演中,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结合两家公司产品的产品出现。

公司1/4收入来自中国

ARM究竟靠什么撑起这么高估值?在招股书中,ARM将自身定位为CPU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和授权高性能、低成本、高能效的CPU产品和相关技术,这也是其立身之本。据悉,有超过260家公司报告称,它们在上一财年中发货了基于ARM的芯片,其中不乏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AMD、英特尔、英伟达、高通、三星电子等全球巨头。

尽管ARM的员工还不到6000人,但江湖地位不容置疑。招股书透露,ARM自成立以来芯片出货量累计超过2500亿颗,运行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软件,小到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大到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车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等。

据ARM估计,全世界有大约70%的人都在使用基于ARM的产品。仅是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ARM芯片出货量就超过了305.83亿颗,较2016财年的出货量增长约7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ARM的最大市场,文件显示,2021、2022和2023财年中,ARM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分别占其总收入的约21%、18%、25%。中国公司安谋科技(ARM China)是ARM最大客户。2022财年和2023财年,安谋科技分别占其总收入的18%和24%。相当于ARM在中国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安谋科技。

安谋科技成立于2018年,最早是ARM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也是ARM授权其IP给中国授权客户的主要商业分销渠道,客户囊括紫光展锐等众多国内芯片企业。ARM与安谋科技实际控制人吴雄昂存在矛盾,一度相持不下,经过长期博弈后,吴雄昂最终出局。

放眼当下,狂热的AI市场成为ARM加速IPO的助推剂。GPU霸主英伟达便是最典型的案例,今年股价已飙升超200%,市值增加约8000亿美元,最新市值高达1.16万亿美元,稳坐全球市值最高半导体公司宝座,这一切都源自于AI大模型的爆火。

今年4月初,特斯拉CEO马斯克创建了一家AI大模型公司X.AI,并果断买下1万张GPU,他当时更是语出惊人,感叹“就连狗都在抢GPU”。尽管这一比喻可能并不恰当,却是当下AI市场的生动写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梅西效应”令苹果乐开怀:美职联和Apple-TV+订阅用户同步激增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国际足坛的超级巨星梅西登陆美国职业联赛,美国科技巨头向体育赛事一掷千金的运营战略,已经展现出超乎预期的成果。

从今年初开始,苹果公司麾下的Apple TV成为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全球独家赛事直播平台,据悉这份十年长约将令苹果掏出至少25亿美元。梅西则是在今年7月正式加盟贝克汉姆的迈阿密国际,成为美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当家球星。

(来源苹果官网)

苹果CEO库克在今年8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足球直播业务上,订阅用户的数量已经超过预期,梅西加盟迈阿密国际的事实对我们有所帮助。”

超级球星的意义

专门研究美国市场订阅数据的Antenna公司,在周二刊发了名为“梅西效应”的洞察报告,揭示了梅西对于苹果订阅服务的巨大价值。

数据显示,美职联的“赛季通”订阅服务在7月21日新增了11万用户,那一天正是梅西在美国联赛的首秀。美职联的赛事是从今年2月开始,常规赛将在10月底结束,随后只有几场一场定胜负的季后赛。一般而言到了赛季后半程,直播订阅服务的销售也会快速下降。不过在梅西首秀这一天,新增订阅的数字比起本赛季订阅服务开卖首日都要高出一大截。

(来源Antenna)

值得一提的是,Antenna的数据只涵盖了美国市场,但梅西无疑对于全球用户都极具吸引力。

对于苹果而言,更具有价值的是Apple TV+的流媒体订阅服务也在7月出现迅猛增长,成为今年以来卖的最好的一个月份。

(来源Antenna)

根据苹果目前的定价,对于订阅6.99美元/月Apple TV+的用户,看美职联每月需要支付12.99美元;对于没有订阅的用户每月则需支付14.99美元。

Antenna分析了从今年2月1日(美职联订阅服务开售日)至7月30日的数据,发现在此期间新增美职联订阅用户中有接近一半原本就是Apple TV+的用户,另外还有37%的新增用户即便订阅了苹果的足球直播,仍对Apple TV+没有展现出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有15%的用户在订阅看球的同时,顺手或者之后又购买了苹果的流媒体服务。

科技巨头蜂拥抢购体育版权

梅西加盟美职联的故事,也给一众砸重金买体育版权的科技巨头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

