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全球最大主权基金减持Meta(META)、阿斯麦(ASML),增持壳牌(SHEL)等三大能源巨头

作者  |  2024-08-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公布了最新持仓数据。截止至6月30日,该基金市值达1.67万亿美元,较2023年底增长约7%。今年上半年减持了Meta Platforms(META)、诺和诺德(NVO)和阿斯麦控股公司(ASML)的股份,不过,这三家公司均在其前十大持股之列。该基金还增持了三大能源股——埃克森美孚(XOM)、壳牌(SHEL)和英国石油(BP)的股票,同时减持了特斯拉(TSLA)和大众汽车的股票。

该基金将其在Meta的持股比例从2023年底的1.22%降至1.18%,截至年中价值约151亿美元。截至今年年中,该基金持有Novo 1.75%的股份,今年年初时的1.87%有所下降。同期,该基金持有的ASML股份从2.61%降至2.54%。

传统上,该基金更新其投资组合内容的时间为每年一次,但今后将每年更新两次。截至6月底,该基金的前三大持仓股为苹果公司(AAPL)、微软公司(MSFT)和英伟达公司(NVDA)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目的是将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投资到海外,它主要追踪的是基于议会颁布的框架的基准指数。该公司定于周三公布上半年业绩。截至6月底,该基金持有全球逾8800家公司的股份,其中72%为股票投资,约26%为固定收益投资。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一直在加紧努力,利用其影响力影响公司,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公司董事会性别多样性和高管薪酬等问题上。它从2021年开始在年度股东大会之前发布投票意向,并于去年开始提交自己的股东提案。在这个投票季,这家挪威巨头提供了一个定制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它会投票反对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以及反对任命埃克森美孚董事约瑟夫·胡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先锋集团Q2持仓:科技巨头仍是最爱-微软(MSFT)为头号重仓股

作者  |  2024-08-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美国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递交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持仓报告(13F)。

统计数据显示,先锋集团第二季度持仓总市值达5.21万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5.05万亿美元。先锋集团在第二季度的持仓组合中新增了77只个股,增持了2483只个股。同时,先锋集团减持了1441只个股,清仓了113只个股。其中,先锋集团的前十大持仓标的占总市值的27.95%。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微软(MSFT)位列第一,持仓约6.76亿股,持仓市值约为3021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5.80%,较上季度的持仓数量增加1.19%。

苹果(AAPL)位列第二,持仓约13.25亿股,持仓市值约为2791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5.36%,较上季度的持仓数量增加0.46%。

英伟达(NVDA)位列第三,持仓约21.45亿股,持仓市值约为2650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5.09%,较上季度的持仓数量增加0.54%。

亚马逊(AMZN)位列第四,持仓约7.67亿股,持仓市值约为1482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2.85%,较上季度的持仓数量减少2.39%。

Meta(META)位列第五,持仓约1.89亿股,持仓市值约为955亿美元,占投资组合比例为1.83%,较上季度的持仓数量增加1.14%。

第六到第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谷歌-A(GOOGL)、谷歌-C(GOOG)、博通(AVGO)、礼来(LLY)、伯克希尔哈撒韦(BRK.B)。

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英伟达、苹果、谷歌-A、微软、谷歌-C。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先锋自然资源(PXD)、伯克希尔哈撒韦、埃森哲(ACN)、安博(PLD)、卡特彼勒(CAT)。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信实与印度迪士尼(DIS)因反垄断重压而让步-强强合并越来越近

作者  |  2024-08-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报道称,前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信实集团(Reliance)和好莱坞娱乐业领导者迪士尼(DIS)印度市场分公司已提出出售其中一部分电视频道,以全面加快其价值85亿美元印度媒体资产合并的反垄断审批流程,但拒绝改变其拥有的板球转播权。

然而,一些反垄断专家警告称,2月份宣布的信实集团-印度迪士尼业务合并规划可能将面临非常严格的审查,因为这将创建印度最大规模的娱乐公司,与日本娱乐业领军者索尼(SONY)、Zee Entertainment、奈飞(NFLX)以及亚马逊(AMZN)相竞争,合并后将拥有高达120 个电视频道和两项旗舰级别的流媒体服务。

