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加拿大政府向辉瑞(PFE)、默沙东(MRK)采购多达150万疗程新冠口服药物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加拿大公共服务和采购部长Filomena Tassi周五表示,加拿大政府已与辉瑞(PFE)和默沙东(MRK)签署采购协议,以购买多达150万疗程的新冠药片。

根据条款,默沙东预计将提供多达50万疗程的新冠口服药物molnupiravir,目前该药物正在加拿大接受监管机构的审查。在批准之前,加拿大政府有另外购买50万疗程的选择权。

Tassi称:“一旦这些药物被批准使用,政府将努力尽快将它们送到各省和地区,以便保健供应商能够帮助最需要它们的加拿大人。”

周三,辉瑞表示,公司开始了一项滚动新药提交,以寻求批准其口服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F-07321332和ritonavir,这些药物针对患有轻到中度新冠肺炎的高危成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创新高后大跌-市场需求减少-苹果该如何投资?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1月30日,苹果逆势大涨创历史新高。分析师觉得投资者已将苹果视为市场不确定时期下的避风港。Needham分析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周二投资者将资金转向苹果是因为该公司拥有巨大的现金流,使其能够承受任何经济放缓风险。

但在周四盘中,苹果一度下跌4.2%,创下自5月4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后逐渐回升收跌0.61%。

据彭博引述知情人士信源,苹果已经告诉零部件供应商,市场对iPhone 13系列产品的需求已经减弱,这表明一些消费者已经决定放弃购买苹果产品的计划。

虽然投资者已经为全球缺芯做好了思想准备,对预期收益有所降低,但苹果这一消息还是给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之前市场的一致预期是苹果能够在圣诞节前及时出货多达8200万不iPhone,以及明年共出货2.35亿部。但瑞银的分析师认为,疫情加重会在第四季度和明年全年的苹果销售量及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Pierre Ferragu说,“苹果公司对供应商的言论与我们对iPhone 13周期疲软的观点一致,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仅与客户对交付延迟不满有关,或许有一定联系,但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的。”

Ferragu是追踪的数据中对苹果给予卖出评级的仅有的两名分析师之一,他预计随着电子消费支出的正常化,2022年iPhone出货量将下降。他认苹果可能在新年发出警告。

高盛集团的Rod Hall在周报中表示,全球iPhone的交付周期继续缩短,“我们认为这表明供需接近平衡。”

目前看来,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苹果供应链的畅通以及消费端的消费需求预期。这两点得到保证的话,苹果将对投资者再次充满吸引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再遭反垄断指控-微软动了谁的奶酪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微软再次因捆绑销售被指控存在垄断行为。

近日,德国云存储公司Nextcloud与其他30多家欧洲软件、云计算公司组成了“公平竞争环境联盟”,并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投诉微软的反竞争行为,即微软将其云存储服务OneDrive、协作办公软件Teams和其他服务与Windows 10和Windows 11捆绑销售。

Nextcloud方面表示,通过推动消费者注册并将其数据进行上传,微软正在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并阻碍了其他提供同类型服务的公司参与公平竞争。

此前的2020年7月,办公通讯软件商Slake Technologies已向欧盟投诉微软,指控微软的Teams App捆绑了Office套件,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国经营报》分析师就Nextcloud等对微软发起的欧盟投诉向微软中国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不过,分析师注意到,微软OneDrive、Teams等软件确实在Office套件、Windows 系统中越绑越深。

而这也不是微软首次因捆绑销售垄断而遭到指控了。过去,微软就曾经因为将媒体播放器软件的视窗版、IE浏览器与Windows进行捆绑而遭到欧盟类似的起诉。目前,微软因捆绑销售已被欧盟罚款 22 亿欧元(约合 26 亿美元)。

OneDrive、Teams等软件捆绑销售遭指控

“公平竞争环境联盟”表示,微软正将 Microsoft 365 越来越深入地整合到更广泛的服务和软件组合中。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当 Windows 用户处理文件存储的时候,微软的 OneDrive 在 Windows 系统中有特权,成为一种优选。另一个例子是微软的“Teams”,它作为 Windows 11 的默认部分被成功推入市场。

Nextcloud声称,通过推动消费者注册并将他们的数据交给微软,这家软件巨头正在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并为其他提供竞争服务的公司制造了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微软不是通过任何技术优势或销售优势取得这一成就的,而是通过高度偏爱自家产品和服务。尽管根据欧盟反竞争法,偏爱自家产品或服务并不违法,但如果公司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则属于违法行为。

OneDrive是微软推出的云存储服务,用户在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时候可以把文件保存在OneDrive中,并开启文件的自动同步,防止因故障或者失误操作导致文件丢失,并且在同步OneDrive之后在其他的设备上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打开编辑。目前OneDrive已纳入Office套件中。

以Windows 10系统中Microsoft 365体验为例,分析师在对新文档手动点击保存或者另存为按钮时,其首选位置会被优先推荐为OneDrive,这会让用户逐渐养成“OneDrive优先”的使用习惯。

IDC企业级研究部高级分析师王楠对分析师表示,像微软的这种捆绑销售形式,在软件行业和非软件行业是普遍存在的,而Nextcloud会向微软发起捆绑销售的反竞争行为指控,原因主要是因为微软在操作系统有垄断优势。在PC市场里,90%以上的桌面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微软基于垄断的优势再进行捆绑销售,确实会对一些软件供应商产生降维打击。

OneDrive在欧洲受欢迎程度也是其引来Nextcloud指控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OneDrive在中国的使用体验并不好,市场份额也不高,国内同样的产品包括坚果云、天翼云盘等。“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中国的一些行业不使用云,一些核心数据、包括文档也会尽量不使用国外产品,但在国外,包括政府,金融、能源等敏感的行业对云是没有这种感知的,他们觉得公有云很安全。”王楠对分析师表示,OneDrive国内有部分用户,但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使用,其外部分发的使用场景比较少,但是国内很多的网盘却强调向外部分发的能力,向客户分享,给第三方供应商分享。

