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史诗级的暴跌,到2023年年初以来强势反弹,特斯拉股价实现了惊天逆转,而特斯拉空头的境遇也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里,特斯拉空头的损失激增至76亿美元,使其成为对冲基金回报最糟糕的做空对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空头2022年获利15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特斯拉空头去年的收益已经被抹去一半左右。
特斯拉股价惊天逆转
受通胀上升和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因素影响,2022年特斯拉创下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年度跌幅高达65%。
但今年以来,该股强劲反弹,已经较1月初的每股108.1美元反弹了逾80%。该公司去年四季度亮眼的业绩,近期降价对需求的提振,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鼓励了投资者。
在特斯拉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重申了公司50%的长期增长目标。
此外,特斯拉即将举行投资者日活动也刺激了该股上涨,届时马斯克将公布“特斯拉宏图第三篇章”。根据此前马斯克在推特上的爆料,特斯拉宏图第三篇章或将涉及扩大特斯拉规模,以及 SpaceX和Boring 公司的部分内容。
散户涌入特斯拉
根据追踪美国散户交易流量的研究机构Vanda Research,美国散户投资者正在涌入特斯拉。
“特斯拉继续吸引前所未有的流量……我们认为,散户交易员目前正在追逐该股的势头,以期弥补2022年的损失。”Vanda上周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2月13日周一,市场屏息等待美国1月核心通胀数据公布以推测美联储未来加息路径,三大指数齐涨超1%。
科技股、芯片股领衔上涨,ChatGPT领域持续大动作,微软涨超3%,市值一夜大涨超610亿美元(约逾4100亿人民币)。
中概股跑赢大盘,百度涨超5%,拼多多涨近4%,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首次亮相“美国春晚”。
近6倍增持中概股哔哩哔哩,3万亿美元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四季度美股持仓披露!
重磅通胀数据公布前夕
三大指数齐涨超1%
美东时间2月13日周一,市场焦虑等待周二发布的美国1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这将为他们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评估提供依据。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随后一路走高,午盘时集体涨超1%,尾盘涨幅扩大,最终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指收涨376.66点,涨幅1.11%,报34245.93点;纳指收涨173.67点,涨幅1.48%,报11891.79点;标普500指数收涨46.83点,涨幅1.14%,报4137.29点。
宏观方面,多因素助力推动市场上涨。FOMC永久票委、美联储理事鲍曼盘前表示,仍有可能实现经济软着陆,但必须使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一个具有足够限制性的水平,而且需要在这个水平上保持一段时间,以恢复物价稳定。
而国际国币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则表示,市场有充分理由更加乐观,因为目前看来美国经济可能避免衰退。格奥尔基耶娃称,美国和欧洲劳动力市场保持弹性,中国经济重新开放,都令(金融)市场“有充分理由更加乐观”。IMF预计,主要央行今年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但已经不再预期收紧周期将持续到2024年。
但诸多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纷纷警告,美股上涨空间有限。根据万得香港通讯社,美股大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Michael Wilson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股过早地消化了美联储暂停加息的前景,其遭抛售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认为,目前的股市反弹无视现实,今年春季将跌至熊市低点。
科技股、芯片股领衔上涨
微软市值一夜大涨逾4100亿人民币
美东时间2月13日周一,大型科技股、芯片股领衔大盘上涨。微软涨3.12%,市值一夜大涨超610亿美元(约逾4100亿人民币),最新总市值;苹果涨1.88%,亚马逊涨1.98%,谷歌涨0.04%,脸书涨2.2%。
