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止收盘,道指涨0.09%,纳指跌0.10%,标普500指数跌0.12%。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阿里巴巴跌近2%,8月8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8月8日,香港联交所根据上市地位变更指引信发出转为主要上市申请收悉确认,主要转换生效日期预计为2022年底前。“史诗级妖股”尚乘数科延续大跌势头,股价暴跌逾40%,报收405美元,较上周创下的历史高点跌去近85%,当前总市值低于1000亿美元大关。“新晋妖股”智富涨超20%,盘中涨幅一度达到157.67%,该公司上周五IPO首日收盘飙涨2325%。
瑞幸咖啡涨近12%,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2年Q2净增门店615家,自营门店营业利润率达30.6%。具体来看,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同比增长72.4%至32.987亿元人民币,自营门店门店层面利润率从2021年同期23.1%提升至30.6%。本季度,瑞幸净新增615家门店,门店总数量达到7195家,交易用户数持续增长,本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了68.6%,达到2070万。
其他中概股方面,团车涨超15%,蘑菇街涨超13%,瑞幸粉单涨近12%,荔枝、房多多涨超10%,每日优鲜跌超7%,网易有道、叮咚买菜、百世集团涨超5%,金山云涨超4%,搜狐、雾芯科技涨超3%,法拉第未来涨近3%,云米科技、凤凰新媒体涨超2%,怪兽充电涨近2%,微博、图森未来、猎豹移动、小牛电动、万物新生涨超1%,趣头条涨近1%。
美股投资网跌超16%,逸仙电商跌近16%,波奇宠物跌超11%,新东方跌超8%,乐居跌超6%,拼多多、贝壳跌超5%,京东跌近5%,汽车之家、携程、好未来、水滴公司、高途跌超4%,寺库、新氧、优信跌超3%,老虎证券、阿里巴巴跌近2%,百度、虎牙、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微美全息、中通、名创优品、一起教育跌超1%,途牛跌近1%。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以下为全球市场重要资讯汇总:
隔夜要闻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波音787梦想客机可在未来几天内恢复交付
纽约联储通胀预期报喜!本周美国CPI可能不会爆表?
普京签署关于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总统令
俄央行进一步加强投资限制 防止“不友好国家”钻空子
新一轮伊核协议会谈结束 欧盟已向各方提交最终协议草案
特斯拉新工厂选址已有眉目:马斯克在这个国家早有部署
疫情冲击下瑞幸保持扩张节奏 二季度总净收入同比大涨72.4%
外盘纵览
美股收盘: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英伟达预警引纳指走低
欧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涨 德国DAX30指数涨0.84%
美股科技股多数下跌 英伟达发布业绩预警股价下跌6.3%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 阿里巴巴跌近2% 尚乘数科跌超4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尽管近期油价有所下滑,但“股神”巴菲特看好石油前景的立场似乎仍未动摇。
美东时间周一晚间,美国证监会(SEC)公布的文件显示,巴菲特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次增持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其持股比例已经超过了20%的并表门槛。
这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可以在财报中计入西方石油公司的部分收益,并可能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再度增持
文件显示,在8月4日至8月8日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斥资约3.91亿美元收购了西方石油公司约668万股股票,买入价格在57.326至60.016美元不等。
此次增持后,不计优先股及权证,伯克希尔已总共持有1.884亿股西方石油公司股票,占已发行股票总数的20.2%。以周一收盘价计算,其持股价值113亿美元。
除了正股外,伯克希尔还有8390万股西方石油的认股权证,若巴菲特行使认股权证,那么伯克希尔在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将达到25%以上。
按照会计准则下权益法计算原则,在所持西方石油的比例超过20%后,伯克希尔将可以在其财报中按持股比例并入西方石油的经营业绩。
目前,伯克希尔已经对食品公司卡夫亨氏和卡车停车场运营商Pilot Travel Centers使用了上述的权益法会计准则。其中,伯克希尔对卡夫亨氏持股比例为26.6%,对Pilot Travel Centers持股比例38.6%。
可能要买下整个西方石油?
