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摩根士丹利:上调高通(QCOM)目标价至173美元,预计Q3财报将超市场预期

作者  |  2021-04-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摩根士丹利:上调高通(QCOM)目标价至173美元,预计Q3业绩将超市场预期

高通(QCOM)公布Q2财报之后,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表示,尽管存在缺芯的情况,高通Q2芯片组营收仍与预期持平,预计Q3营收将超于预期,市场对芯片组的强劲需求将贯穿全年。该行将高通目标价从167美元上调至173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

另外,Moore还表示,在专利许可费方面,该部分业务在Q2业绩和Q3指引中均呈增长趋势,与该行预测走势一致。

截至周四美股收盘,高通涨4.47%,报142.68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推特(TWTR)盘前大跌近12%-业绩指引逊预期

作者  |  2021-04-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推特(TWTR)盘前大跌近12% 业绩指引逊预期

Twitter(TWTR)盘前大跌11.77%报57.43美元。公司周四盘后公布业绩显示,2021年一季度营收10.36亿美元,同比增28%;净利润68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40万美元;平均可货币化日活跃用户数量(mDAU)为1.99亿,同比增20%。不过,公司预计二季度营收9.80-10.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预计mDAUs可能会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呈现出低水平的两位数增长,二季度mDAUs增幅可能偏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埃克森美孚石油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65美分

作者  |  2021-04-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埃克森美孚石油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65美分

摘要

【埃克森美孚石油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65美分】埃克森美孚石油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65美分,上年同期53美分。第一季度营业现金流92.6亿美元,市场预估62.7亿美元。第一季度化工业务收益14.2亿美元,市场预估9.7亿美元。第一季度下游业务亏损3.9亿美元,市场预估亏损1.336亿美元。(美股投资网)

埃克森美孚石油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65美分,上年同期53美分。第一季度营业现金流92.6亿美元,市场预估62.7亿美元。第一季度化工业务收益14.2亿美元,市场预估9.7亿美元。第一季度下游业务亏损3.9亿美元,市场预估亏损1.336亿美元。

延伸阅读:

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近海发现石油

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近海Stabroek区块的Uaru-2井发现了一处石油,使该区块的总可采资源量估计增加了90多亿桶油当量。

在Uaru-2钻井时,遇到了120英尺(36.7米)的高质量含油储层,包括在Uaru-1原始发现层段下方新发现的层段。这口井是在5659英尺(1725米)深的水中钻探,位于Uaru-1井以南约6.8英里(11公里)。

2020年1月,埃克森美孚Uaru-1是该区块的第16个发现。该井遇到94英尺(29米)高质量含油砂岩储层,在6342英尺(1933米)的水中钻井。

2021年3月,埃克森美孚获得了第六艘钻井船Noble Sam Croft,用于圭亚那近海的勘探和评估钻井活动。第四个项目Yellowtail已在区块内确定,预计2025年底启动,等待政府批准和项目批准。该项目将开发Yellowtail和Redtail油田,位于Liza开发区东南约19英里(30公里)。

埃克森美孚预计到2027年至少有6个项目上线,并预计将有多达10艘浮式生产储油船的潜力,以开发其目前的可回收资源平衡。

随着Liza Unity浮式生产储油船准备于今年晚些时候驶离新加坡,Liza二期工程的启动仍按2022年的目标进行。Unity浮式生产储油船的峰值产量为22万桶/天。帕亚拉油田的第三个项目Prosperity浮式生产储油船的船体已完工,新加坡已开始上部结构施工活动,启动目标为2024年。

埃克森美孚子公司埃索勘探与生产圭亚那有限公司是占地660万英亩的Stabroek区块的运营商,拥有45%的权益。赫斯圭亚那勘探有限公司持有30%的股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吉利德科学(GILD)盘前跌2%

作者  |  2021-04-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吉利德科学(GILD)盘前跌2%

美股投资网4月30日丨吉利德科学(GILD)盘前跌2%报62.52美元。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显示,营收64.2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7.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5.38亿美元。公司预期2021年Non-GAAP每股收益在6.75-7.45美元;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在4.75-5.4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亚马逊(AMZN)盘前涨超2%-Q1净利81.07亿美元大超预期

作者  |  2021-04-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异动 | 亚马逊(AMZN)盘前涨超2%,Q1净利81.07亿美元大超预期