据了解,合并后的公司将由前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旗下的信实集团持有多数股权,还将拥有价值数十亿美元且利润丰厚的板球转播权,这引发了人们对定价权及其对广告商控制力的担忧。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CCI)私下向信实和迪士尼提出了大约100个与双方合并有关的问题后,两家公司联合告诉反垄断监管机构,他们愿意出售一些重要的电视频道(不到10个),以缓解市场关于竞争力量的担忧,并争取早日获得批准。

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提出的一些出售层面的让步涉及印度地区语言频道,两家公司可能在这些频道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市场份额。

在竞争对手方面,Zee和索尼计划在印度市场创建一个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电视媒体巨头,并于2022年通过出售三个电视频道提供特许权。这有助于他们获得印度CCI的批准,然而这项大规模合并最终还是失败了。

CCI关于决定是否批准该交易的一份通知书包含了关于竞争格局的详细信息,表明在印度当地的马拉地语市场中,迪士尼和信实电视频道当时的市场份额总和在65%至75%之间。在孟加拉语娱乐频道中,这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也高达50%。对于信实集团和迪士尼的合并规划,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信息表示CCI是否已经批准了该交易。

迪士尼拒绝发表评论。信实集团和印度CCI没有立即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

印度板球直播权的困境

板球直播权利是合并过程中另一个争论点。这项运动在印度拥有众多狂热的追随者,比赛受到广告商们的热烈追捧。

信实集团-印度迪士尼业务合并之后将拥有顶级板球联赛的数字和电视频道板球转播权,包括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板球锦标赛——印度超级联赛(IPL)。

知名投资机构Jefferies 表示,信实集团-印度迪士尼实体将拥有电视和流媒体广告市场高达40%的份额。

CCI前兼并主管K.K Sharma此前曾表示“迪士尼和信实集团联手,印度国内的板球比赛直播市场将所剩无几……在这里,它不仅仅是主导地位,而是几乎完全控制了板球运动。”

据消息人士透露,CCI正在研究这些大型公司在板球比赛版权方面的市场影响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任何层面的担忧,但这些公司已经与CCI争辩表示,这些版权将在2027年和2028年到期,现在无法进行出售。

此外,有消息人士称,这些公司还担心,任何将印度板球比赛直播权许可给另一方的行为都需要事先获得印度板球委员会的批准,这可能会大幅延长审批过程。“信实集团和迪士尼都认为,在板球直播权方面,他们可能无能为力。”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优克联(UCL)Q2收入同比增加1.7%-净盈利为220万美元

作者  |  2024-08-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优克联(UCL)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2营收为2240万美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为220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0万美元;基本和摊薄后每ADS收益为0.06美元,上年同期每ADS亏损0.02美元。

毛利润为1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营业利润为23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亏损90万美元。

Non-GAAP调整后净利润为26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80万美元;Non-GAAP调整后EBITDA为33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10万美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拥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268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16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50万美元。

展望未来,优克联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在2400万美元至2800万美元之间,同比增长0.4%至17.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PPI数据提振美股汽车经销商股-Carvana(CVNA)飙升10%

作者  |  2024-08-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股汽车经销商股周二飙升,因为7月PPI数据提高了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带动大盘上扬,对利率敏感的个股大幅上涨。Carvana(CVNA)周二收涨9.75%,报146.49美元。该公司“领先行业”的季度业绩继续推动其股价接近30个月高点。

另外,车美仕(KMX)周二收涨逾4%,利西亚车行(LAD)、车之国公司(AN)涨近3%。

尽管如此,Carvana的空头持仓占比为13.3%,仍然高于同类其他公司,其中车美仕为12%,利西亚车行和车之国公司为10%,CarGurus(CARG)为9%。

空头头寸高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对Carvana第二季度业绩的持续怀疑,特别是每件产品的毛利润超过7000美元。

“这个数字不仅在总量和绝对值上令人大开眼界,而且在相对值和组成部分上也令人震惊,”华尔街投资者CashFlow Hunter表示。相比之下,车美仕每件产品的毛利润为2300美元。

尽管对Carvana能否从每辆车中赚取如此高的利润表示怀疑,但在过去6个月里,空头无疑感到了压力,因为Carvana的股价已经飙升172%,而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仅为10%。

CashFlow Hunter承认:“我不会直接做空Carvana,因为这可能会很痛苦。”

