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最新消息,特斯拉宣布,即日起,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下调15000元人民币,调整后的价格为235900元人民币(此为补贴后起售价)。有人说,此次价格调整恰好也反映了特斯拉成本波动的实际情况,其实也未尽然。
23.59万人民币,这在国内市场已经算是高级版的萝卜价,要知道特斯拉一如既往走的路线始终是大牌豪华轿车,但,对于他的这一波降价有心人可不会觉得惊讶,其原因不言而喻,一来,这一降再降早已成为资本家割韭菜的惯用操作之一的手段罢了。二来,自特斯拉一季度财报出来以后,其接连不断地遭受外界的各种打压,声誉与质量在得到广泛的质疑之际,就在所有人认定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必定不好看时,诶,现实成功再度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根据近日特斯拉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二季度实现营收为119.58亿美元(折合约为775.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98%。净利润方面,特斯拉实现了11.42亿美元(折合约为74.01亿人民币),同比更是增长了998%。
值得一提的是,据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二季度生产了20.6万辆电动汽车,实现交付了20.1万辆,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21%。
没想到吧!你以为的降价是资本亏损而被迫“烧钱”,然而实际上这不过是高级玩家打得一手好牌,低价卖出不仅减少了库存更是成功避免了因亏损导致的负债潜在危机中。
再者说,人间清醒的诸位必然也想到了一点,每次说好降价不也是已经减少诸多配置的低配版?其中从降低的成本再到降价,嗯,懂得都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三美股收盘后,Facebook(FB)公布了其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在财报公布后,多家投行普遍对该股持积极看法。
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营收290.8亿美元,同比增长56%,为2016年以来最快增速,高于上一季度48%的增速,分析师预期为278.6亿美元。净利润为103.94亿美元,大超分析师预期的87.3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3.67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3.61美元,分析师预期为3.02美元。
其中广告营收为285.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71.3亿美元;包括Oculus虚拟现实设备等消费硬件其他收入4.97亿美元,分析师预期6.855亿美元。该公司CFO David Wehner指出,公司本季度的广告收入增长主要是由单条广告的平均价格增长所推动,公司预计在2021年余下的时间里,广告收入的增长将继续主要由广告价格的同比增长所推动。
二季度Facebook日活用户数19.1亿,月活用户数29.0亿。Facebook全系产品的月度活跃用户数35.1亿,同比增长12%。。
此外,David Wehner表示:“在2021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公司预计总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将在连续的基础上明显减速,与第二季度的增长率相比,2021年下半年的增长将适度放缓。”
截至发稿,Facebook周四美股盘前跌3.32%,报360.90美元。
以下为各投行观点:
Piper Sandler分析师Thomas Champion重申Facebook“中性”评级,目标价由335美元上调至385美元。分析师指出,该公司二季度的盈利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EBITDA margins)为56%,且该公司仍专注于未来投资。不过,该分析师同时表示,该公司2021年下半年的业绩指引指出,“增长将出现有意义的减速”。
摩根大通分析师Ronald Josey维持Facebook“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由395美元上调至425美元。分析师表示,由于广告客户需求增加和视频业务的混合转型,该公司的营收和EBITDA分别超出了4%和16%的预期。分析师补充称,尽管他对二季度的表现“印象深刻”,并认为“至少”未来几个季度的广告环境“是有利的”,但他的主要收获是Facebook更详细的产品路线图,包括近期的视频推送、中期的社交商务、以及长期的VR/Metaverse(元宇宙)。
Susquehanna分析师Shyam Patil重申Facebook“正面(Positive)”评级,目标价425美元。分析师表示,该股估值看起来颇具吸引力,因为其前景好于华尔街预估,且公司管理层倾向于保守指引。
Baird分析师Colin Sebastian维持Facebook“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由340美元上调至390美元。分析师表示,对该股的积极看法没有改变;尽管欧洲用户数量连续下降,但二季度业绩反映出Facebook和Instagram的广告需求和定价都很强劲。