消息面上,据美国多家科技媒体报道,微软正准备展示其新的类ChatGPT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Office办公应用程序。此外,根据Axios网站报道,美东时间2月12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微软上周在Surface 设备、HoloLens混合现实硬件和Xbox等部门裁员,实施了上个月宣布的裁员1万人的计划。
知情人士表示,HoloLens硬件团队的大量裁员,让人怀疑该公司是否还会生产第三代智能眼镜。此外,在Xbox游戏部门,市场营销和Xbox游戏生态系统团队都在裁员。
对此,微软不予置评,但称仍致力于混合现实领域和当前的 HoloLens 2版本。
芯片股也齐涨,费城半导体指数涨1.5%,英特尔涨2.7%,英伟达涨2.5%至近期新高;摩根大通表示,近期各科技龙头在Open AI领域的“军备竞赛”将使英伟达、博通和Marvell等从中获益。
中概股跑赢大盘百度涨超5%
美东时间2月13日周一,中概股表现亮眼,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60%。
热门中概股中,百度涨5.66%,阿里巴巴涨1.10%,京东涨0.27%,新东方涨1.76%,好未来涨6.71%,网易涨1.34%,腾讯音乐涨5.43%,哔哩哔哩涨3.65%。
九洲大药房暴涨43%。
拼多多涨3.95%,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首次亮相“美国春晚”,广告名为“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百万富翁一样购物)”。超级碗是美国人的开春固定节目,据NFL官方数据,2022年超级碗的观众总数达到2.08亿。
近6倍增持哔哩哔哩,3万亿美元贝莱德四季度美股持仓披露
美东时间2月13日周一,根据美国证监会13F披露文件,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去年Q4持仓总市值重回3万亿美元,至3.192万亿美元,前十大持仓个股市值占比为17.16%。
中概股方面,贝莱德增持144万股哔哩哔哩,增持幅度近600%,几近清仓小鹏和理想,分别卖出1936万股和2688万股。
贝莱德在Q4全线增持了美股市值最大的五个科技股以及特斯拉,其中买入近900万股苹果,并以1337亿美元的持仓总市值居组合之首、增持了微软1320万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今晚21:30公布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但此次与以往不同,交易员想要提前预判出数据的表现和市场可能走出的反应,却并不那么容易。
新变化或导致市场吉凶叵测
高盛提醒,1月份CPI需要注意两个新变化:首先,季节性因素更新,美国劳工统计局上周对其进行了更新,导致过去3个月核心CPI月率上修,2022年初的数据则下修。
其次,本月的CPI将采用2023年最新权重进行计算。新权重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通胀数据,因为仍处于高位的业主等价租金权重将增加1.2个百分点;而价格已经下降得二手车权重将减少1.1个百分点。
新变化导致,今晚市场或将迎来近几个月来最为吉凶叵测的一个美国“通胀之夜”。
分类权重调整成最大变数
从今晚发布的1月份CPI报告开始,美国劳工统计局将采用反映2021年期间收集的消费支出数据的权重,并对去年的价格快速变化进行一些调整。
而此次权重调整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住房权重——包括业主等价租金等的权重出现了较明显的上调,而交通权重——包含二手车和卡车等的权重则将有所下调。
值得投资者重视的是,二手车是最近几个月美国通胀放缓最大的推动因素之一,而住房则是通胀上升的最大推动因素之一。
因此,在上述年度权重调整后,美国劳工统计局在对过去数月的CPI数据进行修正时,料将会进一步上修CPI数据。12月总体CPI环比将被上修至+0.1%,而不是上个月最初报告时的-0.1%。换言之,当初CPI出现的环比负增长可能只是“白高兴一场”。
CPI数据将如何变动?
高盛预计,本月CPI将出现三个关键趋势:首先,核心通胀料因此上升8个基点,预计处方药、医疗服务、汽车费用和酒类价格上涨将最为明显。
其次,预计本月二手车价格的拖累影响较小(影响程度从去年12月的9个基点下降为1月份的3个基点),反映出二手车拍卖价格稳定,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影响呈现正值。
第三,航空煤油价格上涨,机票价格预计将上涨3%,核心CPI将因此上涨2个基点。
高盛预计,1月份核心CPI将上涨0.49%(市场预期为0.4%),同比增长率降至5.63%(市场预期为5.5%)。1月份整体CPI预计将上涨0.55%(市场预期为0.5%),同比增长率降至6.39%(市场预期为 6.2%)。
展望未来,随着年初物价上涨影响消退,核心CPI月率预计将降至0.3%左右,并在2023年第二季度继续下降至0.2%左右。
2023年12月核心CPI同比预计为 3.1%,2024 年12月为2.7%。高盛预计,2023年核心CPI放缓的主要原因来自商品而非服务。
CPI影响几何?