苹果的一些竞品在购买体育版权方面更舍得花钱。据悉,谷歌的Youtube 豪掷140亿美元买下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NFL)未来7年的周日赛事直播版权,亚马逊则以每个赛季12亿美元的价格买下NFL周四赛事未来11个赛季的直播权。

手握多项赛事版权的华纳兄弟探索公司,也在财报会议上强调正在寻找从体育赛事直播中找到“增量价值”的方法。

Antenna 的首席执行官Jonathan Carson表示,对于流媒体平台而言,体育赛事直播的订阅用户往往会更加忠诚。因为被某一档节目吸引来的用户,看完内容后就有可能离开,但体育赛季往往会持续数月,使得平台有机会展现更多其他内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最严名单”将公布!微软、苹果都在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二,欧美股市集体下跌,其中道指跌0.56%,标普500指数跌0.42%,纳指跌0.08%。分析称,国际原油价格走高令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上行,股市承压。

消息面上,俄罗斯宣布将把30万桶/日的石油出口削减措施延长至12月底,沙特宣布将把10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计划延长至12月底。受此消息影响,WTI原油期货一度突破8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涨2.4%,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升破90和91美元两道关口,均创去年11月以来盘中最高。

此外,欧盟将于周三公布首批受《数字市场法案》(简称DMA)监管的服务清单。这份清单将列出部分“守门人”,即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科技巨头。目前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Meta和三星等已经在名单上,这些公司将承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或并购竞争对手、与竞争对手建立链接等义务。

欧美股市全线下跌

周二,美股低开低走,截至收盘,道指跌近196点,跌幅0.56%,报34641.97点;标普500指数跌近19点,跌幅0.42%,报4496.83点;纳指跌近11点,跌幅0.08%,报14020.95点。

盘面上,科技股多数上涨,苹果涨0.13%,亚马逊跌0.62%,奈飞涨2%,谷歌涨0.08%,脸书涨1.27%,微软涨1.49%。

银行股全线走低,摩根大通跌1.12%,高盛跌1.11%,花旗跌0.55%,摩根士丹利跌1.07%,美国银行跌1.12%,富国银行跌0.26%。

焦点个股中,曼联ADR一度跌22%,创公司美股IPO以来最大盘中跌幅,最终收跌超18%。据媒体报道称,鉴于潜在收购方所给报价没能满足曼联所有人的要价,Glazer家族可能会将这家俱乐部私有化。

欧洲市场方面,欧洲三大股指收盘亦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0.34%,报15771.71点;法国CAC40指数跌0.34%,报7254.72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2%,报7437.93点。

国际油价刷新十个月新高

周二,WTI 10月原油期货收涨1.14美元,涨幅1.33%,报86.69美元/桶。布伦特11月期货收涨1.04美元,涨幅1.17%,报90.04美元/桶。

WTI原油期货一度涨2.9%,突破8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涨2.4%,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升破90和91美元两道关口,均创去年11月以来盘中最高。

消息面上,俄罗斯宣布将把30万桶/日的石油出口削减措施延长至12月底,沙特宣布将把10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计划延长至12月底。

今年5月起,沙特自愿减产日均50万桶原油,7月起再次自愿额外减产日均100万桶原油。之后,沙特将这一额外减产措施两次延期至9月底。目前,沙特原油日均产量已减至900万桶,为数年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认为,两国将自愿供应限制措施延长三个月超过市场预期,投资者担心冬季需求高峰期间可能出现供应短缺。

欧盟最严数字监管名单将公布

苹果微软“难逃一劫”

欧盟将于周三公布首批受《数字市场法案》(简称DMA)监管的服务清单。这份清单将列出部分“守门人”,即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科技巨头。目前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Meta和三星等已经在名单上,这些公司将承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或并购竞争对手、与竞争对手建立链接等DMA规定的义务。

据悉,该项法案于去年底出台,是欧美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数字监管法案,旨在遏制大型科技公司垄断,并要求它们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或并购竞争对手、不得未经用户允许强行推送广告或安装软件等等,否则将面临最高营业额10%的罚款。