根据统计,包括微软、Google及Amazon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66%,而当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6%跌至16%。

上述企业联盟指出,上述行为是全球科技巨头在欧洲飞速增长的核心,与上世纪90 年代末微软将 Internet Explorer 与 Windows 捆绑在一起,从而摧毁网景(Netscape)的情况非常相似。欧盟必须制止微软的做法,如同微软上世纪90年代在Windows中搭售IE而垄断浏览器市场时一样。

Nextcloud表示,微软利用其“守门人”的地位扩大了在邻近市场的触角,将用户推入更深的生态系统中,从而彻底阻止他们接触其他云服务供应商。因此,更专业的欧盟公司无法凭实力与微软竞争,因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产品或服务的好坏,而是扭曲竞争和阻止市场准入的能力。

Teams也是一款在欧洲有较强竞争力的工具,在中国影响力较小。

Teams是一款基于聊天的智能团队协作工具,可以同步进行文档共享,并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视频会议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是微软于2017年3月推出的产品,其一出世,便正面与Slack竞争。微软通过Teams捆绑了Office套件,很快便在活跃用户上 “超越”了Slack。

2020年 7 月,Slake向欧盟委员会投诉微软,指控微软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Slake 称,微软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通过将 Microsoft Teams 与其广受欢迎的 Office 办公软件相捆绑,消除了 Microsoft Teams 面临的竞争。微软将 Microsoft Teams 与 Office 相捆绑意味着,有数百万用户被迫安装 Microsoft Teams,且无法删除。诉状中称,微软的行为相当于“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扼杀竞争的非法和反竞争行为”。

据报道,Slake的法律总顾问表示:“Teams App是一款拙劣的山寨产品,微软将其与占主导地位的Office软件进行捆绑,强制用户安装,无法删除,再现了微软在‘浏览器大战’期间的非法行为。”

“Teams 和Slake这两款产品,从产品设计到一些界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Teams借鉴了Slake的一些能力。”也有业内人士向分析师指出,主要是因为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地位,微软通过捆绑销售去提升其他一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微软与欧盟的纠纷由来已久

实际上,微软与欧盟的恩怨由来已久。欧盟最早于1998年起诉微软违反反垄断法,当时,位于布鲁塞尔的反垄断机构,应太阳系统公司的诉求,开始调查微软在欧洲的所作所为。随后,他们发现微软利用桌面终端的市场统治地位,垄断了整个欧洲服务器市场。欧盟再次向微软发出警告,微软仍然置若罔闻,继续在欧洲销售捆绑媒体播放器软件的视窗版本。

2004年3月,因为微软拒绝剥离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媒体播放器软件,欧盟委员会对微软开出4.97亿欧元的罚单。

2006年,由于微软公司仍未执行欧盟委员会2004年3月做出的反垄断裁决,该委员会对微软公司开出了第二笔2.8亿欧元的罚单。

2008年2月,因微软没有遵守2004年3月欧盟对其发出的命令,欧盟再次向微软罚款8.99亿欧元。

与此同时,2008年1月,欧盟又对微软在其Windows操作系统中捆绑其IE浏览器进行反垄断调查。2009年,微软与欧盟就2008年有关浏览器选择的调查达成和解,提出允许用户访问竞争对手的产品。2012年,根据微软的上诉,欧盟第二最高法庭将2008年的罚款从8.99亿欧元降至8.60亿欧元。

2013年,反不当竞争监管机构因微软未能遵守2009年有关网页浏览器选择的承诺,对该公司罚款5.61亿欧元。

至此,微软因捆绑销售和其他做法,已被欧盟罚款近22亿欧元。

20年前,微软将Windows和IE捆绑销售的事件,差点让这个IT帝国被拆分。如今,微软再次因为OneDrive、Teams等软件与Office办公软件、Windows系统捆绑销售引起欧盟注意。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次微软陷入捆绑销售案与过去欧盟对其发起的垄断案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微软利用其操作系统的优势,预装一些产品,然后用户购买操作系统,就不用单独地再去寻找、购买这类产品了,所以给竞品造成不公平的感觉。

上述业内人士对分析师说道,目前的微软不仅拥有Windows统治优势,其Office的垄断地位也很强。“OneDrive和Teams其实与Office结合得比较紧密,从微软完善自身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推出这样的功能无可厚非,但大家可能会质疑微软比较多的是用户想迁移第三方工具的时候,微软制造了一些壁垒,然而这却很难评估,也比较难取证,所以诉讼应该会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王楠对分析师说。

不过,金融科技专家、阿里云MVP马超在接受本报分析师采访时认为,这次微软的所谓的捆绑销售和欧盟过去指控捆绑销售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明显是两个分支的应用,但是Office和OneDrive的关系有点像宝剑和剑鞘,只是这个剑鞘不是实体的,而是一种储存服务。

马超向分析师分析,这场官司发生在欧洲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欧洲在数字化时代已经落后了,世界主流的云厂商目前只存在于中美两国,其他地区已经没有条件再养育大的云计算平台。

“欧洲在软件时代的所有优势积累,只能用于一些分支部分了,也就是说欧洲已经不能再做剑,只能做宝剑的周边了,因此微软这种周边全配套的销售方式,才会在欧洲引起这么大的反弹。”马超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不止加拿大鹅-LV、Gucci等品牌也搞“双标”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加拿大鹅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一事引发热议,目前该事件已经取得初步解决,加拿大鹅最终同意退货退款。

鉴于一些消费者的经历,分析师就横向对比了几个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政策。

比如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规定在中国大陆7天内可以退货,30天内可换货,但是在美国、加拿大就可以30天内退货。