摩根大通表示,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概率为65%)为:1月CPI同比增长在6.0%到6.3%。在这种情况下,标普500指数料将上涨1.5%到2%,但涨势最终可能会消退。这一看涨结果可能会拉低收益率以及美元,并提振风险资产。美股可能由科技股领涨,表现会强于周期股。
其次,第二种较大的可能(概率为25%)为:1月CPI同比增幅在6.4%到6.5%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标普500会下跌0.75%到1.5%,若标普保持在4000点上方,则更有可能跌0.75%。
最后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都极小(概率均为5%),即1月CPI同比增幅高于6.5%或低于6.0%。在这两种情形下,美国股市都将出现最剧烈的波动。小摩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分别下跌或上涨3%以上。
摩根士丹利预计,如果CPI环比上涨疲软,比如上涨0.2%,那么科技股和消费股将伴随固定收益产品走高。不过,如果出现类似0.6%的涨幅,料将引发避险走势,甚至那些能够从通胀中受益的周期股也将无法幸免。
相关资讯
美国1月CPI今夜来袭!“预言家”小摩再上线:美股大概率涨1.5%
高盛评美国1月CPI前瞻丨新年伊始,物价上涨
全球市场打响“情人节战役”:今晚美国CPI吉凶叵测?
美国股债市场又将“掰手腕”:今晚胜负天平会倒向何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国际顶级投行近期纷纷披露2022Q4持仓动向,其中高盛抄底芯片股,桥水清仓苹果,贝莱德狂买哔哩哔哩。
小摩:大幅增持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减持台积电
摩根大通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为7585.55亿美元,环比增长8.93%。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微软位列第一,标普500指数ETF位列第二,较上季度持仓数量减少4%。苹果位列第三,较上季度持仓数量增加3%。摩根大通全球股票多元化回报ETF位列第四,较上季度持仓数量减少10%。联合健康位列第五。
摩根大通还增持了英伟达、特斯拉、AMD和阿里巴巴等。其中,阿里巴巴较上季度持仓数量增加26%。;另外摩根大通还减持了麦当劳、台积电等。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谷歌C、纳指100ETF、安硕纽约地方债券ETF看跌期权、国际全债市ETF-Vanguard、标普500指数ETF。
贝莱德:Q4加仓苹果等科技股,哔哩哔哩持仓增加近6倍
从持仓偏好来看,贝莱德青睐科技股,占总持仓的比例为22.05%。紧接着是金融股和医疗保健股,分别占总持仓的16%和14.43%。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苹果仍位列第一,微软位列第二,亚马逊、联合健康和谷歌-A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
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默沙东、艾伯维、英伟达。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标普500指数ETF看跌期权、推特、Duke Realty Corp、好市多、标普500指数ETF看涨期权。
贝莱德在Q4全线增持了美股市值最大的五个科技股以及特斯拉,其中买入近900万股苹果,并以1337亿美元的持仓总市值居组合之首、增持了微软1320万股。
中概股方面,贝莱德增持144万股哔哩哔哩,增持幅度近600%,几近清仓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卖出1936万股和2688万股。
高盛:Q4大举抄底芯片股!增持英伟达和台积
高盛4季度持仓前五为标普500指数ETF、苹果、微软、iShares罗素2000指数ETF以及标普500指数ETF看跌期权。
其中,高盛大幅加仓标普500指数ETF看跌期权,增持幅度为30%;标普500指数ETF获大幅减持27%,微软获减持8%。
四季度,高盛减持微软、特斯拉、Meta,增持亚马逊、英伟达。中概股方面,四季度高盛减持阿里巴巴,增持台积电、拼多多。
前五大卖出标的包括:标普500指数ETF、标普500指数ETF看涨期权、纳指100ETF-InvescoQQQTrust看跌期权、特斯拉和特斯拉看跌期权。
桥水:Q4几近清仓苹果和微软
桥水整体美股持仓规模为183.2亿美元,较上一季度的197.55亿美元进一步下滑。
宝洁被进一步减持,不再是桥水头号重仓股,标普500指数ETF晋升榜首,该股也是桥水Q4增持最多的标的。
除了宝洁之外,强生、沃尔玛和百事可乐Q4均被减持,这四家公司位列桥水Q4减仓规模前五。
桥水Q4重点增持了金融股,包括美国银行、高盛和富国银行等。在该基金新建的87个标的中,摩根大通、花旗和贝莱德跻身前五。
中概股方面,理想汽车是桥水Q4减仓最多的标的,减持比例高达46%,拼多多、爱奇艺和蔚来的减持比例也接近30%。
此外,桥水Q4还减持了一众美股科技巨头,微软和苹果几乎被清仓,二者的减持比例均高达94%,谷歌和Meta的减持比例则分别为49%和35%。在芯片股方面,桥水Q4清仓了AMD、美光科技和英伟达三大芯片巨头。
德银:Q4增持台积电减持苹果,微软仍位列第一重仓股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微软配置仓位虽然被德银减持,但仍位列第一,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减少6%。苹果位列第二,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减少5%。谷歌-A位列第三,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增加2%。强生和默沙东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台积电、爱克斯龙电力、欧尼克、Visa、西蒙地产。
前五大卖出标的分别是:苹果、微软、Stellantis NV、美国电塔、安进。