4月30日(周五)美股盘前,亚马逊(AMZN)涨超2%,截止北京时间16:18,该股涨2.19%,报3547.31美元。公司昨日公布了Q1财报,净利润大超预期。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收1085亿美元,市场预期1045.6亿美元,这是亚马逊公司史上第二大季度营收总额,也是连续第二个季度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为环保?苹果中国官网上线官方翻新产品:价格为原价的85折左右

作者  |  2021-04-3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为环保?苹果中国官网上线官方翻新产品:价格为原价的85折左右

苹果在很多年轻已经推出了官方翻新服务。苹果称,翻新设备可以真正地“焕然如新”,并会有一些价格上的优惠。

4月30日,苹果官网上线一批新的“认证的翻新设备”,包括Apple Watch、Mac和iPad等产品。其价格为原价的85折左右,并享受一年售后服务,苹果表示,此举是为了环保。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2020年苹果再次以32.5%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平板电脑市场,2020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款iPad和iPad Air推动了苹果在节日购物季的畅销。

注:内圈为2019年市场份额,外圈为2020年市场份额。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中苹果同样位居第一,2020年占据39.8%的市场份额。

注:内圈为2019年市场份额,外圈为2020年市场份额。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福特汽车计划投入1.85亿美元开设电池研究中心

作者  |  2021-04-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福特汽车计划投资1.85亿美元开设电池研究中心

福特汽车(F)表示,计划投资1.8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东南部开设电池研究中心福特Ion Park,用于电池开发和原型制造业务。该公司计划为旗下电动汽车设计和生产电池。

该研究中心占地20万平方英尺,员工数将达到150名,将于明年晚些时候开放。

据悉,福特首席产品平台和运营官Hau Thai-Tang曾表示,公司看到市场将迅速发展,公司应该有足够的规模来考虑进一步的整合。Thai-Tang指出,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以及近期半导体短缺现象凸显了福特对供应链拥有更多控制权的必要性。

Thai-Tang表示,福特将继续与韩国SK Innovation Co等电池制造商合作,但公司希望最终能实现垂直整合的目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吊打安卓-iPhone销量再创新高!

作者  |  2021-04-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吊打安卓,iPhone销量再创新高!

既之前的春季发布会之后,今天对于苹果来说又是个重要日子,因为新一季财报公布了,所有投资者都欣喜若狂,因为根据财报显示,苹果几乎在所有方面的营收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iPhone销量再创新高,颇有一种暴打安卓的感觉,重要的是营收增长幅度实在太快了,友商根本无法追赶,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苹果新一季财报。

首先来说说整体数字,苹果2021第二财季营收高达895.84亿美元,按90天算,苹果一天就能赚将近1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营收只有583.13亿美元,才过去一年,营收就增长了312.71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净利润达到236.3亿美元,也就是说刨去成本,苹果每天能往口袋里塞2.62亿美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期112.49亿美元增长比例超过100%,这种营收能力,你说友商怎么比?

看完整体营收,再拉看看iPhone的表现,这方面iPhone 12系列机型自然做出了最大贡献,库克也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心情,声称自开售以来,iPhone 12/Pro/Max三款机型都卖得非常不错,其中iPhone 12最受欢迎,Pro/Max紧随其后,但对mini版的表现,库克则丝毫没有提及,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苹果打算要放弃mini版的前奏。

具体到营收方面,iPhone在本财季为苹果带来了497.38亿美元营收,营收贡献率为55%,可以看出即便苹果极力拓展其它营收渠道,但iPhone依然是苹果最重要的赚钱工具,按这个情况看,未来几年依然如此,而在整体895.84美元营收中,大中华区贡献了177.28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为苹果本财季贡献了将20%的营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比下去年同期数字,iPhone营收为289.62亿美元,一个财年就增加了207.76亿美元,其中iPhone 12系列功劳自然是最大的,其实不光是iPhone,iPad、Mac、apple watch、软件服务等方面营收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难怪库克还要在苹果CEO位置上再坐10年。

财报的良好表现自然也惠及投资者,股息派发提升了7%,更加重磅的是,苹果还打算在原有股票回购数量基础上,将回购计划再增加900亿美元,超千亿美元整体股票回购,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难得一见的,如此一来,苹果市值在一段时间内又会大幅上涨了,冲破3万亿美元已经不只是说说而已了。

