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再买1900万美元!无惧特斯拉股价暴跌-“木头姐”连续第五日加仓

作者  |  2023-01-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特斯拉投资者纷纷抛售之际,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凯茜·伍德掌管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周二再度逆势买入,为连续第五日加仓,表明其对特斯拉仍有信心。

方舟投资周二买入了176112股特斯拉股票,据估算价值超1900万美元。

周二的买入是通过方舟投资旗下旗舰基金方舟创新ETF(ARK Innovation ETF)和方舟自动化技术与机器人ETF(ARK Autonomous Tech. & Robotics ETF)进行的,这两只ETF的第三大持仓股都是特斯拉。

根据媒体统计的交易数据,自12月中旬以来,方舟投资已经购买了逾65万股特斯拉股票,在此期间特斯拉股价下跌了31%以上。

而自10月3日以来,伍德旗下基金已经买入了逾93.8万股特斯拉股票。2022年10月至12月的操作,标志着方舟投资过去七个季度中首次净买入特斯拉。

方舟创新ETF周二下跌2.5%,延续了去年全年累计回落67%的跌势。美联储历史性的紧缩政策以及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继续打击成长股,而方舟投资的持仓以成长股为主。

新年伊始股价延续暴跌

2023年首个交易日,特斯拉以暴跌开局,周二收盘时下跌12.24%至108.1美元,创下两年多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原因是市场担心特斯拉汽车需求疲软。仅周二一天的跌幅就抹去了特斯拉近500亿美元的市值,这大致相当于其竞争对手福特汽车的整体估值。

尽管提供了大量激励措施,但特斯拉交付量仍不及预期。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生产了超43.9万辆汽车,交付了超40.5万辆汽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43.1万辆。

2022年全年,特斯拉交付量为131万辆,同比增长40%,没有达到该车企50%的增长目标。

整个2022年,特斯拉股价暴跌了65%,因投资者担心利率上升,通胀对电动汽车需求造成压力、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供应链问题,以及特斯拉CEO马斯克分心于管理推特等。

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日前重申了对特斯拉的“买入”评级,不过将该股目标价从235美元下调至205美元。

在令人失望的交付数据公布后,随着分析师密集下调特斯拉目标价,特斯拉12个月股价平均预测跌至202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共识目标价意味着,未来12个月,特斯拉股价可能会上涨一倍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交易激增极不寻常!上月美国CPI泄露疑云再添新“证据”?

作者  |  2023-01-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尽管眼下距离美国11月CPI的发布日已经过了将近三周的时间,但围绕当时CPI数据是否存在提前泄露的质疑声,却似乎仍未冷却下来。本周披露的一项最新分析就揭示出,12月13日那份备受业内瞩目的美国CPI数据发布的前一分钟里,美国国债期货交易的激增究竟有多么不寻常……

根据曾在美联储任职的经济学家David Wilcox的统计,在12月13日美国11月CPI数据发布前的60秒内,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的成交量,至少是此前24次CPI报告发布前一分钟成交量的三倍多,这一统计可以追溯到2020年底。

这些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同样极端,达到了最近24份CPI报告发布前相应60秒价格最大波动的逾三倍。

即便是把范围扩大到最近24份CPI报告发布前的15分钟(样本总计达到了360分钟),10年期美国国债期货的成交量也从未有过如此庞大的先例。

Wilcox在总结他的研究报告时表示,这些交易活动是“非常不同寻常”的。虽然这一调查结果并不能证明12月13日发生了非法交易,但它们佐证了市场由此产生的呼声的合理性:要求监管机构密切调查当天所发生的一切。

美国CPI深陷泄露疑云

让我们把视线切回到12月13日那个备受市场瞩目的夜晚——当天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11月CPI同比录得上升7.1%,不仅低于预期的7.3%,也创下了2021年12月以来的新低。

然而,当天真正令市场感到意外的,不光光只有数据的优异表现,还有股债市场提前出现的异动。在CPI数据公布前的60秒内,3月到期的10年期国债期货成交量达到13518份合约,提前推低了美债收益率。标普期货在CPI数据公布之前也早早就开始加速上涨。