Oppenheimer分析师Jason Helfstein维持Facebook“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由375美元上调至405美元。二季度财报显示,在定价上涨47%以及零售和快消品(CPG)需求强劲的推动下,该公司广告业务持续增长。分析师指出,尽管公司管理层对今年下半年“温和减速”的评论令市场预期失望,但他相信更高的广告支出是长期趋势,这对该公司的利好将超过IDFA的影响,并使今年全年营收增长4%。
美国银行分析师Justin Post维持Facebook“买入”评级,目标价由400美元上调至425美元。分析师认为,该股二季度表现“强劲”,但DAU增长缓慢是“主要缺陷”。在财报发布后,分析师上调了对该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和GAAP会计准则下每股收益的预期。分析师表示,预计广告业务的增长“足以抵消”运营费用的增长。他认为,Facebook今年有很强的利用电子商务获利的能力,此外包括Messenger、WhatsApp、Watch、Reels和AR/VR在内的“几个货币化和估值偏低的”资产,将推动2021年后的增长。
富国银行分析师Brian Fitzgerald维持Facebook“增持”评级,目标价由415美元上调至450美元。分析师认为,该公司本季度营收及EBITDA均超出华尔街预期,尽管与谷歌(GOOG)、Snap(SNAP)和Twitter(TWTR)相比,该公司二季度的增长规模和增速要小得多,这可能反映了该公司在苹果(AAPL)隐私新政下所受的影响。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维持Facebook“增持”评级,目标价由375美元上调至400美元。分析师表示,Facebook二季度业绩“稳健”,不过也显示出谷歌(GOOG)实力“更加强劲”,后者“目前似乎势头更强”。尽管如此,分析师指出,Facebook二季度营收仍达到约3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电子商务、创作者招揽计划和次世代设备将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没有被市场完全认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成车企“宣战”目标。
炮轰特斯拉,华为突然放出“免职”一枪。
7月28日,华为向美股投资网贝壳财经分析师证实,由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在“杀人”言论,公司免去苏箐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苏箐将进入预备队接受训战和分配。
而这距离苏箐在公开场合隔空放话,已经过去了20天时间。
自动驾驶战火正旺,苹果、谷歌、百度、华为纷纷下场。如今“神仙打架”,只是车企集体抢食中拼出的火花之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美股投资网贝壳财经分析师表示,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的长久主题,很多车企长期投入智能辅助驾驶,传统燃油车的智能辅助驾驶效果已经达到很好的水平。此外,谷歌、苹果等高端自动驾驶目前仍在努力探索。
“全世界的顶级公司都在努力投身自动驾驶的研发中,其发展速度会很快”,崔东树表示,车企已经在加速智能网联的布局,争夺未来自动驾驶下的汽车移动空间更大的市场机会。
特斯拉成车企“宣战”目标
7月28日,华为回应美股投资网贝壳财经分析师采访称,公司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苏箐在参加外部活动谈及自动驾驶技术与安全时,针对特斯拉发表了不当言论,苏箐已就其个人不当言论进行了深刻检讨,但鉴于其言论造成的不良影响,公司决定免去苏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职务。苏箐将去战略预备队接受训战和分配。
“华为公司尊重产业界每一个参与者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努力与贡献,也希望与产业界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华为向分析师表示。
这一事件还要追溯至7月8日。当时,苏箐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公开表示,“特斯拉这几年下来,事故率还是挺高的,而且是从‘杀’第一个人到最近‘杀’的人,它的事故类型非常像。”
“这个地方我用‘杀人’这个词,大家听起来可能是严重的。但大家想一想,机器进入人类社会和人类共生的时候,是一定会造成事故率的,讲难听点就是‘杀人’,只是说我们要把它的事故率降到尽量低。从概率上来说,这就是一件有可能发生的事。”苏箐当时表示。
在苏菁的观念里,如果自动驾驶变得更高级,普通用户对于新科技产品会有倾向性,“一开始他们会完全不信任,一旦试过觉得很好后就会非常非常信任,这其实就是出事故的开始”。
他认为,行业需要将机器本身的自动驾驶能力尽量接近L4,但是,在有限的几年,甚至是十年时间内,行业一定会碰到一些处理不了的极端场景。“在这个阶段,要从技术手段要求用户去监管智能设备,而不会完全放权。”。
苏箐对特斯拉“杀人”的描述一时掀起波澜。有网友将苏箐称为“耿直boy”,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特斯拉的无端指责。
