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的市场需求助力,福特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7月29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268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为241.28亿美元,低于此前预期的242.5亿美元。整体实现净利润5.61亿美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达11亿美元。
按地区划分,福特来自北美地区的汽车销售收入为150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南美地区为5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欧洲地区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中国区为6亿美元,同比降低6亿美元;IMG地区为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1%。
今年4月,受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福特汽车曾宣布预计第二季度计划产量将缩减50%左右,或将导致出现亏损。二季度,福特汽车的市场份额为4.9%,去年同期为5.8%;批发量(wholesale units)为76.4万辆,同比增长18%。
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业都因疫情而停摆,从关键的财务指标来看,福特汽车业务在今年同期均取得了同比增长。福特的现金和流动性仍然非常强劲,第二季度末分别达到251亿美元和410亿美元。
按利润来看,北美业务推动了福特的盈利表现,该公司息税前利润为1.94亿美元。在欧洲,福特亏损2.8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64亿美元有所改善。在中国,福特亏损1.23亿美元,略高于上年同期的1.36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2021年上半年福特在华共销售汽车306,707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林肯品牌继续为提升福特中国的业务表现发挥重要作用,第二季度实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零售额。
目前,97%的林肯产品已实现国产,进一步优化了生产成本。在J.D。 Power公布的“2021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中,林肯品牌首次摘得豪华车市场销售服务满意度冠军。上半年,福特品牌继续加速新车型的发布速度,以全新福特EVOS为代表的多款体现“更福特,更中国”的产品相继亮相。
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的全新福特EVOS,是“福特中国2.0”计划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将福特百年“先锋创新”品牌精神与中国消费者需求完美契合,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交付客户。
此外,上半年还发布了高性能插混SUV福特锐际PHEV、福特领裕、全新福特福睿斯以及2021款福特Mustang等多款车型,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福特中国也在加速在中国的电气化战略推进,随着国产Mustang Mach-E开启预售,一个全新的电动车专属直销网络也正在加速布局,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开出城市展厅,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城市店的目标,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具福特品牌特色的电动车用户体验。
福特继续在中国商用车市场表现出色,第二季度商用车销量占福特中国总体销量的52%。除了与Argo AI和Lyft的合作,福特的智能移动出行业务还将从Argo最近推出的激光雷达技术中受益。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Argo激光雷达的能力有望将自动驾驶服务扩展到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以外,这将为Argo和福特带来竞争优势。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财务官罗礼祥(John Lawler)表示,福特已将2021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预估上调至9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较此前预期提高35亿美元。2021年下半年汽车产能将比上半年增长约30%。
另外,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成本将使下半年的利润减少20亿美元。而由于早前升至“天价”的二手车价格出现回落,福特旗下子公司福特信贷(Ford Credit)也预计利润将下降约10亿美元,与此同时,福特还将在电气化和自动化方面投入巨资。
福特汽车预计,由于预计芯片供应短缺将得到逐步缓解,汽车产量将增加,下半年营运资本预期表现良好,公司将2021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的目标上调至40亿美元至50亿美元之间。
在积极应对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的同时,福特汽车公司持续推动实施面向未来的“Ford+发展计划”,促使公司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全球业务表现好于预期。
据此前资料显示,“Ford+发展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实施效果包括:
在美国市场,福特纯电SUV Mustang Mach-E在开始向客户交付仅七个月后,就已在美国纯电SUV细分市场中跃升至销量第二名。
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自5月份推出以来已收到12万个预订单,其中约四分之三订单客户是首次购买福特品牌。
即将上市的五座紧凑型皮卡车型——全新福特Maverick,其厂商建议零售价不到2万美元,将有望成为“廉价”皮卡的现象级产品。
此外还有包括面向商用车客户推出的全新“Ford Pro”商用车辆服务和分销业务,福特汽车独有的Blue Oval智能云平台对客户车辆提供空中软件升级(OTA)服务,福特携手Argo AI和北美知名网约车平台Lyft达成业界首创的合作模式等,都在逐步成形。
福特表示,尽管预计下半年的外界因素会持续转好,但今年下半年的营业利润将低于上半年。并且称,尽管半导体芯片预计下半年供应量会增加,但情况“仍然不稳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散户不买账?