无论谁投下了这些赌注,最终无疑都在当天取得了丰厚的获利。这一事件也迅速引发了人们的怀疑,即一些市场参与者可能在这些数据公开发布之前,就已经私下里获得了这些数据。

在当天晚些时候,美国总统拜登的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否认了有关白宫可能有人泄露这些数据的说法,她还将资产价格的跳升描述为“微小的市场波动”。

负责编制和发布这些数据的美国劳工统计局则表示,11月CPI报告的处理与其他敏感经济数据的发布一样,都遵守了严格的保密规定。美国劳工统计局还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其信息系统遭到入侵。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则均拒绝就该事件是否正在被调查置评。

然而,这些官方表态显然难以彻底打消市场的质疑声。据悉,除了劳工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在报告公布前一周左右开始编制报告外,一小部分政府官员也可以提前获得数据,其中包括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的一些官员。

然后,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按惯例会将这些数据与白宫、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关键决策者分享,包括美国财长耶伦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们还会向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莱恩·迪斯和总统拜登通报情况。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PK苹果?高通芯片即将解锁卫星通信功能-安卓手机翻身机会来了

作者  |  2023-01-0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高通公司(Qualcomm Inc. )周四表示,该芯片制造商已与卫星通讯公司铱卫星(Iridium)合作,在运行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高端智能手机上提供基于卫星的短信服务。

两家公司表示,原理上这项功能与苹果的“紧急救助SOS”类似,但能够允许用户向任何人发送消息。几个月前,苹果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功能,允许iPhone 14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卫星发送紧急信息。

这项基于卫星的双向消息传递解决方案被称为“Snapdragon Satellite”。高通表示,骁龙8 Gen 2移动平台将内置对使用卫星连接的消息传递支持,使用该技术的智能手机将于2023年下半年随着一系列新机型一同上市。

据悉,Snapdragon Satellite将使用Iridium卫星星座,该星座使用L波段频谱,Iridium称其比其他网络使用的频率“更能适应天气”。不过,采用该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机仍需要清晰的天空视野才能正常工作,并且可在稳定连接的情况下在10秒内发送消息。

根据高通的说法,Snapdragon Satellite功能将首先用于紧急消息,类似于苹果通过与Globalstar合作提供的卫星紧急求救功能。但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提到,在偏远、农村和离岸地点的SMS短信和连接也是该功能可能使用的情况,这表明它在未来可能不仅限于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此外,虽然Snapdragon Satellite将首先在智能手机中推出,但高通补充说,它也可以在笔记本电脑、汽车和平板电脑等其他设备上使用,但其没有说明是否需要配备任何特殊设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反弹“一日游”,美联储“鹰王”布拉德意外慈眉善目!

作者  |  2023-01-0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周四的表现不给力,三大指数没有延续昨日的反弹行情。就业市场数据再度升温,引发市场担心美联储将需要继续打压经济以对抗通胀。

截至收盘:

标普500指数下跌44.87点,至3,808.10点,跌幅1.2%

道指下跌339.69点,至32,930.08点,跌幅1%

纳指下跌153.52点,至10,305.24点,跌幅1.5%

 

“小非农”ADP全国就业报告显示,12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了23.5万人。其中中小企业增长最多。这数据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令人惊讶!经济学家预计为15万人。

此外,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9月底以来最低水平。在前一周,持续申请这些服务的人数也有所下降。

我们美股投资网分析发现,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员工人数少于500人的公司。最大的几家公司已经裁减了共计15.1万名员工,这是自20204月以来最多的。休闲和酒店、教育和卫生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以及建筑业带动了就业增长。

然而,工资增速暴跌,这对于美联储不得不说是个好事!12月工人年薪同比增长了7.3%,较上月薪资增速7.6%回落,回落速度为三年来之最。更换工作后的员工工资增速也出现放缓,同比增长15.2%,为1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其他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截至1231日当周申请失业保险人数降至20.4万人,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前一周数据下修为22.3万人。

这份格外强劲的数据一公布,美股一开盘就表演了tumble,不到半小时内都跌超1%,给昨天反弹的好势头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给大家提个醒,按照美股市场的惯例,“小非农”只是小打小闹,周五盘前的正牌非农数据如果大超预期,料将引发新一轮惊涛骇浪。