据媒体报道,苏箐曾担任华为终端公司首席架构师,是华为麒麟芯片及解决方案的创始人、海思昇腾芯片及解决方案的联合创始人,并在2014年开始领导研发ADS系统。
ADS全称为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官方中文名为“华为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据苏箐在采访中介绍,ADS采用了L4级自动驾驶的技术架构。
今年4月17日,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北汽阿尔法S(华为HI版)在上海发布,起售价28.19万元,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可以全程由车辆自行判断路况,自己驾驶的级别。
次日,苏箐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新品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华为的自动驾驶在国内“绝对是第一”“华为公司每做一件事情都是10年盈利,我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技术做到全球顶尖,然后解决真正的问题。自动驾驶,其实我觉得不用担心盈利的问题。”
贝壳财经分析师梳理看到,作为行业标杆之一,特斯拉一度成为不少企业的“宣战”目标。
2020年1月,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特斯拉正在为电动汽车铺平道路,而大众正在收购软件公司,并加大对可持续汽车和电池的投资。“我们相当乐观地认为,我们仍能跟上特斯拉的步伐,并在某个阶段可能超越它。”
分析师注意到,大众近期计划推出ID.BUZZ,这款新一代纯电动MPV续航里程或将超过500公里,同时拥有L5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新车基于全新MEB平台打造。
无独有偶,2020年2月,宝马CEO Oliver Zipse公开表示,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推出一系列全新电动车型,特斯拉多年来在电动汽车销售中的主导地位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大步前进”。
据介绍,宝马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L2级驾驶辅助)已经在X7、X6、X5、X3、8系、7系、6系GT、5系长轴距版、4系、3系、iX3等多款车型上配套。
而绷紧神经的竞赛中,小鹏汽车与特斯拉战火烧的更旺。
据媒体报道,2019年3月,特斯拉曾以小鹏汽车剽窃特斯拉Autopilot的代码为由,将曾任特斯拉高级工程师、后来跳槽小鹏汽车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告上法庭。
2020年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下一代自动驾驶的软硬件体系将进行大幅升级,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随后,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这条推文并称,小鹏汽车有特斯拉的旧版软件。
何小鹏很快进行了回击,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
今年1月26日,小鹏汽车发布了最新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在未来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火了近十年时间,完全自动驾驶“迟到”
车企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已然成风。
今年3月,小米宣布布局汽车领域,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元打造智能汽车。7月28日,雷军微博官宣,小米汽车计划招募500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自研行业领先的L4级智能驾驶能力,且支持全国多地办公。小米此举被不少网友称为要打造“中国版特斯拉”。
元气森林副总裁也加入造车行列,着手打造的新项目定名图灵智卡,将从货运厢式车切入,并逐步进入到重卡领域。其目标是打造更加符合自动驾驶车队运营要求、成本更低、体验更好的车型。
对于自动驾驶鏖战,崔东树向分析师表示,自动驾驶包括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个方向。第一种方案主张通过提升车子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驾驶,代表人物分别是特斯拉和谷歌Waymo,前者主张循序渐进(L2 慢慢向上迭代),后者选择直接切入高级别自动驾驶(L4 及以上)。
崔东树表示,智能驾驶应该说已经火爆了近十年时间,囊括苹果、谷歌、阿里,还有很多企业深度投入。目前来看,智能驾驶领域确实极其火爆,而这种火爆的切入点主要还是给车辆加入智能驾驶的功能,实现更好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套件和自动驾驶系统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分析师了解到,自动驾驶分为6个级别——从无驾驶自动化(0级)到全面驾驶自动化(5级)。据称,苏箐领导的华为ADS系统采用了L4级自动驾驶的技术架构,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处于L2水平。