DMA还对巨头们施加了新的责任,包括共享数据、与竞争对手建立链接以及使他们的服务能够与竞争对手的应用程序实现互操作。

按照DMA设定的标准,只有营业额超过75亿欧元、市值超过750亿欧元且在欧盟拥有至少4500万月活用户的平台,才必须遵守该法案。不过,除了原始指标外,欧盟对其他规定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苹果和微软对此并不买账。两家公司认为,它们的一些旗舰服务不足以成为欧盟新立法所指定的“守门人”,这些旗舰服务具体指的是苹果iMessage聊天App和微软搜索引擎必应。微软认为,必应在搜索引擎的市场规模远不及谷歌,进一步的监管将使其劣势加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还会重创美股吗?来看看这份“干货”分享……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美国股债市场在8月双双承压,债市与股市之间的行情关联性,愈发受到了市场人士的高度关注。

几组行情对比显然可以清晰地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

由于8月多数时间里美国经济持续显现韧性,令投资者押注利率会维持高企,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当月一度达到了4.36%的16年高点。收益率的飙升,最终也拖累标普500指数当月累计下跌1.8%,创下2月份以来的最糟月度表现。

不仅仅美债收益率的走势与股市行情开始变得息息相关,收益率曲线倒挂幅度的变化也正与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呈现了紧密的关联。

如下图所示,8月份,3个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的利差与标普500指数的关联系数为-0.75。这也意味着当收益率曲线正常化(倒挂收窄)时,美股市场往往会遭遇抛售;反之,随着倒挂加深,标普500指数通常会走高。

而如今,随着8月行情的结束,当投资者展望9月时,眼下的一个关键疑问无疑就是,债券市场接下来的走势还将会如何影响美股?美债收益率若继续如脱缰野马般走高,还会进一步重创美股吗?

颇有意思的是,不少业内人士对此的最新看法,似乎并不悲观。

美债收益率继续冲高的杀伤力有限?

根据Markets Live Pulse周一发布的一份最新调查,今年美国股市的反弹足够强劲,或足以承受债券收益率的又一轮上升行情。

随着美国经济有望迎来软着陆的说法越来越深入人心,调查的331位受访者中的大多数预计,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攀升并达到4.5%,标普500指数的跌幅将被控制在10%以内。换言之,今年迄今上涨了18%的美国基准股指仍将保留部分涨幅。

EdenTree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Christopher Hiorns表示,“如果我们的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继续上升,很可能是因为宏观经济表现令人惊喜。因此,与债券相比,提供通胀保护的股市可能并非是个那么糟糕的选项。”

由于美联储已承诺将利率维持高位,直至确信通胀率将跌回联储2%的目标为止,因而美债收益率目前可能还有进一步走高的空间。克利夫兰联储梅斯特上周五就表示,尽管近期通胀有所改善,但通胀率仍然过高。

不过,策略师们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未来走高的空间将被限制在4.5%附近。如果10年期收益率达到该水平,那么美股或会小幅走弱。

既使达到4.5%水平,汇丰美国的股票策略团队对年底标普500指数目标位的预估,仅仅从4600点下调至4500点,这意味着该指数今年仍将有17%的涨幅。

此外,一些策略师则认为美债收益率有望见顶回落。北方信托资产管理公司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首席投资策略师Wouter Sturkenboom就预计,到今年年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下探至4%左右。

当然,MLIV的Ven Ram也指出,股票将要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要难得多。在一个将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锁定在略低于5%的世界里,你需要对潜在的公司盈利增长非常乐观,才会去选择放弃国债所提供的稳定现金回报。市场对经济软着陆的前景也很难长期维持乐观态度。

高债券收益率环境下该如何择股?

今年以来,美股升势所展现出的韧性,令许多市场参与者感到意外。不少市场多头指出,经济增长在高利率面前保持稳健,是一种有信心的体现。在人工智能相关热潮的推动下,表现出色的科技股也帮助维持了这些涨势。

尽管如此,在MLIV的最新调查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4.5%,房地产和科技板块将面临最大的风险,而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银行股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2023年迄今为止,纳斯达克100指数已经飙升了42%,因此科技股面临的下行风险显然不小。

Gama Asset Management SA全球宏观投资组合经理Rajeev De Mello表示,“我们应该关注科技行业中哪些亏损的企业,但我预计盈利的科技公司,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受到收益率上升的影响,因为这些公司对指数的盈利贡献很大、很重要。”

同样能反映出人们对科技股等高估值股票担忧加剧的是,超过50%的MLIV调查受访者预计,价值股到年底将会迎头赶上,甚至跑赢成长股。到目前为止,标普500成长指数跑赢标普500价值指数的幅度为2020年以来最大。

