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德时代是非不断。继被传被美国制裁后,又被传出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订单谈崩,加之虎年开年以来,股价“跌跌不休”,市场对其也是雾里看花——“锂电茅”还能不能打?
美股投资网最新研报指出,无惧短期调整,龙头基本面持续向好。在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电池等新技术路线方面,宁德时代均有前瞻性布局。预计在2022年,CTP、CTC等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换电方案有望加速导入。
市场传闻不断
2月1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近期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关于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影响企业声誉。谣言无事生非、毫无根据,性质恶劣。2022年2月12日,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宁德时代公告
美股投资网·中证金牛座分析师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宁德时代跟特斯拉等车企签的多数是长协,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数。
宁德时代2021年6月2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双方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公司与特斯拉于2021年6月25日签订了《Production Pricing Agreement》(简称“协议”)。协议约定,公司将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电池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一。
机构分歧较大
虎年开市以来,宁德时代股价“跌跌不休”,5个交易日有4个交易日在跌。截至2月11日,宁德时代股价较1月28日收盘价回调17.32%。
市场对宁德时代也产生了较大分歧。首创证券日前发出了一份唱空宁德时代的研报,称其未来仍有20%下跌空间,建议逢高出货。
瑞银则认为,宁德时代近期的下跌,是由成长股转向价值股的板块轮动中,创业板Beta值修正所致,预计宁德时代2022财年共识盈利预测有很大的上修余地。
业内人士表示,宁德时代披露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出了公司在行业内较强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产品溢价能力。
宁德时代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140亿-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195.52%。这是宁德时代201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净利润水平。此前,多家机构对宁德时代2021年的盈利预测均值为112.3亿元,同比增速为101.14%。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的业绩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1月18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巧克力换电块”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同时,宁德时代还参与了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的融资。
业内人士透露,宁德时代牵头换电有望改变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开拓业务空间;入股新能源汽车也给公司发展创造新动能。未来钠离子电池的研发投产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估值溢价。
相关报道
与特斯拉谈崩?“宁王”怒了:恶意谣言 已报警!
突发!“宁王”周末紧急报警 这些恶意谣言无事生非、性质恶劣!已暴跌2400亿 市场在担心什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特尔(INTC)周五表示,该公司将推出一款用于区块链应用的新芯片,包括比特币挖矿和创建NFT,以在该领域与英伟达(NVDA)和AMD(AMD)等公司竞争。
今年将有许多客户使用该新芯片,包括Block (SQ)、Argo Blockchain和GRIID Infrastructure。
英伟达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组高级副总裁Raja Kodur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我们注意到,一些区块链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这过程需要巨大的能量。我们的客户要求可扩展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专注于通过大规模开发最节能的计算技术来实现区块链的全部潜力。”