7月27日凌晨,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披露了自动驾驶进展,公司二季度成功推出Tesla Vision,这得益于特斯拉有能力使用来自100多万辆特斯拉汽车的数据,以获得大量多样和准确的数据库。特斯拉表示,解决完全自动驾驶问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但公司仍然相信,只有通过收集大型的、真实世界的数据集和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自2016年以来,马斯克多次宣称特斯拉车辆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但迟迟未能兑现承诺,直至今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他仍坚称今年非常有信心,特斯拉车辆将能够以超过人类的可靠性实现自动驾驶。
实际上,根据早前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发布的一份备忘录,特斯拉向加州监管机构表明,公司可能无法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技术。
备忘录显示,特斯拉公司的自动驾驶软件总监CJMoore被监管机构要求,从工程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今年年底前发布L5自动驾驶功能,而注释显示,CJMoore的说法与马斯克在推特公布的情况并不一致,目前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只是处于L2水平。
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技术并非真正的完全自动驾驶,其需要驾驶员留在驾驶员座位上,随时可以驾驶汽车,但现实中有大量的年轻车主骗过特斯拉监控系统爬进后座,让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自动行驶。
目前,特斯拉正因完全自动驾驶的广告宣传而遭到美国有关部门调查。据《纽约时报》消息,特斯拉正接受DMV审查,以确定特斯拉是否通过宣传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选项来误导客户。而2020年7月,德国慕尼黑法院作出裁定,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误导消费者,命令其德国子公司在官网和广告材料中停止使用“自动驾驶的无限潜力”之类的宣传语。
在中国,特斯拉早在2018年10月从公司网站的订单页面中撤回了长期宣传的“全自动驾驶”选项。马斯克当时曾解释,这个选项会让客户产生混淆,无法保证驾驶员发挥主导作用。
如今,特斯拉官网上介绍,所有全新Tesla车辆均标配先进的硬件,除支持目前已实现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外,将通过OTA软件更新,不断完善功能,在未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据介绍,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旨在帮助车主将驾驶操作化繁为简。通过软件更新,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可以不断引入新功能并完善现有功能,持续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功能性。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可以使车主的车辆在车道内自动辅助转向、自动辅助加速和自动辅助制动。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特意强调,目前,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仍需要驾驶员进行主动监控,车辆尚未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特斯拉称,在未来,上述功能将无需人类监督即可实现,但将需要数十亿英里的行驶里程的验证,以达到远超人类驾驶员的可靠性;同时还有赖于行政审批(某些司法管辖区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正通过高盛以大宗交易方式出售其所持价值约21亿美元的优步(UBER)股份。据悉,软银是优步最大投资者,截至3月31日持有1.84亿股,软银计划出售其中4500万股,价格区间为44.15美元至46.14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软银还是中国网约车巨头滴滴的重要投资者。
根据最新收盘价计算,这笔大宗交易价值约21亿美元。上述价格区间较周三收盘价最高折让4.3%。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了解到,优步将于8月4日美股收盘后公布第二季度财报业绩,上述交易预计将在优步公布财报的前一周完成。