7月29日晚“散户大本营”Robinhood(罗宾汉)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发行价为38美元,然而上市首日表现不及预期,收盘价34.82美元跌破发行价,下跌逾8%,市值291亿美元。上市次日,公司股价未扭转跌势,开盘15分钟一度跌逾4%,截至北京时间7月30日晚22:30,公司股价跌1.5%,报34.3美元。
Robinhood受到美国年轻一代个人投资者的青睐,截至今年 3月31日平台拥有资金的活跃用户超过1700万。但其出售“订单流”赚取交易差价的重要商业模式被市场质疑,认为在打劫散户钱包;而其年初限制个人投资者买入“游戏驿站”等股票的行为,令不少美国散户感到“受伤”。
首秀破发,散户被割韭菜?
7月29日“散户大哥” Robinhood登陆纳斯达克,作为美国大型互联网经纪商之一,Robinhood上市备受市场关注。
据询价结果情况来看,Robinhood最终确定发行价格为38美元,处在指导价范围的低位,估值约为320亿美元,交易代码为“HOOD”。承销商为高盛和摩根大通。
上市首日Robinhood表现并不理想,开盘后股价小幅上涨,然后“断崖式”下跌,15分钟跌逾11%,不久股价直线拉升,但上涨乏力,股价继续下跌,最终以34.82美元收盘,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市值291亿美元。
7 月,Robinhood正式向SEC递交招股申请书。根据招股书,此次Robinhood打破传统,将IPO中20%-35%的发行股份留给用户,他们只需要通过Robinhood推出的IPO Access功能就可以认购。据了解,IPO新股份额历来留给机构投资者或高净值客户。Robinhood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Vlad Tenev曾表示,这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散户配售股票之一。
Robinhood一方面吸引更多散户通过低门槛方式享受新股盛宴,但另一方面,该公司对员工持股锁定期的约束也比其他企业IPO要更松,员工可以在上市首日套现其持股的15%,3个月后可继续套现15%,而通常来说IPO企业对员工锁定期通常为3-6个月内。一边是散户涌入,另一边是员工套现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Robinhood上市首日表现不理想的原因。
“散户大哥”已经不是第一次存在“割韭菜”的嫌疑了。
今年1月,美国股市上演了一场散户抱团VS华尔街机构的大戏,一只被做空最惨的股票:游戏驿站(GME)在短短1个月内暴涨1600%。当游戏驿站股价暴涨之后,Robinhood突然单方面修改交易规则,限制个人客户买入游戏驿站等股票,并进行强制清算,遭到了激烈的抨击。
2月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举行了线上听证会,重点讨论了散户与华尔街机构激烈博弈、游戏驿站(GME)股价操纵等问题,其中要求Robinhood解释,限制散户交易是否为了保护华尔街机构的利益。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Maxine Waters在听证会中更是直言,目前很多美国个人投资者感到系统就是对他们不利,无论怎样,华尔街最终总是赢家。
彼时Robinhood解释,游戏驿站股票交易混乱是“空前的事件”,在股价躁动的前几个小时,罗宾汉的确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清算所的初始保证金要求,今后将致力于让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免费午餐”猫腻多
Robinhood的发展历程既有改革和创新的一面,也有备受争议的一面。该公司创立于2013年,主打“零佣金”交易,强调“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精神,在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美国市场,Robinhood高举金融民主化的大旗,不走寻常路地打造面向普通人的金融服务产品。
Robinhood受到散户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截至2021年3月,Robinhood每月活跃用户超1700万。2020年,Robinhood 平台证券交易量达到 3500亿美元。客群平均年龄为28岁,少数种族比例显著高,呈现年轻化多元化特点。平台上超过一半的用户为首次开户投资者,客均资产不足5000美元。
招股书显示,Robinhood 2020年营收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22亿美元,净利润为1.15亿美元。营业收入主要由交易收入,净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三部分构成。今年一季度Robinhood 营收的 80.5%来自于交易收入。
由于其特殊的零佣金制度,交易收入来自于做市商(market maker)的订单流返佣收入(payment for order flow, PFOF),即经纪商通过将客户订单转交第三方公司(PFOF支付方)执行所获得的报酬,其收入规模取决于平台总体的交易量规模和买卖价差。Robinhood 的订单流大多都低于100股,风险较小,因而更加受到做市商的青睐。
2020年四季度,Robinhood的PFOF收入规模达到2.2亿美元。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指出,PFOF的争议性在于其未给客户提供最优的报价,也就是说客户的成交价格中隐含了额外的成本,交易并不是真正免费的。
Robinhood最初以向客户提供股票、ETF和期权的免佣金交易为主,进一步发展后形成了涵盖加密货币交易、现金管理产品、投资学习教育等项目的多元产品体系。其加密货币业务在比特币热潮下也为Robinhood带来新增客户。该平台目前只提供7种可交易的加密资产:Bitcoin(BTC)、Bitcoin Cash(BCH)、Bitcoin SV(BSV)、Dogecoin(DOGE)、Ethereum(ETH)、Ethereum Classic(ETC)和 Litecoin(LTC)。