总体而言,华尔街分析师予Carvana“适度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163.83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analys:第二季度AI-PC出货量达880万台,苹果(AAPL)占60%领先微软(MSFT)

作者  |  2024-08-1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根据Canalys的最新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具有人工智能(AI)功能的个人电脑(PC)出货量达到880万台,其中苹果(AAPL) Mac占60%,而微软(MSFT) Windows操作系统占39%。

Canalys将包含“专用芯片组或块以运行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PC定义为支持人工智能的PC。这些芯片组包括AMD(AMD)的XDNA、苹果的Neural Engine、英特尔(INTC)的AI Boost和高通(QCOM)的Hexagon。

Canalys首席分析师Ishan Dutt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支持人工智能的PC的扩张势头显著增强。今年6月,采用高通骁龙X系列芯片、基于Arm架构的Copilot+ PC推出。”

他补充说:“在x86领域,英特尔增加了酷睿Ultra芯片组的交付,报告其AI PC产品的表现持续强劲,而AMD在6月份宣布了Ryzen AI 300系列笔记本处理器,产品将于7月中旬开始发布。”

根据Canalys的预测,到2024年,该行业将交付4400万台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PC,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03亿台。此外,调查数据显示,约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带有微软Copilot的设备。

由于整个Mac系列都采用了带有Neural Engine的M系列芯片,苹果目前在人工智能电脑出货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Canalys称,当Apple Intelligence在今年秋季和2025年初广泛推出时,大多数Mac用户将能够使用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功能。

联想在第二季度的人工智能PC出货量中占6%,而惠普(HPQ)的市场份额为8%,戴尔(DELL)的市场份额约为7%。

Dutt表示:“在2024年第二季度,800美元以上的Windows PC出货量环比增长9%,而在这一价格区间内,支持人工智能的PC出货量增长了126%。”

他补充道“这在未来12个月尤其重要,因为作为正在进行的Windows升级周期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已安装的电脑将被更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要变天?美国经济下行拐点已经出现!

作者  |  2024-08-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最近实在爆出太多关键的经济数据了,关键到我已经不得不讲的地步,我也怕咱各位朋友们落下这么多重要的信息,所以赶紧做期视频聊一聊,很多经济数据的公布,没有一个数据是按照预期来的,美国人对自己财务状况感受比外界公布的实际情况要差很多,这就让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深思,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脱节?而这很可能意味着美国经济真的要变天了!马斯克也发推特称美国正在破产!那美国经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投资者又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呢?视频最后,我也会分享我个人的一些操作和应对策略。

春江水暖鸭先知,美国经济如何,最新体现在企业的招聘和裁员上,目前美国出现的失业率上升,制造业活动在萎缩,破产率在飙升,债券收益率远低于短期利率,这些都是经济衰退的明显迹象。遗憾的是,未来几个月失业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因为全美各大公司仍在大规模裁员。

华尔街资深预测人士在810日更新发表的报告中曾警告称,美国一波大规模企业破产浪潮即将冲击美国经济,预计更多企业开始削减招聘并裁员,导致失业率的上升,令经济受到打击。标普全球公司在8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破产数量正在“历史性激增”,明显高于过去13年的同期水平。

正如BWC研究团队几天前所讨论的,我们正在目睹美国企业破产数量惊人地激增,在过去一年中,美国企业破产申请数量增长了40.3%,目前已达到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家庭也紧随其后,过去一年破产申请总数增长了16.2%,仅2024年第二季度就有132,710份新申请

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第二季度家庭债务和信贷报告,美国二季度信用卡和汽车贷款拖欠率激增,在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两根线抬头。

拖欠还款的消费者也明显表现出经济困难的迹象,超过10%的信用卡债务逾期超过90天,逾期率超过2019年。

紧接着,摩根大通在88日给客户的报告中预计,美国经济到今年年底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35%,高于上月初预计的25%;高盛经济学家则预计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从15%提高到25%

可以预见的是,在美联储918日的利率会议来临前,市场还将通过新一轮经济数据来验证“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新债王”冈拉克在810日参加一档网络节目中预测今年美国的通胀、利率和失业率将高于华尔街的预期。

特别是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1.4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超预期上行0.2个百分点至4.3%,触发萨姆规则。在上期视频中我们已经对萨姆规则进行了解释,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过多赘述。过去50年每次萨姆指数上升至0.5以上,美国经济无一例外陷入衰退。