有人可能会说,苹果赚了这么钱,别光顾着回馈投资者,也回馈下普通用户呀,今年iPhone 13售价能不能低一点,此时,苹果应该会回一句“想得美”。

不知道这800多亿美元营收中,在座各位贡献了多少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农米良品(FAMI)盘前大跌超50%

作者  |  2021-04-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农米良品(FAMI)盘前大跌超50%

农米良品(FAMI)盘前大跌54.68%报0.358美元。公司宣布以0.3美元/股的价格发行1.4亿股普通股,发行价较该股28日收盘价0.79美元折价62.0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再谈特斯拉现象:市场秩序和消费生态离不开公司、消费者、第三方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维护

作者  |  2021-04-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再谈特斯拉现象

摘要

【再谈特斯拉现象:市场秩序和消费生态离不开企业、消费者、第三方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维护】此次车主“车顶维权”赚足了眼球,也消耗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事实上,无论是对特斯拉,或是车主而言,双方都在这场风波中付出不小代价。可以说,维权车主踩的不仅是特斯拉一辆车,而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消费维权中的多个痛点,全社会都在为此交学费。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看热闹,不能从更深层次上反省特斯拉现象,从而进行系统改进,就很难确保下次不重演类似过激维权事件。这个学费交得就很不值!(美股投资网)

上海车展已落下帷幕,但“车顶维权”引发的风波还在发酵。随着特斯拉无条件上交数据,舆论从此前的“一边倒”开始分化。一部分人认为,维权女车主很多话经不起推敲,前后矛盾,有车闹之嫌;另一部分人则怀疑,特斯拉可能篡改数据,车辆仍存在“刹车失灵”。而更多企业和人员的“被卷入”,使得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要平息当前舆论,还公众真相,关键是要拿出对事故车辆令人信服的检测和鉴定结果。按照目前进展来看,可能还需要时间。这既取决于厂商和消费者是否能更有效沟通,尽快确认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检测,也与双方及交管部门能否提供更详尽的证据紧密相连。

上海世博特斯拉中心的Model Y汽车。丁汀摄(新华社)

应该说,对于传统燃油车,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已相当成熟。但对于智能汽车,检测机构的能力并没有跟上产业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国内外智能汽车检测标准和规范都没有出台的背景下,如果消费者能提供此次行车记录视频,无疑有助于降低检测与研判难度,提升鉴定结果准确性。

如何加强数据监管和畅通消费者维权通道,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构建良好汽车消费生态和文明进程中必须作答的考题。

每一次冲突升级,都暴露出现有法规对智能汽车的监管难题。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车辆产生的大量数据究竟该由谁来保管?如何使用、管理和监管这些数据?尤其是发生事故后,该如何对数据进行公开,以及公开到什么程度?显然,要回应好公众的这些追问,就必须加快构建适应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确保数据安全,满足政府有效监管的数据管理体系。

人们在特斯拉展台参观特斯拉Model X汽车。丁汀摄(新华社)

与真相如何、数据是否真实相比,此次“车顶维权”最令人担忧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又强化了“越闹才会越被重视”的维权错误认知。这其实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消费者不能以触及法律底线的极端方式,靠“闹”来获利,这也有悖于我们倡导的汽车社会文明。

不得不说,像汽车这样的产品,本身设计和制造就比较复杂。再加上使用场景的不确定性,出了事故,单靠消费者的知识结构,有时还真难以和厂家诉清。这就需要借助专业的组织和力量,比如地方消协,甚至监管部门更主动地作为。倘若能用科学的数据、清晰的事实,及时厘清责任归属,也许“车顶维权”风波就不会发生。

此次车主“车顶维权”赚足了眼球,也消耗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事实上,无论是对特斯拉,或是车主而言,双方都在这场风波中付出不小代价。可以说,维权车主踩的不仅是特斯拉一辆车,而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消费维权中的多个痛点,全社会都在为此交学费。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看热闹,不能从更深层次上反省特斯拉现象,从而进行系统改进,就很难确保下次不重演类似过激维权事件。这个学费交得就很不值!

当前,我国新车年产销量已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保有量也已超过美国,处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关键期。汽车强国不仅在于技术硬实力的支撑,还有文化软实力的涵养。而市场秩序和消费生态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企业、消费者、第三方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维护。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