自俄乌冲突爆发并推升油价上涨后,西方石油股价一路飙升。尽管近期油价已经回落至俄乌冲突前,但西方石油股价今年仍然上涨了一倍多。
西方石油过去六个月股价走势
根据Refinitiv I/B/E/S的数据,市场分析师平均预计西方石油公司今年将实现105亿美元的利润。
年初以来,巴菲特一直频频加仓西方石油。这也引发了一些分析师的猜测,认为伯克希尔最终可能会买下西方石油公司的全部股权。
一方面,这是由于伯克希尔本身现金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收购西方石油;另一方面,西方石油和伯克希尔的能源业务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因此对于伯克希尔来说,西方石油是一个很适合的收购对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夏日旅游季使得出行需求激增,原本是美国航空业最赚钱的时间,却因为高企的油价导致机票高涨“劝退”,人手不足也导致航班被延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航空业又遭打击,不过这次罪魁祸首是天气。
根据FlightAware的信息,由于芝加哥市的雷暴和大雨天气,芝加哥中途国际机场有多个航班被延误和取消,纽约、华盛顿特区和波士顿的机场也出现了大量航班取消和延误的情况。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里,共计有约1500个航班被取消,约15000个航班被延误;当地时间8月8日周一则有484个航班被取消,1817个航班被延误。
芝加哥国际机场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周日报告了最多的取消和延误,该机场12%的航班被取消,超过40%的航班被延误。
取消航班最多的当属西南航空公司,有181个航班被取消,1532个航班被延误。美国航空则列居第二。西南航空公司的发言人表示: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与天气有关的各种挑战。我们感谢我们的客户的耐心,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将他们安全和尽快地送到目的地。
在7月的财报季中,西南航空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美国航空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也超80%,主要得益于休闲旅游需求激增,从而极大提高了乘客预订量、收益率和载客率。
当然,除了天气,航班取消与延误也与严重的飞行员短缺有关。联合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Kirby最近发出警告:
飞行员人手短缺是真实的,大多数航空公司根本无法实现其运力计划,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飞行员,至少在未来五年多的时间里是这样。
航空业团体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4A)指责联邦航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短缺使东海岸的空中交通“陷入瘫痪”。该集团的成员包括美国航空公司、达美航空、美联航、西南航空、捷蓝航空、阿拉斯加航空,以及托运人联邦快递和UPS。
截止发文,美国全球航空ETF涨幅1.26%,过去5日涨幅达4.47%,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超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去年年初“美国散户大战机构”重创对冲基金的一幕,近期又在美股上演。
Bed Bath & Beyond(BBBY)、游戏驿站(GME)、AMC院线(AMC)这三只去年就扬名的散户抱团股(又称Meme股),最近又被美股散户热议,并疯狂抱团买入。
周一美股盘中,三大美股指都曾转跌,而多只散户抱团股高涨,领涨的BBBY早盘涨幅曾超过60%,盘中刷新日高时,GME涨近20%,AMC涨24%。最终,BBBY收涨39.8%,GME和AMC分别涨近8.7%和约7.9%。
在美股散户大本营Reddit论坛的WallStreetBets分论坛上,据追踪该论坛的Ape Wisdom的数据显示,最近24小时内,BBBY、GME和AMC被该论坛用户提及的次数集体大升,截至周一上午,它们是被提及最多的个股代码。
这些股票的反弹重现了去年散户抱团的狂热,潜伏在Reddit等论坛上的散户(他们大多20多岁)又开始做空华尔街专业机构,并与美联储作斗争。
过去一周,彭博追踪的37只Meme股上涨了11%,而同期高盛追踪的一篮子做空最严重的股票上涨了近20%。