优步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3.99%,而其竞争对手Lyft(LYFT)下跌0.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27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在北京联合国驻华代表处发布了《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提供了详细的实践案例和企业碳减排路线图设计。京东作为代表企业,绿色低碳的运营成效入选了本次报告。
降低运输流程碳排放
据了解,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是“科学碳目标(SBTi)”的全球发起机构之一,京东物流也是一家承诺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
京东自2017年起逐步用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共在中国50多个城市部署新能源车,实现每年至少12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此外,京东还建设和引进了1,600 多个充电站,为车辆运营提供更好的支持。
构建可持续的厂房设施
为进一步拓展温室气体减排途径,交通运输企业也在关注航空陆运枢纽、本地站点、货运服务中心和零售网点等厂房设施的能源供应,探索相关减排机遇。
京东致力于在厂房设施中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海“亚洲一号”物流园区安装了一批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自2018 年6 月投入运营以来,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此外,京东计划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在2030 年打造全球屋顶光伏发电产能的生态体系,共建光伏发电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
打造绿色包装
包装生产同样是碳的高排放环节,交通运输企业需要进一步减少包装材料使用量,并努力选择环保可回收的包装生产原料,实现进一步减排。
京东推出了多个减少包装材料使用、增加可回收材料利用比例的举措。截至2020年底,京东累计使用循环快递箱1,600余万次,累计减少一次性泡沫箱1.8亿个。京东物流通过采用极具创意的包装设计和电子运单,每年减少胶带使用量4亿米,减少纸张消耗 13219吨。
此外,京东也利用和B端、C端触点全覆盖的系统优势,携手产业链中其它各方,共同打造绿色包装联盟、中国电商物流行业包装标准联盟和京东云箱全球联盟等多个企业联盟,联合制定绿色包装举措。依托联盟,京东联合可口可乐、宝洁和联合利华等消费品公司,建立起废塑料回收系统,来自京东消费者的相关废塑料得以被上门收集并由京东物流送往相应的回收点,从而减少塑料生产的排放量。
削减办公楼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使用可持续建筑材料,同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办公楼碳减排目标。
京东总部的三星级绿色认证2号楼的玻璃幕墙采用Low-E夹层玻璃,将可见光反射比降至0.2 以下,从而将热量保持在建筑物内,以减少电力需求。
《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指出,全球变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不同国家和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着手采取切实行动来减轻气候影响。响应中国气候目标,是京东的责任与未来机遇之所在,京东表示将努力构建更低碳和绿色的供应链,并借助供应链的影响力辐射更广泛的商业伙伴参与推动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28日消息,亚马逊云科技宣布Amazon EBS io2 Block Express 存储卷正式可用,首次在云中实现SAN(存储区域网络)功能。
亚马逊云科技方面介绍,EBS Block Express是新一代存储服务器架构,它提供超高的块存储性能,而无需购买、扩展和维护昂贵的本地SAN。通过在Block Express上运行io2存储卷,客户可以实现亚毫秒级的延迟,配置单个io2存储卷最高可达256,000 IOPS、4,000MB/秒的吞吐量和64TB的容量,将现有io2存储卷的性能、吞吐量和容量提升了4倍。io2 Block Express存储卷是Oracle数据库、SAP HANA、Microsoft SQL Server、InterSystems数据库和SAS Analytics等超大型、I/O超密集型和关键任务型部署的理想之选。使用io2 Block Express存储卷无需预付费用,客户仅需为使用的存储容量付费。
亚马逊云科技存储副总裁Mai-Lan Tomsen Bukovec表示,“io2 Block Express存储卷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客户可以在几分钟内将其容量扩展数PB,成本低至典型 SAN 的一半,并且存储由亚马逊云科技管理,性能与许多领先的 SAN 存储产品相同或更好,并且无需预先采购、扩展和维护本地 SAN。”