此外,德银建仓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新东方等,清仓百威英博等标的。
贝雅:微软、苹果、摩根大通为前三大重仓股,减持亚马逊
贝雅4季度持仓总市值从上季度的339.39亿美元增至379.76亿美元。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微软、苹果、摩根大通、家得宝和强生。
贝雅于四季度减持亚马逊、好市多等,增持摩根大通、家得宝等。
相关资讯
Q4机构持仓曝光!花旗加仓谷歌压错宝美银减持苹果景林狂买拼多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期各大机构2022年Q4持仓纷纷曝光,花旗加仓谷歌,减持微软,踏空ChatGPT浪潮。美银重仓微软,减持苹果、亚马逊。芒格不再减持阿里巴巴,景林资产狂买拼多多,建仓特斯拉。
花旗:Q4加仓谷歌、减仓微软
花旗集团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达1255.86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1397.26亿美元,环比下降10.1%。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纳指100ETF看跌期权位列第一,纳指100ETF看涨期权位列第二,iShares罗素2000指数ETF看跌期权位列第三,标普500指数 ETF 看跌期权位列第四,苹果位列第五。
花旗四季度主要加仓了部分科技股与医疗保健股,其中包括英特尔、特斯拉、联合健康、艾伯维、默沙东、辉瑞。其次,花旗还偏好消费类股,包括家得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耐克、沃尔玛以及好市多等。
在卖出的主要个股中,花旗减仓了苹果、Meta、亚马逊以及英伟达等。此外,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银行股,还有雪佛龙与埃克森美孚等能源股也遭到花旗一定程度的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四季度加仓了谷歌,但减仓了微软。根据最近这两家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进展,花旗似乎押错了宝。微软近期已计划将ChatGPT加入到包括其必应搜索引擎等产品,而谷歌最近推出的竞品Brad出师不利,在回答问题时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以致两天内股价暴跌12%,市值蒸发上千亿美元。
芒格:Q4清仓韩国钢铁巨头,阿里巴巴仓位无变动
芒格所领导的资产管理机构Daily Journal第四季度持仓的五大重仓美股中,美国银行仍位列第一,占投资组合比例由42.49%升至43.67%。富国银行位列第二,占投资组合比例由39.16%小幅降至37.68%。
阿里巴巴位列第三,占投资组合比例由14.68%小幅升至15.15%。芒格曾在2022年Q1砍掉阿里巴巴50%仓位,但在此后的三个季度均维持仓位不变。在2021年Q1,芒格首次建仓买入阿里巴巴,并且用超19%的仓位长线布局。
美国合众银行位列第四,占投资组合比例由3.45%小幅度升至3.50%。
芒格在第四季度清仓韩国最大规模的钢铁生产商浦项钢铁。
美银:重仓微软,减持苹果、亚马逊
美银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约8780.15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8367.65亿美元,环比增长约5%。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微软位列第一,持仓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下降6%。
苹果位列第二,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下降11%。SPDR标普500指数ETF位列第三,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下降33%。iShare Core MSCI EAFE ETF位列第四,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下降1%。Vanguard价值股ETF位列第五,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下降26%。
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前五大买入标的分别是:iShares核心美国国债ETF、摩根大通、博通、纳指100ETF看涨期权,贝莱德。
景林资产:连续两季度加仓拼多多,建仓台积电、特斯拉
2022Q4景林资产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拼多多位列第一,占投资组合比例为27.92%,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上升72%。
这已是景林资产连续第二个季度大幅加仓拼多多,去年三季度就曾大举加仓了拼多多123.39万股。
京东位列十大重仓股第二,网易位列第三,Meta位列第四,Boss直聘位列第五。
前十大重仓股的个股还包括:Doordash、中通快递、满帮、360数科、贝壳。
2022Q4景林资产新建仓了8只股票,分别为台积电、特斯拉、雾芯科技、挚文集团、再鼎医药、美光科技、“巴菲特云计算概念股 ”Snowflake,以及美国零售券商Robinhood。
凯雷:重仓ZoomInfo,大幅增持MKS仪器
凯雷第四季度持仓总市值为34.37亿美元,上一季度总市值为31.49亿美元,环比增长9%。
在前五大重仓股中,ZoomInfo位列第一,较上季度持仓数量下降3%。Quidel位列第二,与较上季度持仓数量持平。MKS仪器位列第三,较上季度持仓数量增长150%。1Life Healthcare位列第四,与较上季度持仓数量持平。Vitru位列第五,与较上季度持仓数量持平。