并且萨姆规则也并非唯一的经济衰退警报:过去50年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后,美国经济无一例外陷入衰退;过去50年美联储在高通胀高油价背景下加息,美国经济无一例外陷入衰退。在我们看来目前现实情况与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我们并非预测美国经济必然衰退,但市场同样也不应笃定美国经济一定不会衰退。尽管可以用AI革命、宏观范式变化等理由,凸显本轮周期的特殊性,但也需注意,不宜过度强调“这次不一样”,因为历史上每一轮周期都有一定特殊性,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所以,无论是预期美联储浅降息、预防式降息,或是看多美股铜油,还是预期海外利率“higher for longer”,全部建立在“美国经济不衰退”这一假设之上。低估美国衰退风险,是近期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

那么,高财政赤字使美国经济出现下行拐点吗?

就在723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也发推文称:“顺便说一句,美国正在破产。”

事实上,2023年美国经济就有陷入衰退的苗头,但财政意外大幅扩张把经济拉了回来,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2024年后宏观形势再次发生变化,高利率压制、居民超额储蓄耗尽、财政支出退坡三重压力之下,这个时候已经确认美国经济下行拐点。

美国国会债务办公室(CBO)上调今年财政赤字预测至1.9万亿美元,超过去年赤字1.7万亿美元,让投资者寄希望于美国财政可以在未来几个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CBO今年财政预测可能出现偏差。

2024财年前6个月赤字共1.27万亿美元,除非本财年最后3个月赤字超过6千亿美元,否则将无法达到CBO预测的赤字规模。如果用融资需求来估测今年的赤字规模,今年融资需求预测值仅1.4万亿美元,低于去年融资需求1.7万亿美元,反映今年赤字规模也可能低于去年。

事后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可能只是统计偏差,二季度增长下行才是经济底色,三季度就业市场或触及贝弗里奇曲线斜率改变的拐点,经济非线性下行风险上升。

贝弗里奇曲线的斜率是用来衡量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之间关系的变化速率。简单来说,斜率越陡峭,意味着在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率之间的调整更加剧烈;而斜率较平缓时,则表示两者之间的调整较为平缓。

事实上疫情后CBO的预测误差往往高达2-4千亿美元,即使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接近CBO预测,由于去年真实赤字存在低估,且今年利息支出更多,今年财政对经济的支持仍相比去年要低。

分析表明,无论谁在11月获胜,未来四年都可能使糟糕的财政状况变得更糟,因为他们提出的方案中都没有有意义的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甚至连美国财政借贷和国债在美国竞选中的议题都没有被提及。

特别是美国债务上限的举债额度将在202512日之前用尽,而此时也正好是美国竞选胜者就职的时间段,包括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等在内的经济学家们担心,目前美国竞选的混乱可能意味着另一场债务的上限摊牌,到时无法达成协议,会造成美债违约,这更让华尔街机构对美国可能会出现债务危机发出了警告。

美国黑天鹅基金Universa创始人Mark将当前的美国债务比作"超级火药桶“,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随时可能会被引爆,高利率、高债务和高赤字就是导火索,可能在年底进入衰退。

以上这些分析均表明美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在破产。而此时,日本预计可能会继续加息,为美国将会出现历史性的金融资产的抛售做出贡献。所以,目前,美国超过35万亿美元的国债以及不断增长的维持债务的成本,这将为给以美国国债为核心的美元增加不稳定性。

经济下行,导致了美元主导地位下降?

未来几个月,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进一步公布,市场将持续验证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并可能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IMF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央行的国际储备资产中,虽然美元仍然是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但延续了二十年的下降趋势,美元正在持续让位于包括澳元、加元、人民币等非传统货币。

尽管美元在全球贸易、国际债务和非银行借贷中的占比仍远远超过美国在贸易、债券发行和国际借贷中的份额,但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已不如从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61日最新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跌至59%以下,延续了二十年来的下降趋势。

因为,全球央行已经意识到,美元是有保质期的,在美国高企的债务阴影下,正在去美元化和抛售美债以换取黄金等非美元资产。目前美国的长期外币主权信用评级,已经被下调至AA+,鉴于债务负担和利息负担将继续增加,正在引发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债务危机的担忧。