一直以“鹰王”面目示人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意外摆出了一幅慈眉善目的面孔,一番鸽派言论令市场大受震撼。

在面向圣路易斯CFA学会的演讲中,布拉德颇为积极地表示,美联储已经在2022年采取了激进的行动,随着计划中2023年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通胀预期将恢复到与2%政策目标一致的水平。

根据报道,虽然说布拉德本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终值利率预期,或对美联储2月初的进一步举动发表看法。但他的PPT暗示,美联储官员们去年12月对于本轮加息终点的中值预期(5.1%)足以控制通胀。布拉德强调,政策利率尚未处于可能被认为具有足够限制性的区域,但它正在逐渐接近。

因为布拉德的鸽派言论,大盘随后冲高,跌幅都收窄约一半。但是尾盘跌幅都有所扩大。

此外掌舵堪萨斯城联储银行11个年头后将于本月退休的行长Esther George警告称,美联储抗通胀之战可能导致经济下滑。

“我不是预测衰退会发生,但我很现实,当你看到增速低于趋势,而且我们的政策工具将着眼于拉低需求时,留下的余地就不大了,” George说,“这不是我的预测,但我确实认为压低需求会造成这种可能。”

 

2023开局逆风?小摩:美联储不会轻易放松-美股至少再跌7%

作者  |  2023-01-0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股票策略师Dubravko Lakos表示,美联储暂时不会让市场变得“轻松”,美国股市在触底之前至少还有7%的下跌空间。

他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说,外界对企业盈利的预期仍然过高,因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最大的10家公司今年的盈利预计仍将增长10%。

“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企业盈利方面仍将面临相当大的阻力,”他补充说,“我指的是商品价格出现通缩,但薪资出现粘性通胀。我认为这对利润率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组合。”

Lakos预计,考虑到美联储将继续维持鹰派作风,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至少跌至3,600点,也就是说较目前水平下跌7%。

美联储去年将利率上调425个基点以遏制通胀,导致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0%,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美联储官员已经暗示,他们将在整个2023年保持高利率,这可能会使经济陷入衰退,并给股市带来短期麻烦。

美联储最新发布的会议纪要显示,FOMC委员们对于本轮加息“终点”的预测中值从4.6%上升至5.1%,意味着2023年可能还有至少75个基点的加息。

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需要维持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直到后续的数据能够提供通胀稳步回落至2%的信心,而这本身可能也需要一些时间。此外,纪要同时重申,没有任何一位与会者预期在2023年开始降息会是妥当的行为。

Lakos说,“我不认为美联储会让市场变得轻松。它们可能还会偏紧很长时间。这将继续导致股市下跌。”他还指出,加密货币市场蒸发了数万亿美元,特斯拉的估值下降了7000亿美元,这表明散户交易者们正感到恐慌。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近期也预测,随着盈利衰退席卷市场,标普500指数今年年初还将下跌,跌幅可达20%左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3年全球资产如何配置?衰退风险下的美股还有机会?我们跟三家华尔街顶级投行聊了聊

作者  |  2023-01-0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022年的全球市场多数在一片下跌中结束,这一年,全球股市和债市累计蒸发近40万亿美元,扣除通胀因素,是2008年的两倍;这一年,美股三大指数均录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年线;这一年,我们看到了20年来的最强美元和最弱日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对于全球市场来说,2022年终于过去,如今2023年的交易已经开始。随着美联储“后沃尔克时代”最激进加息周期渐近尾声、投资者大幅押注日本央行即将开始紧缩政策、俄罗斯和谈的意愿越来越强,2023年的资产该怎样配置?