EBS io2 Block Express存储卷具有许多重要的SAN特性,包括多连接(Multi-Attach)和弹性存储卷(Elastic Volumes)。未来几个月将增加对其他SAN特性的支持,包括快速快照恢复(Fast Snapshot Restore)。io2 Block Express 存储卷可用于 R5b 实例,即具有最高 EBS 带宽的 Amazon EC2 实例,适用于亚马逊云科技目前提供 R5b 实例的所有区域,包括美国东部(俄亥俄)、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西部(俄勒冈)、亚太地区(新加坡)、亚太地区(东京)和欧洲(法兰克福)区域。未来几个月中,将添加对其他EC2实例类型和区域的支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花旗集团(C)亚太区财富管理业务在2021年上半年吸引了近150亿美元的净新增资金,数百名新员工帮助该部门创下该银行有史以来最强劲半年的记录。
根据本周四的一份声明,该银行第二季度净新增资产达80亿美元,上半年管理资产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1%。据悉,花旗今年在香港和新加坡新招聘了数百名理财专业人士,这是其在亚太地区招聘2300名员工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到2025年将客户资产增长到1500亿美元。
花旗亚太区首席执行官Peter Babej表示:由于亚洲客户越来越需要投资组合建议、设计和配置以实现资产类型和地域风险的多样化,我们正在抢占市场份额。
继汇丰控股和瑞士信贷集团职之后,花旗也从疫情以来加强亚洲财富管理的举措中获益,在利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提高收费收入。根据周四公布的财报,瑞士信贷在亚太地区的客户经理从上半年的 600 人增加到 650 人。
根据瑞银和普华永道去年的一份报告,亚太地区有831名亿万富翁,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多。
该银行将重点放在香港、新加坡、阿联酋和伦敦四个中心,甚至在同时退出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13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的情况下,资产翻了一番。
今年1月,花旗将其消费者财富管理部门和私人银行部门合并,成立了由Jim O Donnell领导的花旗全球财富。花旗最近任命了区域私人银行主管Steven Lo和前亚太零售主管Fabio Fontainha为花旗全球财富亚洲主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29日,美股投资网了解到,7月28日,美股上市公司九洲大药房(CJJD)宣布,于7月26日收到纳斯达克通知函,称其不符合《上市规则》对每股最低出价1.00美元的要求。
根据公司上市证券从2021年6月11日至2021年7月23日连续30个工作日的收盘价,公司不再满足上市规则5550(a)(2)中规定的最低出价要求。
根据《上市规则》5810(c)(3)(A),公司将获得180个日历日的合规期(即至2022年1月24日),以恢复对《上市规则》的合规。为了重新符合上市规则,公司的上市证券必须在至少连续10个交易日内至少达到1.00美元。
如果公司未能在合规期内恢复合规,则可能有资格获得额外的时间来恢复合规。要获得资格,除股价要求外,公司必须满足公开持有股票市值的持续上市要求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所有其他初始上市标准。公司还需要提供书面通知,说明其在第二个合规期内解决问题的意图。但是,如果纳斯达克认为公司既不能也不符合解决问题的资格,则可能会被纳斯达克交易所除名。
截至7月28日收盘,九洲大药房股价为0.856美元,涨幅为2.4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30日-8月2日,2021年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以下简称:ChinaJoy)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举办。本届ChinaJoy将同步推出第二届ChinaJoy Plus线上嘉年华,斗鱼将作为唯一一家与ChinaJoy组委会达成合作的游戏直播平台,每天10:00-17:00为观众们全程直播ChinaJoy的鼎沸盛况。
据斗鱼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届ChinaJoy Plus线上嘉年华是ChinaJoy组委会与斗鱼的首次深度合作。双方力图通过精彩的直播内容,精准触达更多热爱游戏的年轻人,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参与一年一度的狂欢盛典。斗鱼将借助平台强大的流量优势、内容优势,为线上水友们带来第一手现场资讯和精彩纷呈的互动玩法,并为线下观众提供诸多奖品福利。
据悉,斗鱼将在本届ChinaJoy派出骆歆冲冲冲、百变姑姑肖淑洁、很嗯的雨薇、奶油冰块、OC频道包大人5名头部主播加入“CJP官方主持天团”,共同参与ChinaJoy Plus线上嘉年华的核心内容直播。
同时,斗鱼还将出动近百名主播、UP主和KOL组成的“斗鱼CJ百人主播团”,通过直播和视频两种形式带领线上观众们“云逛展”,让水友们不错过会场每个角落的精彩瞬间。在ChinaJoy户外展区,斗鱼特别设置了巨型的“斗鱼直播间”,游客们可以来到这里打卡合影,完成小任务获得斗鱼定制雪糕;也可以随时“狙击”正在逛展的斗鱼主播们,与主播共同完成互动游戏,兑换斗鱼精美周边。
斗鱼还在线上直播间专门设置了短视频区和鱼吧讨论区,实时更新ChinaJoy展区活动相关的短视频内容,利用平台社区优势为用户们提供了弹幕以外的话题分享渠道,让水友们不仅能够看得开心,还能聊得开心。当然,斗鱼也为观众们准备了大量不定时掉落红包雨和抽奖福利,大量周边好礼等你带回家!