紧接着,按First Mining Gold董事长在810日更新发表报告中的解释就是,我确信,在全球地区性事件持续的市场环境下,当世界真正需要解决美国超过35万亿债务赤字风险时,金融市场可能会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将会重置。

这似乎也解释了全球央行为何会从2022年开始要加速清算美债置换黄金,因为他们可能知道几年后世界市场会发生什么,而黄金相对于美债来说,它的美丽和价值在于它永远不会出现价值损失或违约。

之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长杰夫·兰德里签署了一项法案,承认黄金和白银为该州的法定货币。该法案的颁布使得路易斯安那州成为第五个承认黄金和白银为法定货币的州,我们注意到,犹他州率先在2011年重新确立了黄金为法定货币。此后怀俄明州、俄克拉荷马州和阿肯色州也纷纷加入。

而就在两天前,美国佐治亚州国会众议员马乔里·泰勒·格林也再次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呼吁当全球央行正在发展锚定黄金或本币的数字货币时,美国应尽快撤退到金本位,让黄金成为取代美债,再次成为美元的发行锚定物,这位女议员发表这番言论的时候,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着数字货币。

格林在提案中进一步说,金本位将防止美国不负责任的消费习惯和凭空创造美元,以挽回美联储主导的美元,以及对目前稳健货币系统造成的信誉损失。同时,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应每两年公开披露所有其所持有的黄金总量和美元兑换成黄金的交易量,之后这些美元将以当时的黄金价格,重新计入其价值。

正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出现一件预料之外的事情。

而就在85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网站报道称,伊朗也正在跟随沙特正在创建一种锚定黄金的跨地区的数字货币,作为实现跨境交易的一种替代支付方式,以方便能被全球央行所接受。还有分析表明,包括法国,阿根廷,土耳其等在内的40多个国家表示有兴趣接受该货币进行跨境交易。

而这些国家可能会建立一个锚定黄金的全球数字货币系统,换句话说,就是回到数字货币时代中的金本位,这将分享美元的市场份额。因为,黄金自古以来一直是国际金融舞台上的经济权力筹码,这也是为何50年前美国需要将美元和黄金挂靠的根本原因。

正在这个关键时候,又出现了一件让华尔街预料外的事情。

被誉为“市场波动先知”的明星分析师佐尔坦波扎尔,在810日更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世界正在经历与美元强权的“货币离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以黄金等战略商品为锚定物,结合央行数字货币的全新金融体系,即并非美元占主导的世界,在全球金融秩序重构的情况下,数字货币结合黄金的恒定货币功能正在成为全球去美元化的一张王牌,按佐尔坦波扎尔的最新分析就是,“石油美元已经进入黄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扩张期,黄金作为顶级商品是向世界各地流动,但当全球经济体间共同成长的风险和碎片化经济趋势增加后,这种流动方式料将会出现逆转,此时的黄金将更多作为重要经济战略资源向强经济体流动,而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已经验证了这个逻辑。所以一旦美国经济出现缓慢衰退,美元与黄金挂钩在这样的逻辑之下似乎并不是一定的。

特别是目前美元的全球储备份额正在趋势性下降,再结合持有海外美元最多的欧洲也摊牌,正在能源交易、加强欧元的货币地位和数字欧元领域,也将或明或暗助力去美元化。

叠加日本这只突然起飞的“金融黑天鹅”仍将可能会持续地为历史性的美国抛售,以及美国将出现历史性的债务违约做出贡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向收割美国。而这对美国金融系统来说,无疑将是下一个珍珠港事件,这在美国正在破产的背景下更将会加快这一进程。

面对如此大的不确定性,宏观的因素会持续利好黄金,而在美股仓位管理上,我又不想卖出任何一股英伟达股票,我会采取卖出Covered Call的期权策略,来保护英伟达下跌时的损失。

好了,这期视频就到这里了。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趋势,并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分析。

 

苹果(AAPL)暂时松了口气!-印度意外召回反垄断调查报告

作者  |  2024-08-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印度反垄断机构罕见地下令召回一项发现苹果违反印度市场竞争法的重要调查报告,此举令全球投资机构感到意外。此前这家美国消费电子巨头苹果公司(AAPL)抱怨其商业机密被泄露给对手,其中包括Tinder的所有者Match(MTCH)。