由RHC为所有客户提供10种加密货币的实施市场数据。截至2021年1季度末,Robinhood客户持有的加密货币资产同比增加23倍至116亿美元,仅今年1季度就有超过950万的客户在RHC交易了约88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五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亚马逊(AMZN)因财报不及预期一度跌超8%,拖累美股下跌。美股遭抛售之际,美元指数反弹,走出一个月低谷。
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到收盘时约为1.23%,日内下降4个基点,本周累计下降6.8个基点,连降五周,7月累降约24.57个基点,创去年3月以来最大月度降幅,连续四个月下降。
此外,比特币再次站上4万美元,一周涨超20%,并且多只加密货币本周均录得两位数大涨。
截至收盘,标普收跌0.54%,报4395.26点,道指收跌149.06点,跌幅0.42%,报34935.47点,均跌离周四所创的第二高收盘水平。纳指收跌0.71%,报14672.68点,结束两日连涨。
数据及消息面上,美国6月PCE数据显示,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升3.5%,前值为3.4%,预期为3.7%,创下199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核心PCE物价指数是美联储2%通胀目标的首选指标,美国6月PCE指数超出美联储预期。
尽管美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是10多年来最高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再表示,在减少对经济的货币支持措施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
欧洲方面,欧盟统计局(Eurostat)周五表示,初步估计欧元区19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13.7%。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13.2%。
7月份欧元区通胀率从6月份的1.9%上升至2.2%,为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于欧洲央行经济学家2.0%的平均预期。
盘面上,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周五涨跌各异,必需消费品跌约2.8%领跌,能源跌近1.8%,公用事业跌约0.9%,金融跌超0.7%,通信服务跌逾0.4%,工业跌近0.2%,而原材料涨0.4%,房地产板块涨超0.3%,必需消费品涨0.2%,医疗保健涨近0.1%。
道指成分股中,跌逾2.7%的卡特彼勒和跌超2.2%的波音领跌,而宝洁涨约2%。
龙头科技股中,特斯拉(TSLA)涨超1.4%表现最好。FAANMG六大科技股中,亚马逊收跌近7.6%,创去年5月以来最大跌幅,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跌近0.8%,Facebook(FB)和微软(MSFT)跌逾0.5%,
除了特斯拉,其他新能源车股也逆市上扬,三只中概股表现突出,理想汽车(LI)涨近9%,小鹏汽车(XPEV)涨近5.9%,蔚来汽车(NIO)涨近4.9%,领跑电动汽车类股,法拉第未来也涨超3%。
个股方面
周四上市首日跌超8%的网红券商Robinhood收涨逾0.9%。公布财报的波动较大个股中,Pinterest收跌逾18%;
二季度盈利高于预期的宝洁(PG)盘中曾涨超3%,收涨1.97%;
卡特彼勒(CAT)二季度收入和利润高于预期,但股价盘中仍跌超4%,收跌2.73%;
二季度月活用户下降并被摩根大通和Evercore ISI 下调股票评级的Pinterest(PINS)一度跌近20%,收跌18.24%;
淘屏(TAOP)盘初涨近20%,与区块链公司智策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收涨7.45%;
优信(UXIN)盘初跌超11%,收跌2.39%,2021财年Q4收入符合上季度指引。
慧荣科技(SIMO)盘初涨近8%,收涨16.63%,Q2净销售额同比增长6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30日最新消息,特斯拉宣布,即日起,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下调15000元人民币,调整后的价格为235900元人民币(此为补贴后起售价)。有人说,此次价格调整恰好也反映了特斯拉成本波动的实际情况,其实也未尽然。
23.59万人民币,这在国内市场已经算是高级版的萝卜价,要知道特斯拉一如既往走的路线始终是大牌豪华轿车,但,对于他的这一波降价有心人可不会觉得惊讶,其原因不言而喻,一来,这一降再降早已成为资本家割韭菜的惯用操作之一的手段罢了。二来,自特斯拉一季度财报出来以后,其接连不断地遭受外界的各种打压,声誉与质量在得到广泛的质疑之际,就在所有人认定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必定不好看时,诶,现实成功再度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根据近日特斯拉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二季度实现营收为119.58亿美元(折合约为775.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8%。净利润方面,特斯拉实现了11.42亿美元(折合约为74.01亿人民币),同比更是增长了998%。