新年伊始,《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连线高盛、德银和法兴三大华尔街顶级投行的策略分析师,对2023年的美股策略和全球市场资产配置做出详细展望。

高盛认为,2023年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将保持在17倍不变,年末的点位预计为4000点。德银认为,标普500指数将在3250处见底,并看多金融股、消费类周期股以及欧股。法兴则指出,2023年美国经济将逐渐走向温和的衰退,投资者应减少股票的权重。

高盛:美股缺乏获利空间,经济硬着陆仍是一个明显风险

高盛发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一份关于2023年美股策略的研报显示,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分析师David Kostin的团队认为,美股在2022年的表现都是关于痛苦的估值修复,但2023年美股将是关于每股收益(EPS)增长的缺乏;零盈利增长将与标普500指数的(几乎)零涨跌相匹配。Kostin团队的估值模型显示,在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情况下,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将保持在17倍不变,2023年年末的点位预计为4000点。

Kostin的团队指出,“(2023年的)货币成本将不再几乎为零。2021年年底,美国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曾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如今,在美联储决心遏制通胀后,金融状况急剧收紧。WACC已飙升了200个基点达到6%,这是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也是过去40年来的最大单年涨幅。2023年,预计WACC将保持在6%附近。”

Kostin的团队还预计,2023年美股的“痛苦”将会减少(less pain),但也同样没有获利空间(no gain),他们的基线预测假设美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我们估计2023年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将持平于224美元,年底的指数将达到4000点。”Kostin的团队补充道。

标普500指数2022年累跌20.22%(:雅虎财经)

不过,Kostin的团队指出,美国经济硬着陆的衰退情况仍然是一个明显的风险。假设实际GDP增长适度收缩,标普500指数的每股收益将下降11%至200美元,略低于典型的从顶部到底部13%的跌幅。从估值的角度来看,随着实际收益率下降,而风险溢价大幅扩大,Kostin的团队预计标普500指数2023年底部的市盈率为14倍。他们预计,在经济衰退的情形下,2023年标普500指数将在3150点见底。

总结来看,在Kostin团队的基本预测下,2023年美股的回报率将持平,而在经济衰退中美股又将会有较大的下行空间,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1)持有具有低利率风险的防御性行业的股票(例如医疗保健、消费和能源股);(2)持有对通胀减速具有杠杆作用的股票;(3)避免长期持有无利可图的股票;(4)持有利润率具有弹性的公司股票。

另外,高盛的经济学家还预计,2023年初,美国的通胀将明显减速,因此美联储将减少加息幅度,并在5月份的FOMC会议上停止加息。股市对基于最新的CPI和PPI数据的通胀压力缓和的新迹象已经做出了反应。虽然根据几个仍然远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通胀数据来呼吁美联储政策转向还为时过早,但高盛的经济学家预计2023年美国的核心PCE将稳步下降。他们预计商品通缩和服务业通缩将推动核心PCE从5%降至年底的3%。

德银:美股金融类股、消费类周期股表现或强于大盘

对于标普500指数的点位预测,德银则较为乐观。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收到的一份德意志银行关于2023年美股策略的研报显示:该行对2023年标普500指数的基线看法是目前的熊市持续,然后按照以往典型的衰退走势进行。以德银首席美国股票和全球策略师Binky Chadha为首的团队认为,本轮美股熊市将持续到2023年一季度,但一季度末,股票的头寸将上升至中性,届时标普500指数预计将达到4500点。

Binky Chadha的团队在研报中指出,“我们的经济模型显示,美国的衰退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从历史上看,衰退开始之前,美股的走势趋平;美股将在衰退中期触底,且将在衰退结束时收复失地。我们预计,随着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的加剧,美股将在今年二季度走平或略微走低。随着美国在三季度进入衰退,美股将大幅下跌,我们预计届时标普500指数将到达3250的点位。此外,我们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在三季度至四季度的衰退期间触底,并在衰退结束时重返一季度4500的点位。”

Binky Chadha团队还指出,历史上,美联储大多数加息周期都以美国经济的衰退结束(在过往的11次加息周期中,有8次是以经济衰退收尾),目前市场的注意力已经越来越集中在这样的结果上。经济学家们如今已首次达成共识,即2023年将出现衰退,尽管以历史的标准来衡量,这将是一次非常温和的衰退。而在过往这3次没有出现衰退的加息周期中(即实现软着陆),美联储要么长期维持了利率,要么甚至降息。