此举将延长一项始于2021年、已经被数次拖延的诉讼程序,该程序的核心是苹果涉嫌滥用其在应用程序市场的主导地位,迫使开发者们使用其专有的应用程序内购买系统,并收取高达30%的费用。

媒体曾报道8月7日的一项秘密命令,该反垄断机构要求苹果在此案中的所有对手召回反垄断报告。“这类信息必须保密,确保不会发生未经授权的披露,”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CCI在一份长达四页的命令中表示,该命令由该机构的四名最高级别官员签署。不过这份命令没有说明苹果担心哪些机密信息。

然而,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苹果对其印度市场应用商店营收规模和市场份额数据的披露感到担忧。

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印度反垄断调查部门在2022年和2024年的两份报告发现,苹果利用其在iOS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被要求归还报告的公司包括Match和代表金融巨头Paytm的印度企业ADIF。该命令显示,苹果公司私下向CCI投诉称,与各方共享的报告版本泄露了“苹果公司属于机密性质的商业敏感信息”,并补充表示监管机构必须“召回并撤回”这些报告。

苹果和Match拒绝置评。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CCI以及印度企业ADIF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熟悉CCI反垄断程序的三名印度律师和一名直接了解情况的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对已分发且发布的报告进行召回是非常罕见的,将需要对被视为机密的信息进行编辑以进行符合召回的修订。

“这是闻所未闻的……我们预计很容易就会出现延误调查两到三个月。”其中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表示。

CCI对苹果的报告——一份来自2022年,另一份来自2024年——是印度反垄断调查的最关键阶段。根据各方的回应,CCI通常会在必要时对苹果的商业行为进行罚款或任何层面的改变。

苹果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不断增大的反垄断压力。今年6月,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苹果违反了欧盟的科技规则,这可能会让苹果面临巨额罚款。它还面临着对应用程序开发者征收新费用的一项重要调查。

机密法律文件显示,CCI在苹果案中的第一份报告起草于2022年,但被退回进行进一步的内部调查。

最新的2024年报告已经被召回,在此之前的一份反垄断报告回顾了这一事件,该报告得出结论,称苹果参与了“滥用行为和做法”,其支付政策“对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用户和其他支付处理商产生了不利影响”。

然而,苹果否认存在任何层面的不当行为,称自己在印度只是一个小玩家,使用谷歌(Google) 安卓系统(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则占主导地位。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到2024年年中,印度6.9亿部智能手机中约有3.5%安装的是苹果的iOS系统,其余的智能手机使用的则是安卓系统。然而,Counterpoint Research补充称,多年来,苹果在印度国内的iOS智能手机数量增长足足五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银:云消费数据7月反弹,Datadog(DDOG-)、MongoDB-(MDB-)-和-Snowflake-(SNOW-)-成焦点

作者  |  2024-08-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银行最新分析报告指出,在经历了6月份的疲软表现之后,7月份云消费数据出现显著反弹,其中Datadog (DDOG )、MongoDB (MDB ) 和 Snowflake (SNOW ) 这三家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的中心。

报告中提到,7月份云消费领域的平均参与访问量录得同比增长10.4%,较6月份的-1.4%有显著提升。此外,7月份的环比增长达到6.6%,远超过去三年季节性平均的-2.8%。

对于Datadog而言,7月份访问量同比增长5.2%,较6月份下降9.2%的情况有显著改善。分析师指出,7月份的加速增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其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健康需求可能会持续。

MongoDB的7月份访问量可能同比增长0.9%,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宏观压力缓解的早期迹象,对2025财年的前景有积极影响。

Snowflake在7月份的总页面浏览量同比增长16.4%,较6月份的1.2%下降有大幅上升。此外,分析师指出,7月份的环比增长达到了13.3%,这一增长“远高于”通常季节性下降的1.7%。美国银行的分析师们表示“6月份出现的增长拐点令人鼓舞,这可能表明新的产品周期(如Cortex和Arctic产品)正在出现。

美国银行对Datadog和MongoDB给予“买入”评级,对Snowflake的评级为“中性”。

此外,美国银行还对微软(MSFT)和Adobe(ADBE)进行了评估,指出Microsoft 365和Adobe Creative Cloud在7月份的月度活动均有所改善。