值得一提的是,据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二季度生产了20.6万辆电动汽车,实现交付了20.1万辆,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21%。
没想到吧!你以为的降价是资本亏损而被迫“烧钱”,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高级玩家打得一手好牌,低价卖出不仅减少了库存更是成功避免了因亏损导致的负债潜在危机中。
再者说,人间清醒的诸位必然也想到了一点,每次说好降价不也是已经减少诸多配置的低配版?其中从降低的成本再到降价,嗯,懂得都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蔚来EC6撞击石墩后车辆损毁严重并发生自燃,车主不幸遇难。
ID认证为“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的庆华在蔚来汽车APP上发布公告:“今晨(7月30日)5点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一辆EC6在高速撞击隔离石墩后车辆损毁严重,用户不幸罹难。”
根据此前多家媒体公开报道,蔚来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即为夏庆华。
夏庆华表示,将协助用户家属做好善后工作。“我们正配合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有需要跟大家同步的信息会及时告知。”
该公告下,蔚来CEO李斌评论称:“一早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难过,哀悼不幸身故的用户,已经组织小组帮助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
评论区内,夏庆华补充道:“我和同事都在现场,根据受损车辆初步判断,电池包基本完好。”
美股投资网就事故处理情况询问蔚来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有效回复。
事件追踪:
蔚来回应浦东车祸:电池包基本完好 消防部门认定是交通事故
上海一蔚来EC6碰撞起火致车主遇难:蔚来初步判断电池包整体完好
EC6碰撞起火燃烧 驾驶员不幸罹难:蔚来总经理发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有分析师认为AMD处在50多年来最有利的发展阶段,特别是AMD公布超预期Q2财报后。尽管该公司与芯片行业领头羊英特尔在具体营业额的数字上有巨大的差异,但从成长性的角度看,AMD极有可能取代英特尔在行业中引领者的地位。
AMD VS 英特尔,谁能实现高增长?
美东时间7月27日美股盘后,美国超微公司(AMD)公布了超预期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AMD在Q2营收同比翻番,净利润更是同比猛增了352%。此外,AMD预计Q3营收将同比增长近50%,并将2021年营收展望从同比增长50%上调至60%。截至昨日收盘,AMD股价上涨7.58%。
相比之下,作为芯片行业领头羊的英特尔(INTC)Q2业绩显得黯淡无光,虽其Q2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收益以及第三季度业绩展望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但从市场反应来看,该成绩并不理想,公布业绩后其盘后股价仍旧下跌逾2%。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两家公司在去年疫情期间(Q1-Q2)都经历了类似的放缓,但这两家公司后来的发展却截然不同。
2020年Q3,AMD营收实现同比增长55.52%,而英特尔同比下降4.47%。从那以后,AMD业绩一路高歌,而英特尔却一直非常平淡,不是增长持平就是出现负增长。
由此可见,AMD正在向市场证明自己能够实现高增长,而英特尔仅在证明自己能够实现稳定增长。
市场只为企业的高增长买单
市场对这两家公司的定价方式是不同的。关键的区别在于,市场会愿意为高增长的企业投入更多资金,而为增长停滞的企业投入更少。
AMD和英特尔的股价也反映了这一点:
公司市盈率与市场预期保持同步:
AMD当前估值为38倍市盈率,但如果将股价图表和市盈率图表放在一起会发现,AMD市盈率呈下降趋势,而股价则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由于英特尔估值一直处于横向水平,而营收持续低迷,导致股票回报率不断下降,最终英特尔股价也将继续下滑。
AMD正蚕食英特尔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AMD在2020年全年总营业额为97.6亿美元,同比增长45%,得益于计算和图形事业部及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事业部营业额增长,其中包括AMD的产品在全球500强超级计算机中的应用同比增长了5倍;谷歌云率先采用第三代AMDEPYC 处理器,性能提升了56%等。与AMD不同的是,英特尔新CEO上任之后,则大肆宣布加码芯片代工业务,如今年3月,英特尔宣布将斥资20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两座芯片工厂。
AMD的复兴建立在技术实力迭代上,不同于竞争对手英特尔执迷于自己生产芯片,AMD则外包给台积电。将全部精力聚焦于技术而非生产,AMD的产品开始蚕食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根据PassMark的数据,二季度AMD在所有CPU中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4.1%,英特尔则由巅峰时的82.5%下降至55.8%。
“领头羊”头衔花落谁家?