该芯片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上市,英特尔已经为这种芯片创建了一个新的细分部门,称其为Custom Compute Group,隶属于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组。
花旗本周稍早表示,英特尔在整体芯片市场上获得了一些市场份额,但在至关重要的服务器市场上输给了AMD。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概括
今年以来,FAANMG指数在市值加权基础上下跌了9.7%,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6.5%。
FAANMG股票继续实现强劲的营收增长和强劲的利润率。
从盈利增长的角度来看,2022年将是FAANMG艰难的一年。
今年1月是有记录以来最动荡的开局之一,高增长科技股的抛售是恶性的。在之前的一份报告(Data Insight: a Turbulent Start to the Year for Global Equities, 2022年1月27日)中,我们观察到科技股遭遇罗素1000指数(Russell 1000 index)中最大的跌幅。信息技术类股中,94%的成分股经历了至少10%的跌幅,三分之二的成分股经历了至少20%的跌幅。
拥有GICS通信服务部门和Refinitiv业务分类部门的网飞公司(Netflix Inc。)在1月21日的股价下跌了21.8%,这是历史上第六大单日跌幅。此前,管理层给出的第22季度净用户增长预期为250万,低于分析师预期的约400万。
Meta平台公司(FB)经历了与Netflix公司几乎相同的命运,2月3日股价下跌26.4%,相当于市值下跌2324亿美元。这是Meta自IPO以来最糟糕的一天表现,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日市值跌幅。
在本报告中,我们着眼于“FAANMG”一篮子公司,这些公司被归类为高增长科技公司,考虑到通胀和利率上升的宏观前景,这些公司将会受到关注。FAANMG由Meta platform Inc。、苹果公司(Apple Inc。)、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Netflix Inc。、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和Alphabet Inc。组成。以市值计算,FAANMG指数目前占标普500指数的23.8%,占罗素1000指数的21.6%。
使用Refinitiv Datastream,用户可以利用产品中的“用户创建索引”(UCI)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使用各种加权方法创建自定义股票指数。一旦创建了索引,就可以为用户自动维护索引,每天计算新的值。
使用UCI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成分创建我们自己的FAANMG指数来进一步了解这一篮子股票。
今年以来,FAANMG指数在市值加权基础上下跌了9.7%,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6.5%。在等权重基础上,FAANMG指数下跌14.0%,而标准普尔500等权重指数下跌4.4%。当然,与过去10年相比,这些下跌是微不足道的,在过去10年里,FAANMG指数的表现大大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如图1所示。
图1:FAAMG与标普500的价格回报
Refinitiv Datastream数据
我们回顾2012年5月,Meta平台公司是FAANMG指数中最年轻的公司。以市值加权计算,FAANMG指数上涨了797.3%,而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241.4%。如果我们将其转化为复合年化增长率(CAGR),这分别等于25.0%和13.1%。请注意,这些只是价格回报。
在等权重基础上,FAANMG的表现明显优于其市值加权指数,年化涨幅为1,448.7%,折合成年率为32.4%。表现突出的原因可以归因于使用这种方法,指数中较小的公司获得了更高的权重。例如,2012年5月,Netflix Inc。的市值为0.1%,而苹果(Apple Inc。)为38亿美元,苹果为4959亿美元。
我们还可以看看除价格性能之外的其他指标,如表2所示。随着1月份的抛售,FAANMG指数的远期12个月市盈率从32.8倍下降到28.2倍,跌幅近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20.3倍,溢价38.9%,略高于29.2%的历史10年平均溢价。
图2:远期12个月市盈率
Refinitiv Datastream数据
就公司股而言,这一篮子6只成分股中有3只的股价低于10年历史平均水平。Netflix Inc。是这类公司中股价最低的,它目前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36.5倍,而10年平均市盈率为118.9倍,折扣率为69%。亚马逊(Amazon Inc。)的远期市盈率为60.5倍(较10年平均市盈率有51%的折让),排名第二;Meta platform Inc。的远期市盈率为18.2倍,较长期平均市盈率有41%的折让(较长期平均市盈率有30.6倍)。
尽管市场关注的焦点将是加息、宏观经济逆风和供应链中断,但FAANMG的股票继续带来强劲的营收增长和强劲的利润率。图3显示了FAANMG指数的EBITDA利润率有多高,目前为33.0%,远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0.3%和罗素2000指数的12.4%。
图3:远期12个月EBITDA保证金
Refinitiv Datastream数据
FAANMG 的收益如何?