从持仓比例变化来看,前三大买入标的分别是:MKS仪器、万国数据、Getty Images,最大卖出标的为ZoomInfo。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ChatGPT去年11月问世以来,用户增长迅速,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在大受欢迎的同时,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包括信息安全、传播错误信息、教育和侵犯知识产权等,美国国会议员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对其加强监管。
据瑞银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ChatGPT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ChatGPT是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开发的一款聊天机器人。今年1月,其战略合作伙伴微软披露将对OpenAI进行价值数以十亿计美元的投资,微软已将该技术添加到搜索引擎必应(Bing)等产品中,而竞争对手谷歌也推出了竞品Bard。
ChatGPT等产品或许是10年来对大型科技公司、众多行业和未来职场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但它们的存在也引发了民众的广泛担忧,即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被用来传播虚假信息,教育工作者则担心学生们会利用它来作弊,很多人也担心自己工作不保。
国会议员关注
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民主党籍众议员Ted Lieu近日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他对人工智能以及它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推动社会发展感到兴奋,但与此同时,他也被人工智能吓坏了,尤其是不受限制和不受监管的人工智能。
Ted Lieu试着用ChatGPT起草了一项决议,内容为国会应该关注人工智能,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部署符合安全和道德等原则,在尊重所有美国人的权利和隐私的同时,其收益能够广泛分配。
据民主党议员介绍,今年1月份,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曾前往国会山,会见了Mark Warner、Ron Wyden和Richard Blumenthal等一众国会议员,就ChatGPT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议员Ron Wyden向Altman施压,要求确保人工智能不包含会导致现实世界歧视的偏见,比如住房或工作。
另一名国会助手称,讨论的重点是人工智能的变化速度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
据媒体报道,出于对抄袭的担忧,纽约和西雅图的学校已经禁止了ChatGPT.一位国会助理表示,教育工作者对ChatGPT导致的作弊问题充满担忧。
OpenA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不希望ChatGPT在学校或其他任何地方被用于误导性的目的,因此我们也在推出解决措施,帮助任何人都能够识别ChatGPT生成的文本。”
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OpenAI的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表示,欢迎包括监管机构和政府在内的各方力量介入。她指出:“现在正是监管机构介入的好时机。”
当被问及应该如何监管时,ChatGPT本身表示了异议,ChatGPT回应称:“作为一个中立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对可能制定或不制定的具体法律没有立场。”它接着列出了监管机构可能关注的领域,比如数据隐私、偏见和公平,以及教育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时下大热的ChatGPT概念,正引得国内科技企业争相宣布在AI赛道的最新进展。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梳理发现,除谷歌为首的一批海外公司外,百度、阿里、京东、网易等国内科技公司相继宣布,将推出类似ChatGPT的智能人机对话工具。与此同时,以搜索引擎行业为开端,巨头之间开启了对未来市场的争夺战。
业内人士表示,ChatGPT让AI行业看到技术水平发展的新高度,以及通用大模型可能存在的商业潜力,使得众多公司纷纷加码。随着国内行业龙头加紧推进相关研发,与下游场景加快融合,国内AI市场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国内外科技公司争相布局
随着OpenAI公司推出ChatGPT“蹿红”,科技巨头们目前都在追赶其步伐,试图在这轮AI竞赛中不掉队。
微软宣布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后,谷歌紧急推出Bard对标ChatGPT,并与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其为自己提供所需算力。苹果公司、亚马逊、Meta等海外科技巨头高管均表示,将积极布局AIGC、ChatGPT相关技术/产业。此外,Stability AI、Jasper等一众AI初创/独角兽公司也在对标OpenAI的技术能力。
在海外巨头比拼正酣时,国内多家科技企业发出布局信号,并亮出自身在技术或应用领域的“肌肉”。2月10日,京东集团声称,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将推出“产业版ChatGPT”——智能人机对话平台ChatJD,并公布ChatJD的落地应用路线图“125”计划,ChatJD预计参数量达千亿级,聚焦零售、金融两个垂直行业领域。