LV官网截图

分析师注意到,该品牌在这些国家退换货政策的最后,还专门标注了这样一句话:全球任何一家门店都接受退换,但不包括巴西、中国、哥伦比亚等地区。

多个奢侈品牌称

国内门店产品只换不退

12月3日,分析师就门店退换货政策致电多家奢侈品品牌专卖店,对方均表示专卖店购买产品“只换不退”。而对于购买后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如何解决,多个店铺均没有正面回答。

爱马仕顾客服务中心:不同品类退换货政策不一,专卖店产品一旦售出即不可退货。其中大部分产品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可以享受30天内一次换货服务。而线上遵循电商法,任何产品在签售次日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享受无理由退货服务。

Gucci上海芮欧百货店:消费者购买之日起的14个工作之日内可以做一次换货,但不能退货。对于线下购买后发现有质量问题,需要与店铺第一时间联系,只要不是人为损坏导致的问题,是产品自身的问题店铺会帮忙解决。

PRADA普拉达上海环贸IAPM店: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可以14天内换货,但只换不退。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拿到门店进行鉴别,具体还需要看什么物品什么原因产生的问题。

而分析师对比上述品牌的官网发现,部分品牌在退货政策上并非全球统一标准。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LV,Gucci官网也显示,对于如加拿大、美国一些国家,可以在专卖店购买后14天内对符合条件的商品进行换货或退货。

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可要求在门店退货

律师解读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介绍:据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赵占领表示,消费者通过线下途径购买商品,需要区分所购买的商品,国家是否制定三包法,比如手机、电脑等国家有制定专门的三包法,那需要优先遵守。而商家自己制定的三包政策标准应当不低于国家三包法的规定,在符合这两者前提之下,可以依法进行退换货。

赵占领指出,目前奢侈品店中类似于服饰、箱包、美妆等产品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三包法,如果商家有三包政策或是合同约定,则需要优先遵守。但如果消费者证明产品在购买后其实存在质量问题,则对方构成合同违约,即使商家表示不能退货只能换货,该说法也没有法律依据。消费者仍然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货退款。而对于不同国家对于专卖店退换货政策不一,则涉嫌歧视消费者。

消费主权意识的觉醒很关键

其实,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心理上,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不少国际品牌一边大赚中国消费者的钱,一边对中国消费者区别对待。面对一些国际品牌的双重标准,法律学者认为,消费主权意识的觉醒很关键。

专家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李玉梅:法律从不保护权利上的休眠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目前在买卖关系当中,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比如消费者对于商品信息掌握不完全,现在随着开放的程度,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UCB与诺华(NVS)签署价值达15亿美元合作协议-研发并商业化抗帕金森病药物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比利时制药公司UCB周四表示,公司已与瑞士制药公司诺华(NVS)签署一项价值高达1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和商业化其两个尚处开发阶段的抗帕金森病药物——UCB0599和UCB7853。

根据签署的协议,UCB将从诺华获得1.5亿美元的预付款。UCB在获得某些监管批准并达到某些研发和销售相关目标后,还将有资格获得更多潜在付款。

UCB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协议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UCB将成为欧洲和日本市场的营销授权持有者和商业化领导者,诺华将成为美国和所有其他地区的市场领导者。

UCB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Dhaval Patel评论道:“这是我们在神经退化领域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通过建立外部网络和伙伴关系来获取额外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帮助加快药物研发。”

据了解,UCB0599是一类潜在的“first in class”小分子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抑制剂,目前处于临床2期研究阶段,而UCB7853处于临床1期阶段,一种抗α-突触核蛋白抗体。

根据协议条款,两家公司将共同研发并共同资助UCB0599的进一步全球研发。在完成目前由UCB进行的临床1期研究后,诺华有权选择是否参与全球联合研发UCB785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TMT要闻预告|摩托罗拉、英伟达、英特尔、vivo、OPPO将发布新产品新技术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2月6日

京东网易被纳入恒指正式生效。

第七届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12月6-8日在深圳举行。

国际民航日

12月7日

兰亭集势发布业绩和财务信息。

2021英特尔FPGA技术大会12月7-10日线上举办。

英伟达RTX 2060 12GB显存版发布。

OPPO Reno7 Pro《英雄联盟》限定版发布

国际反腐败日

世界足球日

12月8日

触宝科技、游戏驿站发布业绩和财务信息。

微博在香港挂牌交易。

2021(第七届)江西省互联网大会12月8-9日举办。

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12月8-10日在南京举办。

12月9日

博通、36kr发布业绩和财务信息。

摩托罗拉发布moto edge X30新机并同步开启预售。

vivo发布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OriginOS Ocean。

2021全球互联网产业CEO(GICC)大会12月9-10日在北京举办。

The Year Ahead 展望峰会12月9-10日在上海举办。

12月10日

2021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12月10-12日在广州举办。

2022 BotF未来品牌大会12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

2021跨国采购与供应链高峰论坛12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

世界人权日

12月11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周年

国际山岳日

12月12日

2021年亚广联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青岛即墨举行。

电商“双12”

西安事变纪念日

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

【财报发布时间为上市交易所所在地时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Sea凭什么竞争过了阿里巴巴Lazada?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Sea(SE)的电商业务也是依靠其游戏业务衍生出来的。Shopee 虾皮 2015 年才正式开业,专注于社交属性的移动端优先的电商市集平台。与其他平台不同的地方是,虾皮诞生于游戏平台上的消费者对消费者 (C2C) 交易功能。

Garena 的语音通讯平台上有个应用叫 BeeTalk(这个产品后来转型想做交友但是失败了),有大量的用户在上面做交易(有点类似新加坡的 Carousell 和内地的闲鱼)。Garena 见到这块 C2C 的需求就在 2015 年成立了 Shopee 公司,专注于服务 C2C 的交易服务。