作为国内领先的“以电竞为核心的多元化社区”,斗鱼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硬核游戏用户的聚集地。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斗鱼季度平均总MAU高达1.92亿,其中95后新一代年轻人的占比更是超过六成,坐拥如此庞大的年轻人群体,斗鱼势必能够发挥巨大的流量优势,为ChinaJoy带来更大曝光和关注。
同时,斗鱼“直播+视频+社区”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将为观众们提供直播、视频、图文等多种内容表现形态,发起多样性话题引导更多玩家、主播、视频创作者、游戏媒体、游戏厂商在社区中针对本届ChinaJoy展开激情讨论,助力ChinaJoy在直播以外依旧能够以不同内容形态形成二次扩散。这也是斗鱼始终致力于打造的以电竞为核心的多元化社区。
夏日炎炎不想出门怎么办?7月30日-8月2日来斗鱼直播间,百位主播陪你一起“云逛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28日凌晨,市值2.45万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苹果营收814.3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96.85亿美元相比增长36%,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为217.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12.53亿美元相比增长93%,iPhone销售额同比大涨近50%,iPhone12贡献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财季中,iPhone为苹果公司带来了395.7亿美元的营收,占比达到了48.6%。这份数据表明iPhone依然是苹果公司的支柱业务,并且苹果公司有进一步倚重手机业务的趋势。
有意思的是,不久前数据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手机市场报告显示,苹果在二季度的市场份额排名下滑至第三名,被小米公司超越。
而从现在财报公布的iPhone销售额暴增来看,市场份额排名的变化对苹果手机业务并无多大影响。这意味着小米的崛起并没有影响iPhone的销量,反而卖得更好了。
iPhone12上市7个月销量破亿中国用户反响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12系列上市7个月后,全球销量破亿,成为继iPhone6系列之后,又一款在8个月不到时间创下1亿销量纪录的iPhone。而这其中,中国市场贡献极大。
苹果第三财季财报发布之后,苹果管理层召开电话会议。在会议中,苹果CEO库克表示,大中华区的第三财季增长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用户对于iPhone12Pro和12ProMax的反响非常强烈。
iPhone12系列在中国市场热销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产品本身仍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是整体市场环境缺少竞争。
只要拥有A14处理器和iOS系统这样的核心竞争力,iPhone12市场竞争力依然足够强大,同时这也是首款支持5G网络的iPhone。中国市场在5G普及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因此消费者更换5G手机的意愿相较其他市场的消费者也更为强烈,大量苹果老用户也正好趁机会更换新款iPhone。
虽然中国5G发展较快,但从全球范围来看,5G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在7月28日凌晨举办的电话会议中,库克表示许多地区5G普及率很低甚至是没有5G,这意味着支持5G的iPhone销量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毫无疑问,由于高端市场缺少竞争对手,苹果已经进入了舒适区。自从华为受到制裁以后,国内高端市场玩家只剩下苹果一家,虽然国产手机厂商今年都在全力冲击高端市场,但并未成功吃下华为留下的高端市场份额,反而让大部分华为老用户转向了苹果阵营。
根据IDC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超过600美元的手机中华为占比44.1%位居第一,苹果占比44%位居第二,小米占比4%,OPPO仅占比2.6%。而不久前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手机今年一季度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上涨至56.9%,华为下滑至23.6%,其他国产手机的高端市场份额变化不大。
库克在电话会议中也强调,这一财季iPhone12系列销量大获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是安卓用户在换机时,首次选择了iPhone。
财报漂亮,但产品缺陷引发网友集体吐槽
苹果第三财季财报公布之后,引来了许多网友的热议,有为苹果公司取得的成绩而骄傲的,也有吐槽苹果iPhone不好用的。
苹果iPhone过去的创新力让其他厂商望尘莫及,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苹果显然已经进入了舒适区,不仅创新力度持续下降,在用户体验上也屡屡受到用户诟病。
有不少网友评论苹果手机在信号、续航、快充、高刷屏幕等方面太过落后,严重拉低用户体验,尤其是信号和续航多年都未改进,让一些用户大失所望。
但是骂归骂,苹果iPhone的销量总能给这些网友一个耳光。事实证明,高端市场的防线并不容易被攻破,只要iOS这个“护城河”还在,不管iPhone有多少问题,依然会有一大群人为它买单。这也是苹果公司敢安心躺在舒适区的主要原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