Great Hill Capital董事长Thomas Hayes指出,“我们认为,收益率正在见顶,股票若下跌料将吸引年内表现不佳的经理人逢低买入,他们必须在年底奋起直追,盈利预估也将会继续温和上修。那将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初一季度美联储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股票和债券走势一直是正相关的。不过,略超50%的调查受访者预计,年底前两者将再度变为负相关,回归到本世纪以来的长期趋势。

此外,最新调查还显示,59%的投资者仍然认为60/40股债投资组合是可行的投资策略。虽然这两类资产去年的同时下跌,导致该投资组合在当时遭到重创,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糟糕表现,但今年已上涨了1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NAND价格触底:又一存储巨头调涨晶圆-还有闪存客户接受35%涨幅

作者  |  2023-09-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指出,由于NAND价格已触底,闪存厂商群联目前已看到来自大陆的模组与智能手机客户需求增强,部分客户甚至已接受了30%至35%的价格上涨。

此外,知名分析师分析师郭明錤日前发文称,紧跟三星8月的涨价步伐,美光9月起已开始着手调涨NAND Flash晶圆合约价,涨幅在10%左右。其认为,此举将有助于改善美光下半年获利。

郭明錤补充,DRAM方面,美光有望最快自2023年Q4-2024年Q1起受益于三项趋势英特尔新平台Meteor Lake推动DDR5渗透率加速增长,AI服务器强劲需求推升HBM出货,品牌与处理器厂在设备上推广大模型、有利于DDR/LPDDR规格升级。

在此之前,三星已下令暂停第六代V-NAND成熟型制程产品报价,低于1.6美元者全面停止出货。已有两大厂商私下证实,并表示“先前该产品1.45-1.48的美元低价位,未来不会再出现了”。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日前报告也指出,近期NAND Flash现货市场颗粒报价受到晶圆合约价成功拉涨消息带动,部分品项出现较积极询价需求。

8月下旬NAND Flash原厂进一步与部分中国指标模组厂议定新一笔晶圆订单,并成功拉抬512Gb晶圆合约价,涨幅约10%,其他原厂亦跟进将同级产品价格提升,显现原厂不愿再低价成交,从而带动晶圆现货市场近期出现短期涨势。

由于NAND Flash晶圆涨价、带来成本提升压力,模组厂近期也纷纷释出调涨终端产品的意向,主要体现在SSD产品方面,金士顿、Phison等模组厂近期亦回归官方价格来进行交易,不再开放客户另议以低价成交。

金士顿还表示,由于产品价格便宜,从8月起拒绝客户降价,并会重建部分NAND库存。

一线存储厂相继减产 NAND Flash调整周期尾声将至

存储行业寒风呼啸已久,推进库存去化、供需平衡,都离不开供应商对产能的控制。三星、SK海力士、美光均计划减产NAND Flash。

其中,三星已制定生产计划,目标年底NAND库存正常化(6-8周水平)。今年年初,三星NAND库存水位超过20周,最高一度飙升至28周,但最近已降至18周。据悉,三星下半年的晶圆投入量将较上半年减少10%,目前公司减产的主要目标是128层第6代V-NAND(V6),该产品库存较多。

TrendForce数据则显示,三星最初减产幅度为25%,第四季可能扩大到35%,代表目前市况供过于求压力仍大。原厂若不积极应对,即便下半年需求会温和复苏,NAND Flash相关产品价格要落底反弹也有困难。因此,目前一线NAND Flash原厂均积极减产控制供给,力求止跌,避免价格持续破底。

展望2024年,TrendForce预期2024年存储器原厂对于DRAM与NAND Flash的减产策略仍将延续,尤其以亏损严重的NAND Flash更为明确。预估2024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能见度仍不明朗,通用型服务器的资本支出仍受到AI服务器排挤、显得相对需求疲弱,有鉴于2023年基期已低,加上部分存储器产品价格已来到相对低点,预估DRAM及NAND Flash需求位元同比增幅分别有13.0%及16.0%。

方正证券指出,供给端加速收缩、限制低价供应,进一步巩固NAND Flash晶圆价格上涨趋势。分析师预计,随着2023年下半年国内手机品牌陆续推出新品、PC需求复苏以及iPhone15即将发布,原厂出货压力将逐步缓解,NAND Flash调整周期尾声将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