在7月份,Microsoft 365的用户参与访问量同比增长了31%,这个增长率是从6月份的18.4%上升而来的。同时,与正常季节性6.2%的下降相比,Microsoft 365的环比增长率为4.7%,表现远好于季节性预期。分析师们表示“我们希望这一迹象表明,影响商业Office新增用户的小微企(SMB)宏观经济压力正在缓解。”

对于Adobe的Creative Cloud而言,在7月份,其用户参与访问量的同比增长下降了34.5%,但这个下降幅度比6月份44.6%的下降有所改善。此外,Creative Cloud的环比下降了1%,这个下降幅度也比正常季节性9.2%的下降要好。

分析师补充,Adobe Creative Cloud的数据可能是其Firefly发展势头的早期指标,这一功能正越来越多地嵌入到Photoshop和Lightroom等主要创意云产品中。

美国银行对微软和Adobe均给予“买入”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前瞻---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高盛专家:8月底迎来美股抄底良机

作者  |  2024-08-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 8月13日(周二)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涨跌不一。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07%,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9%,纳指期货涨0.29%。

2. 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涨0.01%,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2%,法国CAC40指数跌0.29%,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12%。

3. 截至发稿,WTI原油跌0.17%,报79.9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跌0.22%,报82.12美元/桶。

市场消息

至暗时刻已过!准确预测本轮回调的高盛专家8月底迎来美股抄底良机。高盛集团全球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策略专家Scott Rubner周一表示,随着系统性基金的抛售压力缓解,以及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力度,投资者将在8月底迎来一个短暂的逢低吸纳美股的窗口期。他表示“这将是我最后一次看空8月股市,因为8月份股市供需错配最严重的时期即将结束。”他将在8月30日转为战术性看涨股市。Rubner曾在6月下旬建议在7月4日之后削减对美国股市的敞口,并认为股市在7月17日之前处于“融涨的最后阶段”。事实证明,标普500指数在7月16日创下收盘新高,目前已较该水平下跌约6%。

RBC标普500或已触底,但增长恐慌可能引发大幅回调。RBC Capital Markets表示,标普500指数在近期因经济衰退担忧引发的市场抛售后可能已经触底,但如果出现重大的经济增长恐慌,该指数可能会出现两位数的跌幅。RBC Capital Markets认为,当标普500指数在8月5日较此前最高点下跌8.5%时,该行“乐观地”认为短期底部已经到位、或者接近到位。该行美国股票策略主管Lori Calvasina表示,这一跌幅处于正常(或健康)的5%-10%的回调范围内,并守住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位。不过,Lori Calvasina补充称“我们仍需对动荡局面将持续一段时间保持警惕,如果经济数据继续令人失望,不排除出现经济增长恐慌的可能性。”

美银若美国7月CPI逊于预期,或重新引发滞涨担忧。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表示,本周将公布的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是股市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市场刚刚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引发的大幅下跌中走出来,而令人失望的CPI数据可能会导致股市的进一步下跌。自美国7月非农就业报告引发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以来,标普500指数持续走低。美国劳工部将于周三公布美国7月CPI数据。美银预计,7月CPI将同比上涨3.0%,环比上涨0.25%;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将同比上涨3.3%,环比上涨0.22%。美国银行分析师Ohsung Kwon表示“过热的CPI数据将是一个重大的下行事件,可能会使市场重新陷入滞涨担忧。”

美国财政年度接近尾声,预算赤字已超1.5万亿美元。在离本财年结束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美国的预算赤字超过了1.5万亿美元。尽管较2023财年略有下降,但远高于疫情前水平。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份的10个月里,美国的预算赤字为1.52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7月份的预算赤字为2440亿美元,根据日历差异调整后较2023年7月下降了16%。收入的增加帮助缩小了预算赤字。其中,税收收入增加的部分原因是,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州,税收截止日期从2023财年推迟至今年,受影响地区包括加州大部分地区。

个股消息

家得宝 (HD) Q2销售额431.8亿美元不及预期,每股收益4.60美元。家得宝第二季度销售额431.8亿美元,预估437.9亿美元;第二季度每股收益4.60美元,上年同期4.65美元。

Sea(SE) Q2净利润7991.1万美元,同比下滑75.9%。号称“东南亚小腾讯”的Sea今日公布最新业绩,公司2024年Q2营收38.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7991.1万美元,同比下滑75.9%。