2月8日,阿里巴巴确认,公司正在研发“阿里版聊天机器人ChatGPT”,目前处于内测阶段。同日,网易有道对外表示,公司未来或将推出ChatGPT同源技术产品,应用场景围绕在线教育。2月7日,百度宣布推出类ChatGPT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新项目“文心一言” ,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360也表示,正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试用版本应用。此外,天娱数科、万兴科技、蓝色光标等上市公司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表示,将密切关注ChatGPT相关技术,寻求布局或应用的可能性。
“ChatGPT的横空出世,激活了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移动互联网行业处于收缩状态,硬件销量(增速)下降,软件格局出现一定程度的固化。ChatGPT跃升式的人机对话能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挖掘出在编写代码甚至于撰写论文等方面更多的应用潜力,让AI行业看到技术水平能够达到何种高度。这使得众多行业公司加码或者调转船头,开始评估对AI市场的未来投入。”
商业化大战一触即发
科技企业的布局,同样是对未来商业地位的一场争夺战,搜索引擎行业已经“硝烟四起”。2月8日,微软正式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最新版本Bing(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微软CEO Satya更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扬言,认为微软AI可以在搜索领域击败谷歌。更早的时候,微软就已宣布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包含Word、PPT、Excel的Office全家桶、Azure云服务、Teams聊天程序等。
Stacounter Global Stats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排名中,谷歌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92.9%,微软Bing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3%,其次是雅虎、YANDEX和百度,分别占有1.22%、0.85%和0.65%的市场份额。
来源:Stacounter Global Stats官网
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科技投资人、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生成式AI有点像互联网的瀛海威时代,起到了启蒙作用,这也意味着可能有非常大的新模式在今明两年出现。瀛海威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在瀛海威之后,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功能被放大,相继出现了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
搜索引擎公司Neeva创始人Sridhar和Vivek表示,AI赛道将存在纯基础大模型公司、AI前端应用公司、垂直大模型公司、工具服务类公司和大型云供应商公司五类参与者。是否需要投资深度技术才能在这些垂类领域取得成功,或者是否可以在纯基础大模型公司之上建立前端业务,目前尚无定论。但其预测,前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国内企业机会如何?
AI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数据和强算法共同支撑。在沈阳看来,当前无论是谷歌、苹果、英伟达等海外巨头,还是国内科技公司,与ChatGPT惊艳亮相所体现的技术实力相比都有距离。“有距离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差距补上。”沈阳表示。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虽然国内的AI大模型技术起步较晚,但百度、阿里、华为等大型科技企业近几年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已经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在内的大模型领域积累起了较深厚的技术实力,并且不断有成果产出。
“目前国内企业展示出较强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比如推动人工智能在客户服务、智能翻译、智慧教育、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行业的市场空间也会进一步释放。”赵刚认为。
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布局侧重在应用层和技术层。其中,应用层人工智能企业数占比达84.05%;技术层企业数占比为13.65%;基础层企业数占比2.30%。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通过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产业界逐步突破前沿基础理论和算法,研发专用芯片,构建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并在学习推理决策、图像图形、语音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领域创新与迭代应用。
兴业证券表示,近年国内AI产业在应用场景方面优势显著,研究实力也进一步增强。随着AI与下游场景加快融合,叠加政策对行业支持,国内AI市场规模有望持续高增。
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6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6050亿元,2020年—2026年复合增速为25.01%;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股票基金和ETF正在遭遇资金抛售。