:德银研报

Binky Chadha团队的研究还显示,虽然标普500指数通常在衰退的中期触底,但每股收益通常只有在一段衰退结束后才会见底;此外,通胀和市盈率之间存在强烈且持续的负相关关系:通胀每上升1个百分点,市盈率就会下降大约1个百分点。Binky Chadha团队预计,在经济衰退的情景下,标普500指数在2023年将跌至3250点,而一旦美国实现软着陆,那么标普500指数今年则将反弹至5000点。

谈及2023年美股的板块配置,Binky Chadha团队表示:

看多金融类股,因为这类股票已经消化了较低的利率和较慢的增长预期。其团队在研报中写道:“金融类股完全‘跳过’了加息周期,直接反映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如果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消退,利率保持在高位,甚至略有下降,那么金融类股的表现也可能强于美股大盘。”

:德银研报

看多消费类周期股,该板块2023年将具有风险回报不对称的特点:加息周期通常会看到住房、汽车和耐用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放缓。在2022年的大跌中,消费周期性股票已经成为下跌最多的板块之一。而当加息周期结束,这类股票将反弹。

:德银研报

增持欧股:2022年欧股的表现优于标普500,后者主要受到科技公司拖累,但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欧股的表现也是符合预期的。此外,考虑到俄乌冲突、天然气危机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影响,欧股2022年的表现已经很不错。目前,欧股相对于美股的折价率已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股科技公司的估值过高,即使不考虑美股科技股的估值因素,欧股的折价率也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或欧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

法兴银行:固收表现将好于股票,做多黄金防范系统性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下称“法兴银行”)策略主管Alain Bokobza为首的团队在该行2023年资产配置研报中概述了其基准情形。

具体来看,法兴银行认为2023年将是几个关键“转向”的一年(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总体而言,法兴银行预计股票回报率将高于2022年,但认为固收的表现将好于股票。法兴银行还指出,2023年的关键风险在于收益的下调、乌克兰局势,以及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显现。

法兴银行认为,美联储将比理论更早结束紧缩(:法兴研报)

法兴银行认为,2023年美国经济将逐渐走向温和的衰退,且美联储的政策将出现转向。法兴银行认为今年投资者应减少股票的权重、将欧股评级设为中性,并对美股纳指偏向谨慎,但应增持亚洲的周期类股票。Alain Bokobza的团队还认为,今年投资者应该对美债和英债有较大的偏好,并远离欧元区的国债。

大宗商品方面,Alain Bokobza的团队认为相对于基本金属,投资者仍偏好能源类商品,黄金则可以抵御从债券到股票的系统性风险。货币方面,其团队认为2023年美元将偏下行,相反,新兴市场货币将在今年得到重估,建议关于中欧和东欧国家的货币。另外,相比于日元,法兴银行认为欧元在2023年将有更大上涨空间。

法兴银行认为,大多数新兴市场通胀将在今年见顶(:法兴银行研报)

另外,法兴银行在这份资产配置研报中具体提了7条关于2023年资产配置策略的建议,具体为:

1,抓住关键央行政策转向的早期机会:购入长期美债和英债、5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变陡、远离美国科技股和投机性的增长;

2,抓住新兴市场央行提前调整货币政策的机会:关注新兴市场本币债券,包括南非、波兰、韩国、印度;增持亚洲新兴市场股票;

3,看好优质评级债券:美国和欧洲的投资级债券,超配评级为A的债券,低配评级为BBB的债券;增持欧洲银行和公用事业股、减持周期股和房地产股。

4,强美元周期结束:看多欧元、纽元、澳元、土耳其里拉、匈牙利福林、捷克克朗、波兰兹罗提;

5,早期复苏的廉价资产将受益:看多日本和韩国股票;看多亚洲半导体类股票;

6,配置清洁能源股票:做多全球核能类股票;

7,防范系统性风险:做多黄金、做多瑞士法郎、做多美国具有强劲资产负债表的股票,并做空罗素富时2000指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止步两连跌!最新会议纪要出炉,市场怎么演绎?