李小冬委任当时的 Garena 移动业务部门主管 Chris Feng 冯陟旻(读 zhimin 至民)来做虾皮的 CEO。这位兄弟相当有来头和实力,这位 80 后 CEO 在 2014 年加入 Garena 的移动业务部门之前曾经任职于德国火箭网,这家公司孵化了多家顶级电商平台如 Lazada 和 Zalora 等。其中他在 Zalora 任职区域董事总经理,在 Lazada 总负责采购。冯也是计算机背景,且具备强电商经验。

成立之初,虾皮的中心在于解决 C2C 的交易痛点:比如不负责任的卖家,解决当面交易难题,支付欺诈等等。于是,虾皮成立之初就采取了内化物流与支付服务,但保持轻资产的业务模式。在整个东南亚,与其他电商平台的最大差异就是专注于服装美妆日用品,着重解决配送与支付难题,先做好服务,后货币化。

公司成立两年后在 2017 年中,IPO 之时,已经在东南亚地区雄霸 GMV 和总订单量第一宝座。然而此时仅在台湾与印尼市场刚刚开放了广告服务,其中收取卖家佣金的市场当时只有台湾一个。

理解虾皮的收入逻辑,对理解为什么虾皮还在亏损有重要的帮助。凡是 Shopee 开拓的新市场,基本都会迎来一波虾皮 app 下载量霸榜,虾皮 app 评价评分爆分,好评率超高,GMV 高速攀升。对买家免费送货,对卖家不收交易佣金,填补发展中市场的空白,逐个击破,逐个拿下似乎顺理成章。

2019 年 1 季度,台湾市场成为虾皮第一个达到季度 EBITDA 盈利的市场(公司综合费用摊分前),2021 年 2 季度,整整两年零一个季度之后,马来西亚才成为虾皮第二个达到同口径 EBITDA 盈利的市场。

虾皮的制胜法宝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让虾皮迅速攻占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市场有什么秘诀的话,我认为有一下几点做得对的地方:

高度本土化:虾皮高度重视并尊重东南亚每个市场之间的差异,包括语言差异,用户习惯等。包括在伊斯兰国家准备特殊的商品。

在几乎每个重要市场的员工数也远高于竞争对手。CEO 冯先生几乎住在印尼,虾皮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甚至学会了印尼话。

吸引本地商家:一般的国际扩张的电商公司都会宣传 “跨境电商” 这个概念。跨境电商的优势是平台第一天就有货,当攻占新市场的时候可以迅速把集市搭建起来。而且背靠中韩两大货源输出地,采购也比较集中容易。

缺点就是平台没有精细化运营,缺乏当地消费者需要的货品。虾皮的策略是在跨境大批发商引流成功后,尽早培植本地商户,哪怕通过低佣金零佣金的方式,也要培养好当地商户。

这点我甚为认可,强如亚马逊阿里都没在自己的领地外取得成功,不得不说一套产品卖通天下的困难之处。

专注长尾货品,非标:跟所有东南亚与拉美国家电商平台不同的是,虾皮专注于服装配件,生活用品品类,而不是电子产品与快消品。

长尾货品的优势有:吸引女性用户,较低的订单价值,特殊性减少跨平台比价(东南亚用户特别不对平台忠诚)等。非标性和对送货时间相同宽容性正好契合虾皮的轻资产平台特征。

如果类比中国的电商平台,虾皮更像淘宝而其他竞争对手更像京东。重资产决定了你的送货相关服务必然更好,但是通常会偏向于电子产品。

使用第三方物流平台,同时给消费者免费送货服务:对于公司来说,既然决定了短时间打入整个东南亚市场,使用第三方物流几乎是必然选择。印尼就有 1000 多个小岛,东南亚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快速送货的地方。

在依托第三方物流,使用每个市场最好的物流公司的服务的情况下(肯定不便宜,即使有规模优势)还能给消费者免费送货的承诺。尤其是虾皮平台有占比甚大的 C2C 交易,即不收交易佣金,又对外支付物流费用,还能不从消费者处收运费。

钱从哪里烧?记得上篇《“东南亚小腾讯”Sea,凭什么撑起万亿市值?》的游戏吗?游戏就是现金牛,每一分钱的 EBITDA 就是自由现金流 FCF,随便烧。这种推广方式真是奢侈,怪不得东南亚没对手。

竞争格局(产品层面)

在电商平台上,商家体验和消费者体验一样重要。电商飞轮缺一不可。更好的消费者体验带来更多的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商家,商家良性竞争增加多快好省特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我们从卖家和买家双方的使用体验来比较虾皮与最大竞争对手 Lazada 的优劣:

1、卖家

a) 商家管理工具:

网页端页面虾皮比 Lazada 更直观,适合新手买家上手卖货,Lazada 需要摸索一段时间才能上手。一旦熟练之后功能各方面都很接近。 移动端:两家都设计了好用的商家 app 方便商家在一部手机上就能完成卖货的各个环节。Lazada 移动端体验优于网页端。但是没有直接联通客服的功能,需要跳转到移动浏览器进行。虾皮移动端 app 更优:虾皮 app 整合了卖卖双方功能。客服沟通可以在 app 内完成。

b) 商家支援服务:

Lazada:周一到周六上班时间,7 点下班。如果有技术性问题需要通过电邮提交一个 ticket,等候 24-48 小时之内的回复。

虾皮:7 天 24 小时人工接听,实时支援,不需要发邮件及等候。

c) 支援服务效果与效率:

ticket 为基础的支援体系的问题在于一层一层的文字抛球,追踪系统,以及问题是否解决错误标签等等。往往没解决的问题标注成已解决,再开一条的力气都没有(我用过 ticket 的 IT 系统,很痛苦)。

虾皮虽然有些技术性问题无法在电话上实时解决,但是也会引导 1-2 天内解决后再通电话。整体体验更好。

d) 取件效率:

接到订单后,Lazada 和虾皮卖家均可选择就近物流点自送,或者上门取件。但是 Lazada 买家有一个 5 天的排队期,期间要不停地与客服查询排队状况,以免承担延误风险。虾皮买家则可以预定取件日期时间,更简易。

e) 支取货款效率:

Lazada 设定截数日期:上周四至本周三的所有收款可以在本周四一次性支取至登记的银行账户。Lazada 也要扣押资金以备扣取超额物流费用(比如卖家填错体积重量导致运费少报),另外购物季比如双十一等期间支取往往会有延误。而虾皮支持任何时间 2-3 日内支取到账。

f) 破损及丢失包裹赔付过程: 两家都是填表书面申报基础,但是卖家实测表明赔付过程在 Lazada 远长于虾皮。

2、买家(菲律宾市场例子)

a) 产品范围

Lazada 的品类和 SKU 要多于虾皮。双方都有正品 mall(类似天猫),在 Mall 买的商品有正品保障。其中 Lazada 给予顾客 15 天退货保证,而虾皮只给 7 天。

另外 Lazada 的 LazMall 也有假一赔五的政策而虾皮并没有。正品品牌消费 Lazada 优于虾皮。

b) 价格

虾皮价格一般优于 Lazada,主要因为低/零佣金让商家更大让利空间。虾皮有大量廉价选择:批量购买减价,跟商家在 app 内聊天砍价,二手货品区等功能。虾皮官方还有 1.2 倍奉还保证低价政策。其中主要平台竞争对手都在承保范围内。价格虾皮优于 Lazada。

c) 支付

两个平台都支持多种主流支付方式:货到付款,信用卡,借记卡,平台钱包等。但是虾皮额外提供网银,银行柜台存款,汇款中心以及支付中心等(菲律宾本土化的支付方式)更方便当地消费者。然而 Lazada 提供分期付款选项(不需要使用信用卡),对大单的购买很有用。

d) 配送

配送效率方面 Lazada 优于虾皮:Lazada 基本都能在承诺送货期间内送到,有些甚至会提前。而虾皮的配送效率取决于选择的第三方配送公司,效率参差。

配送费方面 Lazada 较高。优于虾皮允许卖家自行设定配送费,一般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配送费在虾皮都低于 Lazada。

e) 买家保护与客服

虾皮的买家保护更好。交易款放在监管账户,当买方收到货品之后才会释放给卖家,而 Lazada 没有这种防护。与商家客服类似,Lazada 只提供全天候虚拟聊天机器人,而虾皮在虚拟基础上在上班时间提供电话客服协助。整体虾皮服务更优。

以上就是买卖双方的产品体验对比。

财务数据分析

虾皮的电商在主要市场如此摧枯拉朽,为什么做出了整个行业都没有见过的 EBITDA 亏损?虾皮能盈利吗?这是投资者之间最有分歧的一点。

上面两图可以看出虾皮的 GMV 和订单增速堪称恐怖。同比增速 GMV 长期在 70% 以上,订单增速更是过去 13 个季度稳定维持在 100% 以上。电商行业可能只有拼多多做到过这么亮眼的增速。

公司想要让投资者看到的是上面这幅图,蓝色线是推广费用占 GMV 的占比在持续下降,每笔订单的推广费用也在持续降低。然而,每家公司营销和推广的手段并不相同。上图的费用率下降并不等同于经营杠杆开始起作用了。

因为虾皮的推广并不是砸钱,而是压根就不收费。没错,你看到下图的电商服务收入(非卖货收入,纯平台服务收入)和 Take rate 没有太大参考意义:

明面上电商收入的增速还远高于 GMV 的增速(因为 Take rate 一直在增),实际上这些收入是第三方应得的收入而不是虾皮的。其实虾皮一直在代收服务费。

电商服务的收入直到去年 4 季度才稳定转正。原因是在不同市场上,虾皮为自己收的费(佣金和广告)开展进度极其缓慢。

一般在打市场的期间只是代收一些物流配送费和支付费用。这些费用经常是要以低于成本收取(比如免运费就要虾皮自己帮消费者补贴运费)支付费用一般 2%,以消费者购买 0.9 美元(菲律宾市场最低运费)来假设物流成本,每单金额在 11-17 美元之间,这个物流费就相当于 5%-8% 的 GMV。虾皮去年开始全平台平均 take rate 才升到 5% 以上,当然在毛利率层面亏损。

解决方式也容易,像支付收费一样,将这笔费用完全转给商家(这是迟早的,因为没有任何电商平台会为商家或消费者永远承担支付与配送成本)。

上图是券商 Bernstein 的报告中拆解的虾皮 Take rate 成分(左侧柱图,我们不看 2025 年的成分预测,我们下文自己拍)。可见 2020 年的虾皮服务收费 33% 来自支付,48% 来自物流,合共 81% 的收入都是零毛利的。其中市集佣金只占 2%(几乎免佣金),虾皮 Mall 的佣金也仅占 10%,广告收入只占 4%。佣金和广告两项有效可比收入加起来仅占 GMV 的 0.8%。即 2020 全年的电商服务有效 take rate (effective take rate) 只有 0.8%。

如果跟我们熟悉的中国电商平台相比,只有佣金与广告收入纳入收入计算,所以我们也将这两项有毛利的收入纳入有效收入。其他零毛利的收入当做未来可以完全转嫁成本这个现实假设即可。

GMV 与有效收入预测

1、东南亚

东南亚 15 岁以上相关人口达到 4.5 亿,其中接近 8 成都是数字消费者(即既有网络连接,又会在网上进行消费的人群)约 3.5 亿。数字消费人口增速以相似体量来横向对比相当惊人。仅疫情发生后,东南亚就增加了 7000 万名数字消费者,其中 2020-2021 年就增加 3000 万。部分东南亚国家网络连接率已经接近欧美的 90%,远高于中国。其中数字消费者的人均数字消费预计今年底达到 381 美元(去年 238 美元,增 60%),2021 年东南亚整体电商 GMV 有望达到 1320 亿美元(去年只有 750 亿,增 76%)