据路孚特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的最新数据,在截至2月8日的六周时间内,投资者从美国股票基金和ETF中净撤资金额达到3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00亿元)。这是自2022年夏天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周度净流出,也是自2016年以来美国股票基金在年初累计撤出资金最多的一年。
对此,华尔街分析师表示,当前资金正流向美国股市以外的基金,同期,投资者向国际股票基金注入了约120亿美元。这表明,部分投资者正将资金投入超级安全的固收资产,并选择投资海外廉价股票的基金。
同时,2023年以来,受美元走软、市场对中国重新开放的乐观情绪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估值提振,海外公司的股票表现也要优于美国同行。
另外,估值层面来看,美股市场的水位似乎更高。据FactSet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目前的预期市盈率约为18倍,相比之下,斯托克欧洲600指数以本币计价的市盈率约为13倍,香港恒生指数的市盈率近为10倍。
与此同时,美银近期发布的客户股票流动分析显示,2023年以来,单只股票买入和ETF卖出之间的差距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迄今,投资者对单只股票的净买入超过150亿美元,而ETF则出现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净流出。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担忧的另一个风险是,美联储加息风暴或将持续更久。
目前,期货市场的最新定价显示,市场预计,利率将在7月达到略高于5%的峰值,2023年年底前仅有一次降息。而在此前,市场预计5月利率将达到5%的峰值,并在今年年底前有2次降息。
因此,即将公布的美国1月份CPI数据显得尤为关键,这将为美联储判断“美国通胀是否放缓”提供重要线索,进而影响其后续的货币政策走向。当前市场预期,将于周二公布的美国1月CPI通胀环比或涨0.5%为三个月最大涨幅,可能坐实美联储继续激进加息。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指出,美联储需要更多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证据,才能考虑结束紧缩周期。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5月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使政策利率峰值达到5%-5.2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股市周一上涨,弥补了上周的跌幅,市场等待明天公布美国1月CPI数据,投资者对通胀降温的预期即将面临考验。
截至收盘,道指上涨377点,涨幅1.1%,报34245.93点,连涨两日至1月13日以来的一个月最高;标普500指数涨46.83点,涨幅为1.14%,报4137.29点,也是连涨两日,上涨到了上周二以来最高;纳指涨173.67点,涨幅为1.48%,报11891.79点,止步三日连跌至上周三以来最高,从2月份最低反弹。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Craig Erlam周一写道:“今天的走势代表了本周一个有希望的开始,尽管说这是建立在明天美国CPI公布之前乐观情绪之上。”
关注明天美国1月CPI数据
市场预计美国1月CPI年率增幅预计将从去年12月份的6.5%下降至6.2%。核心CPI年率增幅预计将从5.7%降至5.5%。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在1月份的报告中引入新的权重来计算来年的CPI。今年,统计局将其方法从使用两年期间的消费数据改为仅使用一年的消费数据来加权CPI组成部分。这便意味着2023年的CPI报告将只基于2021年的支出数据,届时支出将更偏重于商品消费,而不是服务消费。此前商品支出一直在放缓。
美股投资网分析团队认为1月及未来几个月的通胀数据尤为重要,因为这可能表明美联储能否成功引导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也就是通胀下降,失业率保持低位。不过最近人们对通胀没有太多焦虑,也没有太多其他担忧。尽管上周美股下跌,但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加息预期的变化,这些都是2022年股市的逆风,今年似乎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
如果本次通胀数据显示进一步改善,并比之前进一步下降,那么这对市场参与者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极有可能让多头再次兴奋。但是,如果说读数出现了180度大转弯并显示出上升,我们很容易看到恐慌情绪在交易员中蔓延,因为他们很可能预计美联储将出台更强硬的政策。
上周股市下跌的原因是市场担心美联储会进一步加息。过去一年,美联储为抑制数十年来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大幅收紧了金融环境。在美联储理事鲍曼发表新言论后,这种背景周一几乎没有改变,不过市场的反应完全不同,这表明上周的抛售可能反映的是获利了结,而不是对货币政策的担忧。
除了通胀数据,投资者本周还将关注零售销售数据、更多财报和美联储的额外发言,这些将帮助市场判断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什么。
但是,如果通胀几乎不引起担忧,那么也不要指望其他因素会引起担忧。
一个 ChatGPT 概念股绝佳机会
ChatGPT继续火遍全球,我们美股投资网团队周末不休息,花了整整二十几个小时阅读80份ChatGPT的研报,推演和挖掘出接下来的潜在的投资主题和机会,整理出一系列和ChatGPT相关个股,