作者  |  2023-01-0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周三终于迎来了2023年的首次上涨,投资者权衡一系列经济数据和美联储12月政策会议纪要。

截至收盘。道指上涨133点,收于33,269.77点,涨幅0.40%。标普500指数上涨0.75%,至3825.97;纳指上涨0.69%,收于10458.76点。

在经历了周二那难堪的开局后,美股周三高开,试图在新年首日下挫之后站稳脚跟,但在两项关键经济数据公布后,早盘一度下跌。

最新的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显示,11月有1050万个职位空缺,高于预期,表明尽管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但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增长势头。与此同时,ISM制造业PMI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从11月的49降至12月的48.4,为20205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微软今日下跌4.37%,创2022102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周三称,并未就微软收购动视暴雪(ATVI)案继续讨论可能的和解方案。

另外微软正准备推出新版本必应搜索引擎,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背后的人工智能来回答一些搜索查询,而非仅仅显示链接列表。微软希望,这项可能于3月底前推出的新功能,将帮助其击败规模大得多的搜索竞争对手谷歌。

此前瑞银将该股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将其目标价下调50美元至250美元,主要是由于是对该公司云计算业务的担忧。

今天的重中之重是美联储下午两点公布的12月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整体的基调是鹰派,预期要更多加息而且更高利率维持一段时间,直到有足够的数据证明通胀已经降温。这使得市场普遍支持2023年利率需要升至5%以上的预测。

之后我们监控到整个市场看跌期权大量成交,红色的PUT,大盘也随之下跌。

美股投资网分析团队认为。美联储在加息这个问题上很会耍把戏,一边希望放慢加息步伐,一边又不想让市场因此狂嗨,不想引发衰退!

美联储的最新展望与华尔街的看法不一致。近几个月来,随着通胀缓解开始缓和,华尔街普遍变得更加乐观。

市场目前的定价预期是,美联储可能会加息0.5-0.75个百分点,然后才会停下来评估加息对经济的影响。根据CME Group的数据,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1日结束的下次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

三大股指短暂下跌之后投资者也消化了这一消息,尾盘发力反弹,打破了连续两天的跌势,实现了年内First rise

接下来,投资者将关注周五的就业报告,以进一步了解在美联储加息期间经济表现如何。目前分析师预计新增20万人,较前值26.3万小幅放缓,失业率保持3.7%不变,平均时薪环比增幅走弱至0.4%

市场目前的定价预期是,美联储可能会加息0.5-0.75个百分点,然后才会停下来评估加息对经济的影响。根据CME Group的数据,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1日结束的下次会议上批准加息25个基点。

在加息的同时,美联储还在缩减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允许每月最多950亿美元的到期证券收益套现,而不是进行再投资。在6月初启动的购债计划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缩减了3,640亿美元,至8.6万亿美元。

目前的定价也表明,年底前利率有可能小幅下调,基金利率将在4.5%-4.75%的区间徘徊。然而,美联储官员一再对2023年是否会放松政策表示怀疑。

 

美国科技界裁员潮继续蔓延-Salesforce宣布裁员10%

作者  |  2023-01-0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最大CRM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宣布,将启动重组计划,包括裁员10%、关闭部分办公室及出售部分房地产项目,旨在降低公司营运成本及提升营业利润率。

裁员计划推动Salesforce股价在早盘交易中上涨了约4%。不过,在过去一年中,该公司股价下跌了48%。

公司表示,裁员将使Salesforce损失14亿至21亿美元,其中多达10亿美元将体现在2023财年第四季度。

目前Salesforce拥有约8万名员工。周三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其目标是在2024财年结束前完成员工重组,并在2026财年完成房地产资产缩减。

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称,公司在疫情期间快速扩张,聘用太多员工导致经济衰退时面临困境,他将对此负责。受影响的美国员工将获得近5个月工资的遣散费、医疗保险、职业资源及其他福利,而美国以外的员工也会获得符合当地法律的保障。

这家软件巨头正面临包括Starboard Value在内的激进投资者要求提高利润率的压力。与此同时,公司预计本季度的收入增长将达到2004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Salesforce是其总部所在地旧金山最大的私营部门雇主,在过去五年里,公司的员工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十起收购形成的。去年11月,Salesforce裁减了数百名集中在销售团队的员工。

近几个月来,Meta、亚马逊、推特、惠普和希捷科技控股等公司纷纷宣布裁员,搅动了科技行业。根据Layoffs.fyi网站的估计,不景气的科技行业的雇主在2022年总共裁撤了逾15万个工作岗位。

多年来,在收入强劲增长和股价上涨的情况下,许多科技公司大规模招兵买马。疫情期间,由于个人和企业都依靠技术来帮助自己应对封控和其他与新冠相关的干扰,这些公司的招聘速度进一步加快。

现在,由于对科技产品支出放缓,数字广告前景也趋于黯淡,这些企业都在裁员、冻结招聘和削减成本。一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经为增加人手的速度过快而道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比亚迪全面超特斯拉!