由于美国财报季已近过半,我们使用标普500收益记分卡的数据分析FAANMG指数的收益和收入增长,如表4所示。
根据目前的预测,标准普尔500指数第21季度的混合收益增长为30.0%,有281家公司已经公布了业绩。我们的增长率是对尚未报告的成分的实际和估计的混合。以FAANMG成分股为例,我们得出的综合混合收益增长率为28.9%。
从盈利增长的角度来看,2022年将是一个艰难的一年,主要原因是同比比较困难。目前预计,在四个季度中的三个季度(22Q1、22Q2和22Q4),该公司的收益增长将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考虑到2022财年的增长速度,标准普尔500指数预计将实现7.7%的收益增长,而FAANMG的总体收益增长为1.2%。
图 4:FAANMG 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盈利增长
Refinitiv Datastream数据
然而,如图 5 所示,收入增长继续强劲。FAANMG 21 季度的总收入增长为 14.8%,而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为 13.4%。预计 22 季度至 22 季度,FAANMG 的表现将显着优于更广泛的指数。
从 2022 财年的收入增长来看,FAANMG 的收入预计将增长 13.5%,而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为 7.2%。
图表 5:FAANMG 和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收入增长
Refinitiv Datastream数据
在对收入增长的预期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时期,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剧烈的拉锯式反应。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USB是地球上最普及的电子设备接口,但是进入USB 3.x时代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新标准普及速度明显变慢,尤其是最新的USB4,已经发布两年半了,依然没有商用。
USB4其实就是基于Intel贡献的雷电3,带宽翻番到40Gbps,接口形态仅Type-C,保持向下兼容。
Intel对于这种换汤不换药的USB4兴趣不大,一直在重点推进自家的雷电4,包括最新的12代酷睿平台也是如此。
AMD的锐龙6000H/U系列移动平台则会首发支持USB4,新笔记本将在近期陆续登场。
不过,AMD对于USB4的支持也有所侧重,目前主要专注在Linux系统上,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最新加入的是USB4 DisplayPort Tunneling,以及更多的USB4/雷电支持。
AMD正在重建Linux内核的相关支持部分,尤其是驱动中最初由Intel定义的“is_thunderbolt”赋值,以往都是连接在PCIe总线上,今后则改为连接雷电接口。
这样好处是,USB4连接的设备可以热插拔,也支持更多、更灵活的外部设备连接。
USB4 DisplayPort Tunneling隧道机制则可以实现与USB Type-C数据线传输相同的信号,从而减少硬件设备,在一根独立数据线中传输更多信号。
此外,AMD最近还向Linux内核提交了12个补丁,简化和增强对于外置显卡的支持。
至于Windows下的支持,AMD暂无公开动作,但既然设备即将登场,相信也做好了准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2021年底以来,由于投资者担心Shopify(SHOP)的增速放缓,该公司股价暴跌。不过,如果公司能保持过去几年股东们所享受到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势头,那么近50%的跌幅可能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公司将获得可观的市场回报。
带着这个想法,可以观察一下Shopify将于2月16日(周三)发布的收益报告中遵循的几个指标。
市场份额更新
随着更多的商务暂时在网上进行,疫情助力了Shopify的增长。例如,该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的几个季度实现了超过90%的同比增长。
高管们表示,截至9月底的销售期代表着一个更加正常化的环境。收入增长了46%,这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商户基础、更高的销量以及在优质服务上的支出增加。首席财务官Amy Shapero在10月底表示,“Shopify的实力在第三季度得到了展示。”
管理层表示,尽管Shopify增加的商户数量与2020年末的创纪录业绩相比有所减少,但第四季度可能会表现强劲。据华尔街分析师称,Shopify的销售额将达到17亿美元左右,增幅将超过70%。
与亚马逊(AMZN)和eBay (EBAY)等竞争对手相比,市场份额有望上升。 Shapero 在10月份告诉投资者:“我们预计第四季度的交易量将继续以远快于电子商务市场的速度增长。”
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当时,公司管理层警告称,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面临若干短期压力,其中包括与2020年相比,平台用户粘性正在下降。不断上升的成本和供应链挑战也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尽管如此,预计Shopify将公布令市场震惊的毛利润,但这一利润将被平台上不断增长的支出略微抵消。到2021年前9个月,调整后的营业收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从上年同期的12%上升至18%。不过,第三季度增速大幅放缓,未来几个季度增速可能会进一步放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投资者最近对这只股票变得更加保守。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Shopify的盈利能力一直在上升,目前还不清楚它的盈利能力将达到什么水平。