就像去年与Melvin Capital(梅尔文资本)的大战,散户交易者正再一次抱团买入对冲基金做空最多的股票。近期,科技股和其他成长型股票的反弹一度推动纳斯达克100指数进入牛市,较6月份的低点上涨了约20%,当时华尔街一些人警告称,美联储将决心抗击通胀,而不顾股市的痛苦。
有媒体认为,上述散户抱团股周一的大涨可能也离不开空头为止损被迫平仓的逼空推动。FactSet数据显示BBBY的流通股中,46%都用于卖空。股票分析平台Ortex的分析师Evan Niu评论称,的确我们认为,目前BBBY这只个股出现了逼空。
对冲基金懵了
券商Mirabaud Securities的销售交易员Mark Taylor表示:
“专业人士们正在疑惑、不解和势头火力方面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做空”。“对于为什么Meme股突然复活缺乏真正的理解,可能会导致一些关于事情被操纵的邪恶猜测,但这是一种酸葡萄的心理。”
期货和外汇经纪商Oanda的高级市场策略师Ed Moya表示:
“只有在美国股市普遍走高的情况下,这些正在出现的Meme股票的反弹才会持续下去。”“在尚乘数科(AMTD Digital)提醒WallStreetBets潜在的暴涨走势后,许多散户交易者正在审视他们最喜欢的玩法,并希望重新加入。”
尚乘数科的快速上涨和同样快速的下跌都让市场感到困惑和着迷。该股在IPO后仅几天就创下了超过32000%倍的创纪录涨幅,随后又抹去了大部分涨幅。
与此同时,随着投资者准备好应对波动,Wayfair、Beyond Meat等被大量做空的股票,以及包括23andMe Holding Co.在内的通过SPAC合并上市的股票一度出现了两位数的反弹。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仍不清楚散户是从何时开始买入,以及对冲基金的空头回补何时结束,但相信8月初对冲基金将再次出现巨额亏损,因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空头已经两次被“闪电”击中。
与此同时,追踪对冲基金强力押注的指数上周上涨1.8%,相比散户投资者青睐股票的指数落后2.7个百分点,后者创3月份以来最大涨幅。
高盛:看不懂,不如不做
财富管理公司LPL Financial的首席全球策略师Quincy Krosby表示:
“散户交易员必须迅速行动,因为一则新闻就可能改变整个股市的走势。”“散户交易员敢于挑战美联储,也敢于挑战一些专业投资者,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表现都不错。但这很冒险,因为市场可以非常快地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例如,如果鲍威尔在9月会议之前(即8月)紧急加息,则会迅速消除最新的Meme股泡沫。
换句话说,市场可能会瞬息万变,高盛对冲基金科技主管Tony Pasquariello 也在上周的报告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最近几周,市场消化了大量的信息,包括微观和宏观的,但重大动态因素的走向仍未可知,想想看,仅在本周,美联储的说辞和经济增长的前景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Pasquariello从仓位、收益、美联储、通胀、估值等角度分析了美股市场当前的动态,并作了几点总结,其中两点很有意思:
1、这个市场正在惩罚顽固和近期偏差(偏重最近的数据或经验、而轻早期数据或经验的倾向)——只需观察2022年上半年主要宏观趋势的急剧逆转就会发现。对于交易人群来说,当痛苦交易比比皆是的时候,我认为高风险敞口是敌人,这正是我们最近几周所看到的。
需要明确的是:过去一周,我们的客户在基本面多或空策略、多策略和宏观基金中大幅降低了股票风险敞口。作为一个标志,最被做空的科技股篮子(GSCBMSIT)已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并且刚刚创下了年内表现最好的一周(上涨14%)。我想说的是:当市场处于这种情绪时,少即是多。
2、集中到一点:不要追逐趋势,不要逆势而行,不要急着下注(don‘t chase it, don’t fight it, sit out a few more hands)。我对几种不同的结果持开放态度,但我认为这个市场的任何一方都无所谓有很大的风险或回报……我们仍然深陷在棘手的宽幅震荡交易中。……随着8月份QT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并计划在下个月翻番。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上周末伯克希尔最新的季报中,有关巴菲特继承人阿贝尔的一则资产变动情况引发热议,也被视为股神交接班问题的最新趣闻。
公告本身只是简单提及,在今年6月,伯克希尔能源公司(BHE)作价8.7亿美元买下伯克希尔副董事长、分管非保险业务的格雷格·阿贝尔手中BHE持股。
为接班开始做准备?