作者  |  2023-01-0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两大新能源汽车巨头全年成绩单接踵而至。

比亚迪全年销量在1月2日晚间出炉,其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6.35万辆,轻松超越百万销量门槛,同比增长208.64%。而特斯拉在3日早间也亮出成绩单,其全年共交付131.39万辆汽车,这同样是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首度破百万辆,不过,特斯拉并未达到此前所设定的150万辆年销量目标。

两大巨头全年销量落地,市场随之给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比亚迪,不少机构认为随着总量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而未来新车型陆续面世,其销量有望持续提升。而特斯拉在年末启动大幅降价仍难以达到销售预期,显示出疲软状态。在机构看来,交付赶不上生产是特斯拉面临的主要问题。

比亚迪2023冲击300万大关?

比亚迪公告披露的2022年12月产销快报显示,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3.52万辆,同比增长150%。自今年9月以来,比亚迪每月销量已经稳居20万+。这一数字在随后的数月中逐月创新高,一路达到12月的23.52万辆。

至此,比亚迪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从全年销量来看,比亚迪轻松迈过百万销量门槛,而在去年其销量为73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为81%。

在此前的投资者会议中,比亚迪曾表示,根据订单数量,预计2022年公司总销量将达150万辆,在供应链良好的情况下甚至有望冲击200万辆。从目前看来,比亚迪全年销量远超原有150万辆预期目标,甚至已经逼近200万辆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12月海外销量再次破万,达到1.13万辆,其在11月海外乘用车出口达到1.23万辆,首次超过1万辆大关。回顾来看,比亚迪在今年7月首次披露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4026辆。此后,比亚迪海外月度销量持续创出新高,8月、9月、10月分别为5092辆、7736辆、9529辆。

以此计算,比亚迪全年海外销售已经达到5.59万辆,超越机构此前给出的5万辆目标。

随着业绩出炉,机构也纷纷给出研判。安信证券认为,展望未来3-5年,三大要素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高成长。第一,公司持续通过高价格产品和精准营销、服务等措施来实现品牌力的续向上,汉、海豹等车型已经站稳脚跟,腾势、仰望等高端品牌陆续发布,长期有助形成明显产品溢价;第二,比亚迪不断技术创新使产品持续领先、成本逐步降低,实现盈利的持续向上;第三,随着总量以及收入扩张,单车折旧摊销、费用率有望持续下行,进而实现较高的盈利弹性。

国盛证券则将海外销售视为新增量。该机构认为,比亚迪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公司陆续在哥伦比亚发布海豚、在智利亮相汉和唐、在泰国发布海外版BYD APP,在乌兹别克斯坦设合资公司生产DM-i等车型,连续两月海外销量过万。“随着全球布局的不断推进,出口销售有望继续高增。”

而对于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东吴证券预计有望超300万辆,同比2022年增近60%。需要指出的是,在2022年最后一天,比亚迪汽车官宣涨价,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相关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正式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

特斯拉大幅降价销售仍未达标

将比亚迪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的特斯拉,在3日早间也亮出自己的成绩单。

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了超过43.97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40.53万辆汽车,创下交付新高,但仍稍低于华尔街此前所预期的42.9万辆交付量。2021年同期,特斯拉的交付量为30.86万辆。

从2022年全年来看,特斯拉全球共生产了136.96万辆汽车,共交付了131.39万辆汽车,这是特斯拉全球产量和交付量首度突破百万辆,其中超过120万辆为Model 3和Y系列。2021年全年,其交付量为93.62万辆。2022年交付量同比增长超40%,但未能达到华尔街预期,同样也没有实现特斯拉此前所设定的150万辆年销量目标。