这是一个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在东南亚诸国中,印尼是第一人口大国,也是成长的中流砥柱,第二第三大国是菲律宾与越南,两者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未来增速更快。其中越南和菲律宾未来五年的 GMV 有望达到 36% 和 30% 的 CAGR,发展水平低加人口基数大是最燃的助燃剂。

这两份研究报告(分别是谷歌和 Facebook 联合 Bain 咨询做的预测)其中谷歌那份预计 2020-2025 的五年间东南亚电商 GMV 的 CAGR 有 23%,而 Facebook 这份是 14%(2021-2026)。

潜在体量最大的这三个国家人均 GDP 分别在 3800 美元(印尼)3300 美元(菲律宾)和 2800 美元左右(越南)。大约相当于中国 2008-2009 年左右的水平。未来 GDP 增速大约能在 6-7%(正常年份不计外汇波动)。

阿里巴巴 2008 年 GMV 在 1000 亿人民币,其后五年至 2013 年每年 GMV 增速分别是 108%,92%,58%,62%,和 56%,达到 2014 财年(2014 年 3 月)的 1.68 万亿,5 年 16 倍。

拼多多即使在今天的中国,这个全球电商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人均 GDP 过万美元,以抢占市占率姿态出现的公司也能维持 GMV 的按年增速在 50% 以上。2021-2026 年五年间,我认为给虾皮 50% 的 GMV CAGR 并不过分吧。

虽然虾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铺开了其电商业务,app 的排名,活跃数据,使用时长表现都很抢眼。比如说拉美的整体生态跟东南亚有相似性(人均收入,人口总数,经济发展阶段和增速等),但是我们上文也提到了,虾皮基本没有开始有效货币化,而处于快速堆 GMV 的阶段。

如果公司用同样的战略重视程度去推拉美,就会要烧两倍的钱。Sea 烧钱是靠游戏公司的现金流。如果游戏业务现金流能翻倍当然可以多砸一个大市场。但是我们对未来五年的游戏流水的增速只有 18% 的 CAGR,我不认为能在今后五年拨出更多资源去砸拉美。五年后呢?那到时候再说吧。假设 2026 年非东南亚地区没有有效电商收入。

2、有效 Take rate

上文提到有效收入是佣金加广告。目前披露广告收入的上市公司电商平台主要就是阿里巴巴和拼多多。这两家的广告收入占 GMV 都是 3% 左右。其中拼多多的广告 take rate 两年内提升了 46bp,而阿里巴巴的广告 take rate 在 3 年内提升了 63bp。虽然两者目前的广告货币化率都远高于虾皮,但不代表虾皮可以直接在 5 年内赶上这个水平。假设 2020 年底虾皮的广告 take rate 在 0.2%,以每年 20bp 的增速提升,2026 年底可以达到 1.40%。

再说说佣金这一块,佣金率取决于 Mall 的 GMV 与一般小商户和 C2C 的 GMV 占比。虾皮并不披露这个数字,但是有券商估计 Mall 现在只能占到 15% 的 GMV。如果这个数字准确,那么 15% 的 GMV 贡献了 0.55% 的 GMV 的佣金(take rate2020 年 5.5%,其中 10% 就是 0.55%),Mall 品牌店的佣金率约 3.7%。

目前东南亚电商竞争对手在佣金变现率这方面都是走的阿里的路而不是拼多多。大家都有 Mall 这个品牌商城,其目的当然是希望逐步扩大品牌商城在 GMV 之中的占比,从而提高变现率。假设 Mall 的 take rate 提升到 5%,Mall 的 GMV 占比提升至 25%(参考天猫占比差不多 5 年可以均匀累计攀升 10%,现在已经超越淘宝),剩余部分的佣金率从零提升至 0.3%(对标拼多多),那么 2026 年的综合佣金率就是 1.475%。

其他低毛利项目的货币化率维持现在的 6.6%,及 2026 年整体 take rate 达到 9.535%。

成本及费用

现有的低质量 take rate 对应的成本率 82% 保持不变。新增的佣金与广告成本率 15%(即 85% 毛利)。

经营杠杆会起显著作用,假设整体费用率占总收入 25%。公司维持低 1P 卖货占比(GMV 的 1.7%),因此折旧摊销维持在 2% 的 GMV 左右。

估值

高成长性电商集市可比较标的不多,我认为拉美的 Mercado Libre 和中国的拼多多的 EBITDA 倍数可以作参考。然而拼多多现在的 EBITDA 还没有达到全年转正,而 Mercado Libre 的 EBTIDA 有 100 多倍,没有参考价值。

屈从于用市销率估值呢?如果用市销率估值,不同地域的电商无法横向对比,因为货币化的项目之间毛利差异巨大,take rate 也差异巨大。虾皮现在的 6.6%take rate 远不及拼多多的 3%take rate 值钱,这个公平估值真的很难找到锚点。

我可以拍 2030 年的 EBITDA,然后折现后基于一个成熟电商 20X 左右的 EBITDA,但是 2030 年的预测注定没有准确性可言。我决定用 40x 的 2026 年 EBITDA 来估值。请自行调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Phone-14长啥样?刘海要取消?这是野村的预测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虽然距离2022年iPhone 14的发布还有大约一年的时间,但早在苹果发布iPhone 13之前,iPhone 14就已经在推特上流行了起来,有关iPhone 14的传闻也开始逐渐升温。

目前为止最大的传闻包括:无“刘海”的显示屏、打孔前置摄像头、屏下Touch ID、更耐用的钛合金机身、消除后置摄像头凸起、新的屏幕尺寸、iPhone Mini的消亡以及配备Wi-Fi 6E。