无论AMD是否能占据芯片行业领头羊的位置,或许这个位置也不再属于英特尔,原因是其发展已经无法再为行业动向提供晴雨表功能。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当前并没有萎缩,相反它正在日益增长。数据显示,半导体行业从2020年到2021年预计将增长17%,2021年到2022年将增长6%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按照惯例,苹果将会在今年9月正式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此前关于该机的命名出现许多分歧,但是根据供应链最新消息,苹果已经计划将新机命名为“iPhone 13”。
近期,iPhone在国内最重要的代工厂之二都受到恶劣天气影响,郑州富士康遭遇暴雨洪灾,台风烟花登陆也影响了上海昌硕工厂,外界都担心会对iPhone 13的生产,甚至如期发布造成影响。
对此,有相关媒体的分析师专门走访了上海昌硕与周边劳务公司,目前来看iPhone 13已在生产,预计会在8月开始量产,且为了应对iPhone加工的旺季,上海昌硕和郑州富士康都开出了诱人的福利,其中郑州富士康新员工满三个月就能领取过万奖金。
从目前各方情况来看,暴雨和台风等天气对于iPhone 13的生产并未带来过多影响,将依然会保证苹果在9月份如期发布,并且能提供充足的产能供应。
据此前消息,iPhone 13系列将依然存在四款机型,分别为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整体设计上与上代有一些不同。
首先,外观方面是今年最为明显的升级之一,目前已基本可以确认iPhone 13系列将会全系配备小刘海显示屏,这也是苹果四年来首次将刘海区域缩小,将带来更大的屏占比,视觉效果有效提升,屏幕尺寸则依然维持前代的5.4/6.1/6.7三种尺寸。
配置方面,iPhone 13全系都将升级为最新的自研A15仿生芯片,此前消息称该芯片依然采用5nm工艺,但是却升级了台积电第二代5nm工艺,将会有效提升能效比,同时5G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3还全系提升了电池容量,其中iPhone 13 Pro Max是4352mAh,比12 Pro Max的3687mAh多出近700mAh,iPhone 13是3095mAh,iPhone 13 mini是2406mAh。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28日,携程与喜临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聚焦“提升睡眠质量”,推出“深睡房”,并计划未来三年将“深睡房”覆盖全国5万家酒店。深睡房是携程在“住宿+”方面的又一尝试,携程表示,将通过免房支付、品牌营销等优势,推动项目加速发展。
预订房型有偏好,超两成商务人士重视睡眠质量
26岁的张女士是一名金融工作者,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期在各地出差,舟车劳顿加之工作繁重,常常让她睡得不好。
张女士的睡眠问题并不是个案,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有27%的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达到深睡的人群占比不足24.9%,对比2019年,下降了3.1%;58.5%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睡得浅,深睡不达标。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睡个好觉”已成为许多上班族的愿望。携程数据显示,超20%的商务人士对睡眠质量要求高,在预订酒店房型时,会选择带有“深睡”“零压”标签的房型。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携程平台上带有“深睡”“零压”“好眠”名称的特色房型平均入住率为75%,比2020年同期提升5%。其中,成都、武汉等地增幅最为明显,主要因为当地商旅市场恢复,住客对品质睡眠的追求相对更高。此外,度假旅游、企业员工出差等群体对客房的睡眠舒适度尤为重视。
携程数据还显示,从年龄来看,26岁-40岁的群体成为预订带有“深睡”“零压”标签房型的主力军,占比达70%。其中,95后睡得更精致,他们对酒店客房枕头、床垫等床上用品的质量及品牌格外关注,能否通过睡眠缓解疲惫,是他们出行选择酒店的首要考量因素。
深睡房是携程“住宿+”的又一尝试,相关产品将上线携程商城
如何改善用户在酒店中的睡眠质量,成为携程与喜临门此次达成战略合作的初衷。据介绍,上述双方将合作推出的“深睡房”,迭代升级深睡床垫,构建智慧睡眠生态体系,带给用户全新的睡眠体验。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阿裕表示,喜临门深睡床垫目前已覆盖杭州、上海、成都、郑州、北京等多个城市,此次联手携程,将推动深睡床垫走进更多酒店客房,助力提升酒店品质、提高客人入住体验。