交易本身并不奇怪,但背后传递的信号却触及巴菲特交班问题的核心。
自从确认继承人后,伯克希尔众多股东灵魂深处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担忧:已确定将成为下一任公司掌门的阿贝尔,手头持有的伯克希尔股票实在太少了。
根据今年股东大会前披露的数据,阿贝尔将持有的5股伯克希尔A类股放进了一个信托,同时以家庭名义持有2363股伯克希尔B类股。与之相对的是,现任老板巴菲特在6月捐赠后仍持有22.9万股伯克希尔A类股,大约占流通股的38%。
这个问题也出现在了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提问者直接询问巴菲特和芒格两位老人:是否有把阿贝尔在BHE的持股转换为伯克希尔股票的打算,同时股东们是否应该为副董事长的“激励架构”感到担忧。
对于这种问题,芒格按照惯例打起了太极,强调他并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大问题,同时表示“从没见过阿贝尔的行为有悖于伯克希尔的最大利益”。
而在此次季报公告后,阿贝尔是否会将出售股票所得换成伯克希尔股票,也成为下一个关注焦点。
作为股神钦定接班人,其买入股票的节奏自然也会被华尔街吃瓜群众牢牢盯在眼里。由于资本市场逆风,伯克希尔A类股在今年3月创下544389美元/股的历史高位后,目前已经回落至43.9万美元。
恒达理财分析师Jim Shanahan表示,希望阿贝尔能将出售股票所得中的一大部分买入伯克希尔股票。考虑到他早晚有一天会是这家公司的CEO,所以投资者自然希望他本人对公司也有大额的投入。
在阿贝尔出售所有股票后,伯克希尔对BHE的持股上升至92%,这让公司将全资收购能源集团的猜测继续升温。
BHE的剩余股份原先掌握在小沃尔特·斯科特手上,但小沃尔特已经于去年去世。所以如果这些股票有被出售的意愿,伯克希尔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在今年的股东会上,巴菲特明确表示想要100%持股,唯一的顾虑就是BHE现有股东们的意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周一高开低走,此前标普500指数连续第三周上涨,但是隔夜因对半导体行业需求的担忧令科技股承压。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12%,至4,140.0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0%,报12,644.46点,在早盘时候,纳指涨幅曾达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继续上涨29.07点,收于32,832.54点。
英伟达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低于预期,给半导体股带来压力。这家芯片巨头的股价下跌超过6%,AMD和博通等竞争对手的股票也面临压力。
一些清洁能源相关股票在参议院通过降低通货膨胀法案后上涨。该措施包括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数十亿美元。预计众议院将于本周晚些时候通过该法案。
周一股市上涨之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曾在一周内上涨,原因是美国月度就业报告出人意料地强劲,缓解了一些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强劲的就业市场也显示,美国经济可以承受美联储的进一步加息。
Edward Jones投资策略师安吉洛库尔卡法斯(Angelo Kourkafas)表示:“问题在于,这波涨势的广度是否正在耗尽。”“在我们看来,在过去一个月之后,情况肯定有所改善,然而,要说一切都会继续很顺利还为时过早。”
定于周三发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将让投资者对美联储在9月份政策会议上的下一步举措有更多的了解。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科斯汀(David Kostin)说,投资者应该为未来的困难时期做好准备,一些股票尤其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利润率增长预期。
美国股市近期涨势强劲,标准普尔500指数较6月中旬的低点上涨了约13%。科斯汀指出,好于预期的第二季度收益支撑了这轮反弹。
不过,他表示,近几个月来,宏观前景已经恶化。虽然该公司对2022年每股收益的预期仍为同比增长8%,但已将2023年每股收益的预期增幅从6%下调至3%。
“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元走强,通胀水平高于我们此前在自上而下模型中所假设的水平。经济增长是每股收益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们的经济学家现在预测,2023年美国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将为+1.1%(之前的预测为+1.6%)。”
他还预测,到2022年,净利润率将增长9个基点,到2023年将下降25个基点。
科斯汀写道:“我们预计,2023年,以材料、能源和医疗保健为首的各个行业的利润率都会收缩。”
考虑到这一点,科斯汀指出,考虑到近期的利润率走势,一些公司的每股收益很可能会下调。这些公司报告称,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净利润率落后于第四季度。
Kostin写道:“在经济增长减速(可能出现衰退)和通胀尽管下降但仍居高不下的宏观背景下,盈利能力的重新加速将具有挑战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参议院以51:5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后续法案将提交给众议院审议。整体来看,该法案涉及总金额约7400亿美元,将增加对大型企业征税力度,主要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处方药成本、减少财政赤字等领域。其中,政府计划提供约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项目,包括鼓励购买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以及部署充电站等,预计法案通过并由总统签署后从2023年开始执行,预计对美国未来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积极影响。