但是,还有一只非常具有潜力的大型美国公司我们没有放在列表上,随着ChatGPT不断普及,将有翻几倍的潜力。今天我们已经提示VIP社群了,重仓30%,价格在60美元
随后,今天这只股一路狂飙,机构和我们的想法都是一致,这么好的大公司,还不趁低吸纳。
微软 MSFT 现在已经271美元,我们两周前已经提示大家入手 MSFT,当时250 美股沸腾起来,买了MSFT AMD TSLA
在收回投资金额之前,微软将获得OpenAI 75%的利润分成,之后微软将持有OpenAI ChatGPT 49%的股份,OpenAI一旦开始盈利,在返还First close partners后,75%的盈利将回报给微软;
2019年微软首次注资OpenAI后,双方开始在微软的Azure云计算服务上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技术。同时,OpenAI逐渐将云计算服务从谷歌云迁移到Azure。OpenAI每年在微软云服务上模型训练花费约为7000万美元,构成了微软向OpenAI投资的重要部分。
英伟达 NVDA 现在已经 217美元,都是
据业界计算,一片英伟达顶级CPU要8万元,ChatGPT的算力基础设施需要上万颗英伟达A100,一次模型训练花费超过1200万美元。GPT3.0其实存在一些bug,但单次重复训练成本为460万美元,
那么,剩下最后一只强势的ChatGPT概念股你再不出手,就晚了!
加入VIP社群立即索取
订阅链接 美股大数据官网
https://StockWe.com/ez/stk/TradesMax
特斯拉“不按套路出牌”,仅针对Model Y后驱版涨价2000元。
2月10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Y后驱版涨价2000元至26.19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为2-5周。其余车型价格未变。
特斯拉本次涨价被不少人称作“不按套路出牌”,因为距其上次大规模降价仅仅时隔一个月。
1月6日,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创下历史最低价格,降幅从6%至13.5%不等。
其中,Model 3后轮驱动版从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降幅为3.6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由34.99万元降至32.99万元,降幅为2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从28.89万元降到25.99万元,降幅为2.9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由35.79万元降至30.99万元,降幅为4.8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由39.79万元降至35.99万元,降幅为3.8万元。
此时正值新能源国家补贴刚刚退出,而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头部新能源品牌早已宣布涨价,不少车企还纷纷以“限时保价”的噱头来招揽客户,特斯拉的降价令不少竞品乱了阵脚。
一周之后,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成了第一家跟进降价的企业,将问界M5 EV、问界M7舒适版与豪华版售价下调3万元左右。1月17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对G3i、P5、P7三款旧车型进行调价,降幅为2万-3.6万元。
春节之后,降价趋势蔓延开来,更多车企加入了由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包括蔚来、极氪、宏光MINIEV、吉利帝豪、沃尔沃等在内的多个品牌对旗下部分车型开启降价。尤其是鲜少公开促销活动的蔚来,也官宣了大力度的购车优惠,对所有车型提供贷款两年免息(20万元-30万元)和1.99%的低费率金融方案;提供国家补贴兜底优惠、长库龄展车优惠等,其中长库龄展车优惠最高可达1.8万至2.4万不等。
对于本次2000元的小幅调价,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不会有其它新能源品牌做出跟随涨价动作。
对于频繁调价,特斯拉方面曾多次强调其“成本定价”的原则。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曾在微博上表示,特斯拉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
不过市场对于“成本定价”的说辞并不买账,例如针对1月6日降价,路透社等外媒以及不少业内人士均将其解读为拉动需求。
就本次Model Y后驱版车型涨价,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在刺激消费者购买需求,向“等等党”释放不会继续降价的信号。在特斯拉降价消息出来后,已有不少销售人员向潜在客户表示,特斯拉已小幅涨价,建议不要继续观望。
有供应链相关人士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同一家主机厂配件通用性和可替换性都很强,尤其是中低价位车型几乎不会用到特殊的配件。”他补充说,“近期锂也并没有涨价,Model Y涨价未必和成本变动有关。”
此外,2月3日,特斯拉也上调了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Y高性能版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外媒分析认为,是强劲的需求促使特斯拉上调Model Y售价,以保障盈利能力。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降价带来需求激增,今年1月份的订单达到了产能的两倍。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特斯拉中国销量为6.6万辆,出口量为3.9万辆,以此计算,特斯拉中国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为2.7万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