腾讯音乐(TME)第二季度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6.82亿元,同比增加29.58%。腾讯音乐第二季度营收71.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1.73%;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6.82亿元,同比增加29.58%;A类和B类普通股的每股基本盈利0.54元。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相比2023年同期的42.5亿元强劲增长27.7%,达到54.2亿元(7.46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广告服务收入的增长。此外,该集团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收入139.28亿元,同比减少2.53%;股东应占溢利31.04亿元,同比增加26.9%;A类和B类普通股的每股基本盈利1.01元。

虎牙(HUYA)Q2净利润达9700万元,移动端MAU增至8350万。虎牙2024年第二季度,虎牙公司总收入达15.4亿元。其中,来自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2.7%至3.1亿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该季度归属于虎牙公司的净利润为9700万元。用户数据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虎牙直播移动端MAU增至8350万。

中汽系统(CAAS)Q2营收1.586亿美元超预期,每股收益为0.24美元。中汽系统2024年Q2财报实现营收1.586亿美元,前值为1.374亿美元,预期值为1.37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24美元,前值为0.35美元。

迅雷(XNET)2024年二季报营收7960万美元,净利润250万美元。迅雷第二季度总营收7,960万美元,净利润250万美元,毛利润4,070万美元,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44.0%上涨至51.1%。具体来看,本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23.7%,这主要由于自2023年6月以来,迅雷主动缩减了国内语音直播业务,导致直播业务收入减少。

雅乐科技(YALA)Q2营收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11%。雅乐科技Q2营收同比增长2.5%至8120万美元,市场预期为7900万美元。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19美元,同比持平。净利润为31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9%。按业务划分,聊天服务业务收入为5490万美元,游戏服务业务收入为2620万美元。非GAAP净利润为3520万美元,同比增长4.4%。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3900万,同比增长14.1%。付费用户数量1200万,同比下降10.3%。对于2024年第三季度,雅乐科技目前预计收入将在7500万美元至8200万美元之间。

CXApp(CXAI)迎“泼天富贵”! 与谷歌云达成数百万美元协议,股价盘前暴涨超60%。在美东时间周一,美国知名移动办公体验平台CXApp与全球云服务巨头谷歌云(Google Cloud)签署了一项为期多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作协议,相比之下CXApp目前的季度销售额仅徘徊在170万美元附近。在周二美股盘前交易中,在上述消息的刺激之下,CXApp股价一度大幅上涨超90%,截至发稿暴涨超60%,达到每股2.460美元。

谷歌(GOOGL)抢先苹果发布AI手机,新款Pixel发布会提前至周二举行。Alphabet旗下谷歌将于美东时间周二下午13:00举行新品发布会。在将举行的硬件发布会中,谷歌试图超越苹果(AAPL)的年度iPhone发布会,并让长期担任高管的里克·奥斯特洛(Rick Osterloh)成为焦点。奥斯特洛是摩托罗拉前总裁,2016年加入谷歌。今年,谷歌将硬件开发团队和安卓操作系统开发团队统一在他的领导下,奥斯特洛将负责谷歌的首个主要产品发布。此次重组扩大了奥斯特洛在公司的影响力,并表明谷歌打算在硬件领域展开长期竞争。谷歌将年度旗舰智能手机Pixel的发布时间从10月提前至8月,抢在苹果公司下一代iPhone的发布时间之前。

“5元套餐”厮杀! 百胜餐饮(YUM)旗下肯德基迎战麦当劳亦推低价套餐。为了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并与麦当劳(MCD)的5美元套餐竞争,百胜餐饮旗下肯德基正在扩大其5美元超值菜单,以及其数字平台上的更多优惠。据悉,肯德基5月超值菜单现在提供8块鸡块配薯条,或超级土豆泥碗,或两份鸡腿的套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肯德基之外,温蒂汉堡(WEN)、餐饮品牌国际(QSR)旗下汉堡王等竞争对手都在响应麦当劳5美元套餐的成功,并推出了相应的套餐。

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预告

20:30美国7月PPI年率(%)。

20:55美国截至8月5日当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

次日04:30美国截至8月9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变动(万桶)。

次日01:152024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就经济发表讲话。

业绩预告

周三盘前瑞银(UBS)、优克联(UCL)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