法案移除了对于单个车企累计销量20万的补贴上限,使特斯拉(TSLA)、通用汽车(GM)、丰田汽车(TM)重回享受税收抵免的车企名单,利好美国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我们梳理了一些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的税收政策如下:
▍修订后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要点:
1)维持此前单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2)移除7500美元税收抵免对于单个车企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万辆的上限;
3)获得全额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a. 关键材料(如锂、钴、石墨、镍和锰等)要求:指的是电池中所含特定材料(关键矿物及石墨等)必须在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提取或加工,或在北美回收利用,要求价值量占比不低于从2023年的40%开始,到2027年增加到80%,满足“关键材料要求”则有资格获得3,750美元的税收抵免;
b. 电池组件要求:即电池的组件必须在北美制造或组装,要求价值量占比不低于从2023年的50%开始,到2028年后增加到100%,满足“电池组件”要求则有资格获得3,750美元的税收抵免。
4)将税收抵免扩大到同等适用于电动和氢燃料电池动力车辆;
5)将符合条件的车辆必须具有的最低电池容量从4kWh增加到7kWh;
6)二手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为4,000美元。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点评:
1)法案维持了此前单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打消市场对于明年电动车补贴退坡的担忧;
2)移除20万销量的补贴上限,使特斯拉、通用、丰田的车型重回可享受税收抵免车企名单内,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特斯拉、通用及丰田三家车企销量,利好特斯拉、通用、丰田供应链;
3)尽管IRA试图通过税收激励措施,扶持本土化供应链,但是根据美国本土供应链的建设周期看,本土供应链短期内无法满足巨大的下游需求,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供应链成熟,成本优势突出,我们预计中国企业的供应链份额中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仍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新能源充电站基础设施税收抵免:
1)IRA将目前已经过期的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如常规充电站或氢燃料电池充电站)的税收抵免延长至2032年,最多可抵免成本的30%。
2)该税收抵免的额度上限从此前的3万美元提升至10万美元。
3)要想获得最高30%的抵免,纳税人需要确保在设施建设中雇用的工人和机械师符合现行要求,不符合要求项目的抵免额度将降至6%。
▍新能源商用车税收抵免:
1)IRA将提供一项新的商业税收抵免,最高可以抵免某些新能源商用车成本的15%,如果车辆不由汽油或者柴油内燃机驱动,则抵免比例增加至30%。
2)如果车辆重量小于1.4万磅,则每辆车的税收抵免为7,500美元,对于大型车辆,则为40,000美元。
▍此前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
IRA为以前购入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提供价值4000美元或二手电动汽车销售价格30%的个人税收抵免,但是税收抵免不适用于总收入超过15万美元(对于共同申报者)、11.25万美元(对于户主)和7.5万美元(对于其他人)的纳税人。
▍总结:
美国本次通过的IRA法案,是对2021年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 Act》)法案的延续和补充,我们预计大概率可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IRA法案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财政刺激力度较大:首先,一些核心措施如维持7500美元的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取消20万辆税收抵免销量上限、4000美元的二手电动车税收抵免等将有利于促进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我们可以看到,IRA强调了对电池及核心原材料本土化供应链的重视,包括设立全额税收抵免需要满足的“关键材料”和“电池组件”的目标。
我们认为,虽然美国IRA试图通过一些税收激励措施,扶持本土化供应链,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供应链成熟,成本优势突出,无论是在电池还是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锂电材料方面,我们预计中国企业的供应链中的份额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仍将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风险因素: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海外疫情持续时间不确定;各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实不达预期;国内局部疫情反复;上游原材料上涨带来行业盈利不确定性;全球地缘政治因素造成的供应链扰动。