携程集团副总裁杜亮亮表示,深睡房是携程在“住宿+”上的又一尝试,希望能提升住客的睡眠品质,更好地赋能酒店,带来品质升级和好评的提升。同时,喜临门相关产品也将上线携程商城,用户在体验深睡房后,也可在携程购买到同款产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日,河南省多地出现特大暴雨,灾情严峻。为支援紧急救灾,可口可乐中国携手其装瓶合作伙伴太古可口可乐迅速启动“净水24小时”应急救援机制,为受灾地区运送急需的瓶装饮用水。
在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的第二天,第一批饮用水运抵灾区。截至7月28日,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的“净水24小时”应急救援行动,已通过政府一线应急管理部门和壹基金,向河南的受灾地区送去1,009,112瓶饮用水和饮料,支援前线救灾工作。此外,可口可乐中国和壹基金共同开发的移动应急净水车也已运抵河南鹤壁市石林镇,为灾区人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星夜驰援的背后,是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员工的坚韧和责任。奋战在“净水24小时”应急救援行动一线的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在持续暴雨的侵袭下,厂房一度严重积水。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郑州厂采取了紧急行动,主动断电、暂时停产。当天,403位员工被困,在厂房内抢险救灾,度过了整晚。然而,运力恢复后的第一时间,郑州太古可口可乐的员工立即投入了“净水24小时”救援工作,并成功在7月21日晚将第一批饮用水送抵救灾一线。目前,郑州太古可口可乐组织了52人的“援助物资跟进”志愿者团队,确保每一瓶水都送到需要的人手里。郑州太古可口可乐也于7月26日起陆续复工复产,全力保障后续应急救援及市场稳定供应。
灾情也牵动着可口可乐公司其他地区人们的心。位于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基金会以最快速度响应,向壹基金提供50万美金(约324万人民币),用于采购帐篷、睡袋、自救工具包、食物等救灾急需物资,以及支持社区消毒、卫生防护和自我保护等灾后救助工作。同时,郑州太古可口可乐也向郑州慈善总会捐赠了500万人民币,用于抗洪抢险及灾后重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时隔9个月,华为再度发布手机新品,7月29日晚,华为正式推出主打影像的最新旗舰P50系列手机,共2款机型:P50和P50 Pro.2款手机都预装了鸿蒙OS 2操作系统,由于芯片使用受限,P50系列不支持5G网络,只支持4G网络。华为之后,三星、荣耀、苹果也将陆续推出重磅手机新品,消费者换机热情有望被点燃。业内人士预计,三季度手机产业链出货情况将好于二季度。
7月29日,华为P50系列一经发布便登上微博热搜。全新移动影像体验、预装鸿蒙OS 2操作系统打破原有碎片化的交互和控制方式等,成为华为P50系列的主要卖点,虽然采用5nm制程工艺麒麟9000和骁龙888 4G芯片,但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说,通过4G+WiFi 6,在绝大多数用户场景下,华为P50系列可带来很好的通信体验。
三星的折叠屏新品Galaxy Z Fold 3和Z Flip 3将在8月11日发布。市场对各大厂商在今年推出更成熟、价位更低的折叠屏手机充满期待,有机构预计今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将较2020年增超2倍。
荣耀Magic 3系列手机将于8月12日发布,这是荣耀争夺全球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性能方面,该系列手机将搭载高通最新旗舰5G芯片骁龙888+。
此外,苹果将于9月发布新款iPhone。美股投资网研报表示,苹果新机已于6月底开始供应链备货,较往年有所提前。
与之相应,近期,一批手机产业链公司获机构投资者调研。歌尔股份、TCL科技、京东方A、赛微电子、领益智造、国民技术、生益科技7家公司获100家以上机构调研。歌尔股份、TCL科技、京东方A分别以352家、203家、145家位居前三名。
7月22日,歌尔股份接待了高瓴资本等352家前来调研的机构,歌尔股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贾军安表示,公司整体业务高速增长,精密零组件、VR、TWS业务进展顺利,VR产品出货顺利,增长迅速,客户合作紧密。歌尔股份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5.61亿元至17.96亿元,同比增长100%至130%。
华为在旗舰新品发布会上还发布了2款智慧屏新品:华为智慧屏V75 Super和华为智慧屏V98。其中,华为智慧屏V75 Super搭载鸿鹄SuperMiniLED精密矩阵背光解决方案及20单元帝瓦雷影院声场,华为智慧屏V98拥有98英寸巨幕级屏幕。近期,TCL科技在投资者交流平台上表示,今年下半年TCL华星预计将量产Mini LED曲面显示器产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