前景
周三的业绩报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首席执行官Tobi Lütke和他的团队是否看到了光明的2022年。管理层的长期前景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光明,但未来12个月的特点可能是增长放缓和成本上升。
这些因素不会影响看涨的投资理念。毕竟,Shopify在平台上花了更多的钱来处理创纪录的用户粘性。而且,在疫情早期,在线需求猛增后,销售趋势必然会倒退。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应该将该股过去几个月的暴跌视为一个买入机会,而不是该公司业务下滑的迹象。Shopify在这个行业的份额正在增加,尽管随着世界从疫情中复苏,该行业可能会在未来很多年迅速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国际知名投资银行麦格理的策略师表示,Meta和亚马逊等大型消费科技公司已经处于“夕阳”阶段,若要买入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股票,投资者应该保持一定的谨慎,因为它们正面临着无数的挑战。
麦格理全球及亚洲战略主管及全球战略协调人Viktor Shvets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你想买入Meta、亚马逊和Alphabet等公司时,你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在我看来,它们正在走下坡路,并且正遭遇一系列问题。”他还提到了苹果和阿里巴巴等其他公司。
美股市场上,FAANG是指Meta(前身是Facebook)、苹果、亚马逊、奈飞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这五朵“金花”是2020年美股市场的领涨板块,而且不少个股的市值超万亿美元。即使2021年,该板块表现总体不如能源、银行等板块,但仍吸引相当多投资人的关注。
但是这些科技股近阶段麻烦不断,美国和欧洲的监管部门近期对谷歌、苹果和Meta发起多起反垄断调查。
Shvets表示,这些科技股面临的不利因素可能包括规模经济,以及巨大的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压力。“因此,要非常小心这些大型数据科技公司,不过,其他科技领域也有很多盈利机会。”
下一代技术是什么?
Shvets表示,世界将从第二代科技巨头向第三代科技巨头过渡,而关键问题是,哪些科技公司将会在这一重大转型中幸存下来?
“我们从这些科技巨头转型中学到的一件事是,可能只有一到两家公司能够真正熬过难关。例如,微软是唯一一家从第一代成功过渡到第二代的科技巨头,几乎没有其他公司能够做到。”
“因此,对于所有关于这些大型数字公司的问题是,哪家公司可能拥有最大的机会、可能性或能力成功过渡到第三代技术?目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尚不清楚。是Meta、谷歌,还是阿里巴巴?没人说的清楚!”
Shvets没有具体说明第三代技术转型将带来什么,但围绕Web 3.0或下一代互联网的讨论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升温,例如近期最热的元宇宙。
元宇宙泛指人类通过三维化身从而实现互动的虚拟世界。在这个空间里,用户可以参与虚拟活动,如游戏、音乐会或现场运动,可以通过VR/AR装备来控制。
Meta、苹果、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公司已纷纷布局,准备发布适用于元宇宙的硬件产品和软件服务。
去年年末,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改名为Meta Platforms,彰显了其拥抱元宇宙的雄心。然而,该公司本月发布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不仅利润数据逊于预期,一季度营收指引也令市场大跌眼镜。
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在2021年仅实现了23亿美元的营收,全年经营亏损则达到了101.9亿美元。该部门是是负责实现扎克伯格元宇宙愿景的核心。
Hargreaves Lansdown的股票分析师Laura Hoy表示:“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可能热衷于糊弄世界进入另一个现实,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业绩很快令其元宇宙泡沫破灭。”
数据显示,进入到2022年以来,Meta股价跌幅已经高达34.73%,目前股价为219.55美元,相距2021年的高点384.33美元跌幅更是高达近43%。受此影响,今年开年至今,扎克伯格的个人财富减少了近400亿美元,缩水幅度超过30%,并跌出了全球富豪榜前十。
激烈的市场竞争
除了向下一代技术过渡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这些科技公司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比如,Facebook日活用户首次出现环比下降,短视频业务上面临与TikTok的竞争,在线广告市场的份额也正遭遇谷歌等蚕食;腾讯在社交媒体广告市场的份额也在不断下降。