▍投资建议: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明确,海外电池厂商加速布局。主流车企不断推出优质车型提升行业景气,行业向上趋势明确。美国政策环境回暖,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重回高成长,特斯拉继续引领全球电动化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重点关注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供应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日本投资界巨头软银集团(SFTBY)周一公布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旗下愿景基金(Vision Fund)部门在4-6月份当季(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计亏损高达2.33万亿日元(约172.3亿美元),该项为税前亏损,主要因其科技股投资组合总价值大幅缩减。
最新数据显示,软银集团第一财季总计净亏损高达3.16万亿日元,去年同期为获利7615.5亿日元,摊薄后每股亏损为1950.29日元,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394.73日元。
据悉,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在今年5月录得创纪录的亏损幅度,主要原因是利率上升和地缘政治不稳定引发的市场动荡打击了这家科技股投资者。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第一财季投资类项目亏损高达2.93万亿日元,上年同期为获利约6109亿日元。
在今年上半年软银重点投资的一些科技股股价暴跌,使得该投资集团旗下投资组合价值不断缩减,软银集团在最近一个季度净亏损高达3.16万亿日元。而去年同期的净利润高达7615亿日元。
软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正义(Masayoshi Son)将在当地时间下午4点30分举行的财报发布会上发言,他已经承诺采取措施收紧投资标准,并保留现金以应对全球经济低迷。
在截至6月的季度,其投资的上市公司带来的所亏损包括机器人公司AutoStore Holdings Ltd (AUTO)、叫车及配送服务平台优步科技(UBER)等科技公司股价暴跌。
大幅下滑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规模,以及全球市场对亏损型初创公司的怀疑态度,挤压了软银的其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在出售给英伟达(NVDA)的交易计划宣告失败后,软银希望推动其投资的这家芯片设计公司ARM的上市计划。
此次全球科技股抛售还打击了全球著名对冲基金——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该基金在市场中与“独角兽猎人”软银呈竞争对手关系,老虎环球的旗舰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因低估通胀飙升对市场的影响而使得其回报率骤降50%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策略师认为,黯淡的盈利前景与近期美股反弹走势不一致。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Michael J. Wilson和高盛策略师David J. Kostin分别在报告中写道,鉴于巨大的成本压力,预计公司利润率将在明年萎缩。一直是最坚定美股空头之一的Wilson表示,“涨势中最好的部分已经结束。”
在此之前,第二季度财报季期间发布的业绩好于预期,这也引发了美股上月大幅反弹,投资者押注利润率可以抵御通胀压力。在经济数据疲软之际,围绕美联储政策转鸽的乐观情绪也提振了市场人气。
然而,策略师们并不那么确定。“虽然消费者价格仍在快速上涨,但生产者价格正在以两倍的速度上涨,”摩根士丹利策略师Wilson在8月8日的报告中写道。分析师对利润率2023年扩大的预期是“不现实的”,因为成本压力持续,需求回落。
高盛策略师Kostin对此表示赞同,称投入成本增加将削弱明年的利润率,尽管营收继续增长,但速度将放缓。他现在预计2023年净利润率将下降25个基点,预测各个行业都将萎缩,以材料、能源和医疗保健行业最为显著。
“熊市上涨”
Wilson对近期的反弹持怀疑态度,称其为经济衰退担忧日益加剧之际的“熊市上涨”。他说,虽然他认为通胀已经见顶,而且回落速度可能会快于“市场目前的预期”,但对股市而言,这仍不是好兆头,因为这将降低经营杠杆并令公司利润承压。
“我们认为,仅仅因为通胀已见顶就说皆大欢喜了还为时过早,”Wilson说。“可能要等到9月,届时负面的经营杠杆主题才会更多地在收益预期中反映出来。”
美国银行策略师们表示,他们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在3,800-4,200点区间内波动,直到美联储9月下次会议召开。相比之下,摩根大通策略师仍是大型投行中为数不多对美股看涨的人,他们周一在报告中重申,风险回报“并非都不好”,他们继续预计疲软的数据将导致美联储政策转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上周五较市场预期高出逾一倍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如今似乎越看越像是一把“双刃剑”……