虽传闻是否属实还未可知,但为市场提前了解新款iphone提供了一些线索。

近日,野村证券Anne Lee等分析师也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就iPhone 14会有哪些变化以及供应商的供应链变动进行了预测。

iPhone 14 Pros:配备打孔屏、移除“刘海”、大幅升级相机

野村证券预测,2H22新款iPhone将有4个机型,定位较低的iPhone 14系列将替换为6.1英寸和6.7英寸(iPhone 13系列为5.4英寸和6.1英寸),高端型号iPhone 14 Pro系列与iPhone 13 Pro系列一样,保持6.1英寸和6.7英寸。

苹果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区分i14 Pros和i14s:

1)给iPhone 14 Pros配备打孔屏,这种设计将移除“刘海”,面部ID传感器可能会移至显示屏下方;iPhone 14s保持当前的“刘海”设计。

2)iPhone 14 Pros后置摄像头从iPhone 13 Pros机型的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升级到4800万像素广角镜头,将显著提升相机效能,并有利于苹果推广AR/MR(增强/混合现实)技术,提供更好的AR/MR体验;iPhone 14s则使用iPhone 13 Pros的配置。

3)iPhone 14 Pros将搭载A16芯片,采用4nm工艺制程;iPhone 14s则延续使用iPhone 13s的A15芯片。

4)将iPhone 14 Pros运行内存从6GB升级到8GB,iPhone 14s则从4GB升级到6GB,用于潜在的MR应用。

所有新款iPhone 14都有可能进行几项升级,包括:1)使用高通的新调制解调器;2)将前置摄像头从5P升级到6P,并具有自动对焦(AF)功能;3)升级到WiFi 6E。

同时,野村证券的分析师们认为苹果正在研究将接口从Lightning连接器变更为Type C,但他们不确定是否具备先决条件以及供应链能力是否可以及时为这种变更做好准备。

此外,野村证券预计iPhone SE3(基于SE2的A15芯片、内存升级为5G)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推出,以满足低成本5G智能手机的需求。

相机:14 Pros主摄像头升级至4800万像素,14s前置摄像头升级至6P AF

如果苹果将iPhone 14 Pros相机升级至4800万像素(1/1.3),将显著提升影像感测器(CIS)、镜头与相机模块(CCM)的性能。

野村证券认为,尽管苹果正在评估是否采用8P镜头,但它可能会在2H22年继续采用7P镜头,并可能会将所有iPhone 14型号的前置摄像头升级为带有自动聚焦功能的6P镜头,通过增加VCM(手机摄像头广泛使用VCM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通过VCM可以调节镜头的位置,呈现清晰的图像)。

供应商方面,对于镜头,野村证券预计舜宇光学将在2H22定位较低机型的广角7P镜头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其2H21的基数非常低;同时认为天才电子光学至少会在2022年全年保持其在2H21获得的市场份额。大立光在2H22的市场份额仍面临压力。

对于相机模块,野村证券预计LG Innotek将成为新款iPhone后置CCM的主要供应商和唯一的ToF模块供应商;鸿海可能会将重点从前置CCM转移到后置CCM,特别是当传感器换向最高端的OIS CCM。鉴于夏普在iPhone 13系列中存在供应不稳的情况,夏普在后置CCM的市场份额将在2022年逐渐减少;而闻泰科技在收购了O-film公司的CCM业务后,将有机会为iPhone 14系列提供新的前置CCM,由于夏普的供限有限,闻泰科技已在2021年底向苹果公司供应iPhone 12的后置CCM。

对于iPhone 14系列新的AF前置CCM,野村证券认为阿尔卑斯和立讯精密很可能成为VCM供应商,立讯精密将首次进入该组件供应链(继大立光2H21成为UW AF后CCM的新VCM供应商后)。

i14 Pros会配备打孔屏吗?新的供应商会是谁?

野村证券认为,苹果可能会使用更长波长频段(1380nm)运作的3D ToF深度传感器,以屏下显示传感器,并进一步缩小“刘海”,从而在iPhone 14 Pros上配备打孔屏。

1380nm传感器技术对于实现屏下人脸识别和人眼安全3D传感应用至关重要。

野村证券认为,新的3D ToF传感器可能基于一个新的发射器Tx和一个新的接收器Rx,将导致昂贵的晶圆成本、边缘发射所需的4英寸工艺和特殊涂层工艺,以及更大的模块尺寸。

因为通常苹果需要在年底前确定明年新款iPhone的解决方案,以便供应链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野村证券不确定苹果是否能够及时实现该配置。

但就潜在供应商而言,野村证券预计,传感器技术公司STM将继续成为新的传感器模块制造商,因为其在3D传感技术方面实力强大以及与苹果关系密切(STM也是目前基于1d ToF的传感器制造商);领先供应商IIVI和Lumentum(外包给Win Semi)可能会供应 EEL发射器 (Tx);接收器PD (Rx) IC可能由STM或苹果自己设计,制造外包给台积电或Win Semi。

代工:鸿海仍处在领先地位,和硕重新定位于6.7英寸

野村证券认为,鸿海仍处在领先地位,有望拿下iPhone 14 Pro Max、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订单,在5.4英寸iPhone 13 mini被取消后,和硕将成为6.7英寸iPhone 14 Max的主要生产商。立讯精密可能会成为6.1英寸iPhone 14的第二供应商。

对于1Q22的iPhone SE3,野村证券认为和硕和鸿海将共享该项目。

Apple的MR:定位为高端机型,可能在2022年底推出

野村证券认为苹果的MR头戴式设备将成为苹果2022年最具标志性的新产品,它很可能定位为非常高端的产品,零售价可能超过1500美元,初始销量预计可能是100万台(1-1.5年),如果该设备能够打动消费者,它可能是元宇宙应用程序和硬件突破的里程碑,随着销量的增长和良率的提高,成本可能会下降。

下表为野村证券指出的苹果MR设备的主要供应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B站测试高能链启动元宇宙业务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科技12月6日讯,据Tech星球获悉,B站正在测试相关元宇宙业务“高能链”。一位接近B站的人士表示,高能链是为新应用、文化、游戏以及数字资产构建的数字原生社区。未来还会支持社区治理。