独立投资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的投资经理Roderick Snell表示:“科技平台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我最大的担忧,而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可能都不会改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月11日晚间,博腾股份(300363)公告称,近日收到跨国制药公司Pfizer Inc.(简称“辉瑞”)旗下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的新一批《采购订单》,公司将为其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
新获得的订单金额合计达6.8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3.3亿元人民币),超过博腾股份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此次采购订单是否与辉瑞的新冠口服药有关、按照博腾股份目前的产能是否能按时交货,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市场的热烈讨论。
订单金额超2021年收入
博腾股份的主要业务包括化学原料药CDMO业务(含中间体)、化学制剂CDMO业务和生物CDMO业务(主要指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已与包括辉瑞在内的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中的16家建立了业务往来,服务的药物涉及肿瘤、罕见病、抗病毒、抗艾滋病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
辉瑞一直是博腾股份的重要客户之一,且订单逐年增加。2019年、2020年、2021年1-9月,博腾股份来自辉瑞及其子公司的收入分别为5846万元、1.03亿元、1.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7%、4.99%、7.46%。
这一次,订单的金额直接超过博腾股份去年全年的收入(公司预告2021年营业收入上限为31亿元),交付时间为2022年。
博腾股份表示,若订单顺利交付,预计将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收入情况将根据订单执行情况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确认。
早在1月12日,互动平台上已有“神算子”向博腾股份提问,“听说博腾街道辉瑞的一个超级大订单,金额超过21年整年销售额,是否属实?”博腾股份当时并没正面回答,只是表示“相关信息如达到规定披露标准,公司会及时对外披露”。
目前暂不清楚博腾股份与辉瑞签订的新订单是否与辉瑞的新冠口服药有关。在互动平台上,对于“辉瑞的新冠特效药到底是不是博腾帮忙代工”的问题,博腾股份表示,基于商业保密约定,公司不便提供具体客户和项目信息。
辉瑞是全球知名药企,去年凭借重磅产品新冠疫苗而业绩大幅增长,有望登顶全球药企收入排行榜。除新冠药及疫苗相关外,辉瑞的业绩增长主要动力还来自于阿哌沙班、罕见病领域Vyndaqel/Vyndamax、以及肿瘤领域的Xtandi等产品。这些领域的产品合作也有可能是博腾股份与其此次合作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博腾股份与辉瑞签订的大订单,或将使博腾股份的供应商从中获益。
“妖股”雅本化学近期订单明显增加的卡龙酸酐,是辉瑞新冠口服药的原料之一,但雅本化学一直否认其与辉瑞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2月11日晚间,互动平台上多位投资者询问雅本化学“是否与博腾股份存在业务往来”,以期从中获取点滴信息。
快速扩产在路上
签订了大订单后,能否顺利交货是市场最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在收到此次大订单之前,博腾股份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较为饱和。博腾股份在1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排产计划较为饱和,公司将继续通过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工艺优化、优化产品结构等举措,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和产值水平。”
加上此次大订单,博腾股份现有产能不一定能满足要求。为此,博腾股份快速扩产。
2月10日,博腾股份表示,为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博腾股份宣布投资2.6亿元扩建位于重庆长寿生产基地的原料药CDMO产能。本次扩建项目为长寿生产基地301车间,定位为中等商业化规模的GMP中间体柔性产能。
项目投产后,博腾股份的长寿生产基地总产能将在现有900m3产能的基础上提升16%。不过,此次扩建项目预计于2023年3月投入运营,赶不上辉瑞的大订单使用。
除此之外,博腾股份还有不少在建扩产项目将于今年完成:建设中的上海研发中心预计将于 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建设,可容纳10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重庆制剂外包服务基地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建设;美国 J-STAR 实验室及中试工厂扩建项目已启动规划设计;此外,博腾生物位于桑田岛的二期建设项目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完成。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tthew Harrison予辉瑞(PFE)“持股观望”评级,目标价为60美元。