诚然,这份万众瞩目的非农数据缓解了人们对美国经济急剧放缓、甚至已经陷入衰退的担忧——此前美国经济产出在今年头两个季度已连续录得环比萎缩。然而,它也将令人们对高通胀可能会跟着工资持续上涨的预期变得根深蒂固、从而促使美联储加大货币政策紧缩的力度,并令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美国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就表示,就业目前确实并没有因美联储收紧政策而放缓,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他指出,尽管“近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更低了”,但“硬着陆的风险正在上升”。
无独有偶,摩根大通高级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上周五在一份简报中也写道,“今日的数字应该会缓解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但会加剧人们对美联储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的担忧,我们现在认为9月加息75个基点的几率很大。这份就业报告只会加剧驱使美联储加息的通胀担忧。”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到了52.8万人,为五个月来最大增幅。这一强劲的非农数据表现几乎是市场预期25万人的两倍有余。7月失业率也超预期下降0.1个百分点至3.5%,追平50年低点。
美债曲线倒挂愈发严重
值得留意的是,在上周五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债市场反映未来经济衰退风险的前瞻指标——2/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的倒挂程度,反而正进一步加深。
截止上周五尾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2.832%,2年期美债收益率报3.236%,两者间的倒挂幅度已超过了40个基点,创2000年以来之最。
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通常不会低于短期债券,因为投资者向美国政府(或大多数借款人)提供更长期限的借款时,往往会要求获得更高的收益补偿。而当前曲线倒挂的背景是,越来越多的人担心美联储遏制通胀的紧缩措施可能最终导致经济陷入衰退。
投资者尤为密切关注2年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倒挂,这一息差所反映的收益率曲线倒挂现象,通常被观察人士视为潜在的经济衰退的预兆:在过去50年里,每次收益率曲线反转发生的6个月至2年内,美国都会出现经济衰退。
约翰汉考克投资管理公司的联合首席投资策略师Emily Roland表示,7月就业数据确实并未反映经济衰退,但当天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倒挂的事实表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却反而在加深。“我们知道,这是经济衰退的典型预兆。”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也指出,“两年期和10年期美国国债的走势倒挂,已连续一个多月发出衰退信号。这种利差一直发生在过去的经济衰退之前,上周五更是扩大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利差)现在是40个基点,这表明(美联储)将不得不以某种方式破坏经济,以控制通胀。”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将其主要利率从新冠疫情期间的极低水平上调至2.25%至2.5%的目标区间,其中包括6月和7月连续两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鲍威尔在7月举行的上一次分析师会上表示,9月“再一次异常大幅上调”利率“可能是适当的”,但这一决定尚未做出。
本周焦点转向CPI数据
展望本周,美国市场的焦点料将马不停蹄地从就业层面重新转向通胀领域——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于本周三公布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目前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美国7月份CPI同比涨幅料将回落至8.9%,6月份为9.1%。
通胀报告可能会进一步显著影响市场对美联储9月份加息幅度的定价: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可能会进一步强化美联储在下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而弱于预期的数据则可能将支持美联储将加息步伐放缓至50个基点。
交易员在上周五的非农数据出炉后已开始在定价中考虑更大幅度加息的预期,预计利率将在明年3月达到3.64%的峰值,而就业报告之前的预期为3.46%。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也显示,9月加息0.75个百分点的几率已升至68%,而上周四仅为33%。
美联储理事鲍曼周六表示,美联储应该考虑在未来的议息会议上多次加息75个基点,直到看到通胀回落至其目标水平。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周日在被问及美联储9月是否仍可能加息50个基点时则表示:“这是当然的——而且我们需要依赖数据,我们需要保持开放心态,我们还有两份通胀报告和另一份就业报告即将出炉。”
在央行层面,美联储高官们本周还将陆续发表多场讲话,值得投资者密切留意。其中,周三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就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讨论;周四、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就通胀进行讨论、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也将接受媒体采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