从测试截图的介绍看,“高能链”是一种“元宇宙生态”,旨在打造开放创新,包罗万象的数字原生社区。区块链正是打造元宇宙必不可少的底层技术。

目前,高能链的愿景是:提供数字资产上链渠道,欢迎多元化应用加入生态,实现数字资产跨应用流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使用场景和展示舞台。成为组织或个人的“主权身份认证+资产库”。

对于元宇宙,B站有着自己的思考。“目前都是媒体和资本层面,很少有做产品的人讨论元宇宙,因为必须要有足够的产品和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元宇宙,并不是近几年就能达到,但它确实是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也比较好的愿景,让用户多了一个选择空间。”B站CEO陈睿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万多辆国产特斯拉被召回-市值600亿大牛股大跌后回应:是我们的产品出了问题

作者  |  2021-12-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2月5日,拓普集团(601689.SH)就特斯拉召回事件作出详细说明。

拓普集团公告称,公司涉及召回的产品只配套Model Y车型,不涉及特斯拉其他车型,亦不涉及其他客户的车型;公司根据召回数量、缺陷比率估算,认为本次召回为非重大事件,不会对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2月3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召回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21599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原因是悬架转向节有断裂风险。特斯拉悬挂铸造件供应商为宁波拓普集团。

受此消息影响,12月3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2年上涨6.6倍的拓普集团出现放量跳水,一度触及跌停,收盘跌幅8.8%。

拓普集团回应召回:

涉及产品只配套Model Y车型

12月5日,拓普集团公告称,本次涉及召回的 Model Y 电动汽车配套的转向节由公司直接供给客户。

“本次涉及召回产品的具体原因是某条热处理生产线发生淬火槽水位不足情况,使个别产品未完全被淬火液浸没,导致转向节强度可能不符合设计要求。”拓普集团称,根据其测试结果判定,该批次可疑产品中存在缺陷的概率约为0.2%-1.0%。本次公司涉及召回的产品只配套Model Y车型,不涉及特斯拉其他车型,亦不涉及其他客户的车型。

公司已采取以下应对措施积极配合协助客户开展召回工作:

1、公司已完成热处理生产线的整改完善,保证产品充分淬火,同时对产品硬度进行200%检测。

2、公司已向特斯拉各地的服务中心提供了132台识别风险零件的检测仪器,可快速完成检测,并对识别出的问题产品进行更换。

3、公司已成立问题处理响应委员会,24小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对于此次国产Model Y召回造成的损失将由谁来买单,拓普集团表示,目前暂时无法确定召回费用,公司在配合实施召回的同时积极与特斯拉沟通协商,并会根据后续进展情况及时披露进展公告。

而对双方的后续合作是否会受此影响等疑问,拓普集团称,公司根据召回数量、缺陷比率估算,认为本次召回为非重大事件,不会对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本次事件也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拓普集团周五股价大跌

此前2年累计上涨6倍

12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21599辆。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1月1日正式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前十月销量为106236辆,本次召回约涉及目前国内Model Y车型保有量的20%,也就是说每5辆车有1辆需要召回。

特斯拉称,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前、后转向节强度可能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转向节可能发生变形或断裂,极端受力情况下可能导致悬架连杆从转向节中脱出,影响车辆驾驶操控,增加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将免费对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前、后转向节进行检查,对强度不符合要求的转向节进行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

据中国基金报,就在12月3日,有Model Y车主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他的Model Y在平坦路上侧方停车过程中,突然听到一声巨响,车身有明显下沉,随后下车查看发现右前轮已经错位。从车主公布的照片来看,该车悬架支臂已经脱落,多根螺栓掉落在地上。

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提醒称:车辆召回维修前,用户应谨慎驾驶车辆,并在召回开始实施后尽快联系特斯拉服务中心进行检修。

此前,近期特斯拉已多次宣布召回隐患车辆。

11月5日,因前副车架总成上的横向连杆固定螺栓未按标准扭矩紧固,可能导致前悬架横向连杆从副车架上脱出问题,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2月2日至10月20日期间的91辆进口Model 3。

11月30日,同样因转向节连杆存在断裂隐患,特斯拉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申请召回826辆Model Y。

特斯拉方面认为,此次召回是因拓普集团供应的零部件不合规。而被“点名”之后,拓普集团股价在12月3日14时后出现大幅跳水,从涨幅1.43%直线下跌,最大跌幅一度达10.01%。截至当天收盘,拓普集团股价报57.2元/股,降幅为8.86%,最新市值为630.3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特斯拉概念股,拓普集团的股价一路上涨。2019年8月以来,拓普集团股价从最低的每股10元左右上涨至最高68.06元/股,涨幅近7倍。

随后拓普集团在12月4日回应称,特斯拉召回事出突然,公司事先未获得任何信息。不过,12月5日披露的说明公告中,拓普集团承认了本次涉及召回的Model Y电动汽车配套的转向节由拓普集团直接供给特斯拉。

公开资料显示,拓普集团是在2016年8月正式成为特斯拉悬挂铸造件的供应商。据红星新闻援引天风证券数据,2020年拓普集团来自特斯拉的营收为11亿元,贡献营收占比18%;2021年拓普来自特斯拉的营收为26亿元,贡献营收占比30%。

除特斯拉外,目前拓普集团也已进入吉利、比亚迪、北汽、长城、蔚来、威马等公司供应链。

尽管搭上了特斯拉的顺风车,拓普集团的业绩表现并不亮眼。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拓普集团的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仅为22.69%、9.68%、8.29%。

“特斯拉对于零部件供应商一向采取低价策略。不少零部件企业为了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都会尽可能压低价格。但好处是我们进入成为特斯拉供应商以后,可以更容易拓展其他新能源客户。所以在特斯拉和供应商之间,特斯拉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一位特斯拉线束供应商的工作人员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