分析师指出,辉瑞对2022年核心营收的预期较市场预期低5%,对新冠疫苗Comirnity和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销售预期分别较市场预期低5%和7%。不过,分析师认为,该公司对与新冠疫情相关产品的营收预期“可能比较保守”,并预计这项营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
富国银行分析师Mohit Bansal则将辉瑞目标价由65美元下调至60美元,并维持对该股“增持”评级。
分析师认为,辉瑞2022年业绩指引的症结在于,该公司预计非新冠产品在2022年营收中将达到460亿美元,低于市场共识的464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业内消息人士称,台积电开始积极寻求客户的长期订单承诺,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该公司所从事的市场,尤其是成熟制程节点,最早可能在2023年面临供应过剩。
《电子时报》10日报道援引上述人士称,随着终端市场需求显示出加速放缓的迹象,成熟制程产能的短缺可能会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缓解,而不是等到大部分16nm以上新产能上线的2023年后,这表明代工厂可能面临成熟工艺节点产能过剩的危机。
消息人士称,过去两年,客户一直在努力从台积电和其二线同行那里赢得更多产能支持,这促使后者们在产能扩张上投入巨资。台积电预计,在2021-2023年期间,其资本支出将超过1000亿美元,以支持除先进制程产能外的成熟制程的产能扩张。
但台积电已悄悄采取行动,积极寻求更明确的订单承诺,或从客户那里获得更大的16nm以上芯片制造长期订单,显然是为了确保2023年起新产能的高利用率。
消息人士称,此举预计将对包括联电和力积电在内的二线同行产生重大影响,这两家代工厂主要从事成熟工艺领域代工,尤其是28nm节点,原因是一旦2023年晶圆产能需求下降,许多成熟制程的大订单可能会流向台积电,因为其更友好的报价和更高的代工能力和产能。
经过一年的报价疯涨,二线代工厂与台积电的报价差距明显缩小。消息人士称,面对可能的产能过剩,二线代工厂可能被迫在2023年降价以赢得客户订单,以至于难以维持显著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消息人士强调,联电最近发布了一份出人意料的通知,称2023年28nm芯片市场可能出现供应过剩,这将把市场的注意力从2022年持续的代工产业繁荣转移到2023年可能出现的代工厂通过降价竞争赢得更多订单的情况。
据该人士分析,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持续缓解,对居家应用的需求最近开始放缓,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销售略有下降,终端市场库存水平继续上升。然而,由于对5G、汽车、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的芯片需求极其强劲,可以强烈抵消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下降,预计2022年整个半导体行业将迎来繁荣的一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2月9日,三星电子在Galaxy Unpacked活动上发布了最新的Galaxy S22系列产品,并在顶配的S22 Ultra机型配备了触笔。据悉,三星电子正在对其智能手机战略进行多年来最大的调整,通过围绕其大畅销的Galaxy S和可折叠的Galaxy Z系列设备进行重组。该公司计划停产配备触控笔的Note系列手机,转而在其产品组合中推广这一功能(如Galaxy S22系列),同时推出高端可折叠手机,向苹果发起挑战。
据悉,两年前接任三星移动业务主管的TM Roh曾表示:“短期内,我们的运营将专注于双轨战略:上半年主推S系列,下半年创新可折叠产品。”Roh称,三星将专注于高端市场作为其增长引擎,并计划在其Galaxy硬件生态系统中扩展Note体验,涵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手机。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分析师Bryan Ma评论道,将触笔纳入主流S系列显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该公司现在可以依靠其下半年成功的可折叠产品阵容的时候。此外,三星的可折叠手机将该公司与包括苹果在内的行业其他公司区分开来,且苹果也倾向于在年底前发布新款手机。
多家智能手机大厂押注可折叠手机
2月7日,据报道,谷歌有可能在今年推出以“Pixel Fold”或“Pixel Notepad”为名的折叠屏手机,并在该款手机上配备谷歌2021年推出的新款操作系统“Android 12L”。不过,该消息还未得到官方证实。2月8日,此前被报道称即将在2022年推出折叠屏手机的vivo也传来最新动向。若上述报道皆成真,则谷歌、vivo将成为继三星、华为、小米、OPPO、一加、荣耀后,折叠屏手机市场增添的又两名重量级玩家。
Roh表示,三星电子认为,今年竞争对手的可折叠设备不断增加,证明了公司在早期就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定。并预计,该行业和应用生态系统将因此增长,且许多新型号可能会在其设计中使用三星柔性显示器,例如去年12月宣布的Oppo Find N。
中信建投认为,折叠屏手机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点和价值增量主要为柔性OLED、UTG玻璃保护盖板、铰链和转轴。
其中在折叠屏的转轴和铰链设计方面,大部分的国内大厂都还依赖安诺电子等外企,而在柔性OLED面板和UTG玻璃保护盖板方面,三星则在全球市场上几乎形成垄断之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