特斯拉曾在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预计电动汽车交付量将实现50%的平均年增长率。具体增长速度将取决于我们的设备性能、工厂正常运行时间、运营效率以及供应链的能力和稳定性。”

但特斯拉目前面临着“交付赶不上生产”问题。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就比生产量少了大约2.2万辆,而第四季度,这一差额被拉大到了5万辆以上。对于特斯拉而言,交付数少于生产数是此前较为罕见的现象。

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特斯拉一直在想方设法提升交付。其在美国、中国、欧洲推出了大幅降价和促销活动以刺激需求。

在美国市场,特斯拉最初的让利政策是向12月在美国提车的客户提供3750美元的折扣;随后,特斯拉决定向当月提车的客户免费提供1万英里的超级充电服务;随后,特斯拉又将折扣提高到7500美元,相当于明年1月生效的美国电动汽车的全额税收抵免。

此外,特斯拉不止一次在中国市场推出包括保险补贴在内的降价措施。今年10月,特斯拉对Model 3、Model Y进行售价调整。其中Model Y后驱版本的售价降到30万元以内,从而进入到可以享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30万元价格门槛”。12月,特斯拉又给出保险让利、积分等优惠措施。

多位分析师对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减弱表示担忧,与竞争对手推出的更多款混动车和全电动汽车相比,特斯拉电动汽车相对昂贵。同时分析师认为,特斯拉交付不及预期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和利率上升导致了需求放缓。

此外,业内认为,当市面上新纯电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的时候,特斯拉却停滞不前,迟迟没有换代的Model 3与Model Y,产品力层面领先优势在被不断削弱,品牌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伴随特斯拉交付数据不及预期的还有“跌跌不休”的股价。2022年12月股价创下单月最大跌幅,纵观2022全年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约65%,也是上市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市值蒸发超过700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新年消费电子第一枪打响-英特尔发布13代酷睿桌面及移动端处理器

作者  |  2023-01-0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二,英特尔发布Raptor Lake 13代酷睿的移动端和桌面处理器,打响2023年消费电子市场的第一枪。

(来源:英特尔官网)

首先先看桌面端,继去年发布13代K/KF系列的处理器后,本周英特尔也发布了65W标准版和35W节能版(T型号)的16款芯片,补齐了整条产品线。与之前已经发布的K/KF系列一样,13代酷睿桌面版的主要提升集中在增加效率核心(E核)、二/三级缓存等。

(酷睿13代桌面端产品线,来源:英特尔)

根据官方发布的性能数据,i9-13900的日常性能较上一代i9-12900提升10%,同时在主流游戏和内容创作领域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在能耗相同的情况下,i9-13900的多核性能较前一代提高34%。而作为市场跑量的大头,13代i5系列芯片的性能提升最高可达39%。

(来源:英特尔)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上一代产品,13代桌面端酷睿的价格也普涨逾10%。其中i9-13900的建议售价达到549美元,最便宜的i3-13100F也达到109美元。此外,陪伴一代人成长的赛扬、奔腾系列芯片也没有在本周出现,目前并不清楚是否意味着产品线已经出现变动。

相较于中规中矩的桌面端芯片,面向笔记本电脑、IoT设备的移动端芯片明显展现出英特尔更大的野心。对于不太熟悉英特尔产品线的投资者而言,最简单的辨别方式就是看芯片型号最后的字母。其中HX是性能最强的产品,功耗同样也是最高的55W(睿频可达157W);按照性能依次往下排的分别是45W的H系列、28W的P系列,以及为轻薄本供应的U系列。

(英特尔移动端产品线,来源:英特尔)

作为移动端旗舰芯片,采取桌面核心、移动封装的i9-13950HX增加了8个效率核心,规格提升至24核心32线程,同时性能核心的最高频率也达到5.6GHz,且该系列处理器均支持超频。支持的内存频率也提高至DDR5-5600和DDR4-3200。

在性能方面,英特尔方面提供的对比图显示,i9-13950HX的单核和多核性能均较上一代产品明显提升,且“跑分”远超苹果M系芯片。

(来源:英特尔)

在U系列以外,英特尔还提供了一款5核6线程的U300芯片,应